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区社会资本与乡村“问题少年” 被引量:4
1
作者 郑卫东 张清友 《青少年犯罪问题》 2007年第2期16-20,共5页
社会解组与社会控制理论虽能有效解释乡村青少年越轨现象,却未能揭示乡村“问题少年”现象发生机制的关键环节。实证研究发现,社会转型过程中社区社会资本匮乏是导致乡村少年越轨问题日益突出的重要原因。因此,防范、矫治乡村青少年越... 社会解组与社会控制理论虽能有效解释乡村青少年越轨现象,却未能揭示乡村“问题少年”现象发生机制的关键环节。实证研究发现,社会转型过程中社区社会资本匮乏是导致乡村少年越轨问题日益突出的重要原因。因此,防范、矫治乡村青少年越轨的思路之一是重构乡村社区社会资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变迁 社会资本 乡村 问题少年
下载PDF
意思能力与未成年人保护 被引量:1
2
作者 陈历幸 《青少年犯罪问题》 2007年第2期39-41,共3页
通过在理论上和立法上区分意思能力与行为能力,既可简化对行为人意思能力的认定,又可在某些特定情形中保护行为人的个人利益。意思能力在青少年保护方面的作用体现在:未成年人的财产法律行为通常是无效的或者可撤销的,但是,当出现认定... 通过在理论上和立法上区分意思能力与行为能力,既可简化对行为人意思能力的认定,又可在某些特定情形中保护行为人的个人利益。意思能力在青少年保护方面的作用体现在:未成年人的财产法律行为通常是无效的或者可撤销的,但是,当出现认定有关行为有效可以更好地保护未成年人利益的情形时,法官可以通过确认行为人在行为时具备相应的意思能力,进而认定有关行为有效。依我国现行法,未成年人不能作出遗嘱和遗赠,但考虑到未成年人的真实意思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法官可以通过确认未成年人在表示有关意愿时具备相应的意思能力,从而认定其意思表示属于有效的遗嘱或遗赠。《收养法》实际上承认了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具有作出收养法律行为的行为能力,但有关规定仍须进一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思能力 青少年保护 法律行为的效力 行为能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