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文社科类博士生学术经历对博士学位论文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9
1
作者 许丹东 吕林海 +2 位作者 张红霞 顾亚琳 邵然 《复旦教育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0-66,112,共8页
通过对人文社科领域博士的问卷调查发现,在课堂讨论、项目参与、前沿涉猎、跨学科学习和导师交流5个方面的学术经历中,导师交流得分最高,前沿涉猎得分最低。在博士学位论文质量的自评上,博士对学位论文的综合质量评价较高、成果创新性... 通过对人文社科领域博士的问卷调查发现,在课堂讨论、项目参与、前沿涉猎、跨学科学习和导师交流5个方面的学术经历中,导师交流得分最高,前沿涉猎得分最低。在博士学位论文质量的自评上,博士对学位论文的综合质量评价较高、成果创新性评价较低。回归分析显示,项目参与对博士学位论文的综合质量、前沿涉猎、创新性均有显著正效应,课堂讨论、跨学科学习和导师交流对博士学位论文的综合质量和成果创新性均没有显著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经历 博士学位论文 前沿涉猎 博士生教育
下载PDF
基于“圆通制”文科大学生科学工作能力提升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欣 《中国农业会计》 2020年第10期26-29,共4页
由于文科大学生所学专业的限制,造成文科大学生就业难、择业难的现象非常严重,这一直是全国各高校都面临且较为凸显的问题。对于文科大学生本人来说,毕业后步入职场一直在寻找科学工作的方法和途径,却一直无法表述什么是"科学工作&... 由于文科大学生所学专业的限制,造成文科大学生就业难、择业难的现象非常严重,这一直是全国各高校都面临且较为凸显的问题。对于文科大学生本人来说,毕业后步入职场一直在寻找科学工作的方法和途径,却一直无法表述什么是"科学工作"?什么是"科学工作能力"?怎样提高个人的科学工作能力?上世纪90年代初期,王民权先生在泰勒制的基础上发明的"圆通制",融合了西方科学管理的基本原理,结合中国企事业单位工作岗位、岗位工作流程,提炼总结出一套系统的科学工作原理和工作标准体系。圆通制的理念是科学的,是创新的,它把复杂的实际工作、抽象的工作经验进行提炼形成具体工作岗位的工作标准,直接运用到实践工作领域,起到高效工作、科学管理、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通过对圆通制在文科大学生科学工作能力提升方面的研究,采用案例分析法,以实践证明把圆通制引入高校,作为文科大学生提升科学工作能力的工具,是行之有效、势在必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通制 文科大学生 科学工作 能力提升
下载PDF
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实践教学体系的建构与实施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娟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20年第7期69-70,共2页
普通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两大高层次人才培养机制。因此,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对我国经济、科技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经过多年的教育实践我们可以看出,当前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现状存在着过于偏向理论、实践教学不足的... 普通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两大高层次人才培养机制。因此,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对我国经济、科技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经过多年的教育实践我们可以看出,当前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现状存在着过于偏向理论、实践教学不足的问题。相较于理工类,人文社会科学的学习若不紧密联系实际,更容易导致学生只是死记硬背知识,无法将这些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只有在具体的社会实践中才能发挥作用。因此,加强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的实践教学,形成理论到实践的人才培养机制是当前高校课程体系建设需要进行的重要工作和改革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院校 人文社会科学 实践教学
下载PDF
浙江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竞争力评析(2016—2020年)
4
作者 董成娣 於丹枫 林灵丽 《台州学院学报》 2021年第5期84-92,共9页
分析浙江省高校的人文社科竞争力现状,可为推进浙江省高校的新文科建设发展提供现实依据。基于人文社科相关的科研基金立项数据及中外文学术文献数据,从立项竞争力、科研产出力和科研影响力维度,分析浙江省高校人文社科竞争力的族群分... 分析浙江省高校的人文社科竞争力现状,可为推进浙江省高校的新文科建设发展提供现实依据。基于人文社科相关的科研基金立项数据及中外文学术文献数据,从立项竞争力、科研产出力和科研影响力维度,分析浙江省高校人文社科竞争力的族群分布及发展水平。研究发现浙江省高校人文社科族群具有国内中等偏上的竞争力优势,但省内竞争力优势过于集中,族群结构有待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社会科学 高等学校 科研竞争力 浙江省
下载PDF
立足学校特色 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发展
5
《社科纵横》 2022年第3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兰州交通大学十分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于2020年12月召开了兰州交通大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理事会。兰州交通大学社科联在学校党... 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兰州交通大学十分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于2020年12月召开了兰州交通大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理事会。兰州交通大学社科联在学校党委的领导和甘肃省社科联的指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充分发挥校内外社科研究力量融合互动平台的作用,激发学校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广大教师的创新热情和工作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州交通大学 创新热情 哲学社会科学 社科研究 融合互动 校内外 社科联 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下载PDF
加快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 被引量:4
6
作者 杨忠 王月清 《中国高等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9-22,共4页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为指导的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体系面向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有着明确的时代担当和内在要求:要把握价值追求和基本遵循,以守正创新、分类推进为路向,突出优势、拓展领域...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为指导的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体系面向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有着明确的时代担当和内在要求:要把握价值追求和基本遵循,以守正创新、分类推进为路向,突出优势、拓展领域,加快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社会科学 学科体系 专业体系 “新文科” 交叉学科
原文传递
苏联科学社会主义学科的兴衰及其经验启示 被引量:1
7
作者 伋杏濛 王金红 《科学社会主义》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46-152,共7页
虽然苏俄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科学社会主义学说较早传入俄国且在列宁时代成为国家政权的指导思想和重要理论基础,但科学社会主义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形成却相对较晚,始于20世纪60年代。苏联政治、意识形态等方面的需要提供了学... 虽然苏俄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科学社会主义学说较早传入俄国且在列宁时代成为国家政权的指导思想和重要理论基础,但科学社会主义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形成却相对较晚,始于20世纪60年代。苏联政治、意识形态等方面的需要提供了学科形成的外部条件,也影响着学科发展的历史轨迹;研究问题的集中与明确促使学科边界日渐清晰,理论知识的系统化为学科独立奠定了基础。在这一过程中,苏联科学社会主义学科及其学术共同体一直面临着自主性薄弱、学术性不强、权力主导性明显等问题。80年代末,苏联科学社会主义学科走向终结。苏联科学社会主义学科的兴衰是苏联社会政治变迁的一个缩影,带来了深刻的教训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联科学社会主义学科 意识形态 学科建设 学科史
原文传递
推动学科交叉融合促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 被引量:10
8
作者 徐青森 《大学与学科》 2022年第1期9-10,共2页
学科交叉融合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科技创新和理论创造的重要源泉.也是推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按照教育部党组的统一部署,社科司会同有关司局和单位... 学科交叉融合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科技创新和理论创造的重要源泉.也是推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按照教育部党组的统一部署,社科司会同有关司局和单位正在研制《面向2035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动计划》 学科交叉融合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 教育部党组 哲学社会科学工作 统一部署 重要源泉 发展行动计划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