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某铜矿全尾砂膏体充填配比优化初步研究
1
作者 赵雄文 熊国雄 +2 位作者 毕成 刘鹏鹏 王贻明 《现代矿业》 CAS 2024年第2期236-238,242,共4页
湖北某铜矿为达到高质量膏体充填的目标,针对料浆浓度低、井下排水量大、充填成本高等问题,进行了全尾砂膏体充填配比优化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用胶固粉作为膏体充填胶结材料,满足该矿山生产要求的充填体灰砂比为1∶7,料浆浓度大于68%;用... 湖北某铜矿为达到高质量膏体充填的目标,针对料浆浓度低、井下排水量大、充填成本高等问题,进行了全尾砂膏体充填配比优化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用胶固粉作为膏体充填胶结材料,满足该矿山生产要求的充填体灰砂比为1∶7,料浆浓度大于68%;用P.O42.5普通硅酸盐水泥作为膏体充填胶结材料,满足该矿山生产要求的充填体灰砂比为1∶3,料浆浓度大于71%;相较于P.O42.5普通硅酸盐水泥,使用胶固粉可节约充填材料成本1 368.7万元/a,经济效益显著;该研究结果可为后期膏体充填工艺中胶结剂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膏体充填 料浆配比 充填体强度 充填成本
下载PDF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室外配用电场景射线追踪优化方法 被引量:2
2
作者 史锐博 富子豪 +4 位作者 朱博 于璐嘉 耿绥燕 赵雄文 李清亮 《电波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7-34,共8页
为高效地利用射线追踪(ray tracing,RT)方法对室外配用电环境毫米波段进行传播特性研究,提出一种将RT方法与粒子群优化(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算法相结合的RT优化方法.首先进行低分辨率RT,利用距离参数筛选出可能到达接收端... 为高效地利用射线追踪(ray tracing,RT)方法对室外配用电环境毫米波段进行传播特性研究,提出一种将RT方法与粒子群优化(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算法相结合的RT优化方法.首先进行低分辨率RT,利用距离参数筛选出可能到达接收端的射线发射角度,并将其划分成多个搜索区域;然后在每个搜索区域中利用PSO算法寻找最优路径.该方法的路径损耗仿真结果与传统RT仿真结果以及实测数据都表现出了良好的一致性,场强覆盖预测也和传统RT仿真结果相一致.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保证精确度的同时可以有效提高RT计算效率,并避免了传统RT中的接收球问题,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毫米波 射线追踪(RT) 配用电场景 电波传播 粒子群优化(PSO)算法 路径损耗 场强覆盖
下载PDF
面向智能电力巡检的高可靠低时延移动边缘计算技术 被引量:34
3
作者 周振宇 陈亚鹏 +3 位作者 潘超 赵雄文 张磊 汪中原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895-1902,共8页
移动边缘计算为满足巡检机器人爆发式增长的通信和计算需求提供了一种有前景的架构,巡检机器人可将采集的高清视频传输到临近的边缘服务器进行数据处理和设备状态研判。然而,全局信息缺失、电池容量受限、高可靠低时延通信约束等对任务... 移动边缘计算为满足巡检机器人爆发式增长的通信和计算需求提供了一种有前景的架构,巡检机器人可将采集的高清视频传输到临近的边缘服务器进行数据处理和设备状态研判。然而,全局信息缺失、电池容量受限、高可靠低时延通信约束等对任务卸载优化提出了挑战。考虑对任务卸载而言至关重要的信道选择问题。基于强化学习和李雅普诺夫优化,提出了一种联合能量感知、高可靠低时延通信感知和任务优先级感知的信道选择算法。该算法在全局信息未知的情况下,动态优化信道选择策略,在最大程度满足长期能耗与高可靠低时延通信约束的同时实现巡检机器人效用最大化。并利用变电站实测数据得到的信道模型和电磁干扰模型对所提算法进行性能评估,其结果验证了该算法在真实场景中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巡检 移动边缘计算 高可靠低时延通信 强化学习 信道选择
下载PDF
网络参数对低压宽带电力线信道的影响 被引量:21
4
作者 卢文冰 张慧 +1 位作者 赵雄文 索超男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A01期221-229,共9页
在电力线载波信道的研究中,目前有关电网结构对电力线载波性能的影响研究较少,多径效应和频率选择性衰落现象难以从现有模型得到合理解释,也对电力线节点间的通信性能和路径拓扑中继理论支持不足,制约了宽带电力线载波通信性能的提... 在电力线载波信道的研究中,目前有关电网结构对电力线载波性能的影响研究较少,多径效应和频率选择性衰落现象难以从现有模型得到合理解释,也对电力线节点间的通信性能和路径拓扑中继理论支持不足,制约了宽带电力线载波通信性能的提升。针对此,通过使用基于传输线理论的方法对低压电力线通信信道仿真建模,分析了不同网络拓扑结构对频率为2~30MHz的低压宽带电力线信道特性的影响。仿真得到不同电力线长度、分支长度、单节点分支数、分布式分支数和负载阻抗的低压宽带电力线信道频率响应,并通过反傅里叶变换得到对应的信道时域冲激响应。结果表明,电力线信道频率响应中的峰值点和陷波频点的位置和衰减会受到上述网络参数的影响,时域冲激响应也会因此而衰减和失真。本文的研究对于宽带电力线通信技术在能源互联网中的有效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带电力线信道 信道特性 频率选择性 多径效应 陷波频点
下载PDF
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和小波神经网络的电力线通信信道噪声建模研究 被引量:25
5
作者 张慧 卢文冰 +2 位作者 赵雄文 李梁 刘军雨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3879-3888,共10页
