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4,93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党的初心使命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逻辑进路——基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考察
1
作者 段治文 刘宏伟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5-122,共8页
中国共产党百年来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历史,就是持之以恒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初心使命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坚守马克思主义的逻辑起点,而且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道路探索的内在指引,彰显出中国共产党人理想信念与使命担当有机结合... 中国共产党百年来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历史,就是持之以恒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初心使命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坚守马克思主义的逻辑起点,而且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道路探索的内在指引,彰显出中国共产党人理想信念与使命担当有机结合的精神内涵。就理论逻辑而言,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内蕴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之中,不仅表征出人民至上、民族本位及理论创新的价值意蕴与思想特质,并通过基于中国共产党实践活动而形成的“革命话语”得以科学阐释。初心使命乃是中国共产党历史活动的根本遵循,决定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逻辑进路,并成为通往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必由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初心使命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下载PDF
挖掘、整理和征编红色资源融入“大思政课”的时代价值研究
2
作者 赵奇钊 陈有志 陈丹丹 《图书馆》 2024年第3期106-111,共6页
文章探索了红色资源的起源与演变,以及红色资源融入思政课与“大思政课”的研究与实践,进而分析红色资源的挖掘、整理和征编融入“大思政课”的时代价值:切中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唱响公平与正义的时代强音、锁定民主与自由的时代方向。
关键词 红色资源 大思政课 时代价值
下载PDF
高校机关作风建设的价值旨趣、实践意蕴与当代启示
3
作者 康娜 马立民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40-48,共9页
党的作风是党的形象,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永恒主题。机关作风建设是高校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党的教育方针能否贯彻落实到位,关系到学校党委的决策部署能否落地见效。文章在阐述高校机关作风建设高质量发展重要意义的基础... 党的作风是党的形象,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永恒主题。机关作风建设是高校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党的教育方针能否贯彻落实到位,关系到学校党委的决策部署能否落地见效。文章在阐述高校机关作风建设高质量发展重要意义的基础上,从发挥高校机关党组织政治功能组织功能、打造过硬机关党员干部队伍、深化改进机关作风建设机制三个维度出发,系统梳理了我国高校近年来在机关作风建设方面的历史经验,以思想作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纪律作风建设为切口,进一步阐释了推动高校机关作风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进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机关 作风建设 党风建设
下载PDF
西柏坡精神融入新时代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研究
4
作者 王东波 娄海波 《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 2024年第3期41-44,共4页
西柏坡精神是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的生动的教材,在西柏坡时期形成的“两个务必”更是党破解“四大危险”、战胜“四大挑战”的有力武器。通过... 西柏坡精神是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的生动的教材,在西柏坡时期形成的“两个务必”更是党破解“四大危险”、战胜“四大挑战”的有力武器。通过深入剖析西柏坡精神中蕴含的坚定理想信念的要求,进一步明确了将西柏坡精神融入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性及必要性,提出了将西柏坡精神融入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切实可行的对策和方法,为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柏坡精神 党员干部 理想信念 “两个务必”
下载PDF
构建全周期全链条党性教育模式的实践路径研究
5
作者 李彬 黄秀艳 《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 2024年第1期41-44,共4页
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各个历史时期,始终强调对党员的党性教育。党性教育是中国共产党人修身养性的必修课。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丰富、发展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确立,对党性教育提出了更高的... 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各个历史时期,始终强调对党员的党性教育。党性教育是中国共产党人修身养性的必修课。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丰富、发展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确立,对党性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校承担着为党育才、为党献策的重任,探索全周期全链条党性教育模式也是党校发展的内在要求。构建全周期全链条党性教育模式,就是要实现党性教育在时间上、空间上紧密衔接,党性教育各环节、各方面相互协调,从而进一步提升新时代党性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践行好为党育才的党校初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性教育 全周期 全链条 实践路径
