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7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调查研究要在“实”字上下功夫——向陈云同志学习调查研究
1
作者 赵坤 宗妍 《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 2024年第1期45-48,共4页
陈云同志是进行调查研究的光辉典范。陈云开展调查研究的精髓是一个“实”字,他始终秉持“只唯实”的调查研究思想;始终坚持求真务实的调查研究态度,从党和群众的利益出发,真研究问题,研究真问题;始终保持扎实有效的调查研究作风,反对... 陈云同志是进行调查研究的光辉典范。陈云开展调查研究的精髓是一个“实”字,他始终秉持“只唯实”的调查研究思想;始终坚持求真务实的调查研究态度,从党和群众的利益出发,真研究问题,研究真问题;始终保持扎实有效的调查研究作风,反对官僚主义,不搞形式主义。向陈云学习调查研究,对于开展新形势下的调查研究工作有着极其重要的启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云 调查研究 求真务实
下载PDF
近十年中共党史专业博士论文选题现状与发展前景(2013—2022)
2
作者 程美东 王俊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0-118,共9页
近十年国内中共党史专业博士论文成果丰硕。通过对2013—2022年全国八个中共党史博士点344篇中共党史专业博士论文的选题类型进行分析,发现近年来国内党史学界潜心研究,党史博士论文研究范围宽广、主题丰富、热点鲜明,各学位点充分考虑... 近十年国内中共党史专业博士论文成果丰硕。通过对2013—2022年全国八个中共党史博士点344篇中共党史专业博士论文的选题类型进行分析,发现近年来国内党史学界潜心研究,党史博士论文研究范围宽广、主题丰富、热点鲜明,各学位点充分考虑自身学科专长和优势,培养出各具特色的党史学术人才。在取得优异成绩的同时,党史学科发展也面临着问题意识有待加强、论文标题冗长重复、史学色彩淡化、重大成果和特色成果缺失等现实问题。党史研究要以历史研究为基础,以政治史为中心,强化问题意识,以文论、文据、文采为抓手产出优秀研究成果,更好推动中共党史学科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共党史 博士论文 选题 学科发展 博士生教育
下载PDF
国外对中国共产党的研究与中国的话语回应
3
作者 任云仙 谢雨婷 《安阳工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4,共4页
国外对中国共产党的关注,最早可以追溯到革命年代。新中国成立之后,海外中国共产党研究呈现出了关注现实和从党史中寻求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的研究路向。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成功,国外出现中国共产党研究热潮。国外学者研究中... 国外对中国共产党的关注,最早可以追溯到革命年代。新中国成立之后,海外中国共产党研究呈现出了关注现实和从党史中寻求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的研究路向。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成功,国外出现中国共产党研究热潮。国外学者研究中国共产党,既有客观评价,也有文化误读。我们应对国外研究进行批判性阅读,加强中外学界交流,建立中国学术走出国门的长效机制,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为构建中国共产党的良好国际形象而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外 中国共产党研究 话语回应
下载PDF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学科重视党史文献的必要性分析
4
作者 孙锡芳 韩嫣婕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24年第1期12-14,共3页
党史文献是中国共产党诞生以后所产生的与党的历史有关的文献,是研究与中国共产党相关历史最基本、最权威的资料。从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的学科定位、研究对象和培养目标来看,研读党史文献对该学科研究生培养十分必要。然而,通过... 党史文献是中国共产党诞生以后所产生的与党的历史有关的文献,是研究与中国共产党相关历史最基本、最权威的资料。从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的学科定位、研究对象和培养目标来看,研读党史文献对该学科研究生培养十分必要。然而,通过调查可发现,由于生源复杂等原因,该学科研究生的党史文献基础非常薄弱,制约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因此需要从课程设置、教学实践和课程考核等方面着手,加强研究生党史文献的学习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学科建设 党史文献
下载PDF
党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三个维度
5
作者 张玉玲 李科涵 张琳 《世纪桥》 2024年第1期26-28,共3页
党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既是党史教育与高校思政课教学之间的契合点的根本遵循,也是推动高校思政课教学设计、内容融入、教学方式创新改革的重要抓手。党史教育和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有着必然联系,二者融合是弘扬党的... 党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既是党史教育与高校思政课教学之间的契合点的根本遵循,也是推动高校思政课教学设计、内容融入、教学方式创新改革的重要抓手。党史教育和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有着必然联系,二者融合是弘扬党的优良革命传统的主阵地及提升思政课教学有效性的必要手段,提升思政课立德树人的实效性,在党史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时,加强加深理论高度,在理论学习中了解党史并产生共鸣,二者互相提升,彰显了党史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的持久性。党史教育有效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旨在提升育人实效,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坚定理想信念,树立唯物史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史教育 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学路径
下载PDF
习近平关于树立正确党史观重要论述的实践价值与贯彻路径
