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性海泡石对污泥热解过程中重金属的控制 被引量:1
1
作者 任鹏锟 仲兆平 +3 位作者 杨宇轩 张杉 杜浩然 李骞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41-550,共10页
污泥热解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产生多种重金属,危害人类的健康。通过在水平固定床反应器内开展城市污泥与改性海泡石共热解实验,探究海泡石的盐酸浸渍浓度(2~6mol/L)、海泡石的热活化温度(750~950℃)以及污泥与海泡石共热解温度(400~600℃... 污泥热解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产生多种重金属,危害人类的健康。通过在水平固定床反应器内开展城市污泥与改性海泡石共热解实验,探究海泡石的盐酸浸渍浓度(2~6mol/L)、海泡石的热活化温度(750~950℃)以及污泥与海泡石共热解温度(400~600℃)对污泥热解炭中重金属元素Cd、Zn、Pb、Cr的富集特征、形态变化及生态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在400~600℃的温度范围内改性海泡石的添加有效地提高了Cd、Zn、Pb的固留率,但对Cr几乎没有富集作用,其中950℃热活化海泡石(950-SEP)对Cd有良好的富集效果,而4mol/L盐酸浸渍海泡石(4H-SEP)对Zn和Pb展现出了更好的富集性能。此外,通过分析重金属赋存形态发现,提高共热解温度和添加改性海泡石,共热解炭中的重金属元素整体向更稳定的形态转化。根据热解炭中重金属的生态风险评估,原始污泥经热解后其生态风险大大降低,在600℃前,改性海泡石可进一步降低重金属的生态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 海泡石 重金属 热解 活化 废物处理
下载PDF
典型生物质发酵制取燃料乙醇环境影响分析
2
作者 沈钊丞 仲兆平 +2 位作者 郑翔 汪维 潘小天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80-285,共6页
结合生命周期评价方法与层次分析方法对杨木、玉米秸秆、甘蔗渣3种典型纤维素生物质的发酵制取燃料乙醇工艺进行环境影响评价。针对酸化、富营养化、全球变暖、化石能源消耗、光化学污染、人体毒性6种环境类型进行分析对比,并选取3个不... 结合生命周期评价方法与层次分析方法对杨木、玉米秸秆、甘蔗渣3种典型纤维素生物质的发酵制取燃料乙醇工艺进行环境影响评价。针对酸化、富营养化、全球变暖、化石能源消耗、光化学污染、人体毒性6种环境类型进行分析对比,并选取3个不同视角分析生物质发酵工艺所带来的环境影响。结果表明:农业阶段和生产阶段所产生的温室效应在全生命周期过程中占比最高;全球性视角下,全球变暖影响占比较高;区域性和局地性视角下,工艺的酸化影响最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发酵 燃料乙醇 生命周期 层次分析法
下载PDF
脱硫石膏转化α-半水石膏的特征及机理:实验与模拟
3
作者 怀立业 仲兆平 杨宇轩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694-4703,共10页
脱硫石膏的高效利用可以有效缓解一系列环境问题,变废为宝。本文利用二水石膏在含有微量无水硫酸钠的乙二醇水溶液中制备α-半水石膏,探究温度(94~98℃)、乙二醇体积分数(25%~35%)、硫酸钠浓度(0.1~0.3mol/L)对二水石膏向α-半水石膏脱... 脱硫石膏的高效利用可以有效缓解一系列环境问题,变废为宝。本文利用二水石膏在含有微量无水硫酸钠的乙二醇水溶液中制备α-半水石膏,探究温度(94~98℃)、乙二醇体积分数(25%~35%)、硫酸钠浓度(0.1~0.3mol/L)对二水石膏向α-半水石膏脱水转化过程的α-半水石膏摩尔分数和动力学参数变化。研究发现,在乙二醇水溶液中,二水石膏向α-半水石膏脱水转化过程符合分散动力学模型。随着温度和乙二醇浓度的增加,动力学参数α基本保持不变,而参数β显著增加,导致活化熵△S*增大,进而导致能垒E_(a)降低,促进了二水石膏向α-半水石膏脱水转化。微量无水硫酸钠的添加,显著缩短了α-半水石膏的成核诱导时间。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增加硫酸钠的浓度,Na^(+)与SO_(4)^(2-)的配位数增加,扩散系数绝对差值∆D降低,从而导致配位能力增加,解耦能力降低。本研究对高效利用脱硫石膏、掌握其向α-半水石膏的转化特征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水石膏 Α-半水石膏 乙二醇 结晶 动力学模型 分子模拟
