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0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党内监督和其他各类监督贯通协同:生成逻辑、实践探索与推进策略
1
作者 李敏杰 于炎 《行政与法》 2025年第1期27-37,共11页
推动党内监督和其他各类监督贯通协同具有清晰的生成逻辑,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百年监督历程的经验总结,是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伟大实践。基于党中央层面尚未出台各类监督贯通协同的具体制度,各地围绕监督贯通... 推动党内监督和其他各类监督贯通协同具有清晰的生成逻辑,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百年监督历程的经验总结,是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伟大实践。基于党中央层面尚未出台各类监督贯通协同的具体制度,各地围绕监督贯通协同进行了一些有益实践。云南省统筹“四项监督”协调联动、上海市做实日常监督工作机制、山西省打造“智慧监督”平台、湖北省构建监督贯通协调格局等探索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典型性。当前,各领域各环节监督的关联性互动性明显增强,推动党内监督和其他各类监督贯通协同总体上呈现出深度融合、良性发展的趋势。但应看到,由于作为政治概念和政策推行的时间较短,一些监督主体也面临着职责定位不清、机制运行不畅、信息共享不足、协同意识不强等问题。新的赶考路上,要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施策、久久为功,通过明确责权界限、突出流程再造、打破数据壁垒、凝聚社会共识等途径,进一步提升监督工作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从严治党 党内监督 贯通协同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巡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支撑条件与责任机制 被引量:2
2
作者 杨楠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2-50,共9页
中国共产党巡视制度是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演进与实践发展中彰显出权力监督与腐败治理、政治整合与权威维护、矛盾化解与社会稳定等显著优势。把巡视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既需要宏观支撑条件,也依靠... 中国共产党巡视制度是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演进与实践发展中彰显出权力监督与腐败治理、政治整合与权威维护、矛盾化解与社会稳定等显著优势。把巡视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既需要宏观支撑条件,也依靠具体实现机制。政党主导、价值引领与制度供给是巡视制度优势向治理效能转化的主体支撑、观念支撑与结构支撑。责任机制建设是把巡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关键举措,精准厘定责任、提升履责能力、强化监督问责是其基础环节、关键向度和必要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巡视制度 制度优势 治理效能 责任机制
下载PDF
中国地方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历史进程与优化进路 被引量:2
3
作者 唐皇凤 崔洋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34,40,共9页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施高质量的金融监管是中国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秘诀,地方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则是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基础性、战略性工程。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地方金融监管体制经历了监管与业务混同、地方参与监管、...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施高质量的金融监管是中国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秘诀,地方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则是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基础性、战略性工程。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地方金融监管体制经历了监管与业务混同、地方参与监管、中央单层监管和央地分层监管等阶段。面对地方金融监管权责划分不够明确、加强监管与推动经济发展难以平衡、地方金融监管的法律保障尚不健全等现实困境,新时代新征程的地方金融监管体制改革需要聚焦于建立党对金融工作的统一领导体制、加强地方金融监管领域法治建设、优化地方金融监管部门职责和健全以中央金融管理部门地方派出机构为主的地方金融监管体制,重点解决地方金融委员会办事机构设置、地方金融监管部门非监管职能划转和完善市县两级地方金融监管部门管理体制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金融 监管体制 权责划分 改革进路
下载PDF
可调适的问责与可信任的容错:一个“互惠性—表态”的解释框架
4
作者 余敏江 赵乾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18,M0003,共16页
从中央环保督察基层问责实践可以发现,尽管面临相同的组织结构与社会压力,但在上下级干部之间所产生的“实用”的互惠性关系与下级干部所“表现”出的态度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别,这为基层干部管理提供了较大的韧性空间,“可调适的问责”与... 从中央环保督察基层问责实践可以发现,尽管面临相同的组织结构与社会压力,但在上下级干部之间所产生的“实用”的互惠性关系与下级干部所“表现”出的态度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别,这为基层干部管理提供了较大的韧性空间,“可调适的问责”与“可信任的容错”得以共生共存。在“互惠性—表态”的解释框架下,基层拥有管理权限的干部呈现出4种行为逻辑,即在“可调适的问责”中的“责罚并重”“轻责重罚”“重责轻罚”惩戒策略和在“可信任的容错”中的“将功补过”激励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保督察 干部问责 干部容错 互惠性—表态 干部行为
