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康德道德哲学中的“第三者”问题
1
作者 张任之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3-156,共14页
康德在《道德形而上学奠基》中将道德法则界定为先天综合命题,并在该书第三章中指出这类命题要通过某种“第三者”而可能。学界在关于这里的“第三者”是什么的问题上莫衷一是。凭借康德关于道德法则的“第三者”所提出的几个理论标准,... 康德在《道德形而上学奠基》中将道德法则界定为先天综合命题,并在该书第三章中指出这类命题要通过某种“第三者”而可能。学界在关于这里的“第三者”是什么的问题上莫衷一是。凭借康德关于道德法则的“第三者”所提出的几个理论标准,结合对《奠基》第三章的理论任务的分析,并联系于《纯粹理性批判》对于先天综合判断第三者问题的讨论,康德道德哲学中的第三者可以被确定为“自律”,并进一步解释为《实践理性批判》中的“模型”。“第三者”问题表明康德对道德如何在感性与知性交杂的二重化现象世界中实现的关切,对该问题的澄清将有助于我们更好理解《奠基》第三章乃至康德的整个道德哲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德 道德法则 第三者 自律 模型
下载PDF
数字平台企业高质量发展驱动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内在逻辑和实现路径
2
作者 张任之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2-130,共9页
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经济社会运行和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组织形态,数字平台企业高质量发展不仅是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引擎,也是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驱动力。当前,中国数字平台企业正处在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在推动创新突破、赋能... 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经济社会运行和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组织形态,数字平台企业高质量发展不仅是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引擎,也是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驱动力。当前,中国数字平台企业正处在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在推动创新突破、赋能实体经济发展、促进就业、参与国际竞争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与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具有深刻的逻辑必然性。数字平台企业高质量发展通过推动数字技术创新突破、驱动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以及推动数据要素价值创造,加快推进新质生产力不断涌现。然而,数字平台企业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面临着科技创新能力不足、赋能实体经济发展能力有待提升、人才储备薄弱以及国际化发展程度不高等诸多问题。基于以上内在逻辑,数字平台企业高质量发展驱动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实现路径,主要包括提升数字平台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推进数字平台企业赋能实体经济发展、加强数字平台企业人才引育力度以及提升数字平台企业国际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数字平台企业 高质量发展 数字技术
下载PDF
导电填料的选择性分布及浅色导电PP/PS共混物的制备
3
作者 何勇 张仁智 +3 位作者 桂豪冠 鲍光复 刁品云 姚超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71-177,共7页