下载PDF
卤化钾改性Mn-Co-Fe尖晶石脱除气相Hg0的性能研究
4
作者 徐元强 仲兆平 +1 位作者 许月阳 黄佳伟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81-1492,I0019,共13页
为提高Mn-Co-Fe尖晶石吸附剂的脱汞性能,该研究首先采用溶胶凝胶自燃烧法和浸渍法结合制备了KX(X表示Cl、Br和I)改性的Mn-Co-Fe尖晶石吸附剂。然后,分别利用SEM、SEM结合EDS能谱Mapping、BET、XRD和VSM来表征其表面形貌、表面元素占比... 为提高Mn-Co-Fe尖晶石吸附剂的脱汞性能,该研究首先采用溶胶凝胶自燃烧法和浸渍法结合制备了KX(X表示Cl、Br和I)改性的Mn-Co-Fe尖晶石吸附剂。然后,分别利用SEM、SEM结合EDS能谱Mapping、BET、XRD和VSM来表征其表面形貌、表面元素占比及分布、比表面积及总孔容积、晶相结构和比饱和磁化特性。并通过固定床探究了卤化钾种类、KI负载量、吸附温度和入口汞浓度对模拟燃煤烟气中汞脱除性能的影响。最后,通过动力学模拟、XPS表征和程序升温脱附实验研究了吸附剂对汞脱除的控制步骤、机制以及汞在吸附剂表面的存在形态。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实验条件下,0.10KX@MCFS对汞的平均脱除效率KI(92.84%)>KBr(88.39%)>KCl(86.61%)。此外,增加KI的负载量、吸附温度和入口汞浓度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改性MCFS的脱汞性能。虽然KI的负载导致了MCFS的磁性能下降,但综合分析得出:0.10KI@MCFS具有一个相对优异的汞脱除性能和饱和磁化强度值(34.0 emu/g)。因此,该研究的这一发现对汞污染排放控制和吸附剂磁回收的实践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n-Co-Fe尖晶石 卤化钾 浸渍改性 饱和磁化强度
下载PDF
Ce掺杂对钒钨钛催化剂脱硝性能的影响
5
作者 陈宏 仲兆平 周峻伍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550-1560,共11页
对钒钨钛(V-W-Ti)催化剂进行Ce掺杂制备了Ce_(x)V_(1)W_(7)/Ti(x%为CeO_(2)负载量,以催化剂总质量计,下同),采用XRD、N_(2)吸附-脱附、SEM、XPS、FTIR对其进行了表征,通过NH_(3)/NO-TPD表征了NH_(3)和NO在催化剂表面的吸附强弱分布,并... 对钒钨钛(V-W-Ti)催化剂进行Ce掺杂制备了Ce_(x)V_(1)W_(7)/Ti(x%为CeO_(2)负载量,以催化剂总质量计,下同),采用XRD、N_(2)吸附-脱附、SEM、XPS、FTIR对其进行了表征,通过NH_(3)/NO-TPD表征了NH_(3)和NO在催化剂表面的吸附强弱分布,并测试了不同CeO_(2)负载量下催化剂的脱硝性能,经密度泛函理论计算探究了催化剂的失活机理。结果表明,CeO_(2)的负载增加了催化剂表面化学吸附氧的比例和Br?nsted酸性位点,减少了催化剂表面V^(4+)的比例和Lewis酸性位点;适当的CeO_(2)负载量能显著提高V-W-Ti催化剂的中低温活性,但负载量过多会降低催化剂的高温活性,CeO_(2)负载量为1%的钒钨钛催化剂(Ce_(1)V_(1)W_(7)/Ti)表现最佳,其在全温度(200~400℃)段的脱硝活性均优于V-W-Ti,在260℃,空速为6×10^(4) h^(–1)的反应条件下,NO_(x)脱除率从79.01%增至99.19%,在含有H_(2)O、SO_(2)的气氛中,其NO_(x)脱除率从58.33%升至74.55%。Ce的掺杂降低了催化剂表面氧空位的形成能,改变了催化剂表面的酸位强弱,强化了SO_(2)在催化剂表面的吸附,SO_(2)中毒后的催化剂表面会沉积硫酸铵盐,在H_(2)O的协同作用下,Ce掺杂后催化剂表面更易沉积硫酸铵盐,这是催化剂失活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催化还原 CE掺杂 SO_(2)中毒 计算化学 催化技术
下载PDF
铜基催化剂电还原二氧化碳为甲酸研究进展
6
作者 陈富强 仲兆平 戚仁志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051-3060,共10页
