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创建培养“人”的哲学——《哲学通论》作为哲学教育的人类学维度
1
作者 盛进洪 《湖北工程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59-64,共6页
从哲学教育这个角度来看,孙正聿教授讲授和撰写《哲学通论》(除引用外,以下简称《通论》)的根本目的就在于创建一种培养“人”的哲学。具体地说,作为为何培养“人”的《通论》,它指出了“教科书哲学”僵化“人”的缺陷、实践唯物主义改... 从哲学教育这个角度来看,孙正聿教授讲授和撰写《哲学通论》(除引用外,以下简称《通论》)的根本目的就在于创建一种培养“人”的哲学。具体地说,作为为何培养“人”的《通论》,它指出了“教科书哲学”僵化“人”的缺陷、实践唯物主义改造“人”的特性以及21世纪“人文教育”培养“人”的使命等原因;作为培养什么“人”的《通论》,它明确了要以对哲学有全面了解的“人”、对哲学有深入思考的“人”以及对哲学“学养”有内化养成的“人”等为目标;作为怎样培养“人”的《通论》,它论述了要以“激发理论兴趣”、“拓宽理论视野”、“撞击理论思维”以及“提升理论境界”等为途径。由此可知,也正是由于这些重要原因、目标和途径,从而使《通论》有必要、才可能将受教者培养成作为人并成为“人”,即使之作为“人”本身的以及具有“学养”和“现代教养”的“创造性的头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论》 哲学教育 培养“人” 现代教养
下载PDF
学者的存在方式就是思考与创造——读陈波《与大师一起思考》
2
作者 刘景钊 《哲学分析》 2013年第2期191-196,共6页
收到陈波的《与大师一起思考》时,书还散发着淡淡油墨香。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大师”这个词。近些年,各种名堂的“大师”层出不穷。不少欺世盗名之徒摇身一变就堂而皇之地戴上了某某“大师”的光环。显而易见,这种“大师”已经泛滥成... 收到陈波的《与大师一起思考》时,书还散发着淡淡油墨香。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大师”这个词。近些年,各种名堂的“大师”层出不穷。不少欺世盗名之徒摇身一变就堂而皇之地戴上了某某“大师”的光环。显而易见,这种“大师”已经泛滥成灾,甚至成了骗子的代名词。所以,看到“与大师一起思考”这样的书名,难免让人产生先人为主的偏见:此书会不会又是炫耀某位横空出世的“大师”?会不会又是忽悠读者的噱头?当然不是!本书中所提到的大师都是真正的学术巨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师 存在方式 陈波 学者 代名词 书名 读者
下载PDF
让人思想的书——读王德峰先生的《哲学导论》
3
作者 周寰 《素质教育大参考》 2013年第21期56-56,共1页
对于哲学自认为是懂一些的,多少看了一些哲学方面的著作,也浏览过不少哲学史一类的书籍。不敢说对哲学有多么精深的了解,但在跟人谈论哲学问题时,还是能说上几句,娓娓道来,其中不乏自己的认识和见解,也就是说,对于哲学至少知道... 对于哲学自认为是懂一些的,多少看了一些哲学方面的著作,也浏览过不少哲学史一类的书籍。不敢说对哲学有多么精深的了解,但在跟人谈论哲学问题时,还是能说上几句,娓娓道来,其中不乏自己的认识和见解,也就是说,对于哲学至少知道其大概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导论》 哲学问题 哲学史
下载PDF
创伤记忆与历史表现的悖论——评安克斯密特《崇高的历史经验》 被引量:2
4
作者 顾晓伟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43-150,共8页
“崇高”是美学或文学理论的重要范畴,我们熟知的埃德蒙·伯克和康德对此都有过经典的论述。“历史经验”则是安克斯密特尝试摆脱语言理陛主义桎梏而提出的重要概念。《崇高的历史经验》①是“文化记忆”系列书籍之一。全书共分八... “崇高”是美学或文学理论的重要范畴,我们熟知的埃德蒙·伯克和康德对此都有过经典的论述。“历史经验”则是安克斯密特尝试摆脱语言理陛主义桎梏而提出的重要概念。《崇高的历史经验》①是“文化记忆”系列书籍之一。全书共分八章,“贯穿全书的一个重要主题便是语言与经验的互不相容”(第11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经验 历史表现 创伤记忆 斯密 悖论 文学理论 “崇高” 文化记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