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海北部陆架早—中中新世古珠江河道发育特征及汇流冲刷模式
1
作者 林理娥 卓海腾 +6 位作者 冯进 李智高 苏明 王英民 雷亚平 林智轩 杨荣南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1-44,共14页
河道体系是侵蚀和沉积物搬运的重要通道,控制了大陆边缘源汇体系中砂体总体的输送和分布格局,并可有效指示古代构造活动、物源供给、气候变迁和海平面变化等丰富地质信息。研究基于高分辨率的三维地震、钻测井资料,结合层序划分方法和... 河道体系是侵蚀和沉积物搬运的重要通道,控制了大陆边缘源汇体系中砂体总体的输送和分布格局,并可有效指示古代构造活动、物源供给、气候变迁和海平面变化等丰富地质信息。研究基于高分辨率的三维地震、钻测井资料,结合层序划分方法和地震沉积学综合分析手段,揭示了南海北部珠一坳陷早—中中新世古珠江分流河道体系的类型和展布特征,并且以典型层序为例精细揭示了海平面变化控制下河道类型由辫状向曲流的转换。同时,在研究区地震剖面上识别到多处异常下切现象,经研究可解释为辫状河道内的汇流冲刷,其典型特征为:(1)下切深度局部增大;(2)平面近似圆形或椭圆形;(3)内部为砂质充填。虽然汇流冲刷结构在地震剖面特征上与“传统”意义的下切谷极易混淆,但在沉积特征和成因上存在较大差别,因此,对它的识别有助于避免层序界面的错误判别,并且其后期充填的河道砂体具有局限分布的特点,易于在后期海侵泥岩的覆盖下形成潜在的岩性圈闭新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辫状河道 曲流河道 汇流冲刷 下切谷 珠江口盆地
下载PDF
南海北部中—深层环流格局下海山-阶地-峡谷沉积效应
2
作者 苏明 王艺璇 +10 位作者 陈慧 刘姗 解习农 张小波 常景龙 孟凡盛 周海涛 栾坤祥 卓海腾 王策 雷亚平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1-73,共13页
作为研究水-岩界面物质能量交换的天然实验室,南海北缘陆坡区具有复杂的地形地貌(如凸起海山、平坦阶地、下凹峡谷等),并发育不同类型的深水沉积体系(包括重力流滑移滑塌、浊流和底流沉积等)。基于高分辨率海底地形、地震反射资料,海水... 作为研究水-岩界面物质能量交换的天然实验室,南海北缘陆坡区具有复杂的地形地貌(如凸起海山、平坦阶地、下凹峡谷等),并发育不同类型的深水沉积体系(包括重力流滑移滑塌、浊流和底流沉积等)。基于高分辨率海底地形、地震反射资料,海水温盐深(CTD)观测资料,以及已发表的海洋沉积学及物理海洋数值模拟结果,本文针对南海北缘代表型陆坡区开展中—深层环流格局下海山-阶地-峡谷沉积效应分析。发现了尖峰陆坡区侵蚀型-海山型(环槽-丘状漂积体)和席状/无沉积型底流阶地的沉积组合,以及一统陆坡区海山相关底流沉积(环槽-丘状漂积体)-席状/无沉积型底流阶地-黏附型漂积体-陡坡滑塌/峡谷体系的沉积组合;揭示了这些典型深水沉积组合与南海中—深层环流动力格局的耦合关系。该成果对于深入了解深水沉积过程对中-深层动力格局的响应及其对于大陆边缘形态的塑造具有较好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水沉积 中—深层环流 海山-阶地-峡谷 南海北部
下载PDF
被动陆缘层序地层结构的侧向变化及其启示——以珠江口盆地中中新世13.8 Ma为例 被引量:5
3
作者 徐少华 何敏 +4 位作者 庞雄 陈维涛 王英民 卓海腾 秦春雨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11-822,共12页
当前层序地层格架的建立依据大多源自于河口附近地层叠置规律的分析,而忽略了地层叠置关系在沉积体侧向上的变化,以至于体系域的划分标准受到沉积体范围的限制,使得层序地层划分方案不具有唯一性,难以开展凹陷内更大范围的地层对比。以... 当前层序地层格架的建立依据大多源自于河口附近地层叠置规律的分析,而忽略了地层叠置关系在沉积体侧向上的变化,以至于体系域的划分标准受到沉积体范围的限制,使得层序地层划分方案不具有唯一性,难以开展凹陷内更大范围的地层对比。以珠江口盆地中中新世13.8 Ma的陆坡为例,利用井-震综合分析的方法,详细阐述层序边界(SB)特征、下降体系域(FSST)及低位体系域(LST)的地层叠置样式在侧向上的变化。认为与LST进积体系地震上可侧向追踪对比的一系列上超地层应命名为LST,而不是TST。基于区域等时对比的原则,将LST定义修订为形成于基准面上升早期,以可容空间增加速率小于沉积物供给速率为相标志,同时包含侧向上与之等时对比的一套地层;将HST定义修订为形成于基准面上升晚期,以可容空间增加速率小于沉积物供给速率为相标志,同时包含侧向上与之等时对比的一套地层;将TST定义为可容空间增加速率大于沉积物供给速率,同时排除侧向上与LST和HST等时对比的两套地层。建议被动陆缘层序地层格架的建立方法应以河口、陆架和深水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寻找各体系域的"唯一性"相标志,开展三维空间上的系统对比和检验,而非人为的对一个沉积体系分块建立层序地层格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向变化 体系域 地震地层学 层序地层学 珠江口盆地
下载PDF
南海东南部陆缘S3界面(中中新世末)属性及其意义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利杰 姚永坚 +3 位作者 孙珍 卓海腾 赵中贤 殷征欣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5-86,共12页