下载PDF
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实现新的文化使命的多维向度
6
作者 张士海 王洁 《理论与改革》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4-32,共9页
立足国情实际和时代特征确立文化使命并为之持续奋斗,是中国共产党推进文化建设的重要历史经验。新的文化使命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向新时代新征程擘画的文化蓝图,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具有... 立足国情实际和时代特征确立文化使命并为之持续奋斗,是中国共产党推进文化建设的重要历史经验。新的文化使命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向新时代新征程擘画的文化蓝图,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具有重要推动作用。要将这一蓝图变为现实,中国共产党必须以文化引领力、文化凝聚力、文化塑造力和文化辐射力建设为主要着力点: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增强文化引领力,为实现新的文化使命提供正确方向指引;巩固党的文化领导权、坚持人民群众主体地位以增强文化凝聚力,为实现新的文化使命提供强大合力支撑;坚守“魂脉”与“根脉”、坚持“两个结合”以增强文化塑造力,为实现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不竭动力支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升国际传播效能以增强文化辐射力,为实现新的文化使命提供广阔空间保障。新时代新征程上,中国共产党必须将文化引领力、文化凝聚力、文化塑造力和文化辐射力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统筹部署、一体推进,更好地助力和推进新的文化使命早日达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新的文化使命 文化引领力 文化凝聚力 文化塑造力 文化辐射力
下载PDF
历史逻辑与时代视野: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的具体精神论析——以老区精神为例
7
作者 王炳林 张帆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5-46,共12页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研究中存在着整体精神研究与具体精神研究之间不够圆融的问题,立足于宏大叙事层面,选择节点性精神进行系统化研究,有助于打通具体精神同精神谱系整体研究之间的区隔。老区精神是中央宣传部公布的第一批伟大精神之一...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研究中存在着整体精神研究与具体精神研究之间不够圆融的问题,立足于宏大叙事层面,选择节点性精神进行系统化研究,有助于打通具体精神同精神谱系整体研究之间的区隔。老区精神是中央宣传部公布的第一批伟大精神之一,其形成所属的空间范围广、时间跨度长,与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并行不悖,具有节点性精神的意义和价值。作为老区精神的生发地,革命老区具体指涉的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建的革命根据地以及解放战争时期的东北解放区。老区精神作为一种独立的伟大精神被列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旨在涵盖尚未凝练出革命精神的革命老区。老区精神区别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革命老区具体革命精神,它们不是简单的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而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老区精神的主要内容包括坚定信念跟党走、无私奉献顾大局、团结一心渡难关、艰苦奋斗换新天四个方面,它是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的生动教材、培育时代新人的红色资源,也是革命老区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老区精神的研究启示我们立足大历史观审视历史个案,并以小见大,构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研究的整体图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 具体精神 老区精神 革命老区 革命根据地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论要
8
作者 杨增岽 修政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8-16,共9页
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深刻指出:“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这为我们思考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文明包括整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逻辑提供了重要启迪。中国式现... 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深刻指出:“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这为我们思考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文明包括整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逻辑提供了重要启迪。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式现代化的整体目标既与传统文化中“天下大治”的最高政治理念相契合,又与传统社会中数千年积淀的社会理想相统一。中国式现代化可以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追寻到极为丰富且厚重的思想渊源,因而,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的角度研究中国走上独特现代化道路问题,首要的应阐释其最主要或是从思想源起上最为久远的内容。具体来看,中华传统哲学中内含的“保合太和”和“容民富众”国家治理观内生出“大道之行也”的社会图景,伴随几千年的文化下移过程在传统农耕社会中形成了期待“太平盛世”的民心常情。士人阶层的政治抱负与普通百姓的朴素生活理想“上下相通”,为中国人在追求民族发展的道路上提供了基本规范,亦成为中国式现代化最深厚的中华文化根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习近平文化思想 《周易》 社会理想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在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中的形态逻辑
