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贵州大学地质工程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运行机制与教学体系 被引量:5
1
作者 左双英 陈筠 +1 位作者 杨根兰 史文兵 《中国地质教育》 2018年第2期73-77,共5页
贵州大学与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共建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建立校企联合培养地质工程人才的机制。基地践行"地质基础+专业理论+工程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以贵州省岩溶地质环境下重大工程建设与地质灾害防治专业人才... 贵州大学与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共建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建立校企联合培养地质工程人才的机制。基地践行"地质基础+专业理论+工程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以贵州省岩溶地质环境下重大工程建设与地质灾害防治专业人才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为中心,构建"二个层次、二项考核"实践教学体系。该实践平台逐步成为了工程地质勘察、重大工程地质问题评价、岩土工程设计和施工、地质灾害风险评价与防治、工程地质理论和试验方法提升等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生教学示范基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工程 实践基地 实践教学
下载PDF
以工程设计能力为核心的边坡工程教学体系改革 被引量:2
2
作者 史文兵 田馨 +2 位作者 赵娟 梁风 左双英 《中国地质教育》 2019年第4期43-46,共4页
工科类课程存在教学内容与行业需求脱节、教学效果不佳等问题,亟须结合实际生产要求,重新构建课程教学体系。近些年来边坡工程课程教学团队以培养工程设计能力为核心,构建了“理论教学、实验教学、课程设计、课程实习、毕业设计”五位... 工科类课程存在教学内容与行业需求脱节、教学效果不佳等问题,亟须结合实际生产要求,重新构建课程教学体系。近些年来边坡工程课程教学团队以培养工程设计能力为核心,构建了“理论教学、实验教学、课程设计、课程实习、毕业设计”五位一体的有机融合型课程体系。该体系将教学内容优化重组为边坡评价、勘查、设计、施工、监测等五个环节,同时按照“面向工程、突出能力培养”的思路,整合了实践环节,构建了“一主线、二并重、三结合”的课程创新教学新模式以及“兴趣培养-课堂教学-工程实践”多层级交叉融合的一体化教学模式,引入基于BOPPPS教学方法的课程教学设计方法,实现了课程教学模块化,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学生工程设计和创新能力培养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工程 教学体系 五位一体 教学模式 BOPPPS模式
下载PDF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改革探讨——以贵州大学为例 被引量:2
3
作者 王中美 杨根兰 +3 位作者 左双英 史文兵 梁风 王勇 《教育教学论坛》 2019年第49期6-9,共4页
文章以提高研究生课程教学质量为契机,对贵州大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进行了系统性的探索与改革,建立了适应社会需求和贵州特色的课程体系。文章首先对本学科进行了简要介绍,然后阐述了课程体系的设置现状,并从在... 文章以提高研究生课程教学质量为契机,对贵州大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进行了系统性的探索与改革,建立了适应社会需求和贵州特色的课程体系。文章首先对本学科进行了简要介绍,然后阐述了课程体系的设置现状,并从在校研究生、毕业研究生、用人单位三个方面分别进行对课程体系的问卷调查,基于问卷调查与评价结果,提出课程体系改革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体系改革 问卷调查与评价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下载PDF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改革探讨——以贵州大学为例
4
作者 王中美 杨根兰 +3 位作者 左双英 史文兵 梁风 王勇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第14期131-134,共4页
文章以提高研究生课程教学质量为契机,对贵州大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进行了系统性的探索与改革,建立适应社会需求和贵州特色的课程体系。文章首先对本学科进行了简要介绍,然后阐述了课程体系的设置现状,并从在校... 文章以提高研究生课程教学质量为契机,对贵州大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进行了系统性的探索与改革,建立适应社会需求和贵州特色的课程体系。文章首先对本学科进行了简要介绍,然后阐述了课程体系的设置现状,并从在校研究生、毕业研究生、用人单位三个方面分别进行了课程体系问卷调查,基于问卷调查与评价结果,提出课程体系改革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体系改革 问卷调查与评价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下载PDF