以导电氧化钛晶须(C-TiO_(2))为填料,利用硬脂酸钠改性C-TiO_(2)实现其选择性分布,并采用弹性体氢化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SEBS)增容,通过熔融共混制备浅色导电C-TiO_(2)/聚丙烯(PP)/聚苯乙烯(PS)共混物。通过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和水... 以导电氧化钛晶须(C-TiO_(2))为填料,利用硬脂酸钠改性C-TiO_(2)实现其选择性分布,并采用弹性体氢化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SEBS)增容,通过熔融共混制备浅色导电C-TiO_(2)/聚丙烯(PP)/聚苯乙烯(PS)共混物。通过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和水接触角表征硬脂酸钠对C-TiO_(2)的改性效果。利用SEM观察导电共混物断面形貌,PP/PS共混物呈海-岛结构,改性后的C-TiO_(2)更倾向分布在PP相,同时SEBS的使用显著增强了PP/PS的界面黏附。测试了C-TiO_(2)对导电共混物白度、力学性能以及导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TiO_(2)提高了导电共混物的力学性能和白度,当C-TiO_(2)质量分数为23%时,导电C-TiO_(2)/PP/PS共混物体积电阻率低至7.16×10^(7)Ω·cm。制备的浅色导电C-TiO_(2)/PP/PS共混物在高色度要求的静电涂装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融共混 海-岛结构 改性 选择性分布 导电
下载PDF
施工期水位对盾构隧道最小埋深影响研究
4
作者 张人志 张庆丰 +1 位作者 杨新宇 王金龙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262-268,共7页
为探究穿江盾构隧道施工期地表水位对土体整体抗浮能力的影响,采用相似物理试验测量了不同半径与地表水位下隧道上浮过程中的阻力变化,揭示了隧道整体上浮过程中土体的破坏机理,推导了施工期不同地表水位下盾构隧道最小埋深计算方法,并... 为探究穿江盾构隧道施工期地表水位对土体整体抗浮能力的影响,采用相似物理试验测量了不同半径与地表水位下隧道上浮过程中的阻力变化,揭示了隧道整体上浮过程中土体的破坏机理,推导了施工期不同地表水位下盾构隧道最小埋深计算方法,并与试验结果相互验证。在浙江桐庐盾构隧道实例研究中发现,其最小埋深为10 m左右,为了确保最小埋深处的抗浮能力,上方土体的摩擦角、膨胀角与粘滞力最小容许值分别17.9°、8.4°和12.5 kPa,注浆压力最大容许值为2.15 bar。本文中最小埋深计算方法量化了地表水位对土体抗浮能力影响,适用于分析不同地表水位下盾构隧道整体抗浮最小埋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上浮 最小埋深 地表水位 盾构隧道
下载PDF
Meta分析有机肥施用对中国北方农田土壤CO2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28
5
作者 王晓娇 张仁陟 +4 位作者 齐鹏 焦亚鹏 蔡立群 武均 谢军红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99-107,共9页
为了探明中国北方地区不同气候类型、施肥措施、有机肥类型和试验年限下,有机肥施用(单施有机肥、有机无机肥配施)对生育期农田土壤CO2排放量的影响,该研究以不施肥、施用无机肥分别作为对照,根据已发表的相关田间试验数据,采用Meta分... 为了探明中国北方地区不同气候类型、施肥措施、有机肥类型和试验年限下,有机肥施用(单施有机肥、有机无机肥配施)对生育期农田土壤CO2排放量的影响,该研究以不施肥、施用无机肥分别作为对照,根据已发表的相关田间试验数据,采用Meta分析方法,定量研究有机肥、有机肥配施无机肥对农田土壤CO2排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肥、施用无机肥相比,有机肥施用总体上显著提高了农田土壤CO2排放量,分别提高了50.6%和36.3%;有机肥施用下,农田土壤CO2排放量依次减少的顺序为:单施有机肥、有机无机配施、无机肥+有机肥+缓释肥;采用有机肥+无机肥+缓释肥配施,土壤CO2排放量未显著增加;相比牛粪、猪粪和商品有机肥,鸡粪类有机肥对土壤CO2排放正效应最大;有机肥施用下,灰漠土农田土壤CO2排放量相对高;农田土壤CO2排放量与年均气温正相关,与年均降水量负相关。从环境的角度考虑,建议在中国北方采用无机肥+有机肥+缓释肥配施技术,不建议鸡粪大量施用及在灰漠土农田大量施用有机肥。该研究成果可为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在中国北方地区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 土壤 肥料 北方 META