下载PDF
数字纪检监察研究综述与展望
5
作者 苏江涛 丁粮柯 钱周伟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129-140,共12页
数字纪检监察是一个新兴的学术热点,是将数字技术嵌入反腐治理领域的新探索,对传统纪检监察在思维和方式上进行了根本性的变革。通过中国知网开展文献调查,选取“数字纪检监察”“数字监督”“大数据监督”“电子监察”四个关键词,借助C... 数字纪检监察是一个新兴的学术热点,是将数字技术嵌入反腐治理领域的新探索,对传统纪检监察在思维和方式上进行了根本性的变革。通过中国知网开展文献调查,选取“数字纪检监察”“数字监督”“大数据监督”“电子监察”四个关键词,借助CiteSpace软件对学者关于数字技术与纪检监察相融合研究的研究趋势、研究方法等展开统计分析,形成对数字纪检监察研究的整体把握。根据学者对相关数字技术与监督执纪的理解可以发现,关于数字纪检监察的内涵,学界至今尚未达成共识。目前,理论界对数字纪检监察的研究聚焦于运作逻辑、信息不对称、设施与人才、信息与隐私、标准与接口、中央与地方实践矛盾等六个方面。实际上,数字纪检监察并没有形成系统的研究体系,未来要以实践为基础加大研究力度,突出数字纪检监察的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 纪检监察 腐败治理 研究综述
下载PDF
后结构主义话语建构视角下国际反腐话语中“腐败”的含义探析——以透明国际CPI指数为案例
6
作者 李瑞文 《西部学刊》 2024年第1期29-32,共4页
当前学界关于“腐败”的定义和解释可以分为现代性理论范式、经济学理论范式和政治学理论范式三种。然而,这三种理论范式忽视了话语本身的工具性。以透明国际CPI指数为案例,基于福柯、拉克劳和墨菲的话语理论,引入后结构主义话语建构的... 当前学界关于“腐败”的定义和解释可以分为现代性理论范式、经济学理论范式和政治学理论范式三种。然而,这三种理论范式忽视了话语本身的工具性。以透明国际CPI指数为案例,基于福柯、拉克劳和墨菲的话语理论,引入后结构主义话语建构的分析框架,以其克服主流观点的局限性。后结构主义的话语分析框架抛开本质主义的观点,转而关注话语建构的过程。透明国际CPI指数实际上展现了第一世界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之间不对等的权力关系。这可以帮助解释CPI指数不能客观地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真实廉洁水平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反腐败话语 后结构主义 透明国际
下载PDF
地市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效果评价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杨丽杰 王芳 +2 位作者 钱永忠 郭晓东 陈松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720-1724,共5页
对196个地级市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情况进行问卷调查,选取3类23个指标作为中国地市级监管情况的原始评价指标。采用多变量统计因子分析方法,说明各因素如何影响监管效果,通过质和量两方面分析对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情况形成一个客... 对196个地级市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情况进行问卷调查,选取3类23个指标作为中国地市级监管情况的原始评价指标。采用多变量统计因子分析方法,说明各因素如何影响监管效果,通过质和量两方面分析对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情况形成一个客观而综合的认识。最后针对监管工作中显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产品 质量安全 监管 因子分析
下载PDF
干部容错:制度机理、掣肘因素与优化路径 被引量:28
8
作者 成为杰 马晓黎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97-101,共5页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宽容改革探索中的失误,注意保护干部干事创业、改革创新的积极性。近年来,我国各地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的干部容错实践经验,掀起了制定容错机制的热潮,出台了大量有关容错机制的文件。但是从实施层面仍然面临着问责...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宽容改革探索中的失误,注意保护干部干事创业、改革创新的积极性。近年来,我国各地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的干部容错实践经验,掀起了制定容错机制的热潮,出台了大量有关容错机制的文件。但是从实施层面仍然面临着问责制度与容错机制关系没有理顺、干部队伍中试错容错风气不浓、社会舆论压力大、机制设计不完善等问题。为此,需要国家层面出台专门性的容错法律法规,协调好与干部选拔任用制度、问责制度关系,通过适当的公开方式引导公众参与,限定容错范围、避免容错机制被滥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容错 问责 干部激励 政策企业家
下载PDF
“以权利制约权力”视角下的舆论监督 被引量:11
9
作者 叶战备 金太军 《探索》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3-68,共6页
从权力制约思想的发展史来看,以权力制约权力模式作为权力之间的内部制约机制有其历史的必然性,但这种模式的现实局限性也是明显的。相对于以权力制约权力这种权力之间的内部制约机制来说,以权利制约权力可视为社会对权力的外部监督机... 从权力制约思想的发展史来看,以权力制约权力模式作为权力之间的内部制约机制有其历史的必然性,但这种模式的现实局限性也是明显的。相对于以权力制约权力这种权力之间的内部制约机制来说,以权利制约权力可视为社会对权力的外部监督机制。这一机制所要建立的是受治者对于施治者的监督,是体现民主性质、与公民的民主地位相称的制约与监督。舆论监督是以权利制约权力这种社会对权力的外部监督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民主性质的监督,是政治文明的必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权力制约 权利监督 舆论监督 权力模式
下载PDF
医院纪检监察对医院建设的影响分析
10
