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院前急救联合绿色通道模式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抢救时间及术后康复的影响
1
作者 范国晖 高帆 +2 位作者 张志启 李金兰 刘玥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17期2553-2558,共6页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联合绿色通道模式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抢救时间及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12月于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13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纳入研究,根据入院时间分组,其中2021年5月至2022年9月就诊的67例重...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联合绿色通道模式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抢救时间及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12月于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13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纳入研究,根据入院时间分组,其中2021年5月至2022年9月就诊的67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纳入对照组,采用常规院前、院内急救护理;2022年10月至2023年12月就诊的67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纳入研究组,给予院前急救联合绿色通道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抢救时间(院前急救时间、院内急救时间)、术后康复情况[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Barthrl指数(BI)、入住ICU时间、总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预后情况[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和患者家属的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的院前、院内抢救时间分别为(23.84±5.68)min、(52.62±10.25)min,明显短于对照组的(29.08±8.15)min、(74.98±13.19)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研究组患者的NIHSS评分为(10.29±2.69)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08±2.45)分,GCS、BI评分分别为(12.69±1.08)分、(69.84±4.60)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1.14±1.22)分、(64.32±4.98)分,总住院时间、入住ICU时间分别为(28.68±4.26)d、(6.69±1.38)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30.74±5.48)d、(7.84±1.59)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97%,略低于对照组的14.9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预后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家属的护理满意度为97.0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院前急救联合绿色通道模式能有效缩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抢救时间,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改善患者预后,同时提升患者家属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院前急救 绿色通道模式 术后康复 预后
下载PDF
软骨细胞线粒体损伤对骨关节炎的影响
2
作者 李振伟 侯靖宇 +4 位作者 林宇泽 张智奇 刘尚毅 刘晓雯 寿康全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576-1588,共13页
