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8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衬砌截面协调变形约束的既有隧道受盾构下穿施工影响的Fourier能量变分解
1
作者 张治国 沃巍 +2 位作者 朱正国 韩凯航 孙苗苗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97-1411,1422,共16页
目前关于新建盾构开挖诱发既有地铁隧道变形的理论研究,大多将既有隧道简化为不含接头的Euler-Bernoulli梁,而忽视了衬砌截面的剪切变形与管片接头的局部刚度削弱。此外,既有地基模型理论较少考虑衬砌管片与接触土体的协调变形约束。首... 目前关于新建盾构开挖诱发既有地铁隧道变形的理论研究,大多将既有隧道简化为不含接头的Euler-Bernoulli梁,而忽视了衬砌截面的剪切变形与管片接头的局部刚度削弱。此外,既有地基模型理论较少考虑衬砌管片与接触土体的协调变形约束。首先,采用Loganathan-Polous公式计算盾构开挖诱发的土体自由位移场,并将既有隧道视为考虑剪切变形的Timoshenko梁,基于沿轴线变化的抗弯与剪切刚度函数来描述管片接头的局部削弱作用;然后,结合能量变分原理与连续弹性体Mindlin解,建立考虑衬砌截面协同变形约束的隧道位移控制方程,将盾构开挖诱发的附加荷载施加于既有隧道,并使用Fourier级数方法求解既有隧道纵向变形;最后,将Fourier能量变分解与3组工程实测数据进行对比验证,取得了较好的一致性。此外,考虑隧道抗弯刚度、剪切刚度、接头刚度削弱作用、土体参数与隧道空间位置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使用抗弯系数、剪切系数及接头系数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考虑截面变形协调约束的理论解更为符合实际,不考虑变形协调约束所得隧道位移结果偏大;衬砌接头局部刚度的削弱作用将造成隧道弯矩沿轴线在接头处发生明显锯齿状突变;抗弯系数与剪切系数的增长均导致隧道结构所受弯矩降低;剪切系数由低到高的增长将导致隧道变形模式发生“弯曲控制-弯剪混合-剪切控制”三阶段变化;隧道变形模式进入“剪切控制”阶段的过程中,抗弯刚度的变化对隧道内力影响逐渐降低;接头系数的增长将造成隧道所受弯矩降低,但隧道抗弯刚度较大时其影响逐渐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截面协调变形 接头刚度削弱 隧道剪切变形 TIMOSHENKO梁 Fourier能量变分
下载PDF
基于极限分析上限法的地震作用下分层地基盾构隧道开挖面稳定性研究
2
作者 张治国 罗杰 +2 位作者 朱正国 PAN Y T 孙苗苗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01-1213,共13页
目前针对盾构隧道开挖面稳定性的研究还较少考虑土体分层特性和地震作用的耦合影响,因此构建了一种在分层土体中考虑地震作用的开挖面三维对数螺旋破坏模型进行研究。首先,将地震引起的动态响应通过拟静力法简化为水平和竖直两个方向上... 目前针对盾构隧道开挖面稳定性的研究还较少考虑土体分层特性和地震作用的耦合影响,因此构建了一种在分层土体中考虑地震作用的开挖面三维对数螺旋破坏模型进行研究。首先,将地震引起的动态响应通过拟静力法简化为水平和竖直两个方向上的惯性力作用;其次,在均质土体中的三维对数螺旋破坏机制的基础上,将其改进为适用于分层土体的三维对数螺旋破坏机制;再次,根据上限定理,在虚功率方程中引入地震惯性力所做功率,得到考虑土体分层特性和地震作用条件下的盾构隧道开挖面支护力的上限解;最后,将上限理论解与三维数值模拟结果和既有模型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得到了较好的一致性。此外,针对水平地震加速度系数和地层厚度对关键物理特征进行了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当比例系数ζ>0时,极限支护力随水平地震加速度系数的增大显著增大;当ζ<0时,极限支护力随水平地震加速度系数增大而增大的趋势减弱。当水平地震加速度系数kh=0时,即在无地震作用情况下,归一化极限支护力不随ζ的变化而变化;在上硬下软土层中,下部土层厚度比的增大会引起极限支护力的增大,在上软下硬土层中,下部土层厚度比的增大会引起极限支护力的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开挖面稳定性 地震作用 分层土体 上限定理
下载PDF
基于Pasternak海床模型的椭圆余弦波浪荷载作用下埋置管线动力响应解析解
3
作者 张治国 叶铜 +3 位作者 张成平 PAN Yu-tao 沈安鑫 吴钟腾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6-89,共14页
