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圆口铜鱼呼吸代谢的温度响应特征研究
1
作者 胡晓娜 吴兴兵 +3 位作者 朱永久 朱挺兵 李学梅 杨德国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6-92,共7页
为探讨圆口铜鱼呼吸代谢的温度响应特征,研究了不同水温(10、15、20、25、30℃)下圆口铜鱼(Coreius guichenoti)耗氧率、排氨率、氧氮比以及不同水温范围温度系数(Q_(10)),测定了不同水温下血红蛋白、血糖、乳酸、皮质醇等血液生理生化... 为探讨圆口铜鱼呼吸代谢的温度响应特征,研究了不同水温(10、15、20、25、30℃)下圆口铜鱼(Coreius guichenoti)耗氧率、排氨率、氧氮比以及不同水温范围温度系数(Q_(10)),测定了不同水温下血红蛋白、血糖、乳酸、皮质醇等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研究结果显示:圆口铜鱼耗氧率、排氨率和血红蛋白含量均随水温升高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耗氧率、排氨率的Q_(10)值均在25~30℃水温范围时显著下降;10℃组氧氮比值显著低于其他组,除10℃组外其他各组间无显著差异;血糖随水温升高整体呈现下降趋势,除25℃组外,10℃组显著高于其他各组;乳酸含量随水温升高呈现先升高后下降趋势;皮质醇含量呈现先下降后升高的趋势。此外,水温对圆口铜鱼耗氧率昼夜变化具显著影响。15~25℃范围内,圆口铜鱼耗氧率昼夜变化类型为夜间大于白天类型,而10、30℃组属于昼夜差异不明显类型。15~25℃组耗氧率整体均高于10、30℃组。综上所述,水温15~25℃时,圆口铜鱼呼吸代谢水平较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温 圆口铜鱼(Coreius guichenoti) 呼吸代谢 血液指标
下载PDF
金沙江干流浮游甲壳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2
作者 龚进玲 朱挺兵 +1 位作者 杨德国 胡飞飞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1-28,共8页
为了解金沙江浮游甲壳动物群落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对2017-2019年春季和秋季采集自金沙江干流的浮游甲壳动物样品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共鉴定浮游甲壳动物31种,其中枝角类11种,桡足类20种。优势种主要为长额象鼻溞(Bosmini... 为了解金沙江浮游甲壳动物群落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对2017-2019年春季和秋季采集自金沙江干流的浮游甲壳动物样品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共鉴定浮游甲壳动物31种,其中枝角类11种,桡足类20种。优势种主要为长额象鼻溞(Bosminida longirostris)、广布中剑水蚤(Mesocyclops leuckarti)和特异荡镖水蚤(Neutrodiaptomus incongruens)。金沙江干流浮游甲壳动物的平均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0.97±0.12)ind./L和(0.069±0.011)mg/L。密度和生物量的时空变化特征均为春季高于秋季,中下游高于上游。浮游甲壳动物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的均值分别为0.75±0.08和0.59±0.07,表明金沙江干流甲壳动物群落结构简单。聚类分析显示,金沙江干流浮游甲壳动物可分为2个类群。典范对应分析(CCA)表明,影响金沙江干流浮游甲壳动物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为pH、流速和化学需氧量。研究结果可为金沙江干流水域水生态管理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沙江干流 浮游甲壳动物 环境因子 典范对应分析
下载PDF
长江流域水域及消落区现状、变迁与渔业资源变动 被引量:1
3
