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32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毛泽东对中国式现代化工农相互支援联动发展实现路径的探索 被引量:1
1
作者 郑有贵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8,共8页
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从实现追赶世界工业化进程的战略目标出发,从以工业为先导的农业现代化建设、服务农业现代化的工业体系建设、农业向工业提供农产品支撑等产业关联性方面,对工农相互支... 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从实现追赶世界工业化进程的战略目标出发,从以工业为先导的农业现代化建设、服务农业现代化的工业体系建设、农业向工业提供农产品支撑等产业关联性方面,对工农相互支援联动发展实现路径进行了积极探索,构建起以重工业为中心并带动农业现代化建设、农业为工业提供农产品支撑的工农产业体系,回答了作为工业化后发国家如何追赶世界工业化进程的命题,其所进行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具有开创性意义。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探索工农相互支援联动发展的实践表明,对于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工农城乡关系的讨论,不能仅仅看到农业为工业提供资金支持而弱化了其发展能力,还要看到工业为农业提供现代生产要素而提升了其发展能力,以及为农村提供现代生活用品而改善了农民生活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中国式现代化 工农关系 相互支援 联动发展
下载PDF
毛泽东的伟大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及其时代价值
2
作者 陈建志 闫巍 《政工学刊》 2024年第1期17-20,共4页
毛泽东同志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是近代以来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在其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的过程中,提出并身体力行了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今天,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 毛泽东同志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是近代以来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在其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的过程中,提出并身体力行了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今天,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之际,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正在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之时,学习弘扬毛泽东的伟大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民族英雄 身体力行 现代化 中国人民解放军 现实意义 纪念毛泽东 中国共产党
下载PDF
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论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
3
作者 唐正东 《江海学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3-53,255,共12页
马克思主义革命发展阶段论在基本原理层面所展现出来的核心要义,是生产力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发展水平决定了革命的性质及其发展程度。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运用“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构建了把马克思主... 马克思主义革命发展阶段论在基本原理层面所展现出来的核心要义,是生产力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发展水平决定了革命的性质及其发展程度。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运用“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构建了把马克思主义革命发展阶段论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辩证地结合起来的创新性理论图景。这种创新性突出地表现在提出了由无产阶级领导的(按社会性质来说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道路的革命所建立的却是新民主主义的社会和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的国家、按社会性质来说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却为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扫清了更广阔的道路等观点。这些观点在马克思主义革命发展理论史上具有重要的理论创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命发展阶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新民主主义 理论创新
下载PDF
毛泽东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先驱——基于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向度的考察
4
作者 李安增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7-164,共8页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既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又主动探索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过程中,原本分属于东西方两种不同时代...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既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又主动探索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过程中,原本分属于东西方两种不同时代、不同背景、不同使命的文化形态得以有机融合和发展:一方面用马克思主义真理激活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另一方面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阐述和创新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当之无愧的先驱者和光辉典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马克思主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化时代化
下载PDF
毛泽东对中国现代文明的探索与贡献——以“第二个结合”为视角
5
作者 黄显中 唐韵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共9页
