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历史主义科学哲学的发生及其概念运动的动力 被引量:1
1
作者 万丹 《世界哲学》 CSSCI 2008年第5期98-103,共6页
库恩哲学概念的特殊性来自于其思想的历史主义倾向。本文通过讨论库恩历史主义科学哲学的发生来揭示理解库恩哲学概念的维度,同时认为历史主义的"困境"是一种内部矛盾,也正是推动库恩哲学概念如"不可通约性"延展其... 库恩哲学概念的特殊性来自于其思想的历史主义倾向。本文通过讨论库恩历史主义科学哲学的发生来揭示理解库恩哲学概念的维度,同时认为历史主义的"困境"是一种内部矛盾,也正是推动库恩哲学概念如"不可通约性"延展其丰富性的动力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主义 解释学循环 “不可通约性”
原文传递
克里普克教授学术访谈录
2
作者 徐英瑾 《世界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42-147,共6页
克里普克在本访谈中澄清了关于其早年的哲学学习经历的一些误解,并就如何正确理解其名著《命名和必然性》中的相关观点,进行了深入的阐说。在他看来,他在该书中提出的关于严格指示词的一般性理论,也适用于对于空名的讨论,但这种升... 克里普克在本访谈中澄清了关于其早年的哲学学习经历的一些误解,并就如何正确理解其名著《命名和必然性》中的相关观点,进行了深入的阐说。在他看来,他在该书中提出的关于严格指示词的一般性理论,也适用于对于空名的讨论,但这种升级版本的严格指示词理论本身必须包含对于“假装原则”的承诺。在对于同书中提出的“指称因果论”进行讨论时,克氏进一步对该理论所具有的跨文化有效性进行了辩护,并拒绝了新兴的实验哲学方法论对于基于哲学直觉的传统分析哲学方法论的批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格指示词 假装原则 指称因果论 哲学直观
原文传递
空名与虚构实体 被引量:4
3
作者 刘叶涛(译) 《世界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5-23,共19页
本文论证了如下观点:第一,存在是个体的一个真正的谓词。尽管说每一样东西存在可能是不足道的,但很多东西只具有偶然的存在。第二,虚构实质上是一种假装,虚构名称不具有普通名称的功能,它们只是在假装进行指称,关于虚构对象的陈... 本文论证了如下观点:第一,存在是个体的一个真正的谓词。尽管说每一样东西存在可能是不足道的,但很多东西只具有偶然的存在。第二,虚构实质上是一种假装,虚构名称不具有普通名称的功能,它们只是在假装进行指称,关于虚构对象的陈述也只是假装表达了命题,而不是真的表达命题。第三,“虚构的”一词可以叠置,虚构实体是由于人们的活动才得以存在的一种特定类型的抽象实体,它们的存在取决于虚构作品是否被创造出来,因而虚构实体的存在是一个诉诸经验便可解决的问题,在日常语言中,我们完全可以对虚构实体进行量化并建立同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名 虚构实体 指称 存在 假装
原文传递
乔姆斯基《句法结构》再版序 被引量:2
4
作者 D.莱特福特 代天善 《世界哲学》 CSSCI 2007年第5期43-50,共8页
《句法结构》是现当代语言学中"乔姆斯基革命"的经典奠基之作。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生成语法经历了由语言习得认识论的刺激贫乏问题到探索语言背后的心理机制问题,再到普遍语法的遗传与进化及进化动力学论证的问题。乔氏的《... 《句法结构》是现当代语言学中"乔姆斯基革命"的经典奠基之作。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生成语法经历了由语言习得认识论的刺激贫乏问题到探索语言背后的心理机制问题,再到普遍语法的遗传与进化及进化动力学论证的问题。乔氏的《句法结构》被莱特福特喻为引发现代认知与语言雪崩的那颗肇始之雪球是非常生动与贴切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句法结构 乔姆斯基 认知 雪崩
原文传递
论语言与心智 被引量:1
5
作者 N.乔姆斯基 代天善(译) 《世界哲学》 CSSCI 2007年第5期50-57,共8页
作者对语言与心智的关系及研究历史进行了梳理与阐述,理性地评价了自机械哲学以来对心智概念的多种探索性尝试,并对笛卡尔提出身-心二元论背后的"方法论上的自然主义"和世界可理解性之伽利略模式做了积极的肯定。"方法... 作者对语言与心智的关系及研究历史进行了梳理与阐述,理性地评价了自机械哲学以来对心智概念的多种探索性尝试,并对笛卡尔提出身-心二元论背后的"方法论上的自然主义"和世界可理解性之伽利略模式做了积极的肯定。"方法论上的自然主义"有别于"方法论上的二元论",前者是无可厚非的,而后者极具争议。作者认为语言与心智的某些方面,无论是还原还是整合,在建立丰富的学说主体之前,还不为人类当前的智力所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 心智 方法论上的自然主义 伽利略模式
原文传递
第一人称
6
作者 S.克里普克 赵震(译) +1 位作者 万美文(译) 陈波(校) 《世界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4-48,共25页
本文考察了卡普兰、弗雷格和刘易斯等人的观点,对第一人称代词“我”分别从语义学刻画、自我概念以及它在信念、命题中所起的作用等方面做了深入分析。本文首先讨论了卡普兰等人关于“我”的语义学观点。对“我”的语义学说明的困难在... 本文考察了卡普兰、弗雷格和刘易斯等人的观点,对第一人称代词“我”分别从语义学刻画、自我概念以及它在信念、命题中所起的作用等方面做了深入分析。本文首先讨论了卡普兰等人关于“我”的语义学观点。对“我”的语义学说明的困难在于:“我”确定指称的方式似乎因人而异,每个人在使用“我”时都有其特殊的指称方式;即使如此,人们仍然能够相互交流和理解。作者同意卡普兰的观点:要通过描述“我”的使用方法而非寻找弗雷格式的涵义来刻画“我”的语义。人们使用“我”时都依赖于一个先在的自我概念。作者随后考察了笛卡尔、休谟等人关于“自我”的观点,批评笛卡尔的“主体”理解会导致唯我论和循环,而休谟的“漂浮”的“自我”则根本无法理解。作者赞同笛卡尔关于“我”是思想主体和身体共同构成的统一实体的观点。作者还批评了安斯康姆将“我”等同于笛卡尔式自我而“我”并非指称性表达式的观点,指出她无法解释为何可对包含“我”的句子做存在概括。随后,作者考察了刘易斯对“命题”、“可能世界”以及“自我”等的理解,指出:虽然在刘易斯和他之间有明显分歧,但他们都认为每个可能世界是唯一的,且都把其中一个可能世界视为现实世界,但在哪个可能世界是现实世界上却发生分歧。文章认为,我们每一个人都以一种特殊的方式把握“自我”,这种认识方式比任何纯粹的语言学描述更基本,它是我们使用第一人称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人称(我) 卡普兰 弗雷格 笛卡尔 休谟 安斯康姆 刘易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