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林泉高致》中的环境美学思想 被引量:3
1
作者 丁利荣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6期1-7,共7页
五代到北宋是山水画发展的黄金时代,《林泉高致》是对五代以来山水绘画的理论总结,也是山水美学的体系性著作。从环境美学的角度而言,《林泉高致》中体现的居住理念和山水图式正体现了山水审美中自然生意之美与社会秩序之美的结合,表现... 五代到北宋是山水画发展的黄金时代,《林泉高致》是对五代以来山水绘画的理论总结,也是山水美学的体系性著作。从环境美学的角度而言,《林泉高致》中体现的居住理念和山水图式正体现了山水审美中自然生意之美与社会秩序之美的结合,表现出宋代山水审美的新特点,即将庙堂与林泉统一起来的居住思想,这是宋代园林式生活的理念自觉,这一理念最终在宋代山水园林中得以实现。可以说,《林泉高致》体现了宋代新的环境审美观与居住理念的自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泉高致》 环境美学 山水图式 居养之道 人伦隐喻
下载PDF
日常生活审美呈现的现象学反思 被引量:2
2
作者 王敏 《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年第1期22-24,32,共4页
日常生活与审芙的五渗趋势已成为当代社会愈发普遍的现象.这在当代的艺术、传媒的实践中尤为显著。日常生活的审芙呈现在于我们赋予日常生活以形式.使其存在进入无蔽之状态,成为一种有意义的生活存在。审美活动只有在对日常生活的直... 日常生活与审芙的五渗趋势已成为当代社会愈发普遍的现象.这在当代的艺术、传媒的实践中尤为显著。日常生活的审芙呈现在于我们赋予日常生活以形式.使其存在进入无蔽之状态,成为一种有意义的生活存在。审美活动只有在对日常生活的直观中才能这到其本质.植根于日常生活也就是回到其自身的本真生活方式。审美的活动建立在日常生活的时间中,并且使日常生活成为一种观看活动而被赋予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常生活 审美呈现 现象学反思
下载PDF
纯粹直观与异质美学——列维纳斯论直觉、感知与审美 被引量:5
3
作者 张中 《江淮论坛》 CSSCI 2014年第4期35-40,共6页
借助"直观(觉)"这一现象学原则和方法,列维纳斯得以回到事物实在,并重新"看(见)世界"、重新"发现"世界。他对海德格尔"有"(实存)的反驳和颠倒,既是对所谓"il ya"(有)的解放,也是对&q... 借助"直观(觉)"这一现象学原则和方法,列维纳斯得以回到事物实在,并重新"看(见)世界"、重新"发现"世界。他对海德格尔"有"(实存)的反驳和颠倒,既是对所谓"il ya"(有)的解放,也是对"无限"的呼告和吁请。这些努力都源自他对"感性"和"异质性"的直觉(观)。在描述"il ya"时,列维纳斯坚持认为它是原质和第一性的,它本身就是"异质性"。以"il ya"为起点,列氏发现新的、特殊的"异质性"(即"他人"),并由此展开一种所谓"他异性"伦理(美)学。质言之,列维纳斯他异性美学观念就是:在艺术真实中保存异质感,驱除可见形式所依存的灵魂,解除被再现客体为表述服务的宿命。由此可见,这种"异质性美学"远离和拒绝了胡塞尔和梅洛-庞蒂、存在主义,甚至一切形而上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觉(观) 意向性 “il ya”(有) 现象学 异质性 美学
下载PDF
作为审美普遍性知识的形式美 被引量:2
4
作者 任旭彬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2期98-103,共6页
经由符号化的情感构形而生成的形式美蕴含了审美愉悦感,具有形象性与情感性的美感共性。在审美变形过程中,现象世界中能够引起感官快感的形式法则与内在情感相契合产生了形式感,也蕴含了文化意义。审美共通感在长期实践中积淀于人类潜... 经由符号化的情感构形而生成的形式美蕴含了审美愉悦感,具有形象性与情感性的美感共性。在审美变形过程中,现象世界中能够引起感官快感的形式法则与内在情感相契合产生了形式感,也蕴含了文化意义。审美共通感在长期实践中积淀于人类潜意识并作用于人的感官形成了审美普遍性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符号 形式美 形式感 审美共通感
下载PDF
论现代性的矛盾性——反思波德莱尔的现代性概念
5
作者 殷曼楟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2-17,共6页
当代,现代性的求新逻辑业已成为艺术的"传统"和常态,而它所表现出的不断自我消耗、自我否定的趋势也颇令人忧虑。倡导现代性的先驱波德莱尔其实对该问题有更为辩证的见解。其艺术二重性观点既肯定了短暂、偶然的一面,也认可... 当代,现代性的求新逻辑业已成为艺术的"传统"和常态,而它所表现出的不断自我消耗、自我否定的趋势也颇令人忧虑。倡导现代性的先驱波德莱尔其实对该问题有更为辩证的见解。其艺术二重性观点既肯定了短暂、偶然的一面,也认可了艺术永恒性的一面。在波德莱尔眼中,"现时的美"并不否定"永恒的美",而且艺术品的"永恒"恰恰内蕴在现时的艺术品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德莱尔 现代性 “新”
下载PDF
论身体美学与古希腊哲学的会通 被引量:1
6
作者 周麟祥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89-93,共5页
