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搭载实践十号卫星的不同小麦品种突变体鉴定与分析
1
作者 张福彦 李浩 +5 位作者 陈晓杰 王嘉欢 程仲杰 赵婉 范家霖 张建伟 《核农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共9页
为探讨卫星搭载对小麦农艺性状、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HMW-GS)和分子水平变异的影响,本研究利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技术、简单重复序列(SSR)标记技术对实践十号返回式科学实验卫星搭载周麦18、周麦22和汶农1... 为探讨卫星搭载对小麦农艺性状、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HMW-GS)和分子水平变异的影响,本研究利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技术、简单重复序列(SSR)标记技术对实践十号返回式科学实验卫星搭载周麦18、周麦22和汶农14小麦品种干种子的SP3代农艺性状变异和SP5代突变系的HMW-GS和SSR分子标记多态性进行鉴定与分析。结果发现,航天诱变SP3代农艺性状与其野生型存在明显差异,且不同小麦品种对太空环境的敏感性不同。航天搭载能够诱发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和基因组DNA发生变异,发现3个小麦品种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的变异频率分别为2.15%、3.66%和5.21%,其中汶农14突变体HMW-GS亚基变异频率最高。21个SSR分子标记检测结果显示,周麦18和周麦22的航天诱变突变体与其野生型差异标记数量均不超过2个,而汶农14航天诱变的部分突变体与其野生型间差异标记数量较多,且株高和穗型等性状发生了遗传分离。综上,航天诱变使小麦基因组和蛋白组发生变异,所创制的优异特色突变体可为小麦育种的遗传改良和功能基因的研究利用提供丰富的材料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卫星搭载 突变体 农艺性状 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
下载PDF
五个小麦品种麸皮脂质成分分析
2
作者 王嘉欢 陈晓杰 +6 位作者 张福彦 范家霖 程仲杰 赵婉 李好海 孔凡彬 张建伟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71-877,共7页
小麦麸皮中有一定量对人体健康有益的脂质成分,这些脂质可以作为优质植物原材料应用于食品或工业生产。为了解不同小麦品种麸皮的脂质组成,用乙酸乙酯萃取法提取脂质,并进行硅烷化衍生处理,建立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法测定了5个小... 小麦麸皮中有一定量对人体健康有益的脂质成分,这些脂质可以作为优质植物原材料应用于食品或工业生产。为了解不同小麦品种麸皮的脂质组成,用乙酸乙酯萃取法提取脂质,并进行硅烷化衍生处理,建立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法测定了5个小麦品种的麸皮脂质成分及含量。结果表明,从麸皮脂质中共鉴定出20种化合物,可归纳为游离脂肪酸、烷基间苯二酚(ARs)、甾醇(β-谷甾醇、菜油甾醇、豆甾烷醇)、单酰基甘油酯、甲基烷基间苯二酚和烷烃等六大类。ARs(相对含量31.8%~41.7%)和游离脂肪酸(相对含量24.0%~31.3%)在总脂质中占比较高,甾醇含量次之,其他化合物含量较少。ARs由侧链长度为17~25奇数链烷烃组成,二十一烷基间苯二酚含量(732.7~1158.4μg·g^(-1))显著高于ARs其他同系物(P<0.05)。不同小麦品种麸皮的脂质各组分含量不同,且品种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西农979和淮麦21中的ARs含量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麸皮 气相色谱-质谱 烷基间苯二酚 游离脂肪酸 甾醇
下载PDF
烟叶淀粉降解菌的筛选及其作用效果研究
3
作者 孙光伟 孙敬国 +3 位作者 陈振国 赵婉 杨勇 向海波 《中国烟草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0-78,共9页
为有效降解烟叶淀粉含量,提高烟叶品质和安全性,以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YA14经优化条件发酵后的菌液喷施至待烤鲜烟叶并室温下放置处理48 h,然后进行烘烤,分析喷施烟叶与对照烟叶烘烤过程中淀粉和蛋白质含量、相关酶活性及... 为有效降解烟叶淀粉含量,提高烟叶品质和安全性,以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YA14经优化条件发酵后的菌液喷施至待烤鲜烟叶并室温下放置处理48 h,然后进行烘烤,分析喷施烟叶与对照烟叶烘烤过程中淀粉和蛋白质含量、相关酶活性及烤后烟叶常规化学成分、外观质量与感官质量的变化,并采用扩增子测序技术对烟叶微生物群落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经优化条件发酵后,YA14菌株产淀粉酶活力达146.38 mg/(mg·min)。烘烤前喷施YA14菌液显著降低了烟叶的淀粉含量,降解率达37.17%,但对烟叶蛋白质没有明显降解作用。喷施YA14菌液能不同程度地提高烟叶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淀粉酶的活性,降低多酚氧化酶(PPO)、淀粉分支酶(SBE)及硝酸还原酶(NR)的活性。此外,喷施YA14菌液可以提高烟叶群落丰富度及物种多样性,有效提高了芽孢杆菌属(Bacillus)和曲霉属(Aspergillus)等优势菌群丰度,并降低了窄食单胞菌属(Stenotrophomonas)和赤霉属(Gibberella)等菌群的相对丰度。施用YA14菌株后烤后烟叶化学成分协调,外观质量和感官质量均优于对照,有助于提升烤后烟叶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淀粉降解菌 枯草芽孢杆菌 扩增子测序
