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p[Tj(a-)]外周血淋巴细胞建立抗-PP1P^(k)杂交瘤细胞株
1
作者 郭忠慧 朱自严 +2 位作者 向东 赵俸涌 杨颖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3年第4期294-298,共5页
目的建立分泌抗-PP1P^(k)(又称抗-Tj^(a))的淋巴母细胞样细胞系(lymphoblastoid cell line,LCL)和单克隆杂交瘤细胞株。方法无菌条件下常规方法制备p[Tj(a-)]血型献血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用E... 目的建立分泌抗-PP1P^(k)(又称抗-Tj^(a))的淋巴母细胞样细胞系(lymphoblastoid cell line,LCL)和单克隆杂交瘤细胞株。方法无菌条件下常规方法制备p[Tj(a-)]血型献血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用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转化单个核细胞中的B淋巴细胞,使其增殖形成B淋巴母细胞样细胞克隆。用菠萝酶处理的正常AB型和O型红细胞以及p[Tj(a-)]红细胞筛选培养上清,通过显微吸引分离技术获得分泌特异性抗-PP1P^(k)的LCL,与SHM-D33骨髓瘤细胞进行融合。异源杂交瘤细胞经次黄嘌呤(H)-氨基蝶呤(A)-胸腺嘧啶(T)-脱氧胞嘧啶核苷(D)-毒毛旋花苷(O)即HOTD培养基选择性培养、抗体筛选以及有限稀释亚克隆,建立分泌特异性抗体的单克隆杂交瘤细胞株。结果从O型p[Tj(a-)]献血者外周血B淋巴细胞EBV转化细胞培养上清中,初筛得到与正常红细胞全部凝集,与p[Tj(a-)]红细胞不凝集的单个淋巴母细胞样克隆5E1-E5,初步鉴定培养上清具有抗-PP1P^(k)特异性。随后利用杂交瘤技术,将5E1-E5细胞与SHM-D33骨髓瘤细胞进行融合,建立了持续稳定分泌IgM抗-PP1P^(k)的单克隆杂交瘤细胞株。结论本研究通过EBV转化和杂交瘤技术建立了分泌抗-PP1P^(k)的人单克隆细胞株,这项工作使大规模筛选稀有p[Tj(a-)]血型成为可能,对我国稀有血型库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j(a-)] 抗-PP1P^(k) 抗-Tj^(a) 杂交瘤技术 人单克隆抗体
下载PDF
保存期间试剂红细胞血型相关膜蛋白抗原性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赵俸涌 李勤 +5 位作者 郭忠慧 张嘉敏 刘李栋 刘曦 向东 朱自严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18年第9期957-959,共3页
目的研究红细胞膜蛋白抗原稳定性随保存时间变化。方法 D抗原、Fy^a抗原、Jk^a抗原、在保存节点(0、14、28、42 d),对上述红细胞血型抗原抗原性进行检测。结果在标化后的抗体范围,使用国际标准抗体,应用流式细胞术,在42 d检出对比组... 目的研究红细胞膜蛋白抗原稳定性随保存时间变化。方法 D抗原、Fy^a抗原、Jk^a抗原、在保存节点(0、14、28、42 d),对上述红细胞血型抗原抗原性进行检测。结果在标化后的抗体范围,使用国际标准抗体,应用流式细胞术,在42 d检出对比组之间的D抗原抗原性差异具统计学意义(下降11. 3%; P〈0. 05); 42 d时,应用微柱凝胶卡,使用国际标准品(下降33%)、单克隆IgG-D(下降66%)、IgM-D(下降26%),检出对比组之间的D抗原抗原性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 01),Fy^a抗原抗原性检出对比组之间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下降33%,P〈0. 05),Jk^a抗原抗原性未检出,对比组之间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结论实验室应定期对谱细胞进行质控,对于弱抗体的检测宜使用较新鲜的谱细胞或新鲜细胞进行检测及确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剂红细胞保存 红细胞抗原 抗原性 质量控制
下载PDF
红细胞贮存时间对输血后小鼠体内炎症反应和补体活化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张嘉敏 高文杰 +3 位作者 李勤 赵俸涌 郭忠慧 朱自严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19年第9期870-874,共5页