通过两阶段分析方法,针对椭圆余弦波作用下埋置管线的动力响应进行了探究。基于椭圆余弦波理论,采用Biot固结方程推导了非线性波浪作用下浅水区埋置管线所受的周期波浪压力;将管线考虑为动力Pasternak海床模型上的Euler-Bernoulli梁,将... 通过两阶段分析方法,针对椭圆余弦波作用下埋置管线的动力响应进行了探究。基于椭圆余弦波理论,采用Biot固结方程推导了非线性波浪作用下浅水区埋置管线所受的周期波浪压力;将管线考虑为动力Pasternak海床模型上的Euler-Bernoulli梁,将波浪动荷载施加到管线上获得无限长管线的动力响应偏微分控制方程;利用Fourier变换和Laplace变换并借助卷积定理得到管线挠度、速度、加速度、转角、弯矩和剪力的动力响应解。通过与三维有限元数值算例及既有试验结果对比验证了解析解的正确性与适用性。对椭圆余弦波作用下埋置管线的动力响应特性进行了敏感参数分析,结果表明:波浪高度H显著影响了波面形状与海床内波浪力大小,不同浪高下管线转角、弯矩和剪力的变化更明显,而挠度、速度和加速度响应敏感性则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波浪 埋置管线 渗流力 管土作用 动力Pasternak海床模型
下载PDF
TUBB8基因c.154-156del杂合变异致卵母细胞成熟阻滞一例
4
作者 闻星星 柴梦晗 +4 位作者 杨倪 邹慧娟 章志国 李琳 陈蓓丽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17-19,23,共4页
对1例卵母细胞成熟阻滞患者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通过生物信息学筛查可疑致病变异,对患者及其家系成员进行Sanger测序验证。测序提示患者TUBB8基因存在c.154-156del(p.52del)杂合缺失变异,患者的父母、哥哥、姐姐和侄女均未检出该变异,... 对1例卵母细胞成熟阻滞患者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通过生物信息学筛查可疑致病变异,对患者及其家系成员进行Sanger测序验证。测序提示患者TUBB8基因存在c.154-156del(p.52del)杂合缺失变异,患者的父母、哥哥、姐姐和侄女均未检出该变异,患者的哥哥、姐姐均已生育,该变异与家系表型共分离,提示TUBB8基因c.154-156del(p.52del)杂合缺失变异可能是该卵母细胞成熟阻滞患者的遗传学病因。TUBB8基因变异在卵母细胞成熟阻滞患者中约占30%,对于这类患者的遗传咨询可常规行TUBB8基因检查,而TUBB8基因变异引起的卵母细胞成熟阻滞患者只能通过卵母细胞捐赠助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管蛋白 基因 突变 卵母细胞 不育 女(雌)性 TUBB8基因
下载PDF
间歇性强降雨诱发滑坡对抗滑桩非线性力学响应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张治国 毛敏东 +2 位作者 朱正国 赵其华 吴钟腾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073-2094,共22页
目前关于抗滑桩力学响应研究还较少考虑间歇性强降雨环境所带来的影响,不能体现多次降雨入渗与太阳辐射蒸发环节,尤其是降雨环境中抗滑桩的非线性力学解析机制研究还十分少见。基于改进的间歇性强降雨Green-Ampt模型,引入非线性Pasterna... 目前关于抗滑桩力学响应研究还较少考虑间歇性强降雨环境所带来的影响,不能体现多次降雨入渗与太阳辐射蒸发环节,尤其是降雨环境中抗滑桩的非线性力学解析机制研究还十分少见。基于改进的间歇性强降雨Green-Ampt模型,引入非线性Pasternak地基模型,研究间歇性强降雨诱发滑坡对抗滑桩的力学响应。首先,考虑干湿循环和水分蒸发理论,提出改进的间歇性降雨Green-Ampt入渗模型,将湿润锋作为潜在滑动面,并假设滑坡土体均质,获取降雨诱发的滑坡推力大小;其次,基于非线性Pasternak地基模型探讨桩-土相互作用,采用Newton迭代差分法求得间歇性强降雨诱发滑坡对抗滑桩的力学响应解;最后,通过与既有工程案例对比,获得较好的一致性。此外,进一步揭示了间歇性降雨总次数、间歇时长、平均温度、边坡倾角及降雨强度等降雨敏感参数对湿润锋特性和抗滑桩力学响应规律。结果表明:当降雨强度从6 mm/h提高到20 mm/h时,抗滑桩位移增幅为116.82%;当温度从10℃上升到40℃时,抗滑桩位移增幅为43.15%;间歇性降雨下湿润锋深度发展呈现“阶梯”上升趋势,存在“欠饱和层→饱和层”;随着间歇性降雨次数的增加,边坡土体湿润锋不断向下推进,当到达一定位置时将诱发滑坡,滑动区厚度和滑坡推力同时增加,抗滑桩变形和弯矩也随之越来越大,其发展趋势呈现出逐渐减小后逐渐收敛至某一特定值;间歇时长和间歇性降雨总次数与抗滑桩变形和弯矩呈现负相关关系;而平均温度、边坡倾角和降雨强度与抗滑桩变形和弯矩呈现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性强降雨 抗滑桩 滑坡 GREEN-AMPT模型 非线性Pasternak地基模型
下载PDF
考虑盾构铰接作用的小半径曲线隧道开挖诱发地层沉降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张治国 陈杰 +3 位作者 朱正国 魏纲 吴钟腾 陈仲侃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65-1178,共14页