下载PDF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与研学教育耦合发展研究
4
作者 赵婉 蓝勋 郑义海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47-49,共3页
在当前“五育”并举的教育背景下,劳动教育作为学生成长的“必修课”和全面育人的“助推器”被广泛关注。而研学教育作为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契合促进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的理念,为新时代人才培养提供了新的教育方式。... 在当前“五育”并举的教育背景下,劳动教育作为学生成长的“必修课”和全面育人的“助推器”被广泛关注。而研学教育作为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契合促进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的理念,为新时代人才培养提供了新的教育方式。劳动教育与研学教育耦合发展是深化实践育人价值的重要举措,是推进高等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基础,也是提升劳动教育实施效果的必然要求。高校可以通过开展红色文化、乡土文化、非遗文化和创新创业教育为契机,构建二者耦合模式。从加强环境支持体系建设、注重课程体系优化设计、强化学习载体共建共享及深化参与主体协作共生方面探索二者耦合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劳动教育 研学教育 耦合发展
下载PDF
网络直播应用于健康知识科普的优势及策略研究
5
作者 赵莞 王婧 张光子 《现代医院》 2024年第11期1773-1775,共3页
在建设“健康中国”、提高全民健康素养的背景下,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是无可替代的健康知识科普主力军,许多医务人员已尝试通过短视频、直播等新媒体形式开展科普工作。以直播形式进行健康科普教育具有即时、交互、丰富传播内容、提供情... 在建设“健康中国”、提高全民健康素养的背景下,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是无可替代的健康知识科普主力军,许多医务人员已尝试通过短视频、直播等新媒体形式开展科普工作。以直播形式进行健康科普教育具有即时、交互、丰富传播内容、提供情感陪伴的作用。为进一步发掘直播的优势,提高科普效果,医务人员需要做好信息传播把关人,并通过分析受众需要、修炼直播技巧、建立反馈机制、借力大型平台资源等方式提高科普知识传播效能,助力提升全民健康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播 健康科普 健康中国 医务人员
下载PDF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职业素养的形成机理研究
6
作者 赵婉 陈林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22期111-114,共4页
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于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职业素养提升受制于其内在生成逻辑和外在因素两个方面的影响。需要从个人职业认知、个人价值认同、个人发展需求度等三个方面... 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于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职业素养提升受制于其内在生成逻辑和外在因素两个方面的影响。需要从个人职业认知、个人价值认同、个人发展需求度等三个方面分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职业素养形成的内在生成逻辑,从国家层面的时代之义和高校层面内在需求两个方面分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职业素养形成的外在影响因素,来深入探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职业素养的形成机理,便于有针对性地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培养与职业相适应的素质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 职业素养 形成机理
下载PDF