电化学二氧化碳还原(ECO_(2)RR)通过可再生能源制备高能量化学品或燃料对碳中和具有巨大价值。尤其是以铜基催化剂进行的ECO_(2)RR,其成本优势和卓越的催化活性使其成为最有前景的策略。在ECO_(2)RR的各种产物中,甲酸作为优秀的储氢材... 电化学二氧化碳还原(ECO_(2)RR)通过可再生能源制备高能量化学品或燃料对碳中和具有巨大价值。尤其是以铜基催化剂进行的ECO_(2)RR,其成本优势和卓越的催化活性使其成为最有前景的策略。在ECO_(2)RR的各种产物中,甲酸作为优秀的储氢材料和内燃机燃料展现出工业化生产潜力。本文针对近年来过渡金属族的铜基催化剂在制备甲酸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全面的总结,从ECO_(2)RR制甲酸机理出发,综述了铜基催化剂在ECO_(2)RR制甲酸领域取得的重要研究进展,其中以典型催化剂为例分析ECO_(2)RR生成甲酸的策略,包括形貌结构、表面价态、合金化、晶面效应、空位和碳载体等,重点讨论了活性位点数量以及关键中间体*OCHO的形成对甲酸产物选择性的影响,最后总结了该领域面临的挑战以及从原位表征、科学计算和反应条件等角度的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催化 二氧化碳还原 铜基催化剂 甲酸
下载PDF
不同生物质原料的气化合成制航煤的环境影响评价 被引量:1
7
作者 潘小天 仲兆平 +3 位作者 汪维 郑翔 沈钊丞 邓玥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16,共7页
采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对玉米秸秆、稻壳和杨木3种生物质的气化合成航空煤油工艺路线进行环境影响评价。选取全球变暖、酸化、富营养化、光化学污染、人体毒性和固体废弃物6种环境影响类型,对3种工艺路线的全生命周期进行环境影响潜值计... 采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对玉米秸秆、稻壳和杨木3种生物质的气化合成航空煤油工艺路线进行环境影响评价。选取全球变暖、酸化、富营养化、光化学污染、人体毒性和固体废弃物6种环境影响类型,对3种工艺路线的全生命周期进行环境影响潜值计算。计算结果表明:系统全生命周期中生产阶段排放最多的是CO_(2),占比为69.13%~74.36%;运输阶段环境影响最小,在各环境影响潜值中占比不足7%;玉米秸秆是3种生物质中环境影响最小的原料,减少费托合成反应器的耗电量可降低玉米秸秆工艺的环境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能 生命周期 环境影响 航空煤油 气化合成 清单分析
下载PDF
630 MW机组超临界直流锅炉煤粉与污泥混烧数值模拟 被引量:1
8
作者 何璐 潘小天 +5 位作者 仲兆平 杨宇轩 张杉 张琴 王玉龙 孙立明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2期188-195,共8页
采用Fluent仿真软件,对某630 MW超临界直流锅炉煤粉与污泥混烧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了污泥掺混比、含水率和锅炉负荷对锅炉温度场以及污染物NO_(x)、SO_(2)和CO质量浓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掺混比低于10%时对锅炉的整体影响较小,锅炉整... 采用Fluent仿真软件,对某630 MW超临界直流锅炉煤粉与污泥混烧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了污泥掺混比、含水率和锅炉负荷对锅炉温度场以及污染物NO_(x)、SO_(2)和CO质量浓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掺混比低于10%时对锅炉的整体影响较小,锅炉整体温度变化约10 K,NO_(x)、SO_(2)排放浓度略增加,炉膛内燃料燃烧充分、燃烧过程稳定;污泥含水率在35%~40%时有利于该煤粉锅炉掺烧城市污泥,锅炉整体温度下降5~10 K,出口CO排放浓度与原煤燃烧工况相比有所降低,出口NO_(x)和SO_(2)排放浓度显著低于含水率25%的掺烧工况;锅炉负荷由30%增至100%时,锅炉各受热面出口烟气温度以及NO_(x)、SO_(2)和CO的浓度呈增加趋势,在所研究锅炉负荷下,锅炉出口污染物排放浓度均在可接受范围,表明在该煤粉锅炉全负荷下均可实现城市污泥掺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粉锅炉 污泥混烧 数值模拟 含水率 掺混比 锅炉负荷
下载PDF
磷酸盐改性高岭土对生活垃圾热解过程中重金属的富集
9
作者 张杉 仲兆平 +2 位作者 杨宇轩 杜浩然 李骞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3893-3903,共11页