9
作者 袁茵 《学习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24,共8页
中国共产党于历史性和现实性中构成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一环。作为形态逻辑的演绎,中国共产党与国家富强、民族解放、为世界谋大同相结合产生了理论切中现实的基本世界观与方法论。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把实践马克思、恩格斯... 中国共产党于历史性和现实性中构成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一环。作为形态逻辑的演绎,中国共产党与国家富强、民族解放、为世界谋大同相结合产生了理论切中现实的基本世界观与方法论。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把实践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作为自己的使命与职责,其出场具有革命性。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中,中国共产党坚持唯物史观基本原理,探索解决社会主义国家如何实现现代化、政党如何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如何驾驭迅猛发展的科技革命等问题,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其在场凸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实事求是的精神品质。21世纪马克思主义属于中国,归根结底是中国共产党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其立场凸显了21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与资本主义制度较量中取得胜利的压倒性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21世纪马克思主义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式现代化
下载PDF
探索多元现代性的中国之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研究
10
作者 魏波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7,共7页
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主题是以现代性改造传统社会,通过探索多元现代性的中国之路以实现现代化,这构成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内涵。在创造性破坏中瓦解不合时宜的旧秩序,在适应性中融入寻找中华文明的新动力,在创新性变革中探索国家... 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主题是以现代性改造传统社会,通过探索多元现代性的中国之路以实现现代化,这构成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内涵。在创造性破坏中瓦解不合时宜的旧秩序,在适应性中融入寻找中华文明的新动力,在创新性变革中探索国家发展的新道路,这构成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客观逻辑。21世纪,中国依然需要继续完善现代国家治理体系,践行自由、民主、法治等核心价值,构建本土化的知识体系,通过系统创新克服现代性的内在矛盾,最终走出以社会主义为指向的人类文明新道路。中国能否在这些方面做出创造性探索,将在基本面上决定自己的未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现代性 中国道路 文明发展 主体性 系统创新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标识性范畴与体系化构建
11
作者 黄刚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7-24,共8页
中国式现代化范畴既有从探索提出到形成确立的逻辑演进过程,也有从简单范畴到范畴体系的逻辑展开过程。中国式现代化是新时代党的理论创新的标识性范畴,但作为一个科学理论体系,中国式现代化理论自身也包含着一系列标识性范畴,这些范畴... 中国式现代化范畴既有从探索提出到形成确立的逻辑演进过程,也有从简单范畴到范畴体系的逻辑展开过程。中国式现代化是新时代党的理论创新的标识性范畴,但作为一个科学理论体系,中国式现代化理论自身也包含着一系列标识性范畴,这些范畴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特征和本质,使中国式现代化更加清晰、科学、可感可行。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标识性范畴为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科学体系,提炼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基本原理,提升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话语说服力和影响力,进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体系化、学理化,奠定了坚实的概念基石和理论基础。提炼并阐明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标识性范畴,是构建具有学理性的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的基础工作和必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标识性范畴 学理化 体系化 话语权
下载PDF
系统观念视域下新时代党建总体布局的实践样态
12
作者 乔贵平 王洪超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1-138,共8页
党的建设总体布局作为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实体支撑,需要从总体性、全局性的高度系统建构党建总体布局的实践样态。坚持系统观念是党建总体布局实践推进的方法论要求,在系统科学地规划统筹中发挥党建总体布局要素协同、结构优化的整体合... 党的建设总体布局作为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实体支撑,需要从总体性、全局性的高度系统建构党建总体布局的实践样态。坚持系统观念是党建总体布局实践推进的方法论要求,在系统科学地规划统筹中发挥党建总体布局要素协同、结构优化的整体合力。必须依托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落实系统性、长期性和高质量的工程特征,把握党建总体布局实践规划的整体性;发挥政治建设的根本性、统领性作用,明确党的建设“航向标”“主心骨”和“子系统”,把握党建总体布局实践架构的层次性;完善制度体系的内外保障,强化制度意识、制度内容和制度执行,把握党建总体布局实践运行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建设总体布局 伟大工程 系统观念 实践样态
