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循环肿瘤细胞与循环肿瘤DNA在肝细胞癌中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杨小周 张灵强 +3 位作者 王凯强 王晶晶 樊海宁 阳丹才让 《河北医药》 CAS 2023年第3期446-450,共5页
肝细胞癌(HCC)是我国最常见且致死率非常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在全球癌症致死病因中排名第三位,每年导致超60万人死亡。肝细胞癌复发率高且缺乏有效的检测方式,还受到治疗方式的局限性影响,约有82.4%的患者会在罹患肝细胞癌之后的5年内死... 肝细胞癌(HCC)是我国最常见且致死率非常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在全球癌症致死病因中排名第三位,每年导致超60万人死亡。肝细胞癌复发率高且缺乏有效的检测方式,还受到治疗方式的局限性影响,约有82.4%的患者会在罹患肝细胞癌之后的5年内死亡。液体活检技术的进步给肝癌早期发现、治疗并提高生存率带来了希望;新分子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使得HCC循环肿瘤细胞(CTCs)与循环肿瘤DNA(ctDNA)的检测变得更加高效、准确。基于此,本文对CTCs和ctDNA的发现及其在肝细胞癌研究中取得的进展、潜在的临床价值等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肿瘤细胞 循环肿瘤DNA 肝细胞癌 液体活检 临床应用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与手术切除治疗早期泡型肝包虫病疗效对比 被引量:10
2
作者 顾贤波 王志鑫 +5 位作者 樊海宁 王海久 阳丹才让 任宾 张灵强 任利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151-1155,共5页
目的探讨早期泡型肝包虫病应用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MWA)与手术切除的疗效差异。方法回顾分析该院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早期泡型肝包虫病患者40例,依据治疗方式分为MWA组20例和手术组20例,分析两组患者的总胆红素、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 目的探讨早期泡型肝包虫病应用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MWA)与手术切除的疗效差异。方法回顾分析该院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早期泡型肝包虫病患者40例,依据治疗方式分为MWA组20例和手术组20例,分析两组患者的总胆红素、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白蛋白、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术前天冬氨酸转氨酶、丙氨酸转氨酶、总胆红素、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白蛋白、血小板计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总胆红素、血小板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和白细胞计数MWA组明显低于手术组(P<0.05),术后MWA组的血红蛋白和白蛋白明显高于手术组(P<0.05)。MWA组未发生术后感染、肾衰竭、肝功能衰竭、胆漏、出血等并发症,术后复查影像显示病灶稳定,未出现复发。手术组出现1例术后感染,无肾衰竭、肝功能衰竭、胆漏、出血等并发症,也未出现复发。术后住院天数及总费用方面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WA术治疗早期泡型肝包虫病能达到满意效果,MWA较手术切除具有术后恢复快、住院周期短、住院费用低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型肝包虫病 微波消融 手术切除 并发症
下载PDF
肝泡状棘球蚴病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3
作者 周启锋 任利 +1 位作者 张灵强 樊海宁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7年第11期2247-2250,共4页
