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七个运行参数建立煤粉锅炉NO_x排放模型(英文)
1
作者 Yue-lan WANG zeng-yi ma +5 位作者 Hai-hui YOU Yi-jun TANG Yue-liang SHEN Ming-jiang NI Yong CHI Jian-hua YAN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A(Applied Physics &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4期315-328,共14页
目的:采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建立煤粉锅炉NO_x排放模型,即建立输入参数与NO_x之间的关系。合理选择输入参数不仅会降低模型的复杂度,而且会提高模型的精度。为此,本文探讨各输入参数对模型的影响,并最终保留合适数量的输入参数建立NO_... 目的:采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建立煤粉锅炉NO_x排放模型,即建立输入参数与NO_x之间的关系。合理选择输入参数不仅会降低模型的复杂度,而且会提高模型的精度。为此,本文探讨各输入参数对模型的影响,并最终保留合适数量的输入参数建立NO_x排放模型。创新点:1.采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建立NO_x排放模型;2.通过敏感性分析确定模型的最终输入参数。方法:1.根据专家知识及运行经验确定NO_x排放模型的初始输入参数(图2);2.根据锅炉的运行历史数据,采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建立NO_x排放模型;3.采用敏感性分析方法确定NO_x排放模型的最终输入参数(图11),并用其进行建模以验证模型的有效性。结论:1.采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建立的1000 MW超超临界前后墙对冲锅炉NO_x排放模型,可靠性和精度较高;2.经过敏感性分析,NO_x排放模型的输入参数由初始的33个降为7个,模型的复杂度降低且精度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氧化物 煤粉锅炉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输入参数 敏感性分析
原文传递
危险废物焚烧炉含氟废物焚烧过程中氟的演化及分布特征(英文) 被引量:5
2
作者 Wen-han LI zeng-yi ma +2 位作者 Jian-hua YAN Qun-xing HUANG Xu-guang JIANG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A(Applied Physics &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8期564-576,共13页
目的:含氟废物焚烧过程排放的氟化物会危害人体健康,造成环境污染。本文旨在探究含氟废物焚烧过程中氟的析出特性、氟在焚烧系统中的分布特征以及氟在焚烧灰渣中的赋存形态。这对评估含氟废物在焚烧过程中造成的氟污染以及污染控制具有... 目的:含氟废物焚烧过程排放的氟化物会危害人体健康,造成环境污染。本文旨在探究含氟废物焚烧过程中氟的析出特性、氟在焚烧系统中的分布特征以及氟在焚烧灰渣中的赋存形态。这对评估含氟废物在焚烧过程中造成的氟污染以及污染控制具有重要意义。创新点:1.系统研究了氟在焚烧过程中的释放特征以及氟在整个焚烧系统中的质量流,对评估焚烧过程中的氟污染及污染控制具有重要意义;2.系统研究了焚烧灰渣中氟的赋存形态,为后续灰渣中氟污染控制研究奠定基础。方法:1.采用热重红外联用方法,分析研究含氟废物热解过程中氟的析出特性(图4和6);2.采用高温燃烧水解-离子色谱的方法,测定焚烧灰渣中的氟含量,并结合灰渣量等数据,得到氟在焚烧系统的分布特征(图10和11);3.采用连续化学萃取法,得到焚烧灰渣中氟的赋存形态(图12和13)。结论:1.热解过程中,含氟废物中氟主要以氟化氢和氟化硅形式释放;氟化氢的释放可以分为3个温度区:123.5~757.5°C、757.5~959.6°C及959.6°C以上;氟化硅的释放主要集中在132.6~684.0°C。2.焚烧过程中,超过79.17%的氟被湿法脱酸系统吸收,不到20.73%的氟存在于焚烧灰渣中;排放到大气中的氟占比小于0.12%。3.底渣和燃尽室灰中的氟主要以残余态存在;余热锅炉灰和布袋飞灰中水溶态、交换态和酸溶态氟的比例之和均在8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污染 危废焚烧 含氟废物 释放特性 分布特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