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的发病机制与机械过载、代谢功能障碍、衰老等多种因素相关,是一组以关节内软骨细胞凋亡、软骨组织纤维化(fibrillations)、滑膜炎症以及骨赘形成为特征的全关节疾病。目前治疗OA的方法包括口服氨基葡萄糖... 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的发病机制与机械过载、代谢功能障碍、衰老等多种因素相关,是一组以关节内软骨细胞凋亡、软骨组织纤维化(fibrillations)、滑膜炎症以及骨赘形成为特征的全关节疾病。目前治疗OA的方法包括口服氨基葡萄糖或非甾体类消炎药、关节腔注射透明质酸钠等,这些方法短时间内难以起效,需要长期治疗,医从性较差,有的只能起到暂时的缓解作用而并不具有软骨细胞保护作用,甚至有些还会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和胃肠道疾病的风险。在OA发展的晚期,患者常常因为疼痛以及关节功能障碍不得不接受关节置换的手术治疗。线粒体功能障碍在OA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研究表明,通过靶向改善线粒体生物发生、质量控制、自噬平衡及氧化应激水平,可保护软骨细胞。因此,较之传统的治疗方法,改善线粒体功能是一种具有潜力的OA治疗方法。本文收集了近年来线粒体在OA中的研究的相关文献,总结潜在致病因素经线粒体途径对于OA发展的影响,并对相关治疗方法加以阐述,以期为OA提供新的研究和诊疗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软骨细胞 线粒体损伤
下载PDF
A long way to go:impacts of urbanization on migrants’livelihoods and rural ecology in less industrialized regions
3
作者 zhang zhi-qi LI Ming-jing +2 位作者 LI Wen-jun WEI Yi-ran SHI Yi-lu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SCIE CSCD 2023年第12期3450-3463,共14页
Urbanization,often coupled with industrialization,is generally considered as a boost for improving livelihood as well as alleviating ecological pressures of the rural areas.However,this experience needs to be tested i... Urbanization,often coupled with industrialization,is generally considered as a boost for improving livelihood as well as alleviating ecological pressures of the rural areas.However,this experience needs to be tested in less industrialized areas,particularly where the urbanization is driven by non-economic factors such as urban public services and relevant government policies rather than employment opportunities.Taking two villages on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as examples,through the field investigation by using semi-structured questionnaires and in-depth interviews,and statistical data analysis,we explored the impacts of urbanization on migrants’livelihoods and the ecological conditions of their original village rangeland.We found that the disposable income and savings of emigrant households were less than the stay households,which might be correlated to the limited employment due to the lagged industrialization in the local township,and the mismatch between their traditional labor skills and the demands of urban services.Their