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哲学视野中的中国企业竞争力——路径依赖及其出路 被引量:5
1
作者 尚会永 鲁品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2005年第3期63-70,共8页
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与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的相对滞后的矛盾,已经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桎梏。从哲学的视野来看,这种矛盾的根本原因是由国际产业链与传统文化形成的我国企业运营与发展的路径依赖,它使我国企业陷入高资源消耗、低端制造... 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与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的相对滞后的矛盾,已经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桎梏。从哲学的视野来看,这种矛盾的根本原因是由国际产业链与传统文化形成的我国企业运营与发展的路径依赖,它使我国企业陷入高资源消耗、低端制造业与低工资的发展路径中。摆脱这种路径依赖,必须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进行制度建设以阻断旧的利润来源,创造新的利润源泉,充分利用国际产业结构变革的机会,重新确立我国企业在国际产业链中的地位,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径依赖 企业竞争力 哲学视野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国际产业链 我国企业 中国社会发展 国际竞争力 科学发展观 高速发展 中国经济 企业运营 传统文化 资源消耗 发展路径 以人为本 利润来源 制度建设 结构变革 充分利用 制造业
下载PDF
哲学视野下的主体与主体教育 被引量:3
2
作者 李培湘 徐东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2008年第4期46-51,共6页
近年来,我国学术界有人提出"主客体关系模式在方法论上是拒斥和消解人的"、"主体是对人的抽象"等等,这一观点使我国方兴未艾的主体教育和以人为本的教育改革遭遇到重大的理论挑战。我国的主体教育是以马克思主义哲... 近年来,我国学术界有人提出"主客体关系模式在方法论上是拒斥和消解人的"、"主体是对人的抽象"等等,这一观点使我国方兴未艾的主体教育和以人为本的教育改革遭遇到重大的理论挑战。我国的主体教育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并把人的实践活动作为"整个现存感性世界非常深刻的基础",这就必然会导致"人是主体"的结论,并建立起主体与人的必然联系。这一争论既向人们表明中国的主体教育是正确、科学和先进的,又说明中国的主体教育必须强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才能充分凸显它以人为本、促进人全面发展的价值取向和功能,实现它的伟大历史任务和近期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与人 人性与主体性 主体教育 素质教育 关系
下载PDF
人类起源新论:从哲学的角度看(上) 被引量:9
3
作者 邓晓芒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88-99,共12页
通常流行的对人的本质定义是"人是制造和使用工具的动物",这一定义自从珍妮·古道尔的黑猩猩研究以来已遭受到根本性的质疑,并且尚未找到解释人类起源的更为适当的替代方案。从哲学的高度精确界定人的本质,应该是:人是制... 通常流行的对人的本质定义是"人是制造和使用工具的动物",这一定义自从珍妮·古道尔的黑猩猩研究以来已遭受到根本性的质疑,并且尚未找到解释人类起源的更为适当的替代方案。从哲学的高度精确界定人的本质,应该是:人是制造、使用和携带工具的动物。结合现代心理学观点,能够合情合理地系统解释人猿之别、人的直立或手脚分化、语言的产生、人的历史、自我意识的产生和人类精神结构的形成以及人类自由的起源等问题。对人的这一新定义在人类起源和人的本质的研究中容纳了当代人类学和考古学研究的最新成果,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是"制造和使用工具的动物"的定义可以兼容,同时也为一种新的哲学视野打开了一扇窗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起源 劳动 携带工具 语言符号 自我意识
下载PDF
哲学视阈的警察学原理——《警察哲学》评介 被引量:2
4
作者 包心鉴 《山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F0003-F0003,共1页
关键词 哲学视野 警察学 原理 视阈 经济社会发展 大学出版社 评介 政治上层建筑
下载PDF
罗光生命哲学视野中的“动态生命观” 被引量:1
5
作者 张耀天 沈伟鹏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6期10-12,共3页
作为台湾新士林哲学的领军人物罗光先生,在其生命哲学体系中,结合天主教哲学中的"存有"范畴和儒家传统哲学中的"生生之道",体贴新的生命观,即生命是动态的流动,认为生命的意义就在变易,生命的过程就是生命本体不断... 作为台湾新士林哲学的领军人物罗光先生,在其生命哲学体系中,结合天主教哲学中的"存有"范畴和儒家传统哲学中的"生生之道",体贴新的生命观,即生命是动态的流动,认为生命的意义就在变易,生命的过程就是生命本体不断生成、变化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光 生命哲学 动态生命观
下载PDF
知识产权法哲学视野下的利益平衡 被引量:4
6
作者 孟兆平 《科技与法律》 CSSCI 2008年第3期50-54,共5页
在知识产权制度的建构和实施过程中,知识产权人对知识产品的合法垄断与社会公众对知识产品合理需求存在着一定的冲突,我们始终面临着如何解决这个难题。尽管对知识产权制度所涉各方利益予以平衡是一种较为有效的途径和方式,但并不存在... 在知识产权制度的建构和实施过程中,知识产权人对知识产品的合法垄断与社会公众对知识产品合理需求存在着一定的冲突,我们始终面临着如何解决这个难题。尽管对知识产权制度所涉各方利益予以平衡是一种较为有效的途径和方式,但并不存在普适的平衡。本文从法哲学的层面对知识产权之利益平衡进行思考,希冀进一步探究其具体运作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益 利益平衡 知识产权法定主义 技术措施