课程组型教学团队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贵州大学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为例 被引量:8
5
作者 吴道勇 左双英 史文兵 《中国地质教育》 2019年第1期20-23,共4页
针对西部偏远院校应用型专业师资严重不足,建立课程组型教学团队是最有效途径之一。基于贵州大学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课程组型教学团队建设的实践,探索了团队建设的基本模式和路径,指出课程体系是教学团队的主要载体,课程建设是核心内容... 针对西部偏远院校应用型专业师资严重不足,建立课程组型教学团队是最有效途径之一。基于贵州大学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课程组型教学团队建设的实践,探索了团队建设的基本模式和路径,指出课程体系是教学团队的主要载体,课程建设是核心内容,改革与创新是团队的发展灵魂,制度建设是团队正常运行的保障措施。基于课程组型的教学团队教学效果良好,起到了整合教学资源、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组 教学团队 教学改革
下载PDF
层状岩体各向异性损伤模型及验证 被引量:9
6
作者 赵东雷 左双英 +1 位作者 王嵩 黄春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54-261,共8页
为推导层状岩体各向异性损伤模型,研究损伤对层状岩体力学参数的劣化程度,通过层面局部坐标系下的两组损伤变量对横观各向同性弹性本构方程进行修正,经坐标转换形成整体坐标系下的损伤本构方程,采用室内单轴压缩试验和三轴压缩试验结果... 为推导层状岩体各向异性损伤模型,研究损伤对层状岩体力学参数的劣化程度,通过层面局部坐标系下的两组损伤变量对横观各向同性弹性本构方程进行修正,经坐标转换形成整体坐标系下的损伤本构方程,采用室内单轴压缩试验和三轴压缩试验结果验证该损伤模型的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1)通过层状岩体损伤模型计算所得的强度和变形参数均可较好地反映试验结果,并具有各向异性,计算出的应力-应变曲线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2)通过该损伤模型,仅需层面倾角为0°和90°时的两组变形参数即可求解各倾角下的应力-应变关系;(3)通过对摩尔-库伦屈服准则中的参数进行损伤劣化修正,可对试件破坏后的力学行为进行预测。研究结果对于层状岩体的试验研究、理论计算和工程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层状岩体 岩石损伤 本构模型 数值试验
下载PDF
层状岩体各向异性损伤力学特征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赵东雷 左双英 +2 位作者 黄春 王嵩 杨冲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44-147,91,共5页
为分析层状岩体各向异性损伤对材料力学参数劣化的影响,室内钻取8种层理倾角的岩样进行单轴压缩试验,基于岩石材料强度服从Weibull分布建立损伤变量的演化方程,分别得出损伤变量随累计应变、层理倾角及破坏模式的变化规律,并分析其各向... 为分析层状岩体各向异性损伤对材料力学参数劣化的影响,室内钻取8种层理倾角的岩样进行单轴压缩试验,基于岩石材料强度服从Weibull分布建立损伤变量的演化方程,分别得出损伤变量随累计应变、层理倾角及破坏模式的变化规律,并分析其各向异性的内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各向异性损伤主要反映不同倾角的岩石参数在加载过程中不同的劣化程度;损伤变量随累计应变增加逐渐增加,增速呈慢-快-慢趋势;不同倾角岩石的损伤变量的分布规律与岩体弹性模量、抗压强度对应关系较好,即缓倾角和陡倾角时,损伤较小;在发生沿层理面方向的滑移破坏时(倾角为53°左右),损伤变量最大且对层理倾角变化最敏感;损伤变量各向异性度随累计应变的增加呈增加趋势;损伤变量与破坏模式之间有良好的对应关系。研究成果可为工程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单轴压缩试验 层状岩体 各向异性 岩石损伤
下载PDF
贵州大学地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江兴元 左双英 +3 位作者 陈筠 史文兵 王中美 杨根兰 《教育教学论坛》 2019年第38期55-58,共4页
为了加强地质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培养,设计了心智实践能力、通用实践能力、专业实践能力3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47个三级指标的实践能力调查指标体系基本构架,面向企业专业技术与管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发现... 为了加强地质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培养,设计了心智实践能力、通用实践能力、专业实践能力3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47个三级指标的实践能力调查指标体系基本构架,面向企业专业技术与管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发现大多数研究生工程实践能力比较符合企业要求,有少量指标与企业的期望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因此,提出高校应采取加强地方特色课程建设、重点课程建设及注重教学过程管理、紧密与社会需求相结合等措施有的放矢地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工程 专业学位研究生 实践能力 指标体系
下载PDF
不同分散方法对贵阳红黏土分散性的影响机理 被引量:4