现代文明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不懈追求。在探索中国现代文明过程中,毛泽东坚持马克思主义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以时代领航把准中国在时代精神中的现代化方向和方位,开觉中国现代文明理想;以思想解放把住革命主体性力量充分发挥的基点... 现代文明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不懈追求。在探索中国现代文明过程中,毛泽东坚持马克思主义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以时代领航把准中国在时代精神中的现代化方向和方位,开觉中国现代文明理想;以思想解放把住革命主体性力量充分发挥的基点和基地,开源中国现代文明力量;以历史主动把稳中国社会发展最大可能性的步骤和步伐,开辟中国现代文明道路;以实践探索把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理念和理路,开建中国现代文明形态。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从“第二个结合”深层次汲取毛泽东思想智慧,以高质量发展推进毛泽东探索中国现代文明的未竟事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中国现代文明 “第二个结合” 贡献
下载PDF
深化毛泽东调查研究思想研究的一部力作——《毛泽东调查研究方法》评介
6
作者 李佑新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在人民出版社推出的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系列重点主题图书中,由周批改教授独著的《毛泽东调查研究方法》是一部难得的精品力作。该著从方法角度总结毛泽东同志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深刻阐释了毛泽东调查研究方法当时行、现在行、... 在人民出版社推出的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系列重点主题图书中,由周批改教授独著的《毛泽东调查研究方法》是一部难得的精品力作。该著从方法角度总结毛泽东同志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深刻阐释了毛泽东调查研究方法当时行、现在行、未来依然行的道理,对于我们科学和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牢固树立中国共产党的理论自信、加强新时代新文科建设具有不可忽视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调查研究思想 调查研究方法 理论自信 宝贵财富 人民出版社 精品力作 不可忽视 方法角度
下载PDF
《矛盾论》对唯物辩证法原理的原创性贡献
7
作者 蒋显荣 《毛泽东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9-88,共10页
基于辩证法发展的历史进程和历史语境分析,《矛盾论》对唯物辩证法原理的原创性贡献是多方面的。《矛盾论》认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就是两种宇宙观”,从而把宇宙观、发展观、认识论统一起来。《矛盾论》基于辩证唯物主义立场对客观矛盾... 基于辩证法发展的历史进程和历史语境分析,《矛盾论》对唯物辩证法原理的原创性贡献是多方面的。《矛盾论》认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就是两种宇宙观”,从而把宇宙观、发展观、认识论统一起来。《矛盾论》基于辩证唯物主义立场对客观矛盾和主观矛盾的普遍性及两者关系有创新性揭示。《矛盾论》揭示了矛盾的特殊性与事物本质、与事物的阶段、与基本矛盾和非基本矛盾相互作用的深层关系。《矛盾论》用中国话语创新性地揭示了矛盾统一性和斗争性,阐述了一个深刻的原理,即主观辩证法是对客观辩证法的反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矛盾论》 唯物辩证法 原创性贡献
下载PDF
毛泽东对文化虚无主义的批判及当代启示
8
作者 王永友 骆丹 《重庆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3-74,共12页
文化虚无主义对中国革命和建设危害极大,严重威胁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指导地位,打击革命力量、破坏党和国家建设,阻碍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毛泽东以唯物史观批判了文化虚无主义的唯心史观,以人民主体观批判了文化虚无主义的少数主导观,以辩... 文化虚无主义对中国革命和建设危害极大,严重威胁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指导地位,打击革命力量、破坏党和国家建设,阻碍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毛泽东以唯物史观批判了文化虚无主义的唯心史观,以人民主体观批判了文化虚无主义的少数主导观,以辩证法批判了文化虚无主义的形而上学。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文化虚无主义以更加隐蔽的网络方式侵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毛泽东对文化虚无主义的批判为新时代有效应对文化虚无主义错误思潮的影响提供了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文化虚无主义 当代启示
下载PDF
论毛泽东关于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思想
9
作者 张若钦 吴萌 《政工学刊》 2024年第1期13-16,共4页
毛泽东是我军的主要缔造者,也是我军现代化建设的主要奠基人。他提出必须加强国防,建设现代化革命武装力量(包括海军、空军以及其他技术兵种)和发展现代化国防技术(包括用于自卫的核武器)的重要指导思想,推动人民解放军不断得到壮大和... 毛泽东是我军的主要缔造者,也是我军现代化建设的主要奠基人。他提出必须加强国防,建设现代化革命武装力量(包括海军、空军以及其他技术兵种)和发展现代化国防技术(包括用于自卫的核武器)的重要指导思想,推动人民解放军不断得到壮大和提高。当前,为了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开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新局面,我们仍需深入挖掘和深刻领会毛泽东关于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思想,并在继承中发展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队现代化建设 现代化 核武器 人民解放军 奋斗目标 国防 奠基人 武装力量
下载PDF
精神成就伟业——论周恩来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贡献
10
作者 王家云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5-20,共6页
周恩来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奠基者,他对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既立言,又立功,还立德。研究周恩来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立德即精神风范,对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周恩来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精神风范... 周恩来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奠基者,他对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既立言,又立功,还立德。研究周恩来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立德即精神风范,对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周恩来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精神风范内涵极为丰富,主要体现在为民精神、自主精神、开放精神、改革精神、科学精神、奋斗精神等六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恩来 中国式现代化 贡献 精神风范 现实意义
