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脑膜附着的脑实质内或皮层下脑膜瘤的临床特点及手术(附4例临床报告及文献复习)
1
作者 朱蔚林 刘朝晖 +1 位作者 谢永帆 赵建农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4年第3期313-317,共5页
目的探讨无脑膜附着的脑实质内或皮层下脑膜瘤的临床、影像学和组织病理学特征及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2022年12月在海南省人民医院手术治疗的4例无脑膜附着脑膜瘤患者的临床特点,影像学和组织病理学特征,对手术处理原... 目的探讨无脑膜附着的脑实质内或皮层下脑膜瘤的临床、影像学和组织病理学特征及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2022年12月在海南省人民医院手术治疗的4例无脑膜附着脑膜瘤患者的临床特点,影像学和组织病理学特征,对手术处理原则、手术疗效及长期随访结果,结合文献进行总结。结果所有患者好发部位是额顶叶,3例囊实性。癫痫发作为术前、术后常见症状。三维核磁共振成像(MRI)示,肿瘤均位于脑内,术前MRI及术中、术后病理均证实无硬脑膜附着。4例患者全切,2例WHOⅠ级,2例WHOⅡ级,1例不典型性脑膜瘤术后复发,1例术后无放疗,3例术后行放疗。平均随访1.5年,存活3例。结论无脑膜附着的脑实质内或皮层下脑膜瘤术前容易被误诊,部分皮层下或脑实质内脑膜瘤的瘤周水肿严重发生在病变附着于周围脑组织的区域,并非包围整个肿瘤表面,MRI波谱等特征可能有助于鉴别。WHOⅡ级非典型脑膜瘤其增殖率高,侵犯脑实质,复发概率高。首选手术治疗,肿瘤完全切除是预防肿瘤复发的最重要因素。对于非典型或恶性脑膜瘤,建议在初次手术后立即进行放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实质 脑皮质 硬脑膜附着 脑膜瘤 显微手术
下载PDF
胡杨叶功能性状的协同与权衡及对树龄、土壤因子的响应 被引量:1
2
作者 邹旭阁 王寅 +5 位作者 王健铭 曲梦君 朱威霖 赵航 司建华 李景文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2-92,共11页
【目的】探究不同树龄胡杨叶功能性状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揭示胡杨叶功能性状的种内变异及其适应特性,为胡杨的保护与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不同树龄的胡杨为研究对象,通过相关性分析和方差分解等方法,研究胡杨叶片形态、光合生... 【目的】探究不同树龄胡杨叶功能性状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揭示胡杨叶功能性状的种内变异及其适应特性,为胡杨的保护与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不同树龄的胡杨为研究对象,通过相关性分析和方差分解等方法,研究胡杨叶片形态、光合生理、养分性状的变化特征以及对树龄和土壤因子的响应。【结果】随着树龄的增加,叶干物质含量、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叶绿素总量以及叶片碳、氮、磷含量呈增加趋势,而比叶面积、叶厚度呈减小趋势。各叶功能性状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其中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叶绿素总量与叶片碳含量、叶氮含量、叶磷含量、叶干物质含量协同变化,与比叶面积和叶片厚度权衡变化,并且性状间的关系受树龄调控。比叶面积、叶干物质含量、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叶碳含量、叶氮含量、叶磷含量主要受土壤pH和树龄的影响,叶片厚度、叶绿素总量主要受土壤氮含量和树龄的影响,表明树龄、土壤pH、土壤全氮含量是胡杨叶功能性状的主要影响因子,并且与土壤因子相比,树龄对叶功能性状变异的解释率更高,可以解释胡杨叶功能性状15.1%~38.1%的变异。【结论】随着树龄的增加,胡杨通过一定的性状变异和性状组合适应环境的变化,各叶功能性状的影响因子不同,其中树龄和土壤因子共同调控叶功能性状的变化,并且树龄在决定胡杨叶功能性状变异方面可能起着更为关键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杨 叶功能性状 树龄 土壤因子 协同 权衡