新型复合催化剂-Fenton法去除焦化废水中COD工艺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方志斌 毛腾芳 +1 位作者 赵婉 窦路敏 《中国环保产业》 2024年第7期24-30,共7页
本研究采用新型复合催化剂-芬顿(Fenton)催化氧化工艺对某焦化厂的二级生化出水进行了深度处理,研究了催化剂的组成及制备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在原水p H值为6—8、H_(2)O_(2)/COD(质量比)为1.2∶1、H_(2)O_(2)/Fe^(2+)(摩尔比)为1∶1、... 本研究采用新型复合催化剂-芬顿(Fenton)催化氧化工艺对某焦化厂的二级生化出水进行了深度处理,研究了催化剂的组成及制备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在原水p H值为6—8、H_(2)O_(2)/COD(质量比)为1.2∶1、H_(2)O_(2)/Fe^(2+)(摩尔比)为1∶1、催化剂/COD(质量比)为125∶1—150∶1的条件下,COD去除率达81.57%。催化剂可循环使用,工艺操作简单,生产成本低,处理效果好,可规模化应用,不产生二次污染,COD去除率稳定在78.73%—82.30%,出水COD浓度小于80mg/L,满足《炼焦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6171—20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化废水 催化剂 芬顿法 催化氧化
下载PDF
高灵敏度呕吐毒素时间分辨荧光快速定量检测卡的研发和应用
8
作者 王振芳 王平东 +6 位作者 邓庆 叶金 孙秀兰 纪剑 谈婷 赵皖 肖理文 《粮食加工》 2024年第1期102-107,共6页
利用时间分辨荧光快速定量检测技术采用稀有元素“铕”作为示踪物,开发出一种用于检测粮食谷物中的呕吐毒素含量的高灵敏度呕吐毒素时间分辨荧光快速定量检测卡。交联剂碳二亚胺(EDC)用量25 μL/mL、抗体量10 μg/mL标记脱氧雪腐镰刀菌... 利用时间分辨荧光快速定量检测技术采用稀有元素“铕”作为示踪物,开发出一种用于检测粮食谷物中的呕吐毒素含量的高灵敏度呕吐毒素时间分辨荧光快速定量检测卡。交联剂碳二亚胺(EDC)用量25 μL/mL、抗体量10 μg/mL标记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单抗并用硼酸-硼砂缓冲液(12 mmol/L,pH 7.27)体系作为喷膜稀释液喷于结合垫上。Tris-HCl (10 mmol/L,pH 7.0)作为T线划膜液体系,羊抗鸡二抗以及呕吐毒素抗原均匀地划于硝酸纤维素膜(NC)上质控线和检测线的位置,C线划膜浓度0.2 mg/mL, T2线划膜浓度0.05 mg/mL, T1线划膜浓度0.15 mg/mL。依次将样品垫、结合垫、NC膜和吸水纸组装切割装入检测卡中。测试结果表明定量值250 μg/kg的抑制率为39.54%。并进一步使用检测卡检测来自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科学研究院、江苏质检中心以及南京微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18个质控样本,样本类型覆盖玉米、小麦以及小麦制品。与液相色谱法检测出的结果相符,准确度的平均值高达102.41%。该检测方法适合用于现场的快速筛查,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呕吐毒素 时间分辨荧光微球 快速定量 高灵敏度
下载PDF
老年患者甲状腺术后焦虑的影响因素分析
9
作者 赵婉 亓晓宇 +4 位作者 凌森 万光伦 孙家强 孙敬武 李万举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402-405,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甲状腺术后焦虑的影响因素,为临床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21年1月至2024年4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行甲状腺手术的65例老年患者的一般情况(性别、年龄、居住地、吸烟史、饮酒史、是否为...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甲状腺术后焦虑的影响因素,为临床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21年1月至2024年4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行甲状腺手术的65例老年患者的一般情况(性别、年龄、居住地、吸烟史、饮酒史、是否为留守老人以及睡眠情况)和甲状腺疾病特征的资料(病程、病理性质、病变长径、发病侧别、转移情况以及术前甲状腺功能),并采取焦虑自评量表评估焦虑情绪。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老年患者甲状腺术后焦虑的影响因素。结果老年患者甲状腺术后,焦虑组留守老人、每日睡眠<6 h、病灶转移及术前促甲状腺激素异常者发病率明显高于非焦虑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留守老人(OR=7.267,95%CI:1.340~39.413,P=0.021)及每日睡眠<6 h(OR=5.015,95%CI:1.339~18.776,P=0.017)是老年患者甲状腺术后焦虑的危险因素。结论留守老人及每日睡眠<6 h的老年患者甲状腺术后出现焦虑的风险更大,早期干预焦虑的影响因素,有助于老年患者甲状腺术后焦虑情绪的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切除术 焦虑 危险因素 老年人
