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慎子学黄老“无为”治道析论
1
作者 马腾 胡文琪 《中原文化研究》 2023年第5期37-45,共9页
黄老“无为”学旨既富于思辨哲理,亦于为政治国方略上简约易操。综观《道德经》等道家著作以及《黄帝四经》《太一生水》等出土黄老文献,可以分疏“无为”而治的多层含义:因循论、道势论、名分论、法度论、倚术论、君心论。《慎子》被... 黄老“无为”学旨既富于思辨哲理,亦于为政治国方略上简约易操。综观《道德经》等道家著作以及《黄帝四经》《太一生水》等出土黄老文献,可以分疏“无为”而治的多层含义:因循论、道势论、名分论、法度论、倚术论、君心论。《慎子》被奉为道法转关之学,结合传世逸文及简帛《慎子曰恭俭》,可见慎子“学黄老道德之术”而主法术势的学旨甚为显著,可以依循黄老“无为”分疏,对看似散佚的慎子学说予以印证重述。慎子的学说呈现出一套从“天道因则大”的因循之理、“龙蛇乘云雾”的道势之顺、“治国在定分”的名分之正、“任法而弗躬”的法度之制、“君仰成而已”的驭臣之术,最终归于“恭俭以立身”的清心之本。故而,慎子不只力倡君势,其学黄老“无为”而成为一种君主因循天道、正名任法倚术的治道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老学派 治道 慎子 无为
下载PDF
慎到的法理学说 被引量:2
2
作者 王晓毅 《东岳论丛》 2001年第6期110-113,共4页
慎到发展了彭蒙、田骈的学说 ,认为宇宙“大道”通过事物的具体规律“理”表现出来 ,人类之“理”是自私的人性 ,君主因循人性自私之“理”建立法律制度。这一法理学说 ,构成了慎到法律思想体系的核心 ,是其崇尚“名法”、反对“德治”... 慎到发展了彭蒙、田骈的学说 ,认为宇宙“大道”通过事物的具体规律“理”表现出来 ,人类之“理”是自私的人性 ,君主因循人性自私之“理”建立法律制度。这一法理学说 ,构成了慎到法律思想体系的核心 ,是其崇尚“名法”、反对“德治”的理论依据 ;展现了早期黄老学派“道生法”命题的基本思路 ,是“道”、“法”结合的逻辑枢纽 ,为该派进一步融合诸子百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慎到
下载PDF
论《慎子》的学术思想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廷勇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7年第5期86-91,共6页
传世的《守山阁丛书》本《慎子》是研究其学术思想的主要依据。它继承了“天道自然”的道家思想,对自然的天道规律人们应当认真遵循,并主张充分利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以“势”、“法”、“术”为主体的法家学术思想。认为“势”是统治... 传世的《守山阁丛书》本《慎子》是研究其学术思想的主要依据。它继承了“天道自然”的道家思想,对自然的天道规律人们应当认真遵循,并主张充分利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以“势”、“法”、“术”为主体的法家学术思想。认为“势”是统治者一刻不能离的,“势”的获得是有条件的,既表现出独断性,也具有能动性。“法”、“术”则是维护“势”的工具。阐述了立法的必要性,又提出了立法原则、具体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道
下载PDF
论慎到“权重位尊”的政治哲学思想
4
作者 潘志锋 《邯郸师专学报》 2003年第2期6-10,共5页
从慎到的“人莫不自为”的人性出发,阐述了其“权重位尊”的势论、“君逸乐而臣任劳”的术论和非圣贤等思想,揭示了慎到是从李悝、商鞅、申不害到韩非的承上启下的法家重要代表人物。
关键词 慎到 势论 术论
下载PDF
慎到——从黄老到法家转折性的关键人物 被引量:2
5
作者 潘俊杰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4年第3期129-132,共4页
法家和黄老道家的学术思想有很深的渊源关系。慎到把老子"道法自然"、"无为而治"、"小国寡民"以及道家争取民心而"有天下"等思想的继承和创新,作为其理论出发点。在此基础上,他总结了前期法家... 法家和黄老道家的学术思想有很深的渊源关系。慎到把老子"道法自然"、"无为而治"、"小国寡民"以及道家争取民心而"有天下"等思想的继承和创新,作为其理论出发点。在此基础上,他总结了前期法家的法理学说,系统地提出了权势论、法治论和君臣论等法理论,对后期法家理论走向成熟产生了重大影响。慎到是从黄老到法家重要的转折人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慎到 道家 法家
