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共有看共生:斐济乡村的共同体实践 被引量:2
1
作者 和文臻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8-45,共8页
斐济村庄共同体对“共享”的认同和共生的伦理实践,与现行基于共有的土地制度密不可分,主要表现为村庄的土地共有和房屋共享两种基本形态,是当地社会共生文化意义和象征的基础。共有是斐济地方物权基本所有形式,且作为斐济乡村的基础性... 斐济村庄共同体对“共享”的认同和共生的伦理实践,与现行基于共有的土地制度密不可分,主要表现为村庄的土地共有和房屋共享两种基本形态,是当地社会共生文化意义和象征的基础。共有是斐济地方物权基本所有形式,且作为斐济乡村的基础性力量贯穿于村民的日常生活实践之中,在乡村共生地方文化形成与实践过程中起到了整合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斐济 社会共生 经济共有 共同体 日常生活
下载PDF
具身理论的空间模型与日常生活中的人类学实践 被引量:4
2
作者 张文义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6-106,共11页
本研究借鉴"实践中的认知"理论(cognition in practice)分析中国西南景颇族祭师如何承载信仰传统,据此提出具身理论(embodiment)的一个空间模型。该模型分三层:第一层祭师进入家族谱系空间,此为获取秘传知识的前提;第二层,进... 本研究借鉴"实践中的认知"理论(cognition in practice)分析中国西南景颇族祭师如何承载信仰传统,据此提出具身理论(embodiment)的一个空间模型。该模型分三层:第一层祭师进入家族谱系空间,此为获取秘传知识的前提;第二层,进入仪式空间,使祭师的感知、话语和知识传统一致;第三层,进入神话空间,将祭师的精神和情感化入知识体系。基于此模型,本文对比分析了人类学家在自己身上呈现学科精神的过程,进而探讨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人类学。本研究在统一的视野中理解他者(景颇族祭师)和自我(人类学家),并兼顾抽离和投入的方法论差异:以超然的身份研究祭师,考察结构下的力量和过程;以投入的状态从事教学,承载行动的道德和情绪后果。本文认为,人类学研究最终需要进入研究者的日常生活,而日常生活的人类学是人类学家与自己的合作民族志:投入的自我与抽离的自我相互合作。并置理论模型、他者生活与身边日常,可理解日常实践如何既带有理性的明晰,又凸显出生命的质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具身理论 日常生活的人类学 知识 口吻 情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