肝泡状棘球蚴病是人感染多房棘球蚴绦虫的虫卵所引起的一种严重的寄生虫病。研究肝泡状棘球蚴病的发生发展机制对于探索新的诊疗手段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建立良好的实验动物模型是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通过查阅国内外包虫病动物模型建立... 肝泡状棘球蚴病是人感染多房棘球蚴绦虫的虫卵所引起的一种严重的寄生虫病。研究肝泡状棘球蚴病的发生发展机制对于探索新的诊疗手段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建立良好的实验动物模型是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通过查阅国内外包虫病动物模型建立的相关文献,对建立棘球蚴病实验动物模型的保种、实验动物的选择、建模方法、评估手段及其优缺点进行了综述,旨在为棘球蚴病动物模型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棘球蚴病 模型 动物 综述
下载PDF
血清巨噬细胞极化相关因子与多房棘球蚴病肝纤维化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鄂维建 芦永良 +4 位作者 祁秉民 庞明泉 王志鑫 张灵强 樊海宁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813-2818,共6页
目的探究血清巨噬细胞极化相关因子与多房棘球蚴病(AE)患者肝纤维化的关系。方法选择2018年9月—2020年10月青海大学附属医院肝胆胰外科AE患者120例,另外选取33例健康对照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比较2组受试者间及不同肝纤维化程度患者IL-6... 目的探究血清巨噬细胞极化相关因子与多房棘球蚴病(AE)患者肝纤维化的关系。方法选择2018年9月—2020年10月青海大学附属医院肝胆胰外科AE患者120例,另外选取33例健康对照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比较2组受试者间及不同肝纤维化程度患者IL-6、IL-10、TNFα、TGFβ1水平。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或Kruskal-Wallis H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血清巨噬细胞极化相关因子与AE患者肝纤维化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血清学检查对AE患者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采用Spearman法分析各指标与HAI评分和Metavir分期的相关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E组血清IL-6[13.97(9.64~23.62)pg/mL vs 1.30(0.35~2.71)pg/mL,Z=-5.980,P<0.001]、TNFα[2.26(1.65~4.13)pg/mL vs 1.40(1.04~2.10)pg/mL,Z=-3.114,P<0.01]、TGFβ1[3.64(2.71~5.72)pg/mL vs 2.91(2.20~3.35)pg/mL,Z=-2.594,P<0.05]水平均显著升高。且血清IL-6、TNFα水平升高是肝AE患者发生肝纤维化的独立危险因素[HR(95%CI):2.721(1.730~4.280)、3.527(1.158~10.747),P值均<0.05]。经ROC曲线分析,包虫抗体IgG联合血清IL-6、TNFα对于肝纤维化的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8.4%和95.8%,曲线下面积为0.951(95%CI:0.937~0.964),均高于IL-6、TNFα、包虫抗体IgG的单独诊断(Z值分别为-3.458、-4.011、2.379,P值均<0.05)。经Spearman分析,血清IL-6、TNFα、TGFβ水平与HAI评分(r值分别为0.560、0.644、0.465,P值均<0.001)、Metavir纤维化评分(r值分别为0.530、0.758、0.567,P值均<0.001)均呈正相关性,而血清IL-10与HAI评分(r=-0.232,P=0.011)和Metavir纤维化评分(r=-0.288,P=0.001)则呈负相关性。结论肝AE患者普遍存在巨噬细胞极化状态,且巨噬细胞极化相关因子IL-6、TNFα、TGFβ1水平与肝纤维化发生和进展有关,对于预测肝纤维化可提供一定的参考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棘球蚴病 肝硬化 巨噬细胞 白细胞介素类 肿瘤坏死因子Α 转化生长因子Β
下载PDF
肝泡型包虫病肝组织和血清中巨噬细胞极化特点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5
5
作者 鄂维建 芦永良 +2 位作者 张灵强 宇文昊 王志鑫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198-1202,共5页
