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桂醇联合曲安奈德病灶内注射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安全性评估 被引量:14
1
作者 赵泽亮 Chai Y +1 位作者 zhou z Song J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9年第5期468-468,共1页
Chai Y,Zhou Z,Song J,et al.Safety of intralesional injection of lauromacrogol combined with triamcinolone for infantile hemangiomas.J Dermatol,2019 Jul.近年来,聚桂醇注射疗法和病灶内注射曲安奈德治疗婴儿血管瘤(IH)的疗... Chai Y,Zhou Z,Song J,et al.Safety of intralesional injection of lauromacrogol combined with triamcinolone for infantile hemangiomas.J Dermatol,2019 Jul.近年来,聚桂醇注射疗法和病灶内注射曲安奈德治疗婴儿血管瘤(IH)的疗效已得到充分证实,但严重或罕见的不良反应也随之增加。本研究的目的是研究病灶内聚桂醇与曲安奈德联合注射治疗IH的安全性,并研究其对婴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安奈德 婴幼儿血管瘤 聚桂醇 病灶内注射 安全性评估 injection 婴儿血管瘤 infantile
下载PDF
自噬参与A型流感病毒的复制
2
作者 zhou z 邱文英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70-170,共1页
自噬参与病毒的复制,尤其是那些在宿主细胞中将RNA集聚于细胞质膜表面的病毒。然而,对于自噬在A型流感病毒复制中的调节作用却知之甚少。笔者通过荧光和电子显微镜观察到自噬能够被诱导,并可以通过A型流感病毒感染证实。病毒可提高自噬... 自噬参与病毒的复制,尤其是那些在宿主细胞中将RNA集聚于细胞质膜表面的病毒。然而,对于自噬在A型流感病毒复制中的调节作用却知之甚少。笔者通过荧光和电子显微镜观察到自噬能够被诱导,并可以通过A型流感病毒感染证实。病毒可提高自噬标记蛋白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II(LC3-II)的量和增强自噬通量。当自噬被3-甲胺或渥曼青霉素抑制时,A型流感病毒的滴度会显著降低。抑制自噬使病毒减少可以通过RNA干扰进一步证实,通过RNA干扰可使两种不同的自噬需要的蛋白质被耗尽。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被利用的化合物对病毒入侵或细胞活力无明显影响,而这两者都能限制病毒的复制。此外,通过药理试剂或RNA干扰改变细胞自噬削弱病毒蛋白的积累。以上调查结果表明,自噬积极参与A型流感病毒的复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噬 A型流感病毒 复制
下载PDF
颅内血管非急性期闭塞治疗时代开启?!
3
作者 陈康宁 chen k +1 位作者 hou x zhou z 《中国卒中杂志》 2018年第10期1101-1102,共2页
缺血性卒中的介入诊治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走过"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颈动脉支架成形治疗、"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颅内动脉支架治疗及"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急性血管内治疗的时代。我们是... 缺血性卒中的介入诊治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走过"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颈动脉支架成形治疗、"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颅内动脉支架治疗及"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急性血管内治疗的时代。我们是否还会迎来另一个时代——非急性期颅内动脉闭塞介入再通治疗的到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闭塞 非急性期 支架治疗 颅内血管 介入诊治 缺血性卒中 血管内治疗 支架成形
下载PDF
