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洲大蠊愈创活性成分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晏永明 朱宏杰 +4 位作者 向斌 齐晶晶 王心龙 耿福能 程永现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91-596,共6页
采用色谱分离手段从美洲大蠊中分离得到17个化合物,利用波谱解析鉴定了它们的结构,分别命名为环(酪氨酸-酪氨酸)(1)、环(酪氨酸-脯氨酸)(2)、环(缬氨酸-酪氨酸)(3)、环(甘氨酸-苯丙氨酸)(4)、环(甘氨酸-色氨酸)(5)、环(色氨酸-丝氨酸)(6... 采用色谱分离手段从美洲大蠊中分离得到17个化合物,利用波谱解析鉴定了它们的结构,分别命名为环(酪氨酸-酪氨酸)(1)、环(酪氨酸-脯氨酸)(2)、环(缬氨酸-酪氨酸)(3)、环(甘氨酸-苯丙氨酸)(4)、环(甘氨酸-色氨酸)(5)、环(色氨酸-丝氨酸)(6)、环(色氨酸-天冬酰胺)(7)、ginsenine(8)、6-羟基香豆素(9)、6-羟基色满-2-酮(10)、1-(3-乙基苯基)-1,2-乙二醇(11)、1-(4-乙基苯基)-1,2-乙二醇(12)、(E)-3,4-二羟基苯亚甲基丙酮(13)、2-羟基-3',4'-二羟基苯乙酮(14)、原儿茶酸(15)、对羟基苯甲酸甲酯(16)和丁香酸(17)。其中,化合物1~14均为首次从美洲大蠊中分离得到。此外,对化合物促进创面愈合作用进行了观察,化合物13显示较强的抑制NO生成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用昆虫 美洲大蠊 创面愈合
下载PDF
基于无线传感网络的车间自动引导车通信信息定位方法 被引量:1
2
作者 朱洪杰 方允 《制造业自动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79-183,共5页
为提升车间货物运输效率,研究基于无线传感网络的车间自动引导车通信信息定位方法。在无线传感网路中引入休眠轮询机制优化无线传感网络,避免节点休眠影响通信信息传输的实时性与信息传输速率,利用基于RSSI的信标节点选择算法在优化后... 为提升车间货物运输效率,研究基于无线传感网络的车间自动引导车通信信息定位方法。在无线传感网路中引入休眠轮询机制优化无线传感网络,避免节点休眠影响通信信息传输的实时性与信息传输速率,利用基于RSSI的信标节点选择算法在优化后的无线传感网络中选择合适的信标节点及信标节点坐标位置,结合信标节点与自动引导车上布置的未知节点间的信息传输操作,应用三边质心定位算法获取车间自动引导车坐标位置信息,完成车间自动引导车定位。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实现车间自动引导车通信信息定位,定位效率与准确性均较高,定位消耗能量低,且该方法应用后车间货物运输效率得到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网络 自动引导车 通信信息 休眠轮询机制 信标节点 未知节点
下载PDF
浅析12 kV柱上ZW20开关局放原因及处理方法 被引量:2
3
作者 朱红杰 李杨 +2 位作者 赵飞 王建辉 周宏宇 《电力系统装备》 2019年第23期238-240,共3页
柱上开关局部放电对绝缘的恶化起到推动作用,造成开关绝缘损坏导致线路故障。本文针对该问题展开讨论,首先阐述局部放电的相关概念及危害,总结局部放电的种类与特点,并针对柱上真空断路器ZW20开关的局放问题,找到引起局放的关键点,并在... 柱上开关局部放电对绝缘的恶化起到推动作用,造成开关绝缘损坏导致线路故障。本文针对该问题展开讨论,首先阐述局部放电的相关概念及危害,总结局部放电的种类与特点,并针对柱上真空断路器ZW20开关的局放问题,找到引起局放的关键点,并在开关生产过程中就对开关整体局放降低和控制,从源头降低开关局放在运行过程中造成线路故障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放电 开关局部放电原因 降低开关局放
下载PDF
洋紫荆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梁蒙 王亚凤 +5 位作者 李小梅 何瑞杰 谢桃结 阳丙媛 朱鸿杰 黄永林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4427-4432,共6页
目的 对洋紫荆Bauhinia variegate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综合利用Sephadex LH-20、Chromatorex C_(18)、Diaion HP20SS等柱色谱分离技术进行分离纯化,并综合应用HR-ESI-MS、NMR、ECD等多种波谱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从洋紫荆花... 目的 对洋紫荆Bauhinia variegate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综合利用Sephadex LH-20、Chromatorex C_(18)、Diaion HP20SS等柱色谱分离技术进行分离纯化,并综合应用HR-ESI-MS、NMR、ECD等多种波谱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从洋紫荆花的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4,6-二羟基亚环己基乙腈-8-β-D-葡萄糖苷(1)、L-色氨酸(2)、咖啡酸甲酯(3)、对羟基苯甲酸β-D-吡喃葡萄糖酯苷(4)、山柰酚-3-O-α-L-鼠李糖苷(5)、山柰酚-3-O-β-芸香苷(6)、山柰酚-5-O-[α-L-鼠李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苷](7)、kaempferol3-O-β-glucopyranosyl(1→2)[α-rhamnopyranosyl(1→6)]-β-glucopyranoside(8)。结论 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命名为蝙蝠葛氰苷G,化合物2~6、8为首次从洋紫荆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洋紫荆 生物碱 蝙蝠葛氰苷G 咖啡酸甲酯 山柰酚-3-O-α-L-鼠李糖苷 山柰酚-3-O-β-芸香苷
原文传递
Dalestones A and B, two anti-inflammatory cyclopentenones from Daldinia eschscholzii with an edited strong promoter for the global regulator LaeA-like gene
5
作者 ZHOU Zhen-Zhen zhu hong-jie +7 位作者 YANG Cheng-Long LIU Yan-Jun JIANG Nan XIAO Yong-Sheng SHI Li-Yun JIAO Rui-Hua GE Hui-Ming TAN Ren-Xiang 《Chinese Journal of Natural Medicines》 SCIE CAS CSCD 2019年第5期387-393,共7页
Replacement of the native promoter of the global regulator Lae A-like gene of Daldinia eschscholzii by a strong gpdA promoter led to the generation of two novel cyclopentenone metabolites, named dalestones A and B, wh... Replacement of the native promoter of the global regulator Lae A-like gene of Daldinia eschscholzii by a strong gpdA promoter led to the generation of two novel cyclopentenone metabolites, named dalestones A and B, whose structures were assigned by a combination of spectroscopic analysis, modified Mosher's reaction, and electronic circular dichroism(ECD). Dalestones A and B inhibit the gene expression of TNF-α and IL-6 in LPS-induced RAW264.7 macrophag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aldinia eschscholzii Global REGULATOR CYCLOPENTENONE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