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的马克思主义符号学美学
1
作者 匡存玖 《河池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88-96,共9页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的学者们将形式逻辑、结构主义和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引入马克思主义美学,建构了“戏剧辩证法”“唯物主义解释符号学”“艺术辩证典型论”“艺术系统功能模型论”“幻象的现实主义”“艺术结构功能美学”等系列...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的学者们将形式逻辑、结构主义和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引入马克思主义美学,建构了“戏剧辩证法”“唯物主义解释符号学”“艺术辩证典型论”“艺术系统功能模型论”“幻象的现实主义”“艺术结构功能美学”等系列创新性命题,开创了全新的马克思主义符号学美学思想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马克思主义 符号学美学
下载PDF
《德意志意识形态》价值哲学思想探微
2
作者 刘新刚 《安徽教育学院学报》 2006年第5期4-8,共5页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中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著作,蕴涵着丰富的价值哲学理论。价值本质论、价值评价论等哲学价值论思想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都有所研究。对《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价值论思想的发掘,对于当代中国价值...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中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著作,蕴涵着丰富的价值哲学理论。价值本质论、价值评价论等哲学价值论思想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都有所研究。对《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价值论思想的发掘,对于当代中国价值论的研究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意志意识形态》 价值本质论 价值评价论 异化 自由
下载PDF
论《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国家观及其当代意义 被引量:1
3
作者 金家新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 2018年第3期1-6,共6页
国家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恩格斯的国家观集中体现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对黑格尔、费尔巴哈、青年黑格尔派以及"真正社会主义"的批判,系统地提出了马克思主... 国家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恩格斯的国家观集中体现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对黑格尔、费尔巴哈、青年黑格尔派以及"真正社会主义"的批判,系统地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国家观。论证了社会历史的生成基础和发展动力,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是私有制下最高级的国家制度,指出了资本主义终将被共产主义所取代的历史必然性。不断完善国家的公共职能与治理能力,是资本主义国家不断追求的目标。马克思主义国家观,对于推进社会主义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意志意识形态 国家观 历史唯物主义 中国梦 国家治理
下载PDF
卡尔·马克思自由发展理念的内涵及当代价值
4
作者 卢雯 吕书楠 《沈阳教育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64-66,共3页
研究了卡尔.马克思自由发展理念,认为马克思倡导的是发展应关注人的自由度——能力的拓展,而科学发展观对发展的价值核心进行了新定位,形成了新的发展理念,提出了维系发展的新意蕴,是对卡尔.马克思自由发展理念的继承和发展。在重新审... 研究了卡尔.马克思自由发展理念,认为马克思倡导的是发展应关注人的自由度——能力的拓展,而科学发展观对发展的价值核心进行了新定位,形成了新的发展理念,提出了维系发展的新意蕴,是对卡尔.马克思自由发展理念的继承和发展。在重新审视卡尔.马克思自由发展理念的基础上,提出卡尔.马克思自由发展理念将对人们认识科学与价值、科学发展与公平正义的关系问题及科学评价发展的问题带来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尔.马克思自由发展理念 内涵与价值 科学发展观 继承与发展
下载PDF
中西方协商民主∶耦合性与差异性研究
5
作者 齐高龙 《陕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8年第4期10-12,共3页
新时代背景下对中西方协商民主观进行系统性梳理与诠释其二者内在关联与区别。一方面,有利于丰富我国的民主形式,健全完善民主制度。另一方面,进而促进形成广泛多层制度化协商民主体系,从而为新时代中国特色主义协商民主思想的发展与完... 新时代背景下对中西方协商民主观进行系统性梳理与诠释其二者内在关联与区别。一方面,有利于丰富我国的民主形式,健全完善民主制度。另一方面,进而促进形成广泛多层制度化协商民主体系,从而为新时代中国特色主义协商民主思想的发展与完善以及实现"两个一百年"和"中国梦"注入强大的动力与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商民主 中西方 选举民主 基层协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下载PDF
