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aker方法的若干应用(Ⅳ)
1
作者 乐茂华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1991年第2期87-92,共6页
设D是大于1的奇数,p是与D互素的素数.本文运用Baker方法基本上解决了Diophantus方程x^2±D^m=p^n的可解性问题.
关键词 不定方程 可解性 BAKER方法
下载PDF
复配型土体有机重构技术初探——以砒砂岩与沙复配成土为例 被引量:11
2
作者 韩霁昌 孙婴婴 +1 位作者 张扬 王欢元 《西部大开发(土地开发工程研究)》 2016年第1期16-23,共8页
为探明复配型土体有机重构技术对土体改良作用的机理,本文选择砒砂岩与沙复配成土技术作为典型实例,设置不同砒砂岩与沙的复配比例(1:1、1:2、1:5)田间试验小区与沙地进行对照,于2010-2015年连续监测不同处理土体的质地、有机质、水稳... 为探明复配型土体有机重构技术对土体改良作用的机理,本文选择砒砂岩与沙复配成土技术作为典型实例,设置不同砒砂岩与沙的复配比例(1:1、1:2、1:5)田间试验小区与沙地进行对照,于2010-2015年连续监测不同处理土体的质地、有机质、水稳定性团聚体、矿质氮以及玉米产量变化。结果表明:砒砂岩的加入能将沙地土体中的粉粒和粘粒含量分别从3.21%和2.73%提升到20%和5%以上,满足作物生长的颗粒需求,因此适宜于作为一种沙地土体有机重构的材料;在6年的耕作管理中,0-30 cm表层的粉粒和粘粒缓慢向下层迁移,增加30 cm以下沙地土体的粉粒和粘粒含量,复配土土体0-30 cm内有机质含量从0.5%以下提升到3.7%以上,水稳定性团聚体含量则从18%-28%提升到20%以上,0-120 cm深度土体内矿质氮储量提升4.5倍以上,玉米产量随种植季数稳步提升至11000 kg·hm^(-2);其中,1:2复配比例上经6季种植后玉米产量达到14234.4 kg·hm^(-2),最适宜玉米生长。本文的研究结果不仅系统分析了砒砂岩与沙复配成土技术的机理,也为其它复配型土体有机重构技术的机制探讨和技术路线制订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体有机重构 砒砂岩 复配成土 土体结构 养分累积
原文传递
土体有机重构技术在黄河滩地的应用——以韩城市下峪口项目为例 被引量:3
3
作者 闫波 蔡苗 魏样 《西部大开发(土地开发工程研究)》 2016年第4期70-74,共5页
土体有机重构技术在黄河滩地项目上的应用表明:重构后耕作层水分入渗速率为11.84cm·d^(-1),相比原始状态的沙土降低了89%,相比原始状态的黄土降低了86%;重构后土体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均处于丰富水平,相比沙土分别增... 土体有机重构技术在黄河滩地项目上的应用表明:重构后耕作层水分入渗速率为11.84cm·d^(-1),相比原始状态的沙土降低了89%,相比原始状态的黄土降低了86%;重构后土体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均处于丰富水平,相比沙土分别增加了1.06倍、2.07倍、8.54倍和1.23倍;以容重为1.7g·cm^(-3)的黄土构建5cm厚人造犁底层,以容重为1.2g·cm^(-3)的黄土构建25cm厚耕作层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滩地 入渗速率 土体有机重构 养分含量
原文传递
矿区土壤污染与修复技术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王曙光 李鹏锋 刘伟 《西部大开发(土地开发工程研究)》 2016年第4期65-69,共5页
本文通过对矿区土壤污染的来源和特点、矿区土壤污染的修复技术及其发展趋势进行综合分析,指出矿区土壤污染的来源主要有:矿山开采、运输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废气和废水;选矿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选矿后堆积的尾矿和废矿渣。同时矿区... 本文通过对矿区土壤污染的来源和特点、矿区土壤污染的修复技术及其发展趋势进行综合分析,指出矿区土壤污染的来源主要有:矿山开采、运输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废气和废水;选矿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选矿后堆积的尾矿和废矿渣。同时矿区土壤污染还具有隐蔽性、累积性、不可逆性和难治理性等特点。在对矿区土壤污染修复技术及其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后指出,结合多项单一修复技术的联合修复技术将成为我国矿区土壤污染修复的发展方向,尤其是基于原位的物理/化学修复技术和植物修复技术相协同的物理/化学-植物联合修复技术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区 土壤污染 修复技术 联合修复技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