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有机物料还田对草甸土孔隙结构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1
作者 陆欣春 韩晓增 +7 位作者 邱琛 陈旭 严君 张乃文 张志明 甘佳伟 邹文秀 刘洪刚 《土壤与作物》 2024年第1期52-65,共14页
为了研究有机物料还田对草甸土孔隙结构及玉米产量的影响,优化草甸土耕作层结构、提高作物产量,2019年以吉林省公主岭市的草甸土为试验地,在玉米播种前设置了秸秆浅混还田(CT,0~15cm)、秸秆深混还田(STS,0~35cm)、秸秆和有机肥深混还田(... 为了研究有机物料还田对草甸土孔隙结构及玉米产量的影响,优化草甸土耕作层结构、提高作物产量,2019年以吉林省公主岭市的草甸土为试验地,在玉米播种前设置了秸秆浅混还田(CT,0~15cm)、秸秆深混还田(STS,0~35cm)、秸秆和有机肥深混还田(STSM,0~35 cm)、无秸秆还田常规耕作(CK)4个处理。对玉米收获后的土壤进行取样分析,测定0~35 cm土层土壤物理性质和孔隙结构,并采用结构方程模式、Mantel test和随机森林方法分析土壤孔隙结构调控玉米产量的途径。结果表明,经CT、STS和STSM处理后的0~15 cm土层土壤容重与CK处理相比显著下降了5.2%~7.8%(P<0.05),而田间持水量和饱和导水率均呈现上升趋势,分别显著增加了7.8%~16.6%和77.5%~325%(P<0.05);STS和STSM处理进一步显著改变了>15~35 cm土层上述3个土壤物理性质。CT扫描结果显示,有机物料还田显著改善了相应土层土壤结构。与CK处理相比,CT、STS和STSM处理显著增加了0~15 cm土层>1000µm孔隙数量和孔隙度;与CT处理相比,STS和STSM处理>15~35 cm土层>1000µm孔隙数量和孔隙度分别显著增加了1.2倍~1.3倍和47.5%~58.9%(P<0.05)。有机物料还田增加了土壤孔隙的复杂性和连通性。与CK处理相比,CT、STS和STSM处理显著增加了0~15 cm土层的各向异性和分形维数,降低了欧拉数(P<0.05);STS和STSM处理显著改善了15~35 cm土层土壤孔隙结构。不同处理间玉米产量表现为STSM>STS>CT>CK。结构方程模型结果显示,0~15 cm土层土壤孔隙结构可以直接影响玉米产量或者通过影响容重和饱和导水率间接影响玉米产量,而15~35 cm土层土壤孔隙结构只能通过影响田间持水量间接影响玉米产量。0~35 cm土层土壤物理性质和孔隙结构能够解释玉米产量的81.9%,15~35 cm土层对玉米产量的贡献大于0~15 cm土层。有机物料深混还田通过改变0~35 cm土层草甸土物理性质和孔隙分布,增加孔隙结构的复杂性和连通性,优化耕层结构,具备提高玉米产量的潜力,其中秸秆和有机物配合施用的效果优于单独秸秆还田。如果草甸土分布区有机肥源充足,建议利用秸秆和有机肥料进行深混还田可建立良好的土壤肥力,可以有效增加玉米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甸土 饱和导水率 孔隙分布 各向异性 结构方程模型
下载PDF
大豆扩种计划下黑龙江省大豆生产特点、技术需求及生产建议 被引量:6
2
作者 韩晓增 邹文秀 +4 位作者 张谦 崔贵军 才卓伟 孙义春 刘月辉 《大豆科技》 2023年第2期1-5,20,共6页
为全面掌握大豆扩种计划下黑龙江省大豆生产特点和技术需求,文章以黑龙江省巴彦县、绥棱县、海伦市、北安市和嫩江市5个典型县(市)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系统分析大豆扩种计划实施后典型县(市)大豆种植面积、产量变化及驱动因素,对当前大... 为全面掌握大豆扩种计划下黑龙江省大豆生产特点和技术需求,文章以黑龙江省巴彦县、绥棱县、海伦市、北安市和嫩江市5个典型县(市)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系统分析大豆扩种计划实施后典型县(市)大豆种植面积、产量变化及驱动因素,对当前大豆生产中存在问题及技术需求进行总结,提出大豆生产发展建议。结果表明,政策引导和补给激励是扩大大豆种植面积的重要因素,良种、良法、良田综合配套在大豆单产提高上发挥重要作用。大豆生产中存在品种繁多、优质不优价、生产成本与价格矛盾、技术到位率不高、农田基础设施薄弱和新技术宣传推广普及度不高等问题;大豆扩种计划实施过程中需加强特异性、抗逆性品种培育及高产高效栽培模式推广,推进土地规模流转、提高整地质量、改善土壤环境,争取政策扶持、强化特色品牌宣传、提高农民种豆积极性,在大豆扩面同时提升大豆单产,助力黑龙江省大豆产业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生产特点 大豆扩种计划 黑龙江省 技术需求
下载PDF
典型黑土的黑度与土壤有机质组分关系研究
3
作者 郝翔翔 王翠 +2 位作者 邹文秀 严君 韩晓增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421-1429,共9页
土壤颜色作为土壤的一项重要物理指标,被广泛应用于土壤诊断、分类以及土壤性质判断。在矿物成分大致相同条件下,土壤有机质(SOM)是控制土壤变黑的重要因素。采用基于CIE L*a*b*颜色分析系统的分光测色仪,并结合土壤物理分组方法,对30... 土壤颜色作为土壤的一项重要物理指标,被广泛应用于土壤诊断、分类以及土壤性质判断。在矿物成分大致相同条件下,土壤有机质(SOM)是控制土壤变黑的重要因素。采用基于CIE L*a*b*颜色分析系统的分光测色仪,并结合土壤物理分组方法,对30个典型黑土及其物理组分(轻组、粗颗粒、细颗粒和矿质结合态有机质)的黑度进行了分析,旨在明确黑土SOM含量与其黑度间的定量关系,揭示不同物理组分对土壤黑度的贡献。结果表明:黑土的黑度与SOM、以及各物理组分的黑度与相应组分的有机碳含量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而且随着组分稳定程度的增加,这种相关性逐渐增强。从不同组分看,轻组和粗颗粒组分的黑度值大于细颗粒和矿质结合态组分,但相关分析表明,轻组和粗颗粒组分的黑度与原土黑度无显著相关关系,二者对土壤黑度的贡献率仅为2.6%。而矿质结合态组分作为土壤腐殖质的主要储存位置,其对土壤的黑度贡献率达81%以上,是黑土呈现黑色的决定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颜色 土壤有机碳 亮度值 物理分组 黑土
