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学生价值取向与行为规范研究:现状、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2
1
作者 朱秋 《长春大学学报》 2010年第1期92-94,共3页
通过对近年来大学生价值取向与行为规范研究的归纳和总结,阐述和提出了大学生价值取向与行为规范研究的现状、问题与对策。认为研究现状是静态性的研究多于动态性的研究,特征性的研究多于规律性的研究,研究素材中想象的问题多于实际发... 通过对近年来大学生价值取向与行为规范研究的归纳和总结,阐述和提出了大学生价值取向与行为规范研究的现状、问题与对策。认为研究现状是静态性的研究多于动态性的研究,特征性的研究多于规律性的研究,研究素材中想象的问题多于实际发生的事例;遇到的问题是社会主流意识影响与非主流意识影响的博弈日益加剧,有约束环境与相对无约束环境的影响差别明显,知识层面教育与思想道德层面教育不协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价值取向 行为规范
下载PDF
市场创新与家庭生产进步
2
作者 鲁诚至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10年第10期42-44,共3页
消费在中长期中与生产率进步互相作用,市场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创新推动家庭生产时间节约和满足质量升级,各方面消费质量"新陈代谢"构成了消费成长。
关键词 消费成长 生产创新 质量升级
下载PDF
俄国的农奴制度与农村公社
3
作者 曹维安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1996年第1期50-54,42,共6页
农奴制度是俄国社会的一个重要特点,与西欧相比,俄国的农奴制度形成较晚。当西欧农奴制度瓦解了一百多年后,东欧俄国的农奴制度在16世纪末才确立,并且一直延续到19世纪六十年代。俄国农奴制度是怎样形成的?具有哪些特点?为什么具有这些... 农奴制度是俄国社会的一个重要特点,与西欧相比,俄国的农奴制度形成较晚。当西欧农奴制度瓦解了一百多年后,东欧俄国的农奴制度在16世纪末才确立,并且一直延续到19世纪六十年代。俄国农奴制度是怎样形成的?具有哪些特点?为什么具有这些特点?落后的农奴制度为何能在俄国长期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国农村公社 农奴制度 俄国农奴制 农民 米尔 世袭领地 总管 16世纪 地主 封建领地
下载PDF
新经济政策时期苏共在农村的政治建设
4
作者 刘长江 《唯实》 2010年第8期5-11,共7页
苏联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时,提出了将农民带进社会主义的政治目标,但在农村起支配作用的仍然是村社与村会等传统的政治力量,苏共在农村的党员数量微不足道,党在农村的政治基础十分薄弱。新经济政策时期,苏共为了加强在农村的政治基础,采... 苏联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时,提出了将农民带进社会主义的政治目标,但在农村起支配作用的仍然是村社与村会等传统的政治力量,苏共在农村的党员数量微不足道,党在农村的政治基础十分薄弱。新经济政策时期,苏共为了加强在农村的政治基础,采取了一系列政治建设措施,特别是根据农村政治转变的特点,在重点关注农村意识形态重建的同时,将加强农村共青团建设作为农村政治建设的组织基础,从促进农村青年转变入手,逐渐改变了苏联农村的政治力量对比,扩大了党在农村的力量。这就在农村为后来的大转变创造了必要的政治与组织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联农村 政治建设 苏联共产党 新经济政策
下载PDF
德国农民有品位的生活
5
作者 严萍 《共产党员(下半月)》 2007年第12期45-45,共1页
在欧洲农民心中,"农村新项目奖"占有很高的位置。在欧洲32个国家的100多万个乡镇中,来自德国勃兰登堡州的泰乌罗镇力挫群雄。
关键词 乌罗镇 勃兰登堡 项目奖 南行 读书节 集约化生产 花园里 国外旅游 子越 社会服务
下载PDF
建筑屋面风力机流场及风机间干扰对功率影响的数值分析
6
作者 李天琪 吴学健 +3 位作者 赵明君 白晓凤 徐赟博 杨嘉伟 《安徽建筑》 2023年第1期87-89,共3页
为研究建筑环境下小型水平轴风力机布设环境对工作性能的影响,以单体建筑为对象,通过在屋面布设单机、纵向串列和横向并列布设多机,采用CFD方法开展环境流场及风力机工作模拟,重点探究屋面风力机尾流扩散规律和输出功率特性。研究结果表... 为研究建筑环境下小型水平轴风力机布设环境对工作性能的影响,以单体建筑为对象,通过在屋面布设单机、纵向串列和横向并列布设多机,采用CFD方法开展环境流场及风力机工作模拟,重点探究屋面风力机尾流扩散规律和输出功率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安装高度为1.3倍建筑高度时,建筑屋顶风加速效应明显;单机布设时,建筑中部位置的风力机功率比值最大,达到151.5%,优于建筑前沿和后沿位置;多台风力机布局时应重点考虑主导风向上的横向并列位置因素,间距为3R时可有效避免风力机之间相互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体建筑 小型水平轴风力机 尾流 功率特性
下载PDF
试论村社制度对俄国社会的影响 被引量:9
7
作者 罗爱林 《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4-80,96,共8页
