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20世纪科学前沿引发的若干哲学问题的辩证思考
1
作者 胡理毅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93-95,共3页
由于 2 0世纪在天体演化、物质结构和生命现象三大前沿科学的重要成就和发现 ,引发了许多哲学问题 ,其中有些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性理论的挑战。本文就主要问题作若干哲学思考。总的认为应当根据前沿科学的成就和发现 ,全面而发展... 由于 2 0世纪在天体演化、物质结构和生命现象三大前沿科学的重要成就和发现 ,引发了许多哲学问题 ,其中有些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性理论的挑战。本文就主要问题作若干哲学思考。总的认为应当根据前沿科学的成就和发现 ,全面而发展地而不是简单而武断地进行哲学的辩证分析和研究 ,以免根据某个具体的科学发现或假说就轻率地否定唯物辩证法的普遍真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三大前沿科学 哲学理论
下载PDF
与时俱进:哲学教学生命力之所在 被引量:4
2
作者 李庆霞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9-71,共3页
哲学自它诞生之日起 ,就对人类社会和人自身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马克思哲学更是把对社会现实的关切作为自己的责任。哲学之所以具有这么持久的生命力 ,主要原因在于它能够与时俱进 ,能够吸收当时科学和其他哲学流派的优秀成果 ... 哲学自它诞生之日起 ,就对人类社会和人自身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马克思哲学更是把对社会现实的关切作为自己的责任。哲学之所以具有这么持久的生命力 ,主要原因在于它能够与时俱进 ,能够吸收当时科学和其他哲学流派的优秀成果 ,能够根据社会的变化而不断发展自己。但是 ,近几十年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变化却非常缓慢 ,这在哲学教材、哲学教学以及人们对哲学的态度上都有所体现。我认为 ,哲学教学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要保持其生命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教学 马克思哲学 教学改革 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哲学课考试改革探析 被引量:1
3
作者 苏百义 李国华 《高等农业教育》 2002年第7期73-75,共3页
本文以现代教育观为视角 ,通过对考试的理论分析和实践探索 ,提出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课考试必须变革现行的一张试卷定优劣的考评办法 ,采用民主测评、讨论总结、论文写作和闭卷考试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考试模式来考评学生的成绩 ,认为这... 本文以现代教育观为视角 ,通过对考试的理论分析和实践探索 ,提出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课考试必须变革现行的一张试卷定优劣的考评办法 ,采用民主测评、讨论总结、论文写作和闭卷考试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考试模式来考评学生的成绩 ,认为这是培育现代人才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课 考试改革 高校 考试内容 考试模式 考试理念 教学方法
下载PDF
耗散结构论中的哲学问题初探 被引量:14
4
作者 张强 田泽军 《系统辩证学学报》 2003年第3期10-12,共3页
耗散结构论通过对客观世界中各类系统存在方式的研究与比较 ,着重揭示了开放系统演化的内在机制与背景条件 ,进而从整体上说明了物质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 ,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进步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
关键词 耗散结构论 系统分类 开放系统 存在方式 决定性 随机性 哲学问题
下载PDF
马克思哲学与马克思的技术视域 被引量:3
5
作者 曹克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4-48,96,共6页
马克思没有把技术作为直接的研究对象,但他以实践为基点的哲学思考,却使技术与社会历史紧密地关联起来。从主题上说,马克思的技术哲学是技术的社会批判,它有两个部分组成:一是以事实为逻辑的建立在生产力和生产方式变革基础上的历史批判... 马克思没有把技术作为直接的研究对象,但他以实践为基点的哲学思考,却使技术与社会历史紧密地关联起来。从主题上说,马克思的技术哲学是技术的社会批判,它有两个部分组成:一是以事实为逻辑的建立在生产力和生产方式变革基础上的历史批判;二是由技术异化方式所反映的对社会现实的批判。这两种技术的思考方式是与他对历史的哲学思考相一致的,因而有必要在其方法论的背景下加以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哲学 社会批判 技术哲学 社会历史
下载PDF
自由而全面发展: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统一的过程——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朱宝信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2期1-6,共6页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从逻辑上和事实上分析了人的实践本质对象化活动必然导致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特别指出了这种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实现条件是对异化劳动的克服以及对异化劳动积极成果的保存,由此阐明了自由而全面发展...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从逻辑上和事实上分析了人的实践本质对象化活动必然导致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特别指出了这种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实现条件是对异化劳动的克服以及对异化劳动积极成果的保存,由此阐明了自由而全面发展是人类实践的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相统一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 自由全面发展 共产主义 合目的性 合规律性 经济学哲学 马克思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5
7
作者 倪居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2年第2期53-54,共2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在内的各门具体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思想 ,是现时代精神之精华。本文试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从局部与整体、现象与本质、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
关键词 临床医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唯物辩证法 医学学习 医疗实践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及其与中国传统哲学的关系 被引量:6
8
