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土塬区果园-农田交界带土壤水分分布及农田对果园的供水特征
1
作者 韩晓阳 王亚萍 +1 位作者 朱元骏 刘文兆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7-204,215,共9页
[目的]为探明黄土高原南部塬区果园-农田镶嵌格局下土壤水分空间分布与协同利用特征。[方法]选取长武塬区10龄、21龄和25龄苹果园(AO10、AO21和AO25)及其邻近农田,通过测定2021年雨季后果园-农田交界带有关位点的土壤含水量,定量计算农... [目的]为探明黄土高原南部塬区果园-农田镶嵌格局下土壤水分空间分布与协同利用特征。[方法]选取长武塬区10龄、21龄和25龄苹果园(AO10、AO21和AO25)及其邻近农田,通过测定2021年雨季后果园-农田交界带有关位点的土壤含水量,定量计算农田土壤储水对果园耗水的贡献。[结果]2021年降水量756 mm,为典型的丰水年份,农田和AO21、AO25果园降雨入渗深度在11月底分别达8.4,7.0,5.0 m。AO10果园-农田交界带以4 m深度为界,其下部土壤含水量较上部大,4-10 m土层平均含水量为25.5%;AO21果园0-7 m土层平均含水量为22.1%,7-10 m为15.0%;AO25果园0-5 m土层平均含水量为20.9%,5-10 m土层平均含水量为13.6%,AO21和AO25果园分别在7.0,5.0 m以下仍存在土壤干层。水平方向上,AO21、AO25果园利用邻近农田土壤水分的距离分别达到5,8 m,农果交界面上农田向果园的供水量,当以干层上界划分土壤剖面,其上为表观供水量,2个果园分别为0.08,0.25 m^(3)/m^(2);其下为实际供水量,分别为0.45,0.81 m^(3)/m^(2)。[结论]黄土塬区果园和农田镶嵌布局是一种较为合理的利用结构,在其规划管理中应考虑果树年限及其相邻农田宽度等因素,研究结果有助于推进区域土壤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及其空间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含水量 果园-农田交界带 植被格局 土壤干层 黄土高原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研究进展
2
作者 朱元俊 钟恋 +1 位作者 吴佳颖 林伟刚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2期153-155,共3页
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是老年人常见的肺炎类型,具有发病率高、病死率高、临床表现不典型的特点,严重影响老年人寿命,加重社会负担。针对该病,中医强调顾护正气、扶正祛邪,与西医联合应用可在抗感染的同时增效减毒,提高患者免疫力并降低医... 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是老年人常见的肺炎类型,具有发病率高、病死率高、临床表现不典型的特点,严重影响老年人寿命,加重社会负担。针对该病,中医强调顾护正气、扶正祛邪,与西医联合应用可在抗感染的同时增效减毒,提高患者免疫力并降低医疗费用。目前中医内、外治法研究均取得一定的进展,内治以益气养阴、清肺化痰解毒为主要治则,外治法包括穴位贴敷、针灸、捏脊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外感热病 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 综述
下载PDF
吉林省查干湖地区植物资源及区系特征 被引量:1
3
作者 赵京东 旭日 +4 位作者 图雅 王百竹 朱媛君 杨晓晖 王乐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CSCD 2023年第7期113-120,共8页
为探究吉林省查干湖地区植物资源组成及其区系特征,对查干湖地区野生维管植物的资源组成、生活型谱、水分生态类型及区系地理成分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吉林查干湖地区共有野生维管植物578种,隶属于79科283属,其中包括蕨类植物2科2属4... 为探究吉林省查干湖地区植物资源组成及其区系特征,对查干湖地区野生维管植物的资源组成、生活型谱、水分生态类型及区系地理成分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吉林查干湖地区共有野生维管植物578种,隶属于79科283属,其中包括蕨类植物2科2属4种,裸子植物2科2属2种,被子植物75科279属572种;其生活型谱可划分为5种类型,以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主,共364种植物,占物种总数的62.98%;水分生态类型可划分为8种类型,以典型中生植物为主,共267种植物,约占物种总数的46.19%;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划分为10个一级分布区类型,以东古北极分布种为主,共189种植物,约占物种总数的32.70%;查干湖地区野生维管植物可划分为食用植物、药用植物、饲用植物、纤维植物、观赏植物、生态功能植物、有毒植物、其它资源植物共8种类型,其中药用植物资源最为丰富,约占物种总数的76.12%。研究表明,吉林查干湖地区野生维管植物资源丰富,物种组成、生活型谱、水分生态类型以及地理区系均具有明显的多样性,通过对区域内植物资源的全面梳理和系统分析,为该地区的野生植物资源保护及合理利用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林查干湖地区 野生维管植物 植物资源调查 植物区系
下载PDF
气候变化情景下中国荒漠锦鸡儿潜在适生区的时空变化分析
4
