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尼达尼布治疗系统性硬化症相关间质性肺病:SENSCIS研究中国亚组分析
1
作者 周佳鑫 徐东 +9 位作者 邹和建 姜振宇 刘毅 肖卫国 郑毅 程永静 徐建华 宋成园 田疆 曾小峰 《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 CAS 2023年第5期415-422,共8页
目的 分析尼达尼布在中国系统性硬化症相关间质性肺病(SSc-ILD)患者中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SENSCIS是一项多国家、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Ⅲ期临床研究,本研究对其中22例中国患者进行亚组分析。入选患者以1∶1的比例... 目的 分析尼达尼布在中国系统性硬化症相关间质性肺病(SSc-ILD)患者中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SENSCIS是一项多国家、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Ⅲ期临床研究,本研究对其中22例中国患者进行亚组分析。入选患者以1∶1的比例随机接受尼达尼布(口服150 mg,一日两次)或安慰剂治疗,治疗时长为52至100周。主要终点为52周时用力肺活量(FVC,mL)年下降率,关键次要终点为第52周时改良版Rodnan皮肤评分(mRSS)自基线的绝对值改变,及第52周时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总分自基线的绝对值改变。结果 22例中国患者(尼达尼布组9例、安慰剂组13例)中,20例为女性。尼达尼布和安慰剂组患者的平均年龄分别为(50.8±17.3)岁和(51.5±13.3)岁。尼达尼布组52周时经校正的FVC平均年下降率低于安慰剂组[分别为(70.6±79.2)mL/年和(-112.2±62.2)mL/年,校正差异(182.77±100.62)mL/年,95%置信区间(CI-14.90,380.45)]。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腹泻。结论 在SENSCIS研究中国亚组分析中,尼达尼布组患者52周时FVC下降率的减缓趋势与整体人群一致。中国患者最常见的不良事件为腹泻,未发现新的安全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硬化症相关间质性肺病 尼达尼布 SENSCIS研究 中国患者
下载PDF
成人系统性红斑狼疮肾脏损害的风险评估模型 被引量:10
2
作者 孔宁 刘佳滟 +3 位作者 郑舒聪 宣丹旦 邹和建 万伟国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2期2759-2764,共6页
目的:建立一种临床适用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肾脏损害风险评估模型。方法:通过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回顾性分析SLE患者不同起病年龄、补体水平和性别间产生肾脏损害的风险。结果:383名SLE患者中88.0%为女性,35.5%有肾脏受累;肾脏受累... 目的:建立一种临床适用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肾脏损害风险评估模型。方法:通过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回顾性分析SLE患者不同起病年龄、补体水平和性别间产生肾脏损害的风险。结果:383名SLE患者中88.0%为女性,35.5%有肾脏受累;肾脏受累组的初诊年龄和C3均显著低于无肾脏受累组(P=0.034和P<0.001)。仅26~36岁患者组肾脏受累的风险显著升高2.890倍(P=0.001),其中女性患者的风险升高2.589倍(P=0.005),男性患者升高9.880倍(P=0.034)。随着C3的降低,女性患者的肾脏受累风险逐渐升高。结论:26~36岁起病且C3<0.51 g/L的女性患者,肾脏受累的风险将显著升高;该年龄段的男性患者狼疮性肾炎的风险也显著提高且明显高于女性患者,但因例数限制,尚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狼疮性肾炎 双链DNA 补体 风险评估模型
下载PDF
外泌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向清勇 万伟国 +3 位作者 刘佳滟 王令彪 邹和建 杨雪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6期2043-2046,共4页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临床常见的自身免疫病,临床以皮肤黏膜、骨骼肌、肾脏和中枢神经系统受累最为常见,可见机体内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异常,但疾病的具体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外泌体是细胞外囊泡的一种,内含有多种mRNA、microRNA...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临床常见的自身免疫病,临床以皮肤黏膜、骨骼肌、肾脏和中枢神经系统受累最为常见,可见机体内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异常,但疾病的具体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外泌体是细胞外囊泡的一种,内含有多种mRNA、microRNA、蛋白质等生物活性物质,在细胞和细胞间发挥调节作用。近年来,外泌体在肿瘤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研究中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主要从外泌体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研究方面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外泌体 免疫调节 研究进展
下载PDF
抗双链DNA抗体和抗核小体抗体定性检测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3
4
作者 李娜 孔宁 +1 位作者 邹和建 万伟国 《中国临床医学》 2018年第1期70-73,共4页
目的:评价免疫印迹法抗双链DNA(ds-DNA)抗体、抗核小体抗体(ANuA)及绿蝇短膜虫间接免疫荧光法抗dsDNA抗体检测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分别运用免疫印迹法、绿蝇短膜虫间接免疫荧光法及ELISA法检测166例SLE疾病活动期... 目的:评价免疫印迹法抗双链DNA(ds-DNA)抗体、抗核小体抗体(ANuA)及绿蝇短膜虫间接免疫荧光法抗dsDNA抗体检测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分别运用免疫印迹法、绿蝇短膜虫间接免疫荧光法及ELISA法检测166例SLE疾病活动期(包括初发和复发)患者血清中抗ds-DNA抗体、ANuA的水平。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结果为标准,评价抗ds-DNA抗体和ANuA定性检测对SLE的诊断价值。结果:免疫印迹法检测抗ds-DNA抗体及ANuA诊断SLE的阳性符合率分别为73.33%、66.28%,绿蝇短膜虫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ds-DNA抗体诊断SLE的阳性符合率为68.57%;随着抗ds-DNA抗体和ANuA滴度的减小,其免疫印迹法或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阳性符合率均降低(P<0.05)。结论:抗ds-DNA抗体、ANuA定性检测诊断SLE的阳性率均不理想,建议在ELISA检测抗ds-DNA抗体和ANuA诊断SLE的基础上采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抗双链DNA抗体 抗核小体抗体 免疫印迹法 绿蝇短膜虫间接免疫荧光法 ELISA法
