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源固废隔声砂浆的制备及应用研究
1
作者 谢小利 杨成军 +2 位作者 郑煜缤 朱圣春 凌玉梅 《新型建筑材料》 2024年第9期35-40,共6页
通过对比实验和工程应用,探讨废弃橡胶、软木、空心漂珠对再生骨料隔声砂浆工作性能、力学性能和隔声性能的影响,拓展多源固废的综合利用途径。结果表明,橡胶和软木能提高再生骨料隔声砂浆的流动性,但保水率降低;而空心漂珠能同时提高... 通过对比实验和工程应用,探讨废弃橡胶、软木、空心漂珠对再生骨料隔声砂浆工作性能、力学性能和隔声性能的影响,拓展多源固废的综合利用途径。结果表明,橡胶和软木能提高再生骨料隔声砂浆的流动性,但保水率降低;而空心漂珠能同时提高砂浆的流动性和保水性。随着各阻尼材料的掺入,再生骨料隔声砂浆的表观密度、强度显著降低,但仍能满足28 d抗压强度≥5 MPa的要求。橡胶、软木和空心漂珠分别对高、中低和低频段的撞击噪声具有显著改善效果,复掺15%橡胶+15%软木+5%空心漂珠的再生骨料隔声砂浆的综合性能优于单掺的,且较铺设30 mm厚普通砂浆的计权标准化撞击声压级低9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声砂浆 再生骨料 橡胶 软木 空心漂珠
下载PDF
Experimental and numerical study on cyclic behavior of a UHPC-RC composite pier 被引量:1
2
作者 Zeng Xianzhi zhu shengchun +2 位作者 Deng Kailai Zhao Canhui Zhou Yiyun 《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Vibration》 SCIE EI CSCD 2023年第3期731-745,共15页
Conventional reinforced concrete piers are vulnerable to severe compressive damage under strong earthquake conditions and are difficult to quickly rehabilitate.This paper develops a new type of composite pier,consisti... Conventional reinforced concrete piers are vulnerable to severe compressive damage under strong earthquake conditions and are difficult to quickly rehabilitate.This paper develops a new type of composite pier,consisting of ultra-high-performance concrete(UHPC)and reinforced concrete(RC).This UHPC-RC composite pier uses a UHPC cover outside of an RC core to achieve a high load-carrying capacity and mitigate compressive damage.An experiment is performed to evaluat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UHPC-RC composite pier under cyclic deformation.The crack development,ultimate failure modes,and load-carrying capacities of the pier are observed.Because of the extraordinary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UHPC,the composite pier suffers little compressive damage under large lateral deformations.The composite pier fails as a result of fracturing of the reinforcement.A numerical model is developed to reproduce the cyclic behavior of the composite pier.On the basis of the verified numerical model,a parametric analysis is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the thickness of the UHPC cover and the axial load ratio.Finally,an approach is recommended for designing composite pi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osite pier UHPC cover cyclic behavior numerical analysis ultimate state design approach
下载PDF
关于长江水域船舶污染防治的思考 被引量:6
3
作者 朱圣春 《交通运输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9年第2期29-32,共4页
文章从长江水域船舶污染的种类、污染现实情况和造成危害入手,指出了船舶污染的现状,从船舶建造、公司管理、污染处置、"三无"船舶、船厂生产、海事监管6个方面进行污染原因分析,提出船舶污染防治对策建议。
关键词 船舶 污染 防治 长江经济带
下载PDF
康复专科住院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关联因素分析
4
作者 朱胜春 梅秀芳 +1 位作者 沈雅萍 姚云海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23年第12期1276-1280,共5页