研究了磷酸盐改性高岭土在生活垃圾热解过程中对重金属Cr、Cd、Pb、As的富集作用。相较Na_(2)HPO4和Na_(3)PO_(4)改性,NaH_(2)PO_(4)改性高岭土在生活垃圾热解过程中对重金属的富集作用更强。重金属的固留率随浸渍比的升高先增加后减小... 研究了磷酸盐改性高岭土在生活垃圾热解过程中对重金属Cr、Cd、Pb、As的富集作用。相较Na_(2)HPO4和Na_(3)PO_(4)改性,NaH_(2)PO_(4)改性高岭土在生活垃圾热解过程中对重金属的富集作用更强。重金属的固留率随浸渍比的升高先增加后减小,随添加比的升高而增加,在浸渍比为5%和添加比为5%时具有较好的重金属富集作用。无添加剂时,在400~600℃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热解炭的潜在生态风险指数下降。添加高岭土能有效增加重金属残渣态的含量,从而降低热解炭的潜在生态风险。添加5%浸渍比下NaH_(2)PO_(4)改性高岭土(H2P-kaolin)后热解炭的生态风险随温度的升高略有增加,主要原因是熔融的偏磷酸钠增强物理吸附以及热解炭中重金属磷酸盐的可酸溶性,但综合生态风险均为低风险。由XPS分析得出加入H_(2)P-kaolin之后,吸附重金属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高岭土与重金属生成硅酸盐以及NaPO_(3)、Na_(3)PO_(4)与重金属反应生成磷酸盐,其中磷酸盐的作用是吸附能力增强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垃圾 热解 重金属 高岭土 磷酸盐
下载PDF
改性HZSM-5催化微波预处理竹木快速热解 被引量:5
10
作者 石坤 仲兆平 +1 位作者 王佳 李昭莹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175-2181,共7页
首先采用微波对生物质竹木进行了预处理,然后浸渍法制备了P/Ni-HZSM-5二元复合催化剂,在Py-GC/MS上探究其催化微波预处理竹木快速热解性能。采用N_2吸附-脱附、NH_3-TPD、XRD等表征手段分析P、Ni元素改性对于催化剂的酸性、孔道分布和... 首先采用微波对生物质竹木进行了预处理,然后浸渍法制备了P/Ni-HZSM-5二元复合催化剂,在Py-GC/MS上探究其催化微波预处理竹木快速热解性能。采用N_2吸附-脱附、NH_3-TPD、XRD等表征手段分析P、Ni元素改性对于催化剂的酸性、孔道分布和晶体结构等的影响,同时探究了微波预处理温度、P和Ni两种元素负载量等因素对于热解反应及产物分布的作用。结果表明:微波预处理竹木有助于提高竹木热解转化效率,并优化产物组分分布;适量P元素负载能够显著提高催化剂的抗结焦性能以及热解产物芳香烃中单环芳烃的选择性;负载Ni元素能够提高催化剂的芳构化能力从而获得更多的芳香烃产率以及对单环芳烃的选择性,同时降低酮类物质含量。当微波预处理温度为130℃,P负载量为2.5%,Ni负载量为2%时,获得较高芳香烃产率(32.38%)、最高单环芳烃选择性(82.13%)、最低酸含量(4.61%)和最低酮类物质含量(9.17%),而此时催化剂结焦量由未改性的6.21%降至3.7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生物能源 催化剂 微波预处理 催化快速热解
下载PDF
铁铈复合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催化剂的碱金属(钾)中毒机理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丽霞 仲兆平 +1 位作者 朱林 杨瀚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4064-4071,共8页
采用湿法浸渍法将碱金属(钾和钠)负载到柠檬酸法制备的铁铈复合催化剂(FeCeO_x)表面模拟中毒,考察碱金属对此催化剂低温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活性的影响;通过N2吸附、程序升温脱附(NH3-TPD、NO-TPD)、H2程序升温还原(H2-TPR)及原位... 采用湿法浸渍法将碱金属(钾和钠)负载到柠檬酸法制备的铁铈复合催化剂(FeCeO_x)表面模拟中毒,考察碱金属对此催化剂低温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活性的影响;通过N2吸附、程序升温脱附(NH3-TPD、NO-TPD)、H2程序升温还原(H2-TPR)及原位漫反射红外傅里叶变换光谱(in situ DRIFTS)等表征技术分析了催化剂的失活原因和机理。结果表明,碱金属钾比钠对铁铈复合催化剂的脱硝活性影响更大;碱金属钾中毒后,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和氧化还原性能下降;钾降低了催化剂的低温NOx吸附能力,尤其是减少了活性硝酸盐物种而生成更多的惰性硝酸盐物种;催化剂表面酸性的显著下降是此催化剂失活的主要因素,且Br?nsted酸位和Lewis酸位两种酸性位均受到钾的影响,抑制着NH3在催化剂表面的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选择性催化还原 碱金属中毒 铁铈复合催化剂 失活 表征