南海东南部陆缘发育多个新生代沉积盆地,其构造-沉积响应记录了南海形成演化的丰富地质信息。中中新世末S3界面是南海东南部新生代沉积盆地热沉降期的重要地质界面,但目前研究尚不充分,且对其地质属性也存在较大争议。在钻井资料约束下... 南海东南部陆缘发育多个新生代沉积盆地,其构造-沉积响应记录了南海形成演化的丰富地质信息。中中新世末S3界面是南海东南部新生代沉积盆地热沉降期的重要地质界面,但目前研究尚不充分,且对其地质属性也存在较大争议。在钻井资料约束下,通过对礼乐盆地和西南、西北巴拉望盆地二维地震测线的精细解释,结合钻井岩性资料,从地震相-沉积相、构造沉降速率以及沉积中心迁移等变化角度,系统总结了S3界面的特征。该界面是区域性不整合面,可全区域追踪解释,但在研究区不同构造位置界面特征具有明显差异:在盆地边缘和岛礁发育区界面具有显著的"下削上超"不整合现象,而凹陷内多表现为整合接触,但局部伴生水道下切现象;在西北、西南巴拉望陆架和陆坡区,界面上下存在岩性和沉积相突变现象,局部由半深水-深水相突变为滨-浅海相。构造沉降分析显示,中中新世研究区以区域快速沉降为主,中中新世末(S3界面时期)沉降速率开始普遍减小,可能与南海扩张结束后深部动力机制有关。厘定S3界面的形成时间约为12Ma,认为其可能与菲律宾岛弧与巴拉望岛碰撞造成的大规模抬升事件有关。另外,研究区S3界面之上发育的富砂和富碳酸盐岩的重力流沉积体系则可能是12.5Ma以来全球海平面相对下降的直接响应,期间多次区域性的海退有利于砂质和碳酸盐岩沉积物向深水区的搬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3地质界面 地震反射特征 下切水道 空盆构造沉降 南海东南部陆缘
下载PDF
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13.8 Ma前后深水扇差异沉积过程及主控因素 被引量:1
5
作者 杨璐 王英民 +5 位作者 何敏 陈维涛 徐少华 卓海腾 王星星 李文静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91-800,共10页
珠江口盆地白云深水区是南海北部油气勘探重要的前景地区,但是目前对白云深水扇的体系域构成及沉积演化过程的理解仍有待加强。基于三维地震剖面、钻测井数据和平面属性综合分析,探讨了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13.8 Ma前后FSST和LST的划分识... 珠江口盆地白云深水区是南海北部油气勘探重要的前景地区,但是目前对白云深水扇的体系域构成及沉积演化过程的理解仍有待加强。基于三维地震剖面、钻测井数据和平面属性综合分析,探讨了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13.8 Ma前后FSST和LST的划分识别依据,描述并对比了两体系域内深水扇的沉积展布特征和时空演化过程。分析后认为FSST为垂向上砂质单点源供给的小型舌状扇体,而LST扇体脱离三角洲主物源,为砂泥混合、多线源供给的大型不规则多期叠合扇体。多因素耦合条件下前者可向后者逐渐转化,推测陆架坡折处充足的沉积物供给和相对海平面变化等综合因素提供了背景基础,同时,强烈的自西南向东北的沿岸流是转化的有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水扇 浊流沉积 体系域 层序地层 白云凹陷 珠江口盆地
下载PDF
南海北部白云峡谷群富有孔虫砂层沉积特征及发育机制 被引量:1
6
作者 高胜美 卓海腾 +3 位作者 王英民 王星星 贾凯育 周伟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98-811,共14页
选取南海北部珠江口盆地白云迁移峡谷群中典型陆坡限制型峡谷为研究对象,利用重力活塞样在峡谷头部晚更新世-全新世沉积地层中揭示出了5个泥质砂层,其砂粒成分包括石英、生物碎屑和较高含量的有孔虫。研究发现,这些富有孔虫砂层不仅表... 选取南海北部珠江口盆地白云迁移峡谷群中典型陆坡限制型峡谷为研究对象,利用重力活塞样在峡谷头部晚更新世-全新世沉积地层中揭示出了5个泥质砂层,其砂粒成分包括石英、生物碎屑和较高含量的有孔虫。研究发现,这些富有孔虫砂层不仅表现出底部侵蚀、定年倒置等重力流沉积特征,也表现出了明显的牵引流特征,包括:1)累积概率曲线图与C-M图显示砂层中的粗粒沉积物表现出滚动搬运过程;2)滚动和悬浮组分颗粒分选性较好;3)部分位置可见顶、底岩性突变面和双向交错层理。综合以上证据认为,南海活跃的深水底流对先期重力流沉积的改造可能是形成这些砂层的内在机制。同时,结合三维地震揭示的峡谷内沉积物波以及南海现今水流实测数据,认为峡谷内改造沉积物的底流主要来源于活跃的内波内潮作用,而砂层层理厚度的周期性变化与浮游有孔虫的大量富集可能均是该过程的直接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口盆地 海底峡谷 重力活塞样 沉积物波 内波 内潮
下载PDF
南海珠江口盆地恩平凹陷北带串沟河道沉积特征及其岩性圈闭发育潜力 被引量:1
7
作者 江标 卓海腾 +7 位作者 李小平 丁琳 吴宇翔 李智高 王英民 孙珍 孙龙涛 王智娜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35-746,共12页
