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比德与格物的内在张力——宋代菊审美论
1
作者 薛富兴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94-110,共17页
宋代菊审美的核心成就是进入中国古代花卉审美的精致化阶段:菊花培育与欣赏的品类空前丰富;形成一套关于菊花审美特性和价值的描述、评估系统。宋人的菊审美围绕菊花的色、香与形展开,并以色为轴心。其赏菊聚焦于菊花的内在生物特性—... 宋代菊审美的核心成就是进入中国古代花卉审美的精致化阶段:菊花培育与欣赏的品类空前丰富;形成一套关于菊花审美特性和价值的描述、评估系统。宋人的菊审美围绕菊花的色、香与形展开,并以色为轴心。其赏菊聚焦于菊花的内在生物特性——秋花凌霜。宋人以菊花为典范,提炼出一个完善的花卉审美判断系统:关于是否具有审美价值的基础判断、纵向拓展的关于特定对象审美价值高低的量的层次判断、横向展开的关于特定对象特性的风格判断,以及关于何为最高花卉之美的审美理想判断。宋代菊审美特色由两种要素构成:一曰由“格物”所标识,以菊花内外生物特性为核心的认知型客观路径,二曰由“比德”所标识,用人文价值附会和濡染菊花而赏之的主观路径。此二者构成宋代菊审美的基本框架,且存在巨大的内在张力。前者乃宋代菊审美之暂时性景观,后者为古代赏菊之主流审美传统。立足当代环境美学理念,前者属于尊重所欣赏对象特性,客观对待对象,因而是恰当的自然审美方式,后者则属于背离对象物性,对自然对象进行人化的不恰当自然审美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菊审美 精致化 菊谱 认知型赏菊 以菊比德
下载PDF
从“自然”到“新自然”--马克思主义自然美理论的新媒介延伸 被引量:1
2
作者 陈海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第1期2-8,121,共8页
建立在"自然人化"基础上的"自然"和自然美理论不仅确立了实践在美学基本理论中的核心地位,而且为我们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发现"自然"的人文含义,建设生态文明社会提供了重要理论资源。然而不容忽视的... 建立在"自然人化"基础上的"自然"和自然美理论不仅确立了实践在美学基本理论中的核心地位,而且为我们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发现"自然"的人文含义,建设生态文明社会提供了重要理论资源。然而不容忽视的是,当代新媒介引发了人类文化形态的深刻变革,创造了不同以往的"新自然"。与以往的自然不同,"新自然"表现为自然的虚拟化和自然状态的消逝。从美学角度来看,"新自然"呈现出两大审美特征:第一,与现实自然的脱离;第二,呈现出明显的艺术化倾向。"新自然"的出现是马克思主义自然美理论必须回应的新挑战,需要认真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人化 自然 新媒介 “新自然”
下载PDF
从自然美学走向日常生活美学的内在逻辑及其绿色美学意义——以齐藤百合子为讨论中心
3
作者 徐晓蕾 《湖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2-149,共8页
齐藤百合子是一位日裔美国学者,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一直活跃于当代美学研究学界。她的美学研究跨越了诸多美学领域:自然美学、日常生活美学、绿色美学等。在这看似复杂的美学研究体系中,其实存在着内在的逻辑自洽。这种逻辑自洽使得齐... 齐藤百合子是一位日裔美国学者,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一直活跃于当代美学研究学界。她的美学研究跨越了诸多美学领域:自然美学、日常生活美学、绿色美学等。在这看似复杂的美学研究体系中,其实存在着内在的逻辑自洽。这种逻辑自洽使得齐藤百合子的三个美学领域的研究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齐氏的自然美学和日常生活美学虽然具有不同的研究对象,但是遵循了同样的理论模式,即遵循了“内容(What)—原因(Why)—方式(How)—价值(Value)”四重结构层次的理论模式,此即齐氏自然美学研究和日常生活美学研究的内在逻辑。齐氏在自然美学和日常生活美学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以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绿色美学理论。这一理论的创新之处在于倡导审美价值与生态价值相结合的绿色审美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藤百合子 自然美学 日常生活美学 绿色美学