下载PDF
论经济增长、城镇化与城乡收入差距--以西北地区为例
10
作者 杨靖嵩 zhao wan 《中国市场》 2024年第5期24-27,共4页
文章旨在探讨西北地区经济增长在城镇化中介效应作用下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并通过中介效应模型和双门限面板模型揭示了其中的作用机制和数值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西北地区的经济增长通过人均收入的提高影响城乡收入差距,呈现出一定的... 文章旨在探讨西北地区经济增长在城镇化中介效应作用下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并通过中介效应模型和双门限面板模型揭示了其中的作用机制和数值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西北地区的经济增长通过人均收入的提高影响城乡收入差距,呈现出一定的聚集效应和扩散效应。具体而言,经济增长促使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推动城市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进而提高城市人均收入,但也导致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然而随着城市发展,农村地区的收入也得到提升,且城乡收入差距逐渐减小。研究范围内的西北城市数据支持了这一结论,表明城市化对减少贫困具有明显作用。最终,文章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建议,包括制定城乡收入差距缩小政策、促进城市化和农村振兴相互协调、加强农村贫困地区的扶贫工作、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以及加强数据监测和评估。这些政策建议旨在促进经济增长和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收入差距 经济增长 城镇化 中介效应 双门限面板模型
下载PDF
复春散Ⅱ号、凉血解毒方联合重组人生长激素对重度烧伤患者血清促炎因子TNF-α、CRP、IL-6、蛋白质代谢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2
11
作者 李晖 冯传杰 +2 位作者 张宏峰 赵婉 刘运磊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33-36,共4页
目的分析复春散Ⅱ号、凉血解毒方联合重组人生长激素对重度烧伤(SDB)患者血清促炎因子TNF-α、CRP、IL-6、蛋白质代谢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医院2017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SDB患者129例按随机数字表法(RTNM)将其分成A、B组,各65例... 目的分析复春散Ⅱ号、凉血解毒方联合重组人生长激素对重度烧伤(SDB)患者血清促炎因子TNF-α、CRP、IL-6、蛋白质代谢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医院2017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SDB患者129例按随机数字表法(RTNM)将其分成A、B组,各65例、64例,其中A组单纯予以复春散Ⅱ号、凉血解毒方治疗,B组则在A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将两组各项数据纳入SPSS 21.0软件处理,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清促炎因子TNF-α、CRP、IL-6表达及蛋白质代谢及免疫功能。结果1)A、B组治疗前的血清TNF-α、IL-6、CRP表达水平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B组治疗后血清TNF-α、IL-6、CRP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A组(P<0.05)。2)A、B组治疗前的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和T细胞亚群(CD4、CD8、CD4/CD8)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B组治疗后以上几项指标均高于A组(P<0.05)。3)A、B组治疗前氮平衡、白蛋白、前白蛋白及转铁蛋白水平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B组治疗后以上指标均高于A组(P<0.05)。4)经ROC曲线分析发现,TNF-α、IL-6、CRP、蛋白质代谢及免疫功能在SDB患者的创面愈合中均有较好的临床评估价值。结论在SDB患者临床治疗中科学、合理的予以复春散Ⅱ号、凉血解毒方联合重组人生长激素能显著降低重度烧伤患者机体炎症介质的水平,改善蛋白质代谢和免疫功能。可选择性地将以上几项指标视作患者创面愈合情况的评价标准之一,临床应用价值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春散Ⅱ号 凉血解毒方 重组人生长激素 重度烧伤 肿瘤坏死因子 C反应蛋白 细胞白介素-6 蛋白质代谢 免疫功能