作者 洪楚楚 王百竹 +3 位作者 白建华 朱媛君 张克斌 杨晓晖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56-866,共11页
荒漠锦鸡儿是一种强旱生矮灌木,主要分布在荒漠草原和草原化荒漠中。该研究以植物志和数字标本库中获取的130条记录生成的荒漠锦鸡儿分布记录样点图为基础,运用组合模型(ESDM)模拟荒漠锦鸡儿在末次冰盛期、全新世中期、当前和未来(2030s... 荒漠锦鸡儿是一种强旱生矮灌木,主要分布在荒漠草原和草原化荒漠中。该研究以植物志和数字标本库中获取的130条记录生成的荒漠锦鸡儿分布记录样点图为基础,运用组合模型(ESDM)模拟荒漠锦鸡儿在末次冰盛期、全新世中期、当前和未来(2030s)气候情景下的潜在地理分布,通过ArcGIS计算适生区面积及质心迁移轨迹,探讨末次冰盛期以来气候变迁对荒漠锦鸡儿分布的影响,为气候变化背景下荒漠锦鸡儿的保护提供理论基础。结果表明:(1)降水因子对荒漠锦鸡儿分布的影响高于温度因子和地形因子。(2)当前荒漠锦鸡儿的中、高适生区面积为10.172×10^(5) km^(2),质心位于阿拉善左旗。(3)末次冰盛期质心向东南迁移至全新世中期质心,继而向东北迁移至当前质心,荒漠锦鸡儿能较好地适应末次冰盛期寒冷干燥的环境。(4)在未来RCP2.6、RCP4.5和RCP6.0情景下,荒漠锦鸡儿中、高适生区面积均成增加趋势,但RCP8.5情景下的适生区面积却比当前减少了1.981×105 km^(2)。研究推测,轻度的气候变暖有利于荒漠锦鸡儿的生存与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锦鸡儿 组合模型 植物地理分布 潜在适生区 气候变化
下载PDF
呼伦贝尔寸草苔草原群落特征及物种多样性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
5
作者 崔盛超 图雅 +3 位作者 萨拉 朱媛君 杨晓晖 张克斌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7-34,44,共9页
[目的]研究内蒙古呼伦贝尔寸草苔草原群落特征及物种多样性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为草原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提供科学参考。[方法]对呼伦贝尔寸草苔草原95个典型样地进行群落调查,研究呼伦贝尔寸草苔草原4种群落类型间群落特征及物种... [目的]研究内蒙古呼伦贝尔寸草苔草原群落特征及物种多样性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为草原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提供科学参考。[方法]对呼伦贝尔寸草苔草原95个典型样地进行群落调查,研究呼伦贝尔寸草苔草原4种群落类型间群落特征及物种多样性与土壤理化性质之间的关系。[结果](1)群落特征中,地上生物量、物种丰富度和Shannon-Wiener指数在4种群落类型间以寸草苔—一二年生草类群落最高;土壤理化性质中,全氮和全磷均以寸草苔—根茎型草类群落最高。(2)寸草苔—丛生草类群落和寸草苔—杂类草群落中,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与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3)寸草苔—根茎型草类群落和寸草苔—一二年生草类群落中,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与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Pielou指数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结论]呼伦贝尔寸草苔草原群落特征在4种群落类型间存在不同程度差异,土壤理化性质中土壤有机碳、全氮和全磷是影响群落特征和物种多样性差异的主要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伦贝尔 寸草苔草原 群落特征 物种多样性 土壤理化性质
下载PDF
呼伦贝尔荒漠草原不同放牧潜力下土壤-植物生态化学计量特征耦合关系分析
6
作者 王百竹 朱媛君 +3 位作者 杨晓晖 图雅 山丹 萨拉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11,共11页
以呼伦贝尔非地带性荒漠草原为研究区,分析了不同放牧潜力下植物-土壤生态化学计量变化特征及其耦合关系。结果表明:(1)土壤全磷、植物地上部分磷、氮含量以及植物地下部分氮含量随着放牧潜力的降低而显著增加,土壤碳磷比、氮磷比、植... 以呼伦贝尔非地带性荒漠草原为研究区,分析了不同放牧潜力下植物-土壤生态化学计量变化特征及其耦合关系。结果表明:(1)土壤全磷、植物地上部分磷、氮含量以及植物地下部分氮含量随着放牧潜力的降低而显著增加,土壤碳磷比、氮磷比、植物地上部分碳氮比、碳磷比以及植物地下部分碳氮比变化趋势相反。(2)在高放牧潜力下,植物-土壤生态化学计量之间显著关系数量最少;在中放牧潜力下,植物-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之间显著关系数量最多;低放牧潜力下的植物生态化学计量特征仅与土壤有机碳及碳氮比的相关关系显著。综上,呼伦贝尔非地带性荒漠草原在中放牧潜力下,植物-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耦合关系相比于其他阶段最为显著;植物及土壤中的氮、磷元素含量在所有生态化学计量特征中最为关键,尤其是植物根系与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具有较强的协变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地带性荒漠草原 草原放牧潜力 生态化学计量 草原健康性 土壤元素
下载PDF
沙埋、干旱及盐碱胁迫对苦豆子种子萌发的影响
7
