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再论"利维坦"的诞生及其秘密——基于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哲学的阐释
1
作者 王鸿宇 《晋阳学刊》 2023年第3期66-74,共9页
在近代欧洲,市场经济的发展使整合分裂的社会秩序的现代政治国家得以构建,成为社会历史实践之强劲趋向.经过以英国工业革命为代表的"经济革命"以及以法国大革命为代表的"政治革命",新兴的资产阶级最终确立了其在经... 在近代欧洲,市场经济的发展使整合分裂的社会秩序的现代政治国家得以构建,成为社会历史实践之强劲趋向.经过以英国工业革命为代表的"经济革命"以及以法国大革命为代表的"政治革命",新兴的资产阶级最终确立了其在经济与政治之权力经纬上的统治地位,构建了资产阶级现代代议制国家.霍布斯将其称之为"利维坦",但其本质实际上只是"管理资产阶级共同事务的委员会".基于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哲学对这一历史时期进行考察与阐释,不仅可以辩证地分析资产阶级在现代政治国家建构历史过程中的革命作用,进而还可以唯物地指出背后的真实动因及其阶级秘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维坦 市民社会 双元革命 现代代议制国家
下载PDF
创造性阐释: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的跨语际实践——以瞿秋白的《社会哲学概论》和《现代社会学》为例 被引量:13
2
作者 路宽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8-49,共12页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译介过程体现为一种跨语际的传播实践,其基于翻译者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与想象。本文关注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者在这一过程中的行为,将之归纳为"创造性阐释"。以瞿秋白为例,《社会哲学概论》和《现代社会学...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译介过程体现为一种跨语际的传播实践,其基于翻译者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与想象。本文关注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者在这一过程中的行为,将之归纳为"创造性阐释"。以瞿秋白为例,《社会哲学概论》和《现代社会学》并非瞿秋白的原创,而是转译性作品,经过选择性转译、创造性加工、技术性规避、专业性注释等跨语际的再造实践,最终实现马克思主义和中国文化在内容和形式上的紧密结合,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大众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跨语际实践 瞿秋白 《社会哲学概论》 《现代社会学》
下载PDF
苏联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经验与教训 被引量:2
3
作者 杨谦 李萍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92-195,共4页
作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在翻译出版经典著作、设置政治理论课程、编撰教科书、展开学术论战等实践活动中有力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积累了十分宝贵的经验,如主导作用和主体作用相结合、外在灌输和内在认同相结... 作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在翻译出版经典著作、设置政治理论课程、编撰教科书、展开学术论战等实践活动中有力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积累了十分宝贵的经验,如主导作用和主体作用相结合、外在灌输和内在认同相结合、理论教育和大众宣传相结合、理论创新和实践转化相结合等,但同时也存在着行政干预过强、允许个人崇拜、忽视传统文化、教条主义盛行的教训。借鉴其经验与教训,对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普及大有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联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灌输论 经验 教训
下载PDF
马克思实践理性批判的理论旨趣及其现实意义探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志顺 王红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12,共4页
传统理性观把理性局限于认识论和科学技术活动当中。20世纪以来,人们对这种理性观进行了反思和批判,开始了理性文化重建的历程。理性是一个总体,是使人成为可能的存在方式,它包括属于人的一切生命活动;它应当是一种合理性、合情合理性... 传统理性观把理性局限于认识论和科学技术活动当中。20世纪以来,人们对这种理性观进行了反思和批判,开始了理性文化重建的历程。理性是一个总体,是使人成为可能的存在方式,它包括属于人的一切生命活动;它应当是一种合理性、合情合理性和合人性,而不是像近代理性观那样仅仅理解为知性理性和技术理性。马克思实践哲学对资本主义制度、近代主体形而上学以及技术异化的批判为我们重新理解理性的价值和建设和谐理性文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性文化 马克思实践理性 和谐理性
下载PDF
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总和的再理解 被引量:6
5
作者 侯铁桥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91-94,共4页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总和的论断 ,是对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个人社会本质异化状态的概括 ,是对资本主义社会关系体系异化性质之批判 ,并不是从人与万物相区别。
关键词 人的本质 社会关系
下载PDF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面临的挑战 被引量:1
6
作者 周茜 佟明燕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3期90-93,共4页