电力线通信是智能电网中的一种重要通信方式,电网中噪声干扰复杂,建立电力线通信信道噪声模型对于深入研究智能电网中低压电力线通信性能至关重要。针对低压电力线通信信道噪声特性,分别提出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模型和小波... 电力线通信是智能电网中的一种重要通信方式,电网中噪声干扰复杂,建立电力线通信信道噪声模型对于深入研究智能电网中低压电力线通信性能至关重要。针对低压电力线通信信道噪声特性,分别提出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模型和小波神经网络模型在电力线信道噪声中的应用。为了验证并比较LS-SVM和小波神经网络模型对时变的低压电力线信道噪声建模的有效性,在室内和室外环境下对低压电力线通信信道的噪声进行测量,基于大量的测量数据,研究两个模型的准确度和效率。结果表明,两个噪声模型能够很好地仿真和适应时变的低压电力线通信信道,LS-SVM模型有更高的精度和更短的仿真时间。此外,提出的两个模型与传统的Markovian-Gaussian模型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两个噪声模型有更高的精度和更低的复杂度,尤其是LS-SVM模型能够代替传统的Markovian-Gaussian模型,更适合用作低压电力线通信信道噪声发生器。该噪声模型的提出对研究在电力线通信系统和无线通信系统中内部和外部电磁源的电磁干扰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小波神经网络 低压电力线通信 噪声
下载PDF
基于图论的宽带电力线MIMO信道特性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张慧 赵雄文 +2 位作者 卢文冰 李梁 王新宇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2041-2049,共9页
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技术已被应用到宽带电力线通信(power line communication,PLC)中,精确建立MIMO信道模型对宽带MIMO电力线传输技术的研究和系统设计具有重要意义。已有的自底向上和自顶向下的MIMO PL... 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技术已被应用到宽带电力线通信(power line communication,PLC)中,精确建立MIMO信道模型对宽带MIMO电力线传输技术的研究和系统设计具有重要意义。已有的自底向上和自顶向下的MIMO PLC信道模型在实际应用中都受到限制,该文主要针对三导体电力线网络,首次提出了基于图论的2×2MIMOPLC信道建模方法。该方法首先需要明确电力线网络拓扑结构和分布式参数,通过迭代列举算法(iterative enumeration algorithm,IEA)的递归运算求解前K条最短路径得出给定拓扑结构的电力线网络的信道传输函数,克服了电力线网络结构复杂时自底向上模型的局限性,同时避免了自顶向下模型对信道的数据测量。利用三导体传输线理论和测量结果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并与传输线理论方法进行比较,证明了该方法简单实用,对宽带电力线MIMO信道研究和工程应用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带电力线通信 MIMO信道特性 信道建模 图论 多径 网络拓扑 传输线理论
下载PDF
基于上下文学习的电力物联网接入控制方法 被引量:9
7
作者 周振宇 贾泽晗 +2 位作者 廖海君 赵雄文 张磊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50-159,共10页
针对6G时代电力物联网海量终端接入冲突严重、队列积压大、能量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上下文学习的接入控制算法。所提算法基于强化学习和快速上行链路授权技术,考虑终端活跃与休眠2种状态,优化目标为在终端接入服务质量需求的长... 针对6G时代电力物联网海量终端接入冲突严重、队列积压大、能量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上下文学习的接入控制算法。所提算法基于强化学习和快速上行链路授权技术,考虑终端活跃与休眠2种状态,优化目标为在终端接入服务质量需求的长期约束下最大化网络总能量效率。利用李雅普诺夫优化对长期优化目标与约束进行解耦,将长期优化问题转化为单时隙独立的确定性子问题,并利用基于终端状态感知的上置信界算法进行求解。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能够在满足终端接入服务质量需求的同时,有效提高网络总能量效率。相较于传统快速上行链路授权算法,所提算法可提高平均能量效率48.11%,提高满足接入服务质量需求的终端比例54.95%,降低平均队列积压83.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G 电力物联网 海量终端接入 上下文学习 快速上行链路授权
下载PDF
基于连续干扰消除和交替方向乘子法的混合预编码设计 被引量:2
8
作者 赵雄文 刘瑶 +3 位作者 张钰 耿绥燕 秦鹏 周振宇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11-121,共11页
为解决毫米波多天线系统大量移相器(PS)引起的高功耗问题,设计了一种新型动态连接结构,以最大化频谱效率为目标提出了连续干扰消除(SIC)和连续干扰消除−交替方向乘子(SIC-ADMM)2种混合预编码方案。SIC将总速率问题分解为不同射频链路的... 为解决毫米波多天线系统大量移相器(PS)引起的高功耗问题,设计了一种新型动态连接结构,以最大化频谱效率为目标提出了连续干扰消除(SIC)和连续干扰消除−交替方向乘子(SIC-ADMM)2种混合预编码方案。SIC将总速率问题分解为不同射频链路的子速率问题,先对模拟部分进行逐次迭代,转化为低维度等效矩阵后再对数字部分进行求解。SIC-ADMM是对SIC的改进,通过研究多变量子速率问题实现算法的快速收敛,并能有效地降低计算复杂度。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案在频谱效率和能量效率方面优于现有典型预编码方案,且更适用于大规模天线系统。此外,当关闭一定比例PS后,所提方案能够通过牺牲少量频谱效率换取能量效率的大幅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规模天线系统 混合预编码 移相器 频谱效率 能量效率
下载PDF
无线传感器网络基于离散二进制粒子群算法的分簇优化 被引量:3