目的探讨肝泡型包虫病肝组织和血清中巨噬细胞极化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9年2月30例肝泡型包虫病患者的肝组织标本和血液标本,均来自于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手术室,将肝脏标本分为病灶邻近(PL)组织和正常(N)肝脏组织,进行H... 目的探讨肝泡型包虫病肝组织和血清中巨噬细胞极化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9年2月30例肝泡型包虫病患者的肝组织标本和血液标本,均来自于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手术室,将肝脏标本分为病灶邻近(PL)组织和正常(N)肝脏组织,进行HE染色,并进行Child-Pugh肝功能分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CD86、CD11c和CD206阳性表达状态。另外收集30例健康人群地血液样本,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另外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M2/M1比值与肝功能指标的关系。结果经HE染色,PL肝组织中有大量炎症细胞浸润,且CD86^+巨噬细胞和CD206^+ M2型巨噬细胞阳性表达率和阳性细胞百分比/视野明显高于N肝组织(P <0.05);但PL肝组织和N肝组织中CD11c^+ M1型巨噬细胞阳性表达率和阳性细胞百分比/视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肝泡型包虫病PL肝组织中M2/M1比值(3.98±0.76)明显高于N肝组织(1.09±0.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并且M2/M1比值与患者谷丙转氨酶水平呈正相关性,与白蛋白水平呈负相关(P <0.05),且随着Child-Pugh肝功能分级升高,M2/M1比值增加。另外,肝泡型包虫病患者血清IL-6、TNF-ɑ和TGF-β1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群(P <0.05)。结论肝泡型包虫病患者病灶邻近肝组织中存在大量CD86^+巨噬细胞浸润,且以CD206^+ M2型巨噬细胞为主,M2/M1比值与患者肝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泡型包虫病 巨噬细胞极化 病灶邻近肝组织 白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下载PDF
石粉含量对C50花岗岩机制砂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2
6
作者 张凌强 陈倩 +1 位作者 黄兴 李北星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2154-2158,2177,共6页
结合三峡翻坝江北高速公路工程建设,采用花岗岩机制砂配制预应力T梁用C50混凝土,试验研究了机制砂石粉含量在3%~9%范围变化对C50机制砂混凝土工作性能、力学性能、收缩和耐久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机制砂石粉含量的增加,提高了配制等坍... 结合三峡翻坝江北高速公路工程建设,采用花岗岩机制砂配制预应力T梁用C50混凝土,试验研究了机制砂石粉含量在3%~9%范围变化对C50机制砂混凝土工作性能、力学性能、收缩和耐久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机制砂石粉含量的增加,提高了配制等坍落度混凝土所需减水剂掺量,增加了混凝土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混凝土的抗折强度在石粉含量5%时最大。随石粉含量的增加,混凝土的早期干缩增大,后期干缩在石粉含量7%时最大。另外,C50机制砂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随着石粉含量的增加而提高,抗冻等级均超过F300,石粉含量对其抗冻性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机制砂 石粉 混凝土 力学性能 耐久性
下载PDF
泡型肝包虫病的外科治疗现状 被引量:3
7
作者 邓旭 阳丹才让 +5 位作者 张灵强 王志鑫 王晶晶 王凯强 黄汉生 杨小周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963-1965,共3页