home-village rangeland overuse was not alleviated since the increasing grazing pressure caused by the stay households,though the emigrant households intended to decrease the number of livestock on their home pasture.We concluded that the urbanization misaligned with local industrialization may fail to improve migrant livelihoods and local ecological conditions in less industrialized areas.Our research supplements the previous urbanization theory by highlighting the non-industrialization driven urbanization,and is particularly pertinent for the transitional countries worldwid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RBANIZATION INDUSTRIALIZATION Livelihoods Ecological conditions Pastoral areas Qinghai-Tibet Plateau
下载PDF
超薄硅衬底氮化铝Lamb波压电谐振器 被引量:6
4
作者 李传宇 孔慧 +4 位作者 唐玉国 张芷齐 郭振 张威 周连群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71-379,共9页
针对Lamb波压电声波传感器高品质因数(Q值)、低检测极限(LOD)和易集成的性能要求,本文基于SOI(Siliconon-insulator)硅片,通过底层硅(Handling layer)干法刻蚀和中间层(Boxing layer)自截止的方法实现2μm超薄均一的硅衬底结构,然后沉积... 针对Lamb波压电声波传感器高品质因数(Q值)、低检测极限(LOD)和易集成的性能要求,本文基于SOI(Siliconon-insulator)硅片,通过底层硅(Handling layer)干法刻蚀和中间层(Boxing layer)自截止的方法实现2μm超薄均一的硅衬底结构,然后沉积2μm厚具备高C轴择优取向的氮化铝(AlN)压电薄膜。传感器薄膜区域外设置双端增强反射栅结构用于提高Q值,从而有效降低器件的检测极限,并通过微量水分测试验证性能。该谐振器零阶反对称模式(A0)和零阶对称模式(S0)的谐振状态的实测结果和COMSOL二维模型仿真结果一致,所制作的Lamb波谐振器A0模式的主峰Q值为703,S0模式的主峰Q值为403。微量水分测试S0模式的检测极限优于A0模式,最低检测极限值为0.06%RH。结果表明,氮化铝超薄硅衬底Lamb波压电谐振器能够实现微量水分等高精度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谐振器 Lamb波薄膜 氮化铝 SOI硅片 品质因数 微量水分检测
下载PDF
小麦籽粒中原型及修饰型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产生规律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范楷 刘星 +4 位作者 郭文博 张志岐 孟佳佳 杜颖 聂冬霞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9年第9期2545-2554,共10页
目的研究原型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 DON)及其修饰型的产生规律。方法以小麦籽粒为培养材料,辐照灭菌后接种禾谷镰刀菌,并分别在不同温度(10、20、30℃)和水活度(0.95、0.98 a_w)下培养不同时间(7、14、21、28、35d)后,运... 目的研究原型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 DON)及其修饰型的产生规律。方法以小麦籽粒为培养材料,辐照灭菌后接种禾谷镰刀菌,并分别在不同温度(10、20、30℃)和水活度(0.95、0.98 a_w)下培养不同时间(7、14、21、28、35d)后,运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DON,3-乙酰化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3-acetyl-deoxynivalenol,3-ADON),15-乙酰化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15-acetyl-deoxynivalenol,15-ADON)和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3-葡萄糖苷(deoxynivalenol-3-glucoside,D3G)的产量。