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国科学界与里根政府的战略防御计划
1
作者 赵学功 《经济社会史评论》 2023年第2期4-22,127,共20页
里根执政后放弃了此前“相互确保摧毁”战略,提出战略防御计划,发展在太空拦截和摧毁导弹的技术。这一计划是部分科学家提出来的,遭到很多科学家的强烈反对。美国科学界和一些著名大学先后介入战略防御计划的争论,反对意见认为战略防御... 里根执政后放弃了此前“相互确保摧毁”战略,提出战略防御计划,发展在太空拦截和摧毁导弹的技术。这一计划是部分科学家提出来的,遭到很多科学家的强烈反对。美国科学界和一些著名大学先后介入战略防御计划的争论,反对意见认为战略防御计划在科学技术上行不通,而且势必破坏美苏战略平衡,引发新一轮的军备竞赛,危及世界和平与稳定。一批科学家配合政府积极开展各项研究,另一些科学家以研究报告和请愿等各种方式,不断对战略防御计划提出质疑,并试图阻止业已开展的研究活动。科学界的不满对里根政府的战略防御计划有所影响,但并没有阻止该计划的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里根政府 战略防御计划 科学家 军备竞赛
下载PDF
美国、英国与战后德国的分裂(1945~1949)
2
作者 赵学功 《世界近现代史研究》 2023年第1期103-120,361,共19页
二战后,美国、英国与苏联在德国问题上的分歧和矛盾越来越深。西方国家改变了原来的对德政策,由分割、限制和打击转为扶植,力图把德国纳入其势力范围,使其成为对抗苏联的重要力量。随着美苏关系的紧张,美国进一步加快了分裂德国的步伐,... 二战后,美国、英国与苏联在德国问题上的分歧和矛盾越来越深。西方国家改变了原来的对德政策,由分割、限制和打击转为扶植,力图把德国纳入其势力范围,使其成为对抗苏联的重要力量。随着美苏关系的紧张,美国进一步加快了分裂德国的步伐,德国成为欧洲冷战的焦点,并由此出现了所谓第一次柏林危机,形成战后第一次美苏冷战高潮。这次危机不仅导致了德国乃至欧洲的分裂局面,也揭示出美苏冷战的基本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问题 美国 英国 柏林封锁 冷战
下载PDF
冷战时期美日关系嬗变的主要轨迹 被引量:4
3
作者 赵学功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8期56-63,共8页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对日本实行了单独占领,并将日本改造成其在西太平洋地区的战略前哨,"旧金山体制"确立了日本半占领、半独立的地位。日本一方面追随美国,另一方面谋求与美国的平等关系。随着双方经济实力的变化,美日关...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对日本实行了单独占领,并将日本改造成其在西太平洋地区的战略前哨,"旧金山体制"确立了日本半占领、半独立的地位。日本一方面追随美国,另一方面谋求与美国的平等关系。随着双方经济实力的变化,美日关系也进行了相应调整。20世纪80年代,美国进一步强化了与日本的同盟关系。冷战时期美日关系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合作与冲突并存。特别是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双方的贸易争端不断,但这种争端并未影响到双方同盟关系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日关系 冷战 贸易摩擦
下载PDF
应对想象的“威胁”:肯尼迪政府恢复核试验的决策分析
4
作者 赵学功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22-134,共13页
20世纪50年代后期,美国政府提出自愿暂停核试验,并与苏联进行了多轮核禁试谈判。肯尼迪执政后,美国政府就是否恢复核试验展开了争论。在美国军方和原子能委员会看来,禁止核试验严重影响了美国核武器的发展,并危及美国的国家安全,因而极... 20世纪50年代后期,美国政府提出自愿暂停核试验,并与苏联进行了多轮核禁试谈判。肯尼迪执政后,美国政府就是否恢复核试验展开了争论。在美国军方和原子能委员会看来,禁止核试验严重影响了美国核武器的发展,并危及美国的国家安全,因而极力要求尽快恢复核试验。尽管美国在核技术方面享有明显的优势,但出于政治上的考虑,肯尼迪政府不顾美国国内舆论和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做出了恢复地下和大气层核试验的决定,使得美苏之间的核军备竞赛进一步加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肯尼迪政府 核军备竞赛 核试验 核禁试 冷战
下载PDF
英国、美国与“闪电”导弹事件