9
作者 郭鲁斌 赵雄文 +3 位作者 耿绥燕 周振宇 郭春林 迟忠君 《电力信息与通信技术》 2021年第9期8-14,共7页
为提升分簇无线传感器网络能量效率,延长网络生存时间,文章利用离散二进制粒子群算法对簇首选取进行优化。首先采用二进制编码方式对簇首选取结果进行编码,综合考虑节点能量、位置及簇首数目等因素,设计适应度函数,通过粒子群不断迭代寻... 为提升分簇无线传感器网络能量效率,延长网络生存时间,文章利用离散二进制粒子群算法对簇首选取进行优化。首先采用二进制编码方式对簇首选取结果进行编码,综合考虑节点能量、位置及簇首数目等因素,设计适应度函数,通过粒子群不断迭代寻优,获取最优分簇结果。然后引入簇首多跳的簇间路由方式,进一步降低节点能耗。通过仿真实验证明,所提分簇优化算法有效均衡了节点负载,降低了网络能耗,使网络生命周期明显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能量效率 分簇算法 离散二进制粒子群优化
下载PDF
多载波NOMA安全通信系统稳健性资源分配算法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钰 赵雄文 +3 位作者 王晓晴 耿绥燕 秦鹏 周振宇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2-52,共11页
为提升无线网络频谱利用率和增强信息传输的安全性,针对下行多载波非正交多址接入安全通信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安全和速率最大化的稳健性资源分配算法。首先,设计人工噪声(AN)预编码矢量与合法用户信道正交,消除人工噪声对合法传输的影... 为提升无线网络频谱利用率和增强信息传输的安全性,针对下行多载波非正交多址接入安全通信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安全和速率最大化的稳健性资源分配算法。首先,设计人工噪声(AN)预编码矢量与合法用户信道正交,消除人工噪声对合法传输的影响。然后,考虑每个用户最小速率约束、基站最大功率约束,基于窃听信道不确定性建立AN预编码、下行数据预编码和子载波分配联合优化问题模型。为求解该非凸问题,将其分解为预编码优化和子载波分配2个子问题进行联合优化,基于S-procedure和块坐标下降算法对预编码优化问题进行求解,基于动态匹配理论进行子载波分配。研究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具有很好的稳健性,能够有效提高系统安全和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载波 非正交多址接入 物理层安全 人工噪声 预编码 子载波分配
下载PDF
基于停放车辆路边单元环境感知的车联网资源高效分配 被引量:1
11
作者 秦鹏 和昊婷 +5 位作者 赵雄文 伏阳 张钰 王淼 王硕 武雪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13-125,共13页
为减少路边单元(RSU)部署,同时满足移动车辆用户对处理时延敏感和计算密集任务的需求,提出了基于停放车辆环境感知的资源分配算法。选择路边停放的车辆替代RSU为车辆用户提供服务,将停放时间作为选择停放车辆路边单元(PCRSU)的决策要素... 为减少路边单元(RSU)部署,同时满足移动车辆用户对处理时延敏感和计算密集任务的需求,提出了基于停放车辆环境感知的资源分配算法。选择路边停放的车辆替代RSU为车辆用户提供服务,将停放时间作为选择停放车辆路边单元(PCRSU)的决策要素,分别在内容缓存和分发2个方面设计了减小需求响应时延的机制。在内容缓存方面,PCRSU通过感知用户历史搜索数据与兴趣点区域类型两类要素对用户进行个性化的内容推荐。在内容分发方面,PCRSU通过感知车辆用户的数据传输需求,对带宽进行高效分配。实验证明,与已有方法相比,所提算法能更合理地选择PCRSU,有效降低系统的需求响应时延,在保证网络覆盖的同时提升系统稳定性,并且能为车辆用户提供更加准确的服务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停放车辆路边单元 环境感知 车联网 内容推荐 资源分配
下载PDF
室外微蜂窝毫米波信道测试与射线追踪建模技术 被引量:3
12
作者 何继勇 富子豪 +3 位作者 赵雄文 耿绥燕 周振宇 张磊 《电力信息与通信技术》 2020年第8期38-46,共9页
无线信道模型是建设无线通信系统的基础,基于射线追踪的信道建模方法具有环境匹配度高、预测性能好的特点,常被用于信道链路级仿真中。文章基于39 GHz室外微蜂窝场景下的信道实测数据,利用射线追踪方法对实测信道进行建模和仿真,并提出... 无线信道模型是建设无线通信系统的基础,基于射线追踪的信道建模方法具有环境匹配度高、预测性能好的特点,常被用于信道链路级仿真中。文章基于39 GHz室外微蜂窝场景下的信道实测数据,利用射线追踪方法对实测信道进行建模和仿真,并提出一种针对块状建筑物绕射路径的搜索方法。仿真结果表明:在视距、非视距场景下,射线追踪模型得到的信道多径参数(多径幅值、时延、角度)及路径损耗均与实测较为匹配。在此基础上利用该模型进行室外微蜂窝场景的接收信号场强预测,所得结果能够适用于后续系统级仿真及毫米波通信系统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毫米波 射线追踪 信道参数 场强预测
下载PDF
基于容量最大化的mMTC场景的资源分配问题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佳言 秦鹏 +2 位作者 赵雄文 汪洋 张磊 《电力信息与通信技术》 2020年第12期17-22,共6页
文章研究了一种基于容量最大化的大规模机器类通信(massive Machine Type of Communications,mMTC)场景的资源分配算法。以LTE单蜂窝小区为背景,考虑LTE蜂窝用户设备与mMTC设备共存的环境,建立了mMTC场景的两层网络模型,引入mMTC网关(ma... 文章研究了一种基于容量最大化的大规模机器类通信(massive Machine Type of Communications,mMTC)场景的资源分配算法。以LTE单蜂窝小区为背景,考虑LTE蜂窝用户设备与mMTC设备共存的环境,建立了mMTC场景的两层网络模型,引入mMTC网关(massive Machine Type of Communications Gateway,mMTCG),分析了mMTC场景中mMTCG的发射功率控制策略。在此基础上,以最大化系统容量为目标,使用粒子群优化算法,研究了mMTC场景下带宽与功率资源分配问题。仿真结果表明,文章的算法可以提高系统的容量,功率控制更加符合mMTC场景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规模机器类通信 容量最大化 资源分配 功率控制 粒子群优化算法
