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地地震勘探中的静校正对成像质量的影响及改进策略
1
作者 赵锐锐 郑多明 +3 位作者 杨珊珊 左安鑫 尚江伟 张强 《工程地球物理学报》 2024年第2期338-344,共7页
在山地地震勘探中,地震数据常常被校正到固定基准面上进行偏移成像,从而造成成像失真。本文从数学上直接推导公式,证明了静校正后从基准面进行偏移会造成倾角误差;通过山地起伏地表正演模型,说明了静校正后从基准面偏移会扭曲波场,导致... 在山地地震勘探中,地震数据常常被校正到固定基准面上进行偏移成像,从而造成成像失真。本文从数学上直接推导公式,证明了静校正后从基准面进行偏移会造成倾角误差;通过山地起伏地表正演模型,说明了静校正后从基准面偏移会扭曲波场,导致严重的偏移成像失真。此外,应用四川南部山区的实际案例,分别从基准面偏移及从起伏地表偏移,叠前时间偏移和深度偏移结果均表明,在复杂的山地地形中,剧烈的高差变化会导致固定基准面偏移成像失真,应用起伏地表偏移能改进山地地震勘探资料的成像质量。本文的研究结果对理论研究和实际地震数据处理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校正 固定基准面 成像失真 倾角误差 起伏地表偏移
下载PDF
复杂山地水-陆混采地震资料高精度表层速度建模与应用
2
作者 秦龙 王川 +2 位作者 郑多明 李文燕 徐仲博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CAS 2024年第5期537-543,共7页
塔里木盆地ZQX区块石油地质条件优越,并首次开展了水域空气枪激发、拖缆接收采集,但其近地表结构非常复杂,分布有农田、村庄、山体、戈壁砾石、水库等地表类型。针对水-陆混采资料的特殊性,笔者提出了水-陆混采初至起跳点拾取与双约束... 塔里木盆地ZQX区块石油地质条件优越,并首次开展了水域空气枪激发、拖缆接收采集,但其近地表结构非常复杂,分布有农田、村庄、山体、戈壁砾石、水库等地表类型。针对水-陆混采资料的特殊性,笔者提出了水-陆混采初至起跳点拾取与双约束层析反演新方法。先拾取出不同激发接收模式下准确的初至波波峰时间,利用高信噪比道计算波峰到起跳点的时差,再通过插值解决低信噪比道波峰时间转初至时间的空变时差校正问题。以此为基础,采用水速硬约束和微测井软约束的层析反演方法,解决了ZQX区块水库-山地水-陆混采三维高精度近地表速度建模问题,叠加剖面及深度偏移成像质量明显提升,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陆混采 波峰转起跳 双约束 层析反演 静校正
下载PDF
基于地震数值模拟的溶洞型储层地震特征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郑多明 汪家洪 +2 位作者 肖又军 肖文 高宏亮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7-68,共12页
为了解不同溶洞的“串珠”响应特征,以实际地震资料解释为基础,建立了塔里木盆地塔河南地区全层系的碳酸盐岩缝洞体与走滑断裂三维模型,包括流体类型、溶洞大小、强反射轴干涉距离、纵向分辨距离、横向分辨距离、充填类型和孔隙度7种单... 为了解不同溶洞的“串珠”响应特征,以实际地震资料解释为基础,建立了塔里木盆地塔河南地区全层系的碳酸盐岩缝洞体与走滑断裂三维模型,包括流体类型、溶洞大小、强反射轴干涉距离、纵向分辨距离、横向分辨距离、充填类型和孔隙度7种单因素变量控制模式。对所建模型进行地震数值模拟实验并对模拟结果进行逆时偏移成像。分别从分辨率、振幅能量与控制因素方面对7种单因素控制模式在偏移剖面中的“串珠”响应特征进行了详细比较分析,发现溶洞内的流体类型变化无法在叠后剖面的“串珠”响应形态上进行区分,其影响主要表现为振幅能量随等效弹性参数变化;溶洞大小的影响与“串珠”响应振幅能量呈正相关,溶洞越大“串珠”响应越强;剖面中的强轴与溶洞间的干涉距离会影响“串珠”响应振幅能量;溶洞间纵向距离不会影响单个溶洞的“串珠”响应形式,其主要影响表现为相连部分的振幅能量;而溶洞间横向距离过小,会使两个溶洞的“串珠”响应合并,形成大溶洞的“串珠”假象。溶洞内的泥质充填程度与孔隙度均会影响“串珠”响应振幅能量。通过总结不同因素变量控制模式下地震响应特征的变化规律,为缝洞型储层的有效预测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缝洞型储层 三维数值建模 反射特征 “串珠”响应 逆时偏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轮南古隆起形成时间的判定 被引量:6
4
作者 黄少英 张玮 +6 位作者 李曰俊 周思宇 李洪辉 郑多明 黄智斌 李程 黄彤飞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089-1098,共10页