6
作者 施言志 包钱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24-27,共4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就如何看待、学习及把握中国共产党历史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不断发展并最终形成了习近平关于树立正确党史观重要论述。这一重要论述的实践价值是有利于增进党长期执政的历史认同、有利于防范化解历史虚无主义风...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就如何看待、学习及把握中国共产党历史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不断发展并最终形成了习近平关于树立正确党史观重要论述。这一重要论述的实践价值是有利于增进党长期执政的历史认同、有利于防范化解历史虚无主义风险、有利于在实现民族复兴主题中把握历史主动、有利于在全面从严治党实践中实现历史伟业。其贯彻路径构成了认知、情感、归纳和实践四维有机系统,即首要前提是在结合常态化长效化党史学习教育中加强理论学习和认同,中间环节是在提升历史自信把握历史主动进程中进行理论总结和创造,最终旨归是在党与人民两大主体解决实际问题中发挥理论效能和价值。深刻领会和把握习近平关于树立正确党史观的实践价值和贯彻路径,有利于在新征程新阶段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正确党史观 重要论述 实践价值 贯彻路径
下载PDF
大学生社会实践过程中大兴调查研究探析
7
作者 王亮 刘逸哲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40-46,共7页
大学生社会实践作为提升高等教育育人实效的重要构成,是新形势下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必然途径。调查研究作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基本实践方法之一,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循环往复,让学生在调研中逐步获得真理性认... 大学生社会实践作为提升高等教育育人实效的重要构成,是新形势下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必然途径。调查研究作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基本实践方法之一,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循环往复,让学生在调研中逐步获得真理性认识。文章通过对相关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我国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大兴调查研究的内容和形式正在快速扩充、进一步完善,但仍在选题设计、调研方法、成果转化、教学指导方面存在现实难点,可以“深、实、细、准、效”调查研究“五字诀”为指南,进一步开展实践探索与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社会实践 大兴调查研究
下载PDF
“线性”考察:近三十年中共党史研究热点的总体概况、发展脉络、主要特点与未来展望
8
作者 张乃芳 高强强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 2024年第1期30-39,共10页
对中共党史研究文献的梳理分析是中共党史党建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推进其高质量发展的必要前提。本文运用CiteSpace软件对1992年以来“北大核心”与“CSSCI”数据库收录的1639篇中共党史相关文章进行可视化分析。总体来看,中共党史研... 对中共党史研究文献的梳理分析是中共党史党建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推进其高质量发展的必要前提。本文运用CiteSpace软件对1992年以来“北大核心”与“CSSCI”数据库收录的1639篇中共党史相关文章进行可视化分析。总体来看,中共党史研究在发文数量、作者、机构等方面呈现了纵横交织的总体概况,通过解读突现词,把中共党史研究脉络划分成基础奠基、全面发展和特色凸显三个阶段,运用矛盾特殊性原理,结合关键词出现规律,总结出中共党史研究内容聚焦根本性问题与阶段性问题的主要特点。未来中共党史党建研究应从以下方面进行提升:一是研究力量要不断加大融合共进的强度;二是研究内容要进一步增强学科的民族特色;三是要继续坚持问题导向和守正创新的方法论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共党史 CITESPACE 发展脉络 主要特点 未来展望
下载PDF
周恩来奋斗观的生成逻辑、内涵意蕴及对青年的启示
9
作者 贺立军 毕德印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82-86,共5页
周恩来是奋斗者的杰出楷模,他的一生是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艰苦奋斗的真实写照。周恩来自青少年时期开始,多次在书信、演讲及题词中提出诸多有关奋斗的思想观点,意蕴丰富且系统。站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 周恩来是奋斗者的杰出楷模,他的一生是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艰苦奋斗的真实写照。周恩来自青少年时期开始,多次在书信、演讲及题词中提出诸多有关奋斗的思想观点,意蕴丰富且系统。站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进的历史起点上,科学探析周恩来奋斗观的生成逻辑,系统阐释其内涵意蕴,对于筑牢青年理想信念之基、锤炼青年过硬担当本领、培养青年艰苦奋斗精神、激励青年投身奋斗实践具有重要的启示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恩来 奋斗观 青年
下载PDF
习近平关于“树立正确党史观”重要论述的形成与方法
10
作者 施言志 《喀什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18-25,共8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如何看待、学习及把握中国共产党历史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不断发展并最终形成了习近平关于树立正确党史观的重要论述。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关于树立正确党史观的理论来源、现实基础,重点理解把握这一重...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如何看待、学习及把握中国共产党历史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不断发展并最终形成了习近平关于树立正确党史观的重要论述。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关于树立正确党史观的理论来源、现实基础,重点理解把握这一重要论述的科学方法,有利于从光辉党史中汲取奋进精神力量、在新征程新阶段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正确党史观 理论来源 现实基础 科学方法