下载PDF
电力物联网低功耗大连接技术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贾泽晗 田歌星 +3 位作者 王雅倩 周振宇 赵雄文 张磊 《电力信息与通信技术》 2021年第8期10-17,共8页
电力物联网是物联网在能源领域的具体实现,是未来电网发展的主攻方向。文章研究了电力物联网主要业务的分类,介绍采集类业务的关键性能指标及未来发展方向。对电力物联网中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低功耗技术、大连接技术进行总结,研究了非... 电力物联网是物联网在能源领域的具体实现,是未来电网发展的主攻方向。文章研究了电力物联网主要业务的分类,介绍采集类业务的关键性能指标及未来发展方向。对电力物联网中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低功耗技术、大连接技术进行总结,研究了非连续接收、功率节约模式等低功耗技术及接入类别限制、非正交多址接入等大连接技术的基本原理,并指出低功耗大连接技术面临的挑战,为其在电力物联网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物联网 采集类业务 低功耗 大连接
下载PDF
低太赫兹频段ITU大气吸收模型伪线谱的修正研究
15
作者 宋俊元 富子豪 +1 位作者 赵雄文 耿绥燕 《电波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24-531,共8页
针对ITU建议书ITU-R P.676大气吸收模型在太赫兹频段误差偏大的问题,基于分子响应理论的大气模型(atmosphere model,AM)提出了一条低误差的、符合ITU模型规范的新伪线谱(new pseudo-line,nPL).通过多目标粒子群算法对多参数进行拟合,设... 针对ITU建议书ITU-R P.676大气吸收模型在太赫兹频段误差偏大的问题,基于分子响应理论的大气模型(atmosphere model,AM)提出了一条低误差的、符合ITU模型规范的新伪线谱(new pseudo-line,nPL).通过多目标粒子群算法对多参数进行拟合,设定多个目标函数,在尽可能不增大300 GHz以下大气吸收衰减计算误差的同时,减小了300 GHz以上太赫兹频段的误差.结果表明:在标准大气压下使用nPL,使得ITU模型在900 GHz以内的大气吸收衰减计算误差得到了有效降低;在5~20°C、0.6~1.0 atm条件下表现也较为良好.本文所提的nPL模型提供了更精确的大气吸收衰减值,对未来太赫兹波的传输建模、仿真分析及系统设计均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TU 太赫兹 大气模型(AM) 新伪线谱(nPL) 多目标参数拟合
下载PDF
Feasibility Study of 60 GHz UWB System for Gigabit M2M Communications
16
作者 WANG Qi GENG Suiyan +2 位作者 zhao xiongwen HONG Wei Katsuyuki Haneda 《ZTE Communications》 2017年第1期23-27,共5页
In this paper,the feasibility and performance of millimeter wave(mm Wave)60 GHz ultra-wide band(UWB)systems for gigabit machine-to-machine(M2M)communications are analyzed.Specifically,based on specifications,channel m... In this paper,the feasibility and performance of millimeter wave(mm Wave)60 GHz ultra-wide band(UWB)systems for gigabit machine-to-machine(M2M)communications are analyzed.Specifically,based on specifications,channel measurements and models for both line-of-sight(LOS)and non-LOS(NLOS)scenarios,60 GHz propagation mechanisms are summarized,and 60 GHz UWB link budget and performance are analyzed.Tests are performed for determining ranges and antenna configurations.Results show that gigabit capacity can be achieved with omni-directional antennas configuration at the transceiver,especially in LOS conditions.When the LOS path is blocked by a moving person or by radiowave propagation in the NLOS situation,omni-directional and directional antennas configuration at the transceiver is required,especially for a larger range between machines in office rooms.Therefore,it is essential to keep a clear LOS path in M2M applications like gigabit data transfer.The goal of this work is to provide useful inform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s and design of 60 GHz UWB syste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mWave 60 GHz UWB M2M gigabit communications
下载PDF
UDN中MEC的资源分配和任务卸载联合优化
17
作者 魏明亮 耿绥燕 +2 位作者 赵雄文 胡玮 范静怡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0-56,共7页