泡型肝包虫病(HAE)是由多房棘球蚴绦虫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性疾病。目前其治疗方式主要以根治性手术切除为主,药物治疗为辅。介绍了根治性手术切除、消融技术及姑息性手术等在HAE治疗中的应用现状;总结了自体肝移植的主要适应证,为选择治... 泡型肝包虫病(HAE)是由多房棘球蚴绦虫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性疾病。目前其治疗方式主要以根治性手术切除为主,药物治疗为辅。介绍了根治性手术切除、消融技术及姑息性手术等在HAE治疗中的应用现状;总结了自体肝移植的主要适应证,为选择治疗HAE的策略提供了一定的经验和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棘球蚴病 外科手术 治疗学
下载PDF
循环游离DNA在肝癌和肝相关性寄生虫病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后亚军 张灵强 樊海宁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30-432,共3页
液体活检是一种新型非侵入性检测方法,也是指导精准医疗应用的主要分子检测方法。液体活检主要包括:循环游离DNA(cf-DNA)、循环肿瘤细胞(CTC)、外泌体(exosomes)等,尤其是cf-DNA正在成为一种有价值的分子检测工具,特别是在肝癌的早期检... 液体活检是一种新型非侵入性检测方法,也是指导精准医疗应用的主要分子检测方法。液体活检主要包括:循环游离DNA(cf-DNA)、循环肿瘤细胞(CTC)、外泌体(exosomes)等,尤其是cf-DNA正在成为一种有价值的分子检测工具,特别是在肝癌的早期检测、诊断方面,以及最近在寄生虫感染累及肝脏疾病中的临床应用。综述了cf-DNA在肝癌和肝相关性寄生虫病中的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寄生虫病 循环游离DNA
下载PDF
梗阻性黄疸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杨小周 张灵强 +4 位作者 王晶晶 王凯强 杜飞 樊海宁 阳丹才让 《河北医药》 CAS 2022年第7期1083-1087,共5页
黄疸多种原因导致的肝脏代谢胆红素异常或者胆汁排出受阻而引发的胆红素在皮肤和皮下组织中沉积而出现的皮肤、巩膜黄染,皮肤瘙痒的一系列临床表现。黄疸根据病因主要分为胆汁淤积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和溶血性黄疸三大类。其中胆汁淤... 黄疸多种原因导致的肝脏代谢胆红素异常或者胆汁排出受阻而引发的胆红素在皮肤和皮下组织中沉积而出现的皮肤、巩膜黄染,皮肤瘙痒的一系列临床表现。黄疸根据病因主要分为胆汁淤积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和溶血性黄疸三大类。其中胆汁淤积性黄疸又称为梗阻性黄疸,其发病原因最为复杂,治疗手段最为多种多样,主要以外科手术切除、内镜治疗以及介入治疗等方法。本文系统性回顾和总结了梗阻性黄疸的治疗方法和进展,以便于在临床中对梗阻性黄疸的患者进行干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红素 梗阻性黄疸 外科手术 内镜治疗
下载PDF
肝脏囊性病变硬化治疗研究现状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小周 阳丹才让 +7 位作者 张灵强 王晶晶 韩军伟 王凯强 邓旭 黄汉生 谢国伟 杜飞 《中外医学研究》 2021年第33期193-196,共4页
肝囊肿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肝脏囊性疾病,肝囊肿包括两类,即寄生虫性肝囊肿和非寄生虫性肝囊肿。在寄生虫性肝囊肿中最为多见的病因是肝包虫感染所致的肝包虫病,非寄生虫性肝囊肿又包括先天性肝囊肿和后天形成的肝囊肿。一般情况下,较小... 肝囊肿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肝脏囊性疾病,肝囊肿包括两类,即寄生虫性肝囊肿和非寄生虫性肝囊肿。在寄生虫性肝囊肿中最为多见的病因是肝包虫感染所致的肝包虫病,非寄生虫性肝囊肿又包括先天性肝囊肿和后天形成的肝囊肿。一般情况下,较小囊肿可无临床表现而不需治疗,较大囊肿因占位效应产生压迫症状而需治疗,目前介入超声在诊断该疾病极为敏感,硬化治疗也在治疗该疾病发展越快,逐步进入前列,现将硬化治疗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囊肿 硬化剂 硬化治疗
下载PDF
成人Still病合并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致急性肝衰竭行肝移植1例报告
11
作者 马海英 刘彦 +4 位作者 李志琴 王虎 张灵强 陈虹 樊海宁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542-2544,共3页