目前针对小半径曲线隧道开挖诱发地层沉降的理论研究均将盾构机视为一个连续的整体,未考虑盾构机铰接装置带来的影响,由此不能正确评估小曲率盾构开挖路径变化带来的超挖效应等。首先,根据盾构机铰接位置以及盾构机与小曲率隧道开挖路... 目前针对小半径曲线隧道开挖诱发地层沉降的理论研究均将盾构机视为一个连续的整体,未考虑盾构机铰接装置带来的影响,由此不能正确评估小曲率盾构开挖路径变化带来的超挖效应等。首先,根据盾构机铰接位置以及盾构机与小曲率隧道开挖路径的几何位置关系,得到了小曲率隧道开挖过程中不同盾构铰接位置超挖量及盾构铰接角计算公式;其次,基于镜像法及Mindlin解,求解了铰接盾构施工时因超挖地层损失、盾尾地层损失、开挖面不均匀推力、盾壳不均匀摩擦力及盾尾处注浆压力等共同影响的地层沉降;最后,采用工程监测数据与理论解进行对比验证,得到较好的一致性。此外,针对隧道转弯半径、前盾长度、盾构铰接角及超挖量等进行了参数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不考虑盾构铰接装置的影响将过高估计地层损失而导致地层沉降预测值偏大。随着转弯半径的减小,前盾长度、盾构铰接角及超挖量的增加,地层沉降增大,但其值变化均对开挖面前方沉降影响较小,对开挖面后方沉降影响较大。在开挖面后方,随着与开挖面距离的增大,当转弯半径取值较小,前盾长度、盾构铰接角及超挖量取值较大时,纵向地表沉降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机铰接 小半径曲线隧道 铰接角 超挖量 地层沉降 MINDLIN解
下载PDF
降雨影响下基坑开挖施工对邻近基桩变形响应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治国 毛敏东 +2 位作者 王卫东 PAN Y T 吴钟腾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27-49,共23页
目前关于基坑开挖对邻近基桩变形响应的简化理论解研究,还较少考虑基坑开挖中支护作用的影响,尤其是没有考虑降雨环境带来的土工影响。基于一种适用于不同降雨工况的分层假定Green-Ampt模型来模拟降雨入渗过程,采用两阶段分析方法,研究... 目前关于基坑开挖对邻近基桩变形响应的简化理论解研究,还较少考虑基坑开挖中支护作用的影响,尤其是没有考虑降雨环境带来的土工影响。基于一种适用于不同降雨工况的分层假定Green-Ampt模型来模拟降雨入渗过程,采用两阶段分析方法,研究了降雨影响下基坑开挖与邻近基桩相互作用的问题。首先,考虑基坑开挖土体卸荷、围护结构及支撑结构的影响,采用Mindlin基本解,分析降雨影响下基坑开挖施工导致邻近基桩位置的土体附加应力;然后,基于Pasternak双参数地基模型,探讨基桩与土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求得降雨影响下单桩和群桩随降雨历时变化的水平变形响应。通过工程监测数据与理论计算结果进行对比,获得了较好的一致性。此外,也针对降雨敏感参数(降雨强度、饱和渗透系数、初始含水率、基质吸力)与基桩敏感参数(边界条件、支撑刚度、桩径、开挖深度、桩与基坑间距)进行了影响因素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理论方法可较好地反映降雨影响下基坑开挖施工对邻近基桩的变形响应;降雨对邻近基桩变形影响显著,降雨参数敏感程度依次为:降雨强度>初始含水率>饱和渗透系数>基质吸力;随着降雨历时的增长,湿润层发展深度不断增大,其发展速率呈现出逐渐衰弱并趋近于土体饱和渗透系数的规律,基坑开挖引起的邻近基桩位移也随之越来越大,其顶部位移变化速率逐渐减小后收敛至某一特定值;支撑刚度和基桩与基坑距离越小,基桩受到降雨历时的影响程度就越大;不同桩径的基桩受到降雨历时的影响程度基本相同;开挖深度越大,基桩受到降雨历时的影响程度就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 GREEN-AMPT模型 基坑开挖 支撑刚度 基桩变形响应 Pasternak地基模型
下载PDF
波浪作用下含气海床内盾构隧道水力及位移响应分析
8
作者 张治国 叶铜 +2 位作者 朱正国 PAN Y T 吴钟腾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557-1574,共18页
海底沉积物中气体通常以不连续的气相存在于海床土体中,既有理论研究较少考虑含气海床环境,波浪动压力引起的渗透力导致隧道衬砌附加变形也较少见之于文献。首先,通过Biot固结方程获得了气-水混合流控制方程,结合适用于浅水区的Stokes... 海底沉积物中气体通常以不连续的气相存在于海床土体中,既有理论研究较少考虑含气海床环境,波浪动压力引起的渗透力导致隧道衬砌附加变形也较少见之于文献。