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土壤培肥技术对土壤健康的影响途径与作用机制
1
作者 虞轶俊 徐青山 +6 位作者 张均华 朱春权 朱练峰 田文昊 刘晓霞 秦华 孔亚丽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0-227,共8页
土壤健康与农产品优质安全、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不同培肥技术对土壤物理功能、化学功能与生物学功能产生较大影响,进而影响土壤健康水平。论文明确了土壤健康的内涵与发展历程,阐述了长期大量施用化肥和不同耕作措施对土壤健... 土壤健康与农产品优质安全、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不同培肥技术对土壤物理功能、化学功能与生物学功能产生较大影响,进而影响土壤健康水平。论文明确了土壤健康的内涵与发展历程,阐述了长期大量施用化肥和不同耕作措施对土壤健康的影响途径,从物理、化学和生物学3个方面总结了有机培肥技术对提高土壤健康的作用机制,并对我国未来土壤健康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以期为培育健康土壤和实现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支撑与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健康 土壤培肥措施 耕作措施
下载PDF
干湿交替灌溉改善稻田根际氧环境进而促进氮素转化和水稻氮素吸收 被引量:11
2
作者 曹小闯 刘晓霞 +8 位作者 马超 田仓 朱练峰 吴龙龙 张均华 金千瑜 朱春权 孔亚丽 虞轶俊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4,共14页
【目的】阐明不同水氮管理模式下水稻根际内外氧环境变化特征及其对土壤碳氮转化和水稻氮吸收利用的影响,以期从稻田“根际氧环境”调控角度揭示适宜水氮耦合促进水稻生长和提高氮素利用效率的内在机制。【方法】在长期定位试验基础上,... 【目的】阐明不同水氮管理模式下水稻根际内外氧环境变化特征及其对土壤碳氮转化和水稻氮吸收利用的影响,以期从稻田“根际氧环境”调控角度揭示适宜水氮耦合促进水稻生长和提高氮素利用效率的内在机制。【方法】在长期定位试验基础上,采用根箱模拟培养以及Unisense微电极系统和15N同位素示踪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常规粳稻日本晴和常规籼稻扬稻6号为供试材料,试验设常规淹灌(conventional flood irrigation,CF)、干湿交替(alternate wet and dry irrigation,AWD)两种灌溉模式,以及无氮(0 g/kg,N_(0))、中氮(0.8 g/kg,N_(0.8))、高氮(1.2 g/kg,N_(1.2))3个施氮水平。对比分析了不同水氮耦合下水稻根际内外氧环境、可溶性有机碳、微生物量碳氮和碳氮转化相关酶活性,并分析了水稻生长和氮吸收利用的关系。【结果】(1)与CF相比,AWD显著增加了水稻根际内外溶氧量和氧化还原电位,扬稻6号根际土壤的增加量高于日本晴;(2)与N0相比,在N_(0.8)、N_(1.2)水平下,AWD显著增加了两个水稻品种根际微生物量碳氮和可溶性有机碳含量,增加了水稻根际碳氮代谢相关酶活性(脲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和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3)与N_(0)相比,在N_(0.8)、N_(1.2)水平下,AWD显著增加了水稻根际硝化速率和提取态总氮、硝态氮和游离氨基酸含量,但降低了其铵态氮含量;同时,增加了2个水稻品种根系铵态氮吸收速率、干物质重和氮素利用指数,且上述各指标扬稻6号均显著高于日本晴;(4)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水稻生物量和氮素利用指数与根际土壤硝化速率、微生物量碳氮、可溶性碳氮有效性和根系铵态氮/硝态氮吸收速率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AWD管理可通过提高溶解氧含量和氧化还原电位,创造良好的根际环境,进而提高根际可溶性有机碳、微生物量碳氮和碳氮代谢相关酶活性,增强根际硝化速率及根系铵态氮和硝态氮吸收速率,提高水稻干物质累积和氮素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湿交替 根际溶氧量 可溶性有机碳 微生物量碳氮 氮吸收 水稻
下载PDF
氨基酸水溶肥施用模式对水稻氮素吸收和转运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曹小闯 李烨锋 +6 位作者 吴龙龙 田仓 朱春权 朱练峰 孔亚丽 金千瑜 张均华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88-895,共8页
采用大田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时期喷施氨基酸水溶肥对水稻产量、氮素吸收和转运的影响。结果表明,氨基酸水溶肥浸种以及分蘖期、破口前5~7 d和抽穗期喷施氨基酸水溶肥处理(T3),秧苗期、破口前5~7 d和抽穗期喷施氨基酸水溶肥处理(T5),氨... 采用大田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时期喷施氨基酸水溶肥对水稻产量、氮素吸收和转运的影响。结果表明,氨基酸水溶肥浸种以及分蘖期、破口前5~7 d和抽穗期喷施氨基酸水溶肥处理(T3),秧苗期、破口前5~7 d和抽穗期喷施氨基酸水溶肥处理(T5),氨基酸水溶肥浸种以及秧苗期、分蘖期、破口前5~7 d和抽穗期喷施氨基酸水溶肥处理(T6)水稻产量较高,分别达8355 kg/hm^2、8259 kg/hm^2和8313 kg/hm^2,较常规施肥处理(T1)显著增产7.2%、6.0%和6.7%。这可能与上述时期喷施氨基酸水溶肥能提高水稻千粒质量有关。与T1处理相比,各水溶肥施用组合均能显著增加齐穗期叶片、成熟期穗氮含量和分蘖盛期至齐穗期茎鞘氮素累积速率;T3、T5、T6处理显著增加齐穗期至成熟期叶片氮素转运量及氮素转运率,并提高水稻氮素回收利用率。水稻产量与抽穗前营养器官(茎鞘、叶片)氮素累积量、抽穗后叶片向穗的氮素转运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总之,通过施用氨基酸水溶肥增加水稻营养器官氮素积累量以及叶片氮素向穗转运,有利于提高水稻产量和氮素利用率,其中以秧苗期、破口前5~7 d和抽穗期喷施3次氨基酸水溶肥(T5处理)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酸水溶肥 氮素累积 氮素转运 氮素利用率 水稻