作者 王琳 丁放 +18 位作者 曹坤 袁立来 毛智慧 李慧峰 张孝勇 李凯 杨文波 李小恕 李慧琴 张辉 吴金明 杨海乐 朱挺兵 杨德国 倪朝晖 李云峰 林祥明 李应仁 危起伟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9-47,共19页
采用中-大尺度遥感监测手段,对长江流域水域及消落区开展调查与分析,重点阐述长江流域从自然水体为主向人工水面为主的变化趋势,及其对长江流域天然渔业资源衰退的潜在影响。结果显示,近40年全长江流域历史最大水面约63360 km^(2),最小... 采用中-大尺度遥感监测手段,对长江流域水域及消落区开展调查与分析,重点阐述长江流域从自然水体为主向人工水面为主的变化趋势,及其对长江流域天然渔业资源衰退的潜在影响。结果显示,近40年全长江流域历史最大水面约63360 km^(2),最小水面约26396 km^(2),历史最大消落面积约36964 km^(2)。2019—2020年“一江两湖七河”最大水面约为19663 km^(2),最小水面约为14281 km^(2),消落区面积6337 km^(2),其中反季节性消落区633km^(2)。2001—2020年和1984—2000年两时段相比,地表水减少水面中超过80%来自于具有自然水文情势的消落区,而新增水面中,由于水库充填导致的河流水面增加达5500 km^(2),致使长江流域水域类型组成结构发生了巨大转变,自然水体占比不足20世纪80年代的一半,而同时期的鱼类资源现存量也下降为20世纪80年代的一半。本研究首次明确反季节性消落区的概念,探讨了长江流域河流梯级水库充填形成的反季节性消落区与鱼类“三场”(产卵场、索饵场和越冬场)关键栖息地丧失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充填 消落区 栖息地 水文情势 长时间序列 多尺度遥感 长江
下载PDF
大鳍鳠人工繁殖研究进展及前景展望 被引量:3
4
作者 李晓莉 朱永久 +6 位作者 杨德国 吴兴兵 李学梅 朱挺兵 孟子豪 史则超 张远松 《水产科技情报》 2023年第2期128-132,共5页
大鳍鳠是近年来深受消费者喜爱的淡水养殖新品种,但是目前其养殖群体较小,人工繁育技术体系尚未构建,限制了该品种的产业化发展。文章结合相关研究成果,从生物学特性、繁殖生物学基础、亲鱼培育、催产和孵化技术等方面介绍了大鳍鳠人工... 大鳍鳠是近年来深受消费者喜爱的淡水养殖新品种,但是目前其养殖群体较小,人工繁育技术体系尚未构建,限制了该品种的产业化发展。文章结合相关研究成果,从生物学特性、繁殖生物学基础、亲鱼培育、催产和孵化技术等方面介绍了大鳍鳠人工繁殖的研究进展,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并对前景进行了展望,对于大鳍鳠的开发利用有一定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鳍鳠 繁殖生物学 亲鱼培育 人工繁殖
下载PDF
长江水生生物资源与环境本底状况调查(2017—2021) 被引量:11
5
作者 杨海乐 沈丽 +104 位作者 何勇凤 田辉伍 高雷 吴金明 梅志刚 魏念 王琳 朱挺兵 胡飞飞 龚进玲 杜红春 段辛斌 邓华堂 王导群 朱峰跃 李云峰 吴凡 茹辉军 张燕 李君轶 杨俊琳 周运涛 方冬冬 王银平 蔺丹清 杨彦平 李佩杰 刘思磊 杨健 庄平 王思凯 张涛 杨刚 杨文波 袁立来 曹坤 徐硕 刘慧媛 梁志强 王崇瑞 李鸿 袁希平 杨鑫 傅义龙 张燕萍 章海鑫 陶志英 王生 高小平 金斌松 李柯懋 王国杰 简生龙 李英钦 薛晨江 雷春云 薛绍伟 孙昳 朱滨 邵科 胡兴坤 熊美华 杜军 何斌 颜涛 黄颖颖 邹远超 谢碧文 王永明 李斌 刘飞 张瑶瑶 范飞 王志坚 黄静 辜浩然 葛海龙 但言 李燕 王恕桥 张闯 周路 王雪 曾圣 向燕 何绪刚 覃剑晖 夏成星 侯杰 石义付 高立方 朱志强 沈红保 杜耘 段学军 熊嘉武 杨德国 刘绍平 倪朝辉 张辉 刘凯 赵峰 李应仁 王剑伟 危起伟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28,共28页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为了落实长江大保护,农业农村部统筹部署设立长江渔业资源与环境调查(2017—2021)。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总牵头,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技术总协调,联合流域内外24家科研院所和高校,对长江流域重点...