结果在所有培养条件下,原型DON的产量均随时间延长而增加;并于0.98 a_w, 20℃下的第35 d达到最高值100490.0μg/kg;不同培养条件下,修饰型DON的生成情况各不相同,3-ADON、15-ADON和D3G分别于0.98a_w,20℃下的第14、28和35 d达到各自产量最高值(3-ADON:7583.5μg/kg; 15-ADON:592.0μg/kg; D3G:6806.4μg/kg)。此外, 10℃下,D3G/DON比值随时间延长先增高后降低,而20、30℃下D3G/DON比值随时间延长呈指数下降(r^2>0.90)。结论小麦籽粒中原型和修饰型DON的最适产生条件均为0.98 a_w, 20℃。本研究可为DON及其修饰型的生物合成、日常监管、污染防控等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禾谷镰刀菌 小麦籽粒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 乙酰化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3-葡萄糖苷
下载PDF
神农架大九湖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 被引量:3
6
作者 周文昌 张曼胤 +2 位作者 张志麒 史玉虎 崔鸿侠 《湿地科学与管理》 2021年第2期38-42,共5页
为理解湿地生态系统的价值动态过程,利用市场价值法、替代工程法、旅行费用法和成果转移法等方法,评估了神农架大九湖湿地11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结果表明:神农架大九湖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总量为35.81亿元,是2018年神农架林... 为理解湿地生态系统的价值动态过程,利用市场价值法、替代工程法、旅行费用法和成果转移法等方法,评估了神农架大九湖湿地11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结果表明:神农架大九湖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总量为35.81亿元,是2018年神农架林区生产总值的1.25倍,价值量大小依次为:水资源供给>休闲娱乐>大气调节>调蓄洪水>降解污染>释放氧气>固碳>土壤保持>科研教育>生物栖息地维持>物质产品。另外,水资源供给、休闲娱乐和大气调节3个服务功能价值占主导,占价值总量的97%,为大九湖湿地保护修复和生态补偿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价值 大九湖湿地
下载PDF
基于CUDA和OpenGL互操作的遥感影像快视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段云龙 张致齐 +2 位作者 方留杨 常鹏飞 张岭军 《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6-42,共7页
针对双通道、高码速率的高分辨率光学遥感卫星吉林一号A星下传数据的实时快视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CUDA和OpenGL互操作的遥感影像快视方法,采用CUDA C语言利用GPU并行地从原始码流中提取出像素数据并存入像素缓冲对象,之后不必将像素数... 针对双通道、高码速率的高分辨率光学遥感卫星吉林一号A星下传数据的实时快视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CUDA和OpenGL互操作的遥感影像快视方法,采用CUDA C语言利用GPU并行地从原始码流中提取出像素数据并存入像素缓冲对象,之后不必将像素数据传送回主存,而是基于互操作接口将显存中像素缓冲对象作为纹理数据源直接递送给OpenGL纹理绘制接口完成影像快视显示,整个过程不需要任何数据移动或复制。实践表明,与由CPU完成数据提取和图像绘制相比,该方法可快速完成数据并行提取,提高影像快视效率,并释放CP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DA OPENGL 互操作 影像快视
下载PDF
羌穗100在陕南地区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8
作者 陈浩 张志奇 +4 位作者 李勤 廖顺俞 李培江 张秀英 张选明 《大麦与谷类科学》 2022年第2期51-53,共3页
由陕西省汉中市金穗农业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选配而成的三系中籼早熟弱感光型水稻新品种羌穗100,2019年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陕审稻2019003号。本文主要介绍了该品种的特征特性及近几年在陕南地区的种植表现,... 由陕西省汉中市金穗农业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选配而成的三系中籼早熟弱感光型水稻新品种羌穗100,2019年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陕审稻2019003号。本文主要介绍了该品种的特征特性及近几年在陕南地区的种植表现,总结了其高产栽培关键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羌穗100 种植表现 栽培技术