目的探讨红细胞体外贮存时间延长对小鼠输血后炎症反应的影响及补体在其中的作用。方法30-35只C57BL/6小鼠,摘眼球取血,滤白后加入红细胞保存液,4℃贮存。在35 d贮存期中,每7 d给小鼠(n≥3)尾静脉注射红细胞500μL/次;每次输注后2、24 h... 目的探讨红细胞体外贮存时间延长对小鼠输血后炎症反应的影响及补体在其中的作用。方法30-35只C57BL/6小鼠,摘眼球取血,滤白后加入红细胞保存液,4℃贮存。在35 d贮存期中,每7 d给小鼠(n≥3)尾静脉注射红细胞500μL/次;每次输注后2、24 h,从小鼠眼眶采血300μL/只,离心分离血浆用于流式检测炎症因子浓度,ELISA检测补体活性片段浓度;用抑制剂FUT-175完成补体抑制试验,检测血浆中炎症因子和补体活性片段浓度。结果0 d,24 h血样检测,炎症因子(pg/mL):TNF(21.69±6.12)、IFN-γ(4.72±1.85)、MCP-1(132.91±37.41)、IL-10(2.56±1.72)、IL-6(78.80±51.07)、IL-12p70(1.95±1.43);补体活性(ng/mL):C3a(604.00±120.00)、C5a(63.63±13.09)、C4a(586.81±146.07);35 d,24h血样检测:炎症因子(pg/mL):TNF(407.74±33.38)、IFN-γ(133.39±25.28)、MCP-1(3 317.53±358.26)、IL-10(2 769.54±615.36)、IL-6(12 856.92±2339.47)、IL-12p70(1.96±2.00);补体活性(ng/mL):C3a(1 660.00±16.00)、C5a(608.72±33.74)、C4a(490.95±45.88)。随着小鼠输注贮存时间越长的红细胞,其血浆中TNF、IFN-γ、MCP-1、IL-10、IL-6、C3a、C5a浓度明显升高(P<0.05),而IL-12p70和C4a浓度无明显变化(P>0.05)。抑制补体后,小鼠血浆中MCP-1、IL-6浓度下降明显(P<0.01,P<0.05)。结论红细胞贮存损伤引起小鼠输血后体内发生炎症反应,补体参与其中,旁路途径可能是补体激活的主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贮存 贮存损伤 输血 补体 炎症反应 输血反应
下载PDF
应用聚凝胺筛选-D-表型红细胞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赵俸涌 王中英 +7 位作者 张玉宇 李勤 武云香 王菲 李卿 张德梅 向东 朱自严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1年第11期1186-1190,共5页
目的 -D-表型是Rh血型系统中较为特殊的血型表型,该表型仅表达RhD蛋白而不表达RhCE蛋白,其发生频率小于十万分之一。由于目前尚缺乏简单有效的筛选方法,该表型及其基因在中国地区的频率目前还未见报道,本研究拟应用该表型D抗原表达量与... 目的 -D-表型是Rh血型系统中较为特殊的血型表型,该表型仅表达RhD蛋白而不表达RhCE蛋白,其发生频率小于十万分之一。由于目前尚缺乏简单有效的筛选方法,该表型及其基因在中国地区的频率目前还未见报道,本研究拟应用该表型D抗原表达量与正常表型D抗原表达量的差异,开发一种新型筛选试剂对该稀有血型进行初步筛选。方法利用流式细胞术对-D-表型及表型基因携带者D抗原表达量进行检测;再利用抗原表达差异,通过调整筛选体系内聚凝胺浓度,使得RhD抗原表达量较高的红细胞与筛选试剂发生凝集,达到对-D-表型及其基因携带者的初步筛选目的。结果从流式细胞术免疫荧光值定量结果(MFI)分析,-D-表型细胞RhD抗原表达量(284 360±16 698,n=3)为正常RhD阳性细胞抗原表达量(98 642±35 908,n=9)的约3倍(P<0.01),RHD--杂合子RhD抗原表达量(181 109±39 455,n=4)为正常RhD阳性细胞抗原表达量的约2倍(P<0.01);15μL 3%新鲜红细胞悬液与筛选用体系35μL(1μL IgG抗-D,29μL凝聚胺聚凝胺,及5μL低离子强度溶液)的反应体系筛选出的阳性细胞经流式检测RhD抗原表达量(144 538±227 445,n=7)为正常RhD阳性细胞抗原表达量的约1.5倍。结论聚凝胺初筛体系可用于-D-表型高通量筛选,为该表型的人群频率等研究提供可靠的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表型 聚凝胺 RhD--基因携带者 RhD抗原表达量 红细胞
下载PDF
RhCE表型对RhD抗原量及抗-D效价测定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赵俸涌 王中英 +6 位作者 徐婷 王晨 郭忠慧 李勤 张嘉敏 向东 朱自严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0年第9期905-908,共4页