下载PDF
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内在规律及我国的机遇和挑战——以大历史观为分析视角
11
作者 孙西辉 《山东行政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8,共8页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当前世界形势作出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战略判断。“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本质上是对国际形势总体特征的判断,需要基于新时代大历史观视角准确认识这一论断。“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国...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当前世界形势作出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战略判断。“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本质上是对国际形势总体特征的判断,需要基于新时代大历史观视角准确认识这一论断。“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国际力量对比深刻变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西方推广其现代化模式的结果。我们需秉承宏大历史观,顺应“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演进趋势和时代潮流,从国际格局、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化模式三个维度,辩证看待我国面临的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历史观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国际格局 经济全球化 中国式现代化
下载PDF
毛泽东对“两制”关系的战略思考——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
12
作者 陈曙光 《宁夏党校学报》 2024年第1期5-14,F0002,共11页
十月革命打破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国际格局,世界历史从此进入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共存的“一球两制”新时代。“两个必然”不可避免,“两制”共存也不可避免。“两制”共存的历史,也是“两制”较量的历史。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漫... 十月革命打破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国际格局,世界历史从此进入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共存的“一球两制”新时代。“两个必然”不可避免,“两制”共存也不可避免。“两制”共存的历史,也是“两制”较量的历史。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如何处理“两制”关系是国际关系的重要主题。关于“两制”力量对比,毛泽东提出“东风压倒西风”的战略判断;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的重大原则,毛泽东提出“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的战略思路;关于“两制”相处之道,毛泽东提出“和平共处”“和平竞赛”的战略方针;关于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主要方式,毛泽东提出“战争与和平两种可能性”的战略构想;关于如何瓦解西方“和平演变”,毛泽东提出“警惕糖衣炮弹”的战略应对;关于如何应对西方遏制围堵打压,毛泽东提出“丢掉幻想,准备斗争”的总方针。毛泽东对“两制”关系的战略思考既有历史的局限性,也有其重要战略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一球两制” “两制”关系 “两制”共存
下载PDF
论传承周恩来崇高精神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力量
13
作者 韩同友 吴登全 任思远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21-27,107,共8页
周恩来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开拓者、奠基者和推动者。坚守信仰、对党忠诚、热爱人民、自我革命、勇于担当、严于律己等六个方面是周恩来身上展现出来的崇高精神。周恩来的崇高精神,为中国式现代化筑牢了思想之基、政治之基、力量之... 周恩来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开拓者、奠基者和推动者。坚守信仰、对党忠诚、热爱人民、自我革命、勇于担当、严于律己等六个方面是周恩来身上展现出来的崇高精神。周恩来的崇高精神,为中国式现代化筑牢了思想之基、政治之基、力量之基、创新之基、实干之基和廉政之基,成为我们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恩来 崇高精神 中国式现代化
下载PDF
毛泽东开辟的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道路及改革开放以来的再探索
14
作者 曾长秋 《党史文苑》 2024年第1期37-40,共4页
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各族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就是为了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毛泽东毕生的追求:一是把中国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建设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二是把中国由贫穷落后的国家建设成为富强... 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各族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就是为了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毛泽东毕生的追求:一是把中国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建设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二是把中国由贫穷落后的国家建设成为富强的社会主义国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殖民地半封建 中国式现代化 独立自主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改革开放以来 贫穷落后 中国共产党
下载PDF
浅析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认识
15
