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合型人才培养背景下交叉学科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以生物医学光子学课程为例
1
作者 刘超 朱春楠 郑冬云 《黑龙江科学》 2023年第21期119-121,共3页
为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以生物医学光子学课程为例,将课程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有机融合,优化教学目标与教学设计,丰富教学过程考核方式。利用教学改革前测数据与教学改革后测数据的对比结果来检验生物医学光子学课程的教学成效。结果显... 为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以生物医学光子学课程为例,将课程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有机融合,优化教学目标与教学设计,丰富教学过程考核方式。利用教学改革前测数据与教学改革后测数据的对比结果来检验生物医学光子学课程的教学成效。结果显示,学生对过程考核满意度提高了13.65%,认为学到了理论知识并激发了自主学习兴趣的人数比重提高了11.62%,认为增强了创新意识与综合能力的人数比重增加了7.65%,说明本次教学改革基本实现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学习兴趣、创新能力与综合能力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型人才培养 交叉学科 专业课程 生物医学光子学 教学改革
下载PDF
一次性尿多巴胺生物医学传感器研发 被引量:1
2
作者 朱春楠 陈道明 +3 位作者 刘晓军 刘超 张朱珊莹 郑冬云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76-79,84,共5页
使用一次性枪头构造空腔,通过向其中填充石墨粉及石蜡油混合物,制备出石墨碳糊微电极(GCPME),并借助于简单可控的吸附法,将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修饰到GCPME表面,制得CTAB/GCPME。电化学表征结果表明:CTAB/GCPME... 使用一次性枪头构造空腔,通过向其中填充石墨粉及石蜡油混合物,制备出石墨碳糊微电极(GCPME),并借助于简单可控的吸附法,将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修饰到GCPME表面,制得CTAB/GCPME。电化学表征结果表明:CTAB/GCPME对多巴胺(DA)的电化学氧化具有显著的催化作用。在最佳检测条件下,DA在CTAB/GCPME上的氧化峰电流与其浓度在2.0×10^(-7)-1.0×10^(-4)mol/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检出限低至4.0×10^(-8)mol/L(S/N=3)。此外,CTAB/GCPME用于DA检测还具有良好的特异性、稳定性和重现性,且可用于人体尿样中DA含量的准确快速检测。CTAB/GCPME成本低、制备简单、性能好,可用作一次性尿DA生物医学传感器件,具有良好的生物医学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碳糊微电极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多巴胺检测 生物医学传感器
下载PDF
基于“创业思维”理念的创业教育:香港中文大学经验与启示 被引量:2
3
作者 朱春楠 区玉辉 《当代青年研究》 CSSCI 2018年第4期98-103,共6页
开启"创业思维"是创新时代的需求,高校在创业教育开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发挥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香港地区高校以香港中文大学为典型代表开展的创业教育,在创业理念、课程设置、实践模式和理论研究等方面形成了自身特色... 开启"创业思维"是创新时代的需求,高校在创业教育开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发挥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香港地区高校以香港中文大学为典型代表开展的创业教育,在创业理念、课程设置、实践模式和理论研究等方面形成了自身特色。在教学上,以"创业思维"为核心培育学生创新精神;以"创业思维"为导向设计教育课程内容。在实践上,开启了"创业思维"的孵化平台;提升了"创业思维"的竞赛平台。在研究上,以"五重动力"创业模型为基础,展开创业教育研究;以真实创业案例为研究素材,培养学生企业家精神;以翔实数据为支撑,为政府和创业者了解市场提供信息。借鉴香港中文大学创业教育以"创业思维"为理念,在教育理念、实践体系、运行模式等方面有效做法,对内地高校创业教育开展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港中文大学 创业思维 创业教育
下载PDF
基于Nafion-聚苋菜红-石墨烯纳米复合膜修饰玻碳电极的一氧化氮生物医学传感 被引量:1
4
作者 吴颖 杨宁 +2 位作者 金剑 朱春楠 郑冬云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59-564,共6页
通过简单可控的滴涂成膜法和电聚合法,将Nafion-聚苋菜红-石墨烯纳米复合膜固定于玻碳电极表面,构建了一种新型NO生物医学传感界面。电化学表征表明,纳米复合膜对于NO的电化学氧化具有良好的催化效应。借助于电子扫描显微镜技术和电化... 通过简单可控的滴涂成膜法和电聚合法,将Nafion-聚苋菜红-石墨烯纳米复合膜固定于玻碳电极表面,构建了一种新型NO生物医学传感界面。电化学表征表明,纳米复合膜对于NO的电化学氧化具有良好的催化效应。借助于电子扫描显微镜技术和电化学交流阻抗技术对纳米复合膜的电催化机理进行了探讨,并对传感器的性能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该传感器具有较宽的线性范围(1.0×10^(-7)~5.1×10^(-4) mol/L),检出限低至1.8×10^(-8) mol/L。方法具有重现性好、稳定性好、灵敏度高以及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将该传感器应用于小鼠母瘤神经细胞释放NO的监测,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苋菜红 石墨烯 纳米复合膜 一氧化氮 生物医学传感
下载PDF
新型一氧化氮生物医学传感功能材料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1
5
作者 陈道明 郑霄 +3 位作者 刘晓军 朱春楠 刘超 郑冬云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65-572,共8页
