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BP和LSSVM的径流分频预测模型构建
1
作者 张炳林 李俊 宋松柏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54-263,275,共11页
针对径流序列具有较强的随机性和波动性特征,提出一种短期月径流预测混合模型CEEMDAN-VMD-(BP,LSSVM)-LSSVM。首先利用自适应白噪声完整集成经验模态分解(CEEMDAN,complete 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with adaptive noise... 针对径流序列具有较强的随机性和波动性特征,提出一种短期月径流预测混合模型CEEMDAN-VMD-(BP,LSSVM)-LSSVM。首先利用自适应白噪声完整集成经验模态分解(CEEMDAN,complete 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with adaptive noise)将径流序列分解为高频、中频和低频分量,再利用变分模态分解(VMD,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方法进一步分解高频分量,并根据样本熵对两次分解得到的子序列进行整合,采用麻雀搜索算法优化的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back-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least square support vector machine)分别预测高频分量和中低频分量,最后将不同频率分量训练期的拟合值作为LSSVM的输入,进行二次预测得到最终的径流预测结果。将提出的模型应用于黑河流域莺落峡站和祁连站的月径流预测,验证期相关系数和纳什效率系数均达到0.99以上,对比其他8组对照模型,该模型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可以应用于实际的短期月径流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预测 经验模态分解 变分模态分解 样本熵 神经网络 支持向量机
下载PDF
冰川前缘冰舌区可培养细菌多样性及抗辐射-抗氧化特征——以老虎沟12号冰川为例
2
作者 朱培世 刘阳 +7 位作者 徐业腾 汪金秀 张昺林 陈拓 刘光琇 张威 张松林 章高森 《冰川冻土》 CSCD 2024年第2期697-709,共13页
全球变化导致气温上升加速冰川退缩,冰川前缘进化出大量抗辐射-抗氧化微生物资源。细菌作为影响冰川前缘演替过程的重要类群之一,对其冰舌区新融化的冰碛物生境中抗辐射-抗氧化细菌的研究却较为少见。基于16S rRNA基因序列系统发育学的... 全球变化导致气温上升加速冰川退缩,冰川前缘进化出大量抗辐射-抗氧化微生物资源。细菌作为影响冰川前缘演替过程的重要类群之一,对其冰舌区新融化的冰碛物生境中抗辐射-抗氧化细菌的研究却较为少见。基于16S rRNA基因序列系统发育学的研究,不仅对老虎沟12号冰川前缘冰舌区冰碛物生境可培养细菌多样性进行研究,同时对菌株的抗辐射和抗氧化能力进行筛选和评估。研究表明,研究区域分离出的259株细菌分别归属于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异常球菌-栖热菌门(Deinococcus-Thermus),其中放线菌门的菌株数量最多,其次是变形菌门>拟杆菌门>厚壁菌门>异常球菌-栖热菌门;在物种多样性方面,放线菌门和变形菌门是物种丰富度最高的门。TN、TOC、WC和pH是影响可培养细菌群落结构的主要因素。UVC辐照强度的D10(致死率为10%)剂量高于100 J·m^(-2)的菌株占可培养细菌总数的94.9%,过氧化氢耐受浓度的D10剂量高于10 mmol·L^(-1)的菌株占100%;其中有20株抗辐射菌株氧化胁迫后的存活率在90%以上。此外,氧化胁迫后存活率高于Deinococcus-radiodurans R1的菌株均是100 J·m^(-2)UVC辐照后抗辐射存活率高于50%的抗辐射菌株。该研究不仅可以为冰川前缘环境中细菌的多样性和生态适应性提供理论基础,也可以为后续辐照、氧化损伤保护机制的研究提供丰富的抗辐射-抗氧化冰川细菌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虎沟12号冰川 可培养细菌 抗辐射-抗氧化 冰碛物
下载PDF
“互动课堂”助推农村学校美育教学实践研究
3
作者 温应才 张冰霖 李雄文 《龙岩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123-128,共6页
近年来,美育课程教育教学质量提升问题受到各方关注,农村学校美育教学质量不高且提升困难是比较普遍的现象。龙岩市永定区针对所在地区农村学校美育教学的现实困境,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支持下,通过试点建设校际互动课堂助推农村学校美... 近年来,美育课程教育教学质量提升问题受到各方关注,农村学校美育教学质量不高且提升困难是比较普遍的现象。龙岩市永定区针对所在地区农村学校美育教学的现实困境,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支持下,通过试点建设校际互动课堂助推农村学校美育教学,为农村学校美育教学常态化、规模化开展提供经验,也为推动区域城乡学校美育教学均衡发展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际互动课堂 美育教学 教育均衡
下载PDF