理查德·舒斯特曼所创立的身体美学的基本立足点是通俗艺术与大众审美。他主张关注、反思身体自身的经验与知觉,认为哲学思考应当从身体及其意识出发,并且以改善实际生活为目标。在舒斯特曼看来,哲学的本质是实践,这也是古希腊哲学... 理查德·舒斯特曼所创立的身体美学的基本立足点是通俗艺术与大众审美。他主张关注、反思身体自身的经验与知觉,认为哲学思考应当从身体及其意识出发,并且以改善实际生活为目标。在舒斯特曼看来,哲学的本质是实践,这也是古希腊哲学的本质精神。通过对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斯多葛等思想家的身体观的梳理与辨析,我们可以发现古希腊哲学家同样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了对身体的关注,身体的确可以构成身体美学与古希腊哲学会通的基本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用主义 身体美学 舒斯特曼 古希腊哲学 会通
下载PDF
近年来身体美学研究述论 被引量:5
7
作者 胡强 《阴山学刊》 2007年第6期5-9,共5页
身体美学是目前国际美学界关注的一个前沿问题,介绍到中国后,中国美学研究界结合外来理论资源和自身特殊的学术背景对此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成为中国当代美学研究中的一个新兴领域。近四年来,中国美学界的相关研究者们围绕着有关身... 身体美学是目前国际美学界关注的一个前沿问题,介绍到中国后,中国美学研究界结合外来理论资源和自身特殊的学术背景对此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成为中国当代美学研究中的一个新兴领域。近四年来,中国美学界的相关研究者们围绕着有关身体美学的西方理论资源和学术观点的译介、身体美学兴起的原因、身体美学的基本理论问题、中西方身体美学史的建构及身体美学研究和当代审美文化研究的互动等五个方面开展研究,努力推进着身体美学在中国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体美学 研究述论 中国当代美学
下载PDF
身体美学的辩证法——基于中国社会转型期的分析
8
作者 刘晨晔 杜立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1期71-75,共5页
在中国社会转型期的特殊背景之下,对于身体美学的研究始终要坚持辩证的观点。一是对身体的自我辩证,一方面体现在"身体"作为一种辩证的存在可以分为自知身体和未知身体,另一方面体现在身体与灵魂的辩证,灵魂内在于身体,身体... 在中国社会转型期的特殊背景之下,对于身体美学的研究始终要坚持辩证的观点。一是对身体的自我辩证,一方面体现在"身体"作为一种辩证的存在可以分为自知身体和未知身体,另一方面体现在身体与灵魂的辩证,灵魂内在于身体,身体是灵魂的表现依托,二者辩证统一存在;二是异化的身体符号与畸形的审美观念的辩证以及畸形审美观念的内在自我辩证,即人性物欲与爱欲的辩证;三是身体美学中身体本体价值的辩证,即发挥身体本体价值的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的辩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体美学 辩证法 社会转型期 本体价值
下载PDF
杜夫海纳审美对象论之关系论浅析
9
作者 万晓咏 《神州》 2012年第28期11-12,共2页
法国现象学美学代表人杜夫海纳的经典名著《审美经验现象学》一书多半文字都在论述审美对象问题。审美对象论是杜夫海纳现象学美学的出发点,只有对这个问题深入研究,才能把握杜夫海纳现象学美学的核心。本文拟重点分析下杜夫海纳审美... 法国现象学美学代表人杜夫海纳的经典名著《审美经验现象学》一书多半文字都在论述审美对象问题。审美对象论是杜夫海纳现象学美学的出发点,只有对这个问题深入研究,才能把握杜夫海纳现象学美学的核心。本文拟重点分析下杜夫海纳审美对象论中的关系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夫海纳 《审美经验现象学》 现象学美学 关系论
下载PDF
杜夫海纳论美和审美
10
作者 周文彬 《南都学坛(南阳师专学报)》 1990年第1期0050-0055,共6页
杜夫海纳是法国当代著名的现象学美学家。与现象学美学的另一位著名代表人物一波兰的茵加登比较起来,杜夫海纳更为重视对于美和审美的哲学考察。因而,评述杜夫海纳关于美和审美的学说,有助于我们对当代西方哲学美学的了解,有助于我们发... 杜夫海纳是法国当代著名的现象学美学家。与现象学美学的另一位著名代表人物一波兰的茵加登比较起来,杜夫海纳更为重视对于美和审美的哲学考察。因而,评述杜夫海纳关于美和审美的学说,有助于我们对当代西方哲学美学的了解,有助于我们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美学。 “美的对象就是在感性的高峰实现感性与意义的完全一致……的对象”以胡塞尔为奠基人的现象学的著名口号是所谓“返回事物本身”,它所说的事物就是直接地给予意识的东西,即“所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夫海纳 法国 现象学美学家 哲学美学 美学认识论 审美
全文增补中
现象学视野中的艺术作品——杜夫海纳美学三题
11
作者 钟丽茜 《东方丛刊》 2005年第1期74-84,共11页
著名现象学美学家米盖尔·杜夫海纳与罗曼.英伽登同称为现象学美学二巨擘,二人皆从胡塞尔哲学出发走进美学,巍然耸立成这一领域的两座高峰。步人杜夫海纳学说的峰壑中,时见独到深邃之景。选其中三题,品评如下。
关键词 杜夫海纳 艺术作品 现象学美学 英伽登 美学家 胡塞尔 哲学 深邃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