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04篇文章
< 1 2 6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美学图景的初次勾勒--《中国美学史大纲》导读
1
作者 崔淑兰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23年第8期4-8,共5页
叶朗的《中国美学史大纲》是中国第一部中国美学史通史。该书自觉地以范畴和命题为线索,着重研究每个历史时期出现的美学范畴和美学命题,把握中国古典美学的体系和特征。著作从时间轴上将中国美学史分为四个阶段即发端期、展开期、总结... 叶朗的《中国美学史大纲》是中国第一部中国美学史通史。该书自觉地以范畴和命题为线索,着重研究每个历史时期出现的美学范畴和美学命题,把握中国古典美学的体系和特征。著作从时间轴上将中国美学史分为四个阶段即发端期、展开期、总结期和近代美学的开始,著作对于中国古典美学有独到的见解。该书成为了一部在现代美学思想烛照下的中国美学史的创新扛鼎之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朗 中国美学 美学范畴 美学命题 美在意象
下载PDF
当代中国审美语料库建设
2
作者 刘佳 尤西林 《人文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5-50,共6页
当代中国美学需要克服理论内卷化亦即封闭的体系概念自我循环倾向,这就要求从美学研究美学改变为美学研究审美。一个基础性工作是当代中国审美感知语料库建设。审美语料库借鉴语言学的语料库,借助电子化技术采集、存储、加工和统计分析... 当代中国美学需要克服理论内卷化亦即封闭的体系概念自我循环倾向,这就要求从美学研究美学改变为美学研究审美。一个基础性工作是当代中国审美感知语料库建设。审美语料库借鉴语言学的语料库,借助电子化技术采集、存储、加工和统计分析当代中国人审美感知方式,为进一步的美学研究提供可靠的资料。语料库的当代审美经验构成古今中外美学理论研究的阐释学视野与问题背景,对原初的一阶审美经验的梳理,不仅是艺术社会学与审美心理学的爬梳,而且刺激审美形态与范畴理论的生长与发展。这是一项关乎美学全局的全新工程,它召唤美学界同仁的关注与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语料库 当代中国审美感知 人工智能 审美心理学 艺术社会学
下载PDF
全球视野下中国古代美学研究的学科体系论——读《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研究方法论》
3
作者 曹谦 《中国图书评论》 2024年第6期122-128,共7页
贯穿《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研究方法论》全书的内在理路,道出了不同于其他类似著述的一系列重要观点:中国古代美学研究,一是应该以建立现代美学学科为出发点;二是应该致力于中国古代美学的体系性建构;三是应该中西会通,铸就有全球视野的研... 贯穿《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研究方法论》全书的内在理路,道出了不同于其他类似著述的一系列重要观点:中国古代美学研究,一是应该以建立现代美学学科为出发点;二是应该致力于中国古代美学的体系性建构;三是应该中西会通,铸就有全球视野的研究。该著在全球化背景下,围绕中国古代美学研究的发展方向,在方法论层面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当代学科意识的命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化阐释 体系构建 借鉴西方 通变
下载PDF
朱光潜与英国经验主义传统--兼论1930-1940年代朱光潜修正克罗齐的背景与资源 被引量:4
4
作者 金浪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1-66,共6页