作者 张新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01年第2期31-35,18,共6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学过程中难度较大的一个问题。本文主要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前提、根据和必要条件说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实质是在中国革命和...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学过程中难度较大的一个问题。本文主要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前提、根据和必要条件说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实质是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和发展 ,并以毛泽东哲学思想和邓小平哲学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和发展说明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得以产生和确立的依据 ;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对待中国传统哲学的科学态度和原则的说明 ,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哲学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过程中作用的分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毛泽东哲学思想 邓小平哲学思想 教学过程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科书亟待克服的两大缺陷 被引量:1
9
作者 叶孟理 席成孝 《汉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16-21,共6页
目前《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科书 ,存在着亟待克服的两大缺陷 :主—客二元对立 ;逻辑与历史、现实相分离。克服这两大缺陷的思路是 :在反思、审视、提炼当代时代精神和社会发展主题以及对比、分析、批判、吸收“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基... 目前《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科书 ,存在着亟待克服的两大缺陷 :主—客二元对立 ;逻辑与历史、现实相分离。克服这两大缺陷的思路是 :在反思、审视、提炼当代时代精神和社会发展主题以及对比、分析、批判、吸收“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 ,通过整合“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马克思主义哲学史” ,构建起既符合时代特征 ,又符合马克思、恩格斯本意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新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材 缺陷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 时代精神 社会发展主题 主体 客体 逻辑历史 现实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大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琼玉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1年第4期5-8,共4页
科学精神是当代大学生成才的必备素养。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培养大学生科学精神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当前,要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培养大学生科学精神方面的功效,必须加强和改进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 大学生 科学精神 思想政治工作 课堂教学 哲学教学
下载PDF
高职马克思主义哲学课教学改革初探
11
作者 陈锡德 何伟 于英霞 《辽宁高职学报》 2003年第2期68-69,79,共3页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因此在教学中就要通过一系列教学改革,提高学生能力与水平。高职院校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课教学改革过程中,应突出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与训练,在哲学教学环节...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因此在教学中就要通过一系列教学改革,提高学生能力与水平。高职院校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课教学改革过程中,应突出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与训练,在哲学教学环节中融入创造性思维的具体原理和训练方法,对于培养和提高高职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有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马克思主义哲学课 教学改革 创造性思维 创新能力 教学体系 哲学原理 考核方式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大学生素质教育 被引量:1
12
作者 于宏 《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1年第2期39-41,共3页
加强对大学生的素质教育 ,提高大学生的素质水平是 2 1世纪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 ,发挥核心作用。针对当前马克思主义哲学课在高校中遭受冷落的现状 ,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课进行... 加强对大学生的素质教育 ,提高大学生的素质水平是 2 1世纪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 ,发挥核心作用。针对当前马克思主义哲学课在高校中遭受冷落的现状 ,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课进行教改 ,使其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得以充分体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素质教育 马克思主义哲学 大学生 21世纪 原因分析 对策
下载PDF
重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教学论研究的指导意义 被引量:1
13
作者 迟艳杰 《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42-45,共4页
马克思主义在本质上是革命的批判的 ,它要求其自身和以其为指导思想而建立起来的理论 ,需要不断地实现自我超越以与时代俱进。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作为教学论的指导思想 ,有其积极的历史意义 ,但随着实践和理论的进步 ,需要以马克思的实践... 马克思主义在本质上是革命的批判的 ,它要求其自身和以其为指导思想而建立起来的理论 ,需要不断地实现自我超越以与时代俱进。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作为教学论的指导思想 ,有其积极的历史意义 ,但随着实践和理论的进步 ,需要以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予以超越。因为 ,实践唯物主义为我们把握活生生的现实的人、全面理解人的本质和教学存在提供了现实的理论基础、丰富的思想内容和思维方法 ,同时还将开辟我们理解、研究教学的新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认识论 实践唯物主义 教学生活观 教学论