首先,通过Biot固结方程获得了气-水混合流控制方程,结合适用于浅水区的Stokes二阶非线性波浪理论获得了隧道衬砌周围的孔隙水压响应;其次,采用叠加法分别考虑了由波浪引起的海床土体内振荡孔压和累积孔压,并以衬砌周围可能出现的最大孔隙水压及渗透力作为最不利荷载工况,结合指数衰减模型描述衬砌劣化效应,获得了考虑波浪渗透力作用下隧道衬砌服役期间位移变化规律;最后,通过试验监测数据及数值模拟验证了本研究理论解析的准确性,通过对波浪周期、水深,海床剪切模量、海床含气量,隧道半径、埋深、衬砌劣化系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海床含气量增大能降低波浪压力向海床内部传播,并减弱超静孔压的累积效应;随着海床含气量逐渐增大,隧道衬砌周围孔压极值不断减小且出现相位滞后,隧道外渗透力、衬砌径向位移均随着海床含气量增加而明显降低;波浪周期增大、海水深度降低均能明显使海床表面的波浪压力增大,诱发隧道衬砌周围产生较大的渗透力,从而发生较大径向位移,小半径、浅埋深能够有效降低累积孔压造成的渗透力影响;当衬砌劣化系数相同时,含气量越低的海床内波浪引起的超静孔隙水压影响越显著,衬砌产生较大径向位移,不利于隧道的正常服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盾构隧道 含气海床 累积孔压 渗透力 衬砌劣化
下载PDF
强降雨影响下盾构隧道开挖面稳定性的三维对数螺旋模型上限解
9
作者 张治国 罗杰 +2 位作者 朱正国 PAN Y T 孙苗苗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587-3601,3616,共16页
目前针对盾构隧道开挖面稳定性的既有成果,还较少考虑降雨环境和地下水位的影响,尤其是强降雨入渗带来的土工影响。首先,基于分层假定Green-Ampt模型来模拟强降雨入渗过程;其次,在土体抗剪强度理论和有效应力理论的基础上,将修正后的Moh... 目前针对盾构隧道开挖面稳定性的既有成果,还较少考虑降雨环境和地下水位的影响,尤其是强降雨入渗带来的土工影响。首先,基于分层假定Green-Ampt模型来模拟强降雨入渗过程;其次,在土体抗剪强度理论和有效应力理论的基础上,将修正后的Mohr-Coulomb准则和Darcy定律结合,推导出与降雨强度和降雨历时相关的分段形式表观黏聚力表达式;然后,基于极限分析上限理论构建三维对数螺旋破坏机制,将表观黏聚力做功引入上限定理的虚功率方程,通过优化计算,得到考虑强降雨入渗和地下水位条件下盾构隧道开挖面支护力的上限解。最后,将上限解析解与三维数值模拟结果及既有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得到了较好的一致性。此外,针对降雨强度和地下水位深度等关键参数进行了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当降雨强度较小时(F/ks≤1,F为平均降雨强度,ks为饱和渗透系数),隧道开挖面极限支护力随降雨强度的增大而加速增大,随降雨历时的变化不明显,当降雨强度较大时(F/ks>1),极限支护力随降雨强度的增大而缓慢增大,随降雨历时的增加而显著增大;当地下水位深度较小时(Z_(w)/D≤3,Z_(w)为地下水位深度,D为开挖直径),极限支护力随地下水位深度的增加线性减小,当地下水位深度较大时(Z_(w)/D>3),其变化速率逐渐减小,最后趋于平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降雨 盾构隧道开挖面 GREEN-AMPT模型 三维对数螺旋 上限定理
下载PDF
心血管内科实践课程思政融合的研究
10
作者 周雯倩 张志国 +1 位作者 徐赫 郑杨 《心脏杂志》 CAS 2023年第4期491-495,共5页
目的探讨心血管内科实践课程思政融合创新方法。方法选取2022年吉林大学临床医学2017级5+3专业4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20名学生作为实验组,在收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院区,采用基于感染病例的心血管系统线上实践教学... 目的探讨心血管内科实践课程思政融合创新方法。方法选取2022年吉林大学临床医学2017级5+3专业4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20名学生作为实验组,在收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院区,采用基于感染病例的心血管系统线上实践教学,以抗击疫情“战地教学”模式融合思政元素;余20名学生作为对照组,采用基于非感染病例的线上实践教学融合思政元素。实习后进行理论及病例分析能力考核,收集学生对课程思政的教学反馈。结果实验组病例分析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理论考核成绩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实验组对课程思政教学反馈优于对照组。结论“战地教学”思政模式适用于心血管内科实践教学,教学及课程思政效果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心血管内科 实践教学 战地教学 融合模式
下载PDF
挡板分布对PEMFC传质特性的影响
11
作者 孙峰 苏丹丹 +1 位作者 张志国 庞彬 《电池》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9-32,共4页