下载PDF
泵控多连杆式起竖系统自抗扰力同步控制
3
作者 朱威霖 姚建勇 +2 位作者 刘家辉 黎兰 张佳林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906-1920,共15页
针对泵控多连杆式起竖系统存在的非线性、模型不确定性和双缸不同步引起的力纷争问题,提出一种双缸起竖系统自抗扰力同步控制设计方法。考虑多连杆起竖机构运动学特性和闭式泵控液压系统的压力流量动态,建立多连杆式起竖系统动力学模型... 针对泵控多连杆式起竖系统存在的非线性、模型不确定性和双缸不同步引起的力纷争问题,提出一种双缸起竖系统自抗扰力同步控制设计方法。考虑多连杆起竖机构运动学特性和闭式泵控液压系统的压力流量动态,建立多连杆式起竖系统动力学模型,通过扩张状态观测器估计系统干扰和模型不确定性,以在控制器设计过程中进行补偿,同时融合复合力同步控制方法,增强系统克服负载偏载、外干扰等引起的力纷争。基于Lyapunov理论分析证明了多连杆式双缸起竖系统的渐近跟踪和力同步性能。通过中速和快速恒功率起竖对比试验,验证所提自抗扰力同步控制策略的有效性,获得了良好的起竖跟踪和力同步控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连杆起竖系统 泵控系统 自抗扰控制 力同步控制
下载PDF
基于非线性滤波器和动态面的指定时间预设性能导弹冷发射响应控制
4
作者 于小川 杨晓伟 +2 位作者 梁相龙 朱威霖 姚建勇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155-4174,共20页
围绕车载导弹发射平台无依托垂直发射过程,提出一种通过液压执行器主动调节发射筒摆振进而控制弹体出筒姿态的思路,以保证发射安全性和车载导弹发射平台对发射场坪的适应性。考虑发射筒-适配器-弹筒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建立6自由度发射... 围绕车载导弹发射平台无依托垂直发射过程,提出一种通过液压执行器主动调节发射筒摆振进而控制弹体出筒姿态的思路,以保证发射安全性和车载导弹发射平台对发射场坪的适应性。考虑发射筒-适配器-弹筒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建立6自由度发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结合液压压力动态方程推导出7阶状态空间方程。为避免高阶非线性系统控制器反步设计存在的“微分爆炸”问题,引入一种基于光滑的非线性滤波器的动态面技术以简化控制器设计。为抑制难以建模因素对发射响应控制的影响,引入时延估计控制方法进行未建模误差和外部扰动的估计和衰减。结合指定时间预设性能控制方法,实现弹体跟踪快速收敛,并满足摆振幅度和角速度的预设指标。通过数学模型和有限元模型的仿真结果比较,验证了新提出的发射动力学模型的正确性。同时,对PID控制器、动态面控制器、动态面和时延估计结合的控制器以及在此基础上加入指定时间预设性能的控制器影响下的发射动态响应结果进行比较。新提出的控制器能够保证弹体出筒时刻弹体角度被约束在0.5°之内,角速度被约束在1.5°/s之内,其控制性能更优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弹 发射平台 无依托垂直发射 指定时间预设性能控制 时延估计 动态面控制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长茎葡萄蕨藻多糖提取工艺及抗氧化活性
5
作者 童艳梅 陈秀荔 +9 位作者 胡庭俊 刘青云 李强勇 冯鹏霏 杨春玲 彭敏 朱威霖 潘传燕 曾地刚 赵永贞 《水产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4-174,共11页