下载PDF
新世纪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的创新实践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艳 《长春大学学报》 2002年第6期103-105,共3页
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课是根据社会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的要求和大学生哲学素养形成的规律,有目的地施加教育影响,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世界本质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体性的理论反映转化为大学生个人的世界观。在新世纪里,我们... 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课是根据社会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的要求和大学生哲学素养形成的规律,有目的地施加教育影响,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世界本质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体性的理论反映转化为大学生个人的世界观。在新世纪里,我们从新世纪对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出发,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课进行了专题教学的创新尝试,从根本上实现了对哲学教材的突破、对哲学教法的突破、对哲学考核方法的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 创新教学
下载PDF
追寻主体性——哲学教学的根本旨趣
15
作者 申永华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2年第3期111-113,共3页
哲学教学中确立和运用“主体性原则”,对于追寻、塑造学生的主体性、涵养、提升学生的哲学品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哲学教学 主体性 教学技术 马克思主义哲学 教学改革 实践性教学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哲学课改革刍议
16
作者 宋清华 王冰峰 张清波 《洛阳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2期79-82,共4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课改革应立足于以下几个方面 :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 ;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 ,并汲取现代西方文化的有益成果 ;关注科学的最新成就和当代社会的发展 ,使大学生能真正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内涵。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课 教学改革 高校 传统文化 西方文化 教材体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哲学课学习和应试指导
17
作者 任玉岭 《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58-60,共3页
哲学是古今中外一门大学问,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哲学教育和哲学素质的培养。在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则是全国各高校各专业的一门必修课。但是,哲学由于其以高度抽象的逻辑论证为特征,普遍地被认为是一门较难的学科和课程,往往考试成绩欠佳... 哲学是古今中外一门大学问,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哲学教育和哲学素质的培养。在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则是全国各高校各专业的一门必修课。但是,哲学由于其以高度抽象的逻辑论证为特征,普遍地被认为是一门较难的学科和课程,往往考试成绩欠佳,难以“过关”。因而有不少学子惧怕哲学考试,有畏难情绪,希望对哲学的学习和应试能予以指导。本文就正是为适应其需要从四个方面作以尝试:(一)要明确学习内容和要求;(二)要了解试题类型及特点;(三)要把握应试内容与方法;(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课 学习目的 试题类型 应试方法 高校
下载PDF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程教学中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8
作者 陈范华 《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3年第1期10-12,共3页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及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的新观点为基础的价值观和方法论,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程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依据和出发点。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教学中应当探索如何溶...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及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的新观点为基础的价值观和方法论,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程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依据和出发点。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教学中应当探索如何溶入和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工作 实践创新 理论创新 教育技术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三个代表
下载PDF
哲学教育是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基础
19
作者 吴奇俊 《苏州丝绸工学院学报》 2001年第5期103-105,共3页
加强大学生哲学教育是当前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加强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 ,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全面贯彻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理论的基本精神 ,是做好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工作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三个代表” 大学生 素质教育 哲学教育 高校
下载PDF
技术理性批判与技术悲观主义 被引量:13
20
作者 赵建军 修涛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56-60,共5页
文章探讨了以下三个问题 :技术理性批判浪潮的兴起及与技术悲观主义的关系 ;技术悲观主义的本质所在 ;技术悲观主义对我国现代化的启示。
关键词 技术理性批判 技术悲观主义 可持续发展 中国现代化进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