下载PDF
关节镜下自体或同种异体肌腱移植修复急性和陈旧性前交叉韧带损伤:重建效果评价 被引量:14
9
作者 向珊珊 傅明 +2 位作者 张志奇 杨子波 陈忠羡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6期4174-4178,共5页
背景:关节镜自体肌腱与异体肌腱治疗前交叉韧带急性损伤和陈旧性损伤的效果尚需证实。目的:关节镜下采用自体肌腱或同种异体肌腱对前交叉韧带急性损伤或陈旧性损伤的患者进行重建,评估重建后的效果,并对重建时间与内植物材料的选择进行... 背景:关节镜自体肌腱与异体肌腱治疗前交叉韧带急性损伤和陈旧性损伤的效果尚需证实。目的:关节镜下采用自体肌腱或同种异体肌腱对前交叉韧带急性损伤或陈旧性损伤的患者进行重建,评估重建后的效果,并对重建时间与内植物材料的选择进行临床效果分析。方法:对前交叉韧带重建的患者105例进行随访。根据患者韧带损伤时间与采用的内植物不同分成4组:急性自体组25例为急性损伤+自体肌腱移植;急性异体组7例为急性损伤+同种异体肌腱移植;陈旧自体组55例为陈旧性损伤+自体肌腱移植;陈旧异体组,18例为陈旧性损伤+同种异体肌腱移植。术前后采用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表对膝关节功能进行评分,术后随访70个月。结果与结论:(1)膝关节功能:与术前相比,术后70个月4组Lysholm评分均升高(P<0.05);(2)进一步做各因素的单独效应分析:急性损伤时,使用自体肌腱的Lysholm评分高于同种异体肌腱(P<0.05);(3)结果表明,在前交叉韧带损伤时,应早期在关节镜下使用自体肌腱进行重建,有利于膝关节功能更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损伤 急性损伤 陈旧性损伤 自体肌腱 同种异体肌腱 韧带重建 生物材料 关节镜 组织构建 膝关节 组织工程
下载PDF
气候变暖背景下土壤呼吸研究的几个重要问题 被引量:12
10
作者 张智起 张立旭 +4 位作者 徐炜 汪浩 王金洲 王娓 贺金生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64-173,共10页
土壤呼吸是土壤有机碳返还至大气的主要形式,其对气候变暖的响应一直备受关注。近30年来,已有大量增温试验和模型就气候变暖对土壤呼吸的影响及其机制做了详细的探讨。但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土壤呼吸对浅层土壤增温的响应,对深层土壤的... 土壤呼吸是土壤有机碳返还至大气的主要形式,其对气候变暖的响应一直备受关注。近30年来,已有大量增温试验和模型就气候变暖对土壤呼吸的影响及其机制做了详细的探讨。但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土壤呼吸对浅层土壤增温的响应,对深层土壤的关注不足,且鲜有涉及土壤动物和土壤冻融过程,这些可能会减弱未来气候变暖背景下的CO 2排放的预测能力。本研究提出几个目前气候变暖背景下土壤呼吸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包括:1)深层土壤呼吸对增温的响应;2)土壤动物对土壤呼吸的贡献及影响;3)土壤冻融过程对土壤呼吸的影响。通过综述这3个研究领域的现状,指出了当前该领域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改进措施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有助于深入理解土壤呼吸对气候变暖的响应过程和提高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模型的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排放 气候变化 深层土壤 土壤动物 土壤冻融
下载PDF
京津冀区域清洁取暖的支付意愿和影响因素 被引量:9
11
作者 张保留 罗宏 +3 位作者 吕连宏 张志麒 王健 赵明轩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90-496,共7页