农村公社是俄国农民的自治机构,是农村的基本组织细胞,是农民生产和生活的主要场所。农村公社被俄国人视为"特殊的俄罗斯精神"。漫长的村社生活,造成俄国农民所特有的社会心理和生存意识,并进而影响到俄国历史发展的进程。村... 农村公社是俄国农民的自治机构,是农村的基本组织细胞,是农民生产和生活的主要场所。农村公社被俄国人视为"特殊的俄罗斯精神"。漫长的村社生活,造成俄国农民所特有的社会心理和生存意识,并进而影响到俄国历史发展的进程。村社制度孕育了俄国集体主义、平均主义和专制主义的文化传统。村社所具有的经济和社会二重性特征使农民、地主、国家三者的利益得到调和甚至达到平衡,在某种意义上成为社会发展的稳定器。村社在满足农民基本生存的同时,培养了俄国农民对村社生活的依恋,农民的村社情结却是农奴制改革后俄国社会转型道路上不可忽视的障碍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国 村社制度 集体主义 平均主义 专制主义 小农制
原文传递
试析苏联1930年的农民骚乱 被引量:2
8
作者 谭继军 《史林》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30-137,共8页
苏联全盘农业集体化以及消灭富农之后,农村局势出现动荡,农民骚乱事件骤然增加,一些骚乱甚至发展成为有组织的武装起义。通过分析斯大林的国家发展战略、苏联政府的农村政策以及实施这些政策的具体步骤,作者认为,1930年这次波及苏联主... 苏联全盘农业集体化以及消灭富农之后,农村局势出现动荡,农民骚乱事件骤然增加,一些骚乱甚至发展成为有组织的武装起义。通过分析斯大林的国家发展战略、苏联政府的农村政策以及实施这些政策的具体步骤,作者认为,1930年这次波及苏联主要产粮区的农民骚乱,总体来说是一场形式多样的反对农村极端政策的农民运动。违背自愿原则强制农民加入集体农庄、实行财产的普遍公有化、运用行政手段疾速消灭富农、剥夺农民的信教自由是农民骚乱次数猛增的基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大林 工业化 农业集体化 富农 骚乱
原文传递
列宁在三个时期对农民的认识及联合农民的策略
9
作者 刘从德 谭元敏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74-177,共4页
正确认识农民,采取正确的联合策略,是无产阶级取得胜利的关键。列宁在领导俄国革命和建设的三个不同时期,对农民的认识不同,采取的联合策略也不一样。十月革命前,列宁认为俄国的农民分为下等户、中等户和上等户,无产阶级应该联合下等户... 正确认识农民,采取正确的联合策略,是无产阶级取得胜利的关键。列宁在领导俄国革命和建设的三个不同时期,对农民的认识不同,采取的联合策略也不一样。十月革命前,列宁认为俄国的农民分为下等户、中等户和上等户,无产阶级应该联合下等户和中等户,反对上等户;国内战争时期,列宁认为农村居民分为贫苦农民、中农和富农,无产阶级应该联合贫苦农民,还要和不剥削人的中农结成联盟,镇压富农的反抗;新经济政策时期,列宁认为农民已经中农化,即小资产阶级化了,无产阶级与农民主要应结成经济联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宁 农民问题 策略
原文传递
世界各国的“农家乐”
10
作者 石太能 《农民文摘》 2006年第1期51-51,共1页
苏格兰的农舍苏格兰的农舍特点是小镇如画,旅馆如家。农家旅社是典型的苏格兰乡间农舍,宽大的庭院绿草如茵,一层是起居室、餐厅和主人的房间。
关键词 苏格兰人 农舍 旅馆 起居室 农家乐 农庄旅游 世界各国 庭院 旅社 房间
原文传递
德国农村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11
作者 青木 《农民文摘》 2005年第2期50-51,共2页
在欧洲农民心中,"农村新项目奖"占有很高的位置。前不久,从欧洲32个国家的100多万个乡镇中,欧盟劳动协会评选出了2004年度该奖项的得主。结果,来自德国勃兰登堡州的泰乌罗镇力挫群雄,捧得最高奖——农村文化生活特别奖。一个... 在欧洲农民心中,"农村新项目奖"占有很高的位置。前不久,从欧洲32个国家的100多万个乡镇中,欧盟劳动协会评选出了2004年度该奖项的得主。结果,来自德国勃兰登堡州的泰乌罗镇力挫群雄,捧得最高奖——农村文化生活特别奖。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镇是凭什么获得这个奖的?它的农村文化生活到底怎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文化生活 德国 欧洲农村 农民 文化中心 粮仓 记者 文化团体 乡土 居民
原文传递
职工代表产生机制的新突破——关于南风化工集团公司实行职工代表竞选制的调查报告
12
《工运研究》 2004年第17期23-27,共5页
职工代表大会是我国基层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不断完善和创新职代会制度,以适应形势的发展和需要,在企事业单位的改革和发展中充分发挥职代会的实效性,是民主管理的重要课题。近年来,在山西省基层企事业单位改革创新职代... 职工代表大会是我国基层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不断完善和创新职代会制度,以适应形势的发展和需要,在企事业单位的改革和发展中充分发挥职代会的实效性,是民主管理的重要课题。近年来,在山西省基层企事业单位改革创新职代会制度中涌现出了不少好的做法和经验,南风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实行职工代表竞选制是较为成功的一个典型。职工代表竞选制从根本上还民主选举权利于职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工代表 南风化工集团公司 竞选制 民主管理 职工利益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