下载PDF
氮肥对大豆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和代谢的影响
4
作者 高瑞敏 严君 +6 位作者 邹狮 韩晓增 邹文秀 陈旭 陆欣春 杨舒纯 许梦琪 《土壤与作物》 2023年第4期373-384,共12页
探究不同施氮水平下大豆根际固氮微生物群落和代谢差异,对于合理有效的调控根际生态系统、提高土壤养分利用效率等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土壤代谢组学和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了不同施氮处理对大豆根际土壤代谢产物与固氮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 探究不同施氮水平下大豆根际固氮微生物群落和代谢差异,对于合理有效的调控根际生态系统、提高土壤养分利用效率等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土壤代谢组学和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了不同施氮处理对大豆根际土壤代谢产物与固氮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无氮和施氮处理下大豆根际土壤代谢产物以及土壤固氮菌群落结构差异显著;共检测到29种差异代谢物,包括有机酸、聚酮类化合物、脂肪酰基类化合物、有机含氮化合物等物质;施氮促进大多数代谢物含量上调,且以有机酸及其衍生物含量最高,而下调代谢物仅1种为脂肪酰基类化合物。差异代谢物通路分析表明,差异代谢产物主要富集在氨基酸合成与碳水化合物代谢等途径;此外,施氮处理显著改变固氮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与无氮处理相比大豆根际土壤中慢生根瘤菌属(Bradyrhizobium)、固氮氢自养单胞菌属(Azohydromonas),弗兰克氏菌属(Frankia)以及中华根瘤菌属(Sinorhizobium)等相对丰度显著下降。相关性分析表明根际优势固氮菌慢生根瘤菌属、固氮氢自养单胞菌属以及弗兰克氏菌属同大多数上调代谢物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同下调差异代谢物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中华根瘤菌属同大多数上调代谢物呈显著负相关关系。施氮可能通过影响根系分泌物,从而直接或间接对根际土壤固氮微生物群落结构产生影响。研究结果为不同氮肥处理对大豆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及代谢产物的影响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肥 固氮菌群落 代谢产物
下载PDF
Microbial Responses of Soil Fertility to Depth of Tillage and Incorporation of Straw in a Haplic Chernozem in Northeast China
5
作者 CHEN Xu SHI Chao +5 位作者 HAN Xiaozeng WANG Xiaohui GUO Zhenxi LU Xinchun zou wenxiu YAN Jun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SCIE CSCD 2023年第4期693-707,共15页
Straw is widely incorporated into soil worldwide,but most studies have concentrated on the effects of straw mulching or incorporation with topsoil.To determine the effect of depth of straw incorporation on bacterial a... Straw is widely incorporated into soil worldwide,but most studies have concentrated on the effects of straw mulching or incorporation with topsoil.To determine the effect of depth of straw incorporation on bacterial and fungal communities,we established a field experiment in a region in Northeast China with Haplic Chernozems using four treatments:conventional tillage(CT,tillage to a depth of 15 cm with no straw incorporation),straw incorporation with conventional tillage(SCT,tillage to a depth of 15 cm),inversion tillage(IT,tillage to a depth of 35 cm)and straw incorporation with inversion tillage(SIT,tillage to a depth of 35 cm).The soils were managed by inversion to a depth of 15 or 35 cm after harvest.The results show that soil organic carbon content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and pH and bulk density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in the 15–35 cm layer in IT and SIT than CT and SCT.Fungal