下载PDF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以《解放日报》建党纪念日社论为中心的考察
13
作者 郭国昌 《兰州学刊》 2024年第4期23-30,共8页
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发展的最重要阶段,以《解放日报》为载体,通过建党纪念日社论的特殊方式,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追求不仅完成了从理论探索到具体实践的转换,而且也呈现出以“抗战”与“民生”为中心的历史性内涵。中... 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发展的最重要阶段,以《解放日报》为载体,通过建党纪念日社论的特殊方式,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追求不仅完成了从理论探索到具体实践的转换,而且也呈现出以“抗战”与“民生”为中心的历史性内涵。中国共产党的有力领导使陕甘宁边区政府通过新政策的实施让边区人民的“民生幸福”得到了初步实现,八路军和新四军在“彻底解放中华民族”的对日作战中完成着“中华民族之复兴”的“最主要任务”,而中国共产党也在民族解放运动中争得了自己的“政治领导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安时期 《解放日报》 建党纪念日 社论 初心和使命
下载PDF
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的理论叙事
14
作者 刘宇兰 《兰州学刊》 2024年第3期15-27,共13页
“保卫马克思”是阿尔都塞理论初衷。阿尔都塞立足《资本论》研究,聚焦“意识形态”问题,采用征候阅读法来理论地保卫马克思,捍卫马克思思想关于社会历史构成的“科学逻辑”。阿尔都塞冲撞意识形态界限的努力把意识形态的隐匿性、封闭... “保卫马克思”是阿尔都塞理论初衷。阿尔都塞立足《资本论》研究,聚焦“意识形态”问题,采用征候阅读法来理论地保卫马克思,捍卫马克思思想关于社会历史构成的“科学逻辑”。阿尔都塞冲撞意识形态界限的努力把意识形态的隐匿性、封闭性、统治性显现出来,从而为穿过意识形态幻象提供了理论前提。阿尔都塞在意识形态维度探讨“个人消失”难题,是对马克思“个人被抽象统治”现代性问题的深入延展,但是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精神分析”问题是从根本上错失了马克思的“解放逻辑”。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的成败启示我们要妥善处理形而上学批判和后形而上学希望的辩证关系,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政治哲学、文化哲学的当代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都塞 保卫马克思 意识形态 解放逻辑 当代马克思主义
下载PDF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整体性分析
15
作者 韩喜平 郭越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9,共9页
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一个整体,集中体现为其立场观点方法的辩证统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也是一个整体,集中体现为“六个必须坚持”的整体性。“六个必须坚持”内涵丰富、思想深刻,体现了马克思... 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一个整体,集中体现为其立场观点方法的辩证统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也是一个整体,集中体现为“六个必须坚持”的整体性。“六个必须坚持”内涵丰富、思想深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整体统一和整体发展。“六个必须坚持”将唯物辩证法同唯物史观统一起来,将当代中国治国理政的原创性经验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统一起来,深化了对共产党的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以及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我们要将“六个必须坚持”整体运用于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征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性 世界观 方法论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下载PDF
新时代党领导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价值意蕴、重要经验和现实启示
16
作者 刘宏伟 郭东奇 《理论视野》 2024年第3期84-89,共6页
中国共产党领导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布局下的重点任务,是意识形态领域不容有失的阵地。新时代党领导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关乎党的长期执政,关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关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党领... 中国共产党领导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布局下的重点任务,是意识形态领域不容有失的阵地。新时代党领导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关乎党的长期执政,关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关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党领导下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在新时代取得累累硕果,并运用系统思维在谋篇布局、统领全局、拓展格局、服务大局方面取得重要经验;以坚持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全面领导、发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政治引领作用、赓续发展中华文脉和建构话语传播战略体系为现实启示,推动创造新时代党领导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新辉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党领导宣传思想文化工作 价值意蕴 重要经验 现实启示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百年以来思想建设的历史沿革、文化基础及其制度启示