下载PDF
HZSM-5/MCM-41复合分子筛的制备及其对竹木热解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吴维涛 仲兆平 +1 位作者 顾佳雯 李昭莹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581-1588,共8页
为了研究介微孔复合分子筛HZSM-5/MCM-41在生物质快速催化热解过程中的协同作用,以竹木为生物质原料,通过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Py-GC/MS)进行竹木热解实验和在线数据分析,研究不同消解时间-结晶时间和制备温度下复合分子筛HZSM-5/MC... 为了研究介微孔复合分子筛HZSM-5/MCM-41在生物质快速催化热解过程中的协同作用,以竹木为生物质原料,通过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Py-GC/MS)进行竹木热解实验和在线数据分析,研究不同消解时间-结晶时间和制备温度下复合分子筛HZSM-5/MCM-41对于竹木热解产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总时间一定的基础上,随着消解时间的增加,烃类物质的产率先升高后降低,当消解时间-结晶时间为24 h-24 h时,烃类物质的产率最高;随着制备温度的升高,烃类物质的产率先升高后降低,当制备温度为110℃时,烃类物质的产率达到最高;添加复合分子筛后,除了单环芳烃类物质的产率有极大提高外,酸类、呋喃类、酚类、酮类等含氧化合物的产率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在竹木热解过程中添加复合分子筛HZSM-5/MCM-41有利于热解油品位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热解 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复合分子筛 HZSM-5/MCM-41
下载PDF
氯添加对燃煤过程中汞析出规律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肖国振 仲兆平 +4 位作者 姜超 韩磊 马天霆 张杉 金保昇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6557-6563,共7页
首先利用管式炉对燃煤及燃煤加氯后煤中汞排放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对于神混煤而言,原煤燃烧后烟气中单质Hg^(0)和氧化态汞Hg^(2+)的比例分别为74.3%、25.7%。添加Cl后,烟气中Hg^(2+)的比例有所上升,当加氯量为0.015%、0.030%和0.045%时,... 首先利用管式炉对燃煤及燃煤加氯后煤中汞排放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对于神混煤而言,原煤燃烧后烟气中单质Hg^(0)和氧化态汞Hg^(2+)的比例分别为74.3%、25.7%。添加Cl后,烟气中Hg^(2+)的比例有所上升,当加氯量为0.015%、0.030%和0.045%时,烟气中Hg^(2+)的比例分别上升为32.7%、36.1%和40%,随加氯量的增加,其对汞的氧化作用也随之增强。在现场工程示范试验中,利用脱硫废水中的氯氧化烟气中的汞,以达到脱硫废水与烟气中的汞协同脱除的目的。结果表明,随着脱硫废水喷洒煤的量越大,进入SCR烟气中Hg^(2+)比例增大,经过SCR后Hg^(2+)的比例随之增大。由于飞灰对Hg^(2+)的吸附能力较Hg^(0)强,电除尘系统的脱汞效率提高,但脱硫废水喷洒煤对湿电除尘系统的脱汞效率影响不大。总之,脱硫废水喷洒量越大,燃煤机组烟气净化设备对汞协同去除效率也随之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气脱汞 管式炉 氯添加 脱硫废水
下载PDF
生物油裂解气费托合成-烯烃齐聚耦合制取航煤组分的过程模拟及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于点 仲兆平 李全新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767-1773,共7页