目的目前对Rh系统抗-D的定量或效价检测(相对定量)方法皆依赖于试剂红细胞。日常工作中,绝大多数实验室采用单人份红细胞作为效价测定的试剂红细胞,若RhCE表型对RhD抗原表达量影响显著,则不同RhCE表型必然会产生不同的抗-D效价测定结果... 目的目前对Rh系统抗-D的定量或效价检测(相对定量)方法皆依赖于试剂红细胞。日常工作中,绝大多数实验室采用单人份红细胞作为效价测定的试剂红细胞,若RhCE表型对RhD抗原表达量影响显著,则不同RhCE表型必然会产生不同的抗-D效价测定结果。本研究旨在通过RhCE分型,RhD抗原定量试验及相应抗体进行效价测定,比较分析RhCE表型对RhD抗原量及抗-D效价测定的影响。方法采用血清学方法筛选获得CCee、Ccee、ccEE、CcEe表型的RhD阳性标本,并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上述红细胞RhD抗原量,最后使用不同RhCE表型单人份标本红细胞对同一份抗-D进行效价测定。分析RhCE表型对RhD抗原量及抗-D效价测定的影响。结果在99例细胞红细胞标本进行Rh血型血清学分型后,对CCDee(n=17)、CcDee(n=15)、CcDEe(n=8)、ccDEE(n=8)分型细胞进行流式免疫荧光检测,发现CcDee与ccDEE及CcDEe间、CCDee与ccDEE之间RhD抗原的荧光量比较存在较大统计学意义差异(P<0.001),CcDee与CCDee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差异(P<0.01),其余各组间均不具统计学意义的差异;再对其中CCDee(n=15)、CcDee(n=14)、CcDEe(n=8)、ccDEE(n=8),使用同1份抗-D血浆进行效价测定分析,将效价结果与红细胞RhD抗原免疫荧光值(MFI)进行比较后,发现红细胞表面RhD抗原量与效价二者呈现正相关关系(r=0.907;P<0.001),对效价与RhD抗原MFI值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对同一份抗-D血浆,效价值为32、64、128各组内红细胞MFI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P<0.05);将效价与RhCE分型进行统计分析,发现CCEE与Ccee间、CcEe与Ccee间存在统计学意义的差异(P<0.05)。结论不同的RhCE表型会造成D抗原表达差异,D抗原量对效价测定有较大影响,提示在效价测定试验中,使用相同RhCE分型红细胞作为试剂细胞或对RhD抗原进行定量分析可提高效价试验的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D抗原量 Rh分型 效价监测 试剂红细胞 质控
下载PDF
β-内酰胺类抗生素药物促进红细胞的老化清除可能会恶化药物诱发的免疫溶血性贫血 被引量:2
6
作者 杨启修 赵俸涌 +5 位作者 李勤 张嘉敏 郭忠慧 杨颖 王晨 朱自严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2年第9期904-907,共4页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检测药物处理红细胞前后,细胞表面各种与细胞衰老及清除相关指标,以及吞噬细胞对红细胞的吞噬差异性,分析β-内酰胺类抗生素对红细胞老化和清除的影响。方法使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青霉素、头孢吡肟、头孢哌酮和头孢他...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检测药物处理红细胞前后,细胞表面各种与细胞衰老及清除相关指标,以及吞噬细胞对红细胞的吞噬差异性,分析β-内酰胺类抗生素对红细胞老化和清除的影响。方法使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青霉素、头孢吡肟、头孢哌酮和头孢他啶)处理红细胞,然后在药物处理后0 h和24 h时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红细胞表面PS(磷脂酰丝氨酸)和清除相关CD标志物(CD35、CD47、CD55和CD59)的变化。通过显微镜观察,计算在药物处理后0 h和24 h棘细胞比例。通过单核细胞单层测定(MMA)检测药物处理后的红细胞被吞噬的情况。通过以上结果分析β-内酰胺类抗生素对红细胞老化和清除的影响。结果与未处理的红细胞相比,药物处理的红细胞在细胞表面显示出更高的PS水平(0 h vs 24 h:青霉素9.42%vs 93.30%、头孢吡肟3.88%vs 57.27%、头孢哌酮4.71%vs 75.75%和头孢他啶3.05%vs 43.19%,),以及棘细胞比率(0 h vs 24 h:青霉素7.33%vs 86%,头孢吡肟2.67%vs 52.67%,头孢哌酮3.33%vs 67.67%和头孢他啶3.33%vs 90.67%)。