下载PDF
独活寄生汤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作用机制的现代药理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12
作者 苏晓琳 王江威 +3 位作者 赵婉 杨炳友 匡海学 王秋红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8年第7期36-39,共4页
独活寄生汤是应用于骨伤科类疾病的常用方剂,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尤为广泛。笔者总结近十余年中外文献,对其治疗的作用机制进行分类、总结,发现该方剂不仅可以抑制炎症因子,影响氧化应激指标,而且在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软骨细胞凋亡... 独活寄生汤是应用于骨伤科类疾病的常用方剂,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尤为广泛。笔者总结近十余年中外文献,对其治疗的作用机制进行分类、总结,发现该方剂不仅可以抑制炎症因子,影响氧化应激指标,而且在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软骨细胞凋亡、增加软骨胶原含量、影响微小RNA表达等方面发挥作用。随着其作用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不但能拓宽该方剂的使用范围,而且能更清晰地指导临床医师精准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性关节炎 独活寄生汤 作用机制 研究进展
下载PDF
贝母属植物的药理作用概述 被引量:32
13
作者 赵婉 姜海 +3 位作者 王知斌 刘佳丽 王雪 王秋红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8年第11期97-100,共4页
综述贝母属植物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现代研究表明,贝母属植物在止咳祛痰、平喘、抗菌和抗肿瘤等方面具有较好疗效,同时还具有镇静、镇痛、降压、抗溃疡、抗炎的作用。
关键词 贝母 贝母属 药理作用 综述
下载PDF
上海市男男性行为人群亚硝酸盐吸入剂使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星灿 赵琬 +3 位作者 郑煌 毕辰辰 苏华林 杨瑛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11-617,共7页
目的了解上海市男男性行为人群(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亚硝酸盐吸入剂(rush popper)使用情况及其相关因素,为制定和实施MSM相关的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19—2020年实施横断面调查,对招募的MSM进行面对面的无记名调查... 目的了解上海市男男性行为人群(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亚硝酸盐吸入剂(rush popper)使用情况及其相关因素,为制定和实施MSM相关的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19—2020年实施横断面调查,对招募的MSM进行面对面的无记名调查。收集调查对象的年龄、民族、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等社会人口学信息,最近6个月的rush popper使用情况及性行为特征,并进行HIV和梅毒血清学检测。采用χ^(2)经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rush popper使用和非使用者人口学和性行为特征的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rush popper使用的因素。结果共调查479名MSM,最近半年rush popper使用率为45.3%(217/479),HIV阳性率为13.4%,梅毒阳性率为6.1%。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与rush popper使用相关的因素包括:月收入6000~9999元(aOR=2.379,95%CI:1.056~5.356);外地户籍(aOR=1.968,95%CI:1.267~3.050);通过网络或交友软件寻找男性性伴(aOR=2.583,95%CI:1.067~6.254);同性性行为方式为肛交(aOR=3.426,95%CI:1.486~7.895);肛交角色为被动方(aOR=1.879,95%CI:1.092~3.232);半年内与7人及以上发生性行为(aOR=3.161,95%CI:1.532~6.519);与配偶发生性行为时从未使用安全套(aOR=2.747,95%CI:1.101~6.856);有时使用安全套(aOR=2.846,95%CI:1.171~6.917);HIV阳性(aOR=2.310,95%CI:1.247~4.279)。结论上海市MSM rush popper使用率较高,其使用与导致HIV感染的高危性行为有较强的相关性。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减少rush popper在MSM中的使用对于防治艾滋病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男性行为人群(MSM) 亚硝酸盐吸入剂 性行为 艾滋病病毒(HIV)