利用Aspen Plus软件建立了生物油裂解气费托合成-烯烃齐聚耦合制取航煤组分的仿真流程,得到整个系统的物流、能流数据。对整个系统进行了分析,找出效率最高、损失最大的单元,研究了不同催化裂解温度和不同航煤生产工艺下系统的... 利用Aspen Plus软件建立了生物油裂解气费托合成-烯烃齐聚耦合制取航煤组分的仿真流程,得到整个系统的物流、能流数据。对整个系统进行了分析,找出效率最高、损失最大的单元,研究了不同催化裂解温度和不同航煤生产工艺下系统的效率。结果表明:催化裂解温度为550℃时,系统的总效率为80.4%,水煤气变换子系统具有最高的效率,费托合成-烯烃齐聚耦合子系统具有最大的损失,占全部损的75.88%;生物油催化裂解温度从500℃上升到650℃,系统的总效率由87%下降到76.9%;合成气的组成对系统的效率影响不大,3种不同的航煤生产方式中,烯烃齐聚具有最高的效率;费托合成-烯烃齐聚耦合工艺的改进应集中在开发新型反应器以及寻找同时适用于两种反应的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煤 费托合成 烯烃齐聚 ASPENPLUS [火用]分析
下载PDF
纤维素与多氢原料共热解的协同效应 被引量:2
15
作者 栗童 仲兆平 张波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4044-4051,共8页
为探究典型生物质原料纤维素与多氢原料聚乙烯共热解过程中官能团的相互作用及协同效应,本文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热重-质谱及流化床对纤维素及其与聚乙烯混合共同热解实验产物进行分析。傅里叶变换... 为探究典型生物质原料纤维素与多氢原料聚乙烯共热解过程中官能团的相互作用及协同效应,本文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热重-质谱及流化床对纤维素及其与聚乙烯混合共同热解实验产物进行分析。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实验表明,纤维素红外谱图的主要基团为CH3、CH、CH2,多氢原料的加入均会提升碳氢基团的相对含量。热重-质谱实验表明纤维素的实验主要产物为C3H8,聚乙烯的加入会提升C2H4的离子流强度。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实验表明,纤维素的热解产物以左旋葡聚糖为主,聚乙烯的加入使得纤维素中烃类的含量得到较大幅度的提升,HZSM-5的催化使得芳烃类产物的相对含量得到提升。流化床热解验证实验的总体趋势与PY-GC/MS实验一致,在纤维素与聚乙烯共热解的基础上再加入HZSM-5催化,可以得到最佳的实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共热解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协同效应
下载PDF
矿物添加剂对煤燃烧过程中重金属的富集 被引量:3
16
作者 马杨杨 仲兆平 赖旭东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479-2486,共8页
在管式炉中进行了煤与矿物添加剂的燃烧实验,研究了900~1300℃的高温条件下,质量添加比分别为0、1%、3%和5%,高岭土、蒙脱石、凹凸棒土和石灰石对重金属元素Pb、Cd、Zn和Cr的富集效果。结果表明:随着添加剂比例的增加,各重金属的固留率... 在管式炉中进行了煤与矿物添加剂的燃烧实验,研究了900~1300℃的高温条件下,质量添加比分别为0、1%、3%和5%,高岭土、蒙脱石、凹凸棒土和石灰石对重金属元素Pb、Cd、Zn和Cr的富集效果。结果表明:随着添加剂比例的增加,各重金属的固留率均呈上升趋势,且添加比以5%为宜。添加剂对Pb和Cd的富集温度为900~1000℃较为适宜,该温度范围内二者的固留率保持在60%左右,对Zn富集的适宜温度为900℃,该温度下Zn的固留率接近70%,Cr为1000~1100℃,固留率可达到82.1%。当温度达到1100℃时,煤灰的结焦会导致四种重金属的固留率均有所下降,当温度升高到1200℃时固留率将大幅度下降,1300℃时各添加剂几乎完全失活,其中Pb的固留率只有大约25%,Cd和Zn的固留率降低到30%左右,Cr的固留率下降至56%以下。对比4种添加剂对Pb、Cd、Zn和Cr的富集效果而言,高岭土和凹凸棒土的性能较优,蒙脱石次之,石灰石较差。本研究能够为燃煤电厂重金属的污染控制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物添加剂 煤燃烧 重金属元素 添加比 富集温度
下载PDF
双碳背景下我国能源产业降碳的主要路径 被引量:11
17
作者 张茜芸 仲兆平 姚杰 《能源科技》 2021年第3期3-6,共4页