模型初始场同化技术在黄孝河机场河流域模型中的应用
4
作者 高芳 周毅 +5 位作者 陈俊 刘畅 张诗雄 吴明明 张炳林 薛媛冬 《净水技术》 CAS 2024年第S01期254-264,共11页
文章介绍了模型初始场同化技术在黄孝河机场河流域(简称“黄机流域”)在线模拟预测中的应用。降雨存在时空分布的不规律,导致黄机流域管网水位复杂变化,预测与实测差异大、预测结果偏小问题突出。为充分利用流域内有限的监测点数据,实... 文章介绍了模型初始场同化技术在黄孝河机场河流域(简称“黄机流域”)在线模拟预测中的应用。降雨存在时空分布的不规律,导致黄机流域管网水位复杂变化,预测与实测差异大、预测结果偏小问题突出。为充分利用流域内有限的监测点数据,实现对流域的快速滚动预测,同时确保预测的准确性,创新性地将模型初始场同化技术应用到黄机流域模型中,进行每10 min一次的在线模拟预测。应用结果表明,初始场同化技术在城市管网及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中的应用具有可行性。黄机流域模型采用初始场同化技术后,在线模拟准确度大幅提升,目前初始场同化技术已正式上线,为黄机系统的溢流风险提供一定程度上可靠的在线模拟预测。未来将通过增加可供同化的监测点位,提供稳定可靠的监测数据;融合实际调度规则,掌握现场实时调度的工况等手段,继续优化提升预测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孝河机场河流域 模型 在线模拟 模型初始场同化 预测 准确度
下载PDF
新疆北部木斯岛冰川可培养细菌群落结构分布特征
5
作者 田茂 贾谱超 +7 位作者 吴玉洁 于雪 武师宇 张昺林 陈拓 刘光琇 王飞腾 张威 《冰川冻土》 CSCD 2024年第5期1692-1703,共12页
冰川作为地球主要的冰冻圈要素之一,蕴藏着丰富的微生物资源。本文通过培养和16S r RNA基因序列鉴定,研究了新疆北部木斯岛冰川的表层雪、表层冰、深层冰、表层融水和前沿土壤生境中的可培养细菌群落结构。结果表明,从木斯岛冰川中培养... 冰川作为地球主要的冰冻圈要素之一,蕴藏着丰富的微生物资源。本文通过培养和16S r RNA基因序列鉴定,研究了新疆北部木斯岛冰川的表层雪、表层冰、深层冰、表层融水和前沿土壤生境中的可培养细菌群落结构。结果表明,从木斯岛冰川中培养的细菌属于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奇异球菌-栖热菌门(Deinococcus-Thermus)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优势门为变形菌门和放线菌门,占所有分离菌株数量的78%。优势属为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和冷杆菌属(Cryobacterium),有15株细菌为潜在新种。在10℃和25℃下培养的菌落数分别为6.0×10^(1)~5.3×10^(3)CFU·m L^(-1)(CFU·g^(-1))和3.1×10^(1)~5.1×10^(3)CFU·m L^(-1)(CFU·g^(-1))。木斯岛冰川不同生境物种多样性差异较大,前沿土壤生境物种多样性最高,表层融水生境物种多样性最低。可培养细菌具有生境特异性,表层雪、表层冰、深层冰和前沿土壤生境分别有2、2、1和19个特有的属,假单胞菌属是五种生境的共有属,许多源自雪的细菌类群可以在不同生境中保存下来。在10℃和25℃下共培养出16个共有属,分别有9个和7个特有属。木斯岛冰川蕴含丰富的菌株多样性,可为开发冰川微生物资源提供数据支持和菌株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斯岛冰川 可培养细菌 群落结构
下载PDF
玉米转脂蛋白基因ZmLTP3启动子互作蛋白的筛选与鉴定
6
作者 邹华文 胡蓉蓉 +4 位作者 宁慧宇 沈艺 柯珂 张丙林 刘卫娟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2期107-112,共6页
转脂蛋白(Lipid transfer protein,LTP)广泛参与植物的各种生长发育进程及逆境响应,但对其表达调控规律的研究则鲜有报道。首先鉴定了ZmLTP3基因上游启动子的核心序列,进而构建了玉米(Zea mays L.)自交系B73的cDNA表达文库,克隆了ZmLTP... 转脂蛋白(Lipid transfer protein,LTP)广泛参与植物的各种生长发育进程及逆境响应,但对其表达调控规律的研究则鲜有报道。首先鉴定了ZmLTP3基因上游启动子的核心序列,进而构建了玉米(Zea mays L.)自交系B73的cDNA表达文库,克隆了ZmLTP3基因上游启动子区域,利用酵母单杂交技术筛选,筛选ZmLTP3基因启动子序列互作蛋白。通过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共筛选到13个互作蛋白cDNA。其中ZmLSD1具有典型的转录因子特征,属于C4类型锌指蛋白家族成员。EMSA检测结果表明,只有ZmLSD1蛋白可以与来自ZmLTP3基因启动子的DNA探针序列结合。上述结果表明ZmLSD1能与ZmLTP3基因启动子结合,并调控其表达的转录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Zea mays L.) CDNA文库 酵母单杂交 ZmLTP3 ZmLSD1 蛋白表达 EMSA
下载PDF
胶东夏甸金矿床构造-热历史:成岩-成矿年代学与磷灰石裂变径迹热年代学综合约束 被引量:2
7
作者 杨伟 张良 +5 位作者 张炳林 王偲瑞 李大鹏 叶广利 刘向东 秦秀合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57-376,共20页