下载PDF
耕作措施对旱作农田土壤颗粒态有机碳的影响 被引量:26
6
作者 武均 蔡立群 +2 位作者 张仁陟 齐鹏 张军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28-736,共9页
为了探明耕作措施对陇中黄土高原旱作农田土壤有机碳的影响,以连续进行17年的不同耕作措施长期定位试验为研究对象,利用碘化钠重液分组法,探索了传统耕作(T)、传统耕作+秸秆还田(TS)、免耕(NT)、免耕+秸秆覆盖(NTS)4种耕作措施对陇中黄... 为了探明耕作措施对陇中黄土高原旱作农田土壤有机碳的影响,以连续进行17年的不同耕作措施长期定位试验为研究对象,利用碘化钠重液分组法,探索了传统耕作(T)、传统耕作+秸秆还田(TS)、免耕(NT)、免耕+秸秆覆盖(NTS)4种耕作措施对陇中黄土高原旱作农田土壤游离态颗粒有机碳、闭蓄态颗粒有机碳、颗粒态有机碳和矿质结合态有机碳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总有机碳含量随土层加深而降低,游离态颗粒有机碳、闭蓄态颗粒有机碳、颗粒态有机碳的含量和占土壤总有机碳的比例均随土层加深而降低,而矿质结合态有机碳含量和占土壤总有机碳比例则随土层加深而增加。在0~40 cm各土层,各处理土壤颗粒态有机碳占总有机碳的比例(54.02%~76.78%)均高于矿质结合态有机碳占总有机碳的比例(31.78%~46.11%)。较之T处理,TS和NTS处理均不同程度提升土壤游离态颗粒有机碳、闭蓄态颗粒有机碳、颗粒态有机碳的含量和占土壤总有机碳的比例,其中NTS处理的提升效果最显著,TS处理次之。虽然NT、TS、NTS处理可提升土壤矿质结合态有机碳含量,但T处理下的矿质结合态有机碳占总有机碳的比例高于NT、TS和NTS处理。耕作模式和秸秆添加模式均对土壤总有机碳、游离态颗粒有机碳、闭蓄态颗粒有机碳、颗粒态有机碳和矿质结合态有机碳的提升具有显著效应,但秸秆添加模式的效应高于耕作模式。同时,免耕模式仅对0~10 cm各土层土壤总有机碳的提升效应达到显著水平,对0~20 cm各土层土壤碳组分的提升效应均达显著水平,而添加秸秆对0~40 cm各土层土壤总有机碳和各组分均发挥着显著提升效应。综合来看,免耕配合秸秆还田可以提升土壤活力,促进土壤固碳,有利于该区构建环境友好型和可持续发展型农业生产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陇中黄土高原 旱作农田 秸秆还田 土壤总有机碳 颗粒态有机碳 矿质结合态有机碳
下载PDF
碳氮添加对雨养农田土壤全氮、有机碳及其组分的影响 被引量:14
7
作者 江晶 武均 +2 位作者 张仁陟 董博 蔡立群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15-220,227,共7页
为探明碳氮添加4年后,土壤全氮、有机碳及其组分(可溶性有机碳、微生物量碳、轻组和重组有机碳)的变化特征,依托布设于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李家堡镇的不同碳源配施氮素田间定位试验,涉及秸秆、生物质炭、氮素3个因素,秸秆设置为不施、施... 为探明碳氮添加4年后,土壤全氮、有机碳及其组分(可溶性有机碳、微生物量碳、轻组和重组有机碳)的变化特征,依托布设于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李家堡镇的不同碳源配施氮素田间定位试验,涉及秸秆、生物质炭、氮素3个因素,秸秆设置为不施、施用秸秆2水平;生物质炭为不施和施用生物质炭2个水平;氮素设置为不施氮、施纯氮50 kg/hm^2、施纯氮100 kg/hm^2 3个水平,共9个处理。结果表明:不同处理下土壤全氮、有机碳及其组分的含量均随土层的加深而降低。添加生物质炭对土壤全氮、有机碳及其组分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提升效应。添加秸秆对土壤全氮、有机碳和可溶性有机碳、微生物量碳、轻组有机碳均具有显著提升效应,仅在0-5 cm土层对重组有机碳有显著提高。添加氮素可显著提升土壤全氮、有机碳和可溶性有机碳、微生物量碳、轻组有机碳含量。较其他处理,添加生物质炭对土壤全氮、有机碳和重组有机碳的提升效应最高,添加秸秆对可溶性有机碳、微生物量碳、轻组有机碳的提升效果最优。从提升土壤质量的角度出发,推荐秸秆配施氮素模式,该模式下土壤碳素有效性高、易于被微生物利用,有利于作物生长。从提高土壤固碳角度考虑,推荐生物质炭配施氮素模式,该模式有利于碳的封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炭 秸秆 氮素 全氮 有机碳组分
下载PDF
不同耕作措施对旱作农田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11
8
