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易》之微言,莫要于‘艮止’”——黄绾“艮止”易学研究
1
作者 张韶宇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6-41,共6页
黄绾一生为学三变,早年宗承程朱,后归王学,晚年自揭"艮止"之学。在易学上,黄绾以"圣人之学、忧患之枢"释《易》,认为"《易》之微言,莫要于‘艮止’",目"艮止"为"体用俱全"之"... 黄绾一生为学三变,早年宗承程朱,后归王学,晚年自揭"艮止"之学。在易学上,黄绾以"圣人之学、忧患之枢"释《易》,认为"《易》之微言,莫要于‘艮止’",目"艮止"为"体用俱全"之"存心之法",以"艮止"为"圣门开示切要之诀"的"圣圣相承"之道统本旨,终则以"收拾精神、归缩在腔子内"为"艮止"之修养工夫。其为学注重"经理世务",反对陷入"空疏支离"的宋明诸儒及王学末流,成为王学中具有自觉和批判精神的"异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绾 艮止 心体 道统
下载PDF
黄绾礼学思想简述
2
作者 张宏敏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4期22-24,共3页
作为明代中后期重要思想家的黄绾,既是一位阳明学者,也是一位经学家。在青年、中年、晚年时期,黄绾分别撰有一种礼学著作,即:《礼经》《庙制考议》和《礼经原古》。通过对上述三种经学著作进行考论,简要梳理黄绾的礼学主张及其对嘉靖朝&... 作为明代中后期重要思想家的黄绾,既是一位阳明学者,也是一位经学家。在青年、中年、晚年时期,黄绾分别撰有一种礼学著作,即:《礼经》《庙制考议》和《礼经原古》。通过对上述三种经学著作进行考论,简要梳理黄绾的礼学主张及其对嘉靖朝"大礼议"事件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绾 礼学 《礼经原古》
下载PDF
黄绾美学的三重向度及其时代意识与价值
3
作者 陆永胜 刘小伟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7-73,共7页
作为阳明弟子的黄绾众所周知,然其心学美学思想研究甚少。黄绾的美学思想建基于"艮止执中"的心体论,具体呈现三重向度:人格美学、实学美学和"大和"之美,并表现出情理圆融、求实致用和美善合一的思想特色,在中国美... 作为阳明弟子的黄绾众所周知,然其心学美学思想研究甚少。黄绾的美学思想建基于"艮止执中"的心体论,具体呈现三重向度:人格美学、实学美学和"大和"之美,并表现出情理圆融、求实致用和美善合一的思想特色,在中国美学思想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在中晚明心学美学中具有代表性。黄绾的美学思想是在对理学末流以理抑情和阳明后学重情轻理的批判与纠偏中建构起来的,并和当时的政治、学术思想密切相连,体现出鲜明的时代意识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绾 艮止执中 人格美 实学美学 大和美 情理圆融
下载PDF
论“甘泉四句”——湛甘泉对王阳明“四句教”的改造 被引量:3
4
作者 吴祖松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5-83,共9页
湛甘泉多次对王阳明"四句教"及相关内容予以回应并作出了系统性改写。湛甘泉、王阳明虽然都肯定了心体的无滞性,但甘泉更坚持心体的实有性、至善性和持续发用性,对"四句教"容易引起本体虚空化、价值虚无化及流入佛... 湛甘泉多次对王阳明"四句教"及相关内容予以回应并作出了系统性改写。湛甘泉、王阳明虽然都肯定了心体的无滞性,但甘泉更坚持心体的实有性、至善性和持续发用性,对"四句教"容易引起本体虚空化、价值虚无化及流入佛老等风险有高度警觉。甘泉的改写避免了对首句的误读及歧义的发生,维护了儒家的立场,但对人向上一机的激励和诱导作用弱化了。阳明着重从理上讲"知善知恶"是良知的性能,而甘泉强调良知本有不代表良知现成,良知的自然发用在现实层面不一定能充分实现,必须要有"达"的工夫,"知善知恶"一路扩充就是"达"也就是"致",所以他合讲后两句,替阳明补上了"致良知"的宗旨,彰显了本体与工夫合一之义。另外,他反对阳明释"格物"为"正念头",认为"格物"是一切工夫,落实于意心身家国天下,并非"为善去恶"所能涵盖,而第三句"心之神"的提出指明了道德实践的依据和动力,建立起与前两句的内在联系。甘泉改写后的四句构成了一个义理浑沦的理论体系,可称为"甘泉四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湛甘泉 王阳明 四句教 无善无恶 格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