胶东是全球唯一已知前寒武纪变质地体内的晚中生代巨型金成矿系统,其成矿机制独具特色,属胶东型金矿床成因新类型;深入剖析该成矿系统的形成、变化与保存过程对丰富和完善金成矿理论具有重要意义。夏甸超大型金矿床位于胶东招平金矿带... 胶东是全球唯一已知前寒武纪变质地体内的晚中生代巨型金成矿系统,其成矿机制独具特色,属胶东型金矿床成因新类型;深入剖析该成矿系统的形成、变化与保存过程对丰富和完善金成矿理论具有重要意义。夏甸超大型金矿床位于胶东招平金矿带中南段,赋存于晚侏罗世玲珑花岗岩和早白垩世郭家岭花岗岩中,是一典型的胶东型金矿床;该矿床成岩-成矿时代已有精确限定,但其精细演化过程与成矿后变化-保存尚缺乏有效约束,是开展矿床形成与隆升剥蚀研究的理想选择。因此,本文通过成岩-成矿年代学与磷灰石裂变径迹热年代学综合约束该矿床的构造-热历史,揭示其主控因素,提高对该成矿系统的认识,为深部找矿潜力评价提供支撑。本次获取的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玲珑花岗岩和郭家岭花岗岩分别于151.7±2.1Ma(2σ)和125.8±1.6Ma(2σ)侵位。区域已有黑云母和白云母^(40)Ar/^(39)Ar年龄表明玲珑岩体侵位后缓慢冷却,并发生韧性变形;郭家岭花岗岩则经历了同岩浆韧性变形和快速冷却;约于124Ma两者均冷却至350±50℃,区域发生韧脆性变形转换。夏甸金矿床与载金矿物共生的热液绢云母^(40)Ar/^(39)Ar和热液独居石U-Pb年龄表明,该区于约120Ma发生大规模脆性构造活动和金成矿作用。本文利用采自夏甸金矿床-652m中段532巷道中包括主控矿断层上、下盘经历不同变形程度的7件岩/矿石样品进行磷灰石裂变径迹(AFT)分析。除遭受异常热事件影响的主断裂上盘次级断层断层泥样品外,其余6件样品AFT中值年龄在32.5±1.7Ma(1σ)至23.6±2.9Ma(1σ)之间,其径迹长度平均值低于14μm(范围为12.0±0.3μm~13.8±0.3μm)、为单峰分布、并略具负偏斜特征,表明该矿床大致在32~23Ma单调缓慢通过磷灰石裂变径迹部分退火带(125~60℃)。综合区域已有热年代学资料与上述锆石U-Pb、AFT数据,重建了夏甸金矿床自赋矿玲珑和郭家岭花岗岩侵位以来的构造-热演化历史,计算出自120Ma金成矿至今该矿床平均冷却和剥蚀速率分别为1.8℃/Myr和0.059km/Myr,总剥蚀量约为7km,对比前人对胶西北地区整体剥蚀程度与深部成矿潜力的定量评估以及目前~1.5km的钻孔最大见矿深度,推断其深部找矿潜力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灰石裂变径迹 构造-热历史 矿床变化与保存 夏甸金矿床 胶东
下载PDF
青藏高原冬克玛底冰川可培养细菌群落特征研究
8
作者 贾谱超 张威 +5 位作者 刘阳 田茂 张昺林 章高森 刘光琇 陈拓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897-1910,共14页
冬克玛底冰川作为重要的长江源头之一,近年来主要以冰川气候、地质变化等自然地理方向的研究为主,而对于冬克玛底冰川不同生境中可培养细菌多样性及群落构成的研究还鲜有报道。为了阐明冬克玛底冰川可培养细菌多样性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 冬克玛底冰川作为重要的长江源头之一,近年来主要以冰川气候、地质变化等自然地理方向的研究为主,而对于冬克玛底冰川不同生境中可培养细菌多样性及群落构成的研究还鲜有报道。为了阐明冬克玛底冰川可培养细菌多样性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关系,发掘冰川微生物资源,针对冬克玛底冰川雪、冰和融水3种生境开展了研究。采用传统可培养法分离菌株,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方法进行菌株鉴定,统计学方法分析可培养细菌多样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本研究中可培养细菌分属于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其中放线菌门为优势菌门,库克菌属(Kocuria)、微杆菌属(Microbacterium)和马赛菌属(Massilia)为优势菌属。不同生境中的可培养细菌数量、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均不同,冰样中可培养细菌数量最多、群落结构复杂并且多样性最高。冬克玛底冰川分离的36个菌属中有8个菌属未从其他冰川分离出。冰川不同生境中可培养细菌群落结构差异较大;Cl^(-)和Ca^(2+)含量及pH是影响可培养细菌数量和多样性的主要环境因子;可培养细菌中32.21%的菌株为潜在新种。冬克玛底冰川蕴含丰富的微生物资源库,此次研究发现潜在新种46株,可以为冰冻圈微生物资源开发及利用提供数据支撑及菌种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冬克玛底冰川 可培养细菌 群落结构特征
下载PDF
玉米甘油-3-磷酸酰基转移酶基因ZmGPAT13生物信息学及表达特性分析
9
作者 李鑫 柯珂 +4 位作者 任晓晨 刘皓宇 张丙林 刘卫娟 邹华文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901-909,共9页
