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岗位历练对地方领导干部职务晋升的影响——基于全国优秀县委书记候选人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陈朋 《理论与改革》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7-66,共10页
对于地方领导干部来讲,无论是作为职业发展的途径还是作为实现人生价值的载体,职务晋升都是其重要期待。但是,职务晋升是一个多重因素相互影响的过程。在地方领导干部的职业生涯中,“岗位”是一个重要杠杆。“岗位”既是推动工作、完成... 对于地方领导干部来讲,无论是作为职业发展的途径还是作为实现人生价值的载体,职务晋升都是其重要期待。但是,职务晋升是一个多重因素相互影响的过程。在地方领导干部的职业生涯中,“岗位”是一个重要杠杆。“岗位”既是推动工作、完成使命的平台,也是施展才华、实现抱负的基本条件。以148名全国优秀县委书记候选人为主要对象的数据分析表明,大多数人都经历了多岗位历练。地方领导干部通过多岗位历练实现职务晋升,至少需要组织培养、良好的个体素养和积极的干部队伍建设政策三个基本条件。多岗位历练只是地方领导干部职务晋升的必要条件,能不能实现职务晋升、以何种速度实现职务晋升,往往受多重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部队伍建设 地方领导干部 县委书记 职务晋升
下载PDF
空间生成视角下整体性推进商务楼宇党建的实践路径
2
作者 陈海燕 《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 2023年第6期39-44,共6页
面对复杂交错的空间形态,聚焦空间生成视角下商务楼宇党建运作的内在机理,将空间结构的张力及时转化为楼宇党建的软实力。空间生成逻辑与商务楼宇党建运作逻辑有着高度关联,在主体与客体互动、结构与功能互构、机制与路径联动、内容与... 面对复杂交错的空间形态,聚焦空间生成视角下商务楼宇党建运作的内在机理,将空间结构的张力及时转化为楼宇党建的软实力。空间生成逻辑与商务楼宇党建运作逻辑有着高度关联,在主体与客体互动、结构与功能互构、机制与路径联动、内容与形式统一的基础上,保障楼宇党建成效能够落地生根。进一步探究新时代整体性推进商务楼宇党建的具体路径,促进空间逻辑与实践逻辑实现有机统一,推动基层党建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生成 整体性 商务楼宇党建 实践路径
下载PDF
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 被引量:5
3
作者 李小三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72-174,共3页
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是共产党人在长期奋斗过程中形成的心理、情感和精神的统一,是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前进动力的不竭源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共产党人坚守精神家园,是辨别和抵制各种错误思潮、保持政治敏锐性的需要,是承担责任和使命... 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是共产党人在长期奋斗过程中形成的心理、情感和精神的统一,是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前进动力的不竭源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共产党人坚守精神家园,是辨别和抵制各种错误思潮、保持政治敏锐性的需要,是承担责任和使命的需要,也是保持先进性的需要。为此,每个共产党人都必须内外兼修,筑牢自己的精神家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产党人 精神家园 时代价值
下载PDF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党的凝聚力的关系思考 被引量:3
4
作者 陈立川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232-235,共4页
我们党的凝聚力由精神凝聚力和物质凝聚力两个部分组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增强党自身的凝聚力指明了方向 ,是党的凝聚力的源泉和动力。践行“三个代表” ,增强党的凝聚力 ,当前应在党员队伍先进性建设、基层党组织建设、党的民主... 我们党的凝聚力由精神凝聚力和物质凝聚力两个部分组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增强党自身的凝聚力指明了方向 ,是党的凝聚力的源泉和动力。践行“三个代表” ,增强党的凝聚力 ,当前应在党员队伍先进性建设、基层党组织建设、党的民主集中制建设、党的作风建设、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和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实现共同理想等方面下工夫 ,不断增强党的“内聚力”和“外聚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个代表” 党的凝聚力 党的建设 反腐败
下载PDF
党际民主是从党内民主通向人民民主的桥梁 被引量:4
5
作者 许忠明 《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0年第5期33-38,共6页
选择党内民主作为实现人民民主的突破口正日益成为共识,然而党内民主并非一个孤立的系统。它受到党内外各种因素的制约。就党内而言,组织自身的过度集中化倾向和凝固化倾向对党内民主就是一个严重的制约。人民民主的实现也是一个矛盾的... 选择党内民主作为实现人民民主的突破口正日益成为共识,然而党内民主并非一个孤立的系统。它受到党内外各种因素的制约。就党内而言,组织自身的过度集中化倾向和凝固化倾向对党内民主就是一个严重的制约。人民民主的实现也是一个矛盾的问题,提高人民素质,克服人民内部的冷漠和极端化倾向,是搞好人民民主不可回避的问题。这两个问题的解决必须引入外变量。党际民主则由于自身的优势能够承担这一任务而成为从党内民主通向人民民主的桥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际民主 党内民主 人民民主
