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46篇文章
< 1 2 1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资本论》范畴学研究:由工资恶到工资镜——阶级、统治、剥削与拜物教
1
作者 许光伟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99-116,共18页
工资绝非纯工具的经济形式,作为雇佣劳动生产制度,其内在解析式是“生产形式—经济形式”。阶级属性第一,统治属性第二,剥削属性第三,拜物教属性第四,构成工资一般的理解结构。工资的幽灵在于主体统治,由此带来主体危机。从最为广泛的... 工资绝非纯工具的经济形式,作为雇佣劳动生产制度,其内在解析式是“生产形式—经济形式”。阶级属性第一,统治属性第二,剥削属性第三,拜物教属性第四,构成工资一般的理解结构。工资的幽灵在于主体统治,由此带来主体危机。从最为广泛的主体统治内涵逻辑看,工资的成长时空是使用价值两仪——价值形式两仪,从而决定商品两仪(唯物史观主体逻辑)是资本工资的认识论基础。《资本论》工资范畴学的要义为:以算法工资为主体范畴,从中分出工资恶和工资镜,明确价值的社会形式及其镜像形式的机理联系;复以雇佣工资为资本工资形式的经济范畴,在“一体两面”及多重规定基础上科学阐明阶级工资与市场工资的现实统一,落实工资的具体运行。既非工具论,亦非收入论,而是和生活资料所有制有关的劳动过程文明规划:马克思工资术语的特殊性由是得以解蔽,价值形式批判功能从中得到弘扬。从处于资本关系中的工资形式到生产方式批判的工资一般,《资本论》工资范畴所展示的理论意蕴是唯物史观主体论:作为被约定的“主体之事”和“阶级之事”。在数字时代,物质关系与社会关系的意义对视上升为使用价值与价值形式两仪统治功能的整合,这分明为工资一般结构维度的解说提供了极好的理论契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论》 主体范畴 工资恶 工资镜 价值形式 镜像 拜物教
下载PDF
《资本论》的社会建设逻辑探赜
2
作者 曹典顺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1-60,共10页
《资本论》的伟大绝不仅仅在于其论证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逻辑,更在于它蕴含了未来的社会建设逻辑。如果说《资本论》既属于一部哲学著作又属于一部经济学著作,那是因为《资本论》既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又阐明了资本主义如何灭亡。《资... 《资本论》的伟大绝不仅仅在于其论证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逻辑,更在于它蕴含了未来的社会建设逻辑。如果说《资本论》既属于一部哲学著作又属于一部经济学著作,那是因为《资本论》既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又阐明了资本主义如何灭亡。《资本论》的这一写作特性表明,《资本论》还应该属于社会哲学著作的范畴。因为《资本论》所阐释的不仅是一种具有批判性质的学说,而且还是一种蕴含着以建构社会良性运行机制为己任的学说,即《资本论》批判资本主义体制不是最终目标,构筑共产主义体制才是它的终极追求。按照社会哲学的学科原则理解,《资本论》中的资本逻辑批判不只是包含抽象性质的宏大叙事式的社会批判,而且还包含有社会实践中存在着有比资本主义体制更为合理的社会形式的思想意蕴,而表征这一思想意蕴的社会哲学理论的基本原则,就应该被称为马克思的社会建设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论》 资本逻辑批判 社会建设逻辑 唯物辩证法
下载PDF
马克思的分析—综合法与循环论证问题——《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文本再探
3
作者 陈广思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9-69,共11页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部分运用了分析—综合法,形成事实—概念的文本逻辑,表明异化劳动的概念并不先验地、分析性地包含私有财产的概念。异化劳动与私有财产之间具有“(认识)理由—结果”的因果关...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部分运用了分析—综合法,形成事实—概念的文本逻辑,表明异化劳动的概念并不先验地、分析性地包含私有财产的概念。异化劳动与私有财产之间具有“(认识)理由—结果”的因果关系,这种关系的形成包含“异化劳动事实→异化劳动概念+‘资本家’→私有财产概念”的分析—综合过程。通过马克思的这种方法论,我们可以明确马克思在此文本中为自己制定的理论任务及性质,证明马克思关于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关系的推论不是循环论证,并从多个方面澄清学界认为此推论是循环论证的质疑。以此为视角来探讨这个问题,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青年马克思的思维方式、思想层次和哲学观点,以及马克思分析—综合法的科学性和深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化劳动 私有财产 分析—综合 循环论证
下载PDF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研究的方法论思考
4
作者 荆世群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5-131,共7页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分析和阐述其基本观点的内在逻辑,既包括其论证主题,也包括其论证方式,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从资本主义走向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和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及其理论依据,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立场、观...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分析和阐述其基本观点的内在逻辑,既包括其论证主题,也包括其论证方式,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从资本主义走向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和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及其理论依据,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内在联系。我们可以把马克思恩格斯阐述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称为科学社会主义原生理论逻辑,而把列宁阐述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称为科学社会主义派生理论逻辑。这样就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层次化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的层次化可以集中反映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形态的历史发展,能够更清晰地呈现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发展的思想脉络。深刻把握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是我们正确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事业的必然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方法论 中国式现代化