下载PDF
试论生态美学的学科定位及有关问题——兼答杜学敏有关生态美学的几点质询 被引量:1
4
作者 曾繁仁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5-43,共9页
生态美学,从广义方面说,即是生态文明时代的美学,应从大历史观着眼,从经济与社会、哲学与美学转型的视角认识这种转型的必然性;从狭义方面说,生态美学是当代的自然生态美学,不同于人化自然的实践美学,关注的是人与自然关系中的共生之美... 生态美学,从广义方面说,即是生态文明时代的美学,应从大历史观着眼,从经济与社会、哲学与美学转型的视角认识这种转型的必然性;从狭义方面说,生态美学是当代的自然生态美学,不同于人化自然的实践美学,关注的是人与自然关系中的共生之美。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表现为“生生美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美学 生态文明时代的美学 人与自然关系中的美学 生生美学
下载PDF
“自然历史”:阿多诺对自然的重构
5
作者 周泽东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92-99,共8页
启蒙理性遵循同一性逻辑。同一性意味着概念与实在的分离,且概念替代实在并拥有对实在的控制权。其结果,自我保存理性将内外自然彻底剥离,并实现了对自然的全面统治。否定辩证法的根本特征是否定性,其核心即矛盾,矛盾双方具有向对立面... 启蒙理性遵循同一性逻辑。同一性意味着概念与实在的分离,且概念替代实在并拥有对实在的控制权。其结果,自我保存理性将内外自然彻底剥离,并实现了对自然的全面统治。否定辩证法的根本特征是否定性,其核心即矛盾,矛盾双方具有向对立面转化的潜能。在阿多诺否定辩证法的框架内,自然并非仅指同一性所赋予的外观——历史的维度,同时也具有原始自然的维度。自然是一种矛盾的存在,而且,它总是处于历史对它的否定与抵抗中,在具有反思性的否定中,自然获得了重建与救赎的可能。阿多诺的自然理论对破除自然与历史、主体与客体的对立具有积极的意义,但他对自然的理解具有观念性,且否定辩证法本身有一定的悖论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多诺 自然理论 启蒙理性 否定辩证法 自然历史
下载PDF
“自然”:魏晋文人的生命美学追求
6
作者 李慧杰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68-75,共8页
魏晋时期,中国思想文化领域发生的一个重要变革便是玄学的兴盛。魏晋玄学融汇儒道,强调以“自然”为核心。在此背景下,崇尚“自然”成为魏晋时期的一个重要的哲学思想特征。哲学思想领域对“自然”的推崇,势必会影响这一时期的审美文化... 魏晋时期,中国思想文化领域发生的一个重要变革便是玄学的兴盛。魏晋玄学融汇儒道,强调以“自然”为核心。在此背景下,崇尚“自然”成为魏晋时期的一个重要的哲学思想特征。哲学思想领域对“自然”的推崇,势必会影响这一时期的审美文化特征,“自然”成为当时文人的一个重要的审美追求。魏晋文人追求“自然”之美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将“自然”作为生命美学目标来加以追求。具体来看,这种追求有着多重维度的体现:追求荒诞越礼的言行方式;重视真情的自然流露,对万物有情;追求飘逸洒脱、超脱凡尘的生存姿态。魏晋文人对“自然”这一美的生命境界多重维度的践行,造就了他们审美化、艺术化的人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 魏晋 文人 生命美学
下载PDF
首届全国生态美学研讨会综述 被引量:6
7
作者 吴承笃 徐瑾琪 叶莎莎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5-58,共4页
关键词 生态美学 学术研讨会 综述 学科建设 自然
下载PDF
“间性”的弥合:以“生态”之名——兼论生态审美人类学及其可能性 被引量:4
8
作者 彭修银 吴震东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4-48,共5页
附以生态学为名的学科交叉研究,其意义不仅仅是对某种"主义"的吸收,更在于一种"方法"和"视域"的融合。生态的方法在美学研究和族群文化研究中首要体现在对其自然生境的要素分析,从而为研究特定场域中的... 附以生态学为名的学科交叉研究,其意义不仅仅是对某种"主义"的吸收,更在于一种"方法"和"视域"的融合。生态的方法在美学研究和族群文化研究中首要体现在对其自然生境的要素分析,从而为研究特定场域中的族群文化及其审美精神提供一种新的解读视域,进而揭示出自然生境与人文生境之间所隐含的"互渗"与"同构"关系,实现一种自然与人文、生活与审美的"间性弥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学 美学 人类学 主体间性 审美生境