5
作者 赵学功 《世界近现代史研究》 2022年第1期179-194,330,共17页
20世纪50年代后期,英美两国政府都致力于恢复和加强因苏伊士运河危机而恶化的两国关系,并将核合作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在这一背景下,美国决定向英国提供“闪电”导弹。随着美国对欧政策的变化,加上“闪电”导弹研制费用的不断增加,肯尼... 20世纪50年代后期,英美两国政府都致力于恢复和加强因苏伊士运河危机而恶化的两国关系,并将核合作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在这一背景下,美国决定向英国提供“闪电”导弹。随着美国对欧政策的变化,加上“闪电”导弹研制费用的不断增加,肯尼迪政府决定取消研制计划,由此引发英国政府的强烈不满,使英美关系一度出现紧张。双方经过多次磋商,美国决定以性能更为先进的“北极星”导弹来取代“闪电”导弹。作为当代英美关系史上的一个插曲,这一事件深刻揭示出双方关系的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闪电” 导弹 英美关系 艾森豪威尔 肯尼迪 麦克 米伦
下载PDF
肯尼迪政府、美国国内政治与核禁试问题
6
作者 赵学功 党程程 《世界近现代史研究》 2022年第2期213-233,353,共22页
20世纪60年代初期,美国国内围绕是否恢复核试验问题展开了激烈争论。出于政治上的考虑,肯尼迪政府决定全面恢复核试验。另外,鉴于国内外舆论的强大压力,美国、英国和苏联继续就核禁试问题进行谈判,于1963年8月签署了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 20世纪60年代初期,美国国内围绕是否恢复核试验问题展开了激烈争论。出于政治上的考虑,肯尼迪政府决定全面恢复核试验。另外,鉴于国内外舆论的强大压力,美国、英国和苏联继续就核禁试问题进行谈判,于1963年8月签署了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从而在限制核军备竞赛方面迈出了具有实质性意义的一步,为日后双方在该领域的进一步谈判并达成协议奠定了基础。为谋求美国国会和民众对该条约的支持,肯尼迪政府做了大量工作。不论是在美苏谈判期间还是在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的批准过程中,美国国内政治一直是至关重要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肯尼迪政府 核禁试 美国国会 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 冷战
下载PDF
战后初期美国政府的外交政策与冷战的起源
7
作者 赵学功 《世界近现代史研究》 2020年第2期3-20,310,共19页
冷战的起源是战后国际关系史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也是学界争论较多的问题之一。一些美国学者将冷战起源的责任归因于苏联,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和战后初期苏联的外交政策多持批评立场。还有一部分学者认为美苏领导人当时都并不想进行冷战... 冷战的起源是战后国际关系史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也是学界争论较多的问题之一。一些美国学者将冷战起源的责任归因于苏联,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和战后初期苏联的外交政策多持批评立场。还有一部分学者认为美苏领导人当时都并不想进行冷战,而是战后国际环境使然。事实上,战后初期美国政府外交政策的进攻性和扩张性,导致了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的瓦解。美国政府无疑应对冷战的发生承担最主要的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外交政策 美苏关系 冷战
下载PDF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眼底图像微血管瘤检测方法 被引量:4
8
作者 赵学功 邓佳坤 +1 位作者 魏浩然 彭真明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15-920,共6页
