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小麦:人类较早驯化的作物
被引量:1
- 1
-
-
作者
何菁菁
pexels
-
出处
《人与自然》
2017年第10期88-91,共4页
-
文摘
中国人有非常厚重的"水稻情结",在明朝的时候,曾经出现过即使因为水灾、旱灾而颗粒无收,民间也依旧拒绝把红薯、阳芋或者玉米作为主食,只有在危急关头或决定生死的时候,才会勉强吃几口,等到灾害过去,又迅速抛弃这些救饥粮,回到耕种水稻的循环中。但实际上,对于历史上的中国北方人来说,在此之前的几千年时间里,吃的大多是五谷或者九谷。而不论是五谷还是九谷,小麦都是其中难以被绕开的话题。
-
关键词
小麦
作物
驯化
人类
中国人
北方人
水稻
红薯
-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海豚“微笑”背后的真相
- 2
-
-
作者
pexels
-
机构
世界动物保护协会
-
出处
《人与自然》
2020年第6期86-99,共14页
-
文摘
近日,世界动物保护协会发布《“微笑”的背后--全球海豚娱乐业研究》,作为对全球海豚娱乐业的首次全面评估,该报告揭示了价值数十亿美元的海豚娱乐产业的庞大规模及其背后复杂的产业和投资关系,指出全球范围内超过3000只海豚被圈养用于营利性娱乐表演并存在严重的动物福利问题。报告还对一些海豚馆夸大其对动物保护、公众教育和科学研究项目的价值给予批驳,并在最后提供了包括禁止海豚表演以及与游客互动接触的项目、加强福利标准、寻求负责任的替代项目,以及终止人工繁育和捕获野生鲸豚用于娱乐业等解决方案。
-
关键词
科学研究项目
海豚
动物保护协会
娱乐产业
人工繁育
娱乐业
全球范围
福利标准
-
分类号
Q95
[生物学—动物学]
-
-
题名从《海错图》到《海宝图》
- 3
-
-
作者
杨松颖
黄桂玲
pexels
-
机构
世界自然基金会
不详
-
出处
《人与自然》
2020年第9期108-115,共8页
-
文摘
《海宝图》以中国35种海洋珍稀濒危物种(如中华白海豚、玳瑁、大黄鱼等),以及3种典型的中国海洋栖息地为代表,展示了海洋生物在中国海域和海岸线上的分布。我们希望借由这张中国海洋生物多样性地图作为海洋科普的工具,让社会各界和更多公众关注海洋环境保护,并共同采取行动扭转海洋衰退的趋势。
-
关键词
海洋环境保护
珍稀濒危物种
海洋生物多样性
中华白海豚
宝图
海洋科普
公众关注
大黄鱼
-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舍得之间,参差多态
- 4
-
-
作者
本刊编辑部
pexels
-
机构
不详
-
出处
《厦门航空》
2020年第12期50-55,共6页
-
文摘
彻底的"舍"不易,极致的"得"也难求。生活更多时候更复杂,它暗中惦记的意义亦如此。必须舍下的一些"自由"小欧同学平时花钱总是随心所欲,是网上各种小额贷款的常客,到还款日就囊中羞涩,配着"吃土"的表情包发朋友圈,说人均50块以上的聚会就不要叫他了——当然,有时候他的标准还会降到10块。他不得不暂时舍弃掉的"交际自由"和"消费自由",大约会令他的财务压力小一点,但要财务状况变得更健康,他要舍的其实是不符合他的收入水平的"超前消费"与"过度消费"。
-
关键词
超前消费
过度消费
收入水平
小额贷款
朋友圈
财务压力
消费自由
表情包
-
分类号
I26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比鲨鱼还可怕的水母
- 5
-
-
作者
颜士州
pexels
-
机构
不详
视觉中国
-
出处
《人与自然》
2018年第3期52-59,共8页
-
文摘
澳大利亚北部沿海,地处温带,红树海滩风光秀丽,浅海中生活着形形色色的海洋生物。天然形成的海滨浴场,每天都要接待成千上万的游客。如果你去红树海滩游泳,下水之前,海滨浴场的安全员会再三叮嘱,要你防范一种可怕的海洋动物。当地人认为这种动物比鲨鱼更为可怕。
-
关键词
鲨鱼
水母
海滨浴场
海洋动物