下载PDF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生成逻辑
11
作者 云蓉宁 《世纪桥》 2024年第1期4-7,共4页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历经磨难而不倒、历史洗练而不衰的一大法宝,是历史唯物主义群众史观的集中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应有之义,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民本思想的精华萃取。从理论溯源、发展脉络、历史承续三个...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历经磨难而不倒、历史洗练而不衰的一大法宝,是历史唯物主义群众史观的集中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应有之义,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民本思想的精华萃取。从理论溯源、发展脉络、历史承续三个维度分析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生成逻辑,对于走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人民为中心 历史唯物主义 内在逻辑
下载PDF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生成及其政治功能研究
12
作者 杜潘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 2024年第2期72-78,96,共8页
1943年,在国共两党关于《中国之命运》的舆论博弈下,我党的文艺工作者曹火星创作出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存在多个歌词版本,经历了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演变... 1943年,在国共两党关于《中国之命运》的舆论博弈下,我党的文艺工作者曹火星创作出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存在多个歌词版本,经历了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演变,传唱至今。作为一首经典的红色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发挥着政党形象塑造、政治记忆建构、政治认同提升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中国共产党 政治功能
下载PDF
苏维埃运动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法文化宣传——以《红军日报》为例
13
作者 谢时研 夏新华 《江西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22-30,共9页
中国共产党在苏维埃运动时期十分重视政法文化宣传,并取得了重要的成功经验。《红军日报》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团攻打长沙时创办的机关报,广泛宣传有关苏维埃政府政法工作的理念、体制和实践等方面内容,旨在动员工农群众支持苏维埃革... 中国共产党在苏维埃运动时期十分重视政法文化宣传,并取得了重要的成功经验。《红军日报》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团攻打长沙时创办的机关报,广泛宣传有关苏维埃政府政法工作的理念、体制和实践等方面内容,旨在动员工农群众支持苏维埃革命运动,拥护与巩固湖南省工农兵苏维埃政权,在当时产生了重要影响。《红军日报》选择合适的叙述方式、生动的话语格调、有效的话语策略及科学的话语体系,以受众需求为本位,从受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开展政法文化宣传,凸显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政法文化宣传的革命逻辑。《红军日报》在办报理念、宣传策略、宣传方法技巧等方面的经验对于当前中国政法文化宣传具有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军日报》 苏维埃运动 政法文化 宣传
下载PDF
立足“中国式现代化”理解中国革命 被引量:2
14
作者 瞿骏 《中共党史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8-42,共5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这一意义深远、继往开来的重大命题,为“四史”和中华文明史的研究开启了更深入的诠释空间和更深刻的理解维度,目前很值得讨论的一个问题是如何立足“中国式现代化”理解中国革命。关于中国革命,...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这一意义深远、继往开来的重大命题,为“四史”和中华文明史的研究开启了更深入的诠释空间和更深刻的理解维度,目前很值得讨论的一个问题是如何立足“中国式现代化”理解中国革命。关于中国革命,习近平在2018年1月5日的一次讲话中特别指出,“我们是革命者,不要丧失了革命精神”,我们没有区分“革命党”和“执政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文明史 中国式现代化 革命党 革命者 继往开来 习近平 意义深远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百年政治话语体系及其变迁(1921—2021) 被引量:3
15
作者 佟德志 《浙江学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5-88,共14页
政治是一个重要的概念。本文运用大数据文本分析的方法对《毛泽东文集》《邓小平文选》《江泽民文选》《胡锦涛文选》《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要文献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中国共产党百年(1921—2021)政治话语体系包... 政治是一个重要的概念。本文运用大数据文本分析的方法对《毛泽东文集》《邓小平文选》《江泽民文选》《胡锦涛文选》《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要文献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中国共产党百年(1921—2021)政治话语体系包含了七个核心要素,即中国共产党、发展、经济、社会主义、人民、领导、民主,这构成了中国共产党对政治认识的核心,也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通过民主的方式发展社会主义。将历史逻辑、实践逻辑和理论逻辑结合起来分析中国共产党政治观念的变迁,我们可以将中国共产党对政治的理解分为革命时期的军事政治、改革初创时期的经济政治和改革深化时期的全面政治三个阶段,表现为由革命向改革转型、由国家统治向国家治理转型、制度化不断加强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政治 话语体系