当前,我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得到了民众的广泛认可,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进一步加快,我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仍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既有来自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话语霸权"和"非意识形态化"的挤压,也... 当前,我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得到了民众的广泛认可,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进一步加快,我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仍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既有来自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话语霸权"和"非意识形态化"的挤压,也有市场经济、网络技术发展负面效应所造成的民众思想的复杂化,更有多样化社会思潮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冲击。因此,为进一步确保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在我国的主导地位,有必要对这些挑战展开分析和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意识形态 话语权 挑战
下载PDF
苏联马克思学的遗产——中国视角 被引量:2
7
作者 鲁克俭 李靖新弘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23,共23页
苏联马克思学具有极高的理论价值,深刻地影响和塑造了西方学界的马克思研究,但其原创性解读却位于中国学者的视域之外。20世纪20年代,苏联马克思学家率先从哲学角度解读《资本论》,开启了《资本论》哲学研究这一新领域。西方学界20世纪5... 苏联马克思学具有极高的理论价值,深刻地影响和塑造了西方学界的马克思研究,但其原创性解读却位于中国学者的视域之外。20世纪20年代,苏联马克思学家率先从哲学角度解读《资本论》,开启了《资本论》哲学研究这一新领域。西方学界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资本论》研究与苏联马克思学之间具有非常紧密的联系。鲁宾、帕舒卡尼斯、伊里因科夫等人的研究成果先后影响了日本的宇野学派、法国的阿尔都塞学派、西德的“新马克思阅读”以及英语世界的“新辩证法学派”。类似于《资本论》哲学研究,苏联马克思主义法学家帕舒卡尼斯、马克思主义心理学家维果茨基、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伊里因科夫基于马克思相关文本对唯物史观所作的新解读,既有别于苏联马哲教科书的正统,又没有投向形形色色西方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其人道主义思潮)的怀抱,是真正的“回到马克思”。苏联马克思学是苏联学者留给中国学者的宝贵遗产,能为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注入新的活力,助推近年来中国学界如火如荼的《资本论》哲学研究,并且启发中国学者对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展开区别于苏联马哲教科书、西方马克思主义和西方马克思学的新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联马克思学 《资本论》哲学研究 唯物史观
下载PDF
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的人生观及其社会功能 被引量:3
8
作者 潘宇鹏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4期6-11,共6页
传统教科书以物质世界观为基础,从单纯的客体性原则出发理解人生问题,构建了一种"物本主义"的人生观。这种人生观极大地束缚了人的能动性、创造性的发挥,构成了我国现代化事业的观念障碍。要超越传统教科书人生观的局限,合理... 传统教科书以物质世界观为基础,从单纯的客体性原则出发理解人生问题,构建了一种"物本主义"的人生观。这种人生观极大地束缚了人的能动性、创造性的发挥,构成了我国现代化事业的观念障碍。要超越传统教科书人生观的局限,合理说明人生观相关问题,就必须立足于实践的内在本性和规律,扬弃旧哲学客体性原则与主体性原则的抽象对立,以人的实践活动为中介把物的尺度与人的尺度、客观规律与主观目的统一起来,在人的社会存在的历史性展开中去寻求人类生命的意义。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人生观问题上实现的根本变革,也是其社会意义的根本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本主义 实践思维方式 实践人生观 社会功能
下载PDF
评拉克劳和墨菲的社会主义策略 被引量:2
9
作者 曾枝盛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04年第6期23-27,共5页
著名的“后马克思主义者”拉克劳和墨菲在自己的著作中提出“霸权”和“社会主义的策略”,这种社会主义策略是在总结20世纪社会主义运动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其主要内容包括对社会主义的规划、提出“新霸权”理论、改变民主革命的主体、... 著名的“后马克思主义者”拉克劳和墨菲在自己的著作中提出“霸权”和“社会主义的策略”,这种社会主义策略是在总结20世纪社会主义运动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其主要内容包括对社会主义的规划、提出“新霸权”理论、改变民主革命的主体、提出激进与多元民主。这种策略是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策略相违背的,因而是属于右倾机会主义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霸权 多元的激进民主 社会主义
下载PDF
奥伊泽尔曼与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反思 被引量:1
10
作者 林艳梅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0-25,共6页