作者 黄开华 秦思颖 《学习月刊》 2024年第3期36-38,共3页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从1953年开始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于1956年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社会主义条件下还有没有商品生产?商品生产的范围怎样?如何正确对待与商品生产密切相关的价值规律?诸如此类问题,毛...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从1953年开始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于1956年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社会主义条件下还有没有商品生产?商品生产的范围怎样?如何正确对待与商品生产密切相关的价值规律?诸如此类问题,毛泽东在实践探索和理论思考中提出了许多独到见解,这对我们科学认识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深刻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商品生产 资本主义工商业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价值规律 实践探索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科学认识 社会主义改造
下载PDF
毛泽东探索中国现代化道路的历史逻辑
16
作者 王振民 李唐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36-46,共11页
毛泽东从青年时代起就怀抱救国救民的伟大理想,对实现什么样的现代化以及怎样实现国富民强的现代化进行了积极的思考与尝试。从最初对资产阶级现代化的失望,到对空想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初步体味,再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对中国现代化道路... 毛泽东从青年时代起就怀抱救国救民的伟大理想,对实现什么样的现代化以及怎样实现国富民强的现代化进行了积极的思考与尝试。从最初对资产阶级现代化的失望,到对空想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初步体味,再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对中国现代化道路的初步探索,接着选择苏联式现代化的道路,最终到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艰辛探索,是毛泽东探索实现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人民幸福的现代化道路的历史逻辑。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贡献是跨越时空、弥足珍贵的,他不仅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社会条件、理论准备和实践智慧,而且为新时代进一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中国现代化道路 中国式现代化 四个现代化 社会主义现代化
下载PDF
毛泽东的斗争思想及当代启示——基于对《丢掉幻想,准备斗争》的文本分析
17
作者 李东坡 王心怡 《长征学刊》 2024年第1期97-106,共10页
《丢掉幻想,准备斗争》是一篇通过彻底揭露美帝国主义虚伪性,使人民群众保持清醒,同反动势力和错误思想作坚决斗争的动员令。文章围绕斗争所需的物质条件、精神条件、依靠的主体力量和采取的基本方法展开系统论述,蕴含着开展斗争需遵循... 《丢掉幻想,准备斗争》是一篇通过彻底揭露美帝国主义虚伪性,使人民群众保持清醒,同反动势力和错误思想作坚决斗争的动员令。文章围绕斗争所需的物质条件、精神条件、依靠的主体力量和采取的基本方法展开系统论述,蕴含着开展斗争需遵循的客观性、人民性和针对性原则。进入新时代,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和新挑战,需要深入研究并发扬毛泽东的斗争思想。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在顽强斗志的鼓舞下,依靠人民群众、接续推进新时代具有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丢掉幻想 准备斗争》 斗争思想 启示
下载PDF
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的基本观点及其时代价值
18
作者 李海立 孙仙红 刘俊玲 《中国军转民》 2024年第3期59-61,共3页
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的基本观点包括革命战争必须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唯物史观、辩证分析战争中人和物质力量的关系,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的自觉能动性、强调在政治上广泛动员军民,是取得胜利的最基本的条件等。新时代... 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的基本观点包括革命战争必须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唯物史观、辩证分析战争中人和物质力量的关系,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的自觉能动性、强调在政治上广泛动员军民,是取得胜利的最基本的条件等。新时代创新性运用和发展其人民战争思想,必须坚持党对人民战争的领导、坚持军事斗争中的群众路线、巩固提高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坚持人是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坚持依客观条件创新发展人民战争战略战术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人民战争思想 信息化战争
下载PDF
毛泽东: 群众路线的创立者和倡行者
19
作者 谌玉梅 《湘潮》 2024年第1期53-54,共2页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座谈会上指出:“毛泽东同志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运用于无产阶级政党的全部工作,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长期艰苦斗...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座谈会上指出:“毛泽东同志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运用于无产阶级政党的全部工作,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长期艰苦斗争中形成了具有中国共产党人鲜明特色的立场、观点、方法,体现为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三个基本方面。这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 无产阶级政党 群众路线 独立自主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鲜明特色 实事求是 中国革命和建设
下载PDF
毛泽东屯垦思想在兵团的成功实践与当代价值
20
作者 罗利华 《中国农垦》 2024年第5期69-72,共4页
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建设过程中形成了毛泽东屯垦思想。新疆和平解放后,中国共产党在新疆践行毛泽东屯垦思想,组建了新疆兵团。新疆兵团在毛泽东屯垦思想的指导下,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创造了新中国屯垦戍边事业的辉煌。从毛泽东屯垦思想... 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建设过程中形成了毛泽东屯垦思想。新疆和平解放后,中国共产党在新疆践行毛泽东屯垦思想,组建了新疆兵团。新疆兵团在毛泽东屯垦思想的指导下,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创造了新中国屯垦戍边事业的辉煌。从毛泽东屯垦思想在新疆兵团的成功实践中总结经验,有利于新时代兵团更好履行维稳戍边职责使命,为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工作总目标、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兵团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屯垦思想 兵团实践 当代价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