下载PDF
道、儒、法的初步融合——试论慎到的学术思想
6
作者 程远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12-16,共5页
慎到的学术思想是从春秋末、战国初的学说林立走向战国末期思想大融合的中间环节之一。其学说以“尊君”、“贵势”、“尚法”为主要内容。人之“自为好利”,是其理论的逻辑起点;社会的至治、至安是其理论的终极目标。与商、韩一派法家... 慎到的学术思想是从春秋末、战国初的学说林立走向战国末期思想大融合的中间环节之一。其学说以“尊君”、“贵势”、“尚法”为主要内容。人之“自为好利”,是其理论的逻辑起点;社会的至治、至安是其理论的终极目标。与商、韩一派法家不同是,慎到的思想具有浓厚的道家色彩,也吸收了儒家的一些思想,表现出道、儒、法的初步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家 儒学 法学 慎到 学术思想 “尊君” “贵势” “尚法”
下载PDF
慎到的“齐物论” 被引量:1
7
作者 周丰堇 《管子学刊》 2021年第1期34-42,共9页
"齐物论"是先秦诸子关注的一个普遍论题,慎到等人持有不同于庄子传世的"齐物"思想。《庄子·天下》评述了慎到的"齐物论",为理解慎到的思想提供了新视角。慎到"齐物论"的思想基础是"... "齐物论"是先秦诸子关注的一个普遍论题,慎到等人持有不同于庄子传世的"齐物"思想。《庄子·天下》评述了慎到的"齐物论",为理解慎到的思想提供了新视角。慎到"齐物论"的思想基础是"齐万物以为首",如果以君王为齐物主体,以"法"为齐物标准,以民情为齐物对象,以因循为处世态度,则可将道家的"齐物论"转换成法家的"齐民论"。慎到"齐物论"的思想实质就是法家"齐民治国"的政治理论,为法家治国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方法论。但由于慎到"齐物论"兼有"法"的主宰性和主体的无我无知等特征,其思想存在"身心分裂""尚法而无法""蔽于法而不知贤"和"有见于后无见于先"等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慎到 齐物 因循
下载PDF
从慎子的思想中看法家与道家法律思想的关联
8
作者 姚强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52-54,共3页
从慎子的思想中可以看出,法家真正继承于道家的只是"道"的理论,法家从道家的观点中认识到了客观规律的存在,并且比道家更进步的是,法家更积极地对社会规律,社会现状,人的心理进行分析,力图找到规律而利用它,而不是实行道家消... 从慎子的思想中可以看出,法家真正继承于道家的只是"道"的理论,法家从道家的观点中认识到了客观规律的存在,并且比道家更进步的是,法家更积极地对社会规律,社会现状,人的心理进行分析,力图找到规律而利用它,而不是实行道家消极的返古主义和法律虚无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慎子 法家 道家 法治思想
下载PDF
慎到法治思想简论
9
作者 高银秀 张志华 《晋阳学刊》 1988年第6期87-93,共7页
慎到生活在孟子、庄子之前,在三晋法家系统中,可能比李悝早;是法家思想的前驱人物。在慎到的思想中,有关法术势都有论述,实为后期商鞅、申不害、韩非的思想之源。慎到思想的特点是责势而不尚专断,尚法而不崇苛严,任术而不贵阴谋... 慎到生活在孟子、庄子之前,在三晋法家系统中,可能比李悝早;是法家思想的前驱人物。在慎到的思想中,有关法术势都有论述,实为后期商鞅、申不害、韩非的思想之源。慎到思想的特点是责势而不尚专断,尚法而不崇苛严,任术而不贵阴谋,整个思想显得庄重、深沉,对法的本质有比较明晰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慎到 法治思想 简论 法家思想 法的本质 孟子 庄子 三晋
下载PDF
慎子法治思想概述
10
作者 刘斌 《管子学刊》 1998年第1期28-32,共5页
慎子法治思想概述刘斌法家,按照历史常识解释,是战国时期的一个重要学派。《汉书·艺文志》:“诸子十家,其可观者九家而已,皆起于王道既微,诸侯力政,时君世主,好恶殊方。是以九家之说,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 慎子法治思想概述刘斌法家,按照历史常识解释,是战国时期的一个重要学派。《汉书·艺文志》:“诸子十家,其可观者九家而已,皆起于王道既微,诸侯力政,时君世主,好恶殊方。是以九家之说,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取合诸侯。”法家曾经作为一个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概述 慎到 《汉书·艺文志》 法治思想 郭沫若 子法 公义 《史记·秦始皇本纪》 《汉书》 齐文化