9
作者 蒲泉 吴道勇 +2 位作者 左双英 张彦召 杨冲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26-130,136,共6页
为准确测试贵阳红黏土在不同介质环境的分散状况,同时考虑贵阳红黏土特殊的微观结构对粒度分布的影响,分别采用机械研磨法、超声波法和化学分散法分散后进行粒度分析试验,研究贵阳红黏土粒度分布规律及形成原因。试验表明:利用化学试剂... 为准确测试贵阳红黏土在不同介质环境的分散状况,同时考虑贵阳红黏土特殊的微观结构对粒度分布的影响,分别采用机械研磨法、超声波法和化学分散法分散后进行粒度分析试验,研究贵阳红黏土粒度分布规律及形成原因。试验表明:利用化学试剂作为土体颗粒分散剂较机械研磨和超声波对土体颗粒分散效果明显提高。进一步采用5种化学试剂对贵阳红黏土进行颗粒分散,发现六偏磷酸钠作为一种强碱弱酸盐取得最佳分散效果,最后以浓度、温度及试剂量为影响因子,找出最适宜贵阳红黏土的分散条件。结果表明六偏磷酸钠溶液在浓度为2%、剂量为10~15 mL和温度控制在40℃左右时分散效果最优。在上述试验基础上,进一步研究贵阳红黏土分散机理,认为贵阳红黏土微观结构单元间通过游离氧化铁接触和填充形成特殊的空间结构形式——胶结粒团,游离氧化铁自身活性强,易受环境条件变化发生不同程度水解变化,影响胶粒集团的牢固程度,是土体表现出不同分散性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阳红黏土 颗粒分布 微观结构 化学分散 游离氧化铁
下载PDF
含层理灰岩的巴西劈裂强度及拉裂损伤各向异性 被引量:6
10
作者 钟帅 左双英 罗沙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6期6578-6584,共7页
为了研究不同角度层理对灰岩抗拉力学特性的影响,对7组不同角度层理灰岩进行巴西劈裂试验,根据岩石声发射累计振铃次数定义拉裂损伤变量,推导抗拉强度、劈裂模量及损伤变量随层理角度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①不同层理角度的灰岩,其... 为了研究不同角度层理对灰岩抗拉力学特性的影响,对7组不同角度层理灰岩进行巴西劈裂试验,根据岩石声发射累计振铃次数定义拉裂损伤变量,推导抗拉强度、劈裂模量及损伤变量随层理角度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①不同层理角度的灰岩,其受力变形过程基本一致,即经历压密、弹性和破坏3个阶段;②抗拉强度、拉伸模量随层理角度变化表现出明显的各向异性,在0°时最大,90°时最小;③基于岩体微元强符合Weibull分布及Lemaitre应变等效原理,通过拟合计算得到的损伤参数可以较好地反映7个角度灰岩样的损伤特性,损伤变量也具有各向异性特点,说明不同倾角的岩石参数在加载过程中有不同的劣化程度,同一应变水平下的损伤变量随着层理角度的增加出现下降的趋势。研究结果对于层状灰岩的试验研究、理论计算和工程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西劈裂试验 层状岩体 拉裂损伤 声发射系统 各向异性
下载PDF
隧道围岩动态损伤劣化的累进性破坏数值模拟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嵩 左双英 季永新 《中外公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47-152,共6页
隧道开挖卸荷,围岩产生弹性-塑性-松动变形,实际上是一个累进性损伤过程。基于连续损伤力学理论,通过室内岩石单轴压缩试验及声发射技术,研究岩石受荷作用下的损伤演化特性。结合Weibull统计分布规律,得到了损伤变量与岩石累积应变的数... 隧道开挖卸荷,围岩产生弹性-塑性-松动变形,实际上是一个累进性损伤过程。基于连续损伤力学理论,通过室内岩石单轴压缩试验及声发射技术,研究岩石受荷作用下的损伤演化特性。结合Weibull统计分布规律,得到了损伤变量与岩石累积应变的数学关系,推导了损伤后力学参数劣化修正表达式。基于FLAC3D软件的二次开发应用,建立三维数值分析模型,对隧道的开挖过程分别进行常规数值模拟和动态损伤数值模拟,从应力、位移、塑性破坏区分布特点以及损伤特性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考虑动态损伤计算的拱顶沉降和洞周收敛位移与隧道开挖现场监测值更接近,能更好地反映隧道开挖围岩变形破坏的过程与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损伤演化 参数劣化 数值模拟
下载PDF
水平层理棱柱形灰岩抗压强度尺寸效应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冲 左双英 +3 位作者 张元帅 蒲泉 王露 何兴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6期325-331,共7页
为研究得到棱柱形含水平层理岩石试样与标准圆柱形岩石试样在单轴压缩试验下物理力学性质变化规律及破坏形态之差别,制备9组不同高径比棱柱形灰岩试样进行室内单轴压缩试验,并基于灰色理论GM(1,1)模型对试验数据进行拟合。研究表明:水... 为研究得到棱柱形含水平层理岩石试样与标准圆柱形岩石试样在单轴压缩试验下物理力学性质变化规律及破坏形态之差别,制备9组不同高径比棱柱形灰岩试样进行室内单轴压缩试验,并基于灰色理论GM(1,1)模型对试验数据进行拟合。研究表明:水平层理棱柱形岩石试样破坏过程与圆柱形岩石试样破坏过程基本相同但破坏形式存在差异;当高径比小于2∶1时抗压强度、弹性模量随高径比的减小而减小,泊松比、峰值应变随高径比的减小而增大,破坏形式从简单的对顶锥型劈裂发展到对顶锥型劈裂+沿层面拉裂破坏;相反高径比大于2∶1时抗压强度、峰值应变随高径比的增大而显著减小,而弹性模量、泊松比减小微弱且破坏形式主要为贯通试样的劈裂破坏;研究结果可为非标准形试样及岩石加筋材料工程试验抗压强度换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层理 棱柱形 单轴压缩试验 灰色理论 高径比
下载PDF