abundance was higher with straw incorporation,but fungal diversity was lower in the 0–15 cm layer in SCT and SIT than in CT and IT.Path length in the bacterial network was shorter and connectivity was higher in CT+SCT than in IT+SIT,leading to a more complex ecosystem,and the fungal network had opposite patterns.The key taxa in the phylum Actinobacteriota and Ascomycota in the microbial networks changed dramatically at the genus level following inversion tillage with straw amendment,which may increase bacterial network resistance to environmental disturbances and unstable fungal networks,resulting in large changes in the fungal community involved in the decomposition of recalcitrant straw-derived C and the more efficient acquisition of limiting resour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il microbiome inversion tillage conventional tillage straw amendment Haplic Chernozem Northeast China
下载PDF
耕翻和秸秆还田深度对东北黑土物理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46
6
作者 邹文秀 韩晓增 +4 位作者 严君 陈旭 陆欣春 邱琛 郝翔翔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5期9-18,共10页
为了明确耕翻和秸秆还田深度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在东北黑土区中部进行了6 a的耕翻和秸秆还田定位试验,设置了免耕(D0)、浅耕翻(0~20 cm)(D20)、浅耕翻+秸秆(D20S)、深耕翻(0~35 cm)(D35)、深耕翻+秸秆(D35S)、超深耕翻(0~50 cm)(D50... 为了明确耕翻和秸秆还田深度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在东北黑土区中部进行了6 a的耕翻和秸秆还田定位试验,设置了免耕(D0)、浅耕翻(0~20 cm)(D20)、浅耕翻+秸秆(D20S)、深耕翻(0~35 cm)(D35)、深耕翻+秸秆(D35S)、超深耕翻(0~50 cm)(D50)和超深耕翻+秸秆(D50S)7个处理开展研究,秸秆还田处理将10 000 kg/hm2秸秆均匀地还入相应的耕翻土层。结果表明,耕翻和秸秆还田深度是影响土壤物理性质的重要农艺措施。与初始土壤相比,免耕显著增加了0~20cm土层土壤容重,减少了孔隙度、持水量、饱和导水率和>0.25mm水稳性团聚体的含量(WAS>0.25)(P<0.05),而对20~50 cm土层没有显著影响(P>0.05)。在0~20 cm土层,除了D50处理显著降低了WAS>0.25含量以外,D20,D35和D50处理对各项土壤物理指标均没有显著影响;而D20S和D35S处理则显著改善了该层各项土壤物理指标。在>20~35 cm土层,D35、D35S、D50和D50S处理显著改善了该土层各项土壤物理指标(除了2014年的容重)。在>35~50cm土层,D50和D50S处理对各项土壤物理指标改善效果显著,特别是相应土层通气孔隙度和饱和导水率显著增加。研究结果表明耕翻配合秸秆对土壤物理指标的改善效果优于仅耕翻处理。综合评分结果也表明D35S和D50S处理分别对>20~35 cm和>35~50 cm土层土壤物理性质的改善效果最好,说明在质地黏重的黑土上深翻耕或者超深翻耕配合秸秆还田通过土层翻转秸秆全层混合施用能够显著改善全耕作层土壤的物理性质,增加耕层厚度,扩充土壤的水分库容,提高黑土的水分调节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耕作 秸秆还田 饱和导水率 孔隙度 土壤持水量 >0.25 mm水稳性团聚体
下载PDF
典型黑土区不同生态系统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分布特征 被引量:23
7
作者 苑亚茹 李娜 +3 位作者 邹文秀 尤孟阳 韩晓增 马大龙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7期6025-6032,共8页
基于团聚体分组和闭蓄态微团聚体分离技术,利用典型黑土区27年长期定位试验,研究草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和裸地生态系统下土壤团聚体及团聚体内部组分中有机碳的分布,以解析不同生态系统下土壤团聚体和有机碳固持间的关系,揭示黑土... 基于团聚体分组和闭蓄态微团聚体分离技术,利用典型黑土区27年长期定位试验,研究草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和裸地生态系统下土壤团聚体及团聚体内部组分中有机碳的分布,以解析不同生态系统下土壤团聚体和有机碳固持间的关系,揭示黑土有机碳的物理稳定性机制。结果显示:与农田相比,草地土壤有机碳含量显著提高7.6%;裸地土壤有机碳含量显著下降14.1%。草地促进了大团聚体(>250μm),尤其>2000μm团聚体的形成,提高了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裸地则降低了土壤的团聚化程度及稳定性,大团聚体和微团聚体含量下降,粉粘粒含量相应增加。草地大团聚体中有机碳含量显著高于农田,且内部各组分有机碳含量均有显著提高,其中粗颗粒有机质、闭蓄态微团聚体和粉黏粒有机碳含量增幅分别为600%、54%和65%;裸地增加了粉粘粒结合有机碳含量,降低了大团聚体和微团聚体中有机碳含量,且大团聚体和微团聚体内部各组分有机碳含量均有所下降。3种生态系统类型土壤均以总粉粘粒结合有机碳为主,占土壤总有机碳52%—79%,其作为惰性碳库是黑土有机碳的重要组成部分。黑土有机碳的累积或损失主要表现为活性较强的有机碳库-团聚体中颗粒有机质的增加或减少,与农田相比,草地土壤有机碳的累积主要归因于大团聚体中粗颗粒有机质的增加,为总有机碳增量的3倍;裸地土壤有机碳的损失主要归因于微团聚体中总细颗粒有机质的减少,对总有机碳损失的贡献率为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稳性团聚体 闭蓄态微团聚体 有机碳组分 长期定位试验 黑土