英国经验主义传统在朱光潜美学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位置,它不仅提供了朱光潜接受克罗齐的知识背景,而且也成为他修正克罗齐的重要资源。作为现代实验心理学之前身的经验联想主义对经验联结的研究有助于克服形式派美学在审美、科学、道德... 英国经验主义传统在朱光潜美学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位置,它不仅提供了朱光潜接受克罗齐的知识背景,而且也成为他修正克罗齐的重要资源。作为现代实验心理学之前身的经验联想主义对经验联结的研究有助于克服形式派美学在审美、科学、道德之间的区分,这使得朱光潜可以重新思考文学与道德关系,弥补形式派美学片面强调审美独立性的缺陷。通过将英国经验主义传统与中国儒家礼乐精神相沟通,朱光潜构建了自己独特的"情的美学",并将美学提升为一种政治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光潜 克罗齐 经验主义 联想主义 情感 道德
下载PDF
两种西化与两种西方美学--中国美学西化的运作机制 被引量:4
5
作者 代迅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90-199,共10页
西方美学挟强势文化背景进入中国之后,中国美学西化无法避免,并因面临西化挑战而激活本土传统的某些方向和侧面。中国美学西化,首先是中国美学在中国本土范围内的西化,这是中国美学西化的主流。中国美学西化其实不限于中国本土。中国美... 西方美学挟强势文化背景进入中国之后,中国美学西化无法避免,并因面临西化挑战而激活本土传统的某些方向和侧面。中国美学西化,首先是中国美学在中国本土范围内的西化,这是中国美学西化的主流。中国美学西化其实不限于中国本土。中国美学传到西方世界之后,也随之改变自己的存在样态,以利于西方学界的理解和接受,这是中国美学在异域的西化。西方美学进入中国之后产生了两种西方美学的分野:一种是存在于西方的西语西方美学,中国人没有也不可能对它进行任何加工和改造,属于西方文化的组成部分;另一种则是存在于中国的汉译西方美学,它表达了中国本土文化的主体性诉求,并被过滤和改写,成为中国传统的延伸。西方美学"化中国"和中国美学"化西方"的双向逆行,由趋同性话语而走向普适性理论,是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这对于非西方后发展国家的美学研究,对于以东西方多元美学为共同基础,使美学超越特殊地域范围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国际性学科,解构"西方中心论"并建构普世性美学理论,均具有示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美学 本土西化 异域西化 西语西方美学 汉译西方美学
下载PDF
颜之推美学思想的双重特质及其辩证关系
6
作者 周世露 乔光辉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2-40,共9页
《颜氏家训》是颜之推美学思想的重要文本。通过对其研究,发现颜之推美学思想蕴含着“以典正为本”的依存美和“尚文外之致”的纯粹美双重特质。前者主要强调其美学思想中蕴含的依赖伦理道德规范和注重保存生命等具有功利性的方面,后者... 《颜氏家训》是颜之推美学思想的重要文本。通过对其研究,发现颜之推美学思想蕴含着“以典正为本”的依存美和“尚文外之致”的纯粹美双重特质。前者主要强调其美学思想中蕴含的依赖伦理道德规范和注重保存生命等具有功利性的方面,后者主要强调其美学思想中蕴含的鼓励追求心灵自由畅快和审美愉悦的方面。这两种特质虽然彼此独立,但是又相互统一。在文章的形式与内容方面,展现内容正统的依存美与彰显形式个性的纯粹美实现融合。在古今文体方面,依存美与纯粹美均应以古为本、以今为末,不能偏废。在文学艺术的功用方面,重实用的依存美与重审美的纯粹美相互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颜之推 依存美 纯粹美 《颜氏家训》
下载PDF
宗白华“情景交融”论的三重内涵和理论生成 被引量:1
7
作者 郭鹏飞 《美育学刊》 2024年第2期77-87,共11页
宗白华立足中西比较,从形上哲思、主体人格与艺术本体、批评和创作实践三个层面自上而下地建构起了“情景交融”论,赋予其心物合一、人生艺术化与价值升华、艺术形象创造的相互关联的三重内涵,推动了这一传统美学和诗学思想向更具理论... 宗白华立足中西比较,从形上哲思、主体人格与艺术本体、批评和创作实践三个层面自上而下地建构起了“情景交融”论,赋予其心物合一、人生艺术化与价值升华、艺术形象创造的相互关联的三重内涵,推动了这一传统美学和诗学思想向更具理论性、系统性和开放性的现代美学命题转换。在理论建构过程中,宗白华整合了中西资源,在坚守文化本位的基础上进行平等对话。这种中西互鉴的理论生成模式对于中国古典美学的现代研究具有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白华 情景交融 心物 意境 比兴