借助于电化学沉积法和二步电聚合法,制得了金纳米颗粒-聚灿烂甲酚蓝纳米复合膜,并将其固定于玻碳电极表面.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对纳米复合膜的表面形貌进行了表征.电化学试验显示:该纳米复合物对一氧化氮的电化学氧化具有明显的催... 借助于电化学沉积法和二步电聚合法,制得了金纳米颗粒-聚灿烂甲酚蓝纳米复合膜,并将其固定于玻碳电极表面.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对纳米复合膜的表面形貌进行了表征.电化学试验显示:该纳米复合物对一氧化氮的电化学氧化具有明显的催化作用.纳米复合膜呈三维多孔结构,修饰电极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有助于一氧化氮在电极表面的富集.电化学交流阻抗谱学表征表明:纳米复合膜修饰玻碳电极具有较小的界面电阻,有利于加快一氧化氮与电极之间的电子传递.该纳米复合膜制备方法简单可控,纳米复合物对一氧化氮氧化的电催化效应明显,有望在一氧化氮生物医学传感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纳米颗粒 聚灿烂甲酚蓝 纳米复合物 一氧化氮 生物医学传感
下载PDF
Al-Cu-Li合金超低温变形行为和微观机制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劲 祝春楠 +1 位作者 易幼平 汪成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457-2466,共10页
通过拉伸性能测试、断口扫描、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和透射电镜(TEM)等表征方式,探究不同初始状态的Al-Cu-Li合金室温和超低温变形行为区别,探明超低温对不同状态的Al-Cu-Li合金力学性能和微观组织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在低温条件... 通过拉伸性能测试、断口扫描、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和透射电镜(TEM)等表征方式,探究不同初始状态的Al-Cu-Li合金室温和超低温变形行为区别,探明超低温对不同状态的Al-Cu-Li合金力学性能和微观组织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在低温条件下,随着变形温度降低,退火态(O态)Al-Cu-Li合金的强度和塑性均显著提升,预变形+人工时效态(T8态)Al-Cu-Li合金的强度显著上升,但塑性几乎不变;温度降低抑制了O态和T8态合金的动态回复,使位错密度提高,加工硬化程度增大,从而合金强度提高;在超低温下,O态合金的晶粒内部更多地参与变形,整体变形更加协调、均匀,使得O态合金具有更高的塑性;T8态Al-Cu-Li合金晶内存在大量T1相,晶内胞状结构被钉扎,晶粒不易变形;超低温下T8态合金的变形模式没有发生改变,故塑性不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CU-LI合金 人工时效 超低温 位错密度 T1相 晶粒变形
下载PDF
基于Nafion-聚溴甲酚绿-石墨烯纳米复合膜修饰玻碳电极的NO电化学传感器
7
作者 张顺润 郑霄 +4 位作者 刘晓军 朱春楠 刘超 张朱珊莹 郑冬云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21-425,共5页
本文构建了Nafion-聚溴甲酚绿-石墨烯纳米复合膜修饰玻碳电极(Nafion/PBG/GO/GCE)。研究表明,该复合膜修饰电极对NO的电化学氧化具有明显的催化作用。同时,该复合膜具有较大的比表面和较快的电子转移速率,从而建立了一种NO的高灵敏、快... 本文构建了Nafion-聚溴甲酚绿-石墨烯纳米复合膜修饰玻碳电极(Nafion/PBG/GO/GCE)。研究表明,该复合膜修饰电极对NO的电化学氧化具有明显的催化作用。同时,该复合膜具有较大的比表面和较快的电子转移速率,从而建立了一种NO的高灵敏、快响应电化学传感方法。结果显示,NO在Nafion/PBG/GO/GCE上的氧化峰电流与其浓度在1.0×10^(-7)~2.25×10^(-4)mol/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其检出限为2.0×10^(-8)mol/L。此外,该传感器还具有良好的重现性、选择性和稳定性,可用于生物样品中NO含量的实时动态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溴甲酚绿 石墨烯 玻碳电极 一氧化氮
下载PDF
Aptamers as Recognition Elements for Electrochemical Detection of Exosomes
8
作者 CHANG Kaili SUN Peng +4 位作者 DONG Xin zhu chunnan LIU Xiaojun ZHENG Dongyun LIU Chao 《Chemical Research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SCIE CAS CSCD 2022年第4期879-885,共7页
Exosome analysis is emerging as an attractive noninvasive approach for diseas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monitoring in the field of liquid biopsy.Aptamer is considered as a promising molecular probe for exosomes detecti... Exosome analysis is emerging as an attractive noninvasive approach for diseas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monitoring in the field of liquid biopsy.Aptamer is considered as a promising molecular probe for exosomes detection because of the high binding affinity,remarkable specificity,and low cost.Recently,many approaches have been developed to further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electrochemical aptamer based(E-AB)sensors with a lower limit of detection.In this review,we focus on the development of using aptamer as a specific recognition element for exosomes detection in electrochemical sensors.We first introduce recent advances in evolving aptamers against exosomes.Then,we review methods of immobilization aptamers on electrode surfaces,followed by a summary of the main strategies of signal amplification.Finally,we present the insights of the challenges and future directions of E-AB sensors for exosomes analy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TAMER EXOSOME BIOSENSOR Diagnosis Biomolecular recognition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