为了探究提取长茎葡萄蕨藻多糖的最优工艺及抗氧化活性,对目前已有的多糖提取方法进行筛选,并采用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实验的方法,对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木瓜蛋白酶添加量和提取次数这5个因素进行优化。结果显示,添加木瓜蛋白... 为了探究提取长茎葡萄蕨藻多糖的最优工艺及抗氧化活性,对目前已有的多糖提取方法进行筛选,并采用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实验的方法,对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木瓜蛋白酶添加量和提取次数这5个因素进行优化。结果显示,添加木瓜蛋白酶提取长茎葡萄蕨藻多糖的方法最高效便捷,且当料液比1∶40,提取温度50℃,提取时间3 h,提取次数2次,以及木瓜蛋白酶添加量为2.0%时,长茎葡萄蕨藻多糖提取率相对较高,可达到41.24%±0.09%。进一步的实验结果显示,长茎葡萄蕨藻多糖对DPPH和ABTS自由基均具有良好的清除活性,其IC50值分别为2.32和0.67 mg/mL。研究表明,使用优化后的木瓜蛋白酶酶解法能有效提高长茎葡萄蕨藻多糖的提取率,且长茎葡萄蕨藻多糖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本研究可为长茎葡萄蕨藻多糖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茎葡萄蕨藻 多糖 木瓜蛋白酶 响应面法 抗氧化性
下载PDF
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烃源岩评价及油气资源分布预测
6
作者 高阳东 朱伟林 +6 位作者 彭光荣 龙祖烈 汪旭东 石创 陈聪 黄玉平 张博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86-996,共11页
基于对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已钻井岩心样品的有机地球化学分析,明确白云凹陷烃源岩发育特征;重构凹陷现今地温场,恢复构造-热演化过程,在此基础上通过烃源岩热模拟实验和数值模拟,预测白云凹陷资源类型、规模和分布。研究表明:①白云凹... 基于对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已钻井岩心样品的有机地球化学分析,明确白云凹陷烃源岩发育特征;重构凹陷现今地温场,恢复构造-热演化过程,在此基础上通过烃源岩热模拟实验和数值模拟,预测白云凹陷资源类型、规模和分布。研究表明:①白云凹陷发育古近系浅湖相规模烃源岩,沉积期为弱氧化环境,生源以陆源高等植物为主,藻类等具有一定贡献,为油气兼生型烃源岩;②白云凹陷现今地温场显示地温梯度主体为(3.5~5.2)℃/100 m,整体呈现从西北往东南方向增高的趋势,不同洼陷地温梯度差异较大;③新生代以来白云凹陷经历了始新世和中新世两期明显的伸展拉张过程,经受两期加热升温事件,加快烃源岩成熟演化,基底古热流主体在距今13.82 Ma时达到最高值;④盆地模拟结果显示,白云主洼烃源岩成熟度明显高于其他洼陷,始新统文昌组现今整体处于高成熟—过成熟阶段,始新统恩平组现今达到成熟—高成熟阶段;⑤热模拟实验表明,文昌组浅湖相泥岩具有较好的生干酪根裂解气能力,且气产率高,具有宽窗持续生气的特征;恩平组浅湖相泥岩具有较好的生轻质油能力,晚期仍具有一定的干酪根裂解产气能力,但与文昌组浅湖相泥岩和恩平组三角洲煤系泥岩相比,气产率相对偏低;⑥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白云主洼烃源岩生烃较早,生烃强度明显高于其他洼陷,平均约为1200×10^(4) t/km^(2),油气资源主体分布在主洼,主力烃源岩层位为文昌组三段和四段;⑦在运聚单元划分与评价的基础上,优选4个有利区带,分别为①号番禺30鼻状构造带、③号流花29鼻隆带和荔湾3鼻隆带、②号白云东凹缓坡带以及⑧号白云1低凸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口盆地 白云凹陷 古近系 烃源岩评价 构造-热演化 油气资源潜力
下载PDF
基于光纤光栅传感技术的深部巷道围岩状态精准表征
7
作者 朱威霖 杨科 池小楼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77-184,共8页