下载PDF
论民初农民与革命党——以辛亥革命为中心 被引量:2
6
作者 邵宇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3期78-83,共6页
农民对近代政党与革命具有重要意义,是革命党的基本依靠力量。近代革命党只有充分发挥政党的社会整合功能,正确地回应农民的利益要求,才能获得广泛的社会资源和社会基础。民初农民与革命党的疏离、革命党对农民整合的孱弱、革命党农民... 农民对近代政党与革命具有重要意义,是革命党的基本依靠力量。近代革命党只有充分发挥政党的社会整合功能,正确地回应农民的利益要求,才能获得广泛的社会资源和社会基础。民初农民与革命党的疏离、革命党对农民整合的孱弱、革命党农民政策的失误,使革命党无法对近代中国革命与国家建设作出强有力的政治回应,从而造成辛亥革命的失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 革命党 辛亥革命
下载PDF
论顾准的民主思想 被引量:1
7
作者 吴克峰 《理论与现代化》 CSSCI 2010年第5期40-45,70,共7页
顾准的民主思想主要包含三个方面:首先,民主与中国古代的重民思想不是一回事,中国古代反对专制主义的思想不是中国近代民主思想产生和发展的一个来源。其次,在民主与科学的关系上,他认为二者虽然须臾不可分离,但却不是不分前后。唯有立... 顾准的民主思想主要包含三个方面:首先,民主与中国古代的重民思想不是一回事,中国古代反对专制主义的思想不是中国近代民主思想产生和发展的一个来源。其次,在民主与科学的关系上,他认为二者虽然须臾不可分离,但却不是不分前后。唯有立足于科学精神之上的民主才是一种牢靠的民主;而学术自由和思想自由乃是民主的基础,它们不是依赖于民主才能存在的。再次,民主的现实的具体实现形式是议会政治,而"批评"乃是民主社会的一个主要特征。由此,顾准把民主从高调的乌托邦拉回到具体应该怎样操作的人间,从而成为政治学领域的"先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顾准 民主 科学 政党制度 议会
下载PDF
救亡与启蒙:抗日战争时期的民主宪政运动 被引量:1
8
作者 王进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6期59-62,共4页
为实现孙中山的宪政纲领,为集中全民族的力量争取民族解放战争的胜利,广大中间党派和中国共产党一起在抗日战争时期展开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民主宪政运动,为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也锤炼了广大民主人士,促进了民众民主意识的提... 为实现孙中山的宪政纲领,为集中全民族的力量争取民族解放战争的胜利,广大中间党派和中国共产党一起在抗日战争时期展开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民主宪政运动,为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也锤炼了广大民主人士,促进了民众民主意识的提高,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战后中国社会的走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日战争 宪政 民主
下载PDF
新民主主义政治文明:中华文明传承中的伟大创举
9
作者 高旭红 王俊拴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8-51,57,共5页
新民主主义政治文明是中国的话语体系,是指20世纪30年代到50年代初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政治实践所创造的政治文明成果。新民主主义政治文明是中华文明从衰落走向复兴的转折点;是基于中国特殊国情而奉献给人类文明的伟大创造;作为逻... 新民主主义政治文明是中国的话语体系,是指20世纪30年代到50年代初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政治实践所创造的政治文明成果。新民主主义政治文明是中华文明从衰落走向复兴的转折点;是基于中国特殊国情而奉献给人类文明的伟大创造;作为逻辑起点,新民主主义政治文明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建构提供了基石,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本走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民主主义政治文明 重建 创举 基石
下载PDF
辛亥革命后陕西革命政权社会发展政策研究
10
作者 马建华 李禾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1期147-152,共6页
1911年10月西安新军起义后,陕西革命党人建立的革命政权经历了秦陇复汉军政府、中华民国秦省军政府和中华民国陕西都督府(1914年7月前)三个阶段。在革命党人主政期间,陕西革命政权颁布了一系列发展社会良策,具体表现在:政治方面,积极推... 1911年10月西安新军起义后,陕西革命党人建立的革命政权经历了秦陇复汉军政府、中华民国秦省军政府和中华民国陕西都督府(1914年7月前)三个阶段。在革命党人主政期间,陕西革命政权颁布了一系列发展社会良策,具体表现在:政治方面,积极推行民主政治,开放舆论,建立民主政团和地方自治组织;经济方面,采取了整顿厘务、裁汰书斗、恢复生产、兴办实业、统一币制、设立银行等恢复和发展经济的政策;社会方面,制定和执行了禁烟、剪辫和放足等革除社会陋习的政策;文化教育方面,恢复和整顿学务,发展高等教育和社会教育,并派遣留学生。陕西革命政权采取的发展社会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近代陕西社会的发展,为国民政府时期陕西的社会发展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亥革命 陕西 革命政权 社会发展