澳大利亚
海洋生物
安全员
海滩
-
分类号
Q959.42
[生物学—动物学]
-
-
题名鳄鱼传说
- 6
-
-
作者
达也
韦晔
pexels
-
出处
《人与自然》
2018年第12期46-53,共8页
-
文摘
世界上很多鳄鱼的眼睛都非常令人生畏。那是杀手的眼睛,是跨越时间长河的“怪兽”之眼,很难想象这种怪兽居然是“母爱如山”的。作为恐龙的“同期生”,在恐龙早已灭绝的如今,鳄鱼仍然生活在世界上的很多区域。而在巴布亚新几内亚的塞皮克河上,有一个鳄鱼猎人的部落,该部落的文化都建构于鳄鱼之上,当你了解了他们捕猎鳄鱼的种种细节,你会觉得他们的文化是值得尊重的。
-
关键词
鳄鱼
巴布亚新几内亚
传说
多区域
眼睛
世界
怪兽
恐龙
-
分类号
S966.5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
-
题名我和熊猫的故事
- 7
-
-
作者
韦晔
胡万新
pexels
-
出处
《人与自然》
2018年第9期10-17,共8页
-
文摘
树上的第一面
熊猫有两种,一种存在于笼舍,懒洋洋,软绵绵,被视为终极玩偶;另一种存在于荒野,孤独而充满活力,但不被多数人知晓。
一年初春,水下摄影师吴立新、影像生物多样性调查所(IBE)所长徐健要去位于秦岭的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拍摄秦岭细鳞鲑,我有幸同行。北京大学潘文石教授率领团队曾存这里工作13年,不间断地在野外研究大熊猫。
-
关键词
大熊猫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故事
生物多样性
北京大学
摄影师
细鳞鲑
不间断
-
分类号
Q959.838
[生物学—动物学]
-
-
题名野生物网络非法交易新趋势和问题
- 8
-
-
作者
TRAFFIC
pexels
-
出处
《人与自然》
2017年第8期100-101,共2页
-
文摘
自2012年开始,国际野生物贸易研究组织(TRAFFIC)对部分网络交易平台开展长期监测。最新调查报告《中国野生物网络犯罪:2016年度电子商务及社交媒体监测》指出虽然中国电商平台和社交网络上非法野生物交易的广告层出不穷,但近两年电商平台上的非法野生物制品广告已出现持续减少的态势。
-
关键词
生物网络
非法交易
交易平台
长期监测
研究组织
电子商务
网络犯罪
调查报告
-
分类号
TP18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
-
题名梦幻般的银铃声——在东川观察栗喉蜂虎
- 9
-
-
作者
冲田总司
王智斌
pexels
-
出处
《人与自然》
2018年第11期64-69,共6页
-
文摘
为什么它们捉到蜻蜓后都喜欢排队站在树枝或者电线上?为什么在密密麻麻数不清的沙洞面前它们能认出自己的洞穴?为什么……这些美妙的栗喉蜂虎,成百上千只,在飞行的过程中,或者停下来的时刻,总是不停地叫唤着,整个筑巢区域就像有一阵阵清脆的银铃声在天空不断响起,此起彼伏,听起来非常美妙,如同天籁。我看着眼前的栗喉蜂虎,试图捕捉到它们生活中的一些规律。突然,高空中就像炸了锅一样,无数栗喉蜂虎云集盘旋,再仔细一看。
-
关键词
蜂虎
铃声
栗
东川
银
树枝
捕捉
-
分类号
S895.9
[农业科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
-
题名[生活食物学连载三] 番茄:从“毒药”到美食
- 10
-
-
作者
何菁菁
pexels
-
出处
《人与自然》
2017年第7期72-77,共6页
-
文摘
还记得上次主要介绍的阳芋么?那是茄科最著名的主粮,而这次,我们要聊的,是茄科最重要,也是全世界产量最大的蔬菜——番茄。
-
关键词
番茄
美食
毒药
茄科
蔬菜
芋
-
分类号
S641.2
[农业科学—蔬菜学]
-
-
题名触摸自然,你并不需要走那么远
- 11
-
-
作者
蚊滋滋
紫苏
pexels
-
机构
盖娅自然教育
不详
-
出处
《人与自然》