巷道围岩的变形和破坏是制约煤炭安全、高效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精准的巷道围岩变形和破坏监测对确保煤炭资源安全开采具有重要意义,但传统监测技术难以满足目前巷道围岩精确监测的要求。为探索巷道围岩监测新的方法,针对采动影响下深... 巷道围岩的变形和破坏是制约煤炭安全、高效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精准的巷道围岩变形和破坏监测对确保煤炭资源安全开采具有重要意义,但传统监测技术难以满足目前巷道围岩精确监测的要求。为探索巷道围岩监测新的方法,针对采动影响下深部巷道围岩变形精准表征难题,结合淮北矿区杨柳煤矿1034工作面回采巷道工程地质条件,利用准分布式光纤光栅(FBG)传感技术,开展工作面回采过程中的巷道深浅部围岩动态变形特征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回风巷两帮光纤应变变化存在较大差异,实体煤侧沿水平方向发生拉伸变形,煤柱侧因采动影响局部产生压缩变形且实体煤侧变形量是煤柱侧的两倍;随着工作面逐渐靠近监测位置,巷道围岩变形预演剧烈。工作面回采超前支承压力对于巷道围岩深部的影响越来越弱,围岩产生的应变也越来越小,应变峰值集中在孔深3~4 m;光纤光栅的应变分布与地层岩性相互对应,在弹性模量较小、岩性较软的泥岩中,光纤处于拉伸状态应变值较大,在弹性模量较大、硬度较高的细砂岩中,光纤处于压缩状态应变值较小。准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能够实现在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巷道围岩变形全过程监测,为深部巷道变形破坏的精准表征提供依据。研究成果可为后续巷道围岩状态感知提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巷道围岩 准分布式 光纤光栅 应变 精确监测
下载PDF
深圳市医院床位配置情况及利用效率分析
8
作者 朱伟林 杜芳 +4 位作者 伍丽群 杨昊鹏 张泽苗 杨楠 周仪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6-69,73,共5页
目的分析深圳市2017—2021年医院床位配置情况以及利用效率情况,为优化医院床位资源配置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床位效率指数和床位利用模型等方法对深圳市医院5年医院床位配置情况和利用效率进行评价。结果深圳市床位... 目的分析深圳市2017—2021年医院床位配置情况以及利用效率情况,为优化医院床位资源配置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床位效率指数和床位利用模型等方法对深圳市医院5年医院床位配置情况和利用效率进行评价。结果深圳市床位数量持续增长,增长率最高达到21.54%,每千常住人口床位数量从2017年的3.04张增长到2021年的3.25张。从床位效率指数看,深圳市3类(综合、专科、中医)医院均属于运行低效率。政府办医院除了2020年属于运行低效率外,其他年份均属于运行高效率;而社会办医院则5年属于是运行低效率,床位效率指数均低于0.4。从床位利用模型看,深圳市综合医院为周转型医院,中医医院前2年为压床型医院,后转为效率型医院,专科性医院则为闲置型医院;政府办医院5年均为效率型医院,而社会办医院则5年均为闲置型医院。结论要合理配置卫生资源增加床位数,提高医院收治和床位使用效率,各类别医院床位改进提升要因地制宜,以整合医疗理念促进就医连续性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 床位 配置 利用效率 卫生资源
下载PDF
淮河流域生态环境协同治理机制研究
9
作者 朱维林 杨新宇 《阜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8-14,共7页
研究基于协同治理的理论框架,立足淮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的实践蓝本,围绕“协同参与,同向发力,共治共享”的生态环境协同治理目标,建构“多元参与、优化流程、绩效导向”的协同治理创新机制,并在系统梳理淮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现状成效、... 研究基于协同治理的理论框架,立足淮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的实践蓝本,围绕“协同参与,同向发力,共治共享”的生态环境协同治理目标,建构“多元参与、优化流程、绩效导向”的协同治理创新机制,并在系统梳理淮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现状成效、实践困境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参与机制、优化组织机制、改善分配机制的协同治理纾解策略,以期为淮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河流域 协同治理 生态环境 创新机制