串沟河道是河流体系发育演变中的重要沉积单元,但目前对其沉积特征和沉积过程的系统报道较少。文章综合利用岩矿、测井和三维地震资料,在南海珠江口盆地恩平凹陷北带韩江组六段识别出了典型的串沟河道沉积。在地震剖面上,串沟河道呈相... 串沟河道是河流体系发育演变中的重要沉积单元,但目前对其沉积特征和沉积过程的系统报道较少。文章综合利用岩矿、测井和三维地震资料,在南海珠江口盆地恩平凹陷北带韩江组六段识别出了典型的串沟河道沉积。在地震剖面上,串沟河道呈相互孤立分布的中—强振幅反射,平面属性图和分频RGB融合切片显示其在平面上总体较为平直,具有北东窄南西宽的特征,且头部向北东侧逐渐尖灭。钻井显示,串沟河道岩性以含砾粗砂岩为主。通过与已有模式和现代实例的对比,发现恩平北带串沟河道发育的独特之处是其位于富泥的泛滥平原背景中,而不是富砂的坝体之上,且主要发育在低位体系域内。基于对沉积过程的综合分析,提出研究区内串沟河道主要遵循上游扩展的发育演变模式:低位期辫状主河道水体间歇性淹没河道间的先存泛滥平原区,触发串沟河道自下游低洼处的溯源侵蚀且逐渐向上游扩展。串沟河道砂体自身物性好且易于被后期海侵泥岩覆盖,具备良好的侧封、顶封条件,将可能成为盆地重要的岩性圈闭类型。文章的相关结论可为珠江口盆地岩性圈闭勘探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口盆地 恩平凹陷 串沟河道 沉积模式 岩性圈闭
下载PDF
南海北部海域中东部陆架坡折带类型与迁移演化及成因 被引量:2
8
作者 黄文凯 邱燕 +3 位作者 彭学超 聂鑫 卓海腾 付潮罡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11,共11页
为了研究南海北部海域中、东部陆架坡折带在不同年代的迁移特征,分析了高精度单道地震剖面与地质浅钻等资料。在南海北部海域珠江口外区、东沙区和台湾浅滩区的陆架及陆坡带附近第四纪地层中,共识别出6个三级层序界面以及相应的沉积层序... 为了研究南海北部海域中、东部陆架坡折带在不同年代的迁移特征,分析了高精度单道地震剖面与地质浅钻等资料。在南海北部海域珠江口外区、东沙区和台湾浅滩区的陆架及陆坡带附近第四纪地层中,共识别出6个三级层序界面以及相应的沉积层序,同时识别了6个区域下切侵蚀面,并以此为依据认识了本区第四纪河道的演化特征,建立了层序地层格架。在此基础上,将该区第四纪陆架坡折带由西至东划分为建设型、侵蚀型和转换型三种类型,讨论了各段陆架坡折带的演化规律,提出构造地貌成因、水下河道发育与沉积物供给等作用均为控制陆架坡折带发育和迁移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序地层格架 陆架坡折带 成因分析 南海北部
下载PDF
The early-middle Miocene submarine fan system in the Pearl River Mouth Basin, South China Sea 被引量:7
9
作者 Wang Yongfeng Wang Yingmin +3 位作者 Xu Qiang Li Dong zhuo haiteng Zhou Wei 《Petroleum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1期1-9,共9页
Based on a large amount of seismic, drilling and core data,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arly- middle Miocene submarine fans in the Baiyun Sag,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are investigated. By analyzing the sedimentary pr... Based on a large amount of seismic, drilling and core data,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arly- middle Miocene submarine fans in the Baiyun Sag,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are investigated. By analyzing the sedimentary processes of submarine fans in SQ21 (SQ21 refers to the 3rd-order sequence with its bottom boundary 21 Ma), a sedimentary model of the sand-rich fans is established and the main factors controlling fan deposition are detaile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from early to middle Miocene the Pearl River Mouth Basin developed seven 3rd-order sequences in all, with each lowstand systems tract (LST) of the sequence corresponding to submarine fans. However, only the fans in SQ13.8 and SQ21 are sand-rich fans, the others being mud-rich fans. The cores reveal that the submarine