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0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取信于民做起 改革要善用利益驱动杠杆 被引量:2
1
作者 李捷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44-45,共2页
现场听了李克强总理的首次《政府工作报告》,心情格外不能平静。有两个突出的感慨。一是去年真难。难在世界经济复苏不确定因素太多,难在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增大,难在长期积累的难点热点问题重重,可谓处处捉襟见肘。
关键词 取信于民 《政府工作报告》 杠杆 利益 改革 世界经济复苏 国内经济 李克强
下载PDF
从《物质救国论》看西方现代化对康有为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郭熹微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0年第4期12-20,共9页
戊戌变法失败以后,康有为流亡海外,在游历、考察许多西方国家后,他提出了“物质救国”的方策。所谓“物质”,实际上就是工业化或现代化。康有为认为,中国必须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建设强大的现代军队,才能自立于世界民... 戊戌变法失败以后,康有为流亡海外,在游历、考察许多西方国家后,他提出了“物质救国”的方策。所谓“物质”,实际上就是工业化或现代化。康有为认为,中国必须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建设强大的现代军队,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发展现代化的前提是政局的稳定,因此他主张采取君主立宪制度,同时他还倡导保持传统儒学作为中华民族的道德精神。康有为对于现代化的认识,至今仍然有着十分突显的现实意义。当然,他对于革命、道德等问题的看法是需要探讨和批判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救国论》 康有为 现代化 政治体制改革 工业化 物质文明 精神文明
下载PDF
汉代谷梁学礼法思想探析
3
作者 汪荣 《甘肃理论学刊》 CSSCI 2012年第6期150-155,共6页
在汉代,经学与政治、法律之间存在着紧密关联和内在互动。解释《春秋》经义的《谷梁传》是《春秋》三传之一。《谷梁传》"借事明义",强调礼制,重视宗法伦理等级秩序。随着汉代政治法律实践的展开,谷梁学终于走进了统治者的视... 在汉代,经学与政治、法律之间存在着紧密关联和内在互动。解释《春秋》经义的《谷梁传》是《春秋》三传之一。《谷梁传》"借事明义",强调礼制,重视宗法伦理等级秩序。随着汉代政治法律实践的展开,谷梁学终于走进了统治者的视野,忠孝、仁义、尊卑等汉代谷梁学礼法思想的精髓对西汉中后期的政治、法律运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 谷梁学 礼法思想
下载PDF
政治共识与法治 被引量:12
4
作者 郑维东 邹育根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31-133,共3页
关键词 政治共识 法治 百科全书 地理环境 价值观念 政治意义 政治体系 地理范围 社会成员 政治学 布莱克 信念 界限 作为
下载PDF
让为官者想作为
5
作者 唐剑锋 《实践(思想理论版)》 2014年第10期56-56,共1页
“为官不为”是对党、对人民、对事业的不负责,危害甚大,被群众深恶痛绝。如不加大整治力度,不彻底解决“为官不为”问题,群众就会不满。各级党委、政府一定要认真深查细究、找准病灶、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解决好一些干部存在的不... “为官不为”是对党、对人民、对事业的不负责,危害甚大,被群众深恶痛绝。如不加大整治力度,不彻底解决“为官不为”问题,群众就会不满。各级党委、政府一定要认真深查细究、找准病灶、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解决好一些干部存在的不落实、不作为问题,以为民、务实、清廉的作风推动工作、取信于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治力度 对症下药 取信于民 不作为 群众 人民 党委 政府
下载PDF
用实际行动取信于民——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转作风”回眸
6
作者 霍庆涛 《当代贵州》 2013年第20期28-29,共2页
目前,"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已在全党展开。这是一场时代大考,响应党中央的号召,贵州从上到下已做好了迎考的准备。
关键词 取信于民 实际行动 贵州 作风 教育实践活动 党的群众路线 党中央
下载PDF
《周易》中的取信于民思想
7
作者 杨亚利 《领导之友》 2006年第5期55-56,共2页
关键词 取信于民 《周易》 政治统治 诚信 执政
下载PDF
董仲舒的思维方式及其政治归趋 被引量:3
8
作者 赖美琴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112-114,共3页