下载PDF
麻黄水提物对顺铂所致大鼠肾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雪 刘海洋 +3 位作者 刘佳丽 赵婉 匡海学 王秋红 《中国药师》 CAS 2019年第1期1-3,9,共4页
目的:研究麻黄水提物对顺铂所致大鼠肾损伤的作用。方法:将大鼠随机分成5组:空白组、模型组、麻黄水提物高(400 mg·kg^(-1))、中(200 mg·kg^(-1))、低(100 mg·kg^(-1))剂量组,每组8只。空白组和模型组每日灌胃给予生理盐... 目的:研究麻黄水提物对顺铂所致大鼠肾损伤的作用。方法:将大鼠随机分成5组:空白组、模型组、麻黄水提物高(400 mg·kg^(-1))、中(200 mg·kg^(-1))、低(100 mg·kg^(-1))剂量组,每组8只。空白组和模型组每日灌胃给予生理盐水(1 ml/100g),给药组分别每日灌胃给予麻黄水提物,连续10 d,并在第6天早晨分别腹腔给予模型组和麻黄水提物组顺铂(8 mg·kg^(-1))造成大鼠肾损伤。观察大鼠一般行为及体质量变化,测定血清尿素氮(BUN)和肌酐(SCr)的含量及肾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一氧化氮(NO)的含量,HE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变化。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精神萎靡,活动迟缓,常埋头蜷缩,部分大鼠甚至出现了拒食,大便溏稀,肛周毛发较湿且脏乱不整的现象;各给药组较模型组情况明显好转。麻黄水提物低剂量组大鼠体质量明显增加,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或P <0. 01);各给药组大鼠体质量增加与剂量呈正相关。与模型组相比,麻黄水提物低剂量组大鼠肾脏系数和BU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麻黄水提物中、高剂量组大鼠SCr和MDA显著降低,SOD和GSH显著增加(P <0. 05或P <0. 01),低剂量组大鼠SCr显著降低(P <0. 01),高剂量组大鼠NO显著降低(P <0. 05)。与低剂量组相比,麻黄水提物中、高剂量组SCr显著降低(P <0. 01)。病理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肾小管蛋白管型,炎性细胞浸润,肾间质充血,肾小管上皮细胞出现明显的浑浊性肿胀,麻黄水提物干预后上述现象明显减轻甚至消失。结论:麻黄水提物能保护顺铂导致的大鼠肾脏损伤,并且高剂量组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黄水提物 顺铂 肾损伤
下载PDF
乌司他丁对紫绀患儿心脏手术围术期的肺保护作用及术后7年随访 被引量:4
16
作者 吕红 李丽 +3 位作者 吕焕然 周勇 赵婉 张昱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19年第3期153-156,共4页
目的 评价乌司他丁对紫绀小儿心脏手术围术期的肺保护作用的影响,并进行术后7年随访。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选取本院于2010年1月至12月接受法洛四联症(TOF)矫治术的单纯TOF患儿184例。根据术中是否应用乌司他丁被分为两组:对照... 目的 评价乌司他丁对紫绀小儿心脏手术围术期的肺保护作用的影响,并进行术后7年随访。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选取本院于2010年1月至12月接受法洛四联症(TOF)矫治术的单纯TOF患儿184例。根据术中是否应用乌司他丁被分为两组:对照组(n=77)和乌司他丁组(n=107),年龄2个月~12岁,ASAⅡ~Ⅲ级,术后7年对患儿及家属进行随访。记录并统计分析患儿术后近远期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和死亡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乌司他丁组的术后总出血量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乌司他丁组术后延迟拔管的发生率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两组患者间住院肾功能衰竭发生率和死亡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年两组患者肾功能衰竭和死亡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乌司他丁可显著降低紫绀患儿心脏术后总出血量和术后延迟拔管的发生率,具有肺保护作用,对近、远期肾功能衰竭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司他丁 法洛四联症 紫绀 围手术期 肺保护 随访
下载PDF
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中氨甲环酸对血栓素B2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吕红 张昱 +4 位作者 赵婉 吕焕然 周勇 田丽娟 石佳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19年第5期499-503,共5页