目的探讨康复专科住院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关联因素。方法回顾性纳入2021年8月1日至2022年9月30日在嘉兴市第二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并进行了血管彩色超声检查的患者。根据是否有DVT分为有DVT组(DVT组)和无DVT组(对照组)。收集入选... 目的探讨康复专科住院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关联因素。方法回顾性纳入2021年8月1日至2022年9月30日在嘉兴市第二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并进行了血管彩色超声检查的患者。根据是否有DVT分为有DVT组(DVT组)和无DVT组(对照组)。收集入选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危险分层、传统VTE危险因素等。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康复专科住院患者DVT形成的关联因素。结果入选患者1130例,年龄63.0(54.0,73.0)岁,男性737例(65.2%),DVT组194例,对照组936例。与对照组比较,DVT组患者的年龄较大、住院天数较多、D-二聚体阳性者占比较高(均P<0.001)。DVT组VTE高危患者占比为49.5%(96/194),高于对照组的27.0%(253/936)(P<0.01)。DVT组年龄≥70岁、既往VTE及近期(≤1个月)创伤或手术史的患者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01)。两组患者四肢瘫痪、偏瘫、运动障碍等主要主诊断总体分布不同(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014,95%CI:1.012~1.016)、住院天数(OR=1.001,95%CI:1.001~1.002)、D-二聚体阳性(OR=2.508,95%CI:2.368~2.655)、VTE高危(OR=1.178,95%CI:1.110~1.250)、四肢瘫痪(OR=2.776,95%CI:2.552~3.021)、偏瘫(OR=3.232,95%CI:2.996~3.488)、运动障碍(OR=2.308,95%CI:2.110~2.525)、截瘫(OR=1.878,95%CI:1.622~2.175)、既往VTE(OR=1.385,95%CI:1.314~1.460)、近期(≤1个月)创伤或手术史(OR=1.987,95%CI:1.886~2.093)是康复专科住院患者DVT的独立关联因素(均P<0.001)。结论年龄,住院天数,主诊断为四肢瘫痪、偏瘫、运动障碍和截瘫,D-二聚体阳性,VTE高危,既往VTE和近期(≤1个月)创伤或手术史是康复专科住院患者DVT的独立关联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栓塞 深静脉血栓形成 康复 住院
原文传递
基于医院信息系统的单病种数据质量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4
5
作者 姚娅 朱胜春 蔡晨毅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932-935,共4页
单病种质量管理与控制是通过构建一套基于病种诊疗全过程的质量控制指标和评价体系来持续提升医疗质量与安全。在医院单病种管理过程中, 每个病种的上报涉及电子病历等各系统数据, 数据整合较为困难, 而传统的手工上报方式在耗费大量时... 单病种质量管理与控制是通过构建一套基于病种诊疗全过程的质量控制指标和评价体系来持续提升医疗质量与安全。在医院单病种管理过程中, 每个病种的上报涉及电子病历等各系统数据, 数据整合较为困难, 而传统的手工上报方式在耗费大量时间的同时也无法保证数据的准确性。我院通过整合医院现有人力、信息数据资源, 设计出一套基于医院信息系统的智能化全闭环单病种管理平台, 该平台集单病种内网填报、单病种智能上报元素深度抓取、单病种质量指标管理、单病种实时智能化管控等功能于一体, 以促进病种管理更精细化、智能化, 从而稳步提升医疗质量和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收集 单病种 数据质控管理 医院信息化 闭环管理
原文传递
住院患者远端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朱胜春 胡春兰 +1 位作者 龚黎 谢建英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22年第6期554-559,共6页
目的分析远端深静脉血栓形成(DDVT)住院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193例嘉兴市第二医院以非DDVT入院、于2021年1月1日至6月30日出院、在家待住院(预住院)或住院期间经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检查(超声检查)诊断为DDV... 目的分析远端深静脉血栓形成(DDVT)住院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193例嘉兴市第二医院以非DDVT入院、于2021年1月1日至6月30日出院、在家待住院(预住院)或住院期间经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检查(超声检查)诊断为DDVT患者临床资料。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风险评估手术患者采用Caprini评估表、非手术患者采用Padua评估表。结果同期行血管超声检查患者共16400例,其中男性8827例、女性7573例,年龄14~101(63.8±14.2)岁;超声检查诊断为近端深静脉血栓形成(DVT)124例;15083例为非DDVT;1193例DDVT,其中73例于预住院期间诊断。VTE风险评估中、高危者的DDVT检出率为12.8%(982/7644),高于低危者的2.4%(211/87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9.10,P<0.001)。VTE风险评估中、高危者行超声检查>100例的专科中,急诊重症监护室和重症监护室患者DDVT检出率最高[34.3%(68/198)],其次为康复科[25.7%(45/175)]、神经内科[19.9%(37/186)]、神经外科[19.4%(83/428)]、呼吸科患者[19.0%(56/295)]和骨科患者[15.4%(378/2451)]。VTE风险评估低危和中、高危者的DDVT检出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14~40岁患者中VTE风险评估低危和中、高危者的DDVT检出率分别为0.5%(4/770)和3.0%(11/362)(χ^(2)=10.10,P<0.001),≥75岁者检出率分别为5.2%(85/1624)和18.0%(389/2158)(χ^(2)=138.32,P<0.001)。与非DDVT患者相比,DDVT患者年龄较大[(71.0±12.1)比(63.2±14.2)岁,t=21.14,P<0.001],D-二聚体水平异常率较高[71.4%(813/1138)比25.4%(3492/13770),χ^(2)=1086.80,P<0.001],住院时间较长[11.0(8.0,19.0)比6.0(4.0,10.0)d,Z=-26.67,P<0.001]。8792例非手术患者DDVT主要影响因素为年龄、制动、卧床>72 h和急性感染等,7484例手术患者DDVT主要影响因素是年龄、髋和骨盆或下肢骨折、卧床>72 h和体重指数>25(kg/m^(2))。结论住院患者有较高的DDVT检出率,尤其是重症医学科、康复科等专科患者和≥75岁VTE风险评估中、高风险者。高龄、骨折或制动、长期卧床是其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形成 住院病人 深静脉血栓形成 患病率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