作者 史超逸 王丹雨 +4 位作者 赵京东 王百竹 朱媛君 时忠杰 杨晓晖 《陆地生态系统与保护学报》 2023年第3期68-76,共9页
【目的】探究沙埋、干旱以及盐碱3种单因素胁迫如何影响苦豆子(Sophora alopecuroides)种子萌发特性,揭示3种胁迫在不同梯度变化下与苦豆子种子萌发特性的关系。【方法】以苦豆子为研究对象,首先将2种中性盐(NaCl、Na2SO4)和2种碱性盐(N... 【目的】探究沙埋、干旱以及盐碱3种单因素胁迫如何影响苦豆子(Sophora alopecuroides)种子萌发特性,揭示3种胁迫在不同梯度变化下与苦豆子种子萌发特性的关系。【方法】以苦豆子为研究对象,首先将2种中性盐(NaCl、Na2SO4)和2种碱性盐(NaHCO3、Na2CO3)按一定摩尔比例分为A、B、C 3组进行混合,每组中碱性盐比例逐步提高,配置完成后,在每组处理内设置6个土壤含盐量水平,依次为:0(CK)、0.5%、1.0%、1.5%、2.0%、2.5%;干旱胁迫共设置5个梯度,按田间持水量百分比设置,分别为20%±5%、35%±5%、50%±5%、65%±5%、80%±5%;沙埋胁迫共设置4种沙埋深度,分别为0、2、4、6 cm。【结果】1)过深的沙埋会严重影响苦豆子种子萌发,6 cm的沙埋胁迫下无种子萌发,最适萌发条件为2 cm沙埋。2)干旱胁迫对苦豆子的发芽势有显著影响,但对发芽率和发芽指数无显著影响。3)中性、低碱性和高碱性3种盐碱类型对苦豆子萌发未见显著影响。4)苦豆子种子的发芽指数、发芽势和发芽率与沙埋深度和土壤含盐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但与土壤水分并无显著的相关性。【结论】苦豆子种子萌发受沙埋深度及土壤含盐量影响较大,沙埋深度以2 cm的轻度沙埋为宜,在水分条件较好的低盐碱土壤环境中苦豆子的种子萌发效果最佳。适当的胁迫条件能够对苦豆子种子萌发产生一定的积极作用,但需要注意合理控制胁迫程度,以期更好地发挥苦豆子作为生态修复植物所具有的生态和经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豆子 种子萌发 沙埋胁迫 干旱胁迫 盐碱胁迫
下载PDF
特种作战军人疲劳及系统性劳动不耐受病发生状况调查 被引量:8
8
作者 张国伟 孙磊 +10 位作者 刘坤 杨望 向鹏 陈卿 熊梓烨 张思阳 曾强 朱元军 龙刚 曹佳 周紫垣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018-1023,共6页
目的了解某特种作战部队官兵疲劳状况及系统性劳动不耐受病(systemic exertion intolerance disease,SEID)的发生情况。方法 2018年6月选取某特种作战部队官兵260人,采用多维度疲劳量表MFI-20评估特战官兵的疲劳程度。根据美国医学研究... 目的了解某特种作战部队官兵疲劳状况及系统性劳动不耐受病(systemic exertion intolerance disease,SEID)的发生情况。方法 2018年6月选取某特种作战部队官兵260人,采用多维度疲劳量表MFI-20评估特战官兵的疲劳程度。根据美国医学研究院(Institute of Medicine, IOM)在2015年推荐的SEID诊断标准,通过SEID调查表评估其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结果特战人员MFI疲劳总分为54.49±11.13,综合性疲劳、体力疲劳、活动减少、动力下降及脑力疲劳各维度的评分分别为13.63±3.48、11.75±3.48、9.72±2.33、9.00±2.52及10.39±3.74。特战官兵约有34.27%的人员存在半年以上的深度疲劳;官兵中SEID相关症状的发生率依次为不能恢复精力的睡眠(76.00%)、能力损伤(71.54%)、认知损伤(46.18%)、直立不耐受(26.52%)、运动后不适(22.09%)。根据IOM推荐的诊断标准,特战官兵SEID发生率约为12.61%。特战官兵每天训练时间与疲劳程度(r=0.223,P<0.01)和SEID发生率(P=0.039)密切相关,未发现不同军龄、岗位等因素之间疲劳评分及SEID发生率的差别。结论特战官兵中疲劳评分及SEID发生率均较高;特战官兵每天训练时间与疲劳程度和SEID发生率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种作战部队 特战专业岗位军人 疲劳 系统性劳动不耐受病
下载PDF
黄土高原生态水文过程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9
作者 杨阳 朱元骏 安韶山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4052-4063,共12页
以黄土高原水文过程为主线,围绕水资源短缺、水量分布不均衡、水文过程的复杂性和非稳态等特性,梳理了黄土高原水文过程的主要现状及研究进展,包括水资源分布、水量平衡和水文循环等过程;融合生态水文尺度效应,从土壤、微生物、植物冠... 以黄土高原水文过程为主线,围绕水资源短缺、水量分布不均衡、水文过程的复杂性和非稳态等特性,梳理了黄土高原水文过程的主要现状及研究进展,包括水资源分布、水量平衡和水文循环等过程;融合生态水文尺度效应,从土壤、微生物、植物冠层、坡面、流域和景观等方面归纳和总结了黄土高原生态水文过程;针对该区生态水文过程的时空异质性,提出未来更需要通过多学科交叉与融合手段,加强宏观与微观过程的集成与联网研究;采用多尺度、多要素、多时空的综合观测与模拟手段,定量重要生态功能区水分承载力及生态阈值;从生态学和水文学方面揭示不同时空尺度下水分转移与分配特征;为解决黄土高原水资源的宏观调控与最优分配模式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过程 尺度效应 黄土高原
下载PDF
陆军特种作战军人疲劳相关生物标志物及其与岗位特征关联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卿 孙磊 +8 位作者 邹鹏 向鹏 朱元军 曾强 龙刚 刘文斌 周紫垣 刘晋祎 曹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024-1030,共7页