下载PDF
论"二分法"的终结与"三分法"的勃兴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征国 《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5年第1期18-28,共11页
二点论比一点论具有更深刻更果断的特点。但由于它难以在动态中把握持久平衡,无法捕捉两极之间的那个"第三者",因而不能最终战胜形而上学。能够驾驭两极,游刃于"第三者"的只有三点论,它的最初表现形态是由分到合,... 二点论比一点论具有更深刻更果断的特点。但由于它难以在动态中把握持久平衡,无法捕捉两极之间的那个"第三者",因而不能最终战胜形而上学。能够驾驭两极,游刃于"第三者"的只有三点论,它的最初表现形态是由分到合,即由一分为二到合二而一的,一分为三则是它发展及转化的最高环节。所谓一分为三,就是对多样性世界的三分看法,它反映了事物的全面(正面、反面,侧面),把握了矛盾的全体(静态矛盾、动态矛盾,矛盾中间),概括了人类文明的全局(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是科学的世界现与方法论。"三"便是万物的基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分为二 合二而一 一分为三 二分法 三分法
下载PDF
简论辛亥革命与中国社会主义前途的选择
12
作者 钟瑞添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9,共4页
历史从来都是合力的结果。作为完全意义的民族民主革命的辛亥革命,是中国走向现代的起点,与中国社会主义前途的选择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它们之间的联系体现在:第一,作为一次完全意义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辛亥革命为中国走向社会主义初... 历史从来都是合力的结果。作为完全意义的民族民主革命的辛亥革命,是中国走向现代的起点,与中国社会主义前途的选择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它们之间的联系体现在:第一,作为一次完全意义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辛亥革命为中国走向社会主义初步清除了前进的路障;第二,辛亥革命的进程,加速了社会主义思想的传播;第三,辛亥革命的失败,为中国选择社会主义前途提供了历史的依据;第四,辛亥革命的实践,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有着很多内在的联系,客观上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亥革命 社会主义 前途 选择
下载PDF
略论“个人自治、文化认同与共和爱国主义”异同
13
作者 贾建梅 王儒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6年第3期84-86,共3页
梁启超的个人自治思想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共和爱国主义的思潮和文化认同的思潮都是对梁启超思想的一种继承与发展,梁启超的个人自治思想又体现在两种思潮之中,共和爱国主义的国家建设构想集中体现于"邦国主义",文化... 梁启超的个人自治思想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共和爱国主义的思潮和文化认同的思潮都是对梁启超思想的一种继承与发展,梁启超的个人自治思想又体现在两种思潮之中,共和爱国主义的国家建设构想集中体现于"邦国主义",文化认同则强调通过文化来复兴民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启超 个人自治 共和爱国主义 文化认同
下载PDF
国民革命中革命政治文化的裂变及其历史启示
14
作者 郭智勇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1-15,共5页
民族主义是大革命时期政治文化的核心价值取向和主旨所在,从民族主义的视角解读大革命时期国共两党政治文化裂变的原因及其历史教训,对新时期两党政治价值观念的和合与民族情感的增进,推动两党政治文化共识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民族主义是大革命时期政治文化的核心价值取向和主旨所在,从民族主义的视角解读大革命时期国共两党政治文化裂变的原因及其历史教训,对新时期两党政治价值观念的和合与民族情感的增进,推动两党政治文化共识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以民族主义为纽带,以政治文化为分析路径,谋求两岸关系、两党关系的新发展,或将裨益于未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文化 民族主义 国民革命 历史启示
下载PDF
民族主义与第二次国共合作
15
作者 张丰清 《湖北社会科学》 2007年第12期109-111,共3页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充分利用民族主义为政府提供合法性基础的重要功能,中国共产党则强调对民众的开放和吸引,并以此作为追求民族主义目标的重要动力。中国共产党依靠发动民众的全面抗战路线,使民族主义由于融入了大众性的内容而达到一个...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充分利用民族主义为政府提供合法性基础的重要功能,中国共产党则强调对民众的开放和吸引,并以此作为追求民族主义目标的重要动力。中国共产党依靠发动民众的全面抗战路线,使民族主义由于融入了大众性的内容而达到一个全新的高度,充分发挥了民族主义对民众政治参与意识的促进功能。这虽与当政者要求的"一个主义,一个政党,一个领袖"的主张不一致,但却反映了广大民众的普遍价值取向,造成了当政者在民众面前的被动,也由此影响到战后中国政局的走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主义 国共合作 分歧 战后中国政局
下载PDF