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古近纪综合地层、生物群与古地理演化 被引量:4
4
作者 刘佳 宋艾 +2 位作者 丁林 苏涛 周浙昆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08-1342,共35页
古近纪是陆地和海洋生态系统劫后复苏并逐渐接近其现代面貌的关键时期.在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区域,古近纪也是青藏高原-喜马拉雅造山带构造活动、亚洲气候重组、生物多样性演化的重要时期.限于研究条件、认识程度等的制约,青藏高原及其周... 古近纪是陆地和海洋生态系统劫后复苏并逐渐接近其现代面貌的关键时期.在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区域,古近纪也是青藏高原-喜马拉雅造山带构造活动、亚洲气候重组、生物多样性演化的重要时期.限于研究条件、认识程度等的制约,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在地层划分方面还存在诸多争议.近年来,该区域开展了大量的沉积岩石学、磁性地层学、同位素年代学等工作,发现和报道了大量各种门类的化石,更系统地深化了生物地层学研究,为梳理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古近纪综合地层、生物群和古地理演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文基于国际古近系划分和对比标准,以岩石地层和生物地层为基础,综合近年来同位素年代学、磁性地层学和地球化学等研究工作,在前人工作基础上梳理青藏高原及其周边不同构造单元的地层划分与对比框架.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开展以来,古近纪植物群相关研究逐渐丰富.依据这些植物群最新的年代结果,本文讨论了灭绝类群和新出现类群的生物地层意义.对“桉属”、棕榈科等化石类群的新认识将古近纪青藏地区植物区系与冈瓦纳大陆的大洋洲、南美洲生物区系建立联系.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两侧植物群重要类群的演化历史也指示印度板块和欧亚大陆的碰撞时间在约65~54Ma.植物群的古高程重建结果表明,横断山区在早渐新世之前就已经形成现今的地貌格局;古近纪青藏地区主要缝合带附近的温暖湿润低地是动植物类群交流的主要通道;古近纪低矮的喜马拉雅山脉不能对南来的印度洋水汽形成有效的阻隔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化石 生物地层 古环境 古地理 古近纪
原文传递
青藏高原——现代生物多样性形成的演化枢纽 被引量:19
5
作者 邓涛 吴飞翔 +1 位作者 苏涛 周浙昆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77-193,共17页
青藏高原是当今地球上最独特的地质-地理-生态单元,拥有独特的生物资源,在世界生物多样性版图中占有重要地位.新生代以来,青藏高原地区经历了剧烈的环境变化,出现了从"热带动植物乐土"到"冰期动物群摇篮"的转变.近... 青藏高原是当今地球上最独特的地质-地理-生态单元,拥有独特的生物资源,在世界生物多样性版图中占有重要地位.新生代以来,青藏高原地区经历了剧烈的环境变化,出现了从"热带动植物乐土"到"冰期动物群摇篮"的转变.近年来高原古生物学领域的一系列重要发现,让高原环境巨变背景下青藏地区生物多样性演变历史的细节日趋清晰,也为讨论这一生命历史进程对高原周边乃至更广阔地区生物区系的影响准备了条件.文章基于高原古生物学最新研究成果,涵盖众多动植物类群,总结高原生物多样性的演变过程及其世界性影响.我们认为青藏高原是现代生物多样性形成过程中的"演化枢纽",它在生物演化史上的影响主要体现为以下三种模式:(1)土著物种本地起源,(2)本地起源并"走出西藏",(3)途经西藏地区的洲际扩散.第一种模式以高原特有的淡水鱼类区系的主要成员裂腹鱼类的演化历史为例,其形态特征的阶段性分化、聚集地海拔的阶梯状分布、化石类群的递进式演化,构成了"演变与隆起并进"的典范,是响应高原隆升的结果.第二种模式主要以上新世以来众多哺乳动物和一些植物类群的演化史为支撑.冰期动物群的祖先类型,如披毛犀、北极狐、盘羊等动物的祖先起源于已隆升并进入冰缘环境的青藏高原,随后在第四纪大冰期来临时,"走出西藏"扩散至北极圈地区;豹亚科的祖先最早出现在青藏高原地区,随后扩散至亚洲、非洲和美洲,其后裔仍是今天各地生态系统中的顶端捕食者;胡颓子科等一些植物的早期代表也已出现在晚始新世的西藏,之后扩散并广布于其他地区.第三种模式中,臭椿在印度次大陆起源,随板块碰撞首先扩散至西藏,后经西藏扩散至东亚、欧洲甚至北美等其他地区;淡水鱼类中的攀鲈始新世中期在东南亚起源后扩散至西藏,并经印度次大陆最终拓殖于非洲,这些实例说明了西藏作为板块碰撞区在生物扩散历史中的独特作用.以上三种模式,既是高原生物多样性历史的缩影,更是高原隆升生物环境效应的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新生代 生物多样性 演化 植物 鱼类 哺乳动物