作者 郝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社会科学》 2024年第3期0182-0185,共4页
在医疗改革不断深入的当下,我国医院进一步加大了全面建设工作的力度,并取得了优质的成果。纪检监察作为医院管理工作的重要构成部分,其与医院建设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以高质量的纪检监察工作推动医院的建设,不仅可以提升医院建设工作... 在医疗改革不断深入的当下,我国医院进一步加大了全面建设工作的力度,并取得了优质的成果。纪检监察作为医院管理工作的重要构成部分,其与医院建设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以高质量的纪检监察工作推动医院的建设,不仅可以提升医院建设工作的质量,还可以保障医院的稳定运转。本文将依据相关研究成果以及工作实践经验,从多个角度分别探讨了医院纪检监察的内涵价值、其重要意义、当前存在的问题以及具体的优化措施。最终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探讨,能够使广大的医院机构有所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纪检监察 医院建设 影响 作用
下载PDF
浅析事业单位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
11
作者 花琼 《区域治理》 2024年第13期75-77,共3页
本文深入分析了事业单位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的相关问题,结合公共管理理论、组织行为学、法律依据等专业角度,提供了深度的分析和建议。首先,文章讨论了公共管理理论在干部队伍建设中的应用,强调资源管理、目标设定、绩效评估的重要性... 本文深入分析了事业单位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的相关问题,结合公共管理理论、组织行为学、法律依据等专业角度,提供了深度的分析和建议。首先,文章讨论了公共管理理论在干部队伍建设中的应用,强调资源管理、目标设定、绩效评估的重要性。其次,组织行为学的观点强调员工动机、沟通、组织文化和领导风格对干部队伍的影响。最后,法律依据的重要性在维护工作的合法性和规范性方面得到了强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业单位 纪检监察 干部 组织行为学
下载PDF
城区农贸市场监管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17
12
作者 王凯伟 涂义美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93-98,共6页
城区农贸市场监管存在协调机制不健全、监管手段不合理、监管效果不佳、组织管理不到位等突出问题,其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监管理念存在误区、财政投入不足、监管执行力较弱以及监管法律法规不完善等。应切实提高对农贸市场监管的认识,加... 城区农贸市场监管存在协调机制不健全、监管手段不合理、监管效果不佳、组织管理不到位等突出问题,其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监管理念存在误区、财政投入不足、监管执行力较弱以及监管法律法规不完善等。应切实提高对农贸市场监管的认识,加大法律法规建设力度,改变监管方式,健全长效监管机制,加强监管队伍建设,有效提高城区农贸市场的监管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贸市场 监管 问题 对策
下载PDF
市场化程度、政府治理、制度安排与反腐败关系——基于2000—2013年宏观面板数据的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杜晓燕 马瑞光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9-57,共9页
腐败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工程。目前,中国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期,如何处理好反腐败与市场经济改革、政府治理、制度安排之间的关系,成为当前改革的重点与难点。利用中国2000—2013年宏观面板数据,系统分析了市场化程度、政府治理和... 腐败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工程。目前,中国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期,如何处理好反腐败与市场经济改革、政府治理、制度安排之间的关系,成为当前改革的重点与难点。利用中国2000—2013年宏观面板数据,系统分析了市场化程度、政府治理和制度安排因素对反腐败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市场化程度提升能够起到消减腐败的作用。政府治理对反腐败影响较为复杂,政府规模表现为规模越大,治理能力越完善,越有助于减少腐败,但子指标公职人员相对工资水平与反腐败相关性较为模糊,需要理性看待现阶段"高薪养廉"的作用。制度安排特别是法治化和信息化水平的提升起到了显著减少腐败的作用,佐证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和加强信息化建设对反腐倡廉的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腐败 市场化程度 政府治理 制度安排
下载PDF
腐败决定因素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35
14
作者 方晋 《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5-64,共10页
要想成功地控制腐败,必须搞清楚决定腐败的因素是哪些。本文在参考了前人理论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对腐败的决定因素用面板数据的方法进行了估计和分析,考察了不同国家腐败和公务员相对工资、经济自由度、政治自由度以及法治水平等变量... 要想成功地控制腐败,必须搞清楚决定腐败的因素是哪些。本文在参考了前人理论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对腐败的决定因素用面板数据的方法进行了估计和分析,考察了不同国家腐败和公务员相对工资、经济自由度、政治自由度以及法治水平等变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公务员相对工资对腐败的程度高低没有解释作用,而经济自由度和法制水平有显著的作用,政治制度的作用则不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败现象 公务员 相对工资 经济自由度 政治自由度 决定因素 法制水平 面板数据 实证分析
下载PDF
全面从严治党视域下高校廉洁文化建设现状分析
15
作者 包琪 《区域治理》 2024年第3期251-253,共3页