目的分析陆军特战岗位军人疲劳现状及其与岗位特征的关系。方法在军事训练后次日上午采集某特种作战部队203名特战岗位战士静脉血和尿液。测量反映疲劳状况的相关血液指标:血红蛋白(HB)、血尿素氮(BUN)、尿酸(UA)、肌酐(CRE)、磷酸肌酸... 目的分析陆军特战岗位军人疲劳现状及其与岗位特征的关系。方法在军事训练后次日上午采集某特种作战部队203名特战岗位战士静脉血和尿液。测量反映疲劳状况的相关血液指标:血红蛋白(HB)、血尿素氮(BUN)、尿酸(UA)、肌酐(CRE)、磷酸肌酸激酶(CPK)、乳酸脱氢酶(LDH)和尿液指标:微白蛋白(MAU),结合医学参考范围以及优秀运动员训练后恢复值进行分析,并与既往测量的162名非特战岗位军人(含HB、CRE、CPK、LDH指标)进行对比。比较各指标在不同岗位战士中的差异及是否存在相关性,以及各指标与过去1年中训练伤(撕裂伤、扭伤)发生情况的关联。结果参照各指标的医学参考值范围,特战岗位军人中HB、BUN、UA、CRE、CPK、LDH及MAU分别有17.2%、2.5%、34.0%、0%、78.3%、14.3%、21.1%出现异常,参照HB、BUN、CPK、LDH的运动员恢复值,则有32.5%、0%、57.1%、11.3%的战士超标。与非特战岗位军人的HB(医学异常:1.3%;恢复超标:12.3%)和UA(医学异常:6.8%)相比,异常率明显偏高(P<0.001)。CPK、LDH、MAU等在不同特战专业间存在差异,侦察专业的多项指标在各专业中处于较高水平。CPK与UA (P=0.013)、LDH (P<0.001)、MAU (P=0.015)等指标呈正相关,CRE与BUN (P<0.001)、UA (P<0.001)呈正相关。撕裂伤或挫伤次数更多的人员中,CPK和LDH等指标的异常率也更高(P<0.05)。结论陆军特战岗位军人中疲劳相关生物标志物超出医学参考值或恢复值的比例较高,侦察专业的疲劳状态在各专业中处于较高水平,CPK和LDH可能具有监测军人疲劳状态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种作战 训练伤 疲劳 军事训练 生物标志物
下载PDF
陆军特种作战部队400 m障碍训练疲劳程度的分析和评估 被引量:2
11
作者 孙磊 邹鹏 +19 位作者 陈卿 刘畅 曾颖斐 安慧 王晓刚 杨望 向鹏 朱元军 曾强 龙刚 刘坤 肖靖淞 张中豪 刘文斌 陈洪强 张国伟 周紫垣 赛燕 刘晋祎 曹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013-1017,共5页
目的了解特种作战部队军人400 m障碍训练的疲劳程度,筛选可用于疲劳程度评价的敏感指标。方法 2018年5-6月从某特种作战部队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20名特种作战专业岗位战士作为训练组,严格按照特战部队考核标准进行400 m障碍训练... 目的了解特种作战部队军人400 m障碍训练的疲劳程度,筛选可用于疲劳程度评价的敏感指标。方法 2018年5-6月从某特种作战部队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20名特种作战专业岗位战士作为训练组,严格按照特战部队考核标准进行400 m障碍训练,对训练前后各项疲劳程度相关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①400 m障碍训练后战士末梢血乳酸水平显著高于训练前静息水平(P<0.000 1),训练后唾液pH值与训练前静息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②与训练前静息水平比较,400 m障碍训练后战士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和脉压差均显著增加(P<0.000 1),血流灌注指数和血氧饱和度均显著降低(P<0.000 1,P=0.001 5);③400 m障碍训练后战士习惯手、非习惯手握力及皮肤空间两点阈与训练前静息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④400 m障碍训练后战士神经行为能力各指标中视觉保留能力指数值与训练前静息水平比较显著降低(P=0.038 4),其他指标能力指数值与训练前静息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⑤400 m障碍训练前后战士心率、脉压差增长倍数显著高于5公里武装越野训练(P=0.043 7,P<0.000 1)。结论 400 m障碍训练为重度劳动强度,且显著高于5公里武装越野造成的疲劳程度;血乳酸、心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视觉保留能力指数等指标可作为评价特种作战专业岗位人员400 m障碍训练疲劳程度的敏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种作战部队 特战专业岗位军人 400M障碍 疲劳程度
下载PDF
浑善达克沙地榆树疏林植被和土壤的空间分异特征 被引量:7
12
作者 张志永 朱媛君 +1 位作者 时忠杰 杨晓晖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936-1944,共9页