在移动边缘计算(MEC)场景下的超密集网络(UDN)中,基础设施的密集部署会产生严重的信道干扰问题。对此,将优化资源分配和任务卸载联合,可使任务计算成本最小化,并降低系统开销。由于决策变量耦合复杂,将原始问题拆分为资源分配和任务卸... 在移动边缘计算(MEC)场景下的超密集网络(UDN)中,基础设施的密集部署会产生严重的信道干扰问题。对此,将优化资源分配和任务卸载联合,可使任务计算成本最小化,并降低系统开销。由于决策变量耦合复杂,将原始问题拆分为资源分配和任务卸载子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凸函数和自适应粒子群(CF-APSO)的优化算法。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在微基站密集部署环境中采用CF-APSO算法可以大幅减少时延和能耗,有效提升系统的性能。针对UDN-MEC网络中联合优化多用户资源分配和任务卸载的问题,可通过降低计算时间和能耗使任务的计算成本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边缘计算 超密集组网 资源分配 任务卸载
原文传递
Fairness optimization and power allocation in cognitive NOMA/OMA V2V network with imperfect SIC
18
作者 Liang Xiaolin Liu Qianlong +3 位作者 Cao Wangbin Liu Shuaiqi zhao Shuhuan zhao xiongwen 《The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ies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EI CSCD 2023年第6期68-81,共14页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reliability and resource utilization efficiency of vehicle-to-vehicle(V2V)communication system,in this paper,the fairness optimization and power allocation for the cognitive V2V network that ta...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reliability and resource utilization efficiency of vehicle-to-vehicle(V2V)communication system,in this paper,the fairness optimization and power allocation for the cognitive V2V network that takes into account the realistic three-dimensional(3D)channel are investigated.Large-scale and small-scale fading are considered in the proposed channel model.An adaptive 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NOMA)/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OMA)scheme is proposed to reduce the complexity of successive-interference-cancellation(SIC)in decoding and improve spectrum utilization.Also,a fairness index that takes into account each user's requirements is proposed to indicate the optimal point clearly.In the imperfect SIC,the optimization problem of maximizing user fairness is formulated.Then,a subgradient descent method is proposed to solve the optimization problem with customizable precision.And the computational complexity of the proposed method is analyzed.The achievable rate,outage probability and user fairness are analyz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adaptive NOMA/OMA(A-NOMA/OMA)outperforms both NOMA and OMA.The simulation results are compared with validated analysis to confirm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daptive 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NOMA)/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OMA) user fairness power allocation imperfect successive-interference-cancellation(SIC) vehicle-to-vehicle(V2V)communication
原文传递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different coding schemes for wideband vehicle-to-vehicle MIMO systems
19
作者 Liang Xiaolin Rong Zhanyi +2 位作者 Cao Wangbin Liu Shuaiqi zhao xiongwen 《The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ies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EI CSCD 2023年第6期89-98,共10页