fans in the Pearl River Mouth Basin developed five lithofacies: (1) mud clast-bearing sandstone, interpreted as channel deposits; (2) typical turbidite sandstones, also interpreted as channel deposits; (3) thin-bedded sandstone and mudstone, interpreted as channel-levee complex deposits; (4) massive sandstones, interpreted as lobe deposits; (5) massive mudstone, interpreted as hemipelagic mud. The sand-rich submarine fans in the Pearl River Mouth Basin mainly developed in LST, and in LST reverse faults were active, which led to the formation of accommodation on the shelf. Different from the theory of classic sequence stratigraphy, the accommodation on the shelf captures terrigenous debris transported by the Pearl River, and the uplift at the edge of shelf serves as a "Linear Source" for the deep water area instead of the Pearl River. Therefore, the fans mainly derived from the eroded debris from the uplift. Factors controlling fan deposition include the basin's tectonic framework, the evolution of the slope break, relative sea-level changes as well as the evolution of the fault system, and the fans are formed under the combination of the above facto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bmarine fan lithofacies reverse fault sedimentary process controlling factor
下载PDF
砂体成因驱动下的岩性圈闭形成模式:以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中新世强制海退砂为例
10
作者 丁琳 黄书勤 +4 位作者 卓海腾 李智高 李潇 刘溢世 杨佳颖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62-876,共15页
近些年来强制海退砂体作为三角洲—滨岸环境中重要的岩性圈闭储层而备受关注。选取南海北部珠江口盆地惠州地区,基于井震资料和层序地层学标准化原理在下韩江组至珠江组四段上部(T35~T50)地层内建立了高精度地层层序格架,划分出11期强... 近些年来强制海退砂体作为三角洲—滨岸环境中重要的岩性圈闭储层而备受关注。选取南海北部珠江口盆地惠州地区,基于井震资料和层序地层学标准化原理在下韩江组至珠江组四段上部(T35~T50)地层内建立了高精度地层层序格架,划分出11期强制海退沉积并建立了惠州地区强制海退沉积的识别标志:①高位体系域与强制海退体系域之间存在泥质分隔带;②强制海退砂体在沉积倾向上存在不规则的厚度变化;③强制海退沉积内部存在高角度前积,并且具有顶超型特征;④存在底突变砂体,同时强制海退沉积的沉积相分析结果显示其属于浪控三角洲中的海滩脊沉积相。由于强制海退沉积具有较好的储层物性,同时容易与高位体系域、低位体系域和海侵体系域之间形成富泥带,有利于岩性圈闭的发育。结合11期强制海退沉积在平面上由北东向南西方向发散的马尾状特征以及已有油气发现的强制海退体系域砂体2(FSST2)和强制海退体系域砂体3(FSST3)沿走向上的厚度变化,认为在多期强制海退沉积的形成过程中存在着北东向南西方向流动的古沿岸流作用。此外强制海退体系域砂体2(FSST2)和强制海退体系域砂体3(FSST3)岩心上的沉积构造分析结果显示,北东区域相对于南西区域存在着较强的潮汐水动力的影响,这可能是因为2期强制海退体系域与古东沙隆起较为接近形成了中间较为狭窄的地形,进而在潮汐作用下形成了往复潮流,相对狭窄的北东区域受到往复潮流的影响较大,而相对开阔的南西区域仍以波浪作用为主,受到往复潮流的影响较小。在强制海退砂体内部主要形成楔状体内部突变尖灭型岩性圈闭和向海方向上倾的渐变尖灭型岩性圈闭2种模式,有利的储层物性以及富泥带的存在导致的砂体尖灭性使其成为了理想的岩性圈闭勘探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制海退沉积 岩性圈闭 古沿岸流 混合动力作用过程
原文传递
南海白云-荔湾深水区同扩张期岩浆活动特征及构造意义
11
作者 朱筱曦 赵中贤 +4 位作者 卓海腾 庞雄 郑金云 孙龙涛 孙珍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781-3798,共18页