【目的】对玉米(Zea mays L.)甘油-3-磷酸酰基转移酶(Glycerol-3-phosphate acyltransferase,GPAT)家族成员ZmGPAT13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和在不同非生物胁迫处理下的基因表达模式变化检测,为进一步研究ZmGPAT13的生物学功能奠定理论基础... 【目的】对玉米(Zea mays L.)甘油-3-磷酸酰基转移酶(Glycerol-3-phosphate acyltransferase,GPAT)家族成员ZmGPAT13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和在不同非生物胁迫处理下的基因表达模式变化检测,为进一步研究ZmGPAT13的生物学功能奠定理论基础。【方法】通过TAIR和MaizeGDB数据库获得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和玉米中GPAT家族蛋白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进行理化性质、蛋白结构、亚细胞定位、保守基序、系统进化、磷酸化位点和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等分析,并采用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对ZmGPAT13在不同组织部位及甘露醇(Mannitol)、NaCl、脱落酸(ABA)、高温(42℃)、低温(4℃)处理下的相对基因表达量进行分析。【结果】ZmGPAT13是一个定位于线粒体的跨膜蛋白,与部分GPAT家族成员含有排序相同的15个保守基序(motif),且与拟南芥中AtGPAT1的亲缘关系最近;预测分析发现ZmGPAT13含有62个磷酸化位点,可能与玉米中多个GPATs存在相互作用关系;ZmGPAT13基因启动子富含多种与低温和ABA响应等相关的顺式作用元件。通过qRT-PCR技术对ZmGPAT13组织表达模式分析发现ZmGPAT13的相对基因表达量在胚芽鞘(Coleoptile)中最高,根(Root)中次之,叶片(Leaf)中最低;甘露醇(Mannitol)、NaCl、脱落酸(ABA)及高温(42℃)和低温(4℃)处理均能诱导ZmGPAT13的基因表达显著上调。【结论】玉米中ZmGPAT13具有高度的进化保守性,可能通过转录水平的变化参与调控玉米对干旱、盐、高温和低温等非生物胁迫的响应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甘油-3-磷酸酰基转移酶 ZmGPAT13 生物信息学分析 非生物胁迫
下载PDF
后疫情时期网络直播教学的理性审思 被引量:23
10
作者 张炳林 付瑞 李丁丁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3-80,共8页
网络直播教学受网络教学能力、网络学习自治及网络环境影响,在教师教、学生学、技术应用方面显现出一些问题。后疫情时期,教师开展网络直播教学,应根据教学需要合理选择直播平台、灵活选择或组合教学模式,从数字化资源搜集与开发、网络... 网络直播教学受网络教学能力、网络学习自治及网络环境影响,在教师教、学生学、技术应用方面显现出一些问题。后疫情时期,教师开展网络直播教学,应根据教学需要合理选择直播平台、灵活选择或组合教学模式,从数字化资源搜集与开发、网络学习活动设计、网络直播“距离感”、直播教学过程监管、直播学习情感体验以及直播教学反思等方面优化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性审思 网络直播 直播教学 优化策略
下载PDF
玉米转录因子ZmbZIP77基因克隆及表达分析
11
作者 邹华文 郭凯 +6 位作者 张莹莹 侯留迪 朱叶青 胡蓉蓉 周开明 张丙林 刘卫娟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1年第2期89-94,共6页
碱性亮氨酸拉链蛋白(Basic Leucine Zipper,bZIP)是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中的一类转录因子,广泛参与植物多种生理进程。从玉米(Zea mays L.)中克隆出1个碱性亮氨酸拉链蛋白家族成员ZmbZIP77,对该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采用实时荧光定... 碱性亮氨酸拉链蛋白(Basic Leucine Zipper,bZIP)是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中的一类转录因子,广泛参与植物多种生理进程。从玉米(Zea mays L.)中克隆出1个碱性亮氨酸拉链蛋白家族成员ZmbZIP77,对该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了其在玉米不同组织部位及不同胁迫处理下的表达谱。结果表明,ZmbZIP77与其他bZIP家族成员一样,均含有1个保守的GBF1(Plant G-box binding factor 1)结构域,暗示它和该家族中其他成员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功能;根据bZIP序列的同源性,植物bZIP序列可以分为3类,ZmbZIP77位于第Ⅱ类,与小麦Wlip9a和拟南芥AtbZIP10亲缘关系最近;玉米ZmbZIP77基因在根中表达量最高,胚芽鞘次之,在叶中表达量最低;高温、干旱和脱落酸均能显著诱导玉米根中ZmbZIP77的表达,提示ZmbZIP77可能在玉米组织发育及逆境胁迫响应中起到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Zea mays L.) 碱性亮氨酸拉链蛋白 转录因子 非生物胁迫
下载PDF