榆树(Ulmus pumila)疏林是分布在浑善达克沙地上的天然植被类型,也是沙地植被演替的顶级群落,在维持区域生态稳定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深入研究榆树疏林植被和土壤的空间分异特征对于深化认识榆树疏林中的植物共生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榆树(Ulmus pumila)疏林是分布在浑善达克沙地上的天然植被类型,也是沙地植被演替的顶级群落,在维持区域生态稳定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深入研究榆树疏林植被和土壤的空间分异特征对于深化认识榆树疏林中的植物共生机制具有重要意义。以浑善达克沙地榆树疏林为研究对象,在东部、南部、西部和北部4个区域,采用改进的Whittaker取样法开展植被调查和样品取样,分析了榆树疏林植被的空间分布特征,同时探讨了影响植被分布的环境因子。结果表明,(1)榆树的种群密度在东部区域最高(270.00 plant·hm^-2),在南部区域最低(116.67 plant·hm^-2),北部和西部区域居中(分别为198.33plant·hm^-2和141.67plant·hm^-2),这与该区域内的年均温度呈现出一致的空间分布规律。(2)榆树的种群密度分别与胸径、树高、冠幅呈现相反的空间分布规律,随着榆树个体的生长,种群密度逐渐降低,存在"自疏"现象。(3)灌木的群落密度与榆树的种群密度之间呈现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5),表明榆树种群与灌木群落在空间上存在不同的分布区域。(4)土壤理化性质与榆树种群和灌木群落的各项指标之间未呈现出显著的相关关系(P>0.05),而与草本群落的部分指标呈现显著的相关关系(P<0.05)。土壤对草本植物空间分布的影响较大,而对本木植物(包括乔木和灌木)空间分布的影响较弱。研究结果可为浑善达克沙地榆树疏林的保护和恢复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榆树疏林 土壤理化性质 空间分布 浑善达克沙地
下载PDF
沙地樟子松天然林南缘分布区林木竞争、空间格局及其更新特征 被引量:19
13
作者 潘磊磊 KWON SEMYUNG +5 位作者 刘艳书 张晓 杨晓晖 山丹 朱媛君 时忠杰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3687-3699,共13页
以呼伦贝尔沙地樟子松地理分布南缘天然林为研究对象,采用Hegyi竞争指数与点格局等分析方法,研究了沙地樟子松天然林的种群结构、种内竞争、空间格局及幼树更新等特征。结果表明:1)所调查区域天然沙地樟子松纯林处于中幼龄阶段,属增长... 以呼伦贝尔沙地樟子松地理分布南缘天然林为研究对象,采用Hegyi竞争指数与点格局等分析方法,研究了沙地樟子松天然林的种群结构、种内竞争、空间格局及幼树更新等特征。结果表明:1)所调查区域天然沙地樟子松纯林处于中幼龄阶段,属增长型种群;2)其竞争指数与对象木胸径服从幂函数关系CI=242.24D^-1.12(R^2=0.91);3)幼树在小尺度上呈聚集分布,中树与大树在中大尺度上呈随机分布;幼树与中树在小尺度上呈正相关性,中树与大树在小尺度呈负相关性;4)竞争指数与更新幼树和存活更新幼树的密度均呈显著正相关性。在林分管理中需要充分考虑林木竞争、空间格局以及种群更新的关系,本研究可为沙地樟子松天然林的经营管理与保护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地樟子松 竞争指数 点格局分析 种群更新
下载PDF
陆军特战部队5公里武装越野训练疲劳程度的分析和评估 被引量:4
14
作者 黄琳苹 孙磊 +20 位作者 邹鹏 陈卿 刘畅 向鹏 曾颖斐 安慧 王晓刚 杨望 朱元军 曾强 龙刚 刘坤 肖靖淞 张中豪 刘文斌 陈洪强 张国伟 周紫垣 赛燕 刘晋祎 曹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007-1012,共6页
目的了解陆军特战部队军人5公里武装越野训练的训练强度和疲劳程度,筛选可用于疲劳程度评价的敏感指标。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2018年5-6月从某特种作战部队选择20名特战专业岗位战士作为训练组,严格按照特战部队考核标准进行5公... 目的了解陆军特战部队军人5公里武装越野训练的训练强度和疲劳程度,筛选可用于疲劳程度评价的敏感指标。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2018年5-6月从某特种作战部队选择20名特战专业岗位战士作为训练组,严格按照特战部队考核标准进行5公里全副武装越野训练,对训练前后各项疲劳程度相关指标进行比较分析;并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择456名特战专业岗位军人进行训练情况问卷调查,对不同特战训练科目疲劳程度进行量化评分和排序。结果①与5公里武装越野训练前的静息水平比较,训练后战士末梢血乳酸水平显著升高,唾液pH值显著降低(P<0.001,P=0.013)。②与训练前静息水平比较,训练后战士心率和血流灌注指数显著增加(P<0.001,P=0.015),血氧饱和度显著降低(P<0.001)。③训练后战士习惯手、非习惯手握力及皮肤空间两点阈与训练前静息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④训练后战士神经行为能力各指标中记忆扫描、视注意广度及曲线拟合能力指数值与训练前静息水平比较均显著降低(P=0.030,P=0.007,P=0.001)。⑤16项特战训练科目中疲劳程度高于5公里武装越野的有6项。结论 5公里武装越野训练为次重度劳动强度;血乳酸、唾液pH值、心率、血氧饱和度、视注意广度及曲线拟合能力指数等指标可作为评价特种作战部队军人训练疲劳程度的敏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种作战部队 特战专业岗位军人 5公里越野 疲劳程度
下载PDF
锡林郭勒草原灌丛化对灌丛间地草本群落物种多样性和生物量的影响 被引量:7
15
作者 图雅 刘艳书 +2 位作者 朱媛君 杨晓晖 张克斌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57-67,共11页