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为了落实长江大保护,农业农村部统筹部署设立长江渔业资源与环境调查(2017—2021)。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总牵头,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技术总协调,联合流域内外24家科研院所和高校,对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的鱼类种类组成及分布、鱼类资源量、濒危鱼类、长江江豚、渔业生态环境、消落区、捕捞渔业和休闲渔业等7个专题开展了系统调查。调查结果显示,(1)长江历史(2017年前)分布鱼类记录有18目37科163属443种,本次调查中有135种鱼类未采集到,新采集到15种外来鱼类;(2)当前鱼类资源数量约为8.86亿尾,重量约为12.48万t,仅相当于20世纪50年代的27.3%、80年代的58.7%,流域性优势种为鲤、鲫、鲢、黄颡鱼、短颌鲚、鲇、蛇、草鱼、光泽黄颡鱼、䱗、鳜、铜鱼、翘嘴鲌、鳊、鳙,重量占比达50%,数量占比达45%;(3)长江流域的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鱼类29种(属),本次调查共记录到15种,白鲟已被IUCN认定灭绝,鯮和鲥已多年未见野生个体,长江鲟被IUCN认定野外灭绝,中华鲟、胭脂鱼和松江鲈多年未见自然繁殖;(4)2017—2021年,长江中下游干流、洞庭湖和鄱阳湖的长江江豚个体数量整体稳中有升,分布范围有所扩大;(5)长江流域水质总体较好,整体符合渔业水质标准;(6)长江流域重点水域2019—2020年最大水面19663 km^(2),最小水面14281km^(2),消落区总面积6337 km^(2),其中反季节性消落区633 km^(2);(7)禁捕前,长江捕捞渔业从业者以初中学历以下的中老年为主。调查结果表明,长江全面禁捕退捕是长江水生生态系统保护的生态工程,更是渔民产业转型生存条件改善的民生工程,禁捕后鱼类资源将有显著恢复,长江江豚种群规模也有望稳中有升,但濒危鱼类的处境依然堪忧,衰退的消落区将成为制约未来长江水生生态系统恢复的限制性因素。作为长江流域重要水域全面禁捕前展开的系统调查,本调查结果可以为长江禁捕效果评估提供基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 长江江豚 资源量 水生生态系统 渔业 本底调查 长江水系
下载PDF
十年禁渔初期金沙江下游向家坝水库鱼类资源变化的水声学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胡飞飞 朱挺兵 +4 位作者 龚进玲 杜红春 孟子豪 郭祉宾 杨德国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31-242,共12页
为科学评价长江十年禁渔政策在金沙江下游水库的初步实施效果,实验于2020年11月和2022年5月在金沙江下游向家坝水库开展了渔获物调查和水声学调查,并分析了鱼类资源的变化情况。渔获物调查结果显示,2020年11月共采集到鱼类2科9种,其中... 为科学评价长江十年禁渔政策在金沙江下游水库的初步实施效果,实验于2020年11月和2022年5月在金沙江下游向家坝水库开展了渔获物调查和水声学调查,并分析了鱼类资源的变化情况。渔获物调查结果显示,2020年11月共采集到鱼类2科9种,其中鮈、瓦氏黄颡鱼占优势地位;2022年5月共采集到鱼类5科14种,其中蛇、瓦氏黄颡鱼占优势地位。水声学调查结果显示,不同年间、不同区域、不同水层间的鱼类目标强度分布存在显著性差异;2022年5月的鱼类密度(0.60尾/1000 m^(3))高于2020年11月(0.46尾/1000 m^(3)),鱼类资源在时空分布上呈现不均匀性;不同调查时期的鱼群密集区域存在一定的差异,2020年11月大部分区域之间差异不显著,2022年5月则差异显著;2022年5月的上层鱼类密度(0.44±0.83尾/1000 m^(3))显著大于2020年11月(0.06±0.15尾/1000 m^(3));不同水层的鱼类分布差异显著,2次调查均表现为下层大于中、上层;估算得到向家坝水库鱼类资源尾数分别为3.22×10^(6)尾(2020年11月)和3.53×10^(6)尾(2022年5月)。综上所述,水声学调查方法适用于金沙江下游水库的鱼类资源监测工作,十年禁渔实施后向家坝库区鱼类资源已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资源 十年禁渔 水声学 金沙江下游 向家坝水库