目的:评估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中应用氨甲环酸对血栓素B2(TXB2)水平的影响,同时观察TXB2的变化与术后出血和输血情况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双盲观察。入选101例择期行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53),... 目的:评估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中应用氨甲环酸对血栓素B2(TXB2)水平的影响,同时观察TXB2的变化与术后出血和输血情况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双盲观察。入选101例择期行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53),观察组(n=48)。氨甲环酸采用麻醉诱导后给予负荷剂量10 mg/kg,20 min完成,随后给予维持量10 mg·kg^-1·h^-1直至手术结束。对照组给予等量0.9%氯化钠液输注。对照组和观察组各顺序取20例受试者,在手术开始前、手术结束即刻、术后6 h和术后24 h四个时间点取静脉血3 mL,3 000 r/min持续5 min离心,取血浆-20℃冻存。ELISA法测定TXB2。记录术后TXB2水平、出血量、输血量和相关实验室检查情况,并发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等。结果:术前患者一般资料和围术期临床数据,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手术结束即刻,观察组的TXB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分别为[66.41(40.72,94.93)vs.34.10(21.06,51.82)ng/L,P<0.01]。术后总引流量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分别为[(746.83±274.60)vs.(1 153.62±480.37)mL,P<0.01]。观察组异体红细胞的输注量、血浆和血小板的输注量与输注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血浆TXB2水平在手术后即刻显著降低,氨甲环酸可显著改善术后TXB2降低并显著减少围手术期出血量和异体血制品输注量。本研究未观察到与氨甲环酸相关的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 氨甲环酸 血栓素B2抗纤溶作用 心脏手术
下载PDF
高校学生学习成果评估的组织与实施——美国詹姆斯麦迪逊大学案例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刘声涛 赵万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6-101,共6页
美国詹姆斯麦迪逊大学(JMU)在高教评估政策压力下启动学生学习成果评估工作,目前已形成了以评估中心为核心,校领导、院系、学生事务部门共同参与的组织架构,评估的内容涉及学生学习评估和学生发展评估。JMU学生学习成果评估的组织实施... 美国詹姆斯麦迪逊大学(JMU)在高教评估政策压力下启动学生学习成果评估工作,目前已形成了以评估中心为核心,校领导、院系、学生事务部门共同参与的组织架构,评估的内容涉及学生学习评估和学生发展评估。JMU学生学习成果评估的组织实施对我国的启示包括:应高度重视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促进高校实施学生学习成果评估;高校应有策略地启动学生学习成果评估;建立分散集中制的高校学生学习成果评估组织模式;学生学习成果评估面向学生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科教学评估 质量评价 学生学习成果评估 美国 詹姆斯麦迪逊大学
下载PDF
PD-1基因多态性与转移性食管鳞癌化疗敏感性及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
19
作者 赵万 许丽华 +3 位作者 余玲玲 张允 张怀 奉林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21年第1期21-28,共8页
目的探讨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PD-1)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转移性食管鳞癌(ESCC)患者化疗疗效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8年3月在苏州科技城医院接受卡培他滨联合顺铂化疗的173例初治晚期转移性ESCC患者进行临床疗效评价,并随... 目的探讨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PD-1)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转移性食管鳞癌(ESCC)患者化疗疗效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8年3月在苏州科技城医院接受卡培他滨联合顺铂化疗的173例初治晚期转移性ESCC患者进行临床疗效评价,并随访无进展生存期(PFS)及总生存期(OS)。