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技术批判到社会批判的转向——马尔库塞的资本主义制度生态学批判 被引量:5
1
作者 王晓方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56-161,共6页
马尔库塞认为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态环境危机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以及人对自然的统治构成了人对人的统治的观点,表征了法兰克福学派与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之间的源脉关系。同时,马尔库塞以批判科学技术的极权主义为切入点和着力点,从技术批判... 马尔库塞认为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态环境危机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以及人对自然的统治构成了人对人的统治的观点,表征了法兰克福学派与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之间的源脉关系。同时,马尔库塞以批判科学技术的极权主义为切入点和着力点,从技术批判转向社会批判,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但是,他对技术理性、科学理性同价值理性、艺术理性相统一的理想的描述,由于缺乏基于人的主体性的实践过程,从而具有明显的乌托邦色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尔库塞 技术批判 社会批判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
下载PDF
胡克:马克思主义还是实用主义 被引量:4
2
作者 陈亚军 《广东社会科学》 2003年第3期139-145,共7页
胡克在马克思主义和实用主义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但长期以来受到不应有的冷漠和误解。本文通过历史的和学理的考察,表明在胡克那里,马克思主义和实用主义并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胡克早期是要用实用主义来解释马克思主义,只是到了后来... 胡克在马克思主义和实用主义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但长期以来受到不应有的冷漠和误解。本文通过历史的和学理的考察,表明在胡克那里,马克思主义和实用主义并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胡克早期是要用实用主义来解释马克思主义,只是到了后来,他才放弃了马克思主义旗帜,但他对马克思主义的不满主要是针对“正统派”的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本人胡克始终是深怀敬意的;他的转变有着诸多历史和理论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用主义 马克思主义 杜威 能动性
下载PDF
消费主义文化与意识形态 被引量:3
3
作者 王萍 邓平胜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2期45-46,共2页
消费主义文化代表了资本主义生产体系的意识形态,在维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考察和分析西方消费主义文化与意识形态的关系,为消费文化研究提供理论框架和方法体系。消费文化作为新时期意识形态控制的新形式和新途径... 消费主义文化代表了资本主义生产体系的意识形态,在维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考察和分析西方消费主义文化与意识形态的关系,为消费文化研究提供理论框架和方法体系。消费文化作为新时期意识形态控制的新形式和新途径,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应充分利用消费文化构建社会制度的合法性、增强社会凝聚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主义 资本主义 意识形态
下载PDF
从梭罗哲学思想与儒道思想的相似性看中国传统文化对美国文人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李艾红 《理论导刊》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11-112,87,共3页
梭罗是美国著名的超验主义思想家,他的许多哲学观点都与中国儒、道思想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梭罗哲学思想的形成很大程度上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国传统文化对美国文人思想体系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关键词 梭罗 儒道思想 相似性 中国传统文化 美国文人
下载PDF
弗洛姆逃避自由的心理机制剖析 被引量:2
5
作者 田新元 《湖南第一师范学报》 2007年第4期76-78,共3页
美国著名的精神分析学家弗洛姆通过分析自由对现代人的双重含义,揭示现代资本主义社会逃避自由的心理机制及其表现形式,展现现代人心理机制的异化程度,进而极力寻找超越逃避自由的心理机制的途径。
关键词 弗洛姆 逃避自由 个体化 消极自由 积极自由
下载PDF
重构全球化的抵抗空间——以詹姆逊的全球化理论为中心
6
作者 李世涛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5-40,共6页