下载PDF
黑土团聚体结合碳对不同有机肥施用量的响应 被引量:13
8
作者 苑亚茹 邹文秀 +3 位作者 郝翔翔 李娜 尤孟阳 韩晓增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3235-3242,共8页
以连续11年化肥配施不同剂量有机肥的黑土为研究对象,采用团聚体分组与闭蓄态微团聚体分离技术,研究土壤团聚体及其内部组分有机碳对不同有机肥施用量的响应,以期从团聚体尺度揭示黑土有机碳的物理稳定性机制。试验设置4个处理:OM0,仅... 以连续11年化肥配施不同剂量有机肥的黑土为研究对象,采用团聚体分组与闭蓄态微团聚体分离技术,研究土壤团聚体及其内部组分有机碳对不同有机肥施用量的响应,以期从团聚体尺度揭示黑土有机碳的物理稳定性机制。试验设置4个处理:OM0,仅施化肥;OM1,低量有机肥(7.5 Mg hm-2 a-1)+化肥;OM2,中量有机肥(15 Mg hm-2 a-1)+化肥;OM3,高量有机肥(22.5 Mg hm-2 a-1)+化肥,各处理化肥用量相同。结果显示,与单施化肥相比,有机培肥处理土壤有机碳水平均有显著提升,低量、中量和高量有机肥处理分别提高了7.1%、12.4%和15.7%。有机培肥促进了土壤的团聚化作用,随着有机肥施用量的增加,250—2000μm团聚体含量增加,粉粘粒含量降低,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增强,但与中量有机肥相比,高量有机肥输入对土壤团聚化的作用并不明显。有机培肥加速了土壤大团聚体的周转,大团聚体周转速率随着有机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加快。有机肥输入并未影响粉黏粒结合有机碳浓度,表明在无有机肥投入的传统管理措施下,黑土粉黏粒已接近或达到碳饱和水平。随着有机肥输入的增加,微团聚体有机碳小幅增加,大团聚体有机碳增加趋势明显,而当有机肥用量最大时,微团聚体有机碳无显著变化,仅大团聚体有机碳仍继续增加,表明高量有机肥投入下微团聚体有机碳库已达到饱和,而更多的新增碳流向大团聚体。对大团聚体内部组分解析发现,高量有机肥处理下大团聚体有机碳的增加主要归因于粗颗粒有机质的增加。这些结果表明,黑土团聚体对有机碳的固持存在由小到大的等级饱和机制,随着有机肥输入的增加,粉粘粒最先达到饱和,然后是微团聚体,而更多的新增碳向周转不断加速的大团聚体富集,固持在活性相对较强的有机碳库—粗颗粒有机质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饱和 水稳性团聚体 有机肥施用量 长期定位试验 黑土
下载PDF
秸秆还田后效对玉米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量:11
9
作者 邹文秀 韩晓增 +3 位作者 陆欣春 陈旭 郝翔翔 严君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0期4237-4247,共11页
【目的】玉米秸秆还田已经成为培肥土壤的重要农艺措施之一,研究玉米秸秆还田后效对氮肥利用率的影响,旨在为提出提高氮肥利用率的秸秆还田方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中国科学院海伦农业生态实验站为研究平台,以质地黏重的黑土为研... 【目的】玉米秸秆还田已经成为培肥土壤的重要农艺措施之一,研究玉米秸秆还田后效对氮肥利用率的影响,旨在为提出提高氮肥利用率的秸秆还田方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中国科学院海伦农业生态实验站为研究平台,以质地黏重的黑土为研究对象,运用15N同位素示踪技术,以2011年进行秸秆还田的田间试验为基础,于2016年开展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后效对化肥氮利用率影响的研究。以未进行秸秆还田的处理为对照(CK),在同等秸秆还田量下(10 000 kg·hm-2)设置免耕秸秆覆盖(D0),粉碎后的秸秆均匀混于0—20 cm土层(D0-20)、0—35cm土层(D0-35)和20—35 cm土层(D20-35),秸秆平铺于35 cm深度(D35)和50 cm深度(D50)7个处理。【结果】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后效通过促进玉米干物质积累,提高玉米对氮素的吸收,增加玉米的氮素积累进而提高氮素利用率。不同处理对玉米各器官干物质积累的影响表现为D0-35>D20-35>D0-20>CK≥D0>D35>D50,其中D0-35和D20-35(秸秆深混还田后效)处理比其他处理分别显著提高了7.1%—47.7%和2.0%—39.1%(P<0.05)(叶子除外)。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后效对玉米各器官氮含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但是D0-35、D20-35和D0-20处理显著增加了玉米各器官氮素积累量(P<0.05),与CK、D0、D35、D50处理相比分别提高了15.8%—20.2%、8.5%—18.2%和27.9%—39.5%(P<0.05)。与其他处理相比,D0-35和D20-35处理玉米各器官15N累积量分别显著提高了5.1%—38.4%和9.3%—31.8%。74.1%以上的15N累积在玉米的籽粒中,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后效没有显著影响15N在玉米各器官的分配比例,说明玉米秸秆还田后效通过促进玉米植株整体对肥料氮的吸收来提高氮肥的利用率。