下载PDF
“亲和”的美学──关于审美生态观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22
9
作者 王德胜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4-40,共7页
在美学维度上,审美生态观通过对人与世界关系的整体把握而建立起来。它把生态存在当作"非技术性"对象,在人与世界关系的内在平衡性方面,致力于从"非私利"立场思考复杂的生态现象及其问题,以便有效地确立生命存... 在美学维度上,审美生态观通过对人与世界关系的整体把握而建立起来。它把生态存在当作"非技术性"对象,在人与世界关系的内在平衡性方面,致力于从"非私利"立场思考复杂的生态现象及其问题,以便有效地确立生命存在与发展的整体意识,包括对生命的虔敬与信仰、对自然存在的感受而非占有、强调生命的内在充盈而非以"创造"名义实行对外改造。在生态领域,美学的基本目标是构建以"亲和"为核心的审美生态观,这既是对于生态存在的新的美学认识,又是一种人对自身与世界关系的价值体验方式,一种新的美学价值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学 审美生态观 整体性 亲和 自然 生命 生态现象
下载PDF
“自然全美”及其科学证明──评卡尔松的“肯定美学” 被引量:20
10
作者 彭锋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6-54,共9页
环境美学或生态美学正在成为当今西方美学中的热门话题。由于其核心问题是自然美的问题,因此也可以称之为自然美学。在最近出现的种种理论中,卡尔松和他的"肯定美学"是最令人瞩目的。卡尔松对"自然全美"的科学证... 环境美学或生态美学正在成为当今西方美学中的热门话题。由于其核心问题是自然美的问题,因此也可以称之为自然美学。在最近出现的种种理论中,卡尔松和他的"肯定美学"是最令人瞩目的。卡尔松对"自然全美"的科学证明的确给了我们理解自然美的新视野,对他的介绍和批评势必推进我们对自然美的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尔松 肯定美学 自然美 科学 自然审美 审美欣赏 艺术 自然美学
下载PDF
论梭罗的自然观 被引量:13
11
作者 李静 严慧仁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3期44-47,共4页
梭罗是生态主义文学的先驱。《瓦尔登湖》集中体现了其自然观的三维结构:自然是美的,世界之美在于自然;自然是生命的,自然之美本于生命;自然界生命是平等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应该是一种“温柔的”“人际关系”。其自然伦理意识给后世以极... 梭罗是生态主义文学的先驱。《瓦尔登湖》集中体现了其自然观的三维结构:自然是美的,世界之美在于自然;自然是生命的,自然之美本于生命;自然界生命是平等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应该是一种“温柔的”“人际关系”。其自然伦理意识给后世以极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梭罗 自然观 《瓦尔登湖》 人际关系
下载PDF
对肯定美学的论证 被引量:14
12
作者 薛富兴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45-154,共10页
肯定美学对自然美学与环境美学均极有价值,然其自身尚不成熟。艾伦.卡尔松为肯定美学提供了三种证明,即适当性证明、范畴创造证明和综合证明,是对肯定美学独特、系统和富有启发性的说明。这是从认识论角度解决价值论的尝试。以认识论解... 肯定美学对自然美学与环境美学均极有价值,然其自身尚不成熟。艾伦.卡尔松为肯定美学提供了三种证明,即适当性证明、范畴创造证明和综合证明,是对肯定美学独特、系统和富有启发性的说明。这是从认识论角度解决价值论的尝试。以认识论解决价值论问题本身存在逻辑困难,卡尔松的三个证明亦均嫌主观,故而并不成功。立足当代环境哲学,生态学证明论证整体自然之审美价值,内在价值证明论证微观自然对象之审美价值,二者结合,正可构成关于自然审美价值根源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肯定美学 卡尔松(Allen Carlson) 生态学证明 内在价值证明