轮南古隆起位于塔里木盆地北部,是一个大型基底卷入型鼻状背斜。卷入背斜构造变形的地层包括下古生界及其以下地层。它的形式演化控制着轮南复式油气聚集区的形成与分布。过轮南古隆起的地震剖面上显示,这里发育上泥盆统东河砂岩底、志... 轮南古隆起位于塔里木盆地北部,是一个大型基底卷入型鼻状背斜。卷入背斜构造变形的地层包括下古生界及其以下地层。它的形式演化控制着轮南复式油气聚集区的形成与分布。过轮南古隆起的地震剖面上显示,这里发育上泥盆统东河砂岩底、志留系底和上奥陶统底3个与古隆起形成密切相关的不整合面。上奥陶统底是一个低角度不整合面至平行不整合面,地层间断很小。志留系与下伏地层之间是一个低角度不整合接触,存在一定规模的地层间断。东河砂岩与下伏地层之间是一个明显的角度不整合接触,是一个较大的地层间断。东河砂岩直接不整合覆盖在下志留统甚至更老地层之上。上奥陶统至下志留统(中-上志留统缺失)为生长地层;上奥陶统之下的地层是前生长地层;东河砂岩及其上覆的石炭系是生长后地层。根据已有构造分析成果,塔里木盆地中志留世—中泥盆世处于造山后区域性伸展构造背景。据此分析,轮南古隆起(背斜)的构造变形起始于中奥陶世末—晚奥陶世初,持续至早志留世。此后进入风化夷平阶段,古隆起依然存在,但是背斜构造变形已经结束。至东河砂岩沉积时,轮南古隆起基本被夷平,并逐渐被埋于地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南古隆起 基底卷入型背斜 生长地层 不整合 晚奥陶世—早志留世 中志留 世—中泥盆世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塔里木地块-柴达木地块碰撞相关的同碰撞和碰撞后构造——塔里木盆地地震资料解释成果 被引量:5
5
作者 周慧 李曰俊 +5 位作者 陈志勇 文磊 黄理力 刘亚雷 郑多明 李程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634-2664,共31页
位于塔里木盆地南侧的阿尔金山和西昆仑山是特提斯超级造山带最北部的两条缝合带。该处的早古生代造山作用是原特提斯构造演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地震资料解释在塔里木盆地发现的碰撞相关构造指示,早古生代的碰撞事件发生于塔里木地... 位于塔里木盆地南侧的阿尔金山和西昆仑山是特提斯超级造山带最北部的两条缝合带。该处的早古生代造山作用是原特提斯构造演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地震资料解释在塔里木盆地发现的碰撞相关构造指示,早古生代的碰撞事件发生于塔里木地块的东南侧,是塔里木地块与柴达木地块之间的碰撞造山作用。这次碰撞形成了阿尔金早古生代碰撞造山带。其同碰撞构造主要包括前陆褶皱冲断带(塘沽孜巴斯前陆褶皱冲断带)和大型基底卷入型背斜构造(轮南、塔东和塔中背斜),形成于晚奥陶世-早志留世。碰撞后构造为一系列正断层及其组合成的雁列状张扭性断层带,形成时间是中志留世-中泥盆世。根据塔里木盆地内发现的碰撞相关构造分析,结合造山带内的蛇绿岩和俯冲-碰撞相关岩浆岩、变质岩研究成果推论,作为原特提斯洋分支的古阿尔金洋,其洋壳自晚寒武开始向柴达木地块之下俯冲。至中奥陶世末-晚奥陶世初,洋壳俯冲完毕,古阿尔金洋闭合,塔里木地块-柴达木地块碰撞开始。该碰撞造山作用持续至早志留世末结束,然后进入中志留世-中泥盆世碰撞后应力伸展构造演化阶段。迄今,尚无碰撞相关构造指示塔里木克拉通西南缘曾经发生早古生代碰撞造山事件。早古生代,阿尔金山发生的是增生-碰撞型造山,西昆仑山发生的是增生型造山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奥陶世-早志留世同碰撞构造 中志留世-中泥盆世碰撞后构造 塔里木地块-柴达木地块碰撞 塔里木盆地 阿尔金缝合带 原特提斯 增生型造山 碰撞型造山 地震解释
下载PDF
利用梯度结构张量刻画碳酸盐岩缝洞体边界 被引量:6
6
作者 张晟 李亚林 +3 位作者 肖又军 郑多明 袁源 冯磊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07-915,I0008,共10页
碳酸盐岩缝洞体、河道及断层的地震响应均属于不连续异常,业界利用梯度结构张量(GST)刻画碳酸盐岩缝洞体边界的应用相对较少。为此,基于前人的研究,针对GST属性的详细计算方法及其几何意义,分析了各计算环节对计算结果的影响。技术原理... 碳酸盐岩缝洞体、河道及断层的地震响应均属于不连续异常,业界利用梯度结构张量(GST)刻画碳酸盐岩缝洞体边界的应用相对较少。为此,基于前人的研究,针对GST属性的详细计算方法及其几何意义,分析了各计算环节对计算结果的影响。技术原理分析及实际地震资料测试表明:①对张量元素的平滑计算是整个技术的关键,使结构张量矩阵不仅包含最大梯度能量方向的特征,而且还包含所有正交方向的变化特征;梯度元素的平滑对背景噪声具有一定压制作用,可以提高最终计算结果的信噪比。