而清除相关的CD标志物,用药后明显降低:CD35为青霉素7.36%vs11.87%,头孢吡肟0.14%vs 28.51%,头孢哌酮11.85%vs 21.55%,头孢他啶7.63%vs 8.73%;CD47为青霉素1.22%vs 9.13%,头孢吡肟1.80%vs 0.86%,头孢哌酮0.08%vs 6.85%,头孢他啶1.54%vs 5.50%;CD55为青霉素14.46%vs 44.31%,头孢吡肟17.27%vs 38.41%,头孢哌酮19.28%vs 33.28%,头孢他啶14.62%vs 34.13%;CD59为青霉素4.71%vs 20.56%,头孢吡肟4.03%vs 7.60%,头孢哌酮5.91%vs 22.38%,头孢他啶5.93%vs 30.89%;药物处理的红细胞比未处理的红细胞更多地附着在单核细胞上。结论β-内酰胺类抗生素可诱导PS和清除相关CD标志物在红细胞表面的改变,并会导致细胞出嵴并使红细胞更容易被单核细胞吞噬。β-内酰胺类抗生素可促进红细胞老化和清除,这可能会使DIIHA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药物依赖性抗体 红细胞老化清除 单层细胞吞噬试验
下载PDF
人O型外周血淋巴细胞制备人单克隆抗-A细胞株 被引量:2
7
作者 郭忠慧 朱自严 +1 位作者 赵俸涌 向东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0年第11期1155-1157,共3页
目的以正常O型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为实验对象,制备能稳定分泌人单克隆抗-A或抗-B的杂交瘤细胞株,在本实验室建立人血型单克隆抗体制备流程。方法使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从狨猴B95-8细胞培养上清收获EB病毒(Epstei... 目的以正常O型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为实验对象,制备能稳定分泌人单克隆抗-A或抗-B的杂交瘤细胞株,在本实验室建立人血型单克隆抗体制备流程。方法使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从狨猴B95-8细胞培养上清收获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用于转化B淋巴细胞,血清学微量板法筛选能够分泌目标抗体的细胞孔。显微镜下挑选分离单个克隆的细胞团,分泌特异性抗体的转化细胞与SHM-D33瘤细胞进行融合,经HOTD选择性培养,血清学筛选,得到分泌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结果从随机O型个体的外周血淋巴细胞,成功构建持续稳定分泌人源IgM单克隆抗-A的细胞株。结论本研究提供一种可行的技术路线,为从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制备有诊断和筛选价值的人源血型单克隆抗体细胞株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血型 人单克隆抗体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杂交瘤技术
下载PDF
利用D--外周血B细胞构建单克隆抗-C杂交瘤细胞株 被引量:1
8
作者 郭忠慧 赵俸涌 +7 位作者 张德梅 向东 张嘉敏 杨颖 李勤 杨启修 王晨 朱自严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2年第4期400-404,共5页
目的以1例稀有的O型D--献血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为实验对象,制备分泌Rh血型系统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方法无菌分离外周血白细胞,经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得到单个核细胞(PBMCs),利用B95-8培养上清中的EB病毒(EBV),转化PBMCs中的B淋巴... 目的以1例稀有的O型D--献血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为实验对象,制备分泌Rh血型系统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方法无菌分离外周血白细胞,经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得到单个核细胞(PBMCs),利用B95-8培养上清中的EB病毒(EBV),转化PBMCs中的B淋巴细胞使其母细胞化。血清学筛选分泌特异性抗体的单一B细胞克隆并扩大培养,与SHM-D33瘤细胞在电刺激下融合,经含有次黄嘌呤(Hypoxantine,H)、氨基蝶呤(Aminopterin,A)、胸腺嘧啶核苷(Thymidine,T)、脱氧胞嘧啶核苷(2-Deoxycytide,D)、毒毛旋花苷(Ouabain,O)的培养基,即HOTD(HATD+Ouabain)选择性培养、微量板抗体筛选以及有限稀释亚克隆,建立分泌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血清学和流式细胞试验鉴定抗体特异性。