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30岁,因"体检发现肝功能异常3周,皮肤巩膜黄染2周,意识障碍1 d"由北京地坛医院转入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就诊。患者于入院3周前体检时发现ALT、AST升高,后无明显诱因出现皮肤及巩膜黄染,伴发热、尿色加深,最高... 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30岁,因"体检发现肝功能异常3周,皮肤巩膜黄染2周,意识障碍1 d"由北京地坛医院转入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就诊。患者于入院3周前体检时发现ALT、AST升高,后无明显诱因出现皮肤及巩膜黄染,伴发热、尿色加深,最高体温可达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ILL病 成年型 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 肝功能衰竭 急性 肝移植
下载PDF
隧道洞渣加工机制砂在预制T梁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立人 王岩 +2 位作者 张仲权 张凌强 李北星 《交通科技》 2021年第4期12-16,共5页
为探讨隧道开挖的花岗岩洞渣加工机制砂在混凝土预制T梁中的应用可行性,依托三峡翻坝江北高速公路项目,研究花岗岩洞渣机制砂配制C50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与耐久性能,通过静载试验验证该机制砂混凝土预制T梁的承载能力。结果表明,利用隧道... 为探讨隧道开挖的花岗岩洞渣加工机制砂在混凝土预制T梁中的应用可行性,依托三峡翻坝江北高速公路项目,研究花岗岩洞渣机制砂配制C50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与耐久性能,通过静载试验验证该机制砂混凝土预制T梁的承载能力。结果表明,利用隧道花岗岩洞渣生产的机制砂可以制备出具有力学性能优良且具有高抗渗和抗冻性能的C50混凝土,且该机制砂混凝土预制T梁的刚度、强度及抗裂性满足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花岗岩洞渣 机制砂 混凝土 预制T梁 力学性能 应用
下载PDF
Nedl1基因敲除鼠匹鲁卡品癫痫模型的建立
13
作者 卢倩 刘梦佳 +1 位作者 张令强 邹丽萍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6期623-627,共5页
目的通过Nedl1(NEDD4-like ubiquitin protein ligase-1)基因敲除鼠(Nedl1-/-)构建匹鲁卡品癫痫模型,探讨Nedl1基因与癫痫之间的关系。方法C57BL/6小鼠通过Cre-Loxp系统构建Nedl1-/-小鼠。选择相同年龄野生型小鼠(Nedl1+/+)及Nedl1-/-小... 目的通过Nedl1(NEDD4-like ubiquitin protein ligase-1)基因敲除鼠(Nedl1-/-)构建匹鲁卡品癫痫模型,探讨Nedl1基因与癫痫之间的关系。方法C57BL/6小鼠通过Cre-Loxp系统构建Nedl1-/-小鼠。选择相同年龄野生型小鼠(Nedl1+/+)及Nedl1-/-小鼠,腹腔注射匹鲁卡品诱导癫痫发作,对两组小鼠癫痫发作情况进行统计,并且对比未造模时及癫痫模型建模1个月后两组小鼠海马Nissl染色、NPY(neuropeptide Y)染色。结果与Nedl1+/+小鼠相比,Nedl1-/-小鼠癫痫发作等级较轻(P=0.000),癫痫发作次数较少(P=0.004),首次出现3级以上发作的时间较长(P=0.016)。癫痫模型建模后Nedl1-/-小鼠全部存活,而Nedl1+/+小鼠死亡率为46.4%。癫痫模型建模后1个月Nissl染色显示Nedl1+/+小鼠海马CA1区细胞计数明显减少,DG区的细胞排列紊乱,明显固缩,Nedl1-/-小鼠海马Nissl染色无明显变化。癫痫模型建模后1个月NPY免疫荧光染色显示Nedl1+/+小鼠苔藓纤维发芽较Nedl1-/-小鼠明显。结论Nedl1-/-小鼠癫痫发作严重程度以及死亡率明显低于Nedl1+/+小鼠,癫痫模型后1个月,Nedl1-/-小鼠海马神经元损害及苔藓纤维发芽情况较Nedl1+/+小鼠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匹鲁卡品 基因敲除 泛素连接酶 苔藓纤维发芽
下载PDF
花岗岩机制砂品质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9
14
作者 黄志刚 陈敦法 +3 位作者 陈倩 吴大勇 张凌强 李北星 《交通科技》 2021年第1期119-124,共6页