下载PDF
南海北部潮汕坳陷中生界烃源岩特征及分布预测 被引量:2
10
作者 何敏 朱晓军 +1 位作者 朱伟林 张青林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0-49,共10页
潮汕坳陷是南海北部迄今钻遇中生界为数不多的区域,对其开展中生界烃源岩特征及分布预测,有助于南海北部中生代油气资源评价。本文通过分析潮汕坳陷及其围区华南陆缘、台西南盆地的中生界烃源岩特征,结合弧前盆地的热流分布,对潮汕坳陷... 潮汕坳陷是南海北部迄今钻遇中生界为数不多的区域,对其开展中生界烃源岩特征及分布预测,有助于南海北部中生代油气资源评价。本文通过分析潮汕坳陷及其围区华南陆缘、台西南盆地的中生界烃源岩特征,结合弧前盆地的热流分布,对潮汕坳陷中生界烃源岩及其分布特征作出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南海北部潮汕坳陷中生界烃源岩TOC含量可达1%以上,坳陷围区烃源岩TOC含量可达2%以上,且随着时代变老,烃源岩TOC含量有增大的趋势。坳陷内中生界烃源岩有机质类型主要为Ⅱ—Ⅲ型,有机母质主要来自陆生高等植物的输入,水生低等生物贡献少。坳陷围区烃源岩处于成熟—过成熟阶段,基于弧前盆地的热流分布特征推测坳陷内部热流值低,坳陷内中生界具备发育有利烃源岩的成熟演化条件。整体上,潮汕坳陷中生界具备发育有利烃源岩的地质条件,主要发育于海陆过渡相、与三角洲前缘相关的浅海陆棚相以及半深海—深海相,相对优质的烃源岩发育于地层时代偏老的中生界地层,该区可作为南海北部油气资源勘探重要的战略接替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烃源岩 中生界 潮汕坳陷 南海北部 弧前盆地
下载PDF
疫情常态化管理下公立医院医生工作乐趣现状调查 被引量:2
11
作者 朱伟林 何思琦 +2 位作者 张泽苗 李殿江 谷原野 《中国医院》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4-68,共5页
目的:了解疫情常态化管理下公立医院医生的工作乐趣现状,探究不同特征的临床医生在工作乐趣上是否存在差异。方法:采用编制的公立医院医生工作乐趣测量量表,通过线上网络推送与线下实地调查,收集了湖北、广西、广东、山西等地334名医生... 目的:了解疫情常态化管理下公立医院医生的工作乐趣现状,探究不同特征的临床医生在工作乐趣上是否存在差异。方法:采用编制的公立医院医生工作乐趣测量量表,通过线上网络推送与线下实地调查,收集了湖北、广西、广东、山西等地334名医生工作乐趣的相关数据。运用SPSS19.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均值、标准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以t检验和方差分析进行工作乐趣差异性分析。结果:医生工作乐趣的平均得分为(3.75±0.62)分,工作乐趣介于一般和良好之间。4个维度得分最高的是胜任认同需求,其次是胜任感知需求,得分最低的是自主需求,其次是关系需求;在不同的医院等级、人事性质、平均月收入水平、每周工作时长、健康状况等方面医生工作乐趣存在显著差异。结论:提升医生工作乐趣需要从医生的关系需求和自主需求入手,满足不同类型医生的个性化需求,提升医生工作乐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立医院 医生工作乐趣 疫情常态化管理
下载PDF
基于物联网的太湖水质检测及预警系统研发 被引量:1
12
作者 朱维琳 张超敏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76-79,共4页
本文研究讨论了以物联网技术为基础的水质污染预警系统的发展情况,并集合了定位系统开发出预警系统,主要包括三个部分:传感器节点的硬件电路设计、GPRS定位及采集系统硬件电路设计及通信软件的开发。基于物联网的太湖水质检测及预警系... 本文研究讨论了以物联网技术为基础的水质污染预警系统的发展情况,并集合了定位系统开发出预警系统,主要包括三个部分:传感器节点的硬件电路设计、GPRS定位及采集系统硬件电路设计及通信软件的开发。基于物联网的太湖水质检测及预警系统一方面可以作为实时获取水环境动态变化的技术和手段,另一方面对于环境监测网站所获取的当前数据及历史数据具备完善的分析处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联网 GPRS定位 水质监测