以天地人一体化为依据 ,董仲舒构建了整体直观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使董仲舒政治哲学带有明显的趋和、求同、调适、平衡的特征 ,成为汉代巩固君权、实现“大一统”政治的重要手段。这种整体直观的思维方式给中国封建主义政治以深远... 以天地人一体化为依据 ,董仲舒构建了整体直观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使董仲舒政治哲学带有明显的趋和、求同、调适、平衡的特征 ,成为汉代巩固君权、实现“大一统”政治的重要手段。这种整体直观的思维方式给中国封建主义政治以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董仲舒 思维方式 整体直观 中国封建主义政治 政治哲学 汉代 大一统
下载PDF
崔寔政治思想述论 被引量:3
9
作者 杜洪义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6期96-98,共3页
崔从君臣关系入手 ,提出崇尚明君贤臣的君臣观 ;在用人问题上要辨贤重禄 ,以防贪污腐败 ;政治统治政策要因时而变 ,富于改革精神 ;治国方面则应以严刑峻法为主 ,以“闭民欲” ,绝“三患”。他的政治思想体现了务实精神 。
关键词 崔Shi 政治思想 君臣观 改革精神 法治观 务实精神 用人观
下载PDF
略论汉武帝“德法并用”的治国方略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长江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12-115,共4页
 目前,史学界多数论者认为汉武帝虽然独尊儒术,但在治国之术上实行的却是法家的法治思想。从德治与法治的关系、武帝即位前后面临的严峻形势及武帝用人行政、"《春秋》决狱"等方面考察,汉武帝在治国方略上实行的并非只是法...  目前,史学界多数论者认为汉武帝虽然独尊儒术,但在治国之术上实行的却是法家的法治思想。从德治与法治的关系、武帝即位前后面临的严峻形势及武帝用人行政、"《春秋》决狱"等方面考察,汉武帝在治国方略上实行的并非只是法家的法治思想,而是"德法并用"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武帝 “德法并用” 治国方略 法治思想 德治 用人策略
下载PDF
孟子民本政治理论的内在坎陷 被引量:2
11
作者 林振武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108-111,共4页
本文从政治哲学角度考察孟子民本理论 ,认为其理论存在如下坎陷 :从经济 (民生 )角度认识民 ,忽略了民的政治权利 ;寻找权力来源时 ,主张权力天本 ,民成为天的表征 ,民本实乃为民作主 ;民的权利在常态政治下缺乏表现形式 ;从人性中寻找... 本文从政治哲学角度考察孟子民本理论 ,认为其理论存在如下坎陷 :从经济 (民生 )角度认识民 ,忽略了民的政治权利 ;寻找权力来源时 ,主张权力天本 ,民成为天的表征 ,民本实乃为民作主 ;民的权利在常态政治下缺乏表现形式 ;从人性中寻找政治学基础 ,体制设计呈相对空白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子 民本政治 政治权利 权利表现形式 政治体制 政治哲学 先秦时期 人性政治论
下载PDF
秦汉之际的“功德论”分析——一种政治评价体系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雷戈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50-155,共6页
“功德论”是中国古代一种极富实践性的政治评价体系。在秦汉之际它得到了广泛而灵活的运用 ,成为一种有效的政治工具和普遍的政治共识。在对人性与政治相互关联的理论思考中 ,中国人始终缺乏一个终极维度。
关键词 秦朝 汉朝 “功德论” 政治评价体系 人性 礼制观念 道德价值 政治共识
下载PDF
论魏晋南北朝尚“素”的政治意识及其儒学色彩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宜春 《中州学刊》 CSSCI 1999年第4期138-140,共3页
魏晋风流,形迹不一,或不拘礼法,率性任真,或敝履功利,以遁世为高。而其间的尚“素”的政治意识,也是不应忽视的一种思潮。我认为它是魏晋风流的又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也是魏晋风流的不可忽视的底蕴,对它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可以... 魏晋风流,形迹不一,或不拘礼法,率性任真,或敝履功利,以遁世为高。而其间的尚“素”的政治意识,也是不应忽视的一种思潮。我认为它是魏晋风流的又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也是魏晋风流的不可忽视的底蕴,对它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可以加深我们对魏晋南北朝政治特征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南北朝 政治意识 素族 儒学 魏晋风流 南北朝时期 政治特征 《南齐书·百官志》 北齐书 晋书
下载PDF
论《晏子春秋》中的政治辩证法思想 被引量:1
14
作者 吴显庆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78-81,共4页