眼底微血管瘤是糖尿病诱发视网膜病变的初期症状,实现基于彩色眼底图像的微血管瘤的自动检测有助于辅助医生判断患者的视网膜是否正常,同时也是糖网病变分级评估中最重要的预处理手段。但由于视网膜结构复杂,同时眼底图像的成像由于患... 眼底微血管瘤是糖尿病诱发视网膜病变的初期症状,实现基于彩色眼底图像的微血管瘤的自动检测有助于辅助医生判断患者的视网膜是否正常,同时也是糖网病变分级评估中最重要的预处理手段。但由于视网膜结构复杂,同时眼底图像的成像由于患者、环境、采集设备等因素的不同会存在不同的亮度和对比度,现有的微血管瘤检测算法难以实现微血管瘤的精确检测,检测结果中存在大量的非微血管瘤候选区,如血管、背景噪声。由于卷积神经网络具有非常强的表达能力,能通过模型训练自动学习到目标的特征,该文提出了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微血管瘤检测方法,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检测效果优于传统的微血管瘤检测方法,在复杂的糖网图像下能实现微血管瘤的精确提取,将部分血管、背景噪声排除在外,使基于卷积神经网络提取的候选区数量更少且形态规则,有利于后续的特征提取和分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积神经网络 糖网 微血管瘤 视觉建模
下载PDF
核武器、美苏关系与冷战的起源 被引量:8
9
作者 赵学功 《历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23-147,192,共26页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英两国联手研制原子弹,由此确定了双方对核武器的垄断。虽然美国政府主要出于减少美军伤亡和加速战争进程的双重需要对日本实施了核打击,但此举对美苏关系产生了深刻影响。围绕着核武器垄断与反垄断,美苏之间展开了...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英两国联手研制原子弹,由此确定了双方对核武器的垄断。虽然美国政府主要出于减少美军伤亡和加速战争进程的双重需要对日本实施了核打击,但此举对美苏关系产生了深刻影响。围绕着核武器垄断与反垄断,美苏之间展开了激烈较量。美国将原子弹视为实现政治和外交目标的重要工具,对苏政策愈发强硬;而苏联则采取针锋相对的态度,加紧核武器研制。尽管出于政治和宣传需要,双方都表示赞成对原子能实施国际控制,但实际上双方立场迥异,且互不让步,最终导致原子能国际控制计划以失败告终。核武器虽然并非冷战的产物,但在促使战时美英苏同盟瓦解、冷战发生的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武器 原子外交 冷战起源 原子能国际控制 美苏关系
原文传递
核武器与冷战时期美国对苏联的政策 被引量:3
10
作者 赵学功 《国际政治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3-60,6,共19页
冷战时期,作为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工具,核武器在美国对苏联的政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美国政府不仅在战后初期坚持核保密政策,而且还多次利用核武器对苏联施加压力,以迫使其在政治上和外交上做出让步,并制定了一系列针对苏联的核作战计... 冷战时期,作为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工具,核武器在美国对苏联的政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美国政府不仅在战后初期坚持核保密政策,而且还多次利用核武器对苏联施加压力,以迫使其在政治上和外交上做出让步,并制定了一系列针对苏联的核作战计划。与此同时,为了保持对苏联的核优势地位,对苏联构成有效的威慑,美国政府不断加强核力量的建设,使得美苏之间的核军备竞赛愈演愈烈,并使双方走到了核战争的边缘,从而使得美苏决策者都认识到,限制核军备竞赛对双方至关重要,美苏关系也由此进入了相对缓和的时期。及至20世纪70年代,限制战略武器谈判成为美国对苏政策的重要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区与国别政治 冷战 美国 苏联 核武器 核军备竞赛 核威慑
原文传递
核武器、预防性战争与美国对苏联的政策(1950—1955) 被引量:2
11
作者 赵学功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15-127,共13页
1949年苏联核试验的成功打破了美国的核垄断地位,引发美国朝野的恐慌。尽管预防性战争曾遭到美国国内不少人的反对,但美国军方依然认为存在着美国对苏联实施核打击的“机会之窗”,试图依靠享有优势的核力量对苏联发动预防性战争,并制定... 1949年苏联核试验的成功打破了美国的核垄断地位,引发美国朝野的恐慌。尽管预防性战争曾遭到美国国内不少人的反对,但美国军方依然认为存在着美国对苏联实施核打击的“机会之窗”,试图依靠享有优势的核力量对苏联发动预防性战争,并制定了相应的作战计划。另一方面,也存在着诸多制约美国贸然行动的因素,特别是苏联报复能力的增强以及强大的常规兵力。美国决策者担心,核打击虽然可以给苏联造成严重破坏,但不可能将其击败,反而会失去西欧,美国自身也将遭受苏联的核报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鲁门政府 艾森豪威尔政府 核武器 预防性战争 冷战