下载PDF
哲学视野下的中国内部控制创新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克慧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4-9,共6页
在近年来风险事件频发的大背景下,内部控制建设成为当务之急。文章通过研究国内、国外内部控制理论,用哲学的思维提出了以行为控制为基础,要素与过程控制相结合,构建根植于我国文化土壤的内部控制体系。
关键词 哲学 内部控制 创新
下载PDF
当代文学的历史视野和哲学视野在哪里 被引量:2
8
作者 吴圣刚 《理论与创作》 2008年第2期36-39,共4页
文学进人了当代真是多事之秋,当代文学实在是一个多义的话题。你说文学边缘化了,却有许多人拿文学说事;你说文学萧条,每年却有1000部以上的长篇小说问世,难以计数的短篇小说、散文、诗歌、报告文学、随笔、小品文等更不在话下(还... 文学进人了当代真是多事之秋,当代文学实在是一个多义的话题。你说文学边缘化了,却有许多人拿文学说事;你说文学萧条,每年却有1000部以上的长篇小说问世,难以计数的短篇小说、散文、诗歌、报告文学、随笔、小品文等更不在话下(还不说每年12000多集、300多部的电视、电影生产)。与文学史上任何一个时代相比,特别是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其他时期相比,不能说文学的生产不繁荣,也不能说文学所带来的利润和“剩余价值”不丰厚。只不过,“繁荣”的文学可能不再神圣,人们对“繁荣”的文学不再崇敬。为什么会存在这样的反差和悖论?除了文学的生产扩大之后文学不再成为“文革”期间的稀缺资源之外,可能的解释只能是文学失却了应有的高度和深度,文学已经沦落成为市场经济中的普通消费品,不再让人惊奇和感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文学 哲学视野 历史视野 “剩余价值” “文革”期间 文学边缘化 新中国成立 长篇小说
下载PDF
哲学视野中的网络概念 被引量:2
9
作者 周成龙 《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 2007年第1期13-17,共5页
从哲学的范畴史来看,哲学概念经历了从实体到关系的发展,而网络又是作为关系而存在;从哲学主题的转向看,当今的实践哲学正走向交往实践,而网络为主体间的交往提供了新的空间;从科技发展来看,科学技术正推动思维从实体思维转向过程或关... 从哲学的范畴史来看,哲学概念经历了从实体到关系的发展,而网络又是作为关系而存在;从哲学主题的转向看,当今的实践哲学正走向交往实践,而网络为主体间的交往提供了新的空间;从科技发展来看,科学技术正推动思维从实体思维转向过程或关系思维,并走向全球化的网络思维方式。网络作为哲学概念正显示着现代哲学向东方智慧的回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 网络 概念
下载PDF
理论的选择和学术的奉献——《哲学视野录——张武论文选》(上下卷)评述
10
作者 左亚文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2期287-288,共2页
关键词 哲学视野 张武 文选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 学术 社会科学界 思想理论 作者
下载PDF
时代的观照 思想的声音——读张武研究员新著《哲学视野录》
11
作者 张艳国 《湖北社会科学》 2007年第7期190-192,共3页
学术研究和理论研究究竟是什么?每一个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都有自己的看法和不同的答案。有人说是靠事实讲话,谁占有的资料多,谁的结论就充分;有人说是学者智慧的结晶,学术研究和理论研究是展示学者才情的舞台,这个舞台因学者的才... 学术研究和理论研究究竟是什么?每一个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都有自己的看法和不同的答案。有人说是靠事实讲话,谁占有的资料多,谁的结论就充分;有人说是学者智慧的结晶,学术研究和理论研究是展示学者才情的舞台,这个舞台因学者的才情大小深浅而变化;有人说是时代精神的升华,立足时代,关注实践,进行理论的观照,抒发思想的声音。尽管人们的学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视野 声音 观照 研究员 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 张武 学术研究 时代精神
下载PDF
政治哲学视野下人的能力发展与社会公正
12
作者 吕艳红 《重庆社会科学》 2009年第5期112-115,共4页
社会发展史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人的能力不断发展的历史。社会发展的过程就是人的能力不断提升和发展的过程。人类社会发展史就是人类不断追求社会公正的过程。人类对社会公正的追求也是人类不断解放自身的一个过程。人的能力的发展状况和... 社会发展史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人的能力不断发展的历史。社会发展的过程就是人的能力不断提升和发展的过程。人类社会发展史就是人类不断追求社会公正的过程。人类对社会公正的追求也是人类不断解放自身的一个过程。人的能力的发展状况和社会公正的实现程度是一个客观的历史过程,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前进的。在这个客观历史过程中,二者是相互促进、互为前提、相辅相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哲学能力 公正 合题
下载PDF
论社会哲学视野中德育的“工具性”价值
13
作者 冯文全 孙良英 《天津教育》 2013年第21期37-39,共3页
一、引言(一)社会哲学视野及德育内涵“社会哲学”,显而易见,是一种关于社会的哲学,其主要思想就是唯物史观理论。社会哲学视野也就是指唯物史观视野,德育在社会哲学视野中以唯物史观为理论支撑,德育本身的存在、发展以及对社会... 一、引言(一)社会哲学视野及德育内涵“社会哲学”,显而易见,是一种关于社会的哲学,其主要思想就是唯物史观理论。社会哲学视野也就是指唯物史观视野,德育在社会哲学视野中以唯物史观为理论支撑,德育本身的存在、发展以及对社会的作用都是以社会哲学底蕴为基础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哲学 哲学视野 德育内涵 工具性 唯物史观理论 价值 哲学底蕴