下载PDF
基于PAE编码系统的短须裂腹鱼行为谱 被引量:5
7
作者 朱挺兵 颜文斌 杨德国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94-300,共7页
短须裂腹鱼(Schizothorax wangchiachii)是长江上游特有鱼种。近年来,由于受过度捕捞、水电开发等人类活动影响,短须裂腹鱼自然资源量不断下降。2015年11月—2016年3月,采用焦点动物取样法和随机取样法对短须裂腹鱼的行为谱进行了研究。... 短须裂腹鱼(Schizothorax wangchiachii)是长江上游特有鱼种。近年来,由于受过度捕捞、水电开发等人类活动影响,短须裂腹鱼自然资源量不断下降。2015年11月—2016年3月,采用焦点动物取样法和随机取样法对短须裂腹鱼的行为谱进行了研究。以"姿势、动作和环境"为轴心,以生态功能为分类依据,构建短须裂腹鱼PAE行为谱。共辨识和定义了自然条件下短须裂腹鱼的10种姿势、22种动作和43种行为。根据行为的生物学功能,将上述行为划分为11大类,即摄食与排遗、探索、领域、发情、交配、护幼、冲突、运动、聚群、休息和杂类行为;区别了各种行为在雄性、雌性和幼体之间的相对发生频次以及发生季节。本研究有助于短须裂腹鱼的行为与保护研究,亦可为其他鱼类的行为谱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须裂腹鱼 行为谱 PAE编码系统
下载PDF
鄱阳湖流域柘林水库秋季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其构建过程驱动机制 被引量:11
8
作者 陈康 孟子豪 +6 位作者 李学梅 朱挺兵 胡飞飞 刘璐 朱永久 范春林 杨德国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33-444,共12页
研究环境过滤过程和空间扩散限制过程在构建水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中的作用是了解这些因素如何驱动物种分布和影响群落结构的关键步骤.为了揭示鄱阳湖流域柘林水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以及明确环境因子和空间扩散限制... 研究环境过滤过程和空间扩散限制过程在构建水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中的作用是了解这些因素如何驱动物种分布和影响群落结构的关键步骤.为了揭示鄱阳湖流域柘林水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以及明确环境因子和空间扩散限制性因子在浮游植物群落构建过程中的影响机制,于2020年10月,对柘林水库33个采样点的浮游植物和水质理化进行调查分析.共鉴定浮游植物7门122种,其中,以绿藻门种类最多,为34属62种,占总物种数的50.81%,硅藻门次之,为11属27种.柘林水库浮游植物优势种类主要是蓝藻门中的伪鱼腥藻属(Pseudoanabaena)、浮鞘丝藻属(Planktolyngbya)、小尖头藻属(Raphidiopsis)以及硅藻门中的针杆藻属(Synedra).柘林水库浮游植物细胞丰度的变化范围为0.93×10^(6)~172.12×10^(6)cells/L,平均值为95.42×10^(6)cells/L,生物量的变化范围为0.95~22.35 mg/L,平均值为9.35 mg/L.上游修河水域浮游植物生物多样性指数显著高于库心和库湾水域,库心与库湾水域之间浮游植物生物多样性指数差异性不明显.柘林水库上游修河水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与库心和库湾水域存在明显分离,群落结构的差异性主要受水体透明度、电导率、氨氮和硝态氮的影响.变差分解结果显示,空间扩散限制性作用在驱动柘林水库浮游植物群落构建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流域 柘林水库 浮游植物 群落结构 环境因子 空间扩散
下载PDF
网箱养殖对柘林水库氮磷营养盐时空分布的影响-以太阳山库湾为例 被引量:4
9
作者 孟子豪 李学梅 +5 位作者 王旭歌 胡飞飞 朱挺兵 吴兴兵 朱永久 杨德国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832-2840,共9页