作者 武均 蔡立群 +3 位作者 张仁陟 齐鹏 张军 Yeboah STEPHEN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29-337,共9页
为了探明陇中黄土高原旱作农田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崩解机制,以连续进行15年的不同耕作措施长期定位试验为研究对象,利用LB湿筛法(快速湿润法、慢速湿润法和预湿润后扰动法)和传统湿筛法探索了传统耕作(T)、传统耕作+秸秆还田(TS)、免耕(NT... 为了探明陇中黄土高原旱作农田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崩解机制,以连续进行15年的不同耕作措施长期定位试验为研究对象,利用LB湿筛法(快速湿润法、慢速湿润法和预湿润后扰动法)和传统湿筛法探索了传统耕作(T)、传统耕作+秸秆还田(TS)、免耕(NT)、免耕+秸秆覆盖(NTS)4种耕作措施对陇中黄土高原旱作农田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及其破坏机制。结果表明:不同耕作措施下,4种湿筛法处理后,<0.25 mm非水稳性团聚体含量排序为:传统湿筛法>快速湿润法>预湿润后扰动法>慢速湿润法;4种湿筛法处理后,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排序为:慢速湿润法>预湿润后扰动法>快速湿润法>传统湿筛法;不同耕作措施下,土壤团聚体相对崩解指数高于相对机械破坏指数。不同湿筛法处理后,在0~5 cm和5~10 cm土层均以NTS的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和平均重量直径最高,且NTS处理的平均重量直径显著(P≤5%)高于NT和T处理;而10~30 cm土层,TS处理的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和平均重量直径最高,且显著高于T处理的平均重量直径,但与NTS处理的平均重量直径无显著差异。不同耕作措施下的团聚体崩解指数和机械破坏指数均以T处理最高,NT次之,NTS处理最低。秸秆对0~5cm、5~10 cm、10~30 cm土层的团聚体崩解指数和机械破坏指数的降低均具有显著效应,而免耕仅在0~5 cm土层具有显著效应。因此,该区水稳性团聚体分散主要是由于水分入渗而引起的,且快速湿润时的破坏最大;同时,NTS处理可有效提升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稳定性,更有利于该区农田水土保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作农田 秸秆还田 免耕 Le Bissonnais法 土壤水稳性团聚体 相对崩解指数 相对机械破坏指数
下载PDF
碳氮添加对雨养农田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江晶 武均 +1 位作者 张仁陟 蔡立群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34-240,共7页
为探明添加不同碳源及不同量氮肥4年后对土壤物理性质、产量的影响,依托布设于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李家堡镇的不同碳源田间定位试验,设置2种碳源(生物质炭15t/hm^2,秸秆4.5t/hm^2),3个氮肥施用量(0,50,100kg/hm^2),共计9个处理。研究了... 为探明添加不同碳源及不同量氮肥4年后对土壤物理性质、产量的影响,依托布设于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李家堡镇的不同碳源田间定位试验,设置2种碳源(生物质炭15t/hm^2,秸秆4.5t/hm^2),3个氮肥施用量(0,50,100kg/hm^2),共计9个处理。研究了生物质炭、秸秆配施氮肥对试区土壤容重、总孔隙度、土壤饱和导水率、土壤团聚体稳定性、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较之无碳添加处理,添加生物质炭或秸秆均可改善土壤物理性质,但生物质炭效果最好。秸秆输入对0-5cm土层土壤容重的降低和总孔隙度、水稳性团聚体稳定性的提升具有显著效应,对土壤饱和导水率和0-30cm各土层机械稳定性团聚体稳定性的提升具有显著效应,而生物质炭对0-30cm各土层的土壤物理指标的改善均具有显著效应。氮素添加对土壤物理指标影响较小。生物质炭、秸秆、氮素均可促进作物增产,总体而言,生物质炭增产效果优于秸秆,尤其是生物质炭15t/hm^2+施纯氮100kg/hm^2处理。因此,添加生物质炭更有利于该区土壤物理性质的改善和产量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炭 秸秆 氮素 物理性状 产量
