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8篇文章
< 1 2 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面学分制条件下学生团组织建设浅探 被引量:5
1
作者 岳泳 刘芸 何生辉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6期91-94,共4页
本文从学分制条件下学生管理工作的特点入手 ,通过阐述学分制条件下团组织建设的重要意义 。
关键词 学分制 学生管理 团组织建设 导师制 中心制 社区制 社团制
下载PDF
基于组织行为学理论的高校基层团组织建设探赜——以基层团支部建设为视角 被引量:4
2
作者 杨道建 叶涛 李宏刚 《高等理科教育》 2017年第6期86-91,共6页
高校班级团支部是高校基层团组织的基础支撑,其建设的效能和发挥作用的大小将是高校基层团组织建设的保障和支撑。活力、凝聚力和吸引力是评价高校基层团组织建设成效的基本维度,而活力是组织发展的根本。本文借鉴组织行为学理论,探析... 高校班级团支部是高校基层团组织的基础支撑,其建设的效能和发挥作用的大小将是高校基层团组织建设的保障和支撑。活力、凝聚力和吸引力是评价高校基层团组织建设成效的基本维度,而活力是组织发展的根本。本文借鉴组织行为学理论,探析加强团支部的整体配合能力,提升团支部的运行活力;加强团支部的组织控制效能,提升团支部的创新活力;加强团支部的物质条件保障,提升团支部的可持续发展活力;强化学生团员的归属心理,提升团支部的参与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行为学 高校 基层团组织 组织建设
下载PDF
高校共青团工作项目化管理模式的探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黄可 胡琳 《社会科学家》 CSSCI 2006年第S1期271-272,共2页
在新形势下,高校共青团工作面临着较大的压力,为了创新工作方法,对共青团的工作实施项目化的管理模式,本文从项目化管理的认识、实施和注意问题出发,谈我校共青团工作项目化管理的模式。
关键词 项目化管理 共青团工作
下载PDF
新时期高校共青团组织青年人才培养体系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4
4
作者 戴育滨 张贻发 +1 位作者 杨利江 吴善添 《重庆工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149-150,153,共3页
服务青年、培养青年是共青团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新时期高校共青团组织应围绕青年人才培养体系的服务理念、培养模式、服务机制、评价标准四个方面进行探索与实践,与时俱进,扎实推进高校共青团的各项工作。
关键词 高校 共青团组织 青年人才 人才培养体系 培养体系 活动模式 创业 激励机制 活动宣传机制 信息畿力
下载PDF
“微时代”高校共青团思想引领与发展--以广东省高校为例 被引量:20
5
作者 周碧蕾 郑灿玲 李维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7-73,共7页
信息时代的来临不可避免地改变着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与工作。与此同时,应运而生的微博、微信、微电影、微公益等"微"事物受到大学生的关注与追捧,而这些"微"事物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与行为。当前,共青... 信息时代的来临不可避免地改变着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与工作。与此同时,应运而生的微博、微信、微电影、微公益等"微"事物受到大学生的关注与追捧,而这些"微"事物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与行为。当前,共青团干部的思想引领作用有所弱化、共青团运用新媒体开展思想引领有待强化、共青团思想引领的活动设计有待优化,大学生的新媒体运用对共青团依托网络开展活动形成倒逼态势。要解决这一问题,需使共青团思想引领主体体现"影响力+亲和力"的叠加效应,引领载体表现"线上+线下"的互动效应,引领内容展现"服务+实践"的融合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时代” 高校共青团 思想引领 新媒体
下载PDF
发挥高校共青团优势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被引量:8
6
作者 蔡丽娅 王军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10年第6期61-63,共3页
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共青团组织的重要任务。高校共青团组织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具有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活动优势。发挥高校共青团组织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优势的主要途径有理论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服务育... 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共青团组织的重要任务。高校共青团组织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具有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活动优势。发挥高校共青团组织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优势的主要途径有理论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服务育人和组织建设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共青团 共青团工作
下载PDF
关于高校共青团工作项目化管理的思考 被引量:17
7
作者 余培雄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79-80,共2页
关键词 高校 共青团 项目化管理 学生素质 素质教育
下载PDF
高校青年学生的思想成熟度与共青团干部管理风格的选择 被引量:2
8
作者 邱春新 林春花 张新花 《青年探索》 2008年第1期33-34,共2页
文章从高校基层共青团干部风格工作的微观入手,运用管理学的一般理论探讨了共青团干部管理风格的选择,试图寻找一条能够切实指导广大共青团干部进行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合适途径,初步提出了共青团干部对大学青年学生进行管理风格的... 文章从高校基层共青团干部风格工作的微观入手,运用管理学的一般理论探讨了共青团干部管理风格的选择,试图寻找一条能够切实指导广大共青团干部进行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合适途径,初步提出了共青团干部对大学青年学生进行管理风格的权变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成熟度 共青团 管理风格