为探究网箱养殖对柘林水库氮磷营养盐时空分布的影响,以太阳山库湾为例,于2018年10月—2019年7月分别对网箱养殖区、近岸区和对照区的水温(WT)、溶解氧(DO)、电导率(conductivity)、无机氮(DIN)、磷酸盐(PO_4^(3-)-P)等指标监测分析,并... 为探究网箱养殖对柘林水库氮磷营养盐时空分布的影响,以太阳山库湾为例,于2018年10月—2019年7月分别对网箱养殖区、近岸区和对照区的水温(WT)、溶解氧(DO)、电导率(conductivity)、无机氮(DIN)、磷酸盐(PO_4^(3-)-P)等指标监测分析,并对水体的富营养状态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太阳山库湾的WT、DO、pH和电导率呈明显季节变化,WT夏季最高,DO春季最高,Conductivity秋季最高,pH春夏高于秋冬,但养殖区与近岸区和对照区无显著差异(P>0.05).近岸区和养殖区的DIN显著高于对照区(P<0.05),除秋季养殖区与对照区显著高于近岸区外(P<0.05),其他季节养殖区、近岸区和对照区PO_4^(3-)-P含量无显著异(P>0.05).不同形态的DIN的比例有明显的差异,硝酸盐氮(NO_(3)~--N)占比最大(93.35%),其次为氨氮(NH_4^(+)-N)(6.00%),亚硝酸盐氮(NO_(2)~--N)占比最小(0.65%),说明太阳山库湾的氮营养盐达到了热力学平衡状态.太阳山库湾除夏季近岸区为轻度富营养状态外,整体呈中营养状态,表明相较于生活污水无序排放、不规范农业用药和施肥等产生的面源污染,网箱养殖对水环境的富营养化影响较小.此外,太阳山库湾的N/P值整体低于16(Redfield值),表现为潜在氮限制,养殖区的N/P值与对照区差异不显著(P>0.05),表明现状下的网箱养殖投饵对水体的潜在性营养状态影响并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柘林水库 网箱养殖 营养盐 时空分布 富营养化评价
下载PDF
黑斑原肌肉营养成分与品质评价 被引量:10
10
作者 周建设 王万良 +4 位作者 朱挺兵 李宝海 张驰 曾本和 牟振波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75-780,共6页
为探究黑斑原肌肉营养成分,合理开发和保护利用黑斑原种质资源,对采自雅鲁藏布江上游流域的7尾黑斑原进行营养物质测定及氨基酸分析,分析其肌肉营养品质,并对其营养品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黑斑原肌肉(鲜质量)中水分、粗蛋白、粗脂肪和... 为探究黑斑原肌肉营养成分,合理开发和保护利用黑斑原种质资源,对采自雅鲁藏布江上游流域的7尾黑斑原进行营养物质测定及氨基酸分析,分析其肌肉营养品质,并对其营养品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黑斑原肌肉(鲜质量)中水分、粗蛋白、粗脂肪和粗灰分的含量分别为77.92%、17.64%、1.42%和0.29%。黑斑原肌肉中17种氨基酸的总含量为661.6mg/g(干质量),其中必需氨基酸总含量为268.1mg/g(干质量),占氨基酸总量的40.52%,必需氨基酸的构成比例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黑斑原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缬氨酸,第二限制性氨基酸为蛋氨酸+胱氨酸,必需氨基酸指数为58.12,4种呈味氨基酸总含量为901.7mg/g(干质量)。黑斑原肌肉中重金属汞含量最高,为0.493mg/kg(鲜质量),黑斑原肌肉为砷重度污染级别。研究表明,黑斑原肌肉中,蛋白质质量较好,重金属汞富集显著,黑斑原肌肉为重金属轻度污染级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斑原 肌肉 营养成分 重金属
下载PDF
汉江支流堵河宽鳍种群结构与繁殖力研究
11
作者 孟子豪 李学梅 +4 位作者 王旭歌 胡飞飞 刘璐 朱挺兵 杨德国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85-291,共7页