詹姆逊致力于全球化的意识形态批判,揭示了作为全球化本质、动力的资本主义扩张的真实状况,特别是对剥削和不平等的掩盖。同时,他还呼唤建立在平等和公正基础上的国际交流,以抵制资本主义的扩张。
关键词 全球化 意识形态批判 资本主义扩张 抵抗
下载PDF
在世与自由:阿伦特自由观的哲学解读
7
作者 陈胜云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42-44,共3页
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开始,自由从现实政治隐退到哲学沉思逐渐成了西方哲学传统,马克思的功劳是以改造世界的口号反叛了西方哲学传统。主张劳动解放的哲学路径并不能完成颠覆西方哲学传统的基本任务,因为劳动永远是自然必然性过程。只... 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开始,自由从现实政治隐退到哲学沉思逐渐成了西方哲学传统,马克思的功劳是以改造世界的口号反叛了西方哲学传统。主张劳动解放的哲学路径并不能完成颠覆西方哲学传统的基本任务,因为劳动永远是自然必然性过程。只有在劳动之外才能找到人类实现自由的可能性领域,一个由多元个体性建构的主体间性存在空间,即公共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世 自由 阿伦特
下载PDF
“真正的美国人”——个人主义者梭罗
8
作者 王焱 李琬宇 《关东学刊》 2020年第6期138-146,共9页
梭罗将作为美国精神的个人主义发展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梭罗一生都在以实际行动扩展个体权利与自由的边界,向社会主流价值提出诘难。其中最具传奇意味的,莫过于他在瓦尔登湖畔的生命实验。同时,梭罗亦以捍卫个体政治权利的英勇斗士... 梭罗将作为美国精神的个人主义发展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梭罗一生都在以实际行动扩展个体权利与自由的边界,向社会主流价值提出诘难。其中最具传奇意味的,莫过于他在瓦尔登湖畔的生命实验。同时,梭罗亦以捍卫个体政治权利的英勇斗士为世瞩目。虽然梭罗有个人主义的极化倾向,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后世反抗压制、追求独立的理论宝库。正是因为梭罗对美国主流文化的反叛,使其成为美国精神的象征,被称为"真正的美国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梭罗 个人主义 自由 个体权利 独立生存
下载PDF
评马尔库塞的科技批判理论 被引量:4
9
作者 陈向义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1年第4期11-14,共4页
马尔库塞的科学技术批判理论可以分为两部分 :一是对发达工业社会中现存科学技术的批判 ,一是对能导致未来自由社会的“新技术”的憧憬。这两部分在逻辑上是一致的 ,都是以技术的自主性观念作为理论基础的。马尔库塞在对现存科学技术的... 马尔库塞的科学技术批判理论可以分为两部分 :一是对发达工业社会中现存科学技术的批判 ,一是对能导致未来自由社会的“新技术”的憧憬。这两部分在逻辑上是一致的 ,都是以技术的自主性观念作为理论基础的。马尔库塞在对现存科学技术的批判中把目光聚焦于其消极功能上 ,而对其积极功能存而不论 ,特别是将科学技术直接看作是一种意识形态 ,更显示了他的观点的偏颇性。马尔库塞建立的“新技术” ,割断了与现存技术的联系 ,又不能给出实现它的具体途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尔库塞 现存科学技术 新技术 技术自主性 法兰克福学派 科技批判理论
下载PDF
罗蒂和美国哲学中的后现代转向 被引量:2
10
作者 莫伟民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07-113,88,共8页
罗蒂和美国哲学中的后现代转向[美」M·C·米勒在一篇发表在《哲学杂志》的文章中,理查·罗蒂列举了从他所“全心全意地赞同”的普特南的《具有人类面貌的实在主义》[1]中引出的五个要点。这些要点包括下述断言:相... 罗蒂和美国哲学中的后现代转向[美」M·C·米勒在一篇发表在《哲学杂志》的文章中,理查·罗蒂列举了从他所“全心全意地赞同”的普特南的《具有人类面貌的实在主义》[1]中引出的五个要点。这些要点包括下述断言:相对主义和实在主义都是。从虚无处(Nowhe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用主义者 后现代转向 种族中心主义 现代主义 美国哲学 哲学的终结 相对主义 詹姆士 形而上学的终结 女权主义
下载PDF
心灵与世界的连续性——基于塞拉斯和米丽肯哲学的自然主义辩护 被引量:1
11
作者 周靖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0-45,共6页
塞拉斯指出康德的直观概念具有模糊性,即康德的直观概念混淆了非概念表征和概念表征,非概念表征是无一丝概念渗透的感觉材料,概念表征则兼具关涉外间世界中内容和概念的双维面向。通过类比论证,塞拉斯试图维系作为知识基础的概念表征的... 塞拉斯指出康德的直观概念具有模糊性,即康德的直观概念混淆了非概念表征和概念表征,非概念表征是无一丝概念渗透的感觉材料,概念表征则兼具关涉外间世界中内容和概念的双维面向。通过类比论证,塞拉斯试图维系作为知识基础的概念表征的双维面向之间的关联,但他似乎隐在承诺了物理对象的结构与概念表达的结构之间有着严格的同构性,从而设定了一个认知理想,即使用概念的科学语汇将最终实现对认知对象的完全表达。引入米丽肯在论述殊念和殊踪时体现的自然主义思想,可消除类比论证隐在承诺的二元论思维,以及对双维面向严格同构性的承诺。在进一步凸显双维面向之间的连续性时,可以确证知识之于世界的关涉性,甚至容纳实在论,但可以解除承诺认知理想时所承受的理论重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观 概念表征 自然主义 殊念
下载PDF
生死两极之教育的相互诠释——谈现代生死学与生命教育的关系
12