ZmLTP3基因对玉米的遗传转化及耐盐性鉴定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云富 江敏 +3 位作者 宁慧宇 张丙林 邹华文 吴忠义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6,共6页
为探讨转脂蛋白在非生物逆境中的作用,将Zm LTP3基因利用花粉管通道法转入玉米自交系京2416中,在PCR和EPSPS速测试纸鉴定基础上连续自交获得转基因阳性株系。以转基因株系OE6、OE10、OE18作为试验组,以自交系京2416为对照(WT),进行盐胁... 为探讨转脂蛋白在非生物逆境中的作用,将Zm LTP3基因利用花粉管通道法转入玉米自交系京2416中,在PCR和EPSPS速测试纸鉴定基础上连续自交获得转基因阳性株系。以转基因株系OE6、OE10、OE18作为试验组,以自交系京2416为对照(WT),进行盐胁迫处理,比较二者之间在形态指标和生理指标方面的差异。结果显示,在正常生长条件下,转基因株系与野生型的各项指标均无显著差异。在盐胁迫条件下,与野生型相比,转基因株系的株高、茎基宽、根长、鲜质量、干质量及叶绿素含量均显著增加,表现出较好的生长状态;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及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也显著升高,显示出较高的活性氧清除能力;同时,丙二醛(MDA)含量及相对外渗电导率水平则显著下降,暗示其体内较低程度的细胞伤害水平。以上结果表明,Zm LTP3基因的过量表达可提高玉米的耐盐胁迫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mLTP3基因 花粉管通道法 转基因玉米 耐盐性
下载PDF
禽类β-防御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娟 刘阳 +8 位作者 牛军波 章高森 张威 张昺林 伍修锟 陈熙明 李师翁 陈拓 刘光琇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9-43,共5页
禽类β-防御素是一种小的阳离子非糖基化的多肽,仅存于禽类体中,不仅具有广谱的抗菌活性,还在禽类的免疫调节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文章讨论了禽类β-防御素的结构、在组织中的分布、进化、抗菌特性和免疫活性,介绍了禽类β-防御素的... 禽类β-防御素是一种小的阳离子非糖基化的多肽,仅存于禽类体中,不仅具有广谱的抗菌活性,还在禽类的免疫调节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文章讨论了禽类β-防御素的结构、在组织中的分布、进化、抗菌特性和免疫活性,介绍了禽类β-防御素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类β-防御素 进化 免疫调控 抗菌特性
下载PDF
信息技术在儿童教育中应用的逻辑审视与路径创新 被引量:8
14
作者 张炳林 王淳 张肖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17-122,129,共7页
儿童教育对儿童终身发展具有深远影响。信息技术融入儿童教育拓展了教育教学工具与空间,对儿童认知发展、思维培养以及儿童个性心理形成均具有积极作用。然而,受儿童心理发展不成熟及信息技术功能局限性影响,信息技术在儿童教育中的应... 儿童教育对儿童终身发展具有深远影响。信息技术融入儿童教育拓展了教育教学工具与空间,对儿童认知发展、思维培养以及儿童个性心理形成均具有积极作用。然而,受儿童心理发展不成熟及信息技术功能局限性影响,信息技术在儿童教育中的应用面临一些困境。以发展适宜性为指导,准确理解并把握其内涵,开展儿童教育信息化实践具有科学性与创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技术 儿童教育﹔逻辑审视 发展适宜性 路径创新
下载PDF
陕西省水资源综合利用水平评价与动态演进预测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炳林 王秉琦 +2 位作者 甄俊杰 王成军 王若轩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67-72,共6页
为了解陕西省水资源利用现状,促进水资源有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从水资源承载力与水资源管理韧性弹性适配视角,构造陕西省水资源综合利用水平评价模型,采用纵横向拉开档次法对陕西省2013—2020年水资源综合利用水平进行测度,并对未来一... 为了解陕西省水资源利用现状,促进水资源有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从水资源承载力与水资源管理韧性弹性适配视角,构造陕西省水资源综合利用水平评价模型,采用纵横向拉开档次法对陕西省2013—2020年水资源综合利用水平进行测度,并对未来一定时期内的演进趋势进行预测。结果表明:陕西省水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具有差异化明显、震荡式下降的特点,总体上表现为先下降后提升的动态演化过程,存在两极分化的趋势;陕西省水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整体呈现条件收敛特征,相同水平的邻近地区会进一步强化低水平与中低水平地区的路径依赖;随着邻近地区水资源综合利用水平的提升,低水平地区实现跃迁的概率增大,表现出显著的示范带动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承载力 水资源管理韧性 系统适配 动态演化 趋势预测 陕西省