下载PDF
生态美学的理论危机与再造路径 被引量:13
13
作者 刘成纪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5-12,共8页
最近数年,国内的生态美学研究虽然维持着表面的繁荣,但理论上已经疲态渐显。主要原因在于它长期停滞于对人与自然关系的一般讨论,对如何从美学角度切入生态问题一直缺乏有效的手段。生态美学虽然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及人的生存问题,但对... 最近数年,国内的生态美学研究虽然维持着表面的繁荣,但理论上已经疲态渐显。主要原因在于它长期停滞于对人与自然关系的一般讨论,对如何从美学角度切入生态问题一直缺乏有效的手段。生态美学虽然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及人的生存问题,但对象性的自然依然应是其思考的重心。以此为背景,科学认知的方法是奠基性的,它有助于匡正生态美学研究的玄学化倾向;哲学思辨的方法也同样重要,但应聚集于生态美学专属的理论区域,而不可无限放大。与此对应,精神生态学专注于审美主体的精神成长问题,为国内生态美学研究开了新境,但精神生态奠基于身体生态,这意味着精神生态美学必然是从身体出发的美学。同时,人的身体性也即人的自然性,人与自然因长期分裂导致的生态危机,可以借助身体问题的讨论实现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美学 精神生态学 认知路径 哲学路径 身体维度
下载PDF
魏晋自然审美概观 被引量:16
14
作者 薛富兴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9-25,共7页
魏晋是中华自然审美史上的重要阶段,其主要成就表现在三个方面:纵游山水风尚将庄子逍遥游自然审美思想转化为现实;在直接欣赏自然基础上发展出自然审美三大拓展形态———园林、以物喻人和山水艺术;在审美观念层面,提出“物感”说这一... 魏晋是中华自然审美史上的重要阶段,其主要成就表现在三个方面:纵游山水风尚将庄子逍遥游自然审美思想转化为现实;在直接欣赏自然基础上发展出自然审美三大拓展形态———园林、以物喻人和山水艺术;在审美观念层面,提出“物感”说这一立足于自然审美的艺术本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 自然审美 纵游山水 自然审美拓展形态 物感说
下载PDF
自然审美“恰当性”问题与中国“借景抒情”传统 被引量:12
15
作者 薛富兴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05-113,共9页
艾伦·卡尔松集中分析了"不恰当"自然审美欣赏的三种表现:形式主义趣味、艺术地对待自然和分不清自然之所似与所是。他提出"恰当"自然审美欣赏的总体原则是"如其本然"地欣赏自然,具体途径则是求助于... 艾伦·卡尔松集中分析了"不恰当"自然审美欣赏的三种表现:形式主义趣味、艺术地对待自然和分不清自然之所似与所是。他提出"恰当"自然审美欣赏的总体原则是"如其本然"地欣赏自然,具体途径则是求助于科学知识的帮助。依据艾伦.卡尔松关于"恰当"自然审美欣赏的原则反思中国古代自然审美传统,我们发现了其深刻的内在矛盾:形式发达而基本薄弱,发达的"借景抒情"传统是对自然的功利主义态度,它成全了诗画艺术,削弱了对自然本身的独立、深入欣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伦·卡尔松(Allen Carlson) 恰当性 中国自然审美传统 借景抒情
下载PDF
走向生态美育——对生态美学发展的一种思考 被引量:21
16
作者 祁海文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70-74,共5页
生态美学将重建人类的存在、发展与自然生态的和谐共生、平衡互动的审美关系作为美学思考的核心,它的兴起是一场深刻的"美学革命"。走向生态美育由此成为生态美学发展的必然选择。生态美育以生态审美观建构为核心,它可以实现... 生态美学将重建人类的存在、发展与自然生态的和谐共生、平衡互动的审美关系作为美学思考的核心,它的兴起是一场深刻的"美学革命"。走向生态美育由此成为生态美学发展的必然选择。生态美育以生态审美观建构为核心,它可以实现生态美学多重话语资源的平等对话、沟通互补,最终达到融通化合。生态审美观建构应基于现代生态整体观和生态中心论价值理念,体现多元互补原则,融通化合多重生态智慧,并要注意纠正生态主义的极端化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美学 生态美育 生态审美观
下载PDF
美学的生态学时代:问题与意义 被引量:20
17