D0-35处理氮肥利用率和15N肥料氮的残留率与其他处理相比分别提高了1.9—12.7个百分点和6.9—21.2个百分点,而氮肥损失率则降低了8.8—31.3个百分点;但是与CK处理相比,D0、D35和D50(秸秆层铺后效)处理没有显著增加氮肥利用率,同时D0和D50处理氮素损失率提高了3.6和4.4个百分点;说明秸秆层铺后效有增加氮素损失的风险,而通过秸秆深混还田后效构建肥沃耕层是一种提高氮肥利用率的有效地途径。与CK处理相比,D20-35、D35和D50处理的氮肥贡献率分别显著提高了3.74、4.26、3.79和4.51个百分点(P<0.05),但是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后效之间没有显著查差异(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后效通过促进玉米根系生长、增加土壤中轻组有机碳含量及改善土壤物理性质来提高氮肥利用率。【结论】对于质地黏重的黑土,可以通过增加秸秆还田混合深度,构建肥沃耕层提升土壤肥力和改善土壤结构,能够有效提高氮肥的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秸秆还田后效 氮肥利用率 干物质积累 氮素积累
下载PDF
施肥对小麦、玉米和大豆连作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11
10
作者 严君 韩晓增 +3 位作者 陈旭 邹文秀 陆欣春 郝翔翔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71-177,共7页
为了明确长期施肥和不施肥条件下作物连作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以典型黑土为研究对象,选取长期定位实验站长期施肥和不施肥条件下的小麦、玉米和大豆连作处理,通过稀释平板法和Biolog Eco微平板法,测定土壤细菌、真菌、放... 为了明确长期施肥和不施肥条件下作物连作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以典型黑土为研究对象,选取长期定位实验站长期施肥和不施肥条件下的小麦、玉米和大豆连作处理,通过稀释平板法和Biolog Eco微平板法,测定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碳源代谢活性等指标,为建立合理的农田管理措施提供数据支撑和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长期施肥条件下大豆、小麦和玉米连作土壤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均高于不施肥处理,且均以大豆连作处理细菌和真菌数量最高。不施肥条件下小麦和玉米连作土壤细菌总数较大豆连作处理分别下降了24.8%和31.0%,真菌总数分别下降了64.0%和51.2%;施肥条件下小麦和玉米连作土壤细菌总数则较大豆连作处理分别下降了29.0%和45.5%,真菌总数分别下降了26.7%和31.5%。Biolog结果表明,不施肥条件下小麦连作处理的平均颜色变化率(AWCD)高于玉米和大豆连作处理,施肥条件下则是大豆连作处理的AWCD值高于小麦和玉米连作处理。不施肥条件下大豆、玉米和小麦连作处理利用最多的碳源是碳水化合物类,施肥后不同连作处理利用最多的是碳水化合物类和多聚物类。大豆和小麦连作不施肥条件下土壤微生物利用率最高的碳源均是α-D-乳糖,施肥条件下利用率最高的碳源均是D,L-α-甘油,而不论施肥与否,玉米连作条件下土壤微生物利用率最高的碳源均是D-半乳糖醛酸;葡萄糖-1-磷酸盐和γ-羟基丁酸是农田黑土微生物群落特异利用的关键碳源。主成分分析得出,施肥对土壤微生物碳源代谢能力的影响大于作物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群落 功能多样性 连作 平均颜色变化率 碳源代谢 施肥
下载PDF
玉米秸秆混合还田深度对土壤有机质及养分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30
11
作者 邹文秀 韩晓增 +4 位作者 陆欣春 陈旭 郝翔翔 严君 尤梦阳 《土壤与作物》 2018年第2期139-147,共9页
秸秆还田是提升土壤肥力的重要措施之一,还田深度是影响还田效果的重要因素。本文以黑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连续3年等量秸秆混入不同深度土层对土壤有机质及养分含量的影响。试验包括4个秸秆混合还田深度,0~15 cm(D15S),0~20 cm(D20S),0~... 秸秆还田是提升土壤肥力的重要措施之一,还田深度是影响还田效果的重要因素。本文以黑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连续3年等量秸秆混入不同深度土层对土壤有机质及养分含量的影响。试验包括4个秸秆混合还田深度,0~15 cm(D15S),0~20 cm(D20S),0~35 cm(D35S)和0~50 cm(D50S),秸秆还田量均为10 000 kg·hm^(-2)。研究结果表明等量秸秆混入不同深度土层,导致不同处理秸秆在土壤中的含量(SC)在1.68~6.06 g·kg^(-1)之间,随着秸秆混入土层深度的增加SC值逐渐减小;秸秆混合还田增加了相应土层土壤有机质含量,与D15S处理相比,D20S、D35S和D50S处理土壤有机质增加量分别降低了27.3%,48.4%和67.8%,但是秸秆的有机质转化率在D35S处理达到了最大值,与D15S、D20S和D50S相比分别增加了28.6%,32.6%和17.5%,不同处理土壤有机质增加的总量表现为D35S>D50S>D15S>D20S,土壤轻组有机碳总量表现出相似的趋势;等量秸秆混入不同深度土层没有显著增加相应土层全量养分的含量,但是显著增加了速效养分含量(P<0.05),与初始值相比,D15S、D20S、D35S和D50S处理土壤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提高了7.17%~20.6%、9.16%~38.2%和12.6%~43.7%,其中土壤速效养分增加率在D35S处理达到了最大值,说明秸秆深混还田能够促进养分在土壤深层的积累,增加全层土壤养分的供给能力。因此,建议研究区域秸秆混合还田的深度为0~35 cm,提高秸秆混合还田对土壤肥力的贡献,实现黑土地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秸秆混合还田 还田深度 土壤有机质 养分 肥沃耕层