合理的双极板流道结构设计对提高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性能具有重要意义。建立单直流道PEMFC的三维模型,并在流道出口处添加矩形挡板,研究挡板间距及堵塞率对PEMFC传质特性和输出性能的影响。在流道出口处添加挡板,可强化流道内反... 合理的双极板流道结构设计对提高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性能具有重要意义。建立单直流道PEMFC的三维模型,并在流道出口处添加矩形挡板,研究挡板间距及堵塞率对PEMFC传质特性和输出性能的影响。在流道出口处添加挡板,可强化流道内反应气体传质效果;增大挡板间距或提高挡板堵塞率,均能提高扩散层中的氧气浓度,改善PEMFC输出性能。提出一种挡板数量为5、间距为0.90 mm、间距差值为0.40 mm、堵塞率为75.00%及堵塞率差值为2.50%的挡板分布设计方案。与无挡板流道相比,该方案的峰值功率密度提高了4.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 流道 矩形挡板 传质特性 功率密度
下载PDF
锌冶炼过程中提高焙烧炉产能的改造实践
12
作者 张治国 曹静 +3 位作者 杨泉 袁永锋 张丹丹 庞启 《甘肃冶金》 2023年第3期71-73,共3页
针对宝徽集团焙烧炉产能低,无法达到同类工厂先进水平的问题,对现有焙烧炉进行了改造升级。通过对焙烧炉冷却盘管结构进行设计,提升冷却能力、提高换热效率、增加投料量,通过计算烟道气体流速,对烟道结构进行了改造。改造后炉床能力由... 针对宝徽集团焙烧炉产能低,无法达到同类工厂先进水平的问题,对现有焙烧炉进行了改造升级。通过对焙烧炉冷却盘管结构进行设计,提升冷却能力、提高换热效率、增加投料量,通过计算烟道气体流速,对烟道结构进行了改造。改造后炉床能力由原来小于设计值6.5 t/m^(2)·d,提高到7.5 t/m^(2)·d,锅炉冷壁管因烟气冲刷频发的爆管事故显著降低,提高系统作业率达98%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冶炼 焙烧炉 炉床能力 曝管
下载PDF
脑源定位技术的精度评估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13
作者 朱千韵 张治国 +4 位作者 梁臻 张力 李琳玲 张绍荣 黄淦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898-2912,共15页
脑源定位技术旨在通过头皮表面的脑电、脑磁信号来识别大脑内的神经活动源,是研究大脑皮层神经活动、认知过程和病理功能的基础。其毫秒级的时间分辨率可以有效弥补功能核磁共振在低时间分辨率方面的不足。然而,理论分析层面中逆问题的... 脑源定位技术旨在通过头皮表面的脑电、脑磁信号来识别大脑内的神经活动源,是研究大脑皮层神经活动、认知过程和病理功能的基础。其毫秒级的时间分辨率可以有效弥补功能核磁共振在低时间分辨率方面的不足。然而,理论分析层面中逆问题的不适定性,以及实践操作层面上不同的记录方式、电极数量和头模型构建等过程带来的误差,给脑源定位的准确性带来极大挑战,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脑源定位方法在神经科学和心理学研究以及临床诊断治疗中的实际应用。因此,理论分析和实践操作层面中的精度评估在脑源定位方法的实际使用中至关重要。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在对现有脑源定位方法介绍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脑源定位技术的精度评估方法以及其在基础研究和临床诊断治疗中的实际应用。具体地,本文在理论分析中总结了基于空间分辨率、基于点扩散以及串扰函数的评估方法对于不同脑源定位方法中源的重叠程度和其他源对目标源的影响;在实践操作中介绍了记录方式、电极数量和密度、头部容积传导模型等因素对源定位精度的影响;进一步介绍了脑源定位技术在时频分析、连通性分析中的应用,以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包括癫痫、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等脑部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源定位 容积传导模型 逆问题算法 精度评估
下载PDF
2000—2020年武威市土地利用/覆被时空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14
作者 张治国 康鸿杰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8579-8587,共9页