下载PDF
“浪潮·节点·图景:电影研究的多重宇宙”——北京国际电影节·第30届大学生电影节国际青年学者论坛综述
13
作者 徐凤仪 朱苇霖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101-103,共3页
电影诞生以来的一百多年来,历经数次重大技术变革和美学运动,作为艺术、媒介和产业的电影不断拓展自己的形式与内涵,形成了独特的生态系统,形式的不断创新也为阐释电影艺术创造了崭新的路径。第四届国际青年学者论坛以具体的电影媒介现... 电影诞生以来的一百多年来,历经数次重大技术变革和美学运动,作为艺术、媒介和产业的电影不断拓展自己的形式与内涵,形成了独特的生态系统,形式的不断创新也为阐释电影艺术创造了崭新的路径。第四届国际青年学者论坛以具体的电影媒介现象为切入点,审视电影艺术及媒介理论,同影像形成共振与回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国际电影节 电影媒介 形式与内涵 大学生电影节 媒介理论 青年学者论坛 生态系统
下载PDF
南黄海古生代盆地原型演变与烃源岩发育特征 被引量:6
14
作者 朱伟林 陈春峰 +3 位作者 张伯成 万延周 付晓伟 张银国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28-741,共14页
钻井及露头证实下扬子陆区发育下寒武统幕府山组、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高家边组、二叠系3套烃源岩。盆地发育时期的动力学环境决定该时期的盆地原型,盆地原型影响盆内岩相及烃源岩展布。幕府山组沉积时期,南黄海盆地表现为张裂背景... 钻井及露头证实下扬子陆区发育下寒武统幕府山组、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高家边组、二叠系3套烃源岩。盆地发育时期的动力学环境决定该时期的盆地原型,盆地原型影响盆内岩相及烃源岩展布。幕府山组沉积时期,南黄海盆地表现为张裂背景下的被动陆缘克拉通盆地,盆地相及深水陆棚相呈环带状围绕古隆起或台地发育,为烃源岩发育优势相带,推测南黄海盆地中部隆起及北部幕府山组烃源岩发育较好;五峰组-高家边组沉积时期,南黄海盆地表现为挤压背景下的前陆盆地,盆地相、斜坡相、深水陆棚相由西北向东南依次呈条带状分布,盆地相、深水陆棚相为烃源岩发育优势相带,预测五峰组-高家边组烃源岩主要在南黄海地区中北部发育且有一定厚度;上二叠统龙潭组沉积时期,南黄海盆地表现为挤压背景下的活动大陆边缘坳陷型盆地,在该盆地中各沉积相带呈环带状分布,三角洲相、潮坪相、沼泽相为烃源岩发育优势相带,发育龙潭组品质中等-好的烃源岩;预测龙潭组烃源岩在南黄海盆地中部发育,是南黄海盆地古生界的次要烃源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烃源岩 岩相古地理 盆地原型 南黄海盆地
下载PDF
华南晚中生代陆弧迁移与海域盆地演化 被引量:1
15
作者 朱伟林 徐旭辉 +5 位作者 王斌 曹倩 陈春峰 高顺莉 冯凯龙 付晓伟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77-290,共14页
陆弧和弧前盆地是俯冲体系中具有密切联系的构造单元。中生代以来,华南受多期板块俯冲的控制,发育大规模岩浆岩带及海域广泛分布的弧前盆地。但陆域弧岩浆岩较少,海域又缺乏足够钻井,各时期陆弧的位置存在较大争议,同时,南海北部至东海... 陆弧和弧前盆地是俯冲体系中具有密切联系的构造单元。中生代以来,华南受多期板块俯冲的控制,发育大规模岩浆岩带及海域广泛分布的弧前盆地。但陆域弧岩浆岩较少,海域又缺乏足够钻井,各时期陆弧的位置存在较大争议,同时,南海北部至东海一带弧前盆地也缺乏系统认识,因此,亟须新的研究思路深化对华南晚中生代俯冲体系和俯冲过程的认识。本文以前人研究为基础,对海域钻遇中生界的典型钻井进行了详细分析,系统开展了海域盆地区域构造和沉积对比,将弧前盆地发育与岛弧变迁相结合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早侏罗世—早白垩世陆弧位于南海北部—东海靠近陆域一侧,经历了早侏罗世局限陆弧、中晚侏罗世沿海陆弧带、早白垩世向海沟方向的迁移。在此过程中,华南海域弧前盆地群于中侏罗世正式形成,早白垩世发育盆缘角度不整合,粗碎屑相带向海沟方向迁移,晚白垩南海北部与东海各自进入新的构造体制,结束弧前盆地的发育。华南沿海海域中生代盆地的发育可为陆弧的展布提供重要约束,弧岩浆岩带的迁移控制了弧前盆地的演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南 中生代 弧前盆地 陆弧 俯冲体系