下载PDF
长期施用有机肥对黑土土壤肥力和玉米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9
12
作者 邹文秀 邱琛 +5 位作者 韩晓增 郝翔翔 刘晓洁 陆欣春 严君 陈旭 《土壤与作物》 2020年第4期407-418,共12页
我国有机肥资源丰富并且有施用有机肥培肥土壤的传统,为了探讨有机肥的培肥效果及玉米产量的响应,于2003年在东北黑土区中部建立了有机肥还田定位试验,设置了无肥(CK)、化肥(NPK)和有机肥(M)3个处理开展研究,有机肥的施用量为22500 kg&#... 我国有机肥资源丰富并且有施用有机肥培肥土壤的传统,为了探讨有机肥的培肥效果及玉米产量的响应,于2003年在东北黑土区中部建立了有机肥还田定位试验,设置了无肥(CK)、化肥(NPK)和有机肥(M)3个处理开展研究,有机肥的施用量为22500 kg·hm^-2。研究结果表明,试验期间CK处理玉米产量均显著低于NPK和M处理(P<0.05),2003-2015年间NPK处理玉米产量较M处理显著提高了10.7%~29.4%(P<0.05),有机培肥13 a以后M处理玉米产量与NPK处理没有显著差异(2018年除外)(P>0.05),表明连续有机培肥后的土壤有实现有机肥替代化肥的能力。与初始土壤相比,在0~20 cm和20~40 cm土层,M处理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显著增加了48.8%~315%和12.4%~147%(P<0.05),NPK处理仅显著增加了速效磷的含量,CK处理有机碳、全氮和碱解氮含量分别显著下降了13.8%~24.0%和17.0%~27.0%。M处理显著降低了0~20 cm和20~40 cm土层的土壤容重,显著提高了0~20 cm土层的通气孔隙度。有机肥的长期施用能够提高0~40 cm土层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对有机肥替代化肥促进作物产量的稳定和提高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土 产量 有机肥替代化肥能力 土壤有机碳 土壤物理性质
下载PDF
施生物炭与有机肥对白浆土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陆欣春 郑永照 +4 位作者 陈旭 韩晓增 邹文秀 董本春 严君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68-574,共7页
为探讨施生物炭和有机肥对白浆土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以白浆土为试验土壤进行施生物炭(C_(1):施生物炭15 000 kg·hm(-2)、C_(2):施生物炭30 000 kg·hm(-2))与有机肥(OM)的定位试验,监测施用后3 a肥效,采集土壤测定β-1,4-葡萄... 为探讨施生物炭和有机肥对白浆土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以白浆土为试验土壤进行施生物炭(C_(1):施生物炭15 000 kg·hm(-2)、C_(2):施生物炭30 000 kg·hm(-2))与有机肥(OM)的定位试验,监测施用后3 a肥效,采集土壤测定β-1,4-葡萄糖苷酶(BG)、β-1,4-N-乙酰葡糖氨糖苷酶(NAG)、亮氨酸氨基肽酶(LAP)、酸性磷酸酶(AP)活性。结果表明,在白浆土上施生物炭和有机肥连续3 a均增加了玉米产量,但从经济效益分析施生物炭仍为负效益,施有机肥为正效益。3 a后仅C_(2)显著增加了有机质含量,其他处理下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增加均不显著。与常规处理相比,C_(1)仅显著提高了BG酶活性,提高了82.2%,对其他3种酶活性提高均不显著,C_(2)可显著提高4种酶活性23.1%~47.9%;施有机肥可显著提高AP和LAP酶活性。施生物炭30 000 kg·hm(-2)对白浆土土壤改良效果较好,其后效可维持3 a以上,但经济效益仍为负。因此实际生产中还应以施用有机肥培肥土壤为重,对于出现严重减产的地块可以考虑通过施用生物炭一次性改良土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浆土 生物炭 有机肥 产量 土壤酶活性
下载PDF
长期秸秆还田和施肥对黑土肥力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9
14
作者 严君 韩晓增 +4 位作者 邹文秀 陆欣春 陈旭 邹狮 高瑞敏 《土壤与作物》 2022年第2期139-149,共11页
基于长期定位试验(17年):不施肥(CK)、单施化肥(NPK)、化肥+秸秆(NPKS)处理,研究了长期秸秆还田对黑土肥力和玉米产量的影响和贡献。结果表明:与2003年初始土壤属性相比,CK处理0~40 cm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均... 基于长期定位试验(17年):不施肥(CK)、单施化肥(NPK)、化肥+秸秆(NPKS)处理,研究了长期秸秆还田对黑土肥力和玉米产量的影响和贡献。结果表明:与2003年初始土壤属性相比,CK处理0~40 cm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均显著下降(P<0.05)。NPKS处理0~20 cm和20~40 cm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则分别显著增加了6.6%~16.4%、4.6%~17.3%、8.0%~15.0%和59.4%~61.5%(P<0.05)。与CK处理相比,NPKS处理0~20 cm和20~40 cm土层土壤容重分别下降了14.8%和4.50%,0~20 cm土层的通气孔隙度增加了43.7%。NPK和NPKS处理的平均产量较CK处理分别增加了54.9%和65.2%,NPKS处理的平均产量比NPK产量增加6.6%(P<0.05)。0~2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对玉米产量的贡献度>30%,而20~40 cm土层土壤碱解氮的贡献度最高达到35.7%。土壤物理属性在0~20 cm土层,土壤毛管孔隙和土壤容重对玉米产量贡献最高;20~40 cm土层,容重对玉米产量的贡献度最高达到56.9%。因此长期秸秆还田能够显著提高40 cm以上土层土壤的肥力,改善土壤容重和孔隙度,从而间接影响玉米的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 玉米 产量 黑土