下载PDF
Assessment of organic compost and biochar in promoting phytoremediation of crude-oil contaminated soil using Calendula officinalis in the Loess Plateau, China 被引量:4
16
作者 WANG Jincheng JING Mingbo +5 位作者 zhang Wei zhang Gaosen zhang binglin LIU Guangxiu CHEN Tuo ZHAO Zhiguang 《Journal of Arid Land》 SCIE CSCD 2021年第6期612-628,共17页
The Loess Plateau,located in Gansu Province,is an important energy base in China because most of the oil and gas resources are distributed in Gansu Province.In the last 40 a,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this region has b... The Loess Plateau,located in Gansu Province,is an important energy base in China because most of the oil and gas resources are distributed in Gansu Province.In the last 40 a,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this region has been extremely destroyed due to the over-exploitation of crude-oil resources.Remediation of crude-oil contaminated soil in this area remains to be a challenging task.In this study,in order to elucidate the effects of organic compost and biochar on phytoremediation of crude-oil contaminated soil(20 g/kg)by Calendula officinalis,we designed five treatments,i.e.,natural attenuation(CK),planted C.officinalis only(P),planted C.officinalis with biochar amendment(PB),planted C.officinalis with organic compost amendment(PC),and planted C.officinalis with co-amendment of biochar and organic compost(PBC).After 152 d of cultivation,total petroleum hydrocarbons(TPH)removal rates of CK,P,PB,PC and PBC were 6.36%,50.08%,39.58%,73.10%and 59.87%,respectively.Shoot and root dry weights of C.officinali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by 172.31%and 80.96%under PC and 311.61%and 145.43%under PBC,respectively as compared with P(P<0.05).Total chlorophyll contents in leaves of C.officinalis under P,PC and PBC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by 77.36%,125.50%and 79.80%,respectively(P<0.05)as compared with PB.Physical-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enzymatic activity of soil in different treatments were also assessed.The highest total N,total P,available N,available P and SOM(soil organic matter)occurred in PC,followed by PBC(P<0.05).C.officinalis rhizospheric soil dehydrogenase(DHA)and polyphenol oxidase(PPO)activities in PB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other treatments(P<0.05).The values of ACE(abundance-based coverage estimators)and Chao 1 indices for rhizospheric bacteria were the highest under PC followed by PBC,P,PB and CK(P<0.05).However,the Shannon