下载PDF
褪黑素和茉莉酸甲酯基质育秧对水稻耐低温胁迫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10
4
作者 朱春权 魏倩倩 +8 位作者 项兴佳 胡文君 徐青山 曹小闯 朱练峰 孔亚丽 刘佳 金千瑜 张均华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016-2027,共12页
早稻育秧过程中易遭受低温冷害,引起水稻减产。因此,有必要研制耐低温的水稻育秧基质来保障早稻生产。本研究以我们实验室自己研制的发酵基质作为研究对象,外源添加褪黑素和茉莉酸甲酯后,分别在水稻萌发阶段和水稻生长7 d后进行为期3 d... 早稻育秧过程中易遭受低温冷害,引起水稻减产。因此,有必要研制耐低温的水稻育秧基质来保障早稻生产。本研究以我们实验室自己研制的发酵基质作为研究对象,外源添加褪黑素和茉莉酸甲酯后,分别在水稻萌发阶段和水稻生长7 d后进行为期3 d的低温处理,然后测定水稻的萌发状况、理化性质和基因表达,从而明确2种不同激素对早稻秧苗耐低温胁迫的调控机制。结果表明,褪黑素和茉莉酸甲酯均显著提高水稻在低温条件下的发芽率和发芽势;两者均能提高水稻在低温条件下的生长,包括提高株高、根长、根条数、干物重、叶龄和养分含量。在低温条件下,褪黑素和茉莉酸甲酯均能通过调节水稻体内抗氧化系统酶的活性和降低水稻体内过氧化氢与丙二醛含量来缓解低温胁迫导致的脂质过氧化损伤。褪黑素和茉莉酸甲酯均能提高低温条件下水稻体内的脯氨酸含量和叶绿素含量,降低脱落酸的含量,而茉莉酸甲酯则单独提高了水稻体内GA_(3)的含量。褪黑素和茉莉酸甲酯对水稻耐冷基因存在不同的调控作用,在低温条件下,两者均显著上调OsCDPK7和OsLti6b,显著下调OsWRKY45基因的表达,褪黑素单独上调OsFer1基因的表达,茉莉酸甲酯单独上调OsTrx23基因的表达。以上结果表明,褪黑素和茉莉酸甲酯均能通过调控水稻体内抗氧化系统酶活、渗透物质含量、叶绿素含量、植物激素含量和耐冷基因表达提高水稻耐低温胁迫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 水稻 低温胁迫 理化性质 抗氧化酶 基因表达
下载PDF
Increased ammonification,nitrogenase,soil respiration and microbial biomass N in the rhizosphere of rice plants inoculated with rhizobacteria
5
作者 ZHANG Jun-hua HUANG Jing +5 位作者 Sajid HUSSAIN zhu Lian-feng CAO Xiao-chuang zhu chun-quan JIN Qian-yu ZHANG Hui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SCIE CAS CSCD 2021年第10期2781-2796,共16页
Azospirillum brasilense and Pseudomonas fluorescens are well-known plant growth promoting rhizobacteria.However,the effects of A.brasilense and P.fluorescens on the N cycles in the paddy field and rice plant growth ar... Azospirillum brasilense and Pseudomonas fluorescens are well-known plant growth promoting rhizobacteria.However,the effects of A.brasilense and P.fluorescens on the N cycles in the paddy field and rice plant growth are little known.This study investigated whether and how A.brasilense and P.fluorescens contribute to the N transformations and N supply capacities in the rhizosphere,and clarified the effects of A.brasilense and P.fluorescens on the N application rate in rice cultivation.Inoculations with A.brasilense and P.fluorescens coupled with N application rate trials were conducted in the paddy field in 2016 and 2017.The inoculations of rice seedlings included four treatments:sterile saline solution(M_(0)),A.brasilense(M_(b)),P.fluorescens(M_(p)),and co-inoculation with a mixture of A.brasilense and P.fluorescens(M_(bp)).The N application rate included four levels:0 kg N ha^(–1)(N_(0)),90 kg N ha^(–1)(N_(90)),180 kg N ha^(–1)(N_(180)),and 270 kg N ha^(–1)(N_(270)).