下载PDF
绿色发展理念下的企业员工绿色管理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周文斌 张任之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9-67,共9页
员工作为最具能动性的重要资源以及第一生产力的载体,相对于企业的物质资源更具有绿色发展的根本意义。员工绿色管理是近年来前沿的绿色人力资源管理的最核心内容,在我国明确提出绿色发展理念的情境下,探讨这一问题可能会引致人力资源... 员工作为最具能动性的重要资源以及第一生产力的载体,相对于企业的物质资源更具有绿色发展的根本意义。员工绿色管理是近年来前沿的绿色人力资源管理的最核心内容,在我国明确提出绿色发展理念的情境下,探讨这一问题可能会引致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和实践的巨大跃迁。绿色员工管理同样主张以人为本,特别注重员工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将员工个体目标与企业目标尽可能统一起来,进而形成员工、企业、社会三方协同、和谐发展的关系。在实践过程中,绿色员工管理通过将人本、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引入到员工管理的各个环节中,以改善企业管理活动中存在的各种"非绿色"现象,为企业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创造良好的环境,有助于推动企业的转型升级,最终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绿色、和谐、低碳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发展理念 员工管理 柔性管理
下载PDF
“人格”与“仁者”——跨文化哲学视域中的persona概念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任之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9年第3期15-20,共6页
“人格”是西方思想文化传统中的核心概念,但也是思想史上最不清楚的概念之一。从西方古典哲学、中世纪哲学、近代经验论、唯理论一直到德国古典哲学,“人格”概念的意涵在“道德哲学(伦理学)”“存在论”和“认识论”这三个基本的维度... “人格”是西方思想文化传统中的核心概念,但也是思想史上最不清楚的概念之一。从西方古典哲学、中世纪哲学、近代经验论、唯理论一直到德国古典哲学,“人格”概念的意涵在“道德哲学(伦理学)”“存在论”和“认识论”这三个基本的维度上不断获得丰富。“人格”最初进入汉语思想界,首先得到关注的主要是其道德哲学或实践哲学的层面,这完全符合当时中国思想界的基本实情,也符合于中国思想传统的大方向,即对实践维度的强调。当代出现的“仁者”这一译名就是将此概念与中国传统思想相结合的一个新尝试。总体来看,汉语学界对于“人格”本身的研究始终还是一项有待继续的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格 仁者 自身意识 现象学
下载PDF
舍勒的质料价值伦理学如何是现象学的?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任之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5-11,共7页
舍勒的现象学思想与其伦理学探究是紧密相连的,然而究竟如何理解其伦理学对于现象学方法的依赖,历来颇多争论。其中涉及三个相对较为集中的问题:首先,舍勒宣称其伦理学是质料的价值伦理学,这种伦理学是先天的吗,具有普遍性吗?其次,舍勒... 舍勒的现象学思想与其伦理学探究是紧密相连的,然而究竟如何理解其伦理学对于现象学方法的依赖,历来颇多争论。其中涉及三个相对较为集中的问题:首先,舍勒宣称其伦理学是质料的价值伦理学,这种伦理学是先天的吗,具有普遍性吗?其次,舍勒的伦理学思考中常常透显出或明或暗的基督宗教思想的背景,其伦理学究竟是现象学的,还是神学的?最后,舍勒的伦理学是在于康德伦理学的对勘中展开的,这一伦理学是如何反对康德伦理学的形式主义的,又是如何发展康德的自律伦理学的?借此三个问题的探究,舍勒的'现象学的质料价值伦理学'可体现为两个部分:现象学的'元伦理学'和现象学的'规范伦理学'。'元伦理学'是基础,'规范伦理学'则是最终的归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料先天 价值 自律 伦理学 现象学
下载PDF
精准扶贫视域下贵州食用菌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任之 颜峰 《现代食品》 2020年第10期18-20,共3页