下载PDF
1957年“反右”运动与“美学大讨论”正义——以六卷本《美学问题讨论集》(1957-1964)为研讨平台
8
作者 李圣传 《励耘学刊》 2016年第1期286-301,共16页
1957年的"反右"运动对当时论战正酣的"美学大讨论"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后果:一是美学讨论被迫中断,讨论中的核心主将黄药眠、敏泽、高尔泰、许杰等人被打成"右派"丧失话语权,其"学术生态"惨遭破坏;二是《文艺报》"美学小组"被... 1957年的"反右"运动对当时论战正酣的"美学大讨论"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后果:一是美学讨论被迫中断,讨论中的核心主将黄药眠、敏泽、高尔泰、许杰等人被打成"右派"丧失话语权,其"学术生态"惨遭破坏;二是《文艺报》"美学小组"被迫解散,美学讨论因失去组织联络与会议规划致使其论争长期陷于形而上的自说自话中;三是六卷本《美学问题讨论集》的编辑出版因受"反右"运动的干预过滤以及"主客模式"思维阈限致使其美学观点被遮蔽与流失。《美学问题讨论集》受"反右"影响而与"史实"的偏差,对此后至今的相关研究同样造成了不良影响。因此,只有从"美学史正义"的高度上重审这桩"学案",从"主流"(被继承)、"边缘"(被模糊)与"非主流"(被遮蔽)三个维度加以"学派反思"与"知识考古",方可从美学层面打捞出论争中被"遮蔽"与"湮没"的声音,也方能对各派美学及美学讨论的功过是非予以合符史实的历史再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学大讨论 “反右”运动 《美学问题讨论集》 美学史正义 学案
下载PDF
“斯文尽丧”还是“斯文未尽丧”——五代审美文化史研究中一段问题史再议
9
作者 刚祥云 《中国图书评论》 2024年第6期77-85,共9页
在中国文化史上,五代是介于由唐入宋的过渡时期,是连接两座文化高峰的“垭口”,亦是观测中国文化重心渐次南移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中原地带因延续唐末藩镇割据、武夫专权,变国若传舍,战争不断,文化总体处于凋零状态。然而,在中原文化... 在中国文化史上,五代是介于由唐入宋的过渡时期,是连接两座文化高峰的“垭口”,亦是观测中国文化重心渐次南移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中原地带因延续唐末藩镇割据、武夫专权,变国若传舍,战争不断,文化总体处于凋零状态。然而,在中原文化凋零之际,南唐、吴越、川蜀、南闽等地因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稳定,统治者重视经济与文化建设,通过兴建学校、藏书、修史、刻经、文教、科举、书艺创作等方式培养“多秀士”,护持文脉,使得流淌在乱世夹缝之中微弱的“文化绵流”和“尚文余绪”以及个别审美新风尚得以发展,不绝如缕,汇入宋代,为宋初百年文化建设做了铺垫。以此来反观宋人评断五代“斯文尽丧”,可能另有隐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代 美学 斯文尽丧 刻经修史
下载PDF
《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研究方法论》评介
10
作者 夏兴才 《美育学刊》 2024年第2期I0006-I0006,共1页