下载PDF
婆罗洲晚中生代岩浆弧及陆缘俯冲汇聚体制 被引量:1
16
作者 许长海 朱伟林 廖宗廷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11-719,共9页
婆罗洲地处2大构造域结合部,Schwaner岩浆弧和Meratus、Lupar俯冲杂岩是其显著的地质特征,它们与晚中生代特提斯域或/和古太平洋域的板块俯冲密切相关。婆罗洲中生代地质现有研究程度不高,缺乏地质、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多学科综合研究,... 婆罗洲地处2大构造域结合部,Schwaner岩浆弧和Meratus、Lupar俯冲杂岩是其显著的地质特征,它们与晚中生代特提斯域或/和古太平洋域的板块俯冲密切相关。婆罗洲中生代地质现有研究程度不高,缺乏地质、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多学科综合研究,缺乏与周边区域地质对比研究,制约了对婆罗洲岩浆弧演变及板块俯冲体制的整体认识。关于婆罗洲晚中生代岩浆弧,或强调与特提斯洋向北西俯冲婆罗洲有关,或认为古南海向南俯冲婆罗洲有关,或作为两者联合俯冲控制的产物。前白垩纪SW婆罗洲的基底属性,或认为亲缘于华夏地块,或归属巽他大陆的东延部分,或认为是冈瓦那大陆裂解而来的外来块体。今后研究应加强海陆结合、多学科大区域综合对比,重点围绕岩浆弧、蛇绿岩和俯冲杂岩、区域大断裂和盆地沉积等内容,形成婆罗洲及邻区晚中生代陆缘汇聚体制和2大构造域关系的综合认识,也是深化认识南海中生界弧盆结构、盆地原型及其油气勘探潜力的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浆弧 晚中生代 俯冲体制 婆罗洲
下载PDF
川崎病患儿家属感知脆弱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朱薇霖 王昱茗 罗海燕 《中国临床护理》 2021年第2期75-79,共5页
目的对川崎病患儿家属感知脆弱现状进行调查,并研究其感知脆弱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148名川崎病患儿的家属作为调查对象,调查量表包括一般资料、感知脆弱程度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以及简易应对方式量... 目的对川崎病患儿家属感知脆弱现状进行调查,并研究其感知脆弱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148名川崎病患儿的家属作为调查对象,调查量表包括一般资料、感知脆弱程度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以及简易应对方式量表。结果川崎病患儿家属感知脆弱程度量表得分为(6.25±0.86)分,感知脆弱高水平家属占25.00%,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川崎病患儿家属年龄、家庭月收入、文化程度、社会支持以及应对方式是感知脆弱水平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川崎病患儿家属感知脆弱水平一般,且影响因素较多,年龄小、收入低、文化程度低、社会支持水平低、消极应对的患儿家属需引起医护人员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患儿 家属 感知脆弱 应对方式 社会支持
下载PDF
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陆相沉积烃源岩定量地震刻画:以东海盆地长江坳陷为例 被引量:13
18
作者 赵峦啸 刘金水 +8 位作者 姚云霞 钟锴 麻纪强 邹采枫 陈远远 付晓伟 朱晓军 朱伟林 耿建华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700-715,共16页