经过多年的发展,食用菌产业已经成为贵州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本文分析了贵州食用菌产业的发展现状,指出存在的发展问题,提出了促进食用菌产业经济发展的九条对策建议。
关键词 食用菌 问题 对策 贵州省
下载PDF
不同氮素水平下生物质炭、秸秆添加对陇中黄土高原旱作农田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影响 被引量:15
14
作者 郭万里 武均 +4 位作者 蔡立群 齐鹏 张仁陟 张世汉 贺永岩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83-291,共9页
针对黄土高原旱地小麦产量和土壤肥力水平低的问题,为更好地提升土壤肥力,达到稳产增产的效果,通过布设在定西李家堡镇的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3种氮素(N)水平下(不施氮,施氮50 kg/hm^2,施氮100 kg/hm^2)生物质炭(B)、秸秆(S)添加(共9个处... 针对黄土高原旱地小麦产量和土壤肥力水平低的问题,为更好地提升土壤肥力,达到稳产增产的效果,通过布设在定西李家堡镇的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3种氮素(N)水平下(不施氮,施氮50 kg/hm^2,施氮100 kg/hm^2)生物质炭(B)、秸秆(S)添加(共9个处理)对陇中黄土高原旱作农田土壤有机碳及活性有机碳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于不施氮肥(CNO),其余施肥方式均可显著提升土壤有机碳含量,且以BN100的效果最为显著,0-5,5-10,10-30 cm土层分别提升了84.7%,69.3%,47.8%,BN0、BN50、BN100对土壤有机碳含量的提升效果明显好于SN0、SN50、SN100、CN0、CN50、CN100;相比于土壤有机碳,各处理对土壤各活性有机碳(MBC、EOC、DOC、HWOC)的影响以SN100最为显著,且均显著高于CN0、CN50、CN100;各处理对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含量的影响均表现出随土层加深而降低的趋势;相比于只施氮肥,生物质炭、秸秆添加下土壤有机碳及其各组分之间的相关性更加显著。相比于只施氮肥,生物质炭、秸秆的添加对于农田土壤有机碳及其活性有机碳组分含量的提升效果更加显著,生物质炭的添加对土壤有机碳含量的提升效果较好,而秸秆添加对活性有机碳含量的提升效果较为显著。研究结果对于土壤微生物环境的改善、土壤肥力的提升、减少土壤养分淋失、作物产量的提高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活性有机碳 生物质炭 秸秆
下载PDF
施氮对陇中黄土高原旱作农田土壤颗粒态有机碳的影响 被引量:8
15
作者 张世汉 武均 +3 位作者 张仁陟 蔡立群 齐鹏 张军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11,共5页
为探明不同施氮水平对陇中黄土高原旱作农田土壤有机碳的影响,以布设于2013年的施氮定位试验为研究对象,利用碘化钠重液分组法,探究了N0,N52.5,N105,N157.54种施氮水平对陇中黄土高原旱作农田土壤总有机碳(STOC)、游离态颗粒有机碳(FPOC... 为探明不同施氮水平对陇中黄土高原旱作农田土壤有机碳的影响,以布设于2013年的施氮定位试验为研究对象,利用碘化钠重液分组法,探究了N0,N52.5,N105,N157.54种施氮水平对陇中黄土高原旱作农田土壤总有机碳(STOC)、游离态颗粒有机碳(FPOC)、闭蓄态颗粒有机碳(OPOC)、矿质结合态有机碳(MOC)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20 cm土层,不同处理下STOC,FPOC,OPOC,MOC含量及FPOC/STOC,OPOC/STOC均随土层加深而降低,MOC/STOC随土层加深而增大。较N0处理,N52.5,N105,N157.5处理均可提升STOC,FPOC,OPOC含量以及FPOC/STOC,OPOC/STOC,且N105处理下提升效应最优;N105和N157.5处理可显著提升0—20 cm各土层MOC含量,且N105处理下提升效应最优。综上所述,N105处理可有效促进土壤固碳能力、节约投入成本,可筛选为该区春小麦栽培的合理施氮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碳能力 施氮 土壤总有机碳 矿质结合态有机碳
下载PDF
船用起重机吊盘式机械防摇系统的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8
16