近年来,党中央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高度重视廉洁文化建设,提出要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立足当下各高校廉洁文化建设现状,在新时代新形势之下,思考如何将廉洁文化建设更进一步落地落实,走出一条贴近高校师生学习生活、特色鲜明的廉... 近年来,党中央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高度重视廉洁文化建设,提出要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立足当下各高校廉洁文化建设现状,在新时代新形势之下,思考如何将廉洁文化建设更进一步落地落实,走出一条贴近高校师生学习生活、特色鲜明的廉洁之路,则需要扎根实际,进一步进行研究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从严治党 高校 廉洁文化建设
下载PDF
缅甸新宪法(2008)与缅甸民主宪政前景 被引量:7
16
作者 范宏伟 肖君拥 《太平洋学报》 CSSCI 2008年第8期22-27,共6页
1993年缅甸开始启动制宪,历经15年,2008年2月19日新宪法终于完成起草工作,5月15日,官方宣布宪法通过。该宪法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密切关注,同时也遭到普遍的批评。新宪法既没有体现民意,更没有征求反对党和少数民族的意见。宪法赋予军人特... 1993年缅甸开始启动制宪,历经15年,2008年2月19日新宪法终于完成起草工作,5月15日,官方宣布宪法通过。该宪法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密切关注,同时也遭到普遍的批评。新宪法既没有体现民意,更没有征求反对党和少数民族的意见。宪法赋予军人特殊的待遇和地位,保证了军队在缅甸未来政治中继续发挥领导作用,特别是国家"紧急状态条款",保障了军队可以随时接管国家政权。国防与安全委员会在国家政治体系中享有的优越地位,只是目前当政的"和平发展委员会"的一个变体。所以,新宪法只是缅甸当局为谋求新的政治合法性、继续保持军人干政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缅甸 宪法 军人政权 民主宪政
下载PDF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协同治理路径研究——基于协同政府理论视角 被引量:10
17
作者 赖永波 徐学荣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4-39,共6页
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频发,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被提上重要议事日程。目前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面临监管缺位、监管越位、监管错位等现实困境。文章引入协同政府理论重新审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协同政府理论主张摒弃碎... 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频发,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被提上重要议事日程。目前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面临监管缺位、监管越位、监管错位等现实困境。文章引入协同政府理论重新审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协同政府理论主张摒弃碎片化结构、实现无缝隙监管,整合组织功能、实现监管流程再造,突破一元治理困境、实现监管跨界协作,该理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实践具有适用性。文章借鉴协同政府理论分析框架,从目标整合、组织整合、信息整合和文化整合四个维度构建农品质量安全监管协同治理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产品质量安全 政府监管 协同治理 协同政府理论
下载PDF
论“腐败”的定义 被引量:28
18
作者 于风政 《新视野》 CSSCI 2003年第5期40-42,59,共4页
科学地定义“腐败”,是开展反腐败斗争的基本条件之一。主要由西方学者提出的、当前国内外流行的“腐败”定义,从不同角度揭示了腐败的本质,但在腐败行为主体与外延的界定、裁定的标准与尺度等方面均有其局限性,不完全适合我国转型期社... 科学地定义“腐败”,是开展反腐败斗争的基本条件之一。主要由西方学者提出的、当前国内外流行的“腐败”定义,从不同角度揭示了腐败的本质,但在腐败行为主体与外延的界定、裁定的标准与尺度等方面均有其局限性,不完全适合我国转型期社会的特殊情况。本文对几种流行定义作了分析,在全面概括现阶段中国发生的腐败现象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新的定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败 反腐败斗争 中国 国有财产 行业垄断 公共利益
下载PDF
论我国政治监督体系的整合优化 被引量:12
19
作者 陈国权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53-56,共4页
政治权力是公共社会运行必不可少的基本条件,政治权力的合理配置和有效运用,是维护社会秩序、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然而,政治权力在效用上具有两重性,既可以发挥积极的作用推动社会的发展,也可能被个人或集团作为谋取私利的手... 政治权力是公共社会运行必不可少的基本条件,政治权力的合理配置和有效运用,是维护社会秩序、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然而,政治权力在效用上具有两重性,既可以发挥积极的作用推动社会的发展,也可能被个人或集团作为谋取私利的手段,从而成为社会的破坏力量。因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督体系 政治监督 监督体制 监督机构 政治良心 监督主体 整合优化 监督机关 利益机制 立法监督
下载PDF
基于效用理论的腐败问题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敏 孔凡柱 《改革与战略》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3-35,共3页
从效用的角度出发,建立腐败问题的效用分析模型,分析风险规避者、风险中性者和风险偏好者的腐败行为选择模式,根据分析结果,提出腐败的治理对策。
关键词 效用理论 腐败问题 腐败行为 腐败主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