The signal is subjected to lots of interferences in vehicle-to-vehicle(V2V)channel propagation,resulting in receiving error codes.Two-dimensional(2D)and three-dimensional(3D)geometrical channel models are used to depi... The signal is subjected to lots of interferences in vehicle-to-vehicle(V2V)channel propagation,resulting in receiving error codes.Two-dimensional(2D)and three-dimensional(3D)geometrical channel models are used to depict the wideband V2V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channels.Using the channel model,Turbo code and low-density parity-check(LDPC)code are investigated for wideband V2V MIMO system,and the encoding and the decoding schemes are investigated.The bit error rate(BER),channel capacity and outage probability of wideband V2V MIMO system using Turbo code and LDPC code are analyzed at different typical speeds.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erformance of wideband V2V MIMO system using Turbo code outperform that using LDPC code.The performance is affected by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speeds with the same coding scheme.And the channel capacity of the 3D channel is larger than that of 2D chann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ometrical channel models Turbo code low-density parity-check(LDPC)code vehicle-to-vehicle(V2V)communication wideband channels
原文传递
Characteristics and modeling of UAV-vehicle MIMO wideband channels
20
作者 Liang Xiaolin Ma Jiaxu +3 位作者 Cao Wangbin Xu Jianpeng Liu Shuaiqi zhao xiongwen 《The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ies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EI CSCD 2023年第6期60-67,共8页
A geometry-based stochastic model(GBSM) for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to vehicle(UAV-V)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 wideband channel is proposed to investigat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UAV-V channel. Based on the... A geometry-based stochastic model(GBSM) for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to vehicle(UAV-V)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 wideband channel is proposed to investigat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UAV-V channel. Based on the proposed model, a three-dimensional(3D) wideband channel matrix regarding channel numbers, time and delay is constructed. And some important channel characteristics parameters, such as power delay profile(PDP), root mean square(RMS) delay spread, RMS Doppler spread, channel gain and Doppler power spectral density(PSD) are investigated with different vehicle velocities. It is much simpler and clearer compared with the complex analytical derivations. The results are compared with validated analysis to confirm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to vehicle(UAV-V) wideband channel geometry-based stochastic model(GBSM) channel characteristics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