②第二特征值与第三特征值对碳酸盐岩缝洞体均具有一定刻画能力,反映了不同观测视角的缝洞体三维空间形态特征;优选或组合第二与第三特征值属性,在合适的低值截取与显示范围内可以有效刻画碳酸盐岩缝洞体边界。③利用钻井信息作为标尺刻度无量纲特征值,求解的特征值线性组合结果本质上是基于钻井信息的多重约束解,融合了第二与第三特征值的细节特征,并且有效解决了不同钻井刻度值不一致的问题。因此,GST属性与振幅变化率等常规属性相比,可更连续地刻画碳酸盐岩缝洞体,通常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溶蚀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地震属性 梯度结构张量 特征值 缝洞体边界
下载PDF
频谱恢复高分辨处理技术在薄层识别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李鹏飞 肖又军 +6 位作者 成锁 郑多明 冯磊 肖文 袁源 赵光亮 陈强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CAS 2022年第4期426-434,共9页
轮南油田三叠系油藏开发已进入中晚期,针对薄层横向不连续特点,运用提高地震资料分辨率解释性处理方法,利用频谱恢复高分辨率处理、多方法质量控制为手段,开展针对叠后地震资料的拓频处理研究,拓频后地震频带得到有效拓宽,分辨率有效提... 轮南油田三叠系油藏开发已进入中晚期,针对薄层横向不连续特点,运用提高地震资料分辨率解释性处理方法,利用频谱恢复高分辨率处理、多方法质量控制为手段,开展针对叠后地震资料的拓频处理研究,拓频后地震频带得到有效拓宽,分辨率有效提高,地震资料相对保真保幅,达到了可分析砂体地震反射特征,在地震剖面上识别砂体目的。研究确定本次地震资料高分辨率处理有效频带可拓宽至5 Hz~100 Hz,处理后分辨率有效提高。高分辨处理结果对本区14口后验井TII0砂体的识别精度达到85%。本次研究具有在其他类似地区进行推广应用的价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层 频谱恢复 保真保幅 反射特征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构造—古地理演化 被引量:26
8
作者 邬光辉 邓卫 +2 位作者 黄少英 郑多明 潘文庆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05-321,共17页
构造—古地理演化对盆地分析与油气资源评价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古构造恢复结合区域地质背景,综合分析塔里木盆地构造—古地理演化过程。塔里木盆地经历克拉通基底形成阶段、南华—震旦纪强伸展—挤压阶段、寒武—奥陶纪弱伸展—强挤压阶... 构造—古地理演化对盆地分析与油气资源评价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古构造恢复结合区域地质背景,综合分析塔里木盆地构造—古地理演化过程。塔里木盆地经历克拉通基底形成阶段、南华—震旦纪强伸展—挤压阶段、寒武—奥陶纪弱伸展—强挤压阶段、志留—白垩纪振荡升降变迁阶段、新生代弱伸展—强挤压阶段等5大构造演化阶段。塔里木盆地南华—震旦纪发育北东向陆内窄深裂谷系统,不同于显生宙;寒武纪—早奥陶世发育“两台一盆”的“东西分块”的大型克拉通内碳酸盐岩台地,中-晚奥陶世碳酸盐岩台地快速演变为“南北分带”;志留—泥盆纪形成克拉通内坳陷海相碎屑岩沉积体系;石炭—二叠纪发育克拉通内碎屑岩夹碳酸盐岩的浅海—海陆过渡相沉积;中生代发育一系列分隔的快速变迁的陆内坳陷碎屑岩沉积;新生代发育前陆盆地陆相磨拉石沉积,形成复杂的叠合盆地。受控原—新特提斯洋与南天山洋的开启—闭合,以及新生代印度板块挤压的远程效应,塔里木盆地构造—古地理具有多期性、多样性、迁移性与强烈的改造性,不同于典型的克拉通盆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古地理 演化 恢复 构造改造 叠合盆地
下载PDF
基于OVT域五维道集碳酸盐岩叠前裂缝预测技术 被引量:5
9
作者 郑多明 邹义 +3 位作者 关宝珠 刘永雷 赵锐锐 徐博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CAS 2020年第1期9-16,共8页