人性主义者王石
6
作者 朱书玉 《董事会》 2009年第10期108-108,共1页
房地产市场的多年绝尘狂飙,早已经把银两有限的一般民众远远地抛在了后面,让苦求一室以庇其身而不得的人们心生怨恨。更由于坚信房地产业内种种黑幕的存在,在一般人眼里,房地产就是一只面目狰狞的怪兽,贪婪而无情地吞噬了无数家庭... 房地产市场的多年绝尘狂飙,早已经把银两有限的一般民众远远地抛在了后面,让苦求一室以庇其身而不得的人们心生怨恨。更由于坚信房地产业内种种黑幕的存在,在一般人眼里,房地产就是一只面目狰狞的怪兽,贪婪而无情地吞噬了无数家庭美好的生活憧憬,让无数的人对城市,对未来心生恐惧。房地产业及其从业的高管们就成了邪恶产业及其代言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性主义 房地产市场 王石 房地产业 代言人 憧憬 城市 高管
下载PDF
奥伊则尔曼及其反思的马克思主义学派 被引量:1
7
作者 张静 《哲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7-31,共5页
前苏联解体,马克思主义在国家意识形态中的主导地位不复存在,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自身主体内容的苏联哲学也出现了根本变化。但是,苏联哲学的终结并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终结。前苏联的解体也许为正确理解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带来了... 前苏联解体,马克思主义在国家意识形态中的主导地位不复存在,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自身主体内容的苏联哲学也出现了根本变化。但是,苏联哲学的终结并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终结。前苏联的解体也许为正确理解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带来了契机。当代俄罗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中,出现了一些值得重视的动向,尤其是反思的马克思主义学派的形成和发展,对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俄罗斯的现状和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 奥伊则尔曼 学派 反思 前苏联解体 国家意识形态 苏联哲学 俄罗斯
原文传递
资本逻辑视域中的“速度”概念——对罗萨“社会加速批判理论”的考察 被引量:35
8
作者 孙亮 《哲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6-22,共7页
"加速批判"是社会批判理论的新方向。在哈特默特·罗萨看来,加速社会的内涵体现在技术加速、社会自身层面的加速以及生活节奏的加速三个方面。其动力因素是资本、文化、社会结构,而内在机制则是三者的"平行推动"... "加速批判"是社会批判理论的新方向。在哈特默特·罗萨看来,加速社会的内涵体现在技术加速、社会自身层面的加速以及生活节奏的加速三个方面。其动力因素是资本、文化、社会结构,而内在机制则是三者的"平行推动"。加速社会导致五种异化:"空间关系的异化"、"物的异化"、"人们行动的异化"、"时间的异化"以及"自我与他者关系的异化"。最终罗萨以"共振"作为异化的解决方案。对此,我们则将"加速"置于资本逻辑语境下考察其理论限度,主张从"共振"走向"变革生产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逻辑 速度 罗萨 社会批判
原文传递
霍耐特规范性承认理论的局限 被引量:2
9
作者 卫斯洁 《世界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9-25,共7页
霍耐特的规范性承认理论以"为承认而斗争"为核心,对他来说,规范性的产生与发展的动力是主体的规范性态度。而黑格尔的承认理论关心的不是主体的心理学意义上的规范性态度,而是实践中在制度层面上所达成的承认关系,这种意义上... 霍耐特的规范性承认理论以"为承认而斗争"为核心,对他来说,规范性的产生与发展的动力是主体的规范性态度。而黑格尔的承认理论关心的不是主体的心理学意义上的规范性态度,而是实践中在制度层面上所达成的承认关系,这种意义上的承认关系是行为能力的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承认 规范性 理性 斗争
原文传递
客观经验之源——反个体主义知觉观评析
10
作者 蔡海锋 《哲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72-79,共8页
传统的哲学立场通常默认,知觉的客观性源于其经验材料之外的概念、语言、推理等认知能力在个体可获知的层面所实现的理性表征过程。美国哲学家泰勒·伯吉对此提出质疑,他认为知觉系统本身能够获得客观性,这源于个体与环境之间建立... 传统的哲学立场通常默认,知觉的客观性源于其经验材料之外的概念、语言、推理等认知能力在个体可获知的层面所实现的理性表征过程。美国哲学家泰勒·伯吉对此提出质疑,他认为知觉系统本身能够获得客观性,这源于个体与环境之间建立的系统性的相互作用与联系,进而提出反个体主义知觉观。伯吉将知觉恒常性视为实现最基础的客观表征的标志,并用反个体主义阐释知觉系统如何解决近端刺激对于刺激来源的不充分决定性问题。尽管反个体主义知觉观面临着有待进一步探讨与解决的问题,但亦不失为知觉哲学与知识论研究中值得重视的一条新进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觉 客观性 个体表征主义 反个体主义
原文传递