《晏子春秋》中的政治辩证法的主要内容是 ,对君民、君臣矛盾统一关系的认识 ,对“道在为人 ,而失在为己”的辩证规律的揭示 ,对政治矛盾的尖锐化及政治变革的认识 ,以斗争求合作的思想 ,对“和而不同”思想的发展 ,对内政与外战和外事... 《晏子春秋》中的政治辩证法的主要内容是 ,对君民、君臣矛盾统一关系的认识 ,对“道在为人 ,而失在为己”的辩证规律的揭示 ,对政治矛盾的尖锐化及政治变革的认识 ,以斗争求合作的思想 ,对“和而不同”思想的发展 ,对内政与外战和外事相互关联的认识。其政治辩证法思想与其反对迷信的主张和哲学辩证法理论有密切的关系 ,还吸取、运用或发展了墨子、孟子、《老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晏子春秋>> 政治辩证法 政治矛盾关系 无神论
下载PDF
从《三国演义》看曹操的“唯才是举” 被引量:1
15
作者 司强 李克实 《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青年工作论坛)》 2003年第5期140-141,共2页
任何事业的兴衰 ,都可归结于对人才的拥有与合理使用。正所谓“天下大计 ,得士者昌 ,失士者亡”。作为政治家、军事家、诗人的曹操在群雄并起的三国时代 ,正是通过其“揽才之眼量、爱才之情切、容才之胸襟、用才之不疑”构筑起了其“唯... 任何事业的兴衰 ,都可归结于对人才的拥有与合理使用。正所谓“天下大计 ,得士者昌 ,失士者亡”。作为政治家、军事家、诗人的曹操在群雄并起的三国时代 ,正是通过其“揽才之眼量、爱才之情切、容才之胸襟、用才之不疑”构筑起了其“唯才是举”的用人之道 ,为曹操完成扫灭群雄、统一北方的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国演义》 曹操 用人制度 政治家 军事家 政治谋略 用人政策
下载PDF
董仲舒行政管理思想简论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中建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31-35,共5页
作为"儒者宗"的董仲舒,是汉代著名思想家。适应大一统政治之需要,他在继承先秦儒学并吸收其他诸家有利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以"天人合一"为核心的儒家神学理论体系。而其行政管理思想则是这一体系的重要组成部... 作为"儒者宗"的董仲舒,是汉代著名思想家。适应大一统政治之需要,他在继承先秦儒学并吸收其他诸家有利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以"天人合一"为核心的儒家神学理论体系。而其行政管理思想则是这一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从行政管理思想的理论基础、行政权力论、行政实施理论、人事行政理论、宏观经济管理思想等几个方面对董仲舒行政管理思想作以简要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董仲舒 行政管理思想 人性论 行政权力论 权力制约论 人才培养 文化专制
下载PDF
荀悦政治思想简论 被引量:1
17
作者 夏增民 《华中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2期11-15,共5页
荀悦基于儒学体系 ,以伦理规范和通变思想为方法论 ,提出了自己的政治思想理论 ,把政治内涵规划为六个程式 ,而政治运作的过程正是这六个程式的落实过程。具体说来 ,可分为君臣关系、德刑关系、重民和明制思想等四个层面。从中不难探知... 荀悦基于儒学体系 ,以伦理规范和通变思想为方法论 ,提出了自己的政治思想理论 ,把政治内涵规划为六个程式 ,而政治运作的过程正是这六个程式的落实过程。具体说来 ,可分为君臣关系、德刑关系、重民和明制思想等四个层面。从中不难探知法儒、道儒思想的融合 ,反映了东汉末年思想合流的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汉 荀悦 政治思想 政治内涵 君臣关系
下载PDF
司马迁眼中的政府职能及其现代启示
18
作者 王小健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4期92-94,共3页
司马迁认为政府应当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不为是指政府应当根据社会规律 ,顺其自然 ,因势利导 ,不应与民争利 ;有所为是指政府的行政管理和规范社会秩序的职能 ,即道德教化与刑罚制裁的职能。
关键词 德治 法治 司马迁 政府职能 经济规律 道德教育 法律 行政管理 社会秩序
下载PDF
从阮籍到鲍敬言——浅论魏晋无君论的逻辑进程
19
作者 陆静卿 李磊 《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13-14,共2页
阮籍与鲍敬言的无君思想既有继承性 ,又有明显差异。魏晋无君论的发展 ,体现人民力量展露的进程。
关键词 阮籍 鲍敬言 魏晋时期 无君论 逻辑进程 政治思想 社会变革
下载PDF
中国古代政治智慧精华的全新分析和总结——评《春秋战国政治辩证法思想研究》
20
作者 应国良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39-139,共1页
关键词 中国 古代 政治智慧 《春秋战国政治辩证法思想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