为掌握武威市经济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以2000—2020年GlobeLand30土地利用/覆被数据为基础,通过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及土地利用转移矩阵等方法,研究了武威市土地利用/覆被时空变化特征,并结合气象数据明晰了土... 为掌握武威市经济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以2000—2020年GlobeLand30土地利用/覆被数据为基础,通过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及土地利用转移矩阵等方法,研究了武威市土地利用/覆被时空变化特征,并结合气象数据明晰了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驱动机制。结果表明:2020年武威市土地利用类型以裸地为主,裸地面积为17628.2 km^(2),占武威市总面积的53.24%,主要分布在研究区的北部荒漠区;2000—2020年,武威市灌木地、林地综合动态度最高,表明两者稳定度较低,其次是人造地表、水体和冰川积雪,裸地、耕地、草地和湿地4种土地利用/覆盖类型在20年内动态度较低,相对比较稳定;2000—2020年武威市土地利用主要转移方向呈现耕地转入人造地表、林地转入草地、裸地转入耕地和人造地表的现象。研究得到武威市气温和降雨量对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影响相对有限,只对湿地、水体和林地等土地利用/覆被类型有一定影响,武威市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主要驱动力为社会经济因素,其中GDP、房地产投资、政府政策对土地利用/覆被类型的变化影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覆被 武威市 转移矩阵 动态度 驱动力
下载PDF
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居家治疗感染控制的意见和建议 被引量:26
15
作者 姜晓颖 姜世闻 +9 位作者 高孟秋 张文 张治国 高志东 张弘 杜建 聂菲菲 张慧 段鸿飞 弭凤玲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9期920-925,共6页
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在没有进行抗结核药物治疗前具有传染性,住院治疗是患者及其家庭的理想选择。《北京市朝阳区涂阳肺结核患者住院隔离治疗的影响因素研究》显示,76.83%的涂阳肺结核患者没有选择住院治疗,对其共同居住和生活的密切接触... 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在没有进行抗结核药物治疗前具有传染性,住院治疗是患者及其家庭的理想选择。《北京市朝阳区涂阳肺结核患者住院隔离治疗的影响因素研究》显示,76.83%的涂阳肺结核患者没有选择住院治疗,对其共同居住和生活的密切接触者造成健康威胁。近年来,我国在结核感染控制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开展了一系列培训和调查研究,但是针对居家治疗的肺结核患者如何进行感染控制,目前无论国外还是国内尚无系统性的指南或文件。2018年受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委托资助,本课题组组织国家和地方肺结核预防控制、临床、管理、护理等领域专家撰写《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居家治疗感染控制的意见和建议》,经过三轮会议专家咨询、一轮电子邮件专家咨询形成此文。作者简要介绍了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及其密切接触者居家治疗管理感染控制的要求和建议,包括患者居家治疗的隔离、咳嗽礼仪、口罩的佩戴、外出感染控制、洗手、居所设置与通风、日常消毒等;对本建议不足之处进行了说明,对未来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医院外治疗 病例管理 家庭医学 感染控制 卫生措施
下载PDF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IgG/IgM抗体对结核病诊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4
16
作者 李霜君 张治国 +6 位作者 余琴 罗巧 王莉 李晓琴 李马超 刘海灿 万康林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39-143,149,共6页
目的评价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检测血清中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IgG/IgM抗体在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结核病患者和健康人的血清样本共332份及其背景资料,采用胶体金法检测血清中特异性结核抗体IgG/IgM,与临床诊断和细菌学检测结果比... 