南海陆缘深水区发育同裂陷期及同扩张期岩浆,但其时空展布特征、岩浆活动量及活动机制存在较大争议.选取三维反射数据质量较高且覆盖全面的珠江口盆地白云-荔湾深水区,对岩浆活动开展解释和岩浆量的统计工作.在钻井的约束下,综合运用反... 南海陆缘深水区发育同裂陷期及同扩张期岩浆,但其时空展布特征、岩浆活动量及活动机制存在较大争议.选取三维反射数据质量较高且覆盖全面的珠江口盆地白云-荔湾深水区,对岩浆活动开展解释和岩浆量的统计工作.在钻井的约束下,综合运用反射特征和接触关系分析以及火山地层学方法,开展了19条高分辨率三维多道反射地震资料解释,在此基础上对白云-荔湾凹陷沉积层中侵入和喷发的岩浆岩开展了系统研究,结果显示:(1)研究区自浅部到深部共识别出100余个火成岩体及与岩浆活动相关构造,含3相11亚相,3相包括火山岩相、侵入相和气液相;(2)岩浆活动划分为33.9~23.0 Ma、23.0~19.1 Ma及19.1~16.0 Ma三个期次,各期岩浆产生量逐期减少;(3)空间上,岩浆活动呈现东南多西北少、由南向北逐渐变新的趋势,且岩浆活动大多分布于周围隆起之上.扩张脊于23.6 Ma时南迁,研究区岩浆活动表现为向北跃迁.推测拉张-扩张早期上涌地幔物质可能受到脊吸作用的影响而导致其上涌头部向洋脊偏转,在扩张脊南迁后,脊吸作用变弱,部分上涌地幔向北回撤,从而导致23 Ma之后岩浆活动向北迁移.扩张结束后岩浆(<17 Ma)碱性程度升高,推测岩浆物质来源变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北缘 白云-荔湾深水区 岩浆活动 时空展布 岩浆量 地球物理 构造
原文传递
深水重力流模拟研究进展及对海洋油气开发的启示 被引量:10
12
作者 王星星 王英民 +4 位作者 高胜美 毛佩筱 卓海腾 王明晗 周家伟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88-602,共15页
物理和数值模拟是深水重力流沉积过程研究的有效手段.利用实验室中不同类型水槽(水池)可模拟不同条件下的重力流沉积过程、海底地貌与重力流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并据此展开相应的数值模拟分析,从而实现深水重力流沉积过程的定量分析.基... 物理和数值模拟是深水重力流沉积过程研究的有效手段.利用实验室中不同类型水槽(水池)可模拟不同条件下的重力流沉积过程、海底地貌与重力流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并据此展开相应的数值模拟分析,从而实现深水重力流沉积过程的定量分析.基于我国南海北部深水油气勘探开发目前所取得的地质认识,展开关于白云凹陷珠江组重力流流体转换过程和浅层富含生物碎屑的重力流沉积过程模拟、琼东南中央峡谷内浊积水道沉积过程模拟,有助于揭示深水区砂体的展布规律以及储层构型特征,指导南海北部下一步的油气勘探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水重力流 沉积过程 物理和数值模拟 南海北部 深水油气勘探开发
原文传递
南海东南部陆缘Nido灰岩发育特征及其构造控制因素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利杰 孙珍 +5 位作者 姚永坚 赵中贤 李学杰 张江阳 卓海腾 杨振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956-974,共19页
南海东南部陆缘发育一套晚渐新世-早中新世碳酸盐岩(Nido灰岩)与南海海底扩张历史吻合.为系统了解Nido灰岩构造控制因素,基于大量钻井、拖网和地震资料,刻画碳酸盐岩沉积相特征和时空分布规律,分析构造变形对其控制作用.结果显示:Nido... 南海东南部陆缘发育一套晚渐新世-早中新世碳酸盐岩(Nido灰岩)与南海海底扩张历史吻合.为系统了解Nido灰岩构造控制因素,基于大量钻井、拖网和地震资料,刻画碳酸盐岩沉积相特征和时空分布规律,分析构造变形对其控制作用.结果显示:Nido灰岩呈大规模连片分布在研究区东北至西南部.以乌鲁根断裂为界,东北部灰岩呈北西倾向,与早渐新世岩石圈破裂形成的断块高点和扩张阶段较弱的构造活动有关;西南部灰岩呈东南倾向,受晚渐新世伸展断陷形成的构造高点和早中中新世南沙地块板片挠曲形成的构造前隆迁移作用控制.碳酸盐岩台地主要发育期与海底扩张时间吻合,具有区带性,反映南海穿时破裂过程和南部陆缘俯冲-碰撞过程的横向差异和不均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东南部 Nido灰岩 构造前隆 穿时破裂 基底构造沉降 海洋地质
原文传递
Origin of Taiwan Canyon and its effects on deepwater sediment 被引量:2
14
作者 XU Shang WANG YingMin +4 位作者 PENG XueChao ZOU HuaYao QIU Yan GONG ChengLin zhuo haiteng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14年第11期2769-2780,共12页