塔里木盆地碳酸盐岩缝洞储层发育,油气产量突出。多年研究表明尺度较大的洞穴、孔洞储层发育规律尚能确定,但是对于尺度较小的裂缝,发育规律难以确定。基于OVT域五维地震数据包含偏移距和方位角信息,可有效实现方位各向异性研究,提高裂... 塔里木盆地碳酸盐岩缝洞储层发育,油气产量突出。多年研究表明尺度较大的洞穴、孔洞储层发育规律尚能确定,但是对于尺度较小的裂缝,发育规律难以确定。基于OVT域五维地震数据包含偏移距和方位角信息,可有效实现方位各向异性研究,提高裂缝预测精度和准确性。基于椭圆拟合的纵波各向异性裂缝预测技术是应用较广的一种方法,对不同方位角振幅、频率、纵波阻抗等信息进行椭圆拟合从而确定裂缝走向和发育密度,该方法未能充分考虑数据中的弹性信息。基于各向异性反演的叠前裂缝技术对不同方位角数据进行弹性参数反演,Thomsen各向异性参数估计,在HTI介质中利用傅立叶级数展开求取反应各向异性特征的B1参数,进行裂缝预测。将该方法在塔里木盆地A区块展开应用,裂缝预测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OVT域 裂缝预测 各向异性反演 HTI介质
下载PDF
Research on Formation of "Bead-shaped" Seismic Reflection Feature of Carbonate Caves
10
作者 Li Fanyi Wei Jianxin +4 位作者 Di Bangrang Pan Wenqing zheng duoming Wan Xiaoguo Wang Lingling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A02期106-113,共8页
关键词 石油 地球物理勘探 地质调查 油气资源
下载PDF
Radiolarian fauna found from Tieshidas Group in East Kunlun 被引量:2
11
作者 LI Yuejun JIA Chengzao +3 位作者 HAO Jie WANG Zhaoming zheng duoming PENG Gengxin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00年第10期943-946,共4页
The Tieshidas Group in Qimantag, a branch of the East Kunlun Mountains, was classically considered the Caledonian basement, and classified into Middle-Upper Ordovician, Upper Ordovician or simply Lower Paleozoic. The ... The Tieshidas Group in Qimantag, a branch of the East Kunlun Mountains, was classically considered the Caledonian basement, and classified into Middle-Upper Ordovician, Upper Ordovician or simply Lower Paleozoic. The radiolarian fauna was found, for the first time, from a chert block in the Tieshidas Group at Yaziquandaban (Pass) north to Ayakum Lake. They are Astroentactinia?mirousi Gourmelon, As. cf biaciculata Nazarov, Archocyrtium cf. diductum Deflandre, Ar. aff. diductum Deflandre, Deflandrellium? sp., Entactinia vulgaris Won, En. cf. additiva Foreman, En.? sp., Entactinosphaera palimbola Foreman, Pylentonema? sp., Triaenosphaera sp. and Tr.7 sp. The geological age of this radiolarian fauna is Early Carboniferous. Evidently, the classical interpretation about the age of Tieshidas Group needs to be checked and modified. Except the Ordovician proved with the formerly discovered fossils, it also includes, at least, Lower Carboniferous rocks. There was still an oceanic basin at Qimantag during Ear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RTH TIBET East KUNLUN Qimantag Tieshidas Group RADIOLARIAN Early Carboniferous.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