原文传递
西藏札达盆地上新世植物群及古环境 被引量:6
6
作者 黄健 苏涛 +3 位作者 李树峰 吴飞翔 邓涛 周浙昆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20-232,共13页
文章系统报道了青藏高原西端札达盆地香孜地区上新统地层中发现的植物叶片化石组合,共鉴定植物化石10科12属21种.研究表明札达盆地上新世的植被是以栒子、绣线菊、锦鸡儿、沙棘、杜鹃花、金露梅等灌木构成的落叶灌丛,叶形普遍微小.通过... 文章系统报道了青藏高原西端札达盆地香孜地区上新统地层中发现的植物叶片化石组合,共鉴定植物化石10科12属21种.研究表明札达盆地上新世的植被是以栒子、绣线菊、锦鸡儿、沙棘、杜鹃花、金露梅等灌木构成的落叶灌丛,叶形普遍微小.通过共存分析法和叶相-气候分析法重建古气候,表明札达香孜地区在上新世时有着较现今高的温度和降水,降水季节性差异明显.古海拔重建表明札达盆地在上新世的高程已经与现代相近.在亚洲中部干旱化的大背景下,该地区在新生代晚期以来的逐渐干旱导致了植被由灌丛向荒漠的转变,植物区系成分也随之发生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新生代 上新世 植物化石 古植被 古气候 环境变化
原文传递
西藏新生代植物近十年来的重要发现、认识及其意义 被引量:5
7
作者 周浙昆 刘佳 +8 位作者 陈琳琳 Robert A.SPICER 李树峰 黄健 张世涛 黄永江 贾林波 胡瑾瑾 苏涛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93-215,共23页
植物化石在青藏高原形成过程、植物系统演化和高原生物多样性格局演变的研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十年来,青藏高原新生代植物学研究取得重要进展,主要包括:(1)大量新类群被发现.在西藏新生代植物记录中,一共发表了63个新种,其中4... 植物化石在青藏高原形成过程、植物系统演化和高原生物多样性格局演变的研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十年来,青藏高原新生代植物学研究取得重要进展,主要包括:(1)大量新类群被发现.在西藏新生代植物记录中,一共发表了63个新种,其中45个是2010年以后发表的,占全部新种的70%以上.这些新种不少是其所在科、属在亚洲乃至全球最早的化石记录,因此青藏高原是亚洲植物区系的重要源头.(2)古近纪青藏高原是全球植物区系交流的十字路口,是植物区系交汇的一个港湾.目前的古植物地理学研究表明,该地区植物区系成分的传播和交流,有进入青藏、走出青藏、走出印度和进出非洲4种模式.(3)植物化石见证了青藏高原差异隆升的历史.古高程重建发现古近纪青藏高原中部存在东西向的亚热带中央谷地.对西藏芒康不同层位植物组合的古高程研究表明,这一地区在始新世-渐新世之交快速抬升了将近1000m,达到现今高程;结合其他古高程重建工作,推断青藏高原东南缘(即横断山地区)在早渐新世就已经达到现代的高程,而此时青藏高原中部仍存在着一个东西向的中央谷地.(4)植被与地球环境协同演化.青藏高原地区经历了热带、亚热带、温带、高寒区等不同气候类型的演替,植被和植物多样性也随之改变,体现了植被对青藏高原地形地貌演变的响应.(5)先进方法和新思路逐渐应用于古植物学研究和古环境分析.荧光显微技术、古气候模型等在古植物学研究中得到应用,多学科交叉融合正在成为青藏高原新生代植物学研究的新趋势.尽管青藏高原新生代植物学研究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该地区的化石记录仍旧缺乏,今后需要继续开展古植物学的研究,利用多学科手段深入解析青藏高原植物多样性演变历史与古环境变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新生代 古植物 植物区系 中央谷地 生物多样性
原文传递
西藏芒康似勾儿茶叶属(鼠李科)化石及其生物地理学意义 被引量:5
8
作者 周浙昆 王腾翔 +5 位作者 黄健 刘佳 邓炜煜东 李仕虎 邓成龙 苏涛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33-244,共12页