原文传递
英国、美国与第二次台湾海峡危机 被引量:2
12
作者 赵学功 王亚萍 《当代中国史研究》 CSSCI 2018年第4期100-110,128,共12页
与英国对第一次台湾海峡危机所奉行的政策大为不同,1958年第二次台湾海峡危机发生后,麦克米伦政府从一开始就几乎完全站到了美国一边。在英国决策者看来,英美关系的重要性远远大于对华关系,特别是在苏伊士运河危机之后,英国政府将恢复... 与英国对第一次台湾海峡危机所奉行的政策大为不同,1958年第二次台湾海峡危机发生后,麦克米伦政府从一开始就几乎完全站到了美国一边。在英国决策者看来,英美关系的重要性远远大于对华关系,特别是在苏伊士运河危机之后,英国政府将恢复并加强与美国的"特殊关系"置于最优先考虑的地位。因此,第二次台湾海峡危机期间,英国对美国政府决策的影响更为有限。英国在公开表示支持美国政策的同时继续宣扬所谓"台湾地位未定论",致使中英关系的发展陷入僵局,揭示出英国对华政策的内在矛盾性和英美"特殊关系"的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次台湾海峡危机 英美关系 麦克米伦政府 中英关系
原文传递
日内瓦核禁试谈判与艾森豪威尔政府的立场和政策 被引量:1
13
作者 赵学功 《世界历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20,I0002,共21页
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核试验所产生的放射性尘埃给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的危害,引发了国际社会和美国民众的广泛关注,世界各国和美国国内的反核运动不断高涨,强烈要求有核国家停止核试验。迫于国内外的压力,美国政府于1958年7月在瑞... 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核试验所产生的放射性尘埃给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的危害,引发了国际社会和美国民众的广泛关注,世界各国和美国国内的反核运动不断高涨,强烈要求有核国家停止核试验。迫于国内外的压力,美国政府于1958年7月在瑞士日内瓦开始与苏联就核禁试问题进行谈判。但是,美国政府对核禁试谈判采取了极为消极的立场,其基本政策是,在确保美国核优势的同时,尽可能阻止苏联核力量的发展,同时通过谈判改善美国的国际形象,以减少国际舆论对美国政策的批评。在谈判期间,尽管苏联以及英国奉行了较为灵活的政策,希望谈判能就全面禁止核试验问题取得一致,并为此做出了积极努力,但美国对谈判进程设置种种障碍,致使谈判步履维艰,最终未能达成协议。从根本上说,核禁试谈判的失败并非仅仅因为美苏在核查问题上的分歧,更非美国军工复合体的阻挠,实质在于美国政府核禁试政策的内在矛盾性,并由此揭示出美国冷战政策的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战 美苏关系 艾森豪威尔政府 日内瓦核禁试谈判 核军备控制
原文传递
美国对苏联的预防性核打击计划及其流产(1945—1949)
14
作者 赵学功 《历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63-186,M0007,M0008,共26页
二战后,美国将苏联视为最大的威胁,试图在垄断核武器和享有绝对核优势时对苏联发动预防性战争,并为此制定了一系列计划。核武器不仅是美国对苏政策的重要工具,也是美国维护国家安全的重器。美国政府之所以没有贸然行动,是国际和国内各... 二战后,美国将苏联视为最大的威胁,试图在垄断核武器和享有绝对核优势时对苏联发动预防性战争,并为此制定了一系列计划。核武器不仅是美国对苏政策的重要工具,也是美国维护国家安全的重器。美国政府之所以没有贸然行动,是国际和国内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并且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对苏联实力的忌惮以及可能产生的后果的考虑。美国深知,采取这一冒险行动无疑要付出极其高昂的代价,不仅会失去西欧,而且美国本土也将遭受沉重打击,结局难以预料。鉴于此,美国政府制订的对苏核打击计划终成纸上谈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武器 预防性战争 杜鲁门政府 苏联 冷战
原文传递
美国对古巴导弹危机政策的再考察
15
作者 赵学功 《国家安全论坛》 2022年第4期3-22,92,共21页