路用改良红黏土CT-三轴压缩试验及损伤演化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朵环 左双英 +2 位作者 杨兴之 郭明 张彦召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2-90,共9页
为解决路用红黏土压实性不良、水稳定差及反射裂缝破坏性强等工程问题,以某路基的原状红黏土和固化剂处理成的改良红黏土为研究对象,采用固结不排水方法进行三轴压缩及CT实时扫描试验。结果表明:改良红黏土的弹性模量比原状红黏土大,同... 为解决路用红黏土压实性不良、水稳定差及反射裂缝破坏性强等工程问题,以某路基的原状红黏土和固化剂处理成的改良红黏土为研究对象,采用固结不排水方法进行三轴压缩及CT实时扫描试验。结果表明:改良红黏土的弹性模量比原状红黏土大,同时峰值强度和残余强度也高;对试样细-微观结构和CT参数演化分析中发现,改良红黏土内部微观结构变形比原状红黏土稳定。以CT均值定义改良红黏土样的损伤变量,通过曲线突变点找初始损伤点,从而建立新的损伤变量方程和相关曲线可知,损伤变量随围压增大而减少,即围压对改良红黏土样有"约束损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红黏土 CT扫描 三轴压缩试验 应力-应变曲线 损伤演化
下载PDF
Evolution of deformation property and strength component mobilization for thermally treated Beishan granite under compression 被引量:4
14
作者 CHEN Shi-wan LIANG Feng +1 位作者 zuo shuang-ying WU Dao-yo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1年第1期219-234,共16页
The cohesion weakening and friction strengthening(CWFS)model for rock reveals the strength components mobilization process during progressive brittle failure process of rock,which is very helpful in understanding mech... The cohesion weakening and friction strengthening(CWFS)model for rock reveals the strength components mobilization process during progressive brittle failure process of rock,which is very helpful in understanding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rock.However,the used incremental cyclic loading−unloading compression test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strength components is very complicated,which limits the application of CWFS model.In this paper,incremental cyclic loading−unloading compression test was firstly carried out to study the evolution of deformation and the strength properties of Beishan granite after various temperatures treated under different confining pressures.We found the axial and lateral unloading modulus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applied stress and damage state of rock.Based on these findings,we can accurately determine the plastic strain during the entire failure process using conventional tri-axial compression test data.Furthermore,a strength component(cohesive and frictional strength)determination method was developed using conventional triaxial compression test.Using this method,we analyzed the variation of strength mobilization and deformation properties of Beishan granite after various temperatures treated.At last,a non-simultaneous strength mobilization model for thermally treated granite was obtained and verified by numerical simulation,which demonstrated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strength determination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rength components mobilization secant unloading modulus Beishan granite thermally treated post-failure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