机制砂的级配、细度模数、石粉含量、亚甲蓝(MB)值、有害物质含量等品质指标对混凝土性能产生重要影响。文中以花岗岩机制砂为细集料,研究机制砂细度模数(2.3~3.0)、石粉含量(质量分数,下同)(3%~9%)对C50混凝土工作性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机制砂的级配、细度模数、石粉含量、亚甲蓝(MB)值、有害物质含量等品质指标对混凝土性能产生重要影响。文中以花岗岩机制砂为细集料,研究机制砂细度模数(2.3~3.0)、石粉含量(质量分数,下同)(3%~9%)对C50混凝土工作性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及黑云母含量(1.2%~4.5%)对机制砂需水量比和砂浆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机制砂细度模数的降低或石粉含量的增加,可提高配制同等工作性混凝土所需减水剂掺量;当机制砂细度模数为2.8时,混凝土力学性能最佳,细度模数降至2.3时,混凝土力学性能显著降低;随着石粉含量增加,混凝土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增强,抗折强度在石粉含量为5%时最大。黑云母含量的增加增大了机制砂的需水量比,降低了机制砂砂浆的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机制砂 黑云母 混凝土 工作性 力学性能
下载PDF
囊型包虫病手术患者胆漏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展 胥瑾 +7 位作者 王海久 周瀛 任利 任宾 张灵强 许晓磊 叶海雯 樊海宁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41-246,共6页
目的通过分析肝囊型包虫病手术患者胆漏风险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建立个体化预测囊型包虫胆漏发生风险的列线图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0月于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手术治疗的203例囊型包虫患者临床资料,通过logistic回归筛选... 目的通过分析肝囊型包虫病手术患者胆漏风险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建立个体化预测囊型包虫胆漏发生风险的列线图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0月于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手术治疗的203例囊型包虫患者临床资料,通过logistic回归筛选出囊型包虫手术患者胆漏发生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独立危险因素,采用R软件建立囊型包虫胆漏发生风险的列线图预测模型,使用Bootstrap法进行模型验证,并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探索列线图模型对囊型包虫胆漏发生风险的预测效率。结果203例肝囊型包虫病手术患者发生胆漏54例,发生率为26.6%。碱性磷酸酶(ALP,OR=11.193,95%CI 5.066~24.731)、谷氨酰转移酶(GGT,OR=2.728,95%CI 1.246~5.975)、囊肿直径(OR=3.491,95%CI 1.550~7.861)、肝门部囊肿(OR=2.503,95%CI 1.176~5.329)是肝囊型包虫病患者术后发生胆漏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列线图模型预测该病手术患者胆漏发生风险的一致性指数为0.835,曲线下面积(ROC)为0.823(95%CI 0.754~0.892)。结论ALP、GGT、囊肿直径、肝门部囊肿是囊型包虫胆漏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列线图模型可更直观地评价该病手术患者胆漏发生的风险,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虫病 外科术后 胆漏 预测 列线图
原文传递
吲哚菁绿在肝泡型包虫病13例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才让东智 侯立朝 +4 位作者 张灵强 王志鑫 任利 王海久 樊海宁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94-97,共4页