采用PCR-RFLP法对PD-1基因rs36084323 A/G、rs2227982 C/T及rs2227981 C/T多态性行基因型分析,采用χ2检验比较不同基因型对化疗疗效的影响,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rs36084323位点A/G多态性与转移性ESCC化疗敏感性紧密相关,GG、AG、AA基因型患者的化疗有效率分别为23.7%、40.9%和48.1%,随着A等位基因的增加,化疗有效率明显提升。AA基因型的化疗有效率为GG基因型的2.984倍(95%CI:1.183~7.522,P=0.018),AG+AA基因型的化疗有效率是GG基因型的2.501倍(95%CI:1.100~5.688,P=0.026)。rs2227982 C/T多态性与患者的生存预后密切相关,随着T等位基因的增加,PFS及OS均逐渐延长,CC、CT、TT基因型患者的中位PFS分别为3.9、4.9和5.6个月(P=0.003),中位OS分别为8.6、12.3和13.7个月(P=0.018)。CT+TT基因型患者的中位PFS为5.1个月,与CC基因型的3.9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同样,CT+TT基因型患者的中位OS为12.5个月,与CC基因型的8.6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0)。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rs2227982 C/T多态性是影响患者PFS和OS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PD-1基因rs36084323 A/G多态性与转移性ESCC患者的化疗敏感性相关,rs2227982 C/T多态性可能影响患者的生存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癌 程序性死亡受体1 多态性 化学治疗 预后
下载PDF
PD-L1多态性与转移性食管鳞癌化疗敏感性及预后关系
20
作者 赵万 张怀 +3 位作者 张允 许丽华 余玲玲 奉林 《四川医学》 CAS 2021年第4期351-357,共7页
目的探讨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ligand-1,PD-L1)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与转移性食管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患者化疗反应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对2013年1月至2... 目的探讨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ligand-1,PD-L1)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与转移性食管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患者化疗反应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9年3月苏州科技城医院肿瘤科接受顺铂联合卡培他滨化疗的217例初治晚期转移性ESCC患者进行临床疗效评价,并随访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采用PCR-RFLP法检测PD-L1基因rs4143815C/G、rs2297136T/C、rs10815225G/C多态性,用χ^(2)检验比较不同基因型间化疗反应的差异,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组间比较用Log-rank检验,Cox比例风险模型评估各种因素对生存预后的影响。结果 rs4143815C/G多态性与转移性ESCC化疗反应相关,随着G等位基因数目的增加,化疗有效率显著升高(CC 24.6%、CG 42.7%、GG 49.1%),CG基因型化疗有效率为CC基因型的2.29倍(95%CI 1.139-4.635,χ^(2)=5.466,P=0.019);GG基因型化疗有效率为CC基因型的2.98倍(95%CI 1.376-6.650,χ^(2)=7.371,P=0.007);CG+GG基因型化疗有效率为CC基因型的2.51倍(95%CI 1.307-4.712,χ^(2)=7.571,P=0.006)。Kaplan-Meier法及Log-rank检验显示,rs10815225G/C多态性与患者生存预后相关,随着C等位基因的增加,OS逐渐延长,GG、CG和CC基因型患者中位OS分别为8.7、13.5、14.3个月(χ^(2)=14.422,P=0.001),CG+CC基因型患者中位OS为13.6个月,与GG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983,P=0.002)。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rs10815225G/C多态性仍是影响患者OS的独立预后因素。未发现rs2297136T/C多态性与化疗反应及预后之间存在统计学关联。结论 PD-L1基因rs4143815C/G多态性与转移性ESCC患者化疗敏感性相关,rs10815225G/C多态性可能影响患者生存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 多态性 食管鳞癌 化疗 预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