下载PDF
长期不同利用方式对黑土剖面中有机质化学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郝翔翔 邹文秀 韩晓增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228-1237,共10页
为了研究土地利用方式改变对土壤有机质(SOM)组成和稳定的影响。以典型黑土区29年长期定位试验为平台,采用红外光谱和固体^(13)C核磁共振技术,对农田、草地和林地三种利用方式下不同剖面深度(0~10、10~20、20~40、40~60、60~80和80~100 ... 为了研究土地利用方式改变对土壤有机质(SOM)组成和稳定的影响。以典型黑土区29年长期定位试验为平台,采用红外光谱和固体^(13)C核磁共振技术,对农田、草地和林地三种利用方式下不同剖面深度(0~10、10~20、20~40、40~60、60~80和80~100 cm)SOM的活性组分含量和有机质官能团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土地利用方式变更对SOM化学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剖面中4种活性有机碳(微生物生物量碳,溶解性有机碳,轻组有机碳和易氧化有机碳)的含量均表现为草地>林地>农田。随着剖面深度的增加,SOM的脂族碳、甲氧基碳和烷氧基碳逐渐降低,而芳香碳和羧基碳则逐渐增加,其稳定程度逐渐增强。草地和林地土壤剖面中的SOM含有较多氧化程度低、易分解的甲氧基和烷氧碳,而农田SOM则含有较高的芳香结构和羧基碳,其腐质化程度较高。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会引起上、下土层中SOM化学组成的变化,植被恢复有利于SOM活性组分的形成,长期耕作可促进SOM稳定组分的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土 土地利用方式 土壤剖面 土壤活性有机碳 分子结构
下载PDF
利用牛粪和黑土构建肥沃耕层对沙性土壤有机质及养分含量的短期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陆欣春 韩晓增 +5 位作者 邹文秀 丁素荣 尤孟阳 严君 陈旭 周学超 《土壤与作物》 2018年第4期456-464,共9页
沙性土壤养分含量偏低,保肥供肥能力差是限制作物产量的最主要因素。本研究以内蒙古赤峰市的典型沙性土壤为研究对象,以未进行肥沃耕层构建的处理(F_0)为对照,分析了不同肥沃耕层构建深度(0~20 cm(D_(20))、0~35 cm(D_(35))和0~50 cm... 沙性土壤养分含量偏低,保肥供肥能力差是限制作物产量的最主要因素。本研究以内蒙古赤峰市的典型沙性土壤为研究对象,以未进行肥沃耕层构建的处理(F_0)为对照,分析了不同肥沃耕层构建深度(0~20 cm(D_(20))、0~35 cm(D_(35))和0~50 cm(D_(50)))和构建物料(黑土(F_1)和发酵牛粪(F_2))对沙性土壤有机质及养分含量的短期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黑土和发酵牛粪中的有机物经过一个生长季的分解后显著提高了沙性土壤的土壤肥力。与F_0处理相比,F_1和F_2处理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了0.98~4.83倍,土壤有机质储量增加了0.43~2.55倍,同时土壤的全氮、速效氮、全磷、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也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显著增加(P<0.05),说明施用黑土和发酵牛粪能够达到构建沙性土壤肥沃耕层的目的。从肥沃耕层构建物料的培肥效果角度分析发酵牛粪优于黑土;从减少机械成本投入角度分析,0~35 cm为最佳构建深度。建议沙性土壤区域通过施用发酵牛粪或者其他有机物料构建深度为0~35 cm的肥沃耕层,以期提高土壤肥力和农业生产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性土壤 肥沃耕层构建 土壤肥力 土壤有机质
下载PDF
生物炭对白浆土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陆欣春 郑永照 +3 位作者 韩晓增 陈旭 邹文秀 严君 《土壤与作物》 2021年第2期194-201,共8页
为探究不同施用量的生物炭对中国东北酸化白浆土土壤微生物群落碳代谢特征的影响,设置了不施用生物炭的对照(C0t)和生物炭用量分别为15 t·hm^(-2)(C1t)、30 t·hm^(-2)(C2t)与60 t·hm^(-2)(C3t)的处理,运用Biolog-Eco微... 为探究不同施用量的生物炭对中国东北酸化白浆土土壤微生物群落碳代谢特征的影响,设置了不施用生物炭的对照(C0t)和生物炭用量分别为15 t·hm^(-2)(C1t)、30 t·hm^(-2)(C2t)与60 t·hm^(-2)(C3t)的处理,运用Biolog-Eco微孔板技术分析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功能多样性。结果表明:与C0t处理相比,增施生物炭处理土壤微生物平均每孔颜色变化率(AWCD)、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和Simpson指数均显著增加。随着生物炭施用量的增加,碳源利用由多聚物类向氨基酸类和羧酸类碳源转变。D-木糖、D-半乳糖醛酸、N-乙酰基-D-葡萄胺、L-天冬酰胺酸、L-苏氨酸、吐温-40、吐温80、肝糖和腐胺的利用能力显著高于C0t处理。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碳水化合物类和胺类是不同处理下微生物利用的主要碳源。综合考虑,认为30 t·hm^(-2)生物炭施用量对玉米连作土壤微生态环境的影响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群落 功能多样性 玉米 平均每孔颜色变化率 碳源代谢