目的探索吲哚菁绿荧光显像在肝泡型包虫病手术中的初步应用,总结术中使用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3例肝泡型包虫病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开腹手术,术中均注射吲哚菁绿,通过荧光采集系统收集图像... 目的探索吲哚菁绿荧光显像在肝泡型包虫病手术中的初步应用,总结术中使用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3例肝泡型包虫病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开腹手术,术中均注射吲哚菁绿,通过荧光采集系统收集图像,且术后进行随访。结果13例患者中女性7例,男性6例,年龄(37.9±14.7)岁,体重(57.4±11.3)kg。除1例患者为汉族,其余均为藏族。泡型包虫病灶不显影,正常肝组织发出绿色荧光。检测到灶旁区域荧光强度介于正常肝组织与病灶之间,怀疑为边缘带(还需病理证实)。1例患者病灶周围出现环形荧光增强影。3例(23.1%,3/13)患者存在肝表面微小病灶,其中2例影像学检查未发现,1例CT表现为条索状钙化影。病灶切除后剩余肝脏均未发现残留病灶(除外微波消融的病灶)。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术后并发症。7例患者完成随访,并未发现病灶复发。结论吲哚菁绿荧光显像在肝泡型包虫病外科手术中,在发现微小病灶、检测病灶残留等方面有优势,但还需要更多的研究进一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棘球吻病 肝切除术 吲哚菁绿 荧光显像技术
原文传递
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对肝泡型包虫病患者手术切除术后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叶海雯 许晓磊 +8 位作者 张灵强 庞明泉 邓勇 王海久 周瀛 任利 阳丹才让 侯立朝 樊海宁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52-355,共4页
目的分析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对肝泡型包虫病患者手术切除术后的影响以及不同HBV-DNA载量患者术后肝功能差异。方法选择青海大学附属医院2014年1月至2018年7月连续收治的肝泡型包虫病合并慢性乙肝患者28例纳入试验组,男性15列,女性13... 目的分析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对肝泡型包虫病患者手术切除术后的影响以及不同HBV-DNA载量患者术后肝功能差异。方法选择青海大学附属医院2014年1月至2018年7月连续收治的肝泡型包虫病合并慢性乙肝患者28例纳入试验组,男性15列,女性13例,平均年龄35岁,无乙肝肝泡型包虫病患者20例纳入对照组,男性7列,女性13例,平均年龄34岁。试验组根据HBV-DNA载量分为低水平组(HBV-DNA载量<200 IU/ml,n=6)、中水平组(HBV-DNA载量200~20000 IU/ml,n=15)、高水平组(HBV-DNA载量>20000 IU/ml,n=7)。比较两组肝切除术后并发症、肝功能等。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影响因素。比较不同HBV-DNA载量患者术后肝功能指标。结果对照组术后总胆红素10.6(8.3,16.9)μmol/L、直接胆红素5.3(3.4,10.0)μmol/L、凝血酶原时间13.6(13.0,15.8)s、并发症发生率25.0%(5/20),优于试验组12.6(8.4,46.9)μmol/L、6.7(3.1,26.4)μmol/L、15.4(13.5,18.1)s、78.6%(22/2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感染HBV(OR=4.593,95%CI:1.128~18.708)及术中出血量≥1000 ml(OR=2.200,95%CI:1.106~4.378)是肝泡型包虫病患者肝切除术后发生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三组不同HBV-DNA载量患者术后总胆红素、白蛋白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感染HBV的肝泡型包虫患者手术切除术后肝功能更差,更易发生并发症,但不同HBV-DNA载量患者术后肝功能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棘球蚴病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HBV-DNA载量 肝切除
原文传递
肝泡型包虫病微波消融术后急性肾损伤一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叶海雯 邓勇 +5 位作者 张灵强 许晓磊 王海久 周瀛 阳丹才让 樊海宁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945-946,共2页
晚期肝泡型包虫病(HAE)目前仍以手术治疗为主。由于一些病灶位置不利于肝切除,微波消融成为一种优先替补的治疗方式。微波消融对HAE的治疗具有较好的效果,但其严重并发症的发生不可忽视。本文报道了一例54岁HAE同时行肝切除和微波消融... 晚期肝泡型包虫病(HAE)目前仍以手术治疗为主。由于一些病灶位置不利于肝切除,微波消融成为一种优先替补的治疗方式。微波消融对HAE的治疗具有较好的效果,但其严重并发症的发生不可忽视。本文报道了一例54岁HAE同时行肝切除和微波消融术后出现的急性肾损伤患者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肾损伤 微波消融术 病灶位置 肝泡型包虫病 肝切除 HAE 不可忽视 手术治疗