【目的】灌丛化是全球性的热点问题,草原区灌丛化必然会改变草原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本文通过研究灌丛化对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及生物量的影响,对后续治理和控制草原区灌丛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内蒙古锡林郭勒典型草原区灌丛化样... 【目的】灌丛化是全球性的热点问题,草原区灌丛化必然会改变草原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本文通过研究灌丛化对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及生物量的影响,对后续治理和控制草原区灌丛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内蒙古锡林郭勒典型草原区灌丛化样地进行群落生态学调查,依据灌丛特征及灌丛间地草本群落特征,提出典型草原灌丛化指数(TSSEI),并对草原灌丛化等级进行划分,分别定义为轻度灌丛化草原(Ⅰ级)、中度灌丛化草原(Ⅱ级)和重度灌丛化草原(Ⅲ级);对不同灌丛化等级样地内的灌丛特征指标、灌丛间地草本植物群落的α多样性指数及草本群落的生物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性分析、LSD多重比较分析。【结果】通过分析发现:(1)Ⅰ级与Ⅱ级灌丛化样地之间的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Simpson多样性指数均无显著性差异,但是均显著高于Ⅲ级灌丛化样地,即当灌丛化程度从中度灌丛化向重度灌丛化发展时,灌丛间地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是显著降低的,重度灌丛化样地灌丛间地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最低。(2)不同灌丛化等级样地中的灌丛间地地上生物量与灌丛间地枯落物的质量均无显著性差异;灌丛间地地下生物量与灌丛间地总生物量在Ⅱ级灌丛化样地中最低,Ⅲ级灌丛化样地中最高,其中Ⅰ级灌丛化样地的灌丛间地地下生物量和灌丛间地总生物量与Ⅱ级和Ⅲ级灌丛化样地无显著差异。(3)TSSEI与Shannon-Wiener指数和Simpson指数呈极显著负相关(P <0.01),与丰富度指数呈显著负相关(P <0.05),与Pielou均匀度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P <0.01);TSSEI与灌丛间地草本群落的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灌丛间地枯落物及灌丛间地总生物量均无显著相关性。【结论】研究认为,典型草原轻度及中度灌丛化对于灌丛间草本群落物种多样性并不构成显著影响,重度灌丛化将显著降低灌丛间地草本群落物种多样性。典型草原灌丛化对灌丛间草本群落地上生物量及枯落物质量没有显著影响,重度灌丛化样地的草本群落地下生物量及总生物量显著高于中度灌丛化样地。典型草原灌丛化现象显著影响灌丛间地草本群落的物种多样性,而对于灌丛间地草本群落的生物量的影响较小,均不存在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锡林郭勒草原 多样性 灌丛化等级 小叶锦鸡儿
下载PDF
天然樟子松林幼树更新格局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朱媛君 山丹 +3 位作者 孙云海 刘艳书 时忠杰 杨晓晖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72-379,共8页
以呼伦贝尔沙地红花尔基镇樟子松天然林幼树为研究对象,对100m×100m的樟子松纯林样地进行全面调查,并采用空间点格局分析的方法对林内幼树更新格局及其主要影响因子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林分中樟子松幼树在较大尺度内(40m)呈显... 以呼伦贝尔沙地红花尔基镇樟子松天然林幼树为研究对象,对100m×100m的樟子松纯林样地进行全面调查,并采用空间点格局分析的方法对林内幼树更新格局及其主要影响因子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林分中樟子松幼树在较大尺度内(40m)呈显著的聚集分布状态,大树在较小尺度内(4m)呈显著聚集状态,而蚁穴则在所有尺度内呈随机分布状态。对同种的樟子松幼树和大树而言,两者的关系在不考虑其它影响因子(蚁穴)的情况下,总体上不存在显著的作用关系;而在考虑蚁穴作用的情况下在0~2m尺度上表现为抑制作用,3~4m尺度上表现为促进作用,但两者均不显著。对樟子松幼树和蚁穴而言,两者的关系在不考虑其它影响因子(樟子松大树)的情况下,在较小尺度上对樟子松幼树产生了一定的抑制作用;在考虑樟子松大树作用的情况下,不显著的抑制作用进一步缩小为0~2m尺度上,而在3~4m的尺度上则表现为不显著的促进作用,其影响略强于樟子松大树。结合幼树成活率和保存率的分析结果,可以得出樟子松天然林幼树保存率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气候因子特别是干旱带来的水分亏缺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伦贝尔沙地 樟子松幼树 更新格局 蚁穴 三变量随机标记 水分亏缺
下载PDF
可接受风险水平下城市空域无人机路径规划方法研究综述 被引量:2
17
作者 朱元军 李妍 +2 位作者 高子昂 刘洋 张学军 《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2年第1期7-12,共6页
无人机作为城市空中交通运输的新型运载工具,进入城市空域运行,会给地面公共安全带来巨大安全隐患。本文从无人机运行风险要素分析、城市区域风险分布地图和基于风险地图的路径规划方法3个方面,梳理了国内外学者对无人机运行地面风险评... 无人机作为城市空中交通运输的新型运载工具,进入城市空域运行,会给地面公共安全带来巨大安全隐患。本文从无人机运行风险要素分析、城市区域风险分布地图和基于风险地图的路径规划方法3个方面,梳理了国内外学者对无人机运行地面风险评估和无人机运行规划相关研究现状。最后文章对基于可接受风险的城市空域无人机运行规划研究趋势进行展望,指出考虑精细化的无人机风险运行模式将会是今后城市空中交通管理领域研究的重点和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空中交通 无人机 风险评估 风险地图 路径规划