利用2018年6月—2019年5月湖北省堵河306尾宽鳍Zacco platypus的调查数据,研究了该水域宽鳍的种群结构和繁殖力特征。结果显示:堵河宽鳍种群由3个年龄组组成,Ⅱ龄为优势年龄组,占种群总数的55.2%。体长、体质量分布区间分别为64~203 mm... 利用2018年6月—2019年5月湖北省堵河306尾宽鳍Zacco platypus的调查数据,研究了该水域宽鳍的种群结构和繁殖力特征。结果显示:堵河宽鳍种群由3个年龄组组成,Ⅱ龄为优势年龄组,占种群总数的55.2%。体长、体质量分布区间分别为64~203 mm、4.0~106.8 g,平均体长、体质量分别为125 mm±24 mm和34.3 g±18.2 g,87.1%的体长集中在82~154 mm,70.3%的体质量集中在14.4~45.7 g。堵河水系宽鳍种群的雌雄比为0.53∶1,Ⅰ龄、Ⅱ龄和Ⅲ龄组的分别为0.76∶1、0.40∶1和0.63∶1,其中,堵河水系宽鳍种群和Ⅱ龄组的实际雌雄比与理论值(1∶1)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雌雄个体的成熟系数周年变化明显,且具有明显的种内雌雄差异,雌性个体较雄性明显偏大。繁殖活动主要发生于4—7月,且雌性个体的繁殖活动存在一定的空白期。雌性个体的平均卵质量和卵径分别为1.34 mg±0.53 mg和1.14 mm±0.24 mm,绝对繁殖力变化范围为864~5074粒,均值为1863.74粒±1097.86粒,绝对繁殖力与体长、体质量、空壳质量以及性腺质量均具有显著相关关系(P<0.05),但与全长相关性不显著(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鳍 汉江 堵河 种群结构 繁殖力
下载PDF
杞麓湖中浮游动物群落的结构及其与水环境因素的关系
12
作者 龚进玲 杜红春 +7 位作者 朱挺兵 胡飞飞 崔丽莉 刘开润 李学梅 杨德国 王春勇 褚荣波 《湿地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58-366,共9页
为了了解位于云南省玉溪市通海县的杞麓湖中浮游动物群落的状况,于2021年3月、6月、9月和12月,对杞麓湖中的浮游动物开展了4次季节性采样调查,采用非度量多维尺度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冗余分析方法,研究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及其与水环境因素... 为了了解位于云南省玉溪市通海县的杞麓湖中浮游动物群落的状况,于2021年3月、6月、9月和12月,对杞麓湖中的浮游动物开展了4次季节性采样调查,采用非度量多维尺度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冗余分析方法,研究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及其与水环境因素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杞麓湖中有4门31属51种浮游动物,包括25种轮虫、13种原生动物、6种枝角类和7种桡足类浮游动物,有15种浮游动物为优势物种;各季节采样日杞麓湖6个采样点的轮虫物种数量(≥10种)都远大于原生动物、枝角类和桡足类物种数量,轮虫、原生动物、枝角类和桡足类的密度分别变化在660~7650 ind./L、0~6060 ind./L、0.00~15.00 ind./L和7.20~183.00 ind./L之间,其生物量分别变化在0.79~9.18 mg/L、0.00~0.30 mg/L、0.00~0.30 mg/L和0.02~0.96 mg/L之间,3月与6月采样日杞麓湖6个采样点浮游动物优势种物种密度之间差异显著(p<0.01);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值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值分别变化在1.08~2.32和0.35~0.79之间;水温、水体pH和水体透明度是影响杞麓湖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主要水环境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动物 群落结构 水环境 杞麓湖
原文传递
基于稳定同位素技术的长湖鱼类营养结构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学梅 朱挺兵 +2 位作者 王旭歌 何勇凤 杨德国 《生物资源》 CAS 2021年第6期545-551,共7页