原文传递
放射性125I粒子在泡型包虫病治疗中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贾凡 张灵强 +5 位作者 李梦轩 阳丹才让 柳源 庞明泉 王海久 樊海宁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74-377,共4页
目的探究放射性125I粒子对Sprague Dawley(SD)大鼠肝泡型包虫以及裸鼠皮下泡型包虫的影响。方法20只裸鼠,体质量20~24 g,10周龄,皮下种植多房棘球蚴原头节后分组干预。将接种成功的16只裸鼠分为实验组(n=8)、穿刺组(n=4)和模型组(n=4)... 目的探究放射性125I粒子对Sprague Dawley(SD)大鼠肝泡型包虫以及裸鼠皮下泡型包虫的影响。方法20只裸鼠,体质量20~24 g,10周龄,皮下种植多房棘球蚴原头节后分组干预。将接种成功的16只裸鼠分为实验组(n=8)、穿刺组(n=4)和模型组(n=4)。模型组无任何干预,穿刺组仅粒子穿刺针穿刺。实验组瘤体植入125I粒子。14只无特定病原体雄性SD大鼠,体质量280~320 g,12周龄,建立肝泡球蚴病模型。随后分为干预组(n=10)和对照组(n=4)。干预组病灶植入125I粒子。对照组仅开腹和关腹。两种模型动物均在干预45 d后处死。测定裸鼠瘤体大小变化。分别观察各组病灶泡型棘球蚴原头节活性和病理变化。结果干预第22、30、40天,实验组瘤体最大直径(10.7±5.2)mm、(10.9±5.0)mm、(8.5±4.3)mm,小于穿刺组(24.5±4.4)mm、(25.4±4.1)mm、(31.4±2.8)mm和模型组(22.5±7.3)mm、(25.0±5.4)mm、(26.7±6.3)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验组病灶中的原头节数量、活性低于穿刺组和模型组。光镜下,实验组泡型棘球蚴育囊及虫体结构明显被破坏,穿刺组和模型组泡型棘球蚴育囊的角质层和生发层结构清晰,含多个结构完整原头节。干预组与对照组SD大鼠的病理改变与裸鼠结果基本一致。结论放射性125I粒子对泡球蚴原头节具有杀伤作用进而抑制泡型包虫病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棘球蚴病 125I粒子 放射治疗 动物模型
原文传递
超声造影在肝多房棘球蚴病诊疗中的应用现状
20
作者 王晶晶 吕明德 +3 位作者 张灵强 王海久 樊海宁 阳丹才让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720-722,共3页
肝多房棘球蚴病又称肝泡型包虫病(hepatic alveolar echinococcosis,HAE),是由多房棘球蚴感染引起的一种世界广泛流行的人畜共患病[1]。在我国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南部、新疆北部、甘肃南部等地。对于多房棘球蚴而言,其主要终宿主是狐,... 肝多房棘球蚴病又称肝泡型包虫病(hepatic alveolar echinococcosis,HAE),是由多房棘球蚴感染引起的一种世界广泛流行的人畜共患病[1]。在我国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南部、新疆北部、甘肃南部等地。对于多房棘球蚴而言,其主要终宿主是狐,狗和猫次之,人是中间宿主,其成虫在上述动物的肠道诞下虫卵,虫卵随粪便排出,污染食物或者水源,人误食误饮后,在人体小肠内产生六钩蚴,经血运进入肝,致HAE。此病生长速度缓慢,潜伏期较长,主要以出芽或浸润的方式增殖,不仅可以直接侵犯邻近组织结构,还可以发生淋巴转移及血行转移,侵犯远处器官,如脑、肺等,故有“虫癌”之称[2]。该病发生早期,可无症状,随着病灶逐渐扩大,向周边组织浸润增殖,随之病灶周围血管和胆道也可能被缓慢侵蚀、压迫并向远处推移,病灶较大时甚至可发生液化或继发感染、肝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最后导致死亡,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疾病[3-4]。因此,早诊断早治疗至关重要。目前在临床上,HAE的主要诊断方法依旧是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MRI等,并结合病史进行诊断;治疗方法主要有手术切除(主要方法)、药物治疗、经皮肝包虫囊肿囊腔穿刺置管引流、微波消融治疗、肝移植等[5-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房棘球蚴病 肝包虫囊肿 终宿主 病灶周围 肝功能衰竭 人畜共患病 继发感染 超声造影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