文章报道了发现于西藏东南部芒康盆地上始新统的鼠李科植物叶化石标本.化石叶缘全缘或微波状,二级脉间距规则,弧曲向上并与其上的二级脉在叶缘处结合并与叶缘融合,形成真曲脉序;二级脉在中上部较为密集,三级脉密集相互平行,横贯二级脉之... 文章报道了发现于西藏东南部芒康盆地上始新统的鼠李科植物叶化石标本.化石叶缘全缘或微波状,二级脉间距规则,弧曲向上并与其上的二级脉在叶缘处结合并与叶缘融合,形成真曲脉序;二级脉在中上部较为密集,三级脉密集相互平行,横贯二级脉之间,这些叶脉特征与美洲分布的灭绝类群——似勾儿茶叶属(Berhamniphyllum Jones and Dilcher)非常相似.百分之四十的二级脉集中于叶的上半部是当前化石的一个典型特征,未见于该属的其他类群,于是将当前化石定为君容似勾儿茶叶新种(Berhamniphyllum junrongiae Z. K. Zhou, T. X. Wang et J.Huang sp. nov.).进一步研究发现,仅凭叶脉特征不能将勾儿茶属(Berchemia)和Rhamnidium、Karwinskia等三个属区分开来,似勾儿茶叶属(Berhamniphyllum)代表了这几个属的一个灭绝的共同祖先,本文对产于云南和山东等地三种勾儿茶属化石进行了归并,并将其归并入似勾儿茶叶属中.根据形态学、分子系统证据和化石记录,将勾儿茶属、Rhamnidium、Karwinskia和似勾儿茶叶属定义为勾儿茶复合群(Berchemia complex).本文还讨论了勾儿茶复合群地理分布格局的演变历史,认为勾儿茶复合群于晚白垩世晚期起源于南美哥伦比亚,在始新世经中美洲扩散到北美,后又从北美经过北大西洋陆桥扩散至欧洲并从欧洲扩散至非洲.东亚的勾儿茶复合群是经白令陆桥扩散而来,时间不晚于始新世,这一类群在东亚最早出现于西藏芒康,其后再扩散至亚洲其他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勾儿茶复合群 似勾儿茶叶属 新生代 青藏高原 生物地理
原文传递
青藏高原是研究生物演化和环境演变的天然实验室 被引量:4
9
作者 周浙昆 邓涛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75-176,共2页
现代生物区系是过去生物区系的延续,要理解现代生物多样性格局的形成和演变,必须要回溯生物起源、演化及其分布区形成和演变的整个过程.此外,现代生物多样性格局还是生物自身演化和环境演化共同作用的产物,过去和现在生物区系的组成都... 现代生物区系是过去生物区系的延续,要理解现代生物多样性格局的形成和演变,必须要回溯生物起源、演化及其分布区形成和演变的整个过程.此外,现代生物多样性格局还是生物自身演化和环境演化共同作用的产物,过去和现在生物区系的组成都有着环境因素的烙印.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区系的组成,甚至植物群叶相的组合和动物牙齿的釉质都能够用于古气候的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生物演化 古生物学 植物区系 环境演变
原文传递
西藏芒康晚始新世高山栎组化石的发现及其生物地理学意义 被引量:6
10
作者 陈琳琳 邓炜煜东 +2 位作者 苏涛 李树峰 周浙昆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150-2162,共13页
壳斗科栎属高山栎组植物(Quercus section Heterobalanus (?erst.) Menitsky)组成的硬叶常绿阔叶林,是横断山地区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森林类型,其分布格局与青藏高原的形成和演变密切相关.此前,高山栎组植物的最早化石记录产自西藏南部南... 壳斗科栎属高山栎组植物(Quercus section Heterobalanus (?erst.) Menitsky)组成的硬叶常绿阔叶林,是横断山地区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森林类型,其分布格局与青藏高原的形成和演变密切相关.此前,高山栎组植物的最早化石记录产自西藏南部南木林县的中中新统嘎扎村组,而我们最近在青藏高原东南缘芒康盆地的上始新统拉屋拉组发现的高山栎组叶片化石,表明该组植物的起源时间至少比之前认识的提前了近20Myr.通过几何形态测量法,结合该组植物在青藏高原及横断山地区的分布区扩张和群落中生态位的转变,推测高山栎组植物叶片至少在晚始新世时已出现适应局部区域特殊的高寒干旱生境的特征;之后随着高原隆升和新生代后期的全球降温,逐步寒化旱化的生境使其叶片的较强适应性得以发挥,并通过稳定选择表现出叶片形态演化迟滞.此外,综合已有的化石记录和高原形成过程的最新研究进展,推测高山栎组植物在不晚于晚始新世起源于现今的青藏高原东南缘的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林,部分类群沿冈底斯山脉和之后形成的喜马拉雅山脉向西扩散;其余类群向东和东南方向扩散,并在横断山地区的群落中成为优势类群.这种扩散路线与之前认为的高山栎组"北上路线"相反,也进一步验证了冬青栎组植物(Quercus section Ilex Loudon)的东亚起源假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山栎 新生代 青藏高原 几何形态测量法 形态演化迟滞 生物地理
原文传递
古近纪至新近纪青藏高原的气候演变及其驱动因素 被引量:1