下载PDF
胶原诱导性关节炎炎症条件下诱导的调节性T细胞与B细胞的相互作用
5
作者 孔宁 孙娟 +3 位作者 杨懿铭 邹和建 杨洁 万伟国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15-819,825,共6页
目的:探讨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小鼠炎症条件下,诱导的调节性T细胞(i Tregs)与B细胞的相互作用模式。方法:分别从正常DBA1/J和免疫后第35天的关节炎小鼠的脾脏细胞分选出CD19+细胞(N-B和CIA-B细胞),以此细胞作为抗原提呈细胞观察其诱导... 目的:探讨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小鼠炎症条件下,诱导的调节性T细胞(i Tregs)与B细胞的相互作用模式。方法:分别从正常DBA1/J和免疫后第35天的关节炎小鼠的脾脏细胞分选出CD19+细胞(N-B和CIA-B细胞),以此细胞作为抗原提呈细胞观察其诱导Tregs生成的差异;经典方法制备i Tregs,将CIA-B细胞与i Tregs共培养,观察其对i Tregs自身的增殖及i Tregs表达CTLA-4的影响;观察i Tregs对CIA-B细胞共刺激分子(CD80,CD86)和MHCⅡ类分子表达的影响,并设立Transwell实验探讨作用机制。结果:CIA-B较N-B诱导更多Tregs的生成;CIA-B促进i Tregs的增殖并上调i Tregs细胞表面CTLA-4的表达,后者的作用是通过细胞直接接触的途径实现;同时,i Tregs促进CIA-B细胞表面共刺激分子和MHCⅡ类分子的表达且该作用也通过细胞直接接触途径而实现。结论:在CIA炎症条件下,i Tregs通过与B细胞的相互作用来发挥其免疫抑制作用,两者的相互作用通过细胞直接接触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胶原诱导性关节炎 诱导的调节性T细胞 B细胞 共刺激分子
下载PDF
Effects of Lead on Systolic and Diastolic Cardiac Functions
6
作者 zou he-jian DING YUE +4 位作者 HUANG KAI-LIAN XU MAI-LING TANG GUI-FEN WU MIN-HUA ANO WANG SHOU-YI(Department of Occupational Medicine and Department ofEchocardiography, Hua Shan Hospital, Shanghai MedicalUniversity, Shanghai 200040, China) 《Biomedic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CAS CSCD 1995年第4期281-288,共8页
In this paper, both systolic and diastolic cardiac functions were cvaluatcd in 54 lead exposed and 24 non-exposed workers by Doppler cchocardiography. With regard to systolic cardiac function, the results suggested th... In this paper, both systolic and diastolic cardiac functions were cvaluatcd in 54 lead exposed and 24 non-exposed workers by Doppler cchocardiography. With regard to systolic cardiac function, th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cardiac systolic function increased in exposed groups as a compensatory response for the effecl of lead on myocardium. To study left ventriculaf diastolic function, 2.5 MHz pulsed Doppler analyses of transmitral flow velocity were performed from apical four-chamber view.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imerelated parameters were comparable among all groups, but blood flow velocity through the mitral valve and Doppler area fractions changed significantly in lead-exposed groups as cvidenced by increased value A, decreased value E and E/A ratio. The decrease of diastolic cardiac function was more significant in lead intoxication group. It was also observed in this study that the activity in serum of thc MB isoenzyme of creatine phosphokinase (CPK-MB), one of the indices of myocardial damage, was significantly highcr in exposed group than that in control (P (0.05), and a positive correlation was found between CPK-MB activity and Pb-B. It denoted that the inereasing of lead burden leads to more release of CPK-MB from the myocardial cells and suggested the existence of slight myocardial damage, which, conceivably, might cause harm to diastolic cardiac fun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PK MB Effects of Lead on Systolic and Diastolic Cardiac Functions
下载PDF
痛风与心血管疾病 被引量:18
7
作者 赵力 邹和建 薛愉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131-1135,共5页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痛风已成为常见病,并呈现年轻化的趋势。痛风被证实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多项研究也表明痛风的心血管疾病共患率可达74%~91%。除了疾病本身,相关治疗药物,包括痛风治疗药物和心血管治疗药物也对这两类疾病有...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痛风已成为常见病,并呈现年轻化的趋势。痛风被证实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多项研究也表明痛风的心血管疾病共患率可达74%~91%。除了疾病本身,相关治疗药物,包括痛风治疗药物和心血管治疗药物也对这两类疾病有着交互作用。本文就痛风与心血管风险、痛风治疗药物的心血管获益与风险、心血管药物对痛风的影响等三方面进行讲述,以期加强临床对痛风的心血管风险的认识,对痛风和心血管疾病共患患者的诊治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 高尿酸血症 心血管疾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