1962年发生的古巴导弹危机是冷战时期美国与苏联进行的一次直接的核对抗。尽管肯尼迪政府围绕苏联部署在古巴的中程导弹是否对美国的国家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存在不同看法,但一致认为不论是基于政治还是军事上的考虑,苏联都必须撤走这些导... 1962年发生的古巴导弹危机是冷战时期美国与苏联进行的一次直接的核对抗。尽管肯尼迪政府围绕苏联部署在古巴的中程导弹是否对美国的国家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存在不同看法,但一致认为不论是基于政治还是军事上的考虑,苏联都必须撤走这些导弹。一方面,美国决策者对外交谈判、空袭、封锁、入侵等各种方案进行全面讨论,反复权衡利弊得失,决定对古巴采取“隔离”政策,阻止苏联向古巴运送更多的武器装备,同时加紧军事部署,威慑苏联,向其施加压力,促其尽早撤走导弹。另一方面,肯尼迪政府又通过外交途径谋求妥协,承诺不入侵古巴,并撤走部署在土耳其的导弹等,以此化解危机。美国的军事威慑与外交妥协两种手段相辅相成,共同推动古巴导弹危机得到和平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肯尼迪政府 古巴导弹危机 冷战
原文传递
读史偶感——赵学功教授访谈录
16
作者 范晨星(采访记录/整理) 王立新 《历史教学(下半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3-11,2,共9页
采访时间:2019年5月19日采访地点:南开大学历史学院采访记录及文字整理:范晨星(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研究生)问:您是怎样走上史学研究道路的?为什么选择美国史作为研究方向?答:首先,非常感谢《历史教学》编辑部的采访。说实话,当初柳文... 采访时间:2019年5月19日采访地点:南开大学历史学院采访记录及文字整理:范晨星(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研究生)问:您是怎样走上史学研究道路的?为什么选择美国史作为研究方向?答:首先,非常感谢《历史教学》编辑部的采访。说实话,当初柳文全老师提出要进行采访的时候,自己心里非常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士研究生 采访地点 采访记录 史学研究 《历史教学》 南开大学 访谈录
原文传递
Nuclear Weapons and US Korean War Policy
17
作者 zhao xuegong Huang zhaojing(Translated ) Lishi yanjiu(Translated )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2006年第4期122-135,共14页
In the early postwar period, the atomic bomb, as an important deterrent in the hands of the US government, gradually assumed a powerful role in US foreign policy. During the Korean War period of 1950-1953, the US cons... In the early postwar period, the atomic bomb, as an important deterrent in the hands of the US government, gradually assumed a powerful role in US foreign policy. During the Korean War period of 1950-1953, the US considered using nuclear weapons against China, and had formulated relevant emergency plans with the aim of realizing its war goals through the nuclear threat. This article is based primarily on US archives, documents, and scholarly research in this field. It discusses the concrete process, results, and impact of US nuclear deploy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武器 美国 对朝鲜战争 外交关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