index for bacteria was the highest under PC and PBC,followed by P,PB and CK(P<0.05).In terms of soil microbial community composition,Proteiniphilum,Immundisolibacteraceae and Solimonadaceae were relatively more abundant under PC and PBC.Relative abundances of Pseudallescheria,Ochroconis,Fusarium,Sarocladium,Podospora,Apodus,Pyrenochaetopsis and Schizothecium under PC and PBC were higher,while relative abundances of Gliomastix,Aspergillus and Alternaria were lower under PC and PBC.As per the nonmetric multidimensional scaling(NMDS)analysis,application of organic compost significantly promoted soil N and P contents,shoot length,root vitality,chlorophyll ratio,total chlorophyll,abundance and diversity of rhizospheric soil microbial community in C.officinalis.A high p H value and lower soil N and P contents induced by biochar,altered C.officinalis rhizospheric soil microbial community composition,which might have restrained its phytoremediation efficiency.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organic compost-assisted C.officinalis phytoremediation for crude-oil contaminated soil was highly effective in the Loess Plateau,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tal petroleum hydrocarbons soil physical-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plant physiological parameters soil enzyme microbial community composition
下载PDF
Blue-Green Electroluminescence of Free-Standing Diamond Thin Films 被引量:3
17
作者 zhang binglin SHEN Shupo +4 位作者 WANG Jian’en HE Jintian Howard R.Shanks Moeljanto W.Leksono Robert Girvan 《Chinese Physics Letters》 SCIE CAS CSCD 1994年第4期235-238,共4页
Blue-green electroluminescence has been observed in free-standing diamond films which were deposited by microwave plasma assisted CVD on silicon substrates.The electroluminescence device is driven by a 60 Hz power sup... Blue-green electroluminescence has been observed in free-standing diamond films which were deposited by microwave plasma assisted CVD on silicon substrates.The electroluminescence device is driven by a 60 Hz power supply.The threshold voltage was about 112 V peak-to-peak.The electroluminescence spectrum at room temperature,showed a blue-green band with the peak centered at 485nm suggesting band A type emission.Electroluminescence was also observed at 77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ECTROLUMINESCENCE DIAMOND FILMS
下载PDF
利用正交实验制备金刚石薄膜及其场发射的研究
18
作者 高金海 张洁 +2 位作者 李成刚 张兵临 崔颖琦 《电子器件》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507-512,共6页