下载PDF
呼伦贝尔典型草原群落退化对其物种多样性及生物量的影响 被引量:13
18
作者 王百竹 朱媛君 +2 位作者 山丹 刘艳书 杨晓晖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8-76,共9页
采用样带和样地相结合的方法,在呼伦贝尔典型草原划定65个样地,根据群落调查结果,基于群落各层优势种对各样地的群丛进行划分,并首次采用草原群落退化指数(SCDI)对草原群落退化程度进行分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草原退化程度对物种多样性... 采用样带和样地相结合的方法,在呼伦贝尔典型草原划定65个样地,根据群落调查结果,基于群落各层优势种对各样地的群丛进行划分,并首次采用草原群落退化指数(SCDI)对草原群落退化程度进行分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草原退化程度对物种多样性及生物量的影响。结果显示:依据SCDI值可将呼伦贝尔典型草原群落分为4个等级,即未退化草原(Ⅰ级,0.00<SCDI≤0.40)、轻度退化草原(Ⅱ级,0.40<SCDI≤0.65)、中度退化草原(Ⅲ级,0.65<SCDI<1.00)和重度退化草原(Ⅳ级,SCDI≥1.00);各等级样地的优势种存在一定差异,分别对应5、15、12和12个群丛。随草原退化程度(SCDI值)的增大,草原群落的物种丰富度(S)、Shannon-Wiener指数(H′)、Simpson指数(P)、地上生物量和枯落物生物量均逐渐降低,且在不同等级退化草原群落间存在显著差异,但Pielou指数(J)和地下生物量无显著变化。相关性分析和曲线拟合结果显示:除J值外,SCDI值与物种多样性的其他指标和生物量指标均呈极显著或显著负相关,且这些指标与SCDI值的拟合曲线均为一元二次方程。Ⅰ级退化草原群落的S值、H′值和生物量指标以及Ⅱ级退化草原群落的P值整体均较高,Ⅳ级退化草原群落的S值、H′值、P值、地上生物量和枯落物生物量以及Ⅲ级退化草原群落的地下生物量整体均较低。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呼伦贝尔草原退化主要对草原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地上生物量和枯落物生物量有较大影响,但对群落物种均匀度和地下生物量无明显影响;气候变化和过度放牧是导致呼伦贝尔草原退化的主要原因。此外,本研究采用SCDI值衡量草原群落退化程度,其定义为群落的相对盖度、相对高度和相对总生物量加权平均值的倒数,该指标消除了因单一指标计算造成的数据误差,是一个衡量草原退化程度的可量化综合指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伦贝尔草原 草原群落退化 草原群落退化指数(SCDI) 物种多样性 生物量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water-active soil layer along the south-north transect in the Loess Plateau of China 被引量:6
19
作者 ZHAO Chunlei SHAO Ming'an +2 位作者 JIA Xiaoxu HUANG Laiming zhu yuanjun 《Journal of Arid Land》 SCIE CSCD 2019年第2期228-240,共13页
Soil water is an important composition of water recycle in the soil-plant-atmosphere continuum.However, intense water exchange between soil-plant and soil-atmosphere interfaces only occurs in a certain layer of the so... Soil water is an important composition of water recycle in the soil-plant-atmosphere continuum.However, intense water exchange between soil-plant and soil-atmosphere interfaces only occurs in a certain layer of the soil profile. For deep insight into water active layer(WAL, defined as the soil layer with a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in soil water content >10% in a given time domain) in the Loess Plateau of China,we measured soil water content(SWC) in the 0.0–5.0 m soil profile from 86 sampling sites along an approximately 860-km long south-north transect during the period 2013–2016. Moreover, a dataset contained four climatic factors(mean annual precipitation, mean annual evaporation, annual mean temperature and mean annual dryness index) and five local factors(altitude, slope gradient, land use, clay content and soil organic carbon) of each sampling site was obtained. In this study, three WAL indices(WALT(the thickness of WAL), WAL-CV(the mean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in SWC within WAL) and WALSWC(the mean SWC within WAL)) were used to evaluat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WAL.