2003年和2005年,俄罗斯著名学者奥伊泽尔曼教授先后推出两部姊妹篇著作《马克思主义与乌托邦主义》以及《为修正主义正名》,从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反思视角,对前苏联解体的原因,进行了深刻的省察和自我批判,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包含有... 2003年和2005年,俄罗斯著名学者奥伊泽尔曼教授先后推出两部姊妹篇著作《马克思主义与乌托邦主义》以及《为修正主义正名》,从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反思视角,对前苏联解体的原因,进行了深刻的省察和自我批判,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包含有乌托邦主义的因素",以及"还伯恩施坦修正主义以历史公正"的重要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意识形态 乌托邦主义 教条主义 修正主义
下载PDF
人的全面发展与“新人”培养——弗罗洛夫全方位综合研究人的“新人”理论 被引量:1
11
作者 岳丽艳 《山东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37-139,共3页
弗罗洛夫是苏联后期最为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终生信仰共产主义。他以马克思主义原理和方法论为基础,创立了对人进行全方位综合研究的人研究理论,并矢志建立人的统一科学。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研究的终极目标,通过“新人培养”迈向共产... 弗罗洛夫是苏联后期最为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终生信仰共产主义。他以马克思主义原理和方法论为基础,创立了对人进行全方位综合研究的人研究理论,并矢志建立人的统一科学。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研究的终极目标,通过“新人培养”迈向共产主义。“新人”理论的提出,丰富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的全面发展 新人 新人培养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下载PDF
论列维-斯特劳斯与马克思的理论联系 被引量:1
12
作者 蓝国桥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8-52,共5页
列维 -斯特劳斯是现代人文学科中影响重大而深远的理论家 ,他与马克思的关系是众所周知并且是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从整体上看 ,他与马克思的关系至少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他对马克思自我意识的消化与认同 。
关键词 人类学 结构 列维-斯特劳斯 马克思
下载PDF
党内民主:实现党的团结统一的重要途径与方法——列宁早期党内民主思想初探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东明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期61-65,99,共6页
列宁早期把发展党内民主作为实现党的团结统一的重要途径与方法。他认为实现党的团结统一首先是要在自由批评与讨论的基础上实现党在思想上的统一;高度重视党的代表大会对缩小党内意见分歧,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的重要作用;在少数服从多数... 列宁早期把发展党内民主作为实现党的团结统一的重要途径与方法。他认为实现党的团结统一首先是要在自由批评与讨论的基础上实现党在思想上的统一;高度重视党的代表大会对缩小党内意见分歧,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的重要作用;在少数服从多数的基础上保障少数,促进党的团结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宁早期 党内民主 党的团结统一
下载PDF
前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史研究中的三大难题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慰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4期81-86,共6页
前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史(以下简称为马哲形成史)研究预设了马克思主义哲学革命的性质,遮蔽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的动力,片面规定了马哲形成史研究的意义,这三个方面统一于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原理体系真理性的维护。前苏联马哲形... 前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史(以下简称为马哲形成史)研究预设了马克思主义哲学革命的性质,遮蔽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的动力,片面规定了马哲形成史研究的意义,这三个方面统一于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原理体系真理性的维护。前苏联马哲形成史研究虽然在20世纪50至80年代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囿于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僵化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革命的性质、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的动力以及马哲形成史研究的意义问题始终没有明确地呈现出来。这不仅影响了前苏联马哲形成史研究学术水平的提升,更妨碍了马哲形成史研究理论与实践价值的彰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哲形成史 前苏联 研究意义
下载PDF
科西克的实在概念及其批判效应——从海德格尔出发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宝文 《学术交流》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8-22,共5页