通过对北京、保定、太原、晋城等城市的农村地区实地走访和问卷调查,获取农村居民的清洁取暖支付意愿情况,基于条件价值评估法构建多元回归模型,对居民清洁取暖支付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测算分析.结果表明,80%以上的受访者对清洁取暖补... 通过对北京、保定、太原、晋城等城市的农村地区实地走访和问卷调查,获取农村居民的清洁取暖支付意愿情况,基于条件价值评估法构建多元回归模型,对居民清洁取暖支付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测算分析.结果表明,80%以上的受访者对清洁取暖补贴政策有所了解,但有32.8%的受访者对现行补贴标准表示不满,受访者清洁取暖支付意愿平均为2926元/采暖季,其中北京、保定、太原、晋城受访者的清洁取暖支付意愿分别为3581,2787,2772,3000元/采暖季;家庭年收入、清洁取暖改造费用、现行补贴标准、煤炭利用对空气质量影响程度及清洁取暖效果等均是受访者支付意愿的显著影响因素,而对清洁取暖的能源利用类型、对雾霾事件的关注度及对环保知识的了解程度不存在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洁取暖 支付意愿 条件价值评估法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
下载PDF
纳米颗粒聚集形态对纳米流体导热系数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智奇 钱胜 +1 位作者 王瑞金 朱泽飞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61-170,共10页
纳米流体中悬浮的纳米颗粒可以增强其导热性能已经得到广泛认可,然而纳米流体颗粒增强传热的机理目前尚不清楚.研究表明,纳米颗粒的聚集是纳米流体导热系数增大的重要机制,而且纳米颗粒聚集的形态对纳米流体的导热系数有重要影响,但是... 纳米流体中悬浮的纳米颗粒可以增强其导热性能已经得到广泛认可,然而纳米流体颗粒增强传热的机理目前尚不清楚.研究表明,纳米颗粒的聚集是纳米流体导热系数增大的重要机制,而且纳米颗粒聚集的形态对纳米流体的导热系数有重要影响,但是目前的导热系数模型大多是建立在Maxwell有效介质理论的"静态"和"均匀分散"假设基础上.本文用平衡分子动力学模拟Cu-Ar纳米流体,采用Green-Kubo公式计算导热系数,采用Schmidt-Ott关系式计算不同聚集形态下的分形维数.对比导热系数与分形维数可以发现:在相同体积分数下,较低的分形维数会有更高的导热系数,分析了分形维数与导热系数的定量关系.此外,通过径向分布函数可以看出纳米颗粒紧密聚集与松散聚集的差异,基液分子在纳米颗粒附近的纳米薄层中处于动态平衡状态.研究结果有助于理解纳米颗粒聚集形态对导热系数的影响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流体 聚集形态 分形维数 导热系数
下载PDF
柔性扫描平台最优阶多项式速度曲线控制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龙辉 张芷齐 +3 位作者 郭振 罗媛媛 周连群 姚佳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400-2411,共12页
针对高精度柔性扫描平台以现有速度曲线模型运动时运算量、残余振动大以及稳态时间长等问题,基于时间最优原则建立了最优阶多项式速度曲线,降低高精度柔性扫描平台运动时的残余振动与稳态时间。建立高精度柔性扫描平台简化模型,以速度... 针对高精度柔性扫描平台以现有速度曲线模型运动时运算量、残余振动大以及稳态时间长等问题,基于时间最优原则建立了最优阶多项式速度曲线,降低高精度柔性扫描平台运动时的残余振动与稳态时间。建立高精度柔性扫描平台简化模型,以速度、加速度、加加速度及其一阶导数等限制条件为边界,对不同阶数多项式速度曲线进行残余振动仿真分析,由仿真结果确定多项式速度曲线最优阶,随后构建最优阶多项式速度曲线方程并以高精度柔性扫描平台为对象进行残余振动实验。最优阶多项式速度曲线与传统梯形速度曲线相比,高精度柔性扫描平台实际残余振动加速度峰值降低了67.91%,稳态时间缩短了49.92%;与常规三阶多项式速度曲线相比,高精度柔性扫描平台实际残余振动加速度峰值降低了42.94%,稳态时间缩短了32.50%,具有较好性能。本文提出的最优阶多项式速度曲线模型克服了现有速度曲线在高精度柔性扫描平台应用中运算量与残余振动较大,稳态时间较长的问题,实验结果表明该速度曲线模型有效降低了残余振动,缩短了稳态时间,提高了运行效率,进而提高了高精度柔性扫描平台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度曲线 残余振动 稳态时间 柔性扫描平台 S曲线
下载PDF
微孔式数字PCR荧光芯片的自动对焦 被引量:3
14
作者 朱文艳 周连群 +6 位作者 张芷齐 李金泽 李龙辉 高旭 李树力 郭振 姚佳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065-2075,共11页
为了快速获取微孔式数字PCR芯片清晰的荧光图像,解决传统方法针对微尺度阵列单元自动对焦存在的计算量大,耗时长等问题,建立了基于像素个数随离焦距离变化特征模型的自动对焦方法。依次取3个彼此间隔相同距离的微孔式数字PCR芯片的荧光... 为了快速获取微孔式数字PCR芯片清晰的荧光图像,解决传统方法针对微尺度阵列单元自动对焦存在的计算量大,耗时长等问题,建立了基于像素个数随离焦距离变化特征模型的自动对焦方法。依次取3个彼此间隔相同距离的微孔式数字PCR芯片的荧光图像,通过自适应窗口选取与阈值计算,统计窗口区域内大于阈值的像素个数,代入特征函数计算离焦距离,并通过统计出的3个位置的像素个数值判断离焦方向,继而进行对焦。该方法仅需统计13×13个像素大小的对焦窗口中灰度大于阈值的像素个数,且完成对焦仅需4步,对焦结果完全满足后续计算的清晰度要求,与传统爬山方法相比,对焦步骤数平均减少了51.89%,实现了微孔式数字PCR芯片的准确快速对焦。本文提出的自动对焦方法克服了现有算法计算量大、对焦步骤繁琐的缺点,预测准确、速度快,最大程度上减少样本曝光时间,进而减少荧光的淬灭,为后续计算提供更为原始且精确的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对焦 自适应阈值 特征函数 微孔式数字PCR芯片 荧光成像