作者 吴俊杰 吉阳 +3 位作者 陈海泉 张人之 王生海 张桐 《船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1-45,67,共6页
受风、浪、流、涌等多种海洋环境载荷的影响,船舶会产生横摇、纵摇、艏摇、横荡、纵荡和垂荡六自由度运动,船舶的这种基座扰动进而会导致吊重发生大幅度摇晃。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吊盘式机械防摇方案,并搭建船用起重机吊盘式机械防摇系... 受风、浪、流、涌等多种海洋环境载荷的影响,船舶会产生横摇、纵摇、艏摇、横荡、纵荡和垂荡六自由度运动,船舶的这种基座扰动进而会导致吊重发生大幅度摇晃。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吊盘式机械防摇方案,并搭建船用起重机吊盘式机械防摇系统试验台开展验证试验。进行多组对比试验验证方案的可行性,得到船用起重机吊盘式机械防摇系统在不同绳长和不同基座运动条件下的吊重摆角时变曲线。试验结果表明:在无减摇控制时,主吊索的面外角最大值达到13.6°,面内角最大值达到15.5°;有减摇控制时,主吊索的面外角最大值仅为1.2°,减摇效果达到90%以上,而面内角最大值仅为5.9°,减摇效果也达到6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用起重机 吊盘式机械防摇系统 减摇装置 液压系统 静力学模型
下载PDF
不同氮水平下秸秆、生物质炭添加对旱作农田土壤酸解有机氮组分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世汉 武均 +3 位作者 张仁陟 齐鹏 贺永岩 郭万里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92-100,共9页
为探明不同氮水平下秸秆、生物质炭添加对陇中黄土高原旱作农田土壤酸解有机氮组分的影响,2014年在定西市安定区李家堡镇布设的不同氮水平下秸秆、生物质炭添加定位试验(共9个处理),利用Bremner分级法,对该试验2018年收获后的土壤有机... 为探明不同氮水平下秸秆、生物质炭添加对陇中黄土高原旱作农田土壤酸解有机氮组分的影响,2014年在定西市安定区李家堡镇布设的不同氮水平下秸秆、生物质炭添加定位试验(共9个处理),利用Bremner分级法,对该试验2018年收获后的土壤有机氮组分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在0~30 cm土层(0~5、5~10、10~30 cm土层),各处理酸解总有机氮、酸解氨态氮、酸解氨基酸态氮、酸解未知态氮含量均随土层的加深而降低,酸解氨基糖态氮含量随土层的加深而增加;较之无炭处理(CN0、CN50、CN100处理的均值),生物质炭添加(BN0、BN50、BN100处理的均值)处理可提升酸解总有机氮含量10.12%、9.14%、7.61%(土层由上至下),提升酸解氨态氮含量15.02%、16.25%、17.19%(土层由上至下),提升酸解氨基酸态氮含量13.31%、11.84%、8.74%(土层由上至下),其中BN100处理下对其提升效应最显著;较之无炭处理(CN0、CN50、CN100处理的均值),秸秆添加处理(SN0、SN50、SN100处理的均值)可提升酸解氨基糖态氮含量26.46%、26.51%、25.78%(土层由上至下),其中SN100处理下对其提升效应最显著;不同处理下,有机氮各形态的分布趋势为酸解氨基酸态氮>酸解氨态氮>酸解未知态氮>酸解氨基糖态氮。总之,BN100处理对酸解氨基酸态氮、酸解氨态氮提升效应最显著,进而增加土壤供氮潜力,可筛选为该区春小麦栽培的合理施肥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 生物质炭 氮水平 旱作农田 土壤酸解有机氮 陇中黄土高原
下载PDF
船用起重机减摇控制系统设计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吴俊杰 张人之 +3 位作者 陈海泉 吉阳 王生海 韩广冬 《船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46-51,共6页
针对起重机吊重摇摆的抑制问题,设计一种船舶起重机减摇系统,减小起重机作业过程中吊重产生的摆动,对提升起重机的作业效率及安全性有重要的意义。此外,针对带折叠减摇臂式船用减摇起重机装置提出一套控制方案,并通过试验验证其综合减... 针对起重机吊重摇摆的抑制问题,设计一种船舶起重机减摇系统,减小起重机作业过程中吊重产生的摆动,对提升起重机的作业效率及安全性有重要的意义。此外,针对带折叠减摇臂式船用减摇起重机装置提出一套控制方案,并通过试验验证其综合减摇效果达到60%以上,充分验证了该控制方案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用起重机 减摇装置 减摇控制 恒张力控制 位置跟随控制
下载PDF