朱志荣教授所著《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研究方法论》一书(以下简称《方法论》),是当代中国美学在新的历史时期阐释古代美学思想特质、提炼方法论精髓、构建当代中国特色美学理论的方法论思考。《方法论》贯彻了考镜源流、辨章学术的治学理... 朱志荣教授所著《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研究方法论》一书(以下简称《方法论》),是当代中国美学在新的历史时期阐释古代美学思想特质、提炼方法论精髓、构建当代中国特色美学理论的方法论思考。《方法论》贯彻了考镜源流、辨章学术的治学理念。理越辩越明,道越论越清。作者认为,“我们对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的研究,只能从中发现真理,而不能借此发明真理……应尊重客观的历史事实,突显研究者的历史意识”。因而,朱志荣秉持一贯尊重古代美学思想本来面目的观念,立足于中华悠久的审美传统,追源溯流,剖析古代美学的思想观念、范畴与命题,并厘定内涵,揭示特征,比如对“道”“气”“气韵”等中国美学枢纽范畴的语义转变的考察与呈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镜源流 辨章学术 审美传统 治学理念 朱志荣 古代美学 当代中国特色 当代中国美学
下载PDF
方法上的体系、结构和思想——评《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研究方法论》的三个建构面
11
作者 管雪莲 《美学与艺术评论》 2024年第1期224-235,252-253,共14页
《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研究方法论》是一部探索如何建构一个中国古代美学思想体系的方法论著作。著者立足于当代的现代性背景,对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研究方法的路径、策略进行了梳理和概括,并激活古代方法与现代方法的融合,创新性地形成了一... 《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研究方法论》是一部探索如何建构一个中国古代美学思想体系的方法论著作。著者立足于当代的现代性背景,对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研究方法的路径、策略进行了梳理和概括,并激活古代方法与现代方法的融合,创新性地形成了一个方法论的结构化表述和方法层次进阶。在这个结构化表达的、多元立体的方法论系统中,方法的思想性和思想的方法性得到了辩证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研究方法论》 体系 结构 方法
下载PDF
威仪之美:先秦容礼礼义实践及其美育价值
12
作者 李忠超 《美育学刊》 2024年第4期47-54,共8页
先秦容礼美育的主要内涵是在礼仪活动、礼典实行的过程中,注重容止形貌之美。在先秦礼制语境中,容礼主要指的是以容止为表征的容貌、体貌、形貌之美,这也是形式上的威仪之美。在实践价值上,先秦容礼不仅注重形式威仪之美,还强调在礼仪... 先秦容礼美育的主要内涵是在礼仪活动、礼典实行的过程中,注重容止形貌之美。在先秦礼制语境中,容礼主要指的是以容止为表征的容貌、体貌、形貌之美,这也是形式上的威仪之美。在实践价值上,先秦容礼不仅注重形式威仪之美,还强调在礼仪活动中,通过礼貌行为彰显君子内在的德性,即通过礼仪、威仪、形式展现君子人格之美。先秦容礼美育的实践精神一直延续至中古汉唐,在此期间尚未形成礼仪形式与道德内容的二元论,也并未将“礼仪”与“礼义”截然对立。近古宋明时期,容礼美育逐渐被发展成为一套重道德形式、轻礼义实践的心性修养、静坐观己的工夫论,容礼中的形式之美从原始礼制语境中抽离出来,最终形成了“礼仪”“礼义”的二元式审美话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 容礼 美育 实践
下载PDF
李泽厚中国美学史研究模式的三大特征 被引量:1
13
作者 韩清玉 《文史哲》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4-73,163,共11页
以《美的历程》《中国美学史》和《华夏美学》为范围考察李泽厚的中国美学史研究模式,可见其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实践论美学立场、审美意识史的研究视角、文化与思想相结合的书写方式等鲜明特征。这些特征既有美学观点上的独特性与创新性... 以《美的历程》《中国美学史》和《华夏美学》为范围考察李泽厚的中国美学史研究模式,可见其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实践论美学立场、审美意识史的研究视角、文化与思想相结合的书写方式等鲜明特征。这些特征既有美学观点上的独特性与创新性,又在方法论上具有典范意义。其中,实践论美学立场是李泽厚美学的基本特质,也是其中国美学史研究的第一特征。实践论美学立场的要义是“积淀说”,积淀又是通过自然的人化实现的。审美意识史的研究视角是基于中国美学的独特性而选择的最具涵盖性的观照方式,显示了李泽厚广阔的学术视野。文化与思想相结合的书写方式,彰显出李泽厚在中国美学研究中的理论原创色彩,于当下建构美学话语体系有重要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泽厚 中国美学史 实践论美学 审美意识 文化