市民社会的深度伦理化——黑格尔论教育、等级和同业公会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心舟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82-88,共7页
在黑格尔看来,市民社会并不仅限于一个生产、交换和消费的"需要的体系",它还有更为深刻和广泛的伦理性。首先我将说明,黑格尔指出了,教育应当是属于市民社会的功能。教育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关于技能和知识的;另一方... 在黑格尔看来,市民社会并不仅限于一个生产、交换和消费的"需要的体系",它还有更为深刻和广泛的伦理性。首先我将说明,黑格尔指出了,教育应当是属于市民社会的功能。教育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关于技能和知识的;另一方面则可理解为广义的"公民教育",也就是说,它所关注的是对人的社会化,致力于将单独的个人和实体性的精神联系在一起。其次,等级和同业公会具有伦理性的意义,也就是说,它使人们从任性的自由中摆脱出来,将自己具体化为某一种职业,从而在世界中和在与他人的关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最后,同业公会是一种基于职业的自发的共同体,因此它的成员一般来说有着同样的利益。同业公会的代表可以进入议会当中,为自己这一行业说话。于是,《精神现象学》中个人作为一个个单子,在面对权力时的分裂和无力的问题就能够得到有效的解决,同业公会为市民社会中个人生活的"私人性"重新提供了政治参与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 等级 同业公会 伦理
原文传递
现实的消失和人类的未来——鲍德里亚和维希留的激进技术批判哲学 被引量:2
12
作者 卓承芳 《哲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8-33,共6页
在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技术尤其是当代新技术问题受到很多学者的关注。鲍德里亚、维希留认为,新技术把人类投入到更加强烈甚至彻底的偶然性和随机性境遇中,使得我们对现实的理解发生了变化,"超现实性"和现实的"消... 在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技术尤其是当代新技术问题受到很多学者的关注。鲍德里亚、维希留认为,新技术把人类投入到更加强烈甚至彻底的偶然性和随机性境遇中,使得我们对现实的理解发生了变化,"超现实性"和现实的"消失"构成现实之特点。在这一条件下,由于目标的流失和作为主体的人被技术"殖民",由启蒙规划所代表的解放政治不再可能,人类处在一种后解放时代之"消失的美学"之中。可以说,鲍德里亚和维希留揭示了当代技术引发的文明困境,但我们必须从技术与资本主义关系这个基本问题入手,重新探讨解放议程。这应该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生长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 鲍德里亚 维希留 现实
原文传递
生命政治化与生产社会化——论生命政治的实践逻辑转向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爱龙 《哲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6-33,共8页
无论是福柯-阿甘本的作为权力生产的生命政治,还是奈格里的作为主体生产的生命政治,两者的共性就在于脱离了具体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忽视了“生命政治化”这一历史进程的“文明面”,将作为现代治理术的生命政治窄化为一种主观批判的哲... 无论是福柯-阿甘本的作为权力生产的生命政治,还是奈格里的作为主体生产的生命政治,两者的共性就在于脱离了具体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忽视了“生命政治化”这一历史进程的“文明面”,将作为现代治理术的生命政治窄化为一种主观批判的哲学话语,最终陷入康德式的二元论困境。这就意味着,当代生命政治必须实现一种实践逻辑转向,从一种主观批判的哲学话语转向一种客观建构的历史话语。在实践逻辑的意义上,生命政治化的基本线索在于劳动作为“类活动”的本质确证,基本旨趣在于将最原始的生命存在建构为最崇高的生命形式,将一向作为政治之否定环节的自然生命扬弃为政治的肯定环节。这样,不同于两极对立的权力生产和主体生产,生命政治生产超越资本增殖逻辑的束缚,充分展现出其所具有的社会化特质,其“合理形态”表现为物质生产、需要生产以及身体生产的有机统一。只有在社会化的生命政治生产中,“类生命”才会得到积极的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政治 生命政治化 实践逻辑 生产社会化 “合理形态”
原文传递
对话与批判:马克思主义意识理论与当代心灵哲学
14
作者 吴胜锋 《哲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7-33,共7页
在当代意识理论中,约翰·塞尔的心灵理论具有典型性。他的生物自然主义理论既坚持了当代心灵哲学中科学自然主义的基本纲领,又表现出企图保留意识的主观特性、因果作用等传统精神哲学内容的折衷论倾向。同约翰·塞尔的心灵理论... 在当代意识理论中,约翰·塞尔的心灵理论具有典型性。他的生物自然主义理论既坚持了当代心灵哲学中科学自然主义的基本纲领,又表现出企图保留意识的主观特性、因果作用等传统精神哲学内容的折衷论倾向。同约翰·塞尔的心灵理论相比,马克思意识理论与约翰·塞尔在唯物主义哲学立场、实践与实证的哲学精神以及意识主观性和因果作用等方面有一定联系与共性,但在诸如哲学座架、方法论、人文主义精神等深层次的理论范式、研究路径方面又存在着根本的区别。借助马克思主义意识理论与约翰·塞尔心灵理论的比较研究,既能为当代心灵哲学克服唯技术论、片面强调语言分析等偏颇指明路径,也能为马克思主义意识理论在当代科学技术背景下不断与时俱进、丰富理论内容和发展理论体系发挥积极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意识 心灵哲学 约翰·塞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