科西克的《具体的辩证法》研究的实质问题是实在,而不是具体总体的辩证法。科西克借助于海德格尔的存在论思想,转换了实在概念的问题式,赋予实在概念以生存论维度,扩展了实在概念的时间性视野,形成了一种独具特色的东欧新马克思主义实在... 科西克的《具体的辩证法》研究的实质问题是实在,而不是具体总体的辩证法。科西克借助于海德格尔的存在论思想,转换了实在概念的问题式,赋予实在概念以生存论维度,扩展了实在概念的时间性视野,形成了一种独具特色的东欧新马克思主义实在观,为我们理解马克思主义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引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西克 海德格尔 实在
下载PDF
普列汉诺夫和列宁对俄国资本主义道路论证方式之比较 被引量:1
16
作者 徐芹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2期65-70,88,共7页
针对俄国民粹派的"非资本主义道路"理论,普列汉诺夫和列宁先后给予马克思主义的批判,论证了俄国资本主义道路的必然性。普列汉诺夫在与西欧资本主义社会的比较中,通过例举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事实论证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历... 针对俄国民粹派的"非资本主义道路"理论,普列汉诺夫和列宁先后给予马克思主义的批判,论证了俄国资本主义道路的必然性。普列汉诺夫在与西欧资本主义社会的比较中,通过例举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事实论证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必然性,有力批判了民粹主义;列宁则从具体研究俄国资本主义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及其特点出发,揭示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必然性和历史进步性,从而彻底粉碎了民粹主义的理论基础。列宁认为,俄国资本主义有不同于西欧资本主义的特殊性,只有具体分析,才能说明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可能性和必然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宁 普列汉诺夫 俄国民粹主义 俄国资本主义 批判
下载PDF
意识形态批判向度的转换 被引量:1
17
作者 牛小侠 刘丽红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2期22-24,共3页
"意识形态"是法国启蒙运动者特拉西为了摆脱宗教和形而上学的偏见而提出的观念学的概念,它在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批判中获得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其批判向度由对理论形态的唯心主义的意识形态的批判转向了对资本主义社会政... "意识形态"是法国启蒙运动者特拉西为了摆脱宗教和形而上学的偏见而提出的观念学的概念,它在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批判中获得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其批判向度由对理论形态的唯心主义的意识形态的批判转向了对资本主义社会政治经济学的意识形态的批判。马克思之后对意识形态的批判向度主要侧重科学技术的意识形态批判和文化意识形态的批判,甚至认为意识形态已终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形态 批判向度 政治经济学 科学技术 文本解构 终结
下载PDF
论马克思主义何以能够引领社会思潮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刚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2年第2期9-13,共5页
社会思潮是社会存在的反映。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引领社会思潮,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具有一般的正确性。这种一般的正确性取决于三个方面的要求,即马克思主义内在的学科属性、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功能要求。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社会思潮 引领
下载PDF
波普尔证伪主义理论反思——基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视角 被引量:1
19
作者 艾战胜 《湘南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1-4,共4页
波普尔的证伪理论堪称是波普尔科学哲学思想的基石,在科学哲学界具有极大的影响。他提倡以怀疑、批判和不断创新的科学精神对待科学研究和科学理论,鼓励人们敢于向权威挑战,使科学处于不断创新的动态之中,不断地向前发展,为科学方法论... 波普尔的证伪理论堪称是波普尔科学哲学思想的基石,在科学哲学界具有极大的影响。他提倡以怀疑、批判和不断创新的科学精神对待科学研究和科学理论,鼓励人们敢于向权威挑战,使科学处于不断创新的动态之中,不断地向前发展,为科学方法论增添了新的内容。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视角来看,这一理论既有它的积极意义,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不合理的认识论因素,即过分强调证伪而抹煞证实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波普尔 证伪
下载PDF
提高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认识 被引量:1
20
作者 赵正全 《青海师专学报》 2007年第6期9-11,共3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而不是唯一科学的世界观,如果我们违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义和性质,无视其他哲学的优秀成果和当代实践的新发展,势必造成哲学的自我封闭,而不利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和发展。
关键词 哲学 提高 认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