结果从D--外周血转化B淋巴细胞培养上清中,初筛得到与R;R;(DCe/DCe)O型红细胞凝集,与R;R;(DcE/DcE)O型红细胞不凝集的单个细胞克隆3A6-C6,初步鉴定抗体特异性为抗-C,与SHM-D33骨髓瘤细胞杂交后建立了持续稳定分泌IgM抗-C的杂交瘤细胞株。结论本研究从外周血B细胞开始构建单克隆杂交瘤细胞株,为Rh血型系统血清学单克隆试剂的研发和改造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表型 人单克隆抗体 抗-C 杂交瘤技术
下载PDF
红细胞抗体介导的补体活化的定量检测 被引量:1
9
作者 王中英 李健 +7 位作者 赵俸涌 钱呈睿 沈伟 范亮峰 金沙 郑皆炜 张玉宇 向东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2年第9期982-985,共4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构建红细胞抗体介导补体活化的体外模型,并建立基于流式细胞与分光光度的定量检测方法,以探究抗体滴度与补体活化速度的相关性,为研究抗体介导补体溶血的输血反应提供方法学依据。方法使用识别人C3b的鼠单抗和荧光二抗标... 目的本研究旨在构建红细胞抗体介导补体活化的体外模型,并建立基于流式细胞与分光光度的定量检测方法,以探究抗体滴度与补体活化速度的相关性,为研究抗体介导补体溶血的输血反应提供方法学依据。方法使用识别人C3b的鼠单抗和荧光二抗标记红细胞上的C3b片段,流式检测补体活化后C3b片段的沉积;使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补体活化反应体系中上清液在540nm处的吸光度,血红蛋白的释放量与吸光度相关。结果按照3%红细胞悬液(6人份混合)1∶抗-Tj^(a)1∶补体2的比例构建了补体活化体系,采用不同的红细胞混合重复检测,重复性良好(P>0.05);32×、64×和128×稀释的抗-Tj^(a)介导补体活化,分别在30 s、1 min和2 min时,流式检测出C3b片段的沉积,且分别在5、10和30 min时,MFI达到峰值,但在1.5 h内皆无明显溶血。结论在抗-Tj^(a)介导补体活化的体外模型中,补体活化的速度与抗体的浓度相关。在一定的抗体浓度下,其介导补体活化的速度变慢,不发生明显溶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体活化 红细胞抗体 流式细胞术 分光光度法
下载PDF
重组SIRPα1的体外表达及其在红细胞CD47-SIRPα信号通路研究中的应用
10
作者 叶璐夷 杨启修 +7 位作者 夏荣伟 荀春志 赵俸涌 张嘉敏 李勤 王晨 向东 朱自严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18年第9期934-937,共4页
目的获得野生型信号调节蛋白α1(SIRPα1)功能结构域重组蛋白,以用于研究正常或异常红细胞的吞噬和清除中CD47-SIRPα信号通路的作用。方法全基因合成人源野生型SIRPα1 IgV结构域编码区;将合成片段构建入携带组氨酸(His)标签的pET-... 目的获得野生型信号调节蛋白α1(SIRPα1)功能结构域重组蛋白,以用于研究正常或异常红细胞的吞噬和清除中CD47-SIRPα信号通路的作用。方法全基因合成人源野生型SIRPα1 IgV结构域编码区;将合成片段构建入携带组氨酸(His)标签的pET-21a大肠杆菌载体,获得重组表达载体。使用大肠杆菌BL21 (DE3)细胞体外表达重组SIRPα1,并通过亲和层析法纯化;利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鉴定重组SIRPα1;采用基于ELISA的红细胞结合试验评估2名Rh缺失表型献血者与正常Rh表型个体对照在红细胞结合水平的差异;流式细胞术检测红细胞CD47表达;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数据做统计分析。结果成功构建重组表达载体,纯化获得野生型重组SIRPα1。成功建立了基于ELISA的红细胞结合试验方法并应用于评估重组SIRPα1与红细胞的结合。伴随CD47表达量的明显降低,Rh缺失表型个体的红细胞和正常个体相比,其与重组SIRPα1的结合能力下降。结论 CD47-SIRPα信号通路可能在Rh缺失表型红细胞的清除中发挥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调节蛋白α1(SIRPα1) 重组蛋白 CD47-SIRPα信号通路 体外表达 红细胞结合试验
下载PDF
异源性单、多克隆血型检测抗体对大熊猫红细胞检测的探索性研究
11
作者 赵俸涌 邓林华 +7 位作者 杨乾 李德生 魏荣平 黄山 魏明 李勤 钱旻 朱自严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71-475,共5页