下载PDF
构建高职院校学生素质拓展体系的构想 被引量:13
9
作者 董红波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0期57-59,共3页
本文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试从高职院校“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定位、基本内容以及控制保障系统等方面着手,构建一个符合高职学生特点的大学生素质拓展体系,并提出具体可操作的方案。
关键词 高职院校 素质拓展 体系 构建
下载PDF
高校共青团工作社区化运行方式的探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柯羽 丁玉泉 《嘉兴学院学报》 2002年第3期103-106,共4页
该文通过对高校共青团工作社区化运作的背景和要求、具体运行方式、特点、工作原则等六个方面的分析 ,阐述大学生生活社区既具有建团的“天然条件”,也具有建团的现实要求。团组织应该将工作延伸到学生社区 ,开展团学活动 ,实现团组织... 该文通过对高校共青团工作社区化运作的背景和要求、具体运行方式、特点、工作原则等六个方面的分析 ,阐述大学生生活社区既具有建团的“天然条件”,也具有建团的现实要求。团组织应该将工作延伸到学生社区 ,开展团学活动 ,实现团组织的有效覆盖 ,更好地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切实有效的服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共青团 社区化 运行方式 团建工作 探析
下载PDF
高校共青团工作载体创新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殷桂堂 谢芝馨 +1 位作者 张晗 栗晓冬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46-48,共3页
高校对共青团工作载体进行创新是在民主政治建设、经济体制改革、高校青年学生构成变化的情况下更好地履行高校共青团工作职能的必然要求。在对高校共青团工作载体进行创新的过程中应遵循加强服务职能、重视实践育人、关注学生需求的原... 高校对共青团工作载体进行创新是在民主政治建设、经济体制改革、高校青年学生构成变化的情况下更好地履行高校共青团工作职能的必然要求。在对高校共青团工作载体进行创新的过程中应遵循加强服务职能、重视实践育人、关注学生需求的原则;公寓阵地构建、社团工作管理、网络平台交流、学术科技创新、校园文化建设等工作是高校共青团工作载体创新的主要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共青团 载体 创新
下载PDF
高校共青团工作范式创新 被引量:8
12
作者 胡余波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5-17,共3页
经济社会的深刻变化使高校共青团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重新定位共青团工作在高校育人过程中的基本职能,创新高校共青团工作有效运行的时代范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高校 共青团 创新
下载PDF
通识教育和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整合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启明 孙美玲 +1 位作者 郑生忠 曲洪刚 《理工高教研究》 2008年第3期40-43,共4页
从通识教育和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概念与内涵入手,分析了两者的契合与联系,提出将通识教育的理念融入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利用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实践平台开发通识教育隐性课程,从而彼此促进,使两者在中国大学中深深扎根。
关键词 通识教育 素质拓展计划 隐性课程
下载PDF
新形势下高校共青团凝聚力建设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李勇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3-46,87,共5页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社会转型的纵深推进,我国大学生群体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思想和价值观多元化、生活方式个性化、发展需求多样化等特点,这些变化给高校共青团工作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要求高校共青团必须通过改革实现新的发展。...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社会转型的纵深推进,我国大学生群体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思想和价值观多元化、生活方式个性化、发展需求多样化等特点,这些变化给高校共青团工作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要求高校共青团必须通过改革实现新的发展。团组织要更好地发挥引导青年、组织青年、服务青年的作用,就必须加强凝聚力建设。要把握思想凝聚这一核心,实现对青年学生的有效引领;发挥文化凝聚这一优势,实现对青年学生的感染带动;坚持服务凝聚这一根本,实现对青年学生的真诚帮助;创新网络凝聚这一载体,实现对青年学生的广泛动员;采用情感凝聚这一方式,实现对青年学生的精神凝结;抓住组织凝聚这一基础,实现对青年学生的全面覆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共青团 凝聚力 范式
下载PDF
高等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实施 被引量:9
15
作者 朱爱胜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62-64,共3页
本文基于高等职业技术师范院校(简称职技高师)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现实意义,结合职技高师的实际情况,对具有职技高师特色的“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实施途径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职技高师 素质拓展 实施途径
下载PDF
高校共青团凝聚力建设研究--一种公共产品供给理论的视角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俊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36-40,45,共6页