目的评价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检测血清中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IgG/IgM抗体在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结核病患者和健康人的血清样本共332份及其背景资料,采用胶体金法检测血清中特异性结核抗体IgG/IgM,与临床诊断和细菌学检测结果比较,使用SPSS 22.0统计软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检测结核病患者中特异性结核抗体IgG/IgM的灵敏度为41.15%、特异性为91.67%,检测菌阳和菌阴结核病患者的敏感性分别为51.38%和33.77%。在全部结核病患者中,特异性结核抗体IgG/IgM检测检出率(41.15%)显著高于痰涂片法(18.84%)和痰菌培养法(36.15%)(P<0.05)。结核抗体检测、痰涂片法和痰培养法三种方法联合检测阳性率为61.54%,高于单种方法检测或其中两种方法联合检测。结论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检测血清中结核分枝杆菌抗体具有灵敏、特异、快速和简便等优点,可用于结核病的筛查,同时该方法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敏感度和特异度有待进一步的提高,因此不可单独用于诊断结核病,可配合痰细菌学、影像学和临床表现等进行辅助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抗体 结核分枝杆菌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 诊断
下载PDF
播期对大豆开花期和鼓粒期叶片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4
17
作者 高永刚 高明 +3 位作者 杨晓强 刘丹 张志国 孙守军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27-234,共8页
为研究播期对大豆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以中熟型大豆黑农48为试材,依托2017年哈尔滨农试站3个播期试验,分析大豆开花期和鼓粒期光合参数、气象和产量数据。结果表明:(1)不同播期大豆开花期和鼓粒期叶片的光合特性差异显著。净光合速率(... 为研究播期对大豆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以中熟型大豆黑农48为试材,依托2017年哈尔滨农试站3个播期试验,分析大豆开花期和鼓粒期光合参数、气象和产量数据。结果表明:(1)不同播期大豆开花期和鼓粒期叶片的光合特性差异显著。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水分利用效率(WUE)适播比早播、晚播有所增加,Pn、Tr和WUE适播比早播、晚播分别提高14.86%和15.67%、1.06%和1.35%、14.37%和14.83%;叶片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和叶绿素含量(SPAD)随着播期推迟变化不同,与适播相比,早播、晚播条件下Gs变化幅度分别为17.72%和-20.35%、Ci变化幅度分别为9.53%和3.72%,随着播期推迟Gs呈降低趋势,而Ci呈先降后增变化;而在鼓粒期随着播期推迟SPAD降低。(2)光合参数间的相互影响、协同作用影响大豆的生长状况和产量的形成。Pn与Tr、WUE、光合有效辐射(PAR)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与Ci存在极显著的负相关,逐日气温(Ta)与Tr、Gs与Ci分别存在显著、极显著正相关,Ta、Gs分别通过影响蒸散和Ci起间接作用,在大豆生殖生长期,气温、光合有效辐射和土壤水分是影响Pn的主要气象因素。(3)适播有较高的Pn、WUE、干物质积累及向籽粒转化率,适时播期可充分利用光、温、水等气候资源,促进光合效率,大豆产量增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播期 大豆 开花期和鼓粒期 光合特性 产量 影响
下载PDF
2种炮制方法对何首乌中6种成分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19
18
作者 杨磊 刘梦娇 +3 位作者 陈文明 戴冰 张志国 张琴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9-123,共5页
目的探索"九蒸九晒"、药典法2种炮制方法对何首乌中6种成分含有量变化的影响。方法何首乌甲醇提取液的分析采用Agilent C_(18)色谱柱(250 mm×4. 6 mm,5μm);流动相乙腈-0. 01%磷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 0 mL/min;检测波... 目的探索"九蒸九晒"、药典法2种炮制方法对何首乌中6种成分含有量变化的影响。方法何首乌甲醇提取液的分析采用Agilent C_(18)色谱柱(250 mm×4. 6 mm,5μm);流动相乙腈-0. 01%磷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 0 mL/min;检测波长295 nm;柱温30℃。结果 6种成分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 995 0),平均加样回收率98. 96%~101. 23%,RSD 0. 41%~1. 37%。结论何首乌在2种炮制方法下6种成分含有量存在较大差异,这些差异是否与疗效和肝毒性相关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何首乌 化学成分 “九蒸九晒” 药典法