下载PDF
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意义阐释
5
作者 荆世群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16,共12页
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是对中国社会发展历史过程的本质特征和运动规律的科学总结和概括,是中国社会发展“历史必然性”的理论表达,集中表现为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历史环节的逻辑关系。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 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是对中国社会发展历史过程的本质特征和运动规律的科学总结和概括,是中国社会发展“历史必然性”的理论表达,集中表现为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历史环节的逻辑关系。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依据,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基础,是中国社会发展历史研究的重要课题,是我们理解和把握中国社会变革历史进程及其发展方向的重要方式,是构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自主知识体系的重要支点。研究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旨在把握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过程的本质和主流,探索中国社会发展历史规律,保持历史耐心,增强历史主动、历史自觉和历史自信,特别是增强历史使命意识和历史规律意识,汲取历史智慧,强化历史认同、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国家认同,更好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好地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下载PDF
马克思生产理论的双重向度及当代观照 被引量:2
6
作者 刘薇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0-36,共7页
历史唯物主义强调生产是人类历史的第一前提。后现代主义者鲍德里亚由此将马克思关于生产的理论视为资产阶级“生产主义”意识形态的“同谋”。究其实质,马克思的生产理论内蕴存在论与社会批判理论的双重向度,鲍德里亚无视这一内在统一... 历史唯物主义强调生产是人类历史的第一前提。后现代主义者鲍德里亚由此将马克思关于生产的理论视为资产阶级“生产主义”意识形态的“同谋”。究其实质,马克思的生产理论内蕴存在论与社会批判理论的双重向度,鲍德里亚无视这一内在统一,把批判单独指向关于生产的存在论向度,罔顾其指向对作为一定生产内容的资本主义生产现实的批判,只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生产理论作形式化理解。从对马克思生产理论双重向度内在统一性的体认出发,不仅能够回应后现代主义对生产的解构性意向,而且可以更深刻地领会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现实发展及其对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社会发展模式的反思与超越。从存在论向度看,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现代文明的共同性特征;从社会批判理论向度看,中国式现代化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根本性质及其对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实践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生产理论 历史唯物主义 中国式现代化
下载PDF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中国论及其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启示
7
作者 方以启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24年第3期70-77,共8页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探究资本主义走向和人类解放进程时,对东方世界的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等进行过比较精深地剖析,深度分析了鸦片战争的实质及其对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的重大影响,强烈谴责了英国等列强侵略中国的无耻行径,热情颂扬了中国...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探究资本主义走向和人类解放进程时,对东方世界的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等进行过比较精深地剖析,深度分析了鸦片战争的实质及其对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的重大影响,强烈谴责了英国等列强侵略中国的无耻行径,热情颂扬了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高度评价了中国古代文明的世界意义并深刻分析了近代中国衰落的原因。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中国的经典论述,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的启示:要坚持人民立场、胸怀天下,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走稳走好,要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快提升经济质量,要坚持全面扩大开放,要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恩格斯 中国论 中国式现代化 启示
下载PDF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私有财产观探析
8