下载PDF
整体视域、文化差异下的细读与厚描--艾朗诺《美的焦虑:北宋士大夫的审美思想与追求》读后
14
作者 华颖锐 刁培俊 《宋史研究论丛》 2021年第1期425-436,共12页
艾朗诺(Ronald C.Egan)在《美的焦虑:北宋士大夫的审美思想与追求》①(The Problem of Beauty:Aesthetic Thought and Pursuits in Northern Song Dynasty China,以下简称《美的焦虑》)中讨论研究了北宋士大夫审美思想的变化。全书共六... 艾朗诺(Ronald C.Egan)在《美的焦虑:北宋士大夫的审美思想与追求》①(The Problem of Beauty:Aesthetic Thought and Pursuits in Northern Song Dynasty China,以下简称《美的焦虑》)中讨论研究了北宋士大夫审美思想的变化。全书共六章,前三章以欧阳修的文学作品为线索,分析他在金石、诗话、花谱上的创作活动。在北宋社会的审美转型过程中,欧阳修是先行者,他敢为前人所不为,以多种方式进行自辩,调和“美的焦虑”,即个体审美追求与传统儒教伦理之间的矛盾。在他之后,苏轼、米芾等人又引领了新的潮流--对书画的鉴赏和收藏。在此书第四章中,艾朗诺分析了他们收藏活动中面临的困惑。第五章与第六章焦点为宋词。词非宋代独有,但却在宋代发扬光大。它的发展过程充分体现了宋代士大夫的审美变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朗诺 儒教伦理 审美转型 欧阳修 审美变迁 审美思想
下载PDF
汉代易学的审美面向——以《淮南子》《春秋繁露》为考察中心
15
作者 黄瑞 《美学与艺术评论》 2024年第1期205-216,251,共13页
《淮南子》和《春秋繁露》算不上专门的易学著作,但是从中我们能看到相关的易学思想。受此影响,两书的相关易学论述可以认为是汉代易学的另一种样态,是先秦义理易学的进一步延伸。它们与汉代美学体系之间的建构可以归结为汉代人有关天... 《淮南子》和《春秋繁露》算不上专门的易学著作,但是从中我们能看到相关的易学思想。受此影响,两书的相关易学论述可以认为是汉代易学的另一种样态,是先秦义理易学的进一步延伸。它们与汉代美学体系之间的建构可以归结为汉代人有关天人关系的直接呈现,与汉代美学之间的意义产生可能性在于直面思想意识及其生活世界。汉代人在正常观照和体验天下宇宙时是有意识的审美,也具备艺术的嗅觉。从辨物体道走向成人之行,其思维方式逐渐具象化,人的自身重新得到关注,易学的形态化向生活世界的审美化回归。无论是《淮南子》中的神话书写,还是《春秋繁露》中具有神学色彩的“天人感应”部分,都可以把它们纳入同一种形式进行讨论。它们都在表达特定的意义或者观念,给予了汉代易学与审美以正当性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易学 《淮南子》 《春秋繁露》 审美面向
下载PDF
真水无香--中国古典美学与“贵阳建议”
16
作者 周珂 顾晶 《中国文化遗产》 2017年第2期46-54,共9页
2008年10月在贵阳发布的"关于‘村落文化景观保护与发展’的建议"不但对村落文化景观的定义和内涵做出了深刻的解释,而且就实践工作提出了方向性的建议。在村落文化景观保护与发展的实践中,应以村民自治和村规民约作为工作法... 2008年10月在贵阳发布的"关于‘村落文化景观保护与发展’的建议"不但对村落文化景观的定义和内涵做出了深刻的解释,而且就实践工作提出了方向性的建议。在村落文化景观保护与发展的实践中,应以村民自治和村规民约作为工作法理基础,以"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这一中国古典美学根本性纲领为工作指导,以最少干预、非功利性和主动参与为工作要求。也唯有如此,才能够实现自然和文化、物质和非物质、历史和现时的整体保护;才能够延续村落的文化脉络,维护文化多样性;才能够将村民作为保护的主要力量,维护村落文化景观发展途径的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落文化景观 贵阳建议 村民自治 村规民约 中国美学