下载PDF
含微透镜的零模波导器件用于增强荧光信号强度 被引量:2
15
作者 付博文 郭振 +3 位作者 俞鹏飞 李传宇 张芷齐 周连群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921-1930,共10页
本文设计并研制了一种改进的零模波导器件,采用此种器件实现了荧光信号的增强,解决了荧光串扰等问题。采用微纳加工手段实现了这一器件的制备,该器件通过微透镜与纳米孔的结合减少了荧光的发散角,荧光的相长干涉增强了检测信号的强度。... 本文设计并研制了一种改进的零模波导器件,采用此种器件实现了荧光信号的增强,解决了荧光串扰等问题。采用微纳加工手段实现了这一器件的制备,该器件通过微透镜与纳米孔的结合减少了荧光的发散角,荧光的相长干涉增强了检测信号的强度。具体地,采用电子束光刻制备了直径可控的纳米孔阵列,结合紫外光刻及反应离子刻蚀实现了角度可调的微透镜阵列,并采用ImageJ读取荧光灰度值进行了信号比对。通过与未改进的零模波导器件相比,改进后的器件其荧光信号增强了14.5倍,信噪比提升了9倍。通过SEM表征,该器件的纳米孔直径为(100.3±4.9)nm;微透镜倾角(21.1±0.7)°。改进的零模波导器件在增强了荧光信号的同时有效减少了荧光串扰的问题,相关研究对微弱荧光检测、荧光串扰等问题提供了一种可行的解决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模波导 纳米孔 微透镜 荧光信号检测
下载PDF
薄膜Lamb波传感器用于胃蛋白酶原I检测 被引量:1
16
作者 魏巍 张威 +3 位作者 孔慧 李传宇 张芷齐 周连群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280-2288,共9页
为满足大规模胃癌早期筛查对胃蛋白酶原I(PGI)检测高灵敏度、高效率、操作简单、样品量少的需求,本文构建了一种PGI抗体功能化薄膜型Lamb波生物传感器。对传感器检测腔薄膜进行PGI抗体自组装修饰,传感器检测腔表面修饰的PGI抗体将样品中... 为满足大规模胃癌早期筛查对胃蛋白酶原I(PGI)检测高灵敏度、高效率、操作简单、样品量少的需求,本文构建了一种PGI抗体功能化薄膜型Lamb波生物传感器。对传感器检测腔薄膜进行PGI抗体自组装修饰,传感器检测腔表面修饰的PGI抗体将样品中PGI抗原特异性的捕获并固定在检测腔薄膜表面,Lamb波传感器薄膜表面质量增加导致其A0模式中心频率发生移动,且频率移动量与检测腔表面吸附物质质量增加量正相关,实现对样本中PGI抗原浓度的检测。实验结果表明:PGI抗体功能化薄膜Lamb波生物传感器对PGI抗原实测灵敏度约为102.114 Hz/ng/mL,理论最低检测限(LOD)为0.176ng/mL,单个样本检测时间为40min,与现有基于光学检测法PGI检测技术相比,具有检测系统简单、操作简单、不需要专业人员操作等显著优势,且比多数光学检测法LOD更低,比电化学法PGI检测技术LOD低两个数量级。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PGI抗体免疫功能化薄膜型Lamb波生物传感器对PGI检测且具有检测下限低、灵敏度高、检测效率高、操作简单、无需样品预处理等特点,满足大规模早期胃癌筛查的基本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薄膜Lamb波传感器 胃蛋白酶原I 免疫
下载PDF
煤矿地表塌陷区天眼巡查监测系统设计及应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勇 贺鑫 +4 位作者 李培现 王炳 杨中辉 张芷祺 杨可明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57-163,共7页
利用传统地表移动观测站结合GNSS、无人机、遥感、雷达以及现代传感器技术,研发了地表塌陷区天眼巡查监测系统。该系统依据监测目标和数据获取手段的不同设计5种核心功能;软件架构采用数据采集端、数据服务端和客户端分离的设计理念;数... 利用传统地表移动观测站结合GNSS、无人机、遥感、雷达以及现代传感器技术,研发了地表塌陷区天眼巡查监测系统。该系统依据监测目标和数据获取手段的不同设计5种核心功能;软件架构采用数据采集端、数据服务端和客户端分离的设计理念;数据采集端通过GPRS/4G/5G技术将数据传输至服务器进行数据的存储和管理;服务器端部署有数据存储管理和应用程序,实现数据的管理、分析、开采沉陷计算以及响应客户端请求;客户端通过浏览器HTTPS请求实现数据的查询、修改及大屏展示;客户端和数据服务器设计采用REST API技术实现前后端的分离。以黄玉川煤矿11401工作面地表移动观测站分析、地质环境危险性的分区以及开采沉陷预计三个功能为例进行工程应用示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采沉陷 地质灾害 变形监测 地表移动