本研究应用碳、氮稳定同位素技术分析了2017年秋季(10月)和2018年春季(3月)湖北省荆州长湖鱼类营养结构特征,构建了δ^(13)C和δ^(15)N稳定同位素双位图,并计算了7个相关的量化指标。结果显示:所采集的16种鱼类,δ^(13)C均值范围为(-27.... 本研究应用碳、氮稳定同位素技术分析了2017年秋季(10月)和2018年春季(3月)湖北省荆州长湖鱼类营养结构特征,构建了δ^(13)C和δ^(15)N稳定同位素双位图,并计算了7个相关的量化指标。结果显示:所采集的16种鱼类,δ^(13)C均值范围为(-27.7±0.8)‰~(-24.8±0.1)‰,δ^(15)N的均值范围为(11.4±0.3)‰~(16.6±0.5)‰。营养生态位分析显示,长湖鱼类以偏肉食性鱼类黄颡鱼的营养级最高(3.28±0.2),草鱼的营养级最低(1.74±0.1)。稳定同位素的量化指标表明,长湖春季鱼类群落核心生态位空间(standard ellipse area,SEA)、生态位总空间(total area,TA)和基础食物来源(δ^(13)C range,CR)均高于秋季,两个季度的营养多样性(centrifugal distance,CD)和鱼类群落的整体密度(mean nearest neighbor distance,MNND)相似,但春季的营养长度(δ^(15)N range,NR)和鱼类群落营养生态位分布范围(standard deviation of nearest neighbor distance,SDNND)值低于秋季。说明春季长湖的生态位总空间(TA上升)和基础食物来源(CR上升)较为丰富,但因鱼类种类的食性相近,其群落的总食物链降低(NR下降)。该研究可为分析拆围后长湖鱼类群落结构特征积累基础数据,也为长湖的渔业管理策略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 稳定同位素 长湖 营养结构
原文传递
庐山西海鳡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水生生物资源初步调查 被引量:3
14
作者 朱挺兵 胡飞飞 +4 位作者 孟子豪 李学梅 何勇凤 范春林 杨德国 《生物资源》 CAS 2021年第2期188-193,共6页
调查水生生物资源现状是科学制定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管理策略的重要依据。为了掌握庐山西海鳡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内水生生物资源现状,于2019年10月对庐山西海全湖浮游植物资源、浮游动物资源和鱼类种类组成进行了初步调查。结果显... 调查水生生物资源现状是科学制定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管理策略的重要依据。为了掌握庐山西海鳡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内水生生物资源现状,于2019年10月对庐山西海全湖浮游植物资源、浮游动物资源和鱼类种类组成进行了初步调查。结果显示,庐山西海有浮游植物123种,平均密度、平均生物量和香农威纳多样性指数分别为27.13×10^(6)ind./L、1.75mg/L和1.579;浮游动物56种,平均密度、平均生物量和香农威纳多样性指数分别为326.6 ind./L、1.13 mg/L和1.686;鱼类22种,其中鲤形目最多为16种,鲈形目4种,鲇形目2种。与历史资料相比,庐山西海的鱼类种类数量以及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的生物量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为了更好地保护庐山西海宝贵的水生生物资源,建议采取优化保护区功能区划、提升管理能力建设和加强保护宣传等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庐山西海 保护区 水生生物 生物多样性保护
原文传递
异齿裂腹鱼幼鱼模拟麻醉运输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朱挺兵 龚进玲 +3 位作者 刘艳超 刘海平 王万良 杨德国 《生物资源》 CAS 2020年第3期302-306,共5页