17
作者 姚锋 《云梦学刊》 2024年第1期18-25,共8页
思想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首要任务和中心环节。党的二十大提出要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理论建设和思想武装是党的思想建设的基本内容和主要任务。回望我党百年以来思想建设的历史沿革,可探索出中国共产党思想建设的文化基础和制度启示。... 思想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首要任务和中心环节。党的二十大提出要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理论建设和思想武装是党的思想建设的基本内容和主要任务。回望我党百年以来思想建设的历史沿革,可探索出中国共产党思想建设的文化基础和制度启示。中国共产党思想建设的文化基础的活水之源就是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其基础的根脉之土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共产党百年以来思想建设的制度启示主要是,务必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党的思想建设制度化的根本指针和行动指南,以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中央党内法规制定工作第二个五年规划(2018-2022年)》为制度建构的规划蓝图,将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相结合,实现党的建设制度化务必以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发展为根本导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建设 文化基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习近平法治思想 制度
下载PDF
党史文化的历史演进、基本内涵及当代价值
18
作者 刘亚妮 郭垣 《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 2024年第2期10-15,共6页
党史文化是一种具有丰富内涵的独特文化形态,是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持续奋斗的历史征程中形成的,是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指导创造的包含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等多层次、全方位的文化... 党史文化是一种具有丰富内涵的独特文化形态,是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持续奋斗的历史征程中形成的,是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指导创造的包含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等多层次、全方位的文化成果,与红色文化、革命文化、政党文化、党的历史等概念密切相关又有所不同。党史文化大体经历了形成发展期、全面发展期、蓬勃发展期和繁荣发展期等四个发展阶段。党史文化的当代价值主要体现在它是新时代资政育人的鲜活素材、立党兴党强党的滋养剂以及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助推器。深入阐释党史文化的基本内涵,深刻把握党史文化的价值意蕴,坚定文化自信,对于新时代大力弘扬党史文化、走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党史文化 百年历史 基本内涵 当代价值
下载PDF
“三个务必”的价值意蕴和实践要求
19
作者 王玉倩 张子峰 《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 2024年第2期21-25,共5页
“三个务必”是习近平总书记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立足于新时代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和人民群众的新需求,向全党提出的更新、更高标准的政治要求和政治动员,是党领导中国具体实践的重要理论创新。“三个务必”的提出对于滋养润... “三个务必”是习近平总书记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立足于新时代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和人民群众的新需求,向全党提出的更新、更高标准的政治要求和政治动员,是党领导中国具体实践的重要理论创新。“三个务必”的提出对于滋养润化全体党员干部的精神世界、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实现民族复兴伟业具有重要的价值意蕴。面对新时代新征程,应在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推进理想信念教育、党的自我革命和锻造过硬本领上共同发力,明确“三个务必”实践路向,在“新的赶考之路”上交出更优异的答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个务必” “三个务必” “赶考”精神 初心使命 斗争精神
下载PDF
“人心为本”与执政“赶考”——关于《甲申三百年祭》的不同解读
20
作者 杨胜宽 《郭沫若学刊》 2024年第1期2-12,共11页
《甲申三百年祭》问世以后,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反响,有国民党政客及其官方舆论的恶意诋毁,有不同思想立场研究者的多种评价,有中国共产党几代政治家的不同阐释,这本身就足以说明,文章的内涵丰富而深刻,释读的时空张力很大。郭沫若通过... 《甲申三百年祭》问世以后,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反响,有国民党政客及其官方舆论的恶意诋毁,有不同思想立场研究者的多种评价,有中国共产党几代政治家的不同阐释,这本身就足以说明,文章的内涵丰富而深刻,释读的时空张力很大。郭沫若通过明朝末期走向衰败和崇祯最后亡国,以及李自成在推翻这个封建专制王朝的过程中由胜利转向失败的原因追寻,旨在揭示人心向背是崇祯、李自成及一切当权者成败的决定性因素,这一历史发展规律颠扑不破。中国共产党在“取天下”和“守江山”的一路“赶考”中,始终秉持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宗旨,故能成功跳出“历史周期律”,实现了让人民当家作主、共同富裕的伟大梦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申三百年祭》 “人心为本” 执政“赶考” 政治阐释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