11
作者 赵佳港 李树峰 +5 位作者 Alexander FARNSWORTH Paul J.VALDES Tammo REICHGELT 陈琳琳 周浙昆 苏涛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562-1576,共15页
新生代青藏高原持续生长,气候环境经历了剧烈变化,但是其气候演变缺乏综合性研究.文章整合了青藏高原地区古近纪和新近纪(66~2.58Ma)共48个化石点的植物大化石和孢粉数据,采用生物气候分析法和联合概率密度函数法定量重建了重要的古气... 新生代青藏高原持续生长,气候环境经历了剧烈变化,但是其气候演变缺乏综合性研究.文章整合了青藏高原地区古近纪和新近纪(66~2.58Ma)共48个化石点的植物大化石和孢粉数据,采用生物气候分析法和联合概率密度函数法定量重建了重要的古气候参数,两者的结果均表明:从古近纪至新近纪,青藏高原的温度和降水呈现波动降低的趋势.利用HadCM3模型对青藏高原古近纪和新近纪不同时期进行古气候模拟,结果显示:自晚始新世,温度和降水量的分布规律主要受地形地貌的影响,温度由之前的纬度分布格局转变为由地形地貌主导的分布格局;随着青藏高原东北向生长,温度降低和降水减少的范围向高原的东北方向扩展.通过综合对比植物化石数据定量重建、模型模拟和其他代理指标恢复的古气候,结果表明:青藏高原隆升等地质构造运动和全球气候变冷是驱动该地区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本研究可为深入探讨青藏高原的环境变迁和生态系统演化提供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新生代 古气候 植物化石 气候模拟
原文传递
热带西印度洋年代际增暖对2020年超强梅雨的可能贡献 被引量:4
12
作者 郭媛媛 张芮洁 +3 位作者 温之平 李俊苁 张超 周自江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624-1636,共13页
2020年6~7月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遭受了超强持续性梅雨的侵袭,其累积降水量打破了1961年以来的历史记录.通过分析1979~2020年长江流域梅雨期降水,发现相比于7月而言,6月长江流域梅雨呈现出更加显著的年代际变化特征.21世纪初期以来,热带... 2020年6~7月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遭受了超强持续性梅雨的侵袭,其累积降水量打破了1961年以来的历史记录.通过分析1979~2020年长江流域梅雨期降水,发现相比于7月而言,6月长江流域梅雨呈现出更加显著的年代际变化特征.21世纪初期以来,热带西印度洋海温经历了明显的年代际增暖.观测分析和模式试验均表明,5~6月热带西印度洋海温异常与6月长江流域降水存在显著的年代际相关.热带西印度洋异常增暖可以有效调制并加强西北太平洋反气旋,其西北侧异常强的西南风将大量水汽输送至长江流域,为超强梅雨的发生提供有利的大尺度环流条件.21世纪初热带西印度洋海温异常由冷位相转为暖位相,使2020年5月的海温异常高达0.7℃,约为1.8倍标准差,显著提高了2020年梅雨期内强降水过程的发生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极梅雨 西北太平洋反气旋 海温异常
原文传递
晚期涎腺癌一例
13
作者 赵桂松 周庄 +1 位作者 陈洪义 刘思源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8年第9期1205-1207,I0003,共4页
患者,男性,69岁。主诉:因左侧颌面部疼痛12个月,于当地县医院按牙痛治疗多日不见好转,症状逐渐加重。于2015年1月11日就诊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口腔科,行活检术,病理结果回报:考虑腺样囊性癌,符合鳞状细胞癌(低分化)。经... 患者,男性,69岁。主诉:因左侧颌面部疼痛12个月,于当地县医院按牙痛治疗多日不见好转,症状逐渐加重。于2015年1月11日就诊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口腔科,行活检术,病理结果回报:考虑腺样囊性癌,符合鳞状细胞癌(低分化)。经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病理科会诊示:(口底)小涎腺来源的癌,部分呈腺样囊性癌形态(见图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涎腺癌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腺样囊性癌 晚期 颌面部疼痛 鳞状细胞癌 病理结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