异齿裂腹鱼(Schizothorax o'connori)是分布于雅鲁藏布江中游的高原特有鱼类。受人类活动影响,异齿裂腹鱼自然种群资源迅速下降。作为鱼类保护研究与实践的重要支撑技术之一,鱼类麻醉运输技术在高原鱼类中的运用还没有公开报道。本... 异齿裂腹鱼(Schizothorax o'connori)是分布于雅鲁藏布江中游的高原特有鱼类。受人类活动影响,异齿裂腹鱼自然种群资源迅速下降。作为鱼类保护研究与实践的重要支撑技术之一,鱼类麻醉运输技术在高原鱼类中的运用还没有公开报道。本研究观察了8种MS-222浓度(0、10、20、30、40、50、60、70 mg/L)模拟麻醉运输条件下,异齿裂腹鱼幼鱼(全长17~25cm)的行为表现及运输水质的变化。结果显示,在0~4 h内,各处理组的水体溶解氧和总氮含量大都呈上升趋势,pH呈下降趋势,4~12 h期间各处理组的溶解氧、pH和总氮无统一的变化趋势。MS-222浓度为0~30 mg/L时,试验鱼均未进入麻醉状态;MS-222浓度为40~50 mg/L时,试验鱼在0~8 h内保持深度麻醉或轻度麻醉状态,8~12 h麻醉剂逐渐失效,试验鱼可慢慢恢复正常活动,12 h内没有出现死亡情况;MS-222浓度为60~70 mg/L时,试验鱼进入过度麻醉状态,并出现了死亡。本研究表明,适宜异齿裂腹鱼的MS-222浓度为40~50 mg/L,麻醉运输的时间应控制在8h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齿裂腹鱼 高原鱼类 麻醉 模拟运输 水质变化
原文传递
两种标记方法对异齿裂腹鱼幼鱼的标记效果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朱挺兵 曾本和 +1 位作者 刘海平 杨德国 《生物资源》 CAS 2019年第3期276-279,共4页
异齿裂腹鱼(Schizothorax oconnori)是仅分布于雅鲁藏布江中游的高原特有鱼类。本研究在室内水泥池条件下探讨了可见植入荧光(VIE)标记和T型标志牌对异齿裂腹鱼幼鱼的短期(30 d)标记效果。共设置3个处理组,分别为VIE标记组、T型标志牌... 异齿裂腹鱼(Schizothorax oconnori)是仅分布于雅鲁藏布江中游的高原特有鱼类。本研究在室内水泥池条件下探讨了可见植入荧光(VIE)标记和T型标志牌对异齿裂腹鱼幼鱼的短期(30 d)标记效果。共设置3个处理组,分别为VIE标记组、T型标志牌组和对照组。VIE标记的标记部位为试验鱼的头部表皮,T型牌的标记部位为试验鱼的背鳍基部。试验期间的水温为10. 1~11. 7℃,溶解氧为3. 65~7. 54 mg/L。结果显示,各标志处理组在试验期间没有显著生长,各组间的全长也没有显著性差异。VIE标记组、T型牌组和对照组的平均存活率分别为95. 8%、92. 0%和97. 5%。VIE标记组和T型牌组的平均标志保持率分别为100%和88. 95%。本研究表明,VIE标记是适宜异齿裂腹鱼幼鱼的短期标记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齿裂腹鱼 高原鱼类 可见植入荧光标记 T型标 标志技术
原文传递
云南特有螺类光肋螺蛳主要生物学特征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开润 朱挺兵 +2 位作者 夏黎亮 梁用本 王春勇 《生物资源》 CAS 2021年第6期568-574,共7页
光肋螺蛳(Margarya mansugi)是仅分布于云南省的特有螺类。受过度捕捞、栖息环境破坏等人为因素影响,光肋螺蛳自然种群急剧萎缩,目前已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极危物种。由于光肋螺蛳的研究资料匮乏,其生物学特征尚未被完全掌握,制约了... 光肋螺蛳(Margarya mansugi)是仅分布于云南省的特有螺类。受过度捕捞、栖息环境破坏等人为因素影响,光肋螺蛳自然种群急剧萎缩,目前已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极危物种。由于光肋螺蛳的研究资料匮乏,其生物学特征尚未被完全掌握,制约了光肋螺蛳保护对策的制定。为此,通过室内人工驯养观察,记述了光肋螺蛳的形态、活动习性、食性、生长和繁殖等主要生物学特征。光肋螺蛳壳质厚且坚硬,呈长圆锥形,褐色,角质厣,螺壳一般有5~6个螺层,体螺层有4条环肋,雌螺体型一般比同龄雄螺大;喜栖息在水体底层,夜晚活动频率明显高于白天;主要以藻类为食,成螺经驯化可摄食人工配合饲料;仔螺、幼螺和成螺的生长速度顺次降低;性成熟时间需要两年以上,卵胎生,终年生产,一般在白天交配,交配时间7~10 h,分批产仔,每次产仔1~2只,观察到的一只雌螺分9批产仔,共产仔螺14只。从受精到仔螺产出需85 d以上。本研究可为光肋螺蛳基础生物学研究积累资料,同时也可为高原湖泊特有螺类的人工驯养繁育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有螺类 光肋螺蛳 生物学特征 人工驯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