作者 李西建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4-27,共4页
美学的生态学时代的来临 ,已经为多种文化表征的出现所决定 ,也由此呈现出深刻而又丰富的问题性。作为一种崭新的理论型态 ,生态美学的深刻性首先在于它所拥有的价值立场与理论向度 ,它是从一种新的存在观的高度思考人与世界之间的审美... 美学的生态学时代的来临 ,已经为多种文化表征的出现所决定 ,也由此呈现出深刻而又丰富的问题性。作为一种崭新的理论型态 ,生态美学的深刻性首先在于它所拥有的价值立场与理论向度 ,它是从一种新的存在观的高度思考人与世界之间的审美关系 ;生态美学所显示的问题性 ,还体现了从本体构成方面对美学学科的深刻改造与整合 ,有利于维护美学的完整性 ;另外 ,生态美学是从“尊重”、“爱护”与“亲和”的立场上去建构人类多种关系状态 ,这对重建美学的存在论根基及诗性智慧、促进美学学科的健康发展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美学 问题域 美学学科建设
下载PDF
艺术的存在论意蕴与生态存在论美学观的确立——从海德格尔的思想历程看艺术与生态美学观的关系 被引量:8
18
作者 刘旭光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8-73,共6页
从工具到艺术作品最终到凝聚天地神人四方为一体的“物”,在这样一个思想历程之中,海德格尔的思想走入了四方游戏的大道之境,是艺术指引着海德格尔,也是艺术使他摆脱了本质主义的思想方法。如果说是海德格尔为生态美学奠定了存在论根基... 从工具到艺术作品最终到凝聚天地神人四方为一体的“物”,在这样一个思想历程之中,海德格尔的思想走入了四方游戏的大道之境,是艺术指引着海德格尔,也是艺术使他摆脱了本质主义的思想方法。如果说是海德格尔为生态美学奠定了存在论根基的话,那么艺术就是这一根基的基石。在此我们把艺术作品的存在论性质上升为一种对待世界的方法,这就使得艺术作品与生态存在论之间具有天然的联系。艺术作品的存在论性质是通向生态存在论的现实道路,以对待艺术作品的方式对待自然与一切存在者,是建构理想生态关系的起点,艺术是生态论美学观的基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德格尔 艺术作品 生态美学 生态存在论美学观
下载PDF
生态美学对自然美理论的批判与超越 被引量:8
19
作者 胡友峰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33-143,共11页
自然美理论呈现出从“如画”景观的自然美到“人化”的自然美的转变,但其核心都是“人类中心的”。生态美学批判了自然美理论的“艺术化”及其“人化”倾向,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种生态系统中的自然之美,从而超越了传统的自然美理论。... 自然美理论呈现出从“如画”景观的自然美到“人化”的自然美的转变,但其核心都是“人类中心的”。生态美学批判了自然美理论的“艺术化”及其“人化”倾向,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种生态系统中的自然之美,从而超越了传统的自然美理论。但由于中西方哲学文化背景不同,生态系统中的自然之美又呈现出几种不同样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美学 自然美 批判 超越
下载PDF
先秦时期的生态美思想──孟子、庄子解读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磊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1-45,共5页
先秦时期,孟子以生态美比喻人性善,认为生态美是自然界的本来面目,生态丑是人为破坏的结果。生态美的特征是绿色,其本质是有利于人的生存与发展。要保护生态美,就必须制止人对自然的过度索取。庄子力图摆脱以人为中心的价值观局限... 先秦时期,孟子以生态美比喻人性善,认为生态美是自然界的本来面目,生态丑是人为破坏的结果。生态美的特征是绿色,其本质是有利于人的生存与发展。要保护生态美,就必须制止人对自然的过度索取。庄子力图摆脱以人为中心的价值观局限,强调"无用之用"和生态美的超功利性质,主张个人本位的价值观,并无意中揭示了审美活动的个性化和自由的本质属性。同时,庄子否定人类中心主义,认为天生万物,本无贵贱,都有同样的生存发展权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美 生态环境 人类中心主义 孟子 庄子 先秦时期 孟子 庄子 审美价值 价值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