下载PDF
論楚竹書《慎子曰恭儉》“去囿”及相關問題
11
作者 林志鵬 《诸子学刊》 2010年第2期223-233,共11页
一、試論《慎子曰恭儉》'去囿'與宋鈃、慎到之關係上海博物館藏楚竹書《慎子曰恭儉》一篇中出現慎子論'去囿'之説,見於第一簡。原文説:慎子曰:'恭儉以立身,堅強以立志。忠(中)1陟(質)2以反亯(純)1,逆(去)友(囿)以載... 一、試論《慎子曰恭儉》'去囿'與宋鈃、慎到之關係上海博物館藏楚竹書《慎子曰恭儉》一篇中出現慎子論'去囿'之説,見於第一簡。原文説:慎子曰:'恭儉以立身,堅強以立志。忠(中)1陟(質)2以反亯(純)1,逆(去)友(囿)以載道,精(靖)2法以巽(順)勢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志 問題 上海 館藏 試論 博物
下载PDF
道法合流第一人慎到
12
《前进》 2020年第8期62-63,共2页
慎到,战国时期赵国邯郸人,因其年长学高,世人尊称为慎子。慎到的生卒年不详,因而说法也很多,有说公元前350年到公元前275年,还有说公元前390年到公元前315年。就其思想特质,可以说他既是道家思想的传承者,也是法家思想的开创者。他曾经... 慎到,战国时期赵国邯郸人,因其年长学高,世人尊称为慎子。慎到的生卒年不详,因而说法也很多,有说公元前350年到公元前275年,还有说公元前390年到公元前315年。就其思想特质,可以说他既是道家思想的传承者,也是法家思想的开创者。他曾经是"稷下学宫"的领袖学者,《史记》说他有"十二论",《汉书·艺文志》的法家类著录了《慎子》四十二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家思想 《慎子》 道家思想 慎到 慎子 思想特质 稷下学宫 战国时期
下载PDF
慎到“齐物”思想管窥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凯 《中国哲学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2-14,共3页
将《庄子·天下》篇与《慎子》残篇的相关资料相互参看,对于慎到的"齐物"思想,我们可以有如下的一种可能的理解:慎到基于万物"皆有所可,有所不可"的共性而"齐万物";同时又依循天道、人事相贯通的思路... 将《庄子·天下》篇与《慎子》残篇的相关资料相互参看,对于慎到的"齐物"思想,我们可以有如下的一种可能的理解:慎到基于万物"皆有所可,有所不可"的共性而"齐万物";同时又依循天道、人事相贯通的思路,认为在政治操作的层面上,统治者也应看到万民"各有所能"、"皆上之用",从而对万民一视同仁;这种"齐万民"的思想进一步落实到法治领域,又形成了慎到的以法治国、依法办事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慎到 齐物
原文传递
道法关系论——慎子法哲学思想探源 被引量:1
14
作者 高燕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219-222,共4页
在先秦诸子中,道家与法家的关系,历来为各史家所重视。本文主要从慎子文本入手,对慎子思想的学术源流、学术归属及慎子法哲学思想的基本框架进行探究,指出:慎子作为黄老道家的代表人物,将道家与法家思想全面而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是将道... 在先秦诸子中,道家与法家的关系,历来为各史家所重视。本文主要从慎子文本入手,对慎子思想的学术源流、学术归属及慎子法哲学思想的基本框架进行探究,指出:慎子作为黄老道家的代表人物,将道家与法家思想全面而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是将道家学说向法家理论发展,融合道法的关键性人物。援道入法、引法入道的本质是道法两派发展过程中的相互融合,其思想主题可以概括为"以道为本,以法为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援道入法 引法入道 慎子 法哲学思想
原文传递
论慎子学派对百家之学的整合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栋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5-32,共8页