2018年第3期104-109,共6页
-
文摘
每年三月,都是自然之友·盖娅自然学校的招生月。“森林幼儿园”课程是我们招生人数最多的课程,即使项目团队使出浑身解数,还是无法满足洪水般涌来的家庭需求。每每拒绝之时,都会读到邮件里热切、深情的述说遗憾的文字,这总会让我想起Richard Louv先生(《林间最后的小孩》作者)说过的话:“面对每个孩子的成长,家长往往都会有一颗惊惧之心。”
-
关键词
自然
招生人数
项目团队
幼儿园
课程
-
分类号
X2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
-
题名让更多人为土壤健康而努力
- 12
-
-
作者
TNC
pexels
-
出处
《人与自然》
2018年第3期118-121,共4页
-
文摘
让更多人关注土壤
土壤,在人们眼中,是一种太过自然的存在,以至于我们甚至忽略了土壤也有健康问题。而且,要养活日益增长的人口和改善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其关键之一就在我们的脚下。
-
关键词
土壤健康
健康问题
环境保护
土壤碳
-
分类号
S154.5
[农业科学—土壤学]
X32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
-
题名致森林之子的一封信
- 13
-
-
作者
黄膺
pexels
-
机构
"一年四季"自然艺术工作室
-
出处
《人与自然》
2018年第4期104-107,共4页
-
文摘
亲爱的森林之子们:
“一年四季”自然艺术工作室从2017年春季和大家初次相识,在2018年初春我们再在这里进行团圆总结,有始有终。
-
关键词
森林
一年四季
工作室
初春
-
分类号
S763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
-
题名粮食、历史和文化——侗寨本土糯稻品种保护纪实
- 14
-
-
作者
潘永荣
pexels
-
机构
不详
-
出处
《人与自然》
2019年第6期20-25,共6页
-
文摘
侗族是百越民族的后裔,是最早种植水稻的族群之一。而糯稻的种植一直是侗族人的传统,糯稻文化是侗族人的稻作文化。贵州黄岗村是一个以香禾糯种植而闻名的侗寨,同时也是一个民族文化浓郁的典型侗寨。黄岗地处黎平与从江两县交界地带,至今依然完好地保持着自己的传统文化。全村90%以上的稻田种植糯稻,全村人喜食糯食。稻、鱼、鸭共生的种植传统依然盛行.
-
关键词
糯稻品种
黄岗村
烂泥田
-
分类号
S511.23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竹与人
- 15
-
-
作者
旋覆
严小糙
pexels
-
出处
《人与自然》
2019年第2期52-59,共8页
-
文摘
竹子被称为“东方美的象征”,《诗经》里有着“瞻彼淇奥,绿竹猗猗”这样形容竹子的美句。清、寂、恬淡、洒脱——这是竹子典型的美。
-
关键词
《诗经》
竹子
绿竹
-
分类号
S795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
-
题名说苇
- 16
-
-
作者
断肠人在刷牙
pexels
-
出处
《人与自然》
2018年第2期64-69,共6页
-
文摘
中国大地的每一处江河海岸都可能出现它们的身影,它们的身影也出现在最古老的典籍《诗经》《楚辞》中。芦苇更多地被赋予了思考的意象,人们常用一根芦苇勾勒出对人生的感悟。荻则更多地与“秋”相连,“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相比芦苇,荻花更多地展现出劲风之中悲;『士的意境,也更能体现出逆境中不畏挫折的精神。本文将为你细细述说如何分清很容易混淆的芦苇和荻。
-
关键词
《楚辞》
《诗经》
芦苇
-
分类号
Q949.714.2
[生物学—植物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