下载PDF
中共党史研究中的现代化叙事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蕉 《中共党史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9-34,共6页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而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如何看待这条道路的发展历程,如何理解由此开启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均是中共党史研究...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而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如何看待这条道路的发展历程,如何理解由此开启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均是中共党史研究在新时代需要认真回答的重大议题。据此展望,于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现代化范式或将再次引发关注,而革命史叙事与现代化叙事在未来的党史研究中又何以能够融合发展,亦是值得思考的问题。现代化叙事于当前的“再兴”,其实如同40多年前的“初兴”,皆跟随于党和国家的道路转型,党史研究也因此而转、因此而兴。考察其间的历史流变,或可帮助我们进一步认识党史研究的学科属性和未来进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共党史研究 中国式现代化 现代化叙事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 历史流变 现代化范式 革命史叙事
下载PDF
毛泽东《才溪乡调查》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实践的启示
17
作者 刘晓雪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73-76,共4页
《才溪乡调查》是毛泽东通过正确调查而有力驳斥党内“左”倾思想和官僚主义的依据,蕴含着下级苏维埃工作者密切联系群众、建设基层政权的宝贵经验。通过这次调查,毛泽东深刻认识到农村工作的重要性和优先性,提出了以农村为基础的现代... 《才溪乡调查》是毛泽东通过正确调查而有力驳斥党内“左”倾思想和官僚主义的依据,蕴含着下级苏维埃工作者密切联系群众、建设基层政权的宝贵经验。通过这次调查,毛泽东深刻认识到农村工作的重要性和优先性,提出了以农村为基础的现代化战略,主张把才溪乡苏工作推广到全苏区去。研究历史是为了解决当今问题。重温《才溪乡调查》,借鉴乡苏工作宝贵经验,坚持以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了解实际情况,辩证处理战争与建设的关系,巩固基层政权建设推进政治现代化,开展文化教育运动推进文化现代化,从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才溪乡调查》 中国式现代化
下载PDF
如何深化研究中共党史中的阶级分析问题
18
作者 刘辉 《中共党史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4-48,共5页
在中共党史研究中,阶级分析法曾经是不言而喻的铁律。但在改革开放之后的20多年里,学术界一度普遍讳言阶级斗争,连带殃及一般意义上的阶级理论和阶级分析。人们很容易将阶级意识与极左思潮联系起来,格外警觉阶级斗争思维,导致作为一种... 在中共党史研究中,阶级分析法曾经是不言而喻的铁律。但在改革开放之后的20多年里,学术界一度普遍讳言阶级斗争,连带殃及一般意义上的阶级理论和阶级分析。人们很容易将阶级意识与极左思潮联系起来,格外警觉阶级斗争思维,导致作为一种历史研究方法的阶级分析一度走向式微。在社会学领域,阶层分析迅速崛起,大有取代阶级分析之势,可谓学术上的突出标志。就思想观念而言,这一现象的出现是人们对现实社会中阶级存在的忽视以及对阶级分析的理论意义认知不足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阶级分析 中共党史研究 极左思潮 阶层分析 历史研究方法 社会学领域 阶级意识 思想观念
下载PDF
从大历史观看中国共产党社会思想史研究
19
作者 宋学勤 《史学集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9,共6页
中国共产党社会思想史作为中国共产党思想史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构建中共党史党建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必不可少的思想史资源。在中共党史党建学一级学科“三大体系”亟待高质量构建的新时代背景下,科学把握中国共产党社会... 中国共产党社会思想史作为中国共产党思想史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构建中共党史党建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必不可少的思想史资源。在中共党史党建学一级学科“三大体系”亟待高质量构建的新时代背景下,科学把握中国共产党社会思想史研究的方法论,是尽快补齐中国共产党社会思想史研究短板,不断强化、优化中国共产党思想史体系的重要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史党建 思想史研究 科学把握 学术体系 中国共产党思想史 话语体系 一级学科 三大体系
下载PDF
立体的思想:中共思想史研究方法断想
20
作者 郭双林 《中共党史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8-53,共6页
说思想是流动的,应该不会有人反对。说思想是立体的,或许有人会一愣:是这样吗?回答是肯定的。不存在静止的思想,也不存在平面或孤立的思想。这里所说的立体,不是说思想也有三维,更不是要为思想建立一个模型,而是说思想有多个层次,有自... 说思想是流动的,应该不会有人反对。说思想是立体的,或许有人会一愣:是这样吗?回答是肯定的。不存在静止的思想,也不存在平面或孤立的思想。这里所说的立体,不是说思想也有三维,更不是要为思想建立一个模型,而是说思想有多个层次,有自身独特的结构。如果能够揭示这些层次和结构,对于理解一个时代的思想状况将会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史研究方法 层次和结构 立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