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定量参数早期预测局部进展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效果的价值 被引量:10
19
作者 孙海馨 张仁知 +1 位作者 周纯武 蒋涛 《肿瘤影像学》 2020年第2期127-133,共7页
目的:探索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1个周期后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CE-MRI)定量分析在预测局部进展期乳腺癌(locally advanced breast cancer,LABC)化疗效果中的... 目的:探索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1个周期后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CE-MRI)定量分析在预测局部进展期乳腺癌(locally advanced breast cancer,LABC)化疗效果中的价值。方法:收集NAC的LABC患者28例,NAC前及化疗1个周期后均进行多期DCE-MRI扫描,采用38期,每期10 s。测量DCE-MRI的定量参数:容量转移常数(Ktrans)、速率常数(Kep)和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比(Ve)。患者根据治疗后手术病理学检查结果分为组织学显著反应组和组织学非显著反应组两组,利用t检验或非参数检验的方法,比较NAC前和化疗1个周期后两组间DCE-MRI定量参数的差异。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分析NAC前及化疗1个周期后DCE-MRI定量参数预测NAC疗效的诊断效能。结果:28例患者中,9例(32.1%)为组织学显著反应,19例(67.9%)为组织学非显著反应。化疗前定量DCE-MRI的Ktrans、Kep、Ve值在两组间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NAC 1个周期后Ktrans、Kep值较化疗前明显减低,化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e值化疗前后变化不显著(P>0.05)。化疗1个周期后的Ktrans值能够区分组织学显著反应组和组织学非显著反应组,ROC曲线分析显示Ktrans值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749,阈值为0.202/min,灵敏度为100.00%,特异度为63.16%。而Kep及Ve值的预测效能降低,AUC分别为0.667、0.632。结论:NAC前所有DCE-MRI的Ktrans、Kep、Ve值均不能够预测疗效;化疗1个周期后Ktrans是预测组织学显著反应的最佳指标,Kep、Ve值可作为辅助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动态增强 磁共振成像 新辅助化疗
下载PDF
秸秆与不同水平氮素配施对陇中黄土高原旱作农田土壤氮素矿化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贺永岩 武均 +2 位作者 张仁陟 张世汉 郭万里 《作物研究》 2019年第3期223-227,共5页
为了探明秸秆配施氮素对陇中黄土高原旱作农田土壤氮素矿化的影响,采用Stanford间歇淋洗培养法,经过120d室内培养,测定分析小麦秸秆0t/hm^2+施纯氮0kg/hm^2(N0)、小麦秸秆4.5t/hm^2+施纯氮0kg/hm^2(SN0)、小麦秸秆4.5t/hm^2+施纯氮50kg/... 为了探明秸秆配施氮素对陇中黄土高原旱作农田土壤氮素矿化的影响,采用Stanford间歇淋洗培养法,经过120d室内培养,测定分析小麦秸秆0t/hm^2+施纯氮0kg/hm^2(N0)、小麦秸秆4.5t/hm^2+施纯氮0kg/hm^2(SN0)、小麦秸秆4.5t/hm^2+施纯氮50kg/hm^2(SN50)、小麦秸秆4.5t/hm^2+施纯氮100kg/hm^2(SN100)4种施肥方式下陇中黄土高原旱作农田土壤氮素矿化的特征。研究发现:①秸秆配施氮素降低了土壤氨化速率和硝化速率;②与N0相比,SN0、SN50、SN100处理土壤氮素累积矿化量分别下降了19.14%、17.22%、13.47%;③土壤氮素累积矿化量的变化是硝态氮的变化引起的。表明秸秆配施氮素能够降低土壤氮素矿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作农田 秸秆 土壤 氮素矿化 陇中黄土高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