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M_(bp) and M_(p) treatments significantly enhanced the ammonification activities in the rhizosphere compared with the M_(0) treatment,especially for higher N applications,while the Mbp and M_(b) treatments greatly enhanced the nitrogenase activities in the rhizosphere compared with the M_(0) treatments,especially for lower N applications.Azospirillum brasilense and P.fluorescens did not participate in the nitrification processes or the denitrification processes in the soil.The soil respiration rate and microbial biomass N were greatly affected by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rhizobacteria inoculations and the N fertilizer applications.In the M_(bp) treatment,N supply capacities and rice grain yields showe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mong the N_(90),N_(180),and N_(270) applications.The N application rate in the study region can be reduced to 90 kg N ha^(–1) for rice seedlings co-inoculated with a mixture of A.brasilense and P.fluoresce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 transformation paddy soil plant growth promoting rhizobacteria rice productivity
下载PDF
氮肥运筹对水稻氮代谢及稻田土壤氮素迁移转化的影响 被引量:11
6
作者 白志刚 张均华 +5 位作者 黄洁 朱练峰 曹小闯 朱春权 钟楚 金千瑜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3440-3448,共9页
稻田氮肥管理是水稻高产栽培的重要环节。解析氮肥运筹对水稻植株氮代谢生理生化特征及稻田氮素迁移转化特性的影响,对提高水稻氮肥利用效率及增加水稻种植效益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不同氮肥运筹模式对水稻植株氮代谢过程中相关转运... 稻田氮肥管理是水稻高产栽培的重要环节。解析氮肥运筹对水稻植株氮代谢生理生化特征及稻田氮素迁移转化特性的影响,对提高水稻氮肥利用效率及增加水稻种植效益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不同氮肥运筹模式对水稻植株氮代谢过程中相关转运蛋白的表达及氮同化关键酶活性的影响,分析了氮代谢与碳代谢相互影响的作用机制,并对施氮模式与施用方法影响稻田土壤各形态氮素的循环转化和稻田氮素损失的影响机制及可能的调控途径作了总结。我们认为,当前的研究对氮肥运筹对水稻氮代谢影响的生理层面已经有了较明确的认识,但在分子及基因层面的研究尚显缺乏;田间氮肥管理的改善对提高稻田氮素利用率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但在实际应用时仍存在较多问题,需进一步改进。未来的研究应着重于继续深入挖掘水稻的氮代谢潜力,采取更高效的田间氮肥管理措施,从而进一步提高稻田氮素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肥运筹 水稻 氮代谢 稻田土壤氮素 氮素利用率
原文传递
生物炭调控盐胁迫下水稻幼苗耐盐性能 被引量:11
7
作者 黄晶 孔亚丽 +5 位作者 吴龙龙 张露 朱练峰 曹小闯 朱春权 张均华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27-634,共8页
土壤盐渍化降低土壤生产力。探索生物炭对盐胁迫下水稻幼苗耐盐性能的影响,对调控盐渍区水稻生产潜力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生物炭介入盐胁迫稻田土壤的盆栽试验,调查了生物炭对盐胁迫下土壤环境和水稻幼苗耐盐性能的影响。盐胁迫设... 土壤盐渍化降低土壤生产力。探索生物炭对盐胁迫下水稻幼苗耐盐性能的影响,对调控盐渍区水稻生产潜力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生物炭介入盐胁迫稻田土壤的盆栽试验,调查了生物炭对盐胁迫下土壤环境和水稻幼苗耐盐性能的影响。盐胁迫设置4个水平,分别为0 g NaCl·kg^(-1)土(S0),1 g NaCl·kg^(-1)土(S1),2 g NaCl·kg^(-1)土(S2),3 g NaCl·kg^(-1)土(S3)。生物炭设置2个水平,分别为0 g生物炭·kg^(-1)土(C0),3 g生物炭·kg^(-1)土(C1)。结果表明:生物炭介入盐胁迫土壤,显著提高了水稻幼苗地上部干物重,有效改善了水稻幼苗农艺性状,显著提高了水稻幼苗茎秆中全钾含量,显著提高水稻幼苗钾钠比79.61%,提高了水稻幼苗耐盐性。生物炭介入也对水稻幼苗抗氧化性能有改善作用,显著降低了水稻幼苗中丙二醛含量,平均显著降低14.25%,抑制膜脂过氧化作用,提高抗氧化能力,减轻盐胁迫对水稻幼苗的伤害。水稻幼苗收获后土壤中水溶性氯离子和水溶性钠离子含量在生物炭介入条件下分别显著降低9.13%、17.77%。因此,添加适量生物炭能有效降低土壤水溶性盐含量,改善土壤盐胁迫环境,提升水稻对盐渍土壤的适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盐胁迫 水稻幼苗 耐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