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是中国对全世界的郑重承诺。现阶段,中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恢复发展期,能源结构依旧以碳排量较大的化石能源为主,产业结构也在进一步转型升级中,完成该项目标将面临巨大挑战"。十... 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是中国对全世界的郑重承诺。现阶段,中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恢复发展期,能源结构依旧以碳排量较大的化石能源为主,产业结构也在进一步转型升级中,完成该项目标将面临巨大挑战"。十四五"时期,中国提出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触及的生态环境问题将更加复杂。与能源相关的生产活动是碳排放的重要来源,也是诸多污染物的源头。因此,从源头治理的角度,我国"降碳"将与"减污"协同发力,从根本上改善生态环境,对中国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我国国情出发,结合目前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和高能耗工业占比较高的产业发展现状,着重分析了能源、工业、交通、社会等方面碳排放的现实处境,这些使得我国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从而必须探索出适合自己的道路。本文提出,通过能源低碳化革命、产业低碳化转型、城乡低碳化发展的方式,尤其是传统燃煤电厂在限碳背景下应采取的策略,将为达成"碳中和"的目标发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达峰 碳中和 能源 低碳化 减污降碳
下载PDF
锰铈改性钒钨钛中低温SCR催化剂脱硝及抗水抗硫性能 被引量:12
18
作者 黄金 仲兆平 +3 位作者 朱林 薛建明 许月阳 吴培亭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242-2248,共7页
结合Mn的低温脱硝活性与Ce的储氧能力,将Mn-Ce作为整体改性剂,添加到传统钒钨钛催化剂中,用浸渍法制备了8份样品,以NH_3为还原剂,于管式固定反应器内进行脱硝及抗水抗硫实验,通过NH_3-TPD、H_2-TPR、N_2物理吸附测试、XRD手段对样品进... 结合Mn的低温脱硝活性与Ce的储氧能力,将Mn-Ce作为整体改性剂,添加到传统钒钨钛催化剂中,用浸渍法制备了8份样品,以NH_3为还原剂,于管式固定反应器内进行脱硝及抗水抗硫实验,通过NH_3-TPD、H_2-TPR、N_2物理吸附测试、XRD手段对样品进行表征。综合脱硝活性及240℃抗水抗硫测试结果,选出较优的改性催化剂为3V-10W-7.7Mn-4.3Ce/75Ti,其在180~330℃保持脱硝活性95%以上,240℃抗水抗硫活性稳定在80%左右。该样品的比表面积虽然不到67m^2/g,但是Mn O_2与Ce O_2高度分散在Ti O_2表面;7.7%含量的Mn O_2也使催化剂具有大量的强酸位点,能够增强对NH_3的吸附;适当含量的Ce也增强了催化剂的低温氧化还原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催化还原 催化剂 锰铈 钒钨钛 中低温 抗水抗硫
下载PDF
富氧燃烧气氛石灰石溶解特性研究
19
作者 史晓宏 刘毅 +2 位作者 仲兆平 张锴 赵凯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55-162,共8页
在实验室小型试验台上研究富氧燃烧气氛下湿法脱硫用石灰石溶解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较高的CO_2浓度对石灰石的溶解有促进作用,CO_2体积分数在80%时,石灰石的溶解速率明显增大;在相同的pH值情况下,CO_2浓度越高,石灰石的溶解速率越快。在p... 在实验室小型试验台上研究富氧燃烧气氛下湿法脱硫用石灰石溶解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较高的CO_2浓度对石灰石的溶解有促进作用,CO_2体积分数在80%时,石灰石的溶解速率明显增大;在相同的pH值情况下,CO_2浓度越高,石灰石的溶解速率越快。在pH=4.5时,低浓度CO_2气氛比高浓度CO_2气氛下溶解时间增加70 min,CO_2浓度对溶解速率的影响比较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发电 富氧燃烧气氛 石灰石 湿法脱硫(WFGD) 溶解 CO2 浓度