作者 李聪 《长春市委党校学报》 2009年第3期28-31,共4页
现代生死学与生命教育的发展脉络是相似的。由于各自理论侧重点存在以下诸多的不同,二者构成了相互诠释的逻辑关系:生命教育是各学科教育的基础,而现代生死学则是建立在科际整合基础上的高层次反思;生命教育是教育之始,而现代生死学则... 现代生死学与生命教育的发展脉络是相似的。由于各自理论侧重点存在以下诸多的不同,二者构成了相互诠释的逻辑关系:生命教育是各学科教育的基础,而现代生死学则是建立在科际整合基础上的高层次反思;生命教育是教育之始,而现代生死学则偏重于教育之成;生命教育偏重的是对生命之"生"的一面的理解,而现代生死学则偏重于从生命之"死"的一面来理解生命的意义;生命教育偏重于对教育对象的外在性规范,而现代生死学则偏重于教育对象的内在性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生死学 生命教育 傅伟勋
下载PDF
浅析罗蒂对基础主义的批判
13
作者 李日容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8年第2期25-27,共3页
罗蒂认为,传统西方哲学是一种以认识论为核心的"镜式哲学",其基本特征都是把人心看作一面能反映外界实在的镜子,知识就是心灵反映实在所获得的准确表象。从理性的心到内在世界的心,"镜式哲学"的经典模式是柏拉图的... 罗蒂认为,传统西方哲学是一种以认识论为核心的"镜式哲学",其基本特征都是把人心看作一面能反映外界实在的镜子,知识就是心灵反映实在所获得的准确表象。从理性的心到内在世界的心,"镜式哲学"的经典模式是柏拉图的理念论——笛卡尔的第一哲学原理——康德的先验哲学;20世纪出现的分析哲学和现象学,则分别以"语言分析"和"本质"的镜子取代心灵的镜子去再现经验世界。罗蒂批判了这一自柏拉图以来的认识论传统,同而也批判了这个传统所具有的表象主义、本质主义和二元主义,即基础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查德·罗蒂 “镜式哲学” 基础主义
下载PDF
费耶阿本德自由观之管窥
14
作者 史海燕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3期291-293,共3页
费耶阿本德虽然没有专门论述自由,但是他的国家中立观、教育"超市论"、个体自由观都体现了他的自由观,深刻解读这位哲人的自由思想,对我们当今社会的发展也许会提供一个另类的视角。
关键词 自由 科学 平等
下载PDF
差异与隐私的民主化--评艾里斯·扬的深层民主构想
15
作者 贺羡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35-38,共4页
后罗尔斯时代的政治哲学家艾里斯·扬以美国为例,指出了聚合民主的种种缺陷,进而提出用一种深层民主、激进民主取而代之。这种深层民主致力于把整个社会民主化,保护所有社会成员的利益。它包括两个面向,一是公共领域的民主化,主要... 后罗尔斯时代的政治哲学家艾里斯·扬以美国为例,指出了聚合民主的种种缺陷,进而提出用一种深层民主、激进民主取而代之。这种深层民主致力于把整个社会民主化,保护所有社会成员的利益。它包括两个面向,一是公共领域的民主化,主要指差异的民主化;另一个是私人领域的民主化,主要指隐私权的民主化。前者强调话语和差异在民主决策中的重要性;后者强调隐私权的保护,认为所有个体都不应该受到言语或身体的干扰和侵犯。两个层面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只有两者同时推进,深层的民主才有望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民主 差异 隐私 公共领域 私人领域
下载PDF
评理查德·W.贾德《发现梭罗:自然在塑造一名环保偶像中的意义》
16
作者 戴瑶玲 《全球史评论》 2020年第1期278-283,共6页
Richard W.Judd,Finding Thoreau:The Meaning of Nature in the Making of an Environmental Icon,Amherst and Boston: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Press,2018,xii+217 pp.理查德·W.贾德是美国缅因州大学的历史学教授,负责编辑... Richard W.Judd,Finding Thoreau:The Meaning of Nature in the Making of an Environmental Icon,Amherst and Boston: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Press,2018,xii+217 pp.理查德·W.贾德是美国缅因州大学的历史学教授,负责编辑缅因州历史学会季刊《缅因州历史》。他的主要研究领域为美国环境史,尤其是新英格兰环境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梭罗 缅因州 新英格兰 贾德 美国环境史
原文传递
梭罗与陶渊明的自然观比较 被引量:8
17
作者 芦玉颖 《汉字文化》 2019年第20期131-132,共2页
自然观的概念是指人们对自然界的一般看法和理解。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们不是被动地适应,而是积极地作用于自然。虽然梭罗与陶渊明的生活时域不同,陶渊明受魏晋玄学的影响,梭罗继承了美国超验主义的观念,但他们都倡导自然与自由的精神... 自然观的概念是指人们对自然界的一般看法和理解。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们不是被动地适应,而是积极地作用于自然。虽然梭罗与陶渊明的生活时域不同,陶渊明受魏晋玄学的影响,梭罗继承了美国超验主义的观念,但他们都倡导自然与自由的精神,不愿受到世俗的羁绊,在热爱和赞美自然方面有着跨越时空的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观 陶渊明 梭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