下载PDF
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海伦综合试验站服务区大豆生产现状及“十四五”期间技术需求调研报告 被引量:1
18
作者 邹文秀 韩晓增 +9 位作者 张谦 崔贵军 才卓伟 孙义春 刘月辉 张乃文 甘佳伟 陆欣春 陈旭 严君 《大豆科技》 2022年第2期29-41,共13页
为全面掌握松嫩平原中东部黑土带上大豆生产现状和存在问题,以及“十四五”期间技术需求,依托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海伦综合试验站分布在区域内的巴彦县、绥棱县、海伦市、北安市和嫩江县5个服务区开展问卷调查。文中以包括松嫩平原中... 为全面掌握松嫩平原中东部黑土带上大豆生产现状和存在问题,以及“十四五”期间技术需求,依托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海伦综合试验站分布在区域内的巴彦县、绥棱县、海伦市、北安市和嫩江县5个服务区开展问卷调查。文中以包括松嫩平原中东部不同生态类型区的98名农户、56个合作社和41名基层农技人员为调查对象,通过对调查数据综合评价分析,全面地掌握了服务区内大豆生产现状、存在问题及技术需求,提出了区域内大豆生产中需要优先解决的问题,旨在为区域内“十四五”期间技术研发、试验示范、集成推广提供目标和方向,从而更好地服务区域内大豆产业发展,助力大豆产业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嫩平原中东部 黑土区 大豆生产现状 技术需求 调研
下载PDF
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海伦综合试验站2018年度服务区大豆生产情况调研 被引量:3
19
作者 邹文秀 韩晓增 +4 位作者 王志华 孙义春 刘月辉 崔贵军 陈贵华 《大豆科技》 2019年第1期27-30,共4页
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海伦综合试验站服务区包括黑龙江省黑土带上的巴彦县、绥棱县、海伦市、北安市和嫩江县,是优质大豆的生产基地。2018年通过调研的方式全面掌握了服务区内大豆生产情况、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策略,以期为2019年大豆的生... 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海伦综合试验站服务区包括黑龙江省黑土带上的巴彦县、绥棱县、海伦市、北安市和嫩江县,是优质大豆的生产基地。2018年通过调研的方式全面掌握了服务区内大豆生产情况、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策略,以期为2019年大豆的生产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黑土区 调研 解决对策
下载PDF
CT扫描技术研究有机物料还田深度对黑土孔隙结构影响 被引量:17
20
作者 邱琛 韩晓增 +6 位作者 陈旭 陆欣春 严君 冯玉钿 甘佳伟 邹文秀 刘国辉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4期98-107,共10页
为了探明有机物料还田深度对土壤孔隙结构的影响,2019年玉米播种前在黑龙江海伦市的黑土上开展了田间定位试验,设置了秸秆浅混还田(0~15 cm)(T1)、秸秆深混还田(0~35 cm)(T2)和秸秆配合有机肥深混还田(0~35 cm)(T3)3个有机物料还田处理... 为了探明有机物料还田深度对土壤孔隙结构的影响,2019年玉米播种前在黑龙江海伦市的黑土上开展了田间定位试验,设置了秸秆浅混还田(0~15 cm)(T1)、秸秆深混还田(0~35 cm)(T2)和秸秆配合有机肥深混还田(0~35 cm)(T3)3个有机物料还田处理,以无秸秆还田常规耕作为对照(CK),4次重复,随机排列。玉米秸秆还田量为10000 kg/hm^(2),有机肥还田量为30000 kg/hm^(2)。2019年玉米收获后,采集原状土柱,利用CT扫描技术可视化土壤结构,量化土壤孔隙结构特征。结果表明,虽然有机物料还田仅一个玉米生长季,但是与CK处理相比,T1、T2和T3处理显著降低了0~15 cm土层容重,增加了饱和导水率和田间持水量(P<0.05);T2和T3处理显著改善了>15~35 cm土层的上述3个土壤物理指标。有机物料的施用增加相应土层的孔隙数量、改善了孔隙分布。与CK处理相比,T1、T2和T3处理0~15 cm土层>500μm孔隙数量和孔隙度分别显著增加了18.1%~179.9%和69.2%~256%(P<0.05);与其他处理相比,T2处理>15~35 cm土层>1000μm孔隙度显著增加了17.4%~196.2%(P<0.05)。有机物料还田增加了孔隙结构的复杂性,土壤中出现了交叉孔隙和细长孔隙,提高了孔隙的连通性。与CK处理相比,T1、T2和T3处理显著降低了0~15 cm土层欧拉数,T1处理显著增加了分形维数(P<0.05);秸秆或秸秆配施有机肥深混处理显著改善了>15~35 cm土层的土壤孔隙结构,与CK相比,显著增加了各向异性、分形维数和成圆率,显著减少了欧拉数(P<0.05)。欧拉数和>1000μm孔隙度分别对0~35 cm土层容重和饱和导水率贡献度最大,而各向异性和欧拉数分别对0~15 cm和>15~35 cm土层田间持水量贡献度最大,说明有机物料对土壤物理性质的改善作用是通过调控土壤孔结构,改善孔隙分布、增加孔隙的复杂性、连通性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 土壤 孔隙 连通性 CT扫描 结构可视化 饱和导水率 秸秆配施有机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