下载PDF
Characterization of Pyrolytic Lignin Extracted from Bio-oil 被引量:5
20
作者 JIANG Xiaoxiang Naoko Ellis zhong zhaoping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10年第6期1018-1022,共5页
Bio-oil is a new liquid fuel produced by fast pyrolysis,which is a promising technology to convert bio-mass into liquid. Pyrolytic lignin extracted from bio-oil,a fine powder,contributes to the instability of bio-oil.... Bio-oil is a new liquid fuel produced by fast pyrolysis,which is a promising technology to convert bio-mass into liquid. Pyrolytic lignin extracted from bio-oil,a fine powder,contributes to the instability of bio-oil. The paper presents the structural features of three kinds of pyrolytic lignin extracted from bio-oil with different methods(WIF,HMM,and LMM) . The pyrolytic lignin samples are characterized by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meter(FTIR) and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XPS) . FTIR data indicate that the three pyrolytic lignin samples have similar functional groups,while the absorption intensity is different,and show characteristic vibra-tions of typical lignocellulosic material groups O H(3340-3380 cm-1) ,C H(2912-2929 cm-1) and C O(1652-1725 cm-1) . Comparison in the region(3340-3380 cm-1) indicates that WIF has more O H stretch groups than HMM and LMM. The carbon spectra are fitted to four peaks:C1,C C or C H,BE 283.5 eV;C2,C OR or C OH,BE 284.5-285.8 eV;C3,C O or HO C OR,BE 286.10-287.10 eV;C4,O C O,BE 287.5-287.7 eV. The absence of C1,C C or C H indicates the dominant polymerization structure of aro-matic carbon in pyrolytic lignin samples. For HMM and WIF,C2a and C2b can not be separated,so there is no free hydroxyl group in the samples. The oxygen peaks are also fitted to four peaks:O1,OH,BE = 530.3 eV;O2,RC O,BE 531.45-531.72 eV;O3,O C O,BE = 532.73-533.74 eV;O4,H2O,BE 535 eV. The absence of O1 and O4 indicates that little hydroxyl groups and adsorbed water are present in the sampl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OIL pyrolytic lignin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meter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