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with increasing latitude, WAL-T and WAL-CV increased firstly and then decreased. WAL-SWC showed an opposite distribution pattern along the south-north transect compared with WAL-T and WAL-CV.Average WAL-T of the transect was 2.0 m, suggesting intense soil water exchange in the 0.0–2.0 m soil layer in the study area. Soil water exchange was deeper and more intense in the middle region than in the southern and northern regions, with the values of WAL-CV and WAL-T being 27.3% and 4.3 m in the middle region,respectively. Both climatic(10.1%) and local(4.9%) factors influenced the indices of WAL, with climatic factors having a more dominant effect. Compared with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s, pedotransfer functions(PTFs) from arti?cial neural network can better estimate the WAL indices. PTFs developed by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respectively explained 86%, 81% and 64% of the total variations in WAL-T, WAL-SWC and WAL-CV. Knowledge of WAL is crucial for understanding the regional water budget and evaluating the stable soil water reserve, regional water characteristics and eco-hydrological processes in the Loess Plateau of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TER ACTIVE layer soil WATER content redundancy analysis pedotransfer function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LOESS PLATEAU
下载PDF
国内外猪源产肠毒素大肠杆菌疫苗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20
作者 杨德鸿 麦凯杰 +4 位作者 朱元军 刘洋洋 罗翠芬 周庆丰 刘军发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2119-2126,共8页
仔猪腹泻是全球规模化猪场最常见的疾病之一,给养猪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是引起仔猪腹泻的主要病原菌,黏附素和肠毒素是其重要的致病因子,ETEC通过黏附素定植于小肠上皮细胞,在增殖过程中不断产生肠毒素,引起大... 仔猪腹泻是全球规模化猪场最常见的疾病之一,给养猪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是引起仔猪腹泻的主要病原菌,黏附素和肠毒素是其重要的致病因子,ETEC通过黏附素定植于小肠上皮细胞,在增殖过程中不断产生肠毒素,引起大量水和电解质进入肠腔,导致仔猪腹泻。目前,疫苗免疫是预防ETEC最有效的方法,然而许多商品化大肠杆菌疫苗的临床免疫效果不佳,且地域局限性明显。因此,研制安全、高效、广谱的ETEC疫苗对养猪业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许多新型试验性ETEC疫苗被相继报道,如ETEC菌毛黏附素和肠毒素疫苗;一些新开发的疫苗,如亚单位疫苗、菌影疫苗、植物载体疫苗和囊泡疫苗等,具有不同的优势,在不同的动物试验中均表现出良好的免疫保护效果。文章简述了国内外学者在ETEC疫苗领域的研究进展,对猪源ETEC各类疫苗的优劣及应用研究情况进行了综述,以期为今后猪源ETEC疫苗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 仔猪腹泻 免疫 疫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