孙中山社会主义思想赋予当代的精神价值与理论价值
16
作者 陈娆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6年第2期38-40,共3页
在中国近代历史上,孙中山是较早接触社会主义思想并构建社会主义体系的思想家。他的社会主义思想虽然不符合他的时代,许多内容超越于他的时代,但随着时间的发展与社会的变迁,他的许多社会主义思想越来越显示出生命力,有的甚至变为现实,... 在中国近代历史上,孙中山是较早接触社会主义思想并构建社会主义体系的思想家。他的社会主义思想虽然不符合他的时代,许多内容超越于他的时代,但随着时间的发展与社会的变迁,他的许多社会主义思想越来越显示出生命力,有的甚至变为现实,并赋予当代精神价值与理论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中山 社会主义思想 精神价值 理论价值
下载PDF
浅析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土地制度的演进与发展
17
作者 康健 《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2008年第3期37-39,共3页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从中国具体国情出发,在经历国民大革命失败后,探索出一条由城市转向农村,实行"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路。走这样一条革命道路,农民问题自然就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为解...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从中国具体国情出发,在经历国民大革命失败后,探索出一条由城市转向农村,实行"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路。走这样一条革命道路,农民问题自然就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为解决好农民问题,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必须解决好农民的土地问题。为此,中国共产党不断探索,形成一套解决土地问题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并在实践中不断将其发展、深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主革命时期 土地制度 演进 发展
下载PDF
辛亥革命百年研究中的三大误区
18
作者 陈辽 《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1年第6期13-16,共4页
在辛亥革命百年研究热中,大多数著述从史实出发,抉微发隐,立论客观、公正,深受读者好评。但也有些著述仅局限于若干孤立事实,进入了辛亥革命研究的误区,这些观点主要有三:"清末新政"好,辛亥革命不好;"立宪派"在革... 在辛亥革命百年研究热中,大多数著述从史实出发,抉微发隐,立论客观、公正,深受读者好评。但也有些著述仅局限于若干孤立事实,进入了辛亥革命研究的误区,这些观点主要有三:"清末新政"好,辛亥革命不好;"立宪派"在革命中发挥了主要作用;南北议和是孙中山和袁世凯的双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亥革命 研究 误区
下载PDF
论科学家的人文精神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晓虹 张建宏 《江苏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11-14,共4页
众所周知,科学技术的价值是中立的。它到底给人类造福还是致祸,"行善"或者"威慑"完全取决于人,尤其取决于主导科学研究的科学家。科学家是否具有人文精神不仅仅关乎于他个人事业的是非成败,还关乎着整个国家、民族... 众所周知,科学技术的价值是中立的。它到底给人类造福还是致祸,"行善"或者"威慑"完全取决于人,尤其取决于主导科学研究的科学家。科学家是否具有人文精神不仅仅关乎于他个人事业的是非成败,还关乎着整个国家、民族乃至全人类的祸福。因此,用人文引导科学发展,用人文精神武装科学家的头脑极为重要。从科学发展观考察我们所处时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特征,可以发现,对当代科学家而言,必须具备的人文精神应包容以下三种:哲学的人文精神、道德的人文精神和艺术的人文精神。哲学的人文精神为科学家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思维方式;道德的人文精神规范了科学家的行为,使科学为人类造福;艺术的人文精神滋养科学家的灵魂,使其在臻美追求中洞见真理,彻悟道德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家 人文精神 道德
下载PDF
分类思维方式的摇摆——对当今纵向“贴标签”现象的人类学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亚军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5期24-26,33,共4页
"80后"、"90后"是当下中国最流行也是用得最泛滥的分类词汇。这些用作纵向分类的"标签"泛滥成为当今中国多元文化语境下的独特文化现象。纵向分类思维一直作为人的一项基本分类思维而存在于各种社会形态... "80后"、"90后"是当下中国最流行也是用得最泛滥的分类词汇。这些用作纵向分类的"标签"泛滥成为当今中国多元文化语境下的独特文化现象。纵向分类思维一直作为人的一项基本分类思维而存在于各种社会形态中,而中国最近几年用于纵向分类的"标签"泛滥则反映出中国人纵向分类思维的过分活跃。用文化人类学的结构主义理论与进化论学说对这一有趣的人类学现象进行分析,从而解析纵向"贴标签"现象泛滥背后中国人分类思维方式的变化,以及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签 纵向分类 个性意识 “80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