下载PDF
添加复合益生菌对全混合日粮发酵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5
19
作者 张志国 王丹 +3 位作者 高阳 李军 杨连玉 张继泽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3536-3542,共7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添加复合益生菌对全混合日粮(total mixed ration,TMR)发酵品质的影响。试验设3组:对照组,TMR;试验1组,TMR+0.5%复合益生菌1(乳酸菌、枯草芽孢杆菌、蜡样芽孢杆菌和酵母菌复合物);试验2组,TMR+0.5%复合益生菌2(乳酸菌、... 本试验旨在研究添加复合益生菌对全混合日粮(total mixed ration,TMR)发酵品质的影响。试验设3组:对照组,TMR;试验1组,TMR+0.5%复合益生菌1(乳酸菌、枯草芽孢杆菌、蜡样芽孢杆菌和酵母菌复合物);试验2组,TMR+0.5%复合益生菌2(乳酸菌、枯草芽孢杆菌、蜡样芽孢杆菌和纤维分解菌复合物)。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个贮存罐,调整TMR含水量为50%,密闭发酵,试验期30d。分别在发酵第0、3、5、7、15和30天测定TMR中霉菌毒素、pH、铵态氮、有氧稳定性及养分含量。结果表明:(1)不同处理TMR中霉菌毒素含量随发酵时间延长而呈上升趋势,发酵第30天时,对照组黄曲霉毒素B1和赭曲霉毒素A含量超过国家标准。整个试验期内,试验1、2组TMR各时间点3种霉菌毒素含量均未超标;(2)各组TMR有氧稳定性随发酵时间延长而升高,在发酵第3、5、7、15、30天,试验1组有氧稳定性优于对照组和试验2组;(3)随着贮存时间延长,各试验组pH呈下降趋势,各处理TMR的铵态氮含量呈上升趋势。在发酵第7~30天,试验1组pH、铵态氮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4)在发酵第30天,两试验组干物质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发酵第7~30天,试验1、2组TMR的CP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试验组的NDF和ADF含量随发酵时间延长而呈降低趋势,发酵第7~30天时,试验组NDF和ADF含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添加复合益生菌发酵有利于延长TMR贮存时间,强化全混合日粮有氧稳定性并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营养损失。由乳酸菌、枯草芽孢杆菌、蜡样芽孢杆菌和酵母菌组成的复合益生菌处理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混合日粮 复合益生菌 发酵 营养水平
下载PDF
《黄帝内经》“中气”理论的渊源与构建 被引量:13
20
作者 彭鑫 杜松 +1 位作者 于峥 张治国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65-668,672,共5页
“中气”理论是中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医基础理论的构建、发展、演变、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其学术思想最初来源于古代哲学“土居中央,调控四方”的“重中”思想和“左升右降,左旋运动”的升降理念,并在《黄帝内经》中初步构建... “中气”理论是中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医基础理论的构建、发展、演变、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其学术思想最初来源于古代哲学“土居中央,调控四方”的“重中”思想和“左升右降,左旋运动”的升降理念,并在《黄帝内经》中初步构建成型。《黄帝内经》虽首先提出“中气”一词,却没有明确定义和集中的阐述,关于“中气”理论的论述分散在不同篇章之中。本文对《黄帝内经》“中气”理论的渊源与构建进行系统整理,以期对中医理论、临床及科研工作有所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 中医基础理论 中气 “重中”思想 气机升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