The continental slope of the Taiwan Shoal, which has cultivated numerous submarine canyons, is located in a passive conti- nental margin environment. However, the trend of the Taiwan Canyon, with its 45° intersec... The continental slope of the Taiwan Shoal, which has cultivated numerous submarine canyons, is located in a passive conti- nental margin environment. However, the trend of the Taiwan Canyon, with its 45° intersection angle, is obviously different from that of the erosion valley downward along the continental slope. A distinct break is present in the lower segment of the Taiwan Canyon, which then extends from west to east parallel to the continental slope until finally joining the Manila Trench. By utilizing multiple-beam water depth data, high-resolution seismic data, and sediment cores, this study describes the topo- graph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aiwan Canyon and provides a preliminary discussion on the origin of the Taiwan Canyon and its effect on deepwater sediment. The terrain, landform, and sediment of the Taiwan Canyon exhibit segmentation characteristics. The upper segment is characterized primarily by erosion, downward cutting with a V shape, and wide development of sliding, slumping, and other gravity flow types. The middle segment is characterized mostly by U-shaped erosion-sedimentation transi- tion and development of an inner levee. The lower segment is characterized primarily by sediment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a sediment wave. The bottom current has a significant reworking effect on the interior sediments of the canyon and forms re- worked sands. The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of the Taiwan Canyon is closely related to sediment supply, gravity sliding (slumping), faulting activities, and submarine impaling. Given the sufficient terrigenous clastic supply, the sediments along the continental shelf edge continuously proceed seaward; gliding and slumping in the front edge provide driving forces for the formation of the canyon. Faulting activities result in stratum crushing, and the gravity flow takes priority in eroding the relatively fragile stratum. Thus, the direction of the extension of the canyon crosses the surrounding erosion valley obliquely. Seamounts are formed through submarine impaling. Owing to seamount blocking, the lower segment of the canyon is turned toward the east-west direction. Large amounts of sediments overflow at the turning, formin~ sediment wav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epwater sediment gravity flow sediment waves Taiwan Canyon MORPHOLOGY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