作者 姚满林 《太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1-9,共9页
现代私有财产问题是国民经济学关注的核心问题,也是青年马克思想要解决的重要理论问题。与国民经济学家不同,马克思坚持从主体方面来理解现代私有财产,考察了现代私有财产运动及其内在关系,把劳动视为私有财产的主体本质,把现代私有财... 现代私有财产问题是国民经济学关注的核心问题,也是青年马克思想要解决的重要理论问题。与国民经济学家不同,马克思坚持从主体方面来理解现代私有财产,考察了现代私有财产运动及其内在关系,把劳动视为私有财产的主体本质,把现代私有财产看作是异化劳动的必然产物,把共产主义作为现代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从而揭秘了劳动和资本对立的虚幻镜像,不但坚持以道德评价同历史评价相统一的原则来呈现其独特的现代私有财产观,而且坚持经济学解读模式与哲学解读模式的融合来实现对现代国民经济学的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经济学 私有财产 异化劳动 共产主义
下载PDF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双重向度及其当代价值
9
作者 王翔 刘源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62-68,共7页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作为马克思思想发展的理论中轴,是剖析资本主义社会发展、揭示历史脉络的重要理论成果。通过世界市场的建立,各个民族、各个地区、各个国家以普遍交往形成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整体化成为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思想表...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作为马克思思想发展的理论中轴,是剖析资本主义社会发展、揭示历史脉络的重要理论成果。通过世界市场的建立,各个民族、各个地区、各个国家以普遍交往形成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整体化成为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思想表征,其中蕴含着肯定与否定的双重向度:对资本主义开创世界历史的高度肯定、对资本逻辑致使社会发展困境的否定。在全球化纵深发展的新历史时期,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依旧闪耀着真理的光辉,无论是对于全球化新阶段进行理论指导,还是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实建构都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 肯定向度 否定向度
下载PDF
《资本论》在何种意义上是“一个艺术的整体”?
10
作者 孙民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1-9,F0002,共10页
把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批判与科学社会主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是理解《资本论》是“一个艺术的整体”的根本。进而言之,《资本论》是“一个艺术的整体”体现在:一是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批判、科学社会主义是内在统一的;二是真理观、历... 把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批判与科学社会主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是理解《资本论》是“一个艺术的整体”的根本。进而言之,《资本论》是“一个艺术的整体”体现在:一是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批判、科学社会主义是内在统一的;二是真理观、历史观、价值观是有机统一的;三是现代性批判与现代性建构是内在统一的。很显然,深入研究《资本论》作为“一个艺术的整体”的深刻内涵,不仅对于我们把握《资本论》的本真精神,而且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乃至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生成,都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论》 艺术的整体 问题意识
下载PDF
马克思恩格斯的人民健康观:科学内涵、理论特质与实践启示
11
作者 林培荣 陈云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1-6,11,共7页
人民健康是马克思恩格斯人本主义思想中的重要论题。马克思恩格斯的人民健康观蕴含着作为自然维度的身体健康、价值维度的精神健康以及社会维度的人格健康等深层次内涵。同时,基于古典哲学中健康理念的承续审视、从现象到本质的健康联... 人民健康是马克思恩格斯人本主义思想中的重要论题。马克思恩格斯的人民健康观蕴含着作为自然维度的身体健康、价值维度的精神健康以及社会维度的人格健康等深层次内涵。同时,基于古典哲学中健康理念的承续审视、从现象到本质的健康联系构建以及人类整体健康问题的世界历史观省察,折射出马克思恩格斯健康观的批判性、辩证性和整体性等理论特质。在梳理马克思恩格斯人民健康观的基础上,深入探索打造人类生命健康场域的方法论,为新时代大力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提供实践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恩格斯人民健康观 身体健康 精神健康 健康中国
下载PDF
马克思《曼彻斯特笔记》:历史、文本与研究现状
12
作者 孔伟宇 《东南学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2-211,共10页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曼彻斯特的理论和实践工作,为他们新世界观的创立奠定了至关重要的基础,《曼彻斯特笔记》重现了这一理论与实践发生的历史现场。马克思、恩格斯之所以到曼彻斯特开展研究,是因为曼彻斯特既是当时全世界资本主义最发达...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曼彻斯特的理论和实践工作,为他们新世界观的创立奠定了至关重要的基础,《曼彻斯特笔记》重现了这一理论与实践发生的历史现场。马克思、恩格斯之所以到曼彻斯特开展研究,是因为曼彻斯特既是当时全世界资本主义最发达的城市,也是社会主义运动活跃的地方。马克思在《曼彻斯特笔记》中不仅深入研究了政治经济学的一系列理论,而且首次接触并研究了英国宪章派等空想社会主义学说,两者的结合与矛盾促使马克思阐发一种新的世界观。所以,《曼彻斯特笔记》被视为青年马克思思想形成的一个重要阶段,为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与深化奠定了关键性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曼彻斯特笔记》 《资本论》 政治经济学 社会主义学说
下载PDF
《共产党宣言》视阈下伟大建党精神的理论溯源
13