下载PDF
生态哲学视野下的大学学科建设
14
作者 颜悦南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理论)》 2011年第7期6-7,共2页
生态哲学理论为学科建设研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该文把大学学科当作一个生态系统,从生态哲学的角度对其进行全面剖析,提出构建大学学科生态系统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学科建设 生态系统 生态哲学
下载PDF
从哲学视野看人的和谐发展
15
作者 安会茹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20-22,共3页
人具有三种存在形式:自然存在物、社会存在物和个体的精神存在物。这三种存在方式的具体内容及它们之间的矛盾冲突决定了人的和谐发展的内容,同时也决定了人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客观规定性。因此,针对目前人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的不... 人具有三种存在形式:自然存在物、社会存在物和个体的精神存在物。这三种存在方式的具体内容及它们之间的矛盾冲突决定了人的和谐发展的内容,同时也决定了人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客观规定性。因此,针对目前人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的不和谐因素,我们必须对其进行科学地分析。对属于历史必然性的问题,我们要接受;对实践中的一些偏差,我们要及时加以纠正;对能够创造条件加以解决的问题,我们要充分发挥人们的主观能动性,加快实现人的和谐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 和谐发展
下载PDF
社会哲学视野中的科学发展观理论 被引量:2
16
作者 赵帅 《山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56-158,共3页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社会现实 哲学视野 社会建设理论 社会实践 理论内核 社会哲学 民族振兴
下载PDF
高端对话:哲学视野下的当代中国文化转型问题 被引量:1
17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F0002-F0002,共1页
关键词 哲学视野 当代中国文化 转型问题 对话 华中科技大学 德国古典哲学 2010年 党委副书记
下载PDF
从哲学视野审视发展的“四个关系”
18
作者 田桂明 《解放军理论学习》 2008年第8期42-43,49,共3页
科学发展观,来源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是回答什么是发展、为什么要发展、靠什么来发展、以及怎么样发展等当代中国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的战略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因此,用科学发... 科学发展观,来源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是回答什么是发展、为什么要发展、靠什么来发展、以及怎么样发展等当代中国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的战略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因此,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国防和军队建设,要求我们具备哲学的博大视野,善于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来理解发展的科学内涵,把握发展的正确方向,理清发展的基本思路,引领发展的具体实践,处理发展的重大关系,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视野 “四个关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国防和军队建设 科学发展观 中国社会发展 马克思主义 科学内涵
下载PDF
哲学视野中的《北京青年》
19
作者 张文通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2015年第8期71-73,2,共3页
《北京青年》自播出后一直争论不断,有人高调评好,有人把它贬得一文不值。本文尝试从哲学的角度分析该剧成功的秘诀:赵宝刚导演通过电视剧的形式向观众形象地演绎了哲学上三个永恒的命题:"认识你自己""生活的意义"&... 《北京青年》自播出后一直争论不断,有人高调评好,有人把它贬得一文不值。本文尝试从哲学的角度分析该剧成功的秘诀:赵宝刚导演通过电视剧的形式向观众形象地演绎了哲学上三个永恒的命题:"认识你自己""生活的意义""自由"。并且这种演绎唤起了包括老一代和年轻一代对于家庭、社会、子女成长和人生的思考,使该剧既能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场上受到欢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青年 哲学视野 社会价值
下载PDF
马克思哲学视野中的文化内涵解析
20
作者 孙亚君 《活力》 2010年第23期86-86,共1页
文化一词.英文为culture.其基本含义为耕种、培养;修饰、打扮;景仰、崇拜。可见,这样一个词.它实际包含着三层含义:“第一,是指物质生产实践和教养;第二,从精神上享受物质生产实践和教养的成果;第三。宗教信仰。”对于这样... 文化一词.英文为culture.其基本含义为耕种、培养;修饰、打扮;景仰、崇拜。可见,这样一个词.它实际包含着三层含义:“第一,是指物质生产实践和教养;第二,从精神上享受物质生产实践和教养的成果;第三。宗教信仰。”对于这样一个意义丰富的概念,将其简单地理解为“精神文明”或“人的学识”自然是浅显和不合适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 文化 生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