场发射阴极金刚石薄膜的制备方法有很多,利用微波等离子化学气相沉积的方法制备薄膜,文中详细介绍了正交分解法实验制备金刚石薄膜的过程。并对薄膜进行扫描电镜、拉曼光谱、X射线实验,分析了其形貌与结构;用场发射二级结构研究薄膜的... 场发射阴极金刚石薄膜的制备方法有很多,利用微波等离子化学气相沉积的方法制备薄膜,文中详细介绍了正交分解法实验制备金刚石薄膜的过程。并对薄膜进行扫描电镜、拉曼光谱、X射线实验,分析了其形貌与结构;用场发射二级结构研究薄膜的场发射性能,简单分析了金刚石薄膜的成因和场发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 正交实验 微米金刚石薄膜
下载PDF
Scattering Window Material:Transparent A1_(2)O_(3)Ceramics and Its Fabrication 被引量:1
19
作者 LI Yi SU Xiyu +2 位作者 SONG Lianke zhang binglin MENG Xiangsheng 《Chinese Physics Letters》 SCIE CAS CSCD 1995年第7期393-395,共3页
A kind of highly transparent A1_(2)O_(3)ceramics is fabricated in a way of reducing the scattering origins such as the boundary scattering and the facies-difference scattering.The ceramics is a hopeful substitute of t... A kind of highly transparent A1_(2)O_(3)ceramics is fabricated in a way of reducing the scattering origins such as the boundary scattering and the facies-difference scattering.The ceramics is a hopeful substitute of the optoelectronic detector windows made of crystalline A1_(2)O_(3)with several advantages such as lower cost,improvement of detecting accuracy and increase of the damage threshold et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RAMICS (3) TRANSPARENT
下载PDF
对羟基苯甲醛对模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修复作用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媛 代蓉 +2 位作者 张冰琳 贾媛媛 马琛婧 《中国药业》 CAS 2019年第12期11-14,共4页
目的探讨对羟基苯甲醛(PHBA)对模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以线栓法建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建模成功的20只大鼠分为模型组(等体积含吐温-80的蒸馏水)和PHBA组(20 mg/kg),各10只;设假手术组(等体积含吐温-80的蒸馏... 目的探讨对羟基苯甲醛(PHBA)对模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以线栓法建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建模成功的20只大鼠分为模型组(等体积含吐温-80的蒸馏水)和PHBA组(20 mg/kg),各10只;设假手术组(等体积含吐温-80的蒸馏水);各组灌胃相应药物,每天1次,连续14 d。给药7 d及14 d后,进行大鼠神经病学评分;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神经元特异核蛋白(NeuN)阳性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 (VEGF-A)、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神经病学评分和VEGF-A、BDNF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NeuN阳性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 <0. 05或P <0. 01);与模型组比较,PHBA组大鼠给药7 d及14 d后的神经病学评分显著降低,BDNF蛋白表达水平和NeuN阳性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大鼠给药7 d后的VEGF-A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 <0. 05或P <0. 01)。结论 PHBA可促进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神经的修复,其作用机制与促进内皮细胞释放神经营养因子VEGF-A和BDNF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羟基苯甲醛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神经营养因子 神经修复 大鼠 作用机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