作者 周迪 杨娇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CAS 2024年第3期19-26,共8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要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理论渊源来自无产阶级政党的纲领性文件《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宣言》蕴含的基本思想为“...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要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理论渊源来自无产阶级政党的纲领性文件《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宣言》蕴含的基本思想为“建党精神”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是“建党精神”的重要理论支撑。“坚持真理、坚守理想”体现了《宣言》科学真理与价值旨归的统一,“践行初心、担当使命”是《宣言》“最近目的”与“最终目标”所蕴含的理想愿景与革命追求,“英勇斗争、不怕牺牲”反映出《宣言》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的必然性与合理性,“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包涵着《宣言》实现全人类解放价值追求的逻辑必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产党宣言》 中国共产党 伟大建党精神 马克思主义
下载PDF
论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的形成脉络、基本特质及时代价值
14
作者 安秀荣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2-157,共6页
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经历了萌芽、形成和发展三个阶段,是马克思文艺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研究马克思的艺术生产理论,重点在于明晰艺术生产的“生产劳动性”与“非生产劳动性”、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同一性和不平衡性,以及艺术生产... 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经历了萌芽、形成和发展三个阶段,是马克思文艺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研究马克思的艺术生产理论,重点在于明晰艺术生产的“生产劳动性”与“非生产劳动性”、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同一性和不平衡性,以及艺术生产与艺术消费的辩证关系这三个基本特质。马克思的艺术生产理论有着深远的学理意义和重大的时代价值,为理解和推动新时代文艺事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指导,为确立新时代文艺创作导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为辩证看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艺术生产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艺术生产 唯物史观
下载PDF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诠释的回顾与反思
15
作者 刘滢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84-94,共11页
以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为依托,遵循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逻辑,是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必由之路。经典著作承载着马克思主义最本真的思想,自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来,我国对经典著作的诠释经历了从翻译介绍到结合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重新... 以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为依托,遵循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逻辑,是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必由之路。经典著作承载着马克思主义最本真的思想,自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来,我国对经典著作的诠释经历了从翻译介绍到结合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重新解读,从挣脱苏联教科书体系的羁绊到走上学术自觉的道路,并逐步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研究路径。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学界对经典著作的诠释主要表现为文献考证、文本解读和方法论探析三个方面,且呈现出与现实需要紧密相连、热点集中、路径多维等特点。基于当前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诠释的现状,形成以下三点优化建议:增强理论自信,在“两个结合”中构建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诠释话语体系;从整体上把握文本研究;方法建设与人才建设并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80年代 马克思主义 经典著作 著作诠释 理论自信
下载PDF
青年马克思的唯物主义转向
16
作者 杨静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24年第3期87-97,共11页
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形成过程中,黑格尔、费尔巴哈等人对他的影响无疑是非常重要的。德国古典哲学都是在纯粹的精神领域中兜圈子,把宗教幻想推崇为历史的动力,通过抽象的思维和观念去理解人与世界。之前人们从未逃出黑格尔思辨哲学... 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形成过程中,黑格尔、费尔巴哈等人对他的影响无疑是非常重要的。德国古典哲学都是在纯粹的精神领域中兜圈子,把宗教幻想推崇为历史的动力,通过抽象的思维和观念去理解人与世界。之前人们从未逃出黑格尔思辨哲学方式的樊笼,费尔巴哈却揭露了“体系的秘密”,摧毁了黑格尔的概念辩证法。马克思强调要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从物质实践出发而非从观念出发。马克思颠覆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前提,将人与自然的关系转变为以实践活动为基础,在实践中看到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从实践出发来理解人与世界的关系,从而区别于以往一切旧哲学,走向历史唯物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格尔 费尔巴哈 唯物主义 历史观