烃源岩的定量地震刻画对于勘探开发区块的优选、盆地油气资源量的估算都具有重要意义.陆相沉积环境下的浅湖或半深湖相的烃源岩横向变化快,其空间展布需要依靠钻井约束下的反射地震进行刻画,但是其地震弹性特征与岩性和有机质含量的映... 烃源岩的定量地震刻画对于勘探开发区块的优选、盆地油气资源量的估算都具有重要意义.陆相沉积环境下的浅湖或半深湖相的烃源岩横向变化快,其空间展布需要依靠钻井约束下的反射地震进行刻画,但是其地震弹性特征与岩性和有机质含量的映射关系呈现高度非线性化,因而很难利用传统基于地震岩石物理模型驱动的烃源岩地震预测方法进行有效刻画.本文以低勘探区的东海盆地长江坳陷为例,提出了一种在数据驱动的机器学习框架下,综合利用地质约束、钻井录井、测井、地球化学和叠前地震数据进行烃源岩的定量地震刻画的工作流程.其核心思想是利用随机森林集成学习算法对小样本数据表现优异的特征,以井位处的测井弹性数据(纵波速度和密度)、岩性、地球化学标定的总有机碳含量(TOC)为样本标签数据,在地质导向约束下通过随机森林算法生成学习网络,并将该网络与叠前地震反演结果相结合,采取先预测泥岩再预测总有机碳含量的“两步走”策略,完成对烃源岩空间分布及其非均质性的定量地震刻画,并对预测结果的不确定性进行评价.测试结果显示,随机森林算法相较于其他的机器学习算法能够更准确的识别陆相沉积地层的泥岩,并比传统的利用阻抗转化方法获得更可靠的总有机碳含量预测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相 烃源岩 地震预测 机器学习 随机森林 岩性预测 总有机碳含量
下载PDF
珠江口盆地新构造运动特征与油气成藏 被引量:30
19
作者 何敏 朱伟林 +4 位作者 吴哲 钟广法 任建业 刘丽华 王文勇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20,共12页
系统描述了珠江口盆地新近纪断裂活动、主要不整合面、差异构造沉降、古地貌与沉积响应等变形特征,结合油气分布特征和成藏特点,明确定义新构造运动为南海扩张停止之后13.8Ma以来发生的构造活动,共经历了4个演化阶段,其中上新世(5.33Ma... 系统描述了珠江口盆地新近纪断裂活动、主要不整合面、差异构造沉降、古地貌与沉积响应等变形特征,结合油气分布特征和成藏特点,明确定义新构造运动为南海扩张停止之后13.8Ma以来发生的构造活动,共经历了4个演化阶段,其中上新世(5.33Ma)是构造活动最强烈的时期。研究发现,珠江口盆地新构造运动以东沙地区的再次隆升为最明显特征,伴随早期断裂继承性发育与坳陷区异常快速沉降,并影响海底古地貌和沉积充填;新构造运动不仅影响了油气成藏体系的各地质要素,而且控制了油气分布的宏观格局,导致珠一坳陷新近系油气成藏时间具有从东往西逐渐变晚的特点;新构造运动最强烈的阶段是大多数地区油气成藏的关键时刻,番禺4洼、恩平凹陷、白云凹陷东北部等新构造运动活跃区为浅层油气勘探最有利地区,而西江主洼、陆丰凹陷、白云凹陷西南部等新构造运动较弱区则是古近系深层油气勘探最有利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口盆地 新构造运动 变形特征 成因机制 油气成藏
下载PDF
南黄海盆地东北凹构造特征及伸缩率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田 朱伟林 +3 位作者 钟锴 付晓伟 陈春峰 高顺莉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18-125,共8页
通过选取南黄海盆地东北凹典型地震剖面,开展精细的构造解释,系统梳理了东北凹构造样式特征。采用平衡剖面恢复技术和伸缩率计算方法,恢复了东北凹各时期的地质演化剖面,分析了东北凹不同构造演化阶段的伸缩率变化特征。研究表明,南黄... 通过选取南黄海盆地东北凹典型地震剖面,开展精细的构造解释,系统梳理了东北凹构造样式特征。采用平衡剖面恢复技术和伸缩率计算方法,恢复了东北凹各时期的地质演化剖面,分析了东北凹不同构造演化阶段的伸缩率变化特征。研究表明,南黄海盆地东北凹主要发育伸展构造、走滑构造(负花状)和反转构造等多种构造组合样式,经历了晚侏罗世的仪征运动和渐新世末的三垛运动,相应地在中—上侏罗统和渐新统沉积时期,东北凹处于明显的收缩阶段,伴随发育TK40和T20不整合界面。同时,本文结合区域应力场特征,探讨了南黄海盆地东北凹的构造演化历程:以两次构造运动为界,划分为3个构造演化阶段(晚三叠世—侏罗纪的初始断陷阶段、白垩纪—渐新世的裂陷-反转阶段、新近纪—第四纪的区域沉降阶段)。南黄海盆地东北凹伸缩率的时空变化及构造演化过程,是对“晚中生代以来,古太平洋板块相对欧亚板块俯冲汇聚速率和方向的改变”的局部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伸缩率 构造反转 构造样式 构造演化 东北凹 南黄海盆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