大熊猫输血治疗中的关键环节是大熊猫血液配合性实验,由于国内外尚无专业试剂,本研究使用异源性单、多克隆抗体对大熊猫血液进行定型及相容性实验。使用人类ABO血型系统定型试剂,MN血型系统血型试剂及Rh血型系统的血型试剂对大熊猫红细... 大熊猫输血治疗中的关键环节是大熊猫血液配合性实验,由于国内外尚无专业试剂,本研究使用异源性单、多克隆抗体对大熊猫血液进行定型及相容性实验。使用人类ABO血型系统定型试剂,MN血型系统血型试剂及Rh血型系统的血型试剂对大熊猫红细胞进行检测;使用人类ABO系统标准试剂细胞对大熊猫血浆进行检测;使用小鼠、人类混合血浆及亚洲黑熊血浆与其中部分熊猫进行血液相容性检测。结果表明,多种人类血型定型单克隆抗体无法检出大熊猫红细胞抗原的存在,人类血型定型试剂红细胞及人类抗血清作为大熊猫红细胞血型试剂无法避免由种间抗体引发的凝集,故不可作为大熊猫血型定型试剂;亚洲黑熊中存在可以与大熊猫红细胞抗原发生反应的红细胞血型抗体。部分亚洲黑熊可以用于大熊猫输血异种血液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熊猫 输血 异源性抗体 人类血型试剂
下载PDF
组织血型抗原Le^(y)低表达的人巨核细胞系的建立和鉴定
12
作者 朱慧君 马勤勤 +2 位作者 赵俸涌 李勤 陆萍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2年第9期891-895,共5页
目的应用CRISPR/cas9技术,建立血小板Le^(y)抗原差异化表达的人白血病巨核细胞系,为后续研究Le^(y)抗原在血小板活化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选取人巨核细胞白血病细胞DAMI,用Western Blot及流式细胞法确定Le^(y)抗原的表达量;用实时定量... 目的应用CRISPR/cas9技术,建立血小板Le^(y)抗原差异化表达的人白血病巨核细胞系,为后续研究Le^(y)抗原在血小板活化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选取人巨核细胞白血病细胞DAMI,用Western Blot及流式细胞法确定Le^(y)抗原的表达量;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编码Le^(y)抗原合成相关的岩藻糖基转移酶(fucosyltransferase,FUT)基因的表达,确定候选敲除基因,用CRISPR/Cas 9敲除候选FUT基因,使用流式细胞仪分选出Le^(y)抗原低表达的细胞群,培养细胞并鉴定Le^(y)抗原的表达量。用活细胞染色结合流式细胞法监测细胞增殖。结果DAMI细胞上具有大量的Le^(y)抗原表达;FUT1和FUT4在DAMI中有相对较高的mRNA表达,可能对Le^(y)抗原的表达起关键作用;敲除FUT1后的DAMI细胞系Le^(y)抗原的表达量与对照相比有显著降低,细胞增殖能力与野生型细胞相比没有显著改变。结论Le^(y)抗原的生物合成涉及多种FUT基因,对其中主要的FUT进行基因敲除无法彻底阻断Le^(y)抗原的合成,只能降低Le^(y)抗原的表达,本研究应用CRISPR/cas9技术敲除FUT基因建立的稳转人白血病巨核细胞系,为研究Le^(y)抗原对血小板功能的影响和意义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血型抗原 血小板功能 人巨核细胞 岩藻糖基转移酶 基因敲除
下载PDF
大熊猫与亚洲黑熊的红细胞膜蛋白质谱检测
13
作者 邓林华 赵俸涌 +6 位作者 李勤 黄山 魏明 张亚辉 王承东 李德生 朱自严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7-43,共7页
熊科动物分布于我国的各个地区,不同的生存条件与生活习性导致其机体生理生化存在差异。红细胞作为气体运输的重要载体,对机体代谢及生命学过程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中,通过流式分选技术对大熊猫及亚洲黑熊红细胞进行纯化,并通过液相色谱... 熊科动物分布于我国的各个地区,不同的生存条件与生活习性导致其机体生理生化存在差异。红细胞作为气体运输的重要载体,对机体代谢及生命学过程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中,通过流式分选技术对大熊猫及亚洲黑熊红细胞进行纯化,并通过液相色谱偶联二级质谱的方法,对大熊猫及亚洲黑熊红细胞膜蛋白进行检测。通过检测,同检测到大熊猫红细胞膜蛋白388种,亚洲黑熊红细胞膜蛋白315种,并对上述检测中膜蛋白功能进行分类检索,发现二者红细胞膜蛋白主要功能较为一致,但也发现大熊猫参与能量代谢的膜蛋白略多于亚洲黑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熊猫 亚洲黑熊 红细胞 膜蛋白 代谢
下载PDF