下载PDF
一场“偶然”的闹剧——驳阿尔都塞对恩格斯“历史合力论”的批判
17
作者 谭兴林 《社会科学论坛》 2024年第4期49-57,共9页
恩格斯晚年历史唯物主义阐释着眼于确证经济因素在人类历史上“归根到底”的决定作用,其标志性理论成果是“历史合力论”。法国学者阿尔都塞认为,“历史合力论”并不能佐证“归根到底”观,其理由是:在历史合力论中,经济因素始终是偶然... 恩格斯晚年历史唯物主义阐释着眼于确证经济因素在人类历史上“归根到底”的决定作用,其标志性理论成果是“历史合力论”。法国学者阿尔都塞认为,“历史合力论”并不能佐证“归根到底”观,其理由是:在历史合力论中,经济因素始终是偶然事件的外在力量而非内在本质。考察阿尔都塞的批判逻辑:在“上层建筑效能推论”中,他混淆了偶然事件与历史的偶然性,将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衔接视为必然性事件和偶然性事件的强制性结合;在“个人意志组合推论”中,阿尔都塞不仅没有意识到恩格斯语境中的经济是一个多层级概念,而且完全无视合力与客观事实、与偶然性事件的同一性,误以为合力就是经济必然性,并据此指认历史之谜的解答是偶然性规定必然性。回观阿尔都塞的批判逻辑可以窥见:他早期对恩格斯“历史合力论”的批判实质上是其晚年偶然相遇的历史唯物主义主张之先声,但种种逻辑悖论表明他只不过在《保卫马克思》中上演了一场关于“偶然”的闹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合力论 阿尔都塞 恩格斯 必然性 偶然性
下载PDF
中国式空间正义的出场逻辑、历史演进与价值意蕴
18
作者 朱国平 朱国华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10-15,共6页
中国式空间正义贯穿于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部历程中。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各种救国方案轮番失败、十月革命的胜利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构成了中国式空间正义出场的历史背景。以成立新中国、十... 中国式空间正义贯穿于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部历程中。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各种救国方案轮番失败、十月革命的胜利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构成了中国式空间正义出场的历史背景。以成立新中国、十一届三中全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标志,中国式空间正义实现了三次飞跃,展示出人民的、真实的、发展的空间正义之应然和实然。中国式空间正义是中华民族追求正义的主体表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伟力的实践表达,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特色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空间正义 党的领导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自我革命
下载PDF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关于思想解放的理论呈现与现实启示
19
作者 张涵 宗高伟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62-65,共4页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以宗教等问题入手探讨人的解放,着重对“思想解放”进行分析,阐述哲学与现实中人的双重处境,将理论界长期以来的神秘性、抽象性探讨拉回到社会生活,实际完成驱魅,深刻揭示出人异化的本质问...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以宗教等问题入手探讨人的解放,着重对“思想解放”进行分析,阐述哲学与现实中人的双重处境,将理论界长期以来的神秘性、抽象性探讨拉回到社会生活,实际完成驱魅,深刻揭示出人异化的本质问题,并提出“物质”和“精神”两种武器相结合的人的解放的具体路径,形成了思想解放理论与实践的逻辑雏形,深刻论证了人民至上、实事求是这一思想解放的时代发展原则,对于我们坚持和发展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发扬斗争精神,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哲学批判 思想解放 无产阶级
下载PDF
论资本逻辑对“气候新陈代谢”的撕裂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翔 蔡华杰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10-18,170,共10页
工业革命时期,马克思对受资本主义工业化推动的资本主义农业进行了批判,指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不仅扭曲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而且与工商业联合起来撕裂了农业生态系统的物质变换,同时这一裂痕随着生态恶化渗透进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进... 工业革命时期,马克思对受资本主义工业化推动的资本主义农业进行了批判,指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不仅扭曲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而且与工商业联合起来撕裂了农业生态系统的物质变换,同时这一裂痕随着生态恶化渗透进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进入21世纪,资本逻辑主导的“新陈代谢断裂”致使全球气候问题逼近临界阈值,不仅使自然界、劳动者彻底沦为资本增殖的异化工具,更通过气候帝国主义加剧了治理领域的不平等。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则从生产、治理、合作三重领域突破了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禁锢的牢笼,强调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良好氛围、致力于构建全人类生态命运共同体、最终实现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逻辑 新陈代谢断裂 全球气候变化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