战国中后期中国学术思想的发展呈现出交融趋同的态势,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又加之出身三晋、游学稷下的学术经历,促使慎子主动地吸收并融会诸家学说,以自成一派。通过分析慎子及其学派的作品,特别是上博简《慎子日恭俭》,可以看出慎子学... 战国中后期中国学术思想的发展呈现出交融趋同的态势,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又加之出身三晋、游学稷下的学术经历,促使慎子主动地吸收并融会诸家学说,以自成一派。通过分析慎子及其学派的作品,特别是上博简《慎子日恭俭》,可以看出慎子学派已经尝试对诸子百家思想进行整合,将法家、道家、儒家、黄老学派的主要基本理念融会贯通,优化为一个整体。其兼采百家的学术取向,是战国中后期学术思想发展的一个缩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慎子 慎子学派 诸子百家
原文传递
《慎子》校笺札记
16
作者 李廷勇 《古籍研究》 1997年第3期45-47,共3页
学者们认为,慎到是由道转法的关键性人物,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有特定地位。近校释《守山阁丛书》本《慎子》及其佚文,偶有所获,此特作札记数则,以就教于方家。1.走背跋■穷谷,野走十里,药也;走背辞药,则足废。(《威德》)按:据上下文意,两... 学者们认为,慎到是由道转法的关键性人物,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有特定地位。近校释《守山阁丛书》本《慎子》及其佚文,偶有所获,此特作札记数则,以就教于方家。1.走背跋■穷谷,野走十里,药也;走背辞药,则足废。(《威德》)按:据上下文意,两'走背'下当点断,为动补结构。'背'疑通'踣'。'背',《广韵》蒲昧切,'踣',《广韵》蒲北切,二字古音同部,又同为唇音。'背'之通'踣'犹如'背'之通'倍'。《说文·足部》:'踣,僵也。''走背'当指足已走得僵硬不活动,非药物之医治不能继续行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慎子 中国古代思想史 《广韵》 特定地位 动补结构 关键性人物 守山阁 威德 校释 二字
原文传递
战国中晚期法道两家对“忠”德的反思——以《慎子》《韩非子》《庄子》为核心
17
作者 郑博思 《中国哲学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4-40,共7页
“忠”是“臣德”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战国中晚期的一段时期内,以《慎子》《韩非子》《庄子》为代表,出现了较为集中的对于“忠”这一德目的反思现象。《慎子》一派从功利主义角度衡量作为“臣德”的“忠”所产生的政治效果,认为“忠”... “忠”是“臣德”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战国中晚期的一段时期内,以《慎子》《韩非子》《庄子》为代表,出现了较为集中的对于“忠”这一德目的反思现象。《慎子》一派从功利主义角度衡量作为“臣德”的“忠”所产生的政治效果,认为“忠”作为臣下的德行,不能必然地造成理想的政治效果,这种理想政治需要借助于某种制度而由君臣共同完成。《韩非子》从君主利益角度出发,在“趋利避害”的人性的基础上,通过“刑”“德”两种手段对臣加以操纵利用,以此根本取代“忠”德的作用。《庄子》对于“忠”德的论述基于个体论的视角,它批判对“忠”德的造作和利用,试图使“忠”德回归为人天然的情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忠臣 臣德 慎到 韩非 庄子
原文传递
不齐之齐——慎到与庄子齐物思想比较研究
18
作者 商晓辉 《华夏文化论坛》 CSSCI 2017年第2期77-84,共8页
老子道论之中'道'所具有的'道通为一'的特征为慎到和庄子所共同继承。但其道论所具有的政治功利性的一面被慎到'齐物'思想所发展。引入了'法'的概念,作为齐同万物的标准和尺度。其道论所具有的对自由... 老子道论之中'道'所具有的'道通为一'的特征为慎到和庄子所共同继承。但其道论所具有的政治功利性的一面被慎到'齐物'思想所发展。引入了'法'的概念,作为齐同万物的标准和尺度。其道论所具有的对自由的向往和追求的一面被庄子'齐物'思想所发展。理解为从内心入手,摒弃成见之心的遮蔽。以求获得对生命和'道'的体悟。黄老和庄子的'齐物'思想从不同维度继承发展了老子的道论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慎到 庄子 齐物 弃知去己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