下载PDF
中国美学之何为与可为——刘纲纪《中国美学史》导读
17
作者 王世海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23年第4期11-15,共5页
刘纲纪《中国美学史》两卷本在中国美学研究中具有“开山”之功。他以美学理论为主要叙述对象,对常见和不常见的美学家、美学思想都作出了极为详尽且独到的阐述,对中国美学的主要特征也给出了六点说明,还从中西对比的角度特别阐释了生... 刘纲纪《中国美学史》两卷本在中国美学研究中具有“开山”之功。他以美学理论为主要叙述对象,对常见和不常见的美学家、美学思想都作出了极为详尽且独到的阐述,对中国美学的主要特征也给出了六点说明,还从中西对比的角度特别阐释了生命美学的基本思想。不过,他的实践本体论美学和他对如情理统一、认知与直觉统一等问题的阐释,也存在一些差误,需要我们更为深入的探讨和辨析。总体而言,刘纲纪的《中国美学史》可以光耀千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纲纪 中国美学史 实践本体论 生命美学 差误
下载PDF
宋代美学思想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创新应用研究
18
作者 张媛 周鹤锦 《丝网印刷》 2023年第21期67-69,共3页
通过对宋代美学的发展以及宋代设计的美学特点进行分析,探讨宋代美学思想在现代包装设计中运用的优势,以及在现代包装设计上的创新性与可行性,加深现代包装设计中的本民族特性,弘扬我国独特的宋代美学思想。
关键词 宋代 美学思想 包装设计 创新
下载PDF
不同时期中国美学的历史变迁——评析《美的历程》
19
作者 黄缨 陈艾玲 武文菁 《美术教育研究》 2023年第11期50-52,共3页
《美的历程》是一本广义的中国美学纲要,作者把艺术与历史相结合,阐述了绘画、雕塑、建筑、文学、书法等艺术门类在不同时代的兴起与演变,展现出不同时期的社会因素对艺术和审美的影响。不同时期美的意味具有不同的特色,这些源于人们对... 《美的历程》是一本广义的中国美学纲要,作者把艺术与历史相结合,阐述了绘画、雕塑、建筑、文学、书法等艺术门类在不同时代的兴起与演变,展现出不同时期的社会因素对艺术和审美的影响。不同时期美的意味具有不同的特色,这些源于人们对美的感知,也伴随着更多“有意味的形式美”的出现。时代的更替、社会的变迁,无一不对艺术审美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门类 美学 时代
下载PDF
美善统一还是寓美于善?——孔子审美思想新探 被引量:1
20
作者 贾祯祯 《人文杂志》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1-58,共8页
对于孔子的审美思想,学界长期以来的主流看法是认为孔子追求一种美与善相统一的理想境界,代表性的观点均不离审美与政治统一、形式与内容统一、艺术与道德统一等。这类观点多从对美、善的现代性理解入手,不仅具有概念的先在规定,背后可... 对于孔子的审美思想,学界长期以来的主流看法是认为孔子追求一种美与善相统一的理想境界,代表性的观点均不离审美与政治统一、形式与内容统一、艺术与道德统一等。这类观点多从对美、善的现代性理解入手,不仅具有概念的先在规定,背后可能还具有方法论上的某种预设,未必能真正反映孔子美学思想的精神实质,至少在很大程度上偏离了孔子审美思想的重心所在。虽然孔子并不否认有脱离善的美独立存在,但他一生关注的重心始终是善而不是美,只有在对善进行求索的过程中,美才在孔子思想中作为问题凸显出来。因此,以美善统一来理解孔子的审美思想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区,审美境界之谈亦有过度引申之嫌,我们应当回到历史语境、还原孔子真实,采用寓美于善的视角和方式,重新对孔子的审美思想进行审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境界 历史语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