组织凝聚力的生成与组织公共产品的供给密切相关。作为一个属性复杂的公共组织,高校共青团在不同时期面向青年学生提供特定的公共产品,从而实现对他们的吸引和凝聚。高等教育大众化改革以来,高校共青团的组织环境和青年学生诉求发生变化... 组织凝聚力的生成与组织公共产品的供给密切相关。作为一个属性复杂的公共组织,高校共青团在不同时期面向青年学生提供特定的公共产品,从而实现对他们的吸引和凝聚。高等教育大众化改革以来,高校共青团的组织环境和青年学生诉求发生变化,提升团组织的公共产品供给能力,完成党和国家、学校、社会的供给任务,积极回应青年学生的发展诉求,在团和青年的有效互动中,实现两者从"利益关涉"到"信仰追随"的升华,是新时期高校共青团凝聚力建设的关键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共青团 组织凝聚力 公共产品
下载PDF
共青团组织服务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初探 被引量:14
17
作者 李永忠 袁新海 +1 位作者 余志坚 贾海英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573-576,共4页
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是学校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和延续,在素质教育中,加强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高校学风校风建设等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共青团组织是实施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主体之一, 共青团组织要充分发挥自己优势服务... 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是学校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和延续,在素质教育中,加强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高校学风校风建设等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共青团组织是实施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主体之一, 共青团组织要充分发挥自己优势服务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是共青团组织帮助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体现,也是创造性地开展共青团工作的重要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共青团 课外科技活动
下载PDF
独特性、针对性、精准性:高校共青团改革的三个维度 被引量:5
18
作者 刘光林 邢皓越 《理论导刊》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89-93,共5页
高校共青团在共青团工作中具有基础性、源头性、战略性的地位和作用,高校共青团改革也必然成为共青团改革的关键。高校共青团在整个共青团系统中具有主体先进性、任务政治性、地位关键性等独特性特点,因而高校共青团改革要针对"四... 高校共青团在共青团工作中具有基础性、源头性、战略性的地位和作用,高校共青团改革也必然成为共青团改革的关键。高校共青团在整个共青团系统中具有主体先进性、任务政治性、地位关键性等独特性特点,因而高校共青团改革要针对"四化"现象整改,注重分类推进,提升工作全局性和统筹性;高校共青团改革思想引领要从"大水漫灌"变成"精准滴灌",组织改革坚持"一心双环"带动"心心相印",队伍建设坚决"做青年友、不做青年官",工作开展要构建"互联网+青年团建"模式,保证改革举措的精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共青团 改革 独特性 针对性 精准性
下载PDF
四年制高职本科团支部建设工作的探索与实践——以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被引量:2
19
作者 赵建峰 汪建强 +1 位作者 李蕾 陈凯 《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第3期80-83,共4页
对于四年制高职本科团支部建设的研究尚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通过对高职院校四年制高职本科及其基层团组织的特点分析,以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四年制高职本科团支部建设为例,从党团关系、团支部建设原则、工作机制构建和团建标准化等方... 对于四年制高职本科团支部建设的研究尚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通过对高职院校四年制高职本科及其基层团组织的特点分析,以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四年制高职本科团支部建设为例,从党团关系、团支部建设原则、工作机制构建和团建标准化等方面对基层团组织建设工作的思路、内容及方法开展综合研究,对四年制高职本科团支部建设工作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支部建设 四年制高职本科 探索与实践
下载PDF
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共青团思想引领路径探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刘振宇 张谋义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9年第3期10-14,共5页
高校共青团作为大学生思想引领的重要阵地,运用新媒体开展思想引领工作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新媒体平台,高校共青团能够及时了解大学生的现实需要和意见诉求,提高思想引领工作的广度、深度与效度。与此同时,高校共青团运用新媒体... 高校共青团作为大学生思想引领的重要阵地,运用新媒体开展思想引领工作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新媒体平台,高校共青团能够及时了解大学生的现实需要和意见诉求,提高思想引领工作的广度、深度与效度。与此同时,高校共青团运用新媒体进行思想引领也存在网络舆论监控困难、内容过度转载、缺乏现实针对性等问题。因此,应从加强信息内容审核管理、提升网络工作人员业务水平、统筹协调"线上+线下"格局等多元路径开创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共青团思想引领的新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高校共青团 思想引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