创新电动汽车充电桩计量监管模式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赵风勇 王学芹 +2 位作者 李文强 刘建波 王伟钊 《中国市场监管研究》 2022年第6期43-44,29,共3页
为解决电动汽车充电桩强检难题,山东省市场监管局创新提出“首次检定+在线监测+失准复检”的计量监测方案,通过在桩内安装实时监测模块实现对电动汽车充电桩的在线监测、智慧监管。本文介绍了计量监测方案的工作原理、主要优点和试点应... 为解决电动汽车充电桩强检难题,山东省市场监管局创新提出“首次检定+在线监测+失准复检”的计量监测方案,通过在桩内安装实时监测模块实现对电动汽车充电桩的在线监测、智慧监管。本文介绍了计量监测方案的工作原理、主要优点和试点应用情况,并对电动汽车充电桩强检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电桩 计量监测 智慧监管
下载PDF
Blood Typing of Asiatic Black Bear (Ursus thibetanus)
15
作者 Li Qin Chen Yucun +3 位作者 zhao fengyong Zhang Jiamin Zhang Shuhui Zhu Ziyan 《Animal Husbandry and Feed Science》 CAS 2017年第5期322-325,共4页
[Objective]The paper was to analyze whether Asiatic black bear( Ursus thibetanus) had different blood group systems. [Method]Whole blood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40 Asiatic black bears in Fujian Province,China. Tub... [Objective]The paper was to analyze whether Asiatic black bear( Ursus thibetanus) had different blood group systems. [Method]Whole blood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40 Asiatic black bears in Fujian Province,China. Tube method was used to detect antibodies in plasma,and antibody isotype was determined with 2-mercaptoethanol. Plasma was further analyzed by mass spectrometry. [Result] The plasma from four black bears had antibodies,possibly Ig M isoform,which could agglutinate RBCs from 30 bears. Blood samples from 10 bears were tested by human blood typing reagen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four black bears had blood type like human type O,while six bears had like human type B. Mass spectrometry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plasma protein had extensive homology to serum albumin-like isoform 1 found in giant panda( Ailuropoda melanoleuca). [Conclusion]Asiatic black bear might have at least one blood group system with two blood types. If the sick bear needs blood transfusion,a cross-matching test is necessary. Moreover,giant panda might receive blood from Asiatic black bear in case of emergenc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iatic BLACK BEAR (Ursus thibetanus) BLOOD group system Cross matching test TRANSFUSION MEDICINE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