下载PDF
苯磺隆对亚热带山地泥炭藓湿地杂草的控制效果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贺贺 汪正祥 +7 位作者 张智麒 李玲 熊蔚 张文娟 马茹悦 陈荣友 刘昌勇 李亭亭 《杂草学报》 2020年第3期28-37,共10页
为了控制亚热带山地泥炭藓湿地中杂草的生长,加速泥炭藓湿地的恢复,在位于湖北省宣恩县七姊妹山的泥炭藓湿地恢复大田上开展泥炭藓湿地的控草研究。在室内预试验筛选除草剂的基础上,选用苯磺隆(tribenuron-methyl)作为大田试验的除草剂... 为了控制亚热带山地泥炭藓湿地中杂草的生长,加速泥炭藓湿地的恢复,在位于湖北省宣恩县七姊妹山的泥炭藓湿地恢复大田上开展泥炭藓湿地的控草研究。在室内预试验筛选除草剂的基础上,选用苯磺隆(tribenuron-methyl)作为大田试验的除草剂,以探究4种浓度对照组(CK,不喷除草剂)、低浓度(L,37.5 g/hm^2)、中浓度(M,75.0 g/hm^2)、高浓度(H,150.0 g/hm^2)处理下,苯磺隆对泥炭藓湿地恢复大田杂草的控制效果以及对大泥炭藓(Sphagnum palustre)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相较于对照组,其他3种浓度苯磺隆处理组对大泥炭藓的生长均未表现出抑制作用。但是,苯磺隆对杂草的控制效果随着浓度的增加而愈加明显。此外,苯磺隆对阔叶类杂草的控制效果相比禾本-莎草类杂草更加明显,并且当杂草盖度控制在40%~50%时,大泥炭藓生长最好。说明苯磺隆是一种适合应用于泥炭藓湿地恢复大田的控草试剂,研究结果对泥炭藓湿地的快速恢复及泥炭藓产业化种植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热带山地 大泥炭藓 湿地恢复 苯磺隆 杂草控制
下载PDF
推拿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研究述评 被引量:10
19
作者 张芷齐 王金贵 +3 位作者 徐昭 骆雄飞 李华南 刘斯文 《河南中医》 2019年第1期146-149,共4页
推拿是中医治疗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的主要方法之一,分步推拿法、点穴推髌法、按揉法、理筋整复手法、拔伸法等局部推拿法可起到疏通经络气血、放松局部肌肉、改善关节活动度的作用。中医整体观的多部位推拿可调节全身... 推拿是中医治疗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的主要方法之一,分步推拿法、点穴推髌法、按揉法、理筋整复手法、拔伸法等局部推拿法可起到疏通经络气血、放松局部肌肉、改善关节活动度的作用。中医整体观的多部位推拿可调节全身气血经脉通畅,与西医整体调节膝关节的力学平衡有相通之处,辨证论治的选穴、施行手法可针对性地起到补益肝肾,祛湿除痹,行气化瘀的作用。但缺少单纯推拿手法治疗KOA的高质量临床随机对照研究及作用机理的临床研究,开辟推拿治疗KOA的新思路、规范治疗KOA的推拿手法、深入研究推拿作用于KOA的机制等是今后的主要临床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推拿 分步推拿法 点穴推髌法 按揉法 理筋整复手法 拔伸法
下载PDF
高通量数字化毛细管微阵列芯片 被引量:4
20
作者 邱亚军 李金泽 +2 位作者 李传宇 张芷齐 周连群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237-1244,共8页
针对数字PCR体系样品的分割方式,开发了一款数字PCR体系样品分割芯片,用于微量生物样品检测。利用微机电系统(MEMS)制备阵列化的硅基片,采用硅片高效低损伤超精密磨削减薄工艺对硅基片进行减薄,结合化学改性方法,成功制备了表面疏水孔... 针对数字PCR体系样品的分割方式,开发了一款数字PCR体系样品分割芯片,用于微量生物样品检测。利用微机电系统(MEMS)制备阵列化的硅基片,采用硅片高效低损伤超精密磨削减薄工艺对硅基片进行减薄,结合化学改性方法,成功制备了表面疏水孔壁亲水的毛细管微阵列芯片。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芯片结构进行表征,SEM结果显示,芯片结构为通孔微阵列。通过接触角表征芯片表面的疏水性,对比化学处理前后芯片表面的接触角,结果表明化学处理后芯片表面疏水,接触角为118°。通过能谱(EDS)表征芯片孔壁的亲水性,结果表明,芯片孔壁只有Si,O两种元素,形成亲水基团,因此,芯片孔壁亲水。通过测量显微镜和荧光显微镜表征芯片的样品分割性能,结果表明芯片将样品分割为均一的独立单元。通过激光共聚焦扫描仪表征,直观地反应了芯片的整体样品分割效果,通过计算芯片的样品填孔率为93.8%。本文成功制备了表面疏水孔壁亲水的毛细管微阵列芯片,